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内能练习题教案资料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3.2内能(教案)
内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改变。
2.了解热量的概念。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内能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可以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内能改变,对内能改变方法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
重点难点1.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热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提问多媒体课件展示运动的足球图片。
师:图中的足球具有动能和势能吗?那么我首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用课件以表格形式显示。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高处的物体由于重力作用而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师:接着问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用课件以表格形式显示。
决定动能的因素:速度、质量;决定重力势能的因素:高度、质量;决定弹性势能的因素:材料、弹性形变。
2【讲授】新课讲解1、内能课件展示运动的物体图片。
师:如图,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课件展示运动的分子图片。
师:那么,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返回页面4列出分子动能的概念。
课件展示弹簧图片。
师:弹簧由于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势能。
课件展示运动的分子图片。
师:那么,互相排斥、吸引的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
返回页面4列出分子动能的概念。
从而引出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师:冰山有内能吗?请_____同学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复习课教案和练习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引入新课简述上章复习的内容,引出本节复习内容。
二、进行复习:(一)热机的认识1.热机、内燃机、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2.完成相关练习题。
(二)燃料的热值1.回顾:(1)定义(2)符号(3)单位(4)放热计算公式2.完成练习题。
(三)热机的效率1.热机的能量损失2.热机的效率3.类比学习炉子的效率(四)能量守恒定律三、学生反思:哪些内容已掌握,哪些内容没学明白。
四、课内测试、集体订正。
五、作业:资源与评价中本章的基础题。
教师口述板书课题动画演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回忆相关知识引导回忆类比学习生听、看并思考做习题生做习题完成练习题1完成练习题2归纳知识点,并针对知识点做相应的习题,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10121310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二、燃料的热值(q)1.热值的定义2.单位:J/kg (J/m3)3.放热公式:Q放= qm (Q放= qV)三、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感悟与反思当堂测试诊断达标为诊断本节课的复习效果,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达标检测题,时间8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复习效果好。
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完成达标检测题后,接着完成综合拓展题。
基础训练1.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则( )A.甲的质量一定大B.甲的热值一定大C.甲的比热容一定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观看“流星雨”的时候,可以看到一颗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
流星下落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对这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光能D.化学能转化为内能3.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小C.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图是冲程,在此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5.如图所示实验,展示了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其中,酒精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能转化为能,软木塞被冲开,能量转化关系是:能转化为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内能的单位与功和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
3. 内能的计算: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在相同温度和状态下,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在相同质量和温度下,气态内能大于液态内能,液态内能大于固态内能。
4. 内能的改变: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实现。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5.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有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能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能运用内能的改变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内能的改变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感觉冷的原因。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有关内能的问题,如烧水时水温升高的原因。
4. 随堂练习:课本练习题,巩固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内能的改变:讲解内能的改变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7. 布置作业:课本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单位:焦耳(J)3. 内能的计算: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4. 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5.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质量为200g的水的内能。
答案:根据公式,内能=质量×比热容×温度,假设水的比热容为4.18J/(g·℃),温度为25℃,则内能=200g×4.18J/(g·℃)×25℃=20900J。
初中物理内能备课教案
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影响内能的因素,如温度、质量和状态等。
3. 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计算:内能 = 3/2 * n * R * T(其中,n 为物质的量,R 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
3. 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4. 内能与热量、功的关系:内能的变化等于热量与功的代数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烧水时水温升高,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升高与物体内部能量的关系。
2. 讲解内能的概念:结合分子动理论,解释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3. 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引入内能的计算公式,解释各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 讲解影响内能的因素:分别讲解温度、质量和状态对内能的影响。
5. 内能与热量、功的关系:讲解内能的变化等于热量与功的代数和。
6.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物体吸热或放热时内能的变化等。
7.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内能的计算和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和图示,生动形象地讲解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影响内能的因素。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的知识。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内能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内能计算和应用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内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
2. 练习题:有关内能的计算和分析题。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加强对内能概念的理解,注意与热量和功的关系。
2.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影响内能的因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一. 教材分析《内能》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通过对内能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为后续学习热力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物体运动、力、声、光、电等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等内容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3.让学生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明确内能是物体的一种能量形式,而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内能的概念及内能的改变方式。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问题引导、实例分析、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玻璃棒等。
3.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冬天用热水取暖,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提问:这是怎样的一种能量转移?这种能量与物体的温度有什么关系?2. 呈现(10分钟)呈现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接着介绍内能的单位、测量工具等。
3. 操练(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内能的变化。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如:烧水时,水温升高,内能增加;用手摩擦物体,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内能教案
