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语言赏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学欣赏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学欣赏教案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涉及识字、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

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文学欣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学欣赏教案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学欣赏的方法及基本技能;2、理解小学生易懂的文学作品;3、提高小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水平;4、引导小学生积极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其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文学欣赏内容主要涉及古诗词、儿歌、儿童文学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古诗词欣赏:通过学习《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经典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2、儿歌欣赏:学习《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等经典儿歌,唱情景,激发学生的音乐爱好。

3、儿童文学欣赏:通过学习《小兔子找萝卜》、《小猪过马路》等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鼓励小学生读书、写作,并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语言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2、阅读法: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意义,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

3、朗读法: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语境感知能力,增加其表达能力。

4、写作法:鼓励学生通过模仿、创作、改编等方式,进行文学创作。

四、教学步骤1、分析文学作品结构和语言,讲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2、对文学作品进行抽象解读,分析其中的思想、策略、特征等方面;3、通过分析文学艺术形式、语言特点等技巧,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美感和艺术特征;4、通过朗读、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5、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技巧,鼓励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等方面的创作。

五、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学生易懂的文学作品,提高其对文学的阅读以及欣赏能力。

同时,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阅读文学作品,以及提高其审美情操。

六、教学反思针对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学欣赏教案,我们需要注意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解或引导,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操作及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句子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句子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句子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句子赏析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句子的理解、解析和赏析,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讨论句子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引导学生进行句子赏析。

一、教学目标在进行句子赏析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句子赏析教学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句子赏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结构、用词、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句子赏析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句子赏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句子进行解析和推理,进而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写作与交流。

二、教学内容句子赏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理解与解析:学生需要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和推测词汇的含义,以及学会解析复杂词汇的结构和使用方式。

2. 语法结构分析:学生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功能。

3.修辞手法鉴赏: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各类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提高对语言的感知与把握能力。

4.信息提取与推理:学生需要通过对句子的赏析,提取信息并进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进行句子赏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启发他们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和分享对句子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和解读经典句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和赏析一些经典句子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句子的分析和反思,培养他们对句子的直观感受和语感。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诗词背景介绍- 诗词语言赏析- 诗词意境感悟- 诗词创作启示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介绍诗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 解读题目:分析诗题,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题。

2. 诗词语言赏析- 字词解析:分析诗词中的生僻字、关键字,解释其含义。

- 句式分析:分析诗词的句式结构,如对仗、排比等。

- 修辞手法:讲解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诗词意境感悟- 描绘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如喜悦、忧伤等。

- 价值观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价值观,如爱国、敬业等。

4. 诗词创作启示- 写作技巧:分析诗词中的写作技巧,如构思、用词等。

-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词创作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

- 参考资料:有关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的资料。

-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诗词学习的氛围。

以上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有关说明文语言的教学设计-语言鉴赏课】说明文教学设计

【有关说明文语言的教学设计-语言鉴赏课】说明文教学设计

【有关说明文语言的教学设计:语言鉴赏课】说明文教学设计【课题类型】语言鉴赏课【教学主题】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特点【教学内容】《大自然的语言》《大林寺桃花》《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设计说明】本课的设计出发点就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学习让学生知晓如何使说明文的语言做到准确做到生动。

在感悟严谨环节中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列数字时对于不同的情况要有余地举例子时例子要有典型性。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准确的语言之后引入作者竺可桢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证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也实现了本课育人目标的达成。

接着让学生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得出本文使语言生动的两个方法:一是运用美词一是运用修辞。

【学习目标】1.能按照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

2.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严谨的语言。

【课前准备】1.了解作者竺可桢2.初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P93《大林寺桃花》P100《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3.复习有关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4.搜集有关物候的谚语。

【课内探究】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你是怎样感受到秋季来临的?你们的这些观察后的发现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提醒有一位科学家也很注意观察并把他的观察所得写成了一篇文章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活动一:筛选信息畅所欲言。

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活动二:观察分析感悟严谨。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活动三:细嚼慢咽品味生动。

1.生动是本文语言的特点之一请同学们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说说好在哪里做好批注。

温馨提示:分析语言的角度很多可以从运用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等等。

2.优美的语言需要及时积累背诵你找到的优美语句。

【拓展延伸】1.联系课文的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大林寺桃花》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赏析句子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赏析句子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赏析句子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句子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赏析句子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句子的兴趣:通过精选的句子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与阅读欲望。

