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2.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B.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C.0.1mol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D.VL a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6.02×1023,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 3.分子式为C5H10O3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继续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4.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5.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B.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3:1和4:2的化合物C.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D.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6.高能糖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该电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在未来代替传统电池.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C6H12O6(葡萄糖)+6O26CO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工作环境应在高温条件下B.正极反应:O2+2H2O+4e﹣═4OH﹣C.电池工作时葡萄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工作时H+由负极移向正极,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7.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 m(NO)•c 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下列两步:①2NO+H2═N2+H2O2(慢)②H2O2+H2═2H2O(快)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000c2(NO)•c(H2)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 ﹣1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联苄()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可用苯和1,2一二氯乙烷(ClCH2CH2Cl)为原料,在无水AlCl3催化下加热制得,其制取步骤为:(一)催化剂的制备:图1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无水AlCl3的相关实验装置的仪器和药品:(1)将上述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保存无水AlCl3的装置,各管口标号连接顺序为:d接e,接,接,接.(2)有人建议将上述装置中D去掉,其余装置和试剂不变,也能制备无水AlCl3.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3)装置A中隐藏着一种安全隐患,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案:.(二)联苄的制备联苄的制取原理为:反应最佳条件为n(苯):n(1,2﹣二氯乙烷)=10:1,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实验室制取联苄的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和加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0.0mL苯和适量无水AlCl3,由滴液漏斗滴加10.7mL1,2﹣二氯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反应约60min.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稀盐酸、2%Na2CO3溶液和H2O洗涤分离,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止、过滤,先常压蒸馏,再减压蒸馏收集170~172℃的馏分,得联苄18.2g.相关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质如下表(4)仪器a的名称为,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5)洗涤操作中,水洗的目的是;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6)常压蒸馏时,最低控制温度是.(7)该实验的产率约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9.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电解铜产量全国第一的大型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1)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③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充电完成时,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在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①调节电解液的pH是除去杂质离子的常用方法.根据上表中溶度积数据判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Fe2+、Zn2+、Fe3+、Cu2+的溶液,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②一种方案是先加入过量的H2O2,再调节pH到4左右,加入H2O2的目的是.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 x H y、NO、CO、SO2及固体颗粒物等.研究汽车尾气的成分及其发生的反应,可以为更好的治理汽车尾气提供技术支持.请回答下列问题:(1)治理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二者发生反应转化成无毒无污染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molNO和2.030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如下表: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p3.93MPa(用“>”、“<“或“=”填空).计算反应体系在200℃时的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3)汽车尾气中的SO2可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 al(H2SO3)=1.8×10﹣2,K a2(H2SO3)=6.0×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4)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有甲烷,其在排气管的催化转化器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H4(g)+H2O(1)⇌CO(g)+3H2(g)△H=+250.1kJ.mol﹣l.已知CO(g)、H2(g)的燃烧热依次为283.0kJ.mol﹣1、285.8kJ.mol﹣1,请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以CH4(g)为燃料可以设计甲烷燃料电池,该电池以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已知该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86.4%,则该电池的比能量为kW.h.kg﹣1(结果保留1位小数,比能量=,lkW•h=3.6×1 06J).三、【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1)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因为HCH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CHO易溶于水b.HCH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c.C6H6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2H2是非极性分子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HNCO)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不存在.A、共价键B、非极性键C、配位键D、σ键E、π键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式.(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属于区.(4)一种Al﹣Fe合金的立体晶胞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②若晶体的密度=ρg/cm3,则此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为cm.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依据湿法炼铜原理解答;C.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D.合金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或者金属融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材料.【解答】解: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铁活泼性强于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社会关系,涉及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合金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2.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B.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C.0.1mol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D.VL a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6.02×1023,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B、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C、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D、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解答】解:A、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3mol离子即3N A个,故A错误;B、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0.2mol电子即0.2N A个,故B错误;C、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0.1mol氯化铝所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0.1N A个,故C错误;D、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当铁离子为1mol时,则溶液中的氯离子大于3mol即3N A个,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3.