13.2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学会区分温度、热量、内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
2.了解热量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学生实验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原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
那么,什么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探究点一、内能活动1:出示PPT: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如图所示)。
活动2: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类比机械能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特别说明: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活动3: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微观上,物体的内能是由构成物体的分子数目多少、分子平均动能大小、分子间势能大小共同决定的。
宏观上,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种类、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有关。
探究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提出问题:如果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这是为什么?PPT总结热传递现象中的有关知识。
活动4:演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活动5:演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复习教学设计
内能复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节课程引入比热容、热值以及热量公式。
关于比热容和热值是初中物理中招考试的必考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比热容的定义以及应用和相关实验以及计算实在是有待提高。
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相关实验方法也要再次讲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抽象定义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
但在新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复习,意欲扎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到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情境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例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在练习过程中形成自己关于内能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3、能够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热量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用在生活,提高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例题、练习题、试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知识点1:扩散现象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注意: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2、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学案(含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13.2 内能导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构成物体的所有,其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符号是,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
2.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的热运动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的能。
3.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
4.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物体热量内能增加,热量内能减少。
物体对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外界对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课堂导学一、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其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符号是,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
2.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的热运动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的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3.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
4.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物体热量内能增加,热量内能减少。
物体对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外界对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5. 如图所示的实验,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无色透明、无法的水蒸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说明水蒸气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 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3. 如图所示,所列举的事例属于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4.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棉花,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压缩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所列举的事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分子、动、势、焦耳、J、焦耳。
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5篇
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内能复习教案1环节1:微视频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认识物理在生活生产中巨大作用。
环节2:学生交流讨论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科学在发展过程利和弊,引导学生用科学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
-----STSE思想渗透环节3:自制玩具:小魔术:手指控制陀螺--------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这个小制作,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物理,让物理为我所用,再次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自制的可自动控制的手指陀螺(目前中学生比较喜好的玩具之一),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励学生要学好物理的愿望,也为下一板块学好物理方法做好铺垫)------课后实践活动1、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教案:内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特征及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2.掌握内能的计算公式。
3.理解内能转化与守恒的概念。
4.了解内能转化的几种形式并能够应用其实例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内能的计算。
3.内能转化与守恒。
三、教学难点1.内能转化的几种形式。
2.内能守恒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内能的概念,提问学生物体内部是否存在一种能量,并与热相关。
学生可能会提到热能、温度等概念。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内能的概念,即物体内部具有的能量。
然后,进一步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内能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实验示范(15分钟)教师进行一个与内能相关的实验示范,例如将一杯温度较高的水倒入另一杯温度较低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高的物体冷却时热量的减少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这其中是否存在能量守恒的现象?4.计算公式(10分钟)教师介绍内能的计算公式,即内能等于物体的热容量乘以温度变化。
同时,向学生解释热容量的概念,并进行例题演示。
5.内能转化与守恒(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的问题,例如物体的内能如何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然后,介绍内能守恒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内能转化与守恒的实际应用。
6.练习与讨论(15分钟)学生进行内能计算、内能转化与守恒的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练习与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拓展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拓展讲解。
然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五、课堂作业1. 计算题:如图所示,有一块质量为5kg的铁板,温度由25°C升至75°C,请计算铁板的内能变化量。
2.应用题:请思考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其内能转化与守恒的过程,并写下你的思考与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4内能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4内能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的热情和经验让我对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尽可能的有趣和有意义。
下面是我对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4内能复习”的教案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次复习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和巩固内能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内能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烧水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烧水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 讲解内能的概念和特点:在黑板上写出内能的定义,并解释内能的特点,比如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3. 实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这些实例中内能的变化。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热水会凉下来?”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