2. 培养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并正确运用句子。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析、比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等,逐步培养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

2. 句子的成分与功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通过分析和归纳,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句子中各成分的作用。

3. 句子的类型与特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句子类型的表达目的和方式。

4. 句子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通过赏析富有修辞特点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语言美感的感知。

四、教学方法1. 导入环节:选取趣味性强的句子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教师讲解:通过图文、示例等方式,讲解句子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分享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与感受。

4. 句子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主题等进行句子创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扩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并分享自己发现的有趣句子,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句子理解测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测试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 句子创作表现:通过学生的句子创作作业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评价对方的句子创作,提供建议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 导入环节:呈现一句精选的句子,让学生思考其含义。

2. 教学讲解:介绍句子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教案

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教案

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教案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个性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的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下面,本文将提供一个针对高中生的文学作品赏析教案范本,以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

首先,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我们期望学生能够通过深入阅读,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语言特色,同时能够对作者的表达意图进行合理推断。

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同文体的独特魅力,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接着,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作品时,应考虑到文本的难易程度、文化价值和思想深度,确保所选材料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失教育意义。

例如,可以选择经典短篇小说、现代诗歌、戏剧片段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具体的教案设计上,建议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展示一个与作品主题相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2. 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鼓励他们边读边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感悟或是对某些段落的理解。

3. 讨论:分组或全班讨论,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补充信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等要素,并讨论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时代环境,以此揭示作品深层的意义。

5. 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包括喜欢的部分和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 延伸:提供与作品主题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或活动,如相关历史文献、作者的其他作品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7. 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研究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评论文章、研究作者的生平或其他作品等,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提升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赏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学生划出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做好批注。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如修辞手法、词语选用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划出的精彩语言表达,并解释其妙处。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和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诗歌鉴赏语言部分第1课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诗歌鉴赏语言部分第1课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部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判断诗眼,并熟练分析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赏析炼字炼句,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的诗眼,剖析关键字词,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诊断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A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意思接近即可)考点说明内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E一、考点解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以少蕴多,凝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分析其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与精确性。

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附教案)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附教案)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消息二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

难点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合作探究、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

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

字润之,笔名子任。

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文本链接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赏析技巧刘小梅教学目标:学会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的题型。

(二)常见的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排比:增强语势、使语言具有音乐美或节奏感。

设问、反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三)答题格式1.这个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2.写出了......(内容)3.表达了/表现了/抒发了.......(情感)(四)举例分析例如1: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凌空》)答: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动作。

3.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例如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油蛉和蟋蟀们人格化,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和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乐趣。

3.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例3: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大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

答:1.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语势,2.写出了基隆的天气千变万化,基隆的雨来得急、来得快,3.表达出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例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语言赏析课目标设置依据(一)课程标准: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标分解:△解读: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诵读、积累、体会。

在诵读中积累字词,在积累中体会文意,在体会中感受生活、生命,也感受自己的成长。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即读准语气。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品味”可以分解为“用自己的话解释”等行为动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指语言的意、情、理、趣,即蕴涵于语言文字之中的作者实际想传达的意思。

“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流畅。

(二)学情分析:经过近两个学期目标主导式学习,进入八年级下期,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加强,课堂上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

但他们在提取信息、概括信息及整体把握文本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领,因此,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做的同时,教师必须适时引导。

(三)文本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

在该单元的导语中这样提示: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方法,并揣摩语言,欣赏、积累精彩的语句。

梁衡的这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壶口瀑布汹涌澎湃之景,营造了壮丽开阔之境。

在文本语言形式上,作者采用长短句、叠词、动词等语言形式的穿插使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合理编排,极尽造势之能事,使语言显出大气、磅礴、汹涌之姿,从而表现出壶口瀑布的奔腾之势。

非常值得学习、品味、朗读。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

上册语文教案D:诗歌赏析教案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诗歌赏析教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诗歌的赏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与艺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在解诗歌的特点、要素、形式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

2.认识诗歌的特点、要素、形式等基本概念。

3.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运用谈话、图片、音乐等多种导入方式,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感受。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3.课堂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1.了解古今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古代诗歌中最早的是《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后又有《楚辞》、《离骚》、《唐诗》等。

近现代诗歌不仅在传统诗句的审美基础上加以拓展,而且还从现代诗歌中吸取当代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如鲁迅、毛泽东都有大量的现代诗作品。