分子式为C5H10O3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继续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分子式为C5H10O3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继续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机物中含有1个羧基、醛基,相当于丁酸的一元取代产物来解答.【解答】解:分子式为C5H10O3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继续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机物中含有1个羧基、醛基,丁酸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CH3)2CHCOOH;当丁酸为CH3CH2CH2COOH时,一元取代产物有3种;当丁酸为(CH3)2CHCOOH时,一元取代产物有2种;当所以共有5种结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根据等效氢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利用对称性确定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数目是解题的关键.4.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过滤时还需要用漏斗;B.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 NaClO溶液的pH;C.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D.1L 1.6%的CuSO4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1mol.【解答】解:A.过滤时还需要用漏斗,该实验中没有漏斗,故A错误;B.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 NaClO溶液的pH,则不能确定pH大小,不能比较酸性的强弱,故B错误;C.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酸,故C错误;D.1L 1.6%的CuSO4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1mol,溶液的质量是1000g,25g CuSO4•5H2O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不能用pH试纸检验次氯酸钠溶液的pH大小,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易错选项是B.5.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B.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3:1和4:2的化合物C.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D.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应为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则Z为N元素、W为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应为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则Z为N元素、W为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A.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l>C>N>O>H,即M>Y>Z>W>X,故A错误;B.N、H两元素能形成NH3、N2H4,故B正确;C.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阴极生成氢气,不会生成沉淀,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理解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关系确定元素,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要求.6.高能糖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该电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在未来代替传统电池.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C6H12O6(葡萄糖)+6O26CO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工作环境应在高温条件下B.正极反应:O2+2H2O+4e﹣═4OH﹣C.电池工作时葡萄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工作时H+由负极移向正极,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该电池是燃料原电池,反应条件温和;B.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葡萄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根据电池反应判断酸碱性的变化.【解答】解:A.该电池是燃料原电池,电池中没有发生燃烧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所以不是高温条件,故A错误;B.在电池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O2+4H++4e﹣═2H2O,故B错误;C.葡萄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电池工作时H+由负极移向正极,已知C6H12O6(葡萄糖)+6O26CO2+6H2O产生水将溶液稀释,电解液的pH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原理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7.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 m(NO)•c 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下列两步:①2NO+H2═N2+H2O2(慢)②H2O2+H2═2H2O(快)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000c2(NO)•c(H2)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 ﹣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反应过程中的两步反应可知,反应慢的决定整个反应速率;B.反应①难以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高;C.比较图表数据ⅠⅡ数据NO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一倍,ⅢⅣ数据分析,H2浓度不变,NO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据此得到速率方程,代入数值计算得到K分析判断方程正误;D.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生成28gN2放热664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分析判断,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解答】解:A.①2NO+H2═N2+H2O2(慢),②H2O2+H2═2H2O(快),反应历程中反应慢的决定反应速率,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故A正确;B.反应①难以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高,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故B错误;C.比较图表数据ⅠⅡ数据NO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一倍,ⅢⅣ数据分析,H2浓度不变,NO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据此得到速率方程,v=Kc2(NO)•c(H2),依据Ⅰ中数据计算K=5000,则速率方程v=5000c2(NO)•c(H2),故C正确;D.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生成28gN2放热664KJ,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1,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主要是催化剂作用,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联苄()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可用苯和1,2一二氯乙烷(ClCH2CH2Cl)为原料,在无水AlCl3催化下加热制得,其制取步骤为:(一)催化剂的制备:图1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无水AlCl3的相关实验装置的仪器和药品:(1)将上述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保存无水AlCl3的装置,各管口标号连接顺序为:d接e,f接g,h接a,b接c.(2)有人建议将上述装置中D去掉,其余装置和试剂不变,也能制备无水AlCl3.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制得的Cl2中混有的HCl 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3)装置A中隐藏着一种安全隐患,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在硬质玻璃管与广口瓶之间用粗导管连接,防止AlCl3冷凝成固体造成堵塞.(二)联苄的制备联苄的制取原理为:反应最佳条件为n(苯):n(1,2﹣二氯乙烷)=10:1,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实验室制取联苄的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和加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0.0mL苯和适量无水AlCl3,由滴液漏斗滴加10.7mL1,2﹣二氯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反应约60min.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稀盐酸、2%Na2CO3溶液和H2O洗涤分离,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止、过滤,先常压蒸馏,再减压蒸馏收集170~172℃的馏分,得联苄18.2g.相关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质如下表(4)仪器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使液体顺利滴下.(5)洗涤操作中,水洗的目的是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等可溶性无机物;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干燥.