5.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复习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内能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后,我将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特别关注的,它们分别是内能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能的概念和特点是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4内能的利用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4内能的利用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内能的利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等。
3. 内能的利用:通过热机、空调等设备将内能转化为有用功。
4. 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内能可以与机械能、电能等进行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转化和利用。
2. 能够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内能转化和利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微观解释,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转化和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利用。
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微观解释。
3. 内能的转化: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原理,举例说明。
4. 内能的利用:讲解热机、空调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内能的利用。
5.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内能转化和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等3. 内能的利用:热机、空调等4. 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的概念,给出一个实例说明。
(2)列举两种内能的转化方式,并解释其原理。
(3)分析一个实际情境中的内能利用问题,如空调工作原理。
2. 答案:(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九年级物理全册 14 内能的利用复习训练教案 (新版)新
内能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道热机中的能量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例.【教学方法】1.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2.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考点1 热机、热值、热机效率例题1汽油机工作的时候,活塞在汽缸里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要转周.解析: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要转两周.答案: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做功两例题2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能考点2 量的转化例题3如图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解析: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时,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D选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D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
习题
物理试题内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1、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过程中,燃料进汽缸
C、在柴油机的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4、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5、汽油机甲的效率比汽油机乙的效率高,这说明()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甲比乙用的汽油少
C、完全燃烧相等的汽油,其内能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甲比乙多
D、相同的时间内,汽油机甲比乙所用的汽油节约一些
6、小明同学取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球和水,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球立即投入水中,则()
A、铜球和水之间无法热传递
B、温度由铜球传给水
C.内能由铜球传给水 D.热量由水传给铜球
7、在1标准大气压下,1 kg2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它升高的温度是
()
A、80℃
B、100℃
C、120℃
D、130℃
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9、自由运动的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的的能量守恒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A. 5.04×105J
B. 4.2×105J
C. 2.52×105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二、非选择题(11-20题,每空1分,21-22题,每问2分,共45分.)
11、美丽的荆门天鹅湖及漳河水库,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天鹅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_____现象。
12、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
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l mm深。
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13、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和(选填图中“a”、“b”、“c”或’' d ' ' )
14、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
从图象可以看出,
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选填“大”或“小”),根据水
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选填“沿海”或“内
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15、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米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
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
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
太阳能的效率为50%。
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米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千克,水的初温为200C,经8750s时间
后上升到450C【C水=4.2×103)/(kg·℃)】。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J(2)垂直于太阳光的1
米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是J
16、如图所示,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则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爬坡时的牵引力为;爬坡时的速度为.
17、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如图所示汽油
机正在进行的是冲程。
一台四冲程的汽油机每分钟完成300个冲程,则1
min完成_____个工作循环,活塞来回_____次,做_____次功。
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
⑴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30cm,气体的平均压强是5×105Pa。
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每次做功耗油0.2g,飞轮的转速是1200r/min. 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是J;该汽油发动机的功率
是W,若每次做功过程中汽油的90%完全燃烧,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是J。
⑵该汽油发动机的效率是,汽油机的效率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带走了大量的能量。
汽车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水箱中的水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1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2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
(3)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时
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理由
是。
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60 20 6 45
食用油60 20 6 68
(4)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用公式表示)
21、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楼房,新楼使用的是天然气。
小明想: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000cm3、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
又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
[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c水=4.2×103J/(kg·℃)]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22、“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
当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
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效率为4O%。
已知汽车整车质量为
1375kg,油箱容积为50L。
(汽油热值q=3.3×107J/L,g=10N/kg)
(1)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该车加一满箱汽油,按照以上速度最多可以匀速直线行驶多远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