2.认识诗歌的特点、要素和形式等基本概念诗歌是通过语言艺术表现人物、事理、思感、意境等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要素。

其中,措辞的艺术、形式的规范和意境的营造是诗歌的三大主要特点。

3.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诗歌的意境是指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和谐的感情,通过联想、夸张、刻画等手法,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或者悲伤的意境,使读者体验到浓郁的情感色彩。

学会揣摩古今诗歌的意境,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关键。

让诗意流转于字里行间 ——初中语文品析诗歌语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让诗意流转于字里行间 ——初中语文品析诗歌语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让诗意流转于字里行间——初中语文品析诗歌语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让诗意流转于字里行间——品析诗歌语言[教学目标]一、了解语言陌生化技巧,理解诗歌语言陌生化效果。

二、能运用语言陌生化技巧赏析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从语言陌生化的角度体味诗人情感,鉴赏诗歌。

难点:能运用语言陌生化技巧创作诗歌。

[教学流程]一、导入听歌曲《青花瓷》(周杰伦);诗歌与音乐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朝前发展,语言是它们共有的生命,使其充满诗意。

二、探究活动一:诗句形式(一)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我爱这土地》《乡愁》比较,你发现这首诗和另外两首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生齐诵后明确:《我爱这土地》《乡愁》一句一行,属于分行;《你是人间四月天》中诗句灵活,一行不一定是一句,有的一句话放在两行表述,是跨行(转行)。

(二)自由朗读三首诗,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我爱这土地》《乡愁》属于分行:造成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而《你是人间四月天》是跨行(转行):制造出奇妙的空间或时间的阻隔,产生吸引读者注意的悬念和张力。

过渡:除了诗行上的反常,你还发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哪些语句让你感到新奇陌生?三、探究活动二:语言形式(一)带着问题,品读诗句,发现这些诗句的反常。

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选自《飞鸟集》明确:这首短诗(运用陌生化的语言),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

我在世界上用可怜的期望喂养我的日子——艾青《向太阳》明确:“喂养”和“日子"运用动宾反常的搭配方法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艾青《北方》明确:“言语与姿态”和“生活"运用主谓反常搭配的方法,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使句式新颖。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明确:紫色是一种能给人以痛苦感觉的色彩,因为被人鞭笞后呈现出来的伤痕往往是紫色的,诗歌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所以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

文学赏析教案:分析《花手帕》的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

文学赏析教案:分析《花手帕》的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

文学赏析教案:分析《花手帕》的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的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而其中的一则名为《花手帕》的故事,便是一篇写得十分精彩、感人至深的小说。

这篇文学赏析教案,将一起来分析这个小说中的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

一、故事背景《花手帕》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手帕在不同人手中所经历的事情。

这个手帕原本是一个家庭里的贵重物品,属于贵妇人的私人物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手帕却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手,落入了许多不同的人手中。

我们通过这个手帕的流转,也一同见证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心路历程。

二、故事分析1.叙事技巧(1)从一个小物件入手,展开全篇叙事故事的开始,作者选择了一件并不起眼的小物品,也就是花手帕。

通过这个小物件的流转,作者渐渐构建起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

这种以小物品入手的叙事方式,不仅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2)叙述方法娓娓道来整个故事被叙述得非常详细、娓娓道来。

作者通过抒发情感、描写环境、细描人物等多种手法,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种叙述方式,既能够刺激读者的感官,也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旨。

(3)迭句引发对比在大量描写环境、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还大量运用了迭句的技巧,并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许多对比的信息。

比如在阐述“桥鱼纷纷跃起”的时候,作者用了串联的句式:十里长塘,水清如蓝;桥下玲珑,鱼雀其间。

在这种撞击的对比中,作者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许多联想与感悟。

(4)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个故事中,作者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

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而这些性格特点又构成了主人公的不同命运。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群像。

2.语言特色(1)运用比兴在整个故事中,作者运用了不少比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也更能深入读者内心。

在故事通过对花手帕的比兴,作者真正传达了故事的主旨。

爱莲说语言特征解析与赏析教学设计

爱莲说语言特征解析与赏析教学设计

爱莲说语言特征解析与赏析教学设计1. 引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散文作品,《爱莲说》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表达,为读者展现了诗人极具感染力的情感体验。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爱莲说》语言特征的解析与赏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杨洪基这篇经典之作。