(6)常压蒸馏时,最低控制温度是83.5℃.(7)该实验的产率约为73.00%.(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演绎推理法;制备实验综合.【分析】(一)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可用食盐晶体和浓硫酸替代盐酸,为得到干燥的氯化铁,生成的氯气需除去氯化氢、水,可分别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然后在装置A中反应生成氯化铝,为防止污染空气和氯化铝的水解,A还要连接E 装置,以吸收氯气和水,以此解答该题;(二)(4)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滴液漏斗可以平衡漏斗内液体和下面的三颈烧瓶中的压强,便于漏斗内液体流下;(5)第二次用水洗涤是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无水硫酸镁是为是吸收少量水;(6)常压蒸馏时,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未反应的1,2一二氯乙烷,因为1,2一二氯乙烷的沸点为83.5℃,据此控制温度;(7)由方程式可知:n(1,2一二氯乙烷)=2n(苯)=n(1,l﹣二苯乙烷),过量计算,根据不足量物质计算理论生成1,l﹣二苯乙烷的质量,产率=×100%;【解答】解:(一)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可用食盐晶体和浓硫酸替代盐酸,为得到干燥的氯化铁,生成的氯气需除去氯化氢、水,可分别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然后在装置A中反应生成氯化铝,为防止污染空气和氯化铝的水解,A还要连接E装置,以吸收氯气和水,(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上述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保存无水AlCl3的装置,各管口标号连接顺序为:d→e→f→g→h→a→b→c,故答案为:f;g;h;a;b;c;(2)如果将上述装置中D去掉,其余装置和试剂不变,则制得的Cl2中混有的HCl与Al 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所以D装置不能去掉,故答案为:不可行;制得的Cl2中混有的HCl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3)装置A中制得的氯化铝容易将导管堵塞,所以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与广口瓶之间用粗导管连接,防止AlCl3冷凝成固体造成堵塞,故答案为:在硬质玻璃管与广口瓶之间用粗导管连接,防止AlCl3冷凝成固体造成堵塞;(二)(4)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滴液漏斗可以平衡漏斗内液体和下面的三颈烧瓶中的压强,便于漏斗内液体流下,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可以使液体顺利滴下;(5)第二次用水洗涤是为了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等可溶性无机物,无水硫酸镁是为是吸收少量水,即干燥作用,故答案为: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等可溶性无机物;干燥;(6)常压蒸馏时,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未反应的1,2一二氯乙烷,因为1,2一二氯乙烷的沸点为83.5℃,所以常压蒸馏时,最低控制温度是83.5℃,故答案为:83.5℃;(7)苯物质的量为=1.35mol,1,2一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mol=0.137mol,由方程式可知苯过量,则n(1,2一二氯乙烷)=n(1,l﹣二苯乙烷)=0.137mol,理论生成1,l﹣二苯乙烷的质量为:0.137mol×182g/mol=24.93g,而实际生成1,l﹣二苯乙烷为18.2g,故1,l﹣二苯乙烷的产率为:×100%=73.00%,故答案为:73.00%;【点评】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把握相关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的把握.9.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电解铜产量全国第一的大型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1)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SO2+I2+2H2O=SO42﹣+2I﹣+4H+.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2,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③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OH。
高中化学物质分离提纯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分离提纯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提纯方法中属于重结晶法的是( )A.除去工业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B.粗苯甲酸的提纯C.从碘水中提纯碘D.除去硝基苯中含有的少量Br22.下列关于重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被重结晶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B.溶解度很小的杂质留在了热滤的滤渣里C.重结晶的步骤:加热溶解、冷却过滤、结晶D.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3.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其密度小于1g·crn-3,沸点约55℃ ,分离水和丙酮最合理的方法是( )A.蒸发B.分液C.蒸馏D.过滤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苯和水B.乙醇和乙酸C.酒精和水D.溴苯和苯5.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的试剂是( )A.金属钠B.溴水C.水D.氢氧化钠溶液6.下列分离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C.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H2D.用催化加氢的方法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7.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则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A.①是CCl4,②是苯,③是酒精B.①是酒精,②是CCl4,③是苯C.①是苯,②是CCl4,③是酒精D.①是苯,②是酒精,③是CCl48.某同学拟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某产品中的杂质,为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溶剂。
具有下列特点的溶剂中,不可取的溶剂是( )A.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B.在溶剂中产品比杂质更难溶解C.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高温或低温时都很大D.室温时产品在溶剂中很易溶解9.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物质中的杂质,可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中的水(新制CaO)B.乙烷中乙烯(溴水)C.苯中的甲苯(溴水)Na CO溶液)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2310.将下列液体分别和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会分为两层,溴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氯水B.乙烯C.乙醇D.碘化钾溶液11.下列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直接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C.苯甲酸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苯甲酸D.乙炔气体中混有少量硫化氢气体,可以通过足量溴水洗气除去12.下列命名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B.2-甲基-4-乙基-1 -己烯C.3-甲基-2-戊烯D.3,3-二甲基-2-戊烯二、实验题13.实验室用下列仪器组装一套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答案】C【解析】装置①是蒸馏装置,可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错误;NH3或HCl难溶于水易溶于苯,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不能防倒吸,可将苯换成CCl4,并将导气管插到CCl4,B错误; H2、CO2、Cl2、NH3都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装置③可用于收集它们,C正确;干燥氯化氢不能用碱石灰,D错误。
【考点】考察物质的分离,物质的收集与干燥等知识。
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A、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滴加氯化钡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错误;B、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正确;C、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
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D【解析】A. 叙述Ⅰ正确,叙述Ⅱ正确,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B. 叙述Ⅰ正确,叙述Ⅱ正确,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C. 一般情况下,碳酸盐的正盐溶解度小于酸式盐,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是个例外,叙述Ⅰ正确,叙述Ⅱ错误,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D.二氧化硅一般不和酸反应,却可以和氢氟酸反应,叙述Ⅰ正确,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所以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中,而应用塑料瓶,叙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合符题意。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离提纯检验
16实验专题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高考说明】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方法。
3.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预习目标】1.识记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基本操作、药品存放、实验事故的预防和方法。
2.掌握过滤、蒸馏、分液、结晶等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基本操作、仪器)。
