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六隔离法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总结

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总结

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总结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规范性丢分,特此对规范性的答题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希望在物理考试答题过程中能够规避不严谨表达造成的丢分。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公式1、写出的公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如功率公式P=W/t=FS/t=Fv,而不是直接书写成结果式P=Fv。

2、要用物理量特定的字母符号进行表示,不要乱用、滥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老时讲理温馨提升:如 2.1×104,而不要写成21×103)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九年级物理基本学习方法

九年级物理基本学习方法

九年级物理基本学习方法九年级物理基本学习方法1.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4.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

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

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做好补充。

5.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做好分类工作,还要做好记号。

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

6.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

7.向别人学习。

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8.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

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

教师九年级物理学习方法1、选择题:牢固掌握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鉴别作用,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比例。

选择题中的选项常会对同学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因考虑不周、对概念记忆不清楚而出错。

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反过来,对于物理选择题,在初中物理学习当中,首先要牢固掌握物理的基础概念,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透彻理解。

物理解题常用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物理解题常用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物理解题常用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作者:宋文庆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2009年第05期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常见的解题方法,如整体法、隔离法、微元法、等效法、极限法等.下面我们就对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探讨.一、整体法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教学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法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整体思维可使物理问题化难为易.例1 如图1所示,人和车的质量分别为和人用水平力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解析: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能求解,事实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所以有:2F=(M+m)a,解得例2 如图2所示,3个带电小球质量相等,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若只释放球,它有加速度方向向右;若只释放球,它有加速度方向向左;若只释放球,求的加速度aC.解析:只释放1个球与同时释放3个球时,每球所受的库仑力相同.而若同时释放3个球,则3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由此可对系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把、B、个小球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系统牛顿运动定律知,系统沿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等于0,则系统内各物体沿水平方向产生加速度所需力的代数和为0,由此可得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可得球的加速度:--(1-方向水平向右.二、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求解.隔离法是分析物理现象求解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例3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3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和F2作用,且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②解①、②两式可得所以应选C.例4 如图4所示,已知物块、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而B不至下滑,力至少为多大?解析受到A向前的压力N,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设不下滑时,A、B的加速度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受到重力,A对B的摩擦力、A对B向前的压力N,如图5所示,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μ1N≥m2g,即μ1m2a≥m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所以推力至少为隔离法是以研究物体物理过程的细部特征为主要特点的一种方法.由于隔离法的使用需详细地构建物理情景,所以在隔离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可同时得到培养.对于物理问题,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整体法和隔离法是选择研究对象的常用方法.实际上,在解决多物体系统问题时,隔离法与整体法经常交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使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3-04-01-思想方法:用“整体法、隔离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3-04-01-思想方法:用“整体法、隔离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a2
两个运动过程中,研 究对象如何选择?
转 解析
第1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5.真题演练
第1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真题】(2011· 福建理综)如图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 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 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 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 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m+2m2)m1g A.T1= m+2(m1+m2) (m+2m1)m1g B.T1= m+4(m1+m2) (m+4m2)m1g C.T1= m+2(m1+m2) (m+4m1)m2g D.T1= m+4(m1+m2)
第8页
解析显隐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库
【典例2】 (2013· 福建理综,21)质量为M、 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 T T 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 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 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 怎样求 绳中拉力的大小; 此夹角 Mg (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 大小? 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 F 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α T’ 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 T’ 此处夹 的外力,方向如何? 角多大? 审题分析 a 1.将杆与小铁环看成一个整体 2. 3. 铁环处于平衡状态,可对其 铁环向右匀加速运动 ,遵从牛 ,进行受力 Mg (M+m)g 转解析 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答 顿第二定律 分析 ,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问题 . . .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含各类题型答题示范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含各类题型答题示范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含各类题型答题示范初中物理答题规范+技巧(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公式1、写出的公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如牛顿第二定律F=ma,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a=F/m。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学好物理的8种思维方法

学好物理的8种思维方法

学好物理的8种思维⽅法 1、守恒思维⽅法 ⾃然界⾥各种运动形成虽然复杂多变,但变化中存在不变,即某些量总是守恒。

守恒的观点是分析物理问题的⼀种重要观点,它启发我们可以从更⼴阔的⾓度认识到系统中某些量的转化和转移并不影响总量守恒。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种形式转化为另⼀种形式,或从⼀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如合外⼒对物体做的总功⼀定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其中动⼒做功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阻⼒做功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从能量守恒的观点看,动能定理是⼀条应⽤⼴泛的重要定理。

在机械运动的范围内,当系统状态变化时,如果除重⼒、弹⼒外没有其它⼒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它是普遍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个特例。

