4.18.2 三国鼎立 素材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合集下载

第18课 三国鼎立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教材正文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人口集中地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那时河北一带,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

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

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

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

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

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

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感到抵挡不住,急忙南逃。

诸葛亮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十分赞同,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那时孙权部下主张降曹的很多,只有大将周瑜等主张坚决抵抗。

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

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

三国鼎立的形成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念 ,一岸赤
奴 樯时,壁 娇 橹多卷。
赤 灰少起
壁 飞豪千
怀 古

烟 灭 。
杰 。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促进三国鼎立局势的 最终形成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战役在官官渡渡大之战战中胜赤壁之战
时间利的公曹元2操00,年为什公元208年
2、曹 操骄傲 自满。
4、当时
原因
统一全国 的条件不
成熟。
3、孙刘联军 (根本)
战术正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3张PPT)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23张PPT)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三 国 鼎 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背景 刘备、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统一全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 号汉,史称蜀汉,定都
成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蜀 吴
222年,孙权称王 ,229年,吴国建 立,定都建业。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
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220年,曹丕, 洛阳

221年,刘备,
成都


229年,孙 权,建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四、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 西南地区的开发。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卫温曾率 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三国鼎立七年级上册历史优质课件(人教统编版)(共17张PPT)

三国鼎立七年级上册历史优质课件(人教统编版)(共17张PPT)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巩固练习: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D)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
,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天下形势示意图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北方 南方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阅读材料并思考: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注 重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 年孙权派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将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 台湾地区的联系。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意见。
赤 壁
孙、刘联军
5万人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两次战争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1、战略战术是否得当。 2、指挥者是否善于用人,善于听取 意见。 3、骄兵必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基业已定” —三国鼎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基业已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三 国 鼎 立 局 面 的 形 成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7张PPT)
合作探究: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 是以少胜多,但对曹操来说,官渡之 战,他胜的光彩;赤壁之战,他败的 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两次战争曹操 一胜一败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曹的操真于正2方20法年。正…月…病其逝实,曹终操是 一个很有本年事六的十人六,岁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 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 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 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 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_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三国鼎立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三国鼎立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重视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讲授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40张PPT)
赤壁 之战
孙权---巩固江南
具备统一 全国的条 件
刘备---巩固与发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讲授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40张PPT)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赤壁之战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国经济、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二、赤壁之战
1.背景:孙权、刘备势力不断壮大 2.经过: 3.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赤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曹操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讲授新课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 定都建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0张P 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曹操
历真阴粉细在白史的险白眉脸色上就疑脸长谱象的是诈目中征曹一的。,操个奸 臣阴吗险?疑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阳。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赤壁之战 208年

刘刘 刘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孙刘联军胜利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5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18三国鼎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18三国鼎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课堂达标训练 4.18三国鼎立精练精析一、选择题1.(2012·安阳模拟)曹操曾作诗《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的儿子曹植也在诗中写道:“步登北芒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A.战国时期B.东汉末年C.三国鼎立时期D.南北朝时期2.(2011·恩施中考)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

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3.(2012·贵州模拟)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4.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招贤纳士B.在官渡大败袁绍C.在赤壁被打败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5.(2011·南通学业考)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都城在建业的政权,国号是()A.魏B.蜀C.吴D.汉6.(2011·绵阳中考)绵阳西山的蒋琬墓,是著名的历史遗迹,蒋琬继诸葛亮之后主政蜀国。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墓主人属于()A.秦朝时期B.三国时期C.唐朝时期D.明朝时期7.(2012·扬州模拟)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今天的台湾,并对那里进行开发,台湾当时称作()A.夷洲B.台湾C.琉求D.琼州8.(2012·甘肃模拟)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的局面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3.东汉结束的标志是:
220 年, 曹丕 废除汉献帝,在 洛阳
称帝,建立魏国。
4.三国鼎立的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222年
孙权建立吴国。
5,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吴国
的造船业发达,230年 孙权
派将
军 卫温
率到 夷洲 ,加强了内
地和 台湾
的联系。 蜀汉 在丞相
诸葛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理下,加速了 西南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3.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 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 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4.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教学重点: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袁绍 称雄北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3.
官渡之战
时间双方:
200年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特点:
以少胜多
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教学重点: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官 渡 之 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用人上: 唯才是举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曹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诸葛亮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第16课
三国鼎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20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8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国鼎立》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施教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起重要历史作用;
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史实辨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学法
学习本节内容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分辨;
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
分清主要和次要。

在分析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古战场的磅礴气势,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为了突出重点,(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形势图,在展示过程中,我加以适当的讲解,认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作用,根据形势图提交的各要素,结合教材内容,简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课件显示)
为了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总结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三国建立时,引导学生认识三国的位置,小组合作探究,绘制三国鼎立形势图,并展示成果。

2、完成表格,加深印象
在教学中我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的各要素以表格的形式
展现在学生面前,由学生来完成,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3、精心设疑,拓展思维
孔子曰:“疑,思之端,学之端。

”围绕教学重点,设置了问题(课件显示):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呢?赤壁之战中势力占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呢?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加以补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和骄兵必败的道理。

师生共同完成此题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再掀波澜,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设置问题:假如那晚没有刮东风,曹操会失败吗?在会与不会的辨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曹军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三)图示小结,掌握新课
展示《三国鼎立》一课的框架结构,使本课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四)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我注重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件显示)1、评历史人物。

由学生小组讨论总结,要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历史使人智慧,谈学后感悟。

在此环节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表自己的见解,(课件显示内容),所谈感悟贴近学生自身,贴近现实,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五、总结评价
在教学中我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和图片,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完成教学。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