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课前预习区】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安全1.试纸的使用(1)石蕊试纸(红、蓝):定性检验气体或溶液的;(2)pH试纸:定量检测(粗略)溶液的,用时不能,读数只读。
(3)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性气体或其水溶液。
(4)碘化钾淀粉试纸:检测Cl2等性物质(气体)。
2.指出使用下列仪器或药品的第一步操作:(1)托盘天平:;(2)分液漏斗、容量瓶、酸(碱)式滴定管:;(3)红色石蕊试纸:。
3.指出下列少量试剂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1)金属钠;(2)浓硝酸;(3)白磷;(4)液溴;(5)FeSO4溶液。
4.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若附着不易5.[2012·福建改编]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酒精灯洒落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C.浓硫酸不慎溅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稀NaHCO3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6.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012·北京卷]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2.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选择合适方法,将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的空格内:a.过滤b.结晶c.洗气d.电解e.加热分解f.蒸馏g.渗析h.萃取i.分液(1)除去粗铜中锌银等杂质(2)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3)分离KCl与MnO2(4)除去KNO3晶体中少量NaCl (5)分离苯和水混合物(6)除去SO2中HCl气体(7)除水中的Na+、SO42-、Cl-等杂质(8)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三、常见离子的检验16实验专题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学习重点】1.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3 物质的分类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3 物质的分类1、下列各组物质都是化合物的是()A.氨气、溴蒸气、氯气B。
汽油、甘油、煤焦油C。
冰、干冰、冰醋酸 D.王水、重水、石灰水【答案】C【解析】所问为“化合物”,Cl2是单质,A选项不可选。
B选项中汽油,D选项中石灰水都是混合物,B、D选项皆不可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C.用盐析法可分离皂化反应后所得的产物D.用含1 mol FeCl3的溶液可制得6.02×1023个Fe(OH)3胶体粒子【答案】C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稀盐酸 B。
铜丝C。
氯化钠固体 D. 蔗糖【答案】D4、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NaCN B。
CH3COOH C。
C2H2 D . CH2Cl2【答案】A6、下面关于“Na2CO3”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钠盐B.属于碳酸盐C.属于电解质D.属于氧化物【答案】D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的分类错误的是()A.化合物B.有机物C.酯类D.醇类【答案】D【解析】A.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正确;B.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看,故B正确;C.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故C正确;D.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D.8、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均一、透明D.是否能电离【答案】B【解析】A.只有胶体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溶液的粒径小于1 nm,胶体的微粒粒径为1-100 nm,浊液的粒径大于100 nm,故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粒径不同,故B正确;C.均一和透明是胶体和溶液的特征,故C错误;D.是否电离属于溶液的一种性质,故D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答案】A10、想一想: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些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硝酸钠B.75%的酒精溶液C.Fe(OH)3胶体D.豆浆【答案】A试题分析: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液态)属于纯净物,硝酸钠属于纯净物,75%的酒精溶液、Fe(OH)3胶体、豆浆属于混合物,所以选择A1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50金属材料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50 金属材料1、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
PVC 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D.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答案】B【解析】PE、PVC的单体分别为CH2===CH2、CH2===CHCl,PVC单体可由乙炔与HCl加成制得,而乙烯与HCl加成生成CH3CH2Cl,B错。
2、欲观察H2燃烧的颜色,燃烧管的材料最好是采用()A.钠玻璃 B.钾玻璃C.钢管D.石英玻璃【答案】D【解析】因为钠、钾、铁元素在灼烧时都有焰色反应,会干扰H2燃烧时火焰颜色。
因此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
3、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
下列金属中,常用作还原剂冶炼其他金属的是()A.Ag B.Cu C.Fe D.Al【答案】D4、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
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答案】C5、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 电解法:Fe 、AlB. 热还原法: Cu、NaC. 热分解法:Hg、MgD. 火法或湿法:Cu【答案】D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 e-===M n+,电子直接由氧化剂提供B.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 H2O===M(OH)n+n/2H2↑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以析出H2为主D.在潮湿的强酸性环境下,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以正极上析出H2为主【答案】D【解析】金属的化学腐蚀是金属直接与氧化剂接触,金属提供电子,A项错误;在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金属主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酸性环境中,金属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C 项错误。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1 功能高分子材料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1 功能高分子材料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和B.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C.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若溶液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D.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烯生成【答案】B2、某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下表中的几种离子.阳离子NH4+、K+、Al3+、Mg2+阴离子HCO3﹣、Cl﹣、MnO4﹣、SO42﹣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其组成:①取10mL该溶液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②取上述反应后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③另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产生乙,当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气体丙逸出,将收集的气体丙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0。
224L(假设丙全部逸出),最后沉淀完全溶解.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肯定没有Mg2+、HCO3﹣、Cl﹣、MnO4﹣B.一定含有K+,且c(K+)=2mol/LC.该溶液可能是KAl(SO4)2和NH4Al(SO4)2的混合溶液D.若仅根据实验③,将该溶液蒸干、灼烧,有可能得到仅含有氧化铝固体物质【答案】C【解析】溶液无色,说明不含MnO4﹣;①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
03mol白色沉淀甲,说明甲为BaSO4,原溶液中含有SO42﹣,且物质的量为0.03mol;②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说明不含有Cl﹣;③因为能与碱共热生成气体的只有NH4+,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又能完全溶解,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不含HCO3﹣;根据氢氧化铝沉淀0。