功、热和内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满⾜热⼒学第⼀定律。

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发⽣热传递。

是内能的转移。

如: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软绳,放在光滑桌⾯上,现让其从桌边缘⽆初速滑落,求绳⼦末端离开桌边缘时的速度。

本题是属于变⼒做功问题,直接求解较难,最简便的⽅法是从功能关系出发求解。

解略。

(2)质量守恒⼀定的物质形式对应⼀定的运动和⼀定的能量状态,运动是永恒的,物质是不灭的。

参与变化的物体质量的总和与变化后物质质量的总和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的观点。

(3)电荷守恒中性的原⼦由带正电的原⼦核和核外电⼦组成,决定了⾃然界中电荷是守恒。

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接触,摩擦或感应的⽅式可以带电,带电的物体若发⽣中和或电荷转移现象,电荷发⽣消失或减少,但正负电荷总和是⼀定的。

如:在原⼦物理中,写核反应⽅程,质量和核电荷数守恒。

2、系统思维⽅法 按照系统的观点,我们⾯对着的整个⾃然界是由⽆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相互转化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整体。

根据上述观点,在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时,抓住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物理过程的整体性进⾏分析,这就是系统思维的⽅法。

有关力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有关力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有关力的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解题方法。

1. 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应用。

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

2. 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

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关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实质是一类运动问题,这一类运动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运动环境的特殊(有界匀强磁场)及处理方法的特殊而在所有运动问题中独树一帜,又由于此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倍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在高考理综卷压轴题中均有出现。

那么在复习课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专题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1.注重基础,循序渐进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四个基点;一是研究对象;二是运动环境,即认识什么是有界匀强磁场及常见的类型(单一边界、条形边界、矩型边界、圆型边界);三是运动性质(匀速圆周运动)及轨迹(圆周的一部分或几个圆周的组合);四是处理方法,即找圆心→描轨迹→求半径→解有关的量和运动时间。

什么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什么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一、什么是整体法与隔离法(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基本定义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当所研究的对象不是一个物体,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构成的系统时,若不需要求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或者,一个物体的运动是由多个运动过程所组成,可以适当的组合某些运动过程或整个过程,以整体的运动情况来进行求解。

这两种情况所采取的方法均叫整体法。

隔离法——将系统中所研究的某个物体与其他物体隔离开,研究这个物体受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或者当物体运动是由多个运动过程组合而成时,逐个研究其运动过程,这两种情况所采取的方法叫做隔离法。

(二).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高考越来越注重考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方法是能力的基础。

但高考不会纯粹考方法。

方法的考查一般会采取隐性的形式,渗透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说,不仅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有意识的领悟物理解题的思维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最小研究对象是数量级约为10-15m的微观粒子,最大研究对象是数量级约为(1026—1027)m 的宇宙。

共跨越了42—43个数量级,可以说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我们所认识到的整个世界。

那么我们又如何从如此繁杂、庞大的体系中灵活恰当的选取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成了我们方便、简捷解决问题的前提。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掌握正是培养我们具备这种素质的良好训练。

例如,使用整体法时,不必考虑所选系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不用考虑各个运动阶段的详细情况,运用整体法时,由于体系中的内力都是成对出现,因此其合力必为零,这样就减少了物理量的个数,从而简化了方程;忽略无关因素,抓住主要矛盾,这样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二、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特征(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现象表现运用整体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在于把物理客体作为一个整体,以整体或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种思维叫做整体思维,又叫做系统思维。

物理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方法物理整体隔离法是一种运用人类综合知识和思维的方法,也是多种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的价值高。

整体隔离法是一种指对人类运用物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因此在人类应用物理学科学研究与教育学习中善于运用物理整体法与思维隔离法研究需要分析、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思维综合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与思维的有机组合。

标签:整体法;隔离法;解题步骤;例题分析;思维启示一.生活中的整体与隔离说早年间北京有个年轻的后生骑着驴子进京赶考,骑的竟然是头年迈的老后生和驴子,行李放在自己身后的一个驴背上。

这位年轻后生心善,见年迈的后生和老驴子既要用肩膀驮自己,还要舍得用肩膀驮身后的行李,于心不忍,便将身后的行李分别背在自己的一个肩膀上,再将行李骑在身后的驴背上,想办法帮老后生和驴子自己分担掉行李的自身重量。

显然,这位善心的年轻后生和驴子还没能真正理解好民俗表演整体的隔离法和叠罗汉的隔离法。

身后的行李虽然已经是他来自己背了,但是行李和他自身的重量最终还是压在了驴背上。

这位年轻后生自以为这是帮了后生和驴子的忙,心安理得。

但是很可惜老后生和驴子不能自己说话,否则就可能有人责怪这位后生是个好心的年轻后生,何必仅仅累了它,还要累自己。

二.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对比整体法与隔离法作为物理学两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在动力学,力学,热学等部分都有使用,显示出了这两种方法很强的可塑多样性。