2. 分析与介绍2.1 内容概述《爱莲说》以莲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莲花的生长、形态和美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该篇散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细腻生动的描写打动了读者,使得人们对莲花这一美的象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2 语言特征《爱莲说》语言特征的主要表现如下:(1)意境深远: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了恬静、高洁、曼妙的意境。

(2)比喻手法的运用: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美丽优雅的描写:文章中用了很多优美的词句和形象的描写,使整篇文章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4)感情真挚:作者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爱莲说》的背景和主旨;(2)分析并掌握《爱莲说》的语言特征;(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爱莲说》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力。

4. 教学重点与难点4.1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爱莲说》的基本内容;(2)分析《爱莲说》的语言特征。

4.2 教学难点分析并掌握《爱莲说》的语言特征,领悟其中的深意。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诗歌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5.2 阅读与分析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爱莲说》,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对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和理解。

5.3 语言特征解析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分析并总结文章中的语言特征,包括意境、比喻手法、描写方式和感情表达等。

5.4 赏析与欣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爱莲说》的感受和欣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对这篇文章的赞美之情,并与同学分享。

赏析小学语文教案二则

赏析小学语文教案二则

《小学语文教案二则》是一篇值得深入阅读和分析的文章,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篇选析》和《语文质量教学实例》。

这两部分内容齐全,篇篇珠玑,无不凸显出作者深厚的语文底蕴和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该篇文章,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篇选析》《篇选析》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全文共分三篇,分别是《墨子的死》,《颂古三十二首》和《陶渊明集选》。

这三篇文章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1.《墨子的死》本篇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的一段传奇一生,在生活的道路上面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以身殉国。

作者通过对这段传奇故事的深入叙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如忠诚、奉献和爱国主义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对经典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让学生对经典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阅读,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人文精神。

2.《颂古三十二首》本篇文章是《文选》中的一篇古文,作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赞扬。

通过对《颂古三十二首》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让学生深入阅读和分析古代文化经典,激发他们的文化兴趣和文化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3.《陶渊明集选》《陶渊明集选》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深入阅读和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人生观。

通过深入分析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激励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

教案赏析环节怎么写

教案赏析环节怎么写

教案赏析环节怎么写教案赏析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师对教案进行全面评价和审视的过程,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提升的机会。

那么,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如何写呢?首先,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要注意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合理分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序和可控。

其次,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设计合理性进行评价。

教师需要思考教学内容是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科要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有层次感和逻辑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和策略,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进行评价。

教师需要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和有趣味性。

最后,教案赏析环节应该对教学评价和反思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总结,教师应该思考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和有成效。

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教案赏析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案赏析环节中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评价和审视,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语文园地七》教案:如何教授文学赏析?

《语文园地七》教案:如何教授文学赏析?

《语文园地七》教案:如何教授文学赏析??在语文学习中,文学赏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如何教授文学赏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文学赏析是一门生动而又有趣的学科,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语文园地七》教案的内容来有效地教授文学赏析。

一、了解教材和文本在教授文学赏析时,最基础的是要了解教材和文本。

教师需要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情感内涵,弄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学意图,把握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和审美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贵在细读,不能流于表面、泛泛而谈。

只有透彻理解文学作品,才能从容予以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朗读、解读、分析、联想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观察文学作品的表层,还要注重文学作品的内涵,在分析中多角度思考,以便能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分析其文化价值和时代特色。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了让学生对文学赏析感兴趣,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可以讲述一些关于作家和文学作品的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描写、诗歌的韵律和意象等等。

学生可以在欣赏中寻找美的感受,提升审美水平。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教授文学赏析,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例如小组讨论、现场诗词创作、角色扮演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全面、立体的信息反馈,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当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需要根据具体学习情况而定,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

四、注重知识运用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文学赏析知识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赏析绛县城关初中付薇教学目标:1.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找出语言赏析类的试题,并归类。

2.找准语言的赏析角度,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3.帮助学生梳理赏析语言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一、激情导入:这些美景真养眼啊,那么,既养眼,又养心的是什么呢?对,是美文!许多文学大师,用生花的妙笔把现实拉回到了书面上,从此,这些美文便定格到了读者的心里,因为在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诗意的人生,更有如诗如画,令我们百品不厌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锦衣,是成就至美华章的血肉,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就是这个道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精美的语言。