高考化学复习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24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24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HCO3—、NH4+、NO3—、Ca2+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l—C.无色溶液中:Fe3+、MnO4—、Cl—、H+D.c(H+)=10—12 mol/L的溶液中:ClO—、Na+、SO32—、K+【答案】B【解析】A项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C项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溶液有颜色;D次氯酸根离子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2、可逆反应aX(气)+bY(气) cZ(气)+dW(气)△H=Q在压强P 1、P2温度T1、T2下,产物W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下列各项关系正确的是()A. P1>P2B. Q<0C. T1>T2D. c+d>a+b【答案】B3、把0.6mol铜粉投入含0.8mol硝酸和0.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0.2 mol B.0.3 mol C.0.4 mol D.0.5mol【答案】B4、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Al3+、NO﹣3、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g.③第三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H+、Cu2+、CO32﹣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C.原溶液确定含Mg2+、Al3+、NH4+,且n(Mg2+):n(Al3+):n(NH4+)=1:1:2D.实验所加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答案】B【解析】根据无色溶液可知,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一定不含Cu2+;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推断一定有CO32﹣、SO42﹣两种离子中的一种;③第三份逐滴滴加NaOH 溶液,由图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H+;沉淀最大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推断一定含有Al3+;图象中有一段平台,说明加入OH﹣时无沉淀生成,有NH4+,NH4++OH﹣=NH3·H2O,说明含有铵根离子,最后溶液中有沉淀,说明溶液中含Mg2+,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含有硫酸根离子;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g,则溶液中n(SO42﹣)=;A.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Cu2+、CO32﹣,故A正确;B.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剩余的沉淀是Mg(OH)2,n(Mg(OH)2)=0.01mol,根据原子守恒知,n(Mg2+)=0.01mol,c(Mg2+)==0.1mol/L,生成0.01molMg(OH)2需要n(NaOH)是0.02mol,Al(OH)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5mL,则铝离子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时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15mL,则生成氢氧化镁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10mL,所以c(NaOH)==2mol/L,氢氧化铝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2时,结合原子守恒知,c(Al3+)==0.1mol/L,c(NH4+)==0.2mol/L,溶液中c(SO42﹣)==0.3mol/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知,3c(Al3+)+c(NH4+)+2(Mg2+)>2c(SO42﹣),所以溶液中还存在硝酸根离子,故B错误;C.根据图象知,35﹣40mL时Al(OH)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则0﹣25mL时NaOH和Mg2+、Al3+反应生成沉淀,生成NaAlO2时需要NaOH5mL,则生成Al(OH)3需要NaOH 15mL,则有10mLNaOH溶液和镁离子反应,25﹣35mL时氢氧化钠溶液和NH+4反应生成氨水,根据使用NaOH 溶液体积知,n(Mg2+):n(Al3+):n(NH+4)=1:1:2,故C正确;D .通过B 知,c (NaOH )==2mol/L ,故D 正确;故选B .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33224431H NH Fe A SO CO ++++--、、、、、等离子。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0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0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1、有下列三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B.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生成1 mol H2SO4,各转移6 mol e-D.途径②、③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答案】C2、由乙烯和乙醇蒸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若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则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A.15.6% B.26.7% C.30% D.无法确定【答案】B3、下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答案】D【解析】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等可以写成C m(H2O)n的形式,但它们都不属于糖类,故A错误;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错误;D项正确.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 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 mol-1C。
Ba(OH)2 · 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D.已知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
3 kJ · mol-1,若将含0。
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答案】D5、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①溶解性:Na2CO3>NaHCO3>MgCO3>Mg(OH)2②等浓度的下列盐溶液的pH关系:NaAlO2>NaHCO3>C6H5ONa③常温下,以a1、a2、a3分别表示pH=2的盐酸、pH=12的氨水、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则a1 =a2>a3④同温下,1L0。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常温、常压下饱和CO2溶液的pH为3。
9,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HCO3溶液时,应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石蕊、由蓝变红B.酚酞、红色褪去C.甲基橙、由橙变黄D.甲基橙、由黄变橙【答案】D2、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晌B.②净化、精制淀粉胶体C.③中百色沉淀为BaSO4D.制取金属锰【答案】A3、下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的一组为( )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⑧【答案】C4、下列实验设计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用焰色反应B.用激光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D.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出现红色【答案】C【解析】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值,不可以湿润,否则会稀释。
5、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答案】A6、在实验室中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答案】C7、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上层是水层的是( )A.苯B.乙醇C.煤油D.四氯化碳【答案】D【解析】酒精能与水互溶,不分层;苯,煤油,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其中苯、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选D.8、下列与试验操作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制乙酸乙酯时,迅速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B.在石油蒸馏装置中,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C.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的存在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D试题分析:A、制乙酸乙酯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乙醇中,错误;B、在石油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错误;C、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的存在,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2 化学实验基本计量方法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2 化学实验基本计量方法1、在化学研究中,溶液组分的表示还有两种方法: ①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物质的量溶剂质量(mol/kg ) ②物质的量分数=+溶质物质的量溶质物质的量溶剂物质的量 ×100%在某温度范围内,溶液状态不发生变化,下列对某溶液组分的表示方法中受温度影响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B .质量分数C .质量物质的量浓度D .物质的量分数【答案】A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32 g 臭氧含的原子数目为2N AC .5。
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
3N AD .16g CH 4与18 g NH 4+ 所含质子数相等【答案】B3、将H 2、O 2、N 2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 (H 2)=p (O 2)=p (N 2)B .p(H 2)>p(N 2)>p(O 2)C .p (O 2)>p (N 2)>p(H 2)D .p(O 2)>p (H 2)>p (N 2)【答案】B【解析】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摩尔质量与压强成反比。
可依据克拉贝龙方程PV=nRT推出:PM=ρRT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 mol的N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B.39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C.3.4 g氨中含有0.6N A个N—H键D.在pH=13的NaOH溶液中,OH—数目为0.1N A【答案】C5、1 mL密度为0.93 g·cm―3的氨水恰好中和0。