1.整体法特点通过运用整体法分析的物理力学问题,可以从整体上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运动情况和系统全过程的整体受力运动情况,从宏观和整体上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受力运动本质和变体的规律,从而有效地避开了物理中间环节的繁琐和推算,能够灵活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通常在整体上分析各种外力对相对静止的物体和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时,用的是整体法。

2.隔离法特点容易让人看清单个受力系统中某一物体的由于受力运动过程物体运动变化情况或单个系统物体由于受力运动过程的物体运动变化情形,问题的发现处理以及使用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专业初学者的训练使用。

物理的学习方法都有哪些

物理的学习方法都有哪些

物理的学习方法(一)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速率。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

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

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初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六隔离法

初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六隔离法

初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六隔离法 方法简介隔离法是从局部出发,从个体出发,揭示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常见思维方法与解题方法。

一般在处理由多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或涉及不同形态的多个过程的物理问题时,隔离法住往是首选方法。

隔离法的本质就是“分”,就是把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转化为物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把内力转化为外力,把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无直接关系的因素转化为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挖掘、研究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虽然有一种人为割裂的痕迹,但事物的普遍性住住存在千事物的特殊性之中,“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隔离法同样可以成为认识事物整体特征的思维方法。

当整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而难以直接入手建立模型、应用规律时,我可以迁回选取某一有代表性的局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从局部窥视整体,从局部拓展到整体,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辩证转换。

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用100牛的力拉着物体A 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已知物体A 的质量是物体B 质量的2倍,不计滑轮的重力,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求物体A 、B 所受摩擦力的 、 N ,连接滑轮与物体A 的绳子OA 的拉力为 N ,连接墙壁与物体B 的绳子KP 的拉力为 。

2.物体通过距离S 1的平均速度是v 1,通过距S 2的平均谏度是V 2,试求物体通过全程S 1十S 2的平均速度是 。

3.下列哪种情况下机械能没有变化?( )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B.从车站开出在平直铁道上行驶的列车C.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D.汽车匀速驶上一个斜坡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V ,R1= 20Ω,R 2= 60Ω,则:当电键S 1闭合、S;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各为 ; 。

当电键S 2闭合、S 1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各为 ; 。

5.如果将两个电阻R 1和R 2以某种形式联接在电路中,则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12瓦;如果将这两个电阻以另一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测得该电路的电流强度为9A ,此时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108瓦.试求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各为 ; 。

初中常见问题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

初中常见问题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

二、隔离法与整体法隔离法与整体法是在分析物理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选研究对象的问题。

我们在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连物体时,常常可以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称为整体法;我们也可以取某一物体为研究对象,称为隔离法。

这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在受力分析、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问题中。

在处理问题时,研究对象选好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

例题分析:在连接体中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木块A 、B 质量分别为m 、M ,用一轻绳连接,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求A 、B 间轻绳的张力fABF分析:A 、B 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可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求A 、B 间作用力可以A 为研究对象。

对整体 F=(M+m )a对木块A f=ma说明:当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情况时可以取整体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在系统有相同运动状态时在动量、能量问题中的应用:例2:质量分别为M 、m 的铁块、木块在水中以速度v 匀速下沉,某时刻细绳突然断裂,当木块速度为0时,求铁块的速度。

分析:以铁块、木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绳断前、断后所受合外力均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根据题意有:(M+m )v=Mv’变化:上题中如系统以加速度a 加速下沉,当速度为v 时细绳突然断裂,过时间t 后木块速度为0,求此时铁块的速度。

分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绳断前、断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不变,为:(M+m)a根据动量定理有:(M+m)at=Mv’-(m+M)v例3: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甲乙两小球,静止于水平面上,相距L 。

某时刻由静止释放,且甲球始终受一恒力F 作用,过t 秒后两球距离最短(1)求此时两球的速度(2)若甲球速度达到最大时,两球相距L/2,求开始运动时甲乙两球的加速度之比。

F分析:(1)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2mv(2)以甲球为研究对象,甲球速度最大时其所受合力为0,所以,此时两球间库仑力F’=F ,则开始时两球间库仑力为F’/4。

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王正立所谓问题解决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人用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回忆和思维的技能。

本文从物理解题思路的形成,解题过程中具体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特殊的物理解题技巧这三个方面对物理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两条基本的解题思路所谓解题思路,就是解题时的思考路线。

物理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解答方法,但是掌握了解题基本思路就如同在开启千变万化的“锁”时,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