语言赏析类试题已经成为一种热门题型,甚至跻身于中考的必考行列,而这类试题恰恰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课前准备,搜集了一些中考试题中关于语言赏析类的试题,请同学们说说,哪些问题属于语言赏析类试题?考点梳理:老师把这些试题简单做了归类,请同学们来看。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015山西)2.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16海南)3.句中加点词语起到了什么作用?(2016张家界)4.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2015山西)5.请赏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2016乐山)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2012、2013、2014山西、2016河南)7.请给划线句子写一段批注文字。

(多省市)2016年山西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出了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类试题:8. 选文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的影响?(2016山西)……这些题目的命题依据就是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个标准也是中考命题的唯一标准。

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评价建议中又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如何理解“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品味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即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了事物什么样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

(生齐读)二、下面我们来试着赏析课内的精彩片段——1.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哈默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赏析示例:1.本句中“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表现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2.这几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逼真传神地写出了哈默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痛心情,充分体现了哈默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3.“争”和“啄”两个动词,生动准确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赏析的非常到位,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语言赏析的方法,寻规律,找技巧,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未雨绸缪吧!◆归纳语言赏析的方法1.找准赏析的角度(用了什么技巧方法,有什么特色)2.方法技巧的效果和作用3.句子写了什么内容(所写对象的特点或情形状态)4.句子渗透作者什么情感态度(揭示了什么心理性格)◆概括方法方法技巧→效果作用→内容特点→感情心理(掌握了方法,遇到这类试题就不再迷惘)三、请同学们用我们总结的方法赏析下面的语段。

(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流下来了。

——《背影》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归纳的关于这两段文字的精彩赏析,边看边想,这些赏析和自己的赏析有什么不一样。

◆多角度赏析《春》中“春花图”的片段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及花朵之多,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桃花的颜色比作火,杏花的颜色比作霞,梨花的颜色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颜色之艳,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③从感官上看,作者从视觉、味觉和听觉方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觉方面来写,“花里带着甜味”是从味觉方面来写,“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从听觉方面来写。

④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描写层次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如先写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再写花下的“蜜蜂”“蝴蝶”,最后写遍地的“野花”。

⑤整段文字短句的运用很富有特点。

整段文字没有使用长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平易好懂,写出了花的多、艳、甜的特点,这样的句式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其它句子是实写,突出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⑦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通过写“蜜蜂”“蝴蝶”从侧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⑧另外还可以品析文段中几个富有特点的词语,如“赶趟儿”表现花朵多;“闹”写出了蜜蜂在花朵上欢快起舞飞翔的情景,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效果;“散”字形象生动写出了野花繁多的特点。

◆多角度赏析《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片段1.本段文字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年纪老迈、体态肥胖、衣着臃肿、行动费劲的形象及买橘的艰难和努力,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2.本段文字中的“走”、“探”、“攀”、“微倾”这几个动词以及前面的修饰性词语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父亲买橘的艰难和努力,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3.本段文字记叙中加入描写,描写中融入情感,真实动人,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4.本段文字语言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看似琐碎寻常,实则用生动典型的刻画人物。

这些质朴的文字,就是生命的本真,它超越了动人的抒情,饱含丰富的情感,表达出父亲的慈爱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这些赏析和同学们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但赏析的角度更广,那我们来概括一下,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赏析语言呢?◆明确赏析角度,总结赏析思路修辞手法炼字角度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句式角度表现手法感官角度方位顺序语言风格……方法技巧→效果作用→内容特点→感情心理赏析语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老师还要给同学们温馨提示: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语言,对用到的一些赏析类名词术语的使用要准确,切不可张冠李戴,赏析的句子或词语要用引号引起来。

即,做到术语准确,表述流畅,格式完整。

◆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一段话,抽生读:◆更上一层楼朱自清先生的《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

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不必说文中运用修辞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也不必说调动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单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让人感到朱先生笔下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

看到春华,想到秋实——满树的“桃儿、杏儿、李儿”着实让人过足了喜获丰收之瘾,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绘的视野,更从另一个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

它是一曲赞歌,唱出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与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生机与魅力!这段话总结了同学们刚才对语段的赏析,老师整理成了一篇文章的阅读心得,可以说是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这种形式正好可以回答哪类问题呢?对,2016年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小题——选文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影响?◆下面也请同学们也来练习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请同学们听读小小说——《桥》,在听读的过程中画出你喜欢或觉得精彩的词语、句子、片段,听完后选择一种或多种角度进行语言赏析,然后整理成一篇阅读心得。

播放《桥》的多媒体朗读文件。

桥谈歌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

可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

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