005 mol H2SO4生成(NH4)2SO4,若要配制上述浓度的氨水,在1 L水中需要溶解标准状况下的氨气( )A。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8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8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OH-、H+、SO42-、Na+B、Na+、NO3-、SO42-、K+C、Cl-、Ag+、H+、NO3-D、H+、CO32-、K+、Cl-【答案】B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羧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3N AB.精炼铜过程中阴极增重6。
4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大于0.2N A C.1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为9N AD.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答案】A3、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0。
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 (l)△H=﹣57.3 kJ·mol﹣1B.在101KPa下氢气的燃烧热△H=﹣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85。
5 kJ·mol﹣1 C.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为110。
5 kJ·mol﹣1D.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
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g)=FeS(s)△H=﹣95.6 kJ·mol ﹣1【答案】A【解析】A、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与0.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
3 kJ·mol﹣1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A正确;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l)=H2(g)+O2(g)△H=+285。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济宁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图在答题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3.答第Ⅱ卷前,务必将答卷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密封线内一律不准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54分)A.氯气有毒,不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可以干燥Cl2,但不能干燥SO2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3.已知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Na+、CH3COO-、NH4+B.Mg2+、Ba2+、Br-C.Cu2+、Cl-、I-D.K+、Cl-、Mg2+4.某溶液中含有HCO3-、SO42-、Na+、SO32-、NO3-、Cl- 六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SO42-、NO3-B.NO3-、Cl-C.SO32-、NO3-D.Cl-、NO3-、Na+ 5.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H2与D2、T2互为同位素B.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NH3溶于水可以导电,但不是电解质D.SO2、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铝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 AB.标准状况下,N 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7.)A.只①②③ D.①②③④皆可8.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O中的CO2气体B.制备Fe(OH)2C.制备氨气D.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B.铝与稀硝酸反应:2Al + 6H+ = 2Al3+ +3H2↑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 = 4Na+ + 4OH-+H2↑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 + CO2 +H2O = H2SiO3 + CO32-10. 8.34g FeSO4·7H2O(分子量: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B.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3O4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 FeSO4 + H2OD.温度为l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2H2O11.以下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 :试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B.检验试液中的Cl-: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FeSO4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稀H2SO4AgNO3溶液氯水KSCN溶液C.检验试液中的Fe 2+:试液无明显现象 血红色溶液D.检验试液中的NH 4+:试液 气体逸出 试纸变蓝12.向溶液X 中持续通入气体Y ,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 .X :硝酸银溶液,Y :氨气B .X :漂白粉溶液,Y :二氧化硫C .X :氢氧化钡溶液,Y :二氧化碳D .X :偏铝酸钠溶液,Y :二氧化氮1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 +、NH 4+、Mg 2+、Al 3+、Fe 3+、CO 32-、SO 42-、NO 3-中的几种。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有关层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层析法又称色层法、色谱法,最初源于有色物质的分离B。
层析法对无色物质没有分离能力C.用粉笔也可以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进行柱上层析,原理与纸上层析一致D.层析法要求流动相对被分离物质有合适的溶解度【答案】B【解析】由层析法的原理可知层析法也适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但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需要合适的显色、鉴定方法。
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YO4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答案】B3、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Χ,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与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A。
C6H6 B.C7H8 C.C8H12D。
C9H14【答案】C4、桶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桶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答案】A【解析】桶烯分子中存在两个饱和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A项错误;桶烯中含有,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B项正确;桶烯和苯乙烯的结构不同,分子式都是C8H8,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桶烯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的氢和饱和碳原子上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D项正确。
5、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28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I-、Cl-、NO3-B.K+、Ba2+、Cl-、NO3-C.K+、Na+、Br-、F-D.Fe3+、Na+、NO3-、SCN-【答案】B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B.密闭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v(NH3)正=2 v (CO2)逆【答案】A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pH 试纸检验气体,一般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B.检验Fe3O4中是否含+2价铁元素时,先用盐酸溶解Fe3O4,再用KMnO4溶液检验C.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实验中为制取海带灰的浸取液,需要煮沸1﹣2min,其主要目的是赶走溶液中的溶解氧,避免氧气氧化碘离子D.检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时,先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答案】C【解析】A.用pH试纸可以测出酸碱性,但不能测pH值,需要先润湿,故A正确;B.含+2价铁元素,具有还原性,紫色褪色可说明含亚铁离子,故B正确;C.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碘离子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故C错误;D.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故D正确.故选C.8、根据溶解度曲线,在80℃时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恒温蒸发,首先分析出的是()A.氯化钾B.硝酸钠C.氯化钠D.硝酸钾【答案】C【解析】在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1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70克,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或有水生成,所谓沉淀就是生成的物质的溶解度小,就会有沉淀生成,所以加热蒸发溶液的温度在80℃时开始析出的晶体是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3+KCl=NaCl↓+KNO3,故选C.9、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2016年高考化学二轮习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二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纲展示]1. 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萃取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考点突破・精讲精练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教材臓理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 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
1 •如图1,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过—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3•如图3,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分了—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如图4,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蒸% _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5•如图5,所采用的方法、装置的名称:升—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6 物质的检验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6 物质的检验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酒精、四氯化碳B.食盐、烧碱、硝酸铵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答案】D【解析】A中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苯与水、四氯化碳与水均能出现分层,苯在水的上层,而四氯化碳则在水的下层,可以鉴别;B中利用溶解放热、吸热鉴别;C中碳酸钙不溶于水,蔗糖水溶液呈无色,硫酸铜粉末溶于水显蓝色;D中三种物质都是黑色,都不溶于水,不能鉴别.2、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B.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C.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D.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答案】C3、某化学学习研究小组为确定一化工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向少量样品废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该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Ag+、Ca2+、Mg2+B。
AlO2-、Ba2+、Mg2+ C。
Mg2+、Ag+、Na+D。
Ag+、Na+、Ba 2+【答案】A4、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答案】A【解析】①Fe2+为浅绿色,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含Fe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弱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所以一定存在SO32﹣,钡离子能与亚硫酸根离子生成沉淀,所以一定不含Ba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阳离子一定有Na+;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说明溶液中含有Br﹣;③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但不能说明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也可能是SO32﹣离子被氧化生成;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为AgCl,但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因所加氯水中含有Cl ﹣.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Br﹣、SO32﹣,不能确定的有Cl﹣、SO42﹣,一定不含有Fe2+、Ba2+,故选:A.5、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采用下列实验流程加入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其中试剂1、2、4分别为( )A.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溶液B.氯化钡溶液硝酸溶液硝酸银溶液C.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 D 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溶液【答案】C6、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氯化铵,②氯化铝,③氯化钠,④硝酸银,⑤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专题105 物质的制备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专题105 物质的制备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B2、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42—B.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 Cl2 == 2Cl—+ Br2C.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D.工业上,电解熔融Mg(OH)2冶炼金属镁【答案】D3、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①NH 3 −−−→−催化剂/2O NO−−−→−O H O 22和 HNO 3②浓HCl −−−→−加热2MnO Cl 2 −−→−石灰乳 漂白粉③MgCl 2(aq)−−→−加热 无水MgCl 2 −−→−电解 Mg ④饱和NaCl (aq) −−−→−23CO NH 和 NaHCO 3 −−→−加热 Na 2CO 3⑤铝土矿 −−−→−溶液NaOH NaAlO 2溶液−−−→−2CO 足量Al (OH)3−−→−灼烧Al 2O 3 −−→−电解Al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答案】A4、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装置①能验证AgCl 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S Ag 2沉淀 B. 装置②能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C 。
装置③能验证铁的吸氧腐蚀D 。
装置④的X 电极是负极,则能验证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6、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答案】D7、下列有关工业上制硫酸和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中制SO3的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B.合成氨气的条件是:400-500 ℃、10Mpa —30 MPa、铁触媒C.都进行了循环操作D.都有热交换装置【答案】A8、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以下的有()①制备Fe(OH)2时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②制取H2的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④制取Cl2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9、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答案】A【解析】A、制溴苯用题给装置和药品,正确;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导管口末端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错误;C、石油分馏,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错误;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温度应控制在55——600C之间,错误.10、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选项A的反应原理是:C2H5OH C2H4↑+ H2O)【答案】C【解析】A、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还需要分液漏斗,且乙烯的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不正确;B、分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且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口进上口出,B不正确;C、实验室制取硝基苯需要水浴加热,且好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为60℃,C正确;D、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时导管口不能插入到溶液中,以防止液体倒流,D不正确,答案选C。
【VIP专享】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doc(配有PPT课件)
课时2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届豫西五校联考)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⑦解析 ①普通漏斗:用来组装过滤装置分离固液混合物。
③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⑤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
答案 C2.(2014届河北衡水中学期末,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 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馏(蒸馏)法分离,A错误。
答案 A3.(2014届烟台模拟)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均合理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中为杂质)除杂试剂操作A淀粉(NaCl)水过滤B BaCO3(BaSO4)饱和Na2CO3溶液搅拌、过滤C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蒸馏D氯化氢(Cl2)饱和食盐水洗气解析 A选项淀粉和Na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若用过滤的方法,二者均能通过滤纸,应用渗析的方法除去其中的NaCl,C选项NaOH溶液也能够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D选项用饱和食盐水只能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氯气。
答案 B4.(2013·聊城模拟)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A B C D实验目的除去KCl中少量MnO2用10 mol·L-1盐酸配制100 mL 0.1mol·L-1盐酸用含有少量NH4Cl杂质的NaCl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除去乙烯中少量SO2续表实验仪器或装置 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100 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操作中所需的仪器、原理的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有关层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层析法又称色层法、色谱法,最初源于有色物质的分离B.层析法对无色物质没有分离能力C.用粉笔也可以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进行柱上层析,原理与纸上层析一致D.层析法要求流动相对被分离物质有合适的溶解度【答案】B【解析】由层析法的原理可知层析法也适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但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需要合适的显色、鉴定方法。
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YO4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答案】B3、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Χ,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与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
则X的分子式是()A.C6H6B.C7H8C.C8H12D.C9H14【答案】C4、桶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桶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答案】A【解析】桶烯分子中存在两个饱和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A项错误;桶烯中含有,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B项正确;桶烯和苯乙烯的结构不同,分子式都是C8H8,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桶烯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的氢和饱和碳原子上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D项正确。
5、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28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I-、Cl-、NO3-B.K+、Ba2+、Cl-、NO3-C.K+、Na+、Br-、F-D.Fe3+、Na+、NO3-、SCN-【答案】B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B.密闭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v(NH3)正=2 v(CO2)逆【答案】A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 pH 试纸检验气体,一般先将 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B.检验 Fe3O4中是否含+2价铁元素时,先用盐酸溶解Fe3O4,再用 KMnO4溶液检验C.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实验中为制取海带灰的浸取液,需要煮沸1﹣2min,其主要目的是赶走溶液中的溶解氧,避免氧气氧化碘离子D.检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时,先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答案】C【解析】A.用pH试纸可以测出酸碱性,但不能测pH值,需要先润湿,故A正确;B.含+2价铁元素,具有还原性,紫色褪色可说明含亚铁离子,故B正确;C.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碘离子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故C错误;D.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故D正确.故选C.8、根据溶解度曲线,在80℃时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恒温蒸发,首先分析出的是()A.氯化钾B.硝酸钠C.氯化钠D.硝酸钾【答案】C【解析】在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1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70克,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或有水生成,所谓沉淀就是生成的物质的溶解度小,就会有沉淀生成,所以加热蒸发溶液的温度在80℃时开始析出的晶体是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3+KCl=NaCl↓+KNO3,故选C.9、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答案】C【解析】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无水乙醇能与水互溶,故不能用来作萃取剂,故A正确;新制Cu(OH)2悬浊液与甘油作用可生成绛蓝色溶液,从而用于检验甘油,故B正确;纸层析实验正确操作,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滤纸上,故C错误;乙醇中除少量乙酸,可先用生石灰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盐,后采用蒸馏法得到纯净乙醇,故D正确。
10、有A、B、C、D、E、F六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H3·H2O、Na2CO3、MgSO4、NaHCO3、HNO3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试推断其中F是 ( )A.Na2CO3溶液 B.BaCl2溶液 C.MgSO4溶液 D.NaHCO3溶液【答案】D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来提取碘:①加H2O2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③加CC14振荡④过滤⑤用分液漏斗分液。
合理的操作顺序为()A.②→④→①→③→⑤ 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⑤→②→④【答案】A【解析】要提取碘,则应该用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然后利用碘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萃取即可,答案选A。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如铜屑与稀硝酸B.装置②中,a为正极,d为阳极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答案】C【解析】由于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得的NO气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NO与空气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根据电子流向,可判断装置②中,a为负极,d为阳极,故B错;装置④由于导管长短颠倒的错误,不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故D错。
13、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用装置乙分离CCl4层和水层C.用装置丙分离CCl4和液溴 D.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答案】B【解析】A.集气瓶中导管应短进长出,否则会将液体排除,故A错误; B.CCl4和水不互溶,可用分液分离,故B正确; C.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相平,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故C错误; D.液溴能腐蚀橡胶塞,应用玻璃塞,故D错误。
故选B。
14、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某同学欲用纸上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选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A.盐酸B.酒精C.NaOH溶液D.丙酮+盐酸【答案】D【解析】纸上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
15、已知一溶液中的Cl-、Br-、I-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 -物质的量之比为4∶3∶2,则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A. 12B.13C.14D.18【答案】C【解析】此题应明确Cl2先与还原性强的I-反应:Cl2+2I-===2Cl-+I2。
设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4 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Cl2+2I-===I2+2Cl-,可知只要通入1 mol Cl2,就可使溶液中的I-由4 mol降到2 mol,而Cl-由2 mol增至4 mol,Br-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仍为3 mol。
所以通入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6、“套管实验”是将一个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述实验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4)本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棉花球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开始时A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2)防止倒吸(3)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的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生成(4)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节约药品【解析】实验装置不再是传统的组装,而是改进了的,将原来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进行对比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17、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A.盐酸B.酒精C.NaOH溶液D.丙酮和盐酸【答案】D【解析】选D。
纸上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
18、海带含有丰富的碘。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把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 .烧杯B .坩埚C .表面皿D .泥三角E .酒精灯F .干燥器(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