1、顺推法顺推法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入手,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题意和规律,解答出一些小问题,然后再将这些小问题进行综合,逐步推导出所求的未知量来。

(1)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入手,运用所学过的物理概念、定律、推导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物理量;(2)将导出的物理量同其他已知量建立关系,或者在已导出的物理量之间建立关系,再求出另一个或几个新的未知量来,一直到得出题目所求量为止。

2、逆推法逆推法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从待求的量本身出发,不断设问,逐步向前逆推到已知条件,最后再返回到结论,求出结果。

(1)从回答题目所求直接入手,在我们学过的物理公式中找出一个适当的公式,将题目所求表示出来。

(2)观察母式右端是否有未知量,若没有,将已知量代入母式就得到所求结果;若还有,则将这一个(或几个)未知量从母式中提出,作为新的未知量。

(3)再从学过的物理定律和公式中,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公式,将提取出来的未知量表示出来。

(4)如此重复推演下去,直到等式右端全部为已知量为止。

采用顺推法解题,利用相似性战略向目标推进,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形成思路比较顺利、轻松;但对于较复杂的问题,用逆推法考虑问题就有章法可循了,它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目标,从而一个个解决。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两种方法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解题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在建立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问题解决活动中更是离不开科学的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六隔离法 方法简介
隔离法是从局部出发,从个体出发,揭示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常见思维方法与解题方法。

一般在处理由多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或涉及不同形态的多个过程的物理问题时,隔离法
住往是首选方法。

隔离法的本质就是“分”,就是把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转化为物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把内力转化为外力,把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无直接关系的因素转化为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挖掘、研究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虽然有一种人为割裂的痕迹,但事物的普遍性住住存在千事物的特殊性之中,“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隔离法同样可以成为认识事物整体特征的思维方法。

当整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而难以直接入手建立模型、应用规律时,我可以迁回选取某一有代表性的局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从局部窥视整体,从局部拓展到整体,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辩证转换。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用100牛的力拉着物体A 在水平面上
匀速前进,已知物体A 的质量是物体B 质量的2倍,
不计滑轮的重力,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求
物体A 、B 所受摩擦力的、N ,连接滑轮与物体A 的
绳子OA 的拉力为N ,连接墙壁与物体B 的绳子KP 的拉力为。

2.物体通过距离S 1的平均速度是v 1,通过距S 2的平均谏度是V 2,试求物体通过全程S 1十S 2的平均速度是。

3.下列哪种情况下机械能没有变化?( )
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B.从车站开出在平直铁道上行驶的列车
C.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
D.汽车匀速驶上一个斜坡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V ,R
1= 20Ω,R 2= 60Ω,则:
当电键S 1闭合、S;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各为;。

当电键S 2闭合、S 1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各为;。

5.如果将两个电阻R 1和R 2以某种形式联接在电路中,则电
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12瓦;如果将这两个电阻以另一种形
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测得该电路的电流强度为9A ,
此时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108瓦.试求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各为;。

6.加热冰水混合物,刚开始出现的情况可能是( )
A.冰熔解,同时水的温度升高
B.冰熔解,同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冰不熔解,同时水的温度升高
D.已知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 如图所示.0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P,用一个跟杠杆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第7题图)(第8题图)(第1题图)
8.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助发光
B.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L2、 L3发光,且是并联
C.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L1、L2发光,且是串联
D.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灯L1、L2、L3发光,三盏灯并联.
针对训练
1.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而a端在2倍焦距之外,如图所示,那么在光屏上的像是( )
A.a端变粗,b端变细
B.a端变细,b端变粗
C.a、b端都变粗
D.a、b端都变细
2.在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种类三因素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使两个因素相同,找出导体电阻与第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导线,长度越长,电阻越,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横截面积越,电阻越大,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导线,其电阻大小与有关。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也叫隔离法。

3.一块松香,刚开始加热时出现的情况可能是( )
A.松香熔解,同时温度升高
B.松香熔解,同的温度不变
C.松香不熔解,同时松香的温度不变
D.已知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某一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1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30米,
在紧接着在8秒内通过的距离是60米,那么,物体在全部18秒内
的平均速度是( )
A.3m/s
B.5.25m/s
C.5m/s
D.7.5m/s
5.如图所示,两弹簧秤的A和B串挂在天花板下,并在B秤下再挂
上G=20N的重物,则两弹簧秤的示数为( )(弹簧称自重不计)
A.A弹簧秤的示数为20N, B弹簧秤的示数为ION.
B.A弹簧秤的示数为10N,B弹簧秤的示数为20N.
C.两弹簧秤的示数都是10N.
D.两弹簧秤的示数都是20N.
6.将一根木头的一端a在地上,另一端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向上抬起,如图a 所示,在抬起的过程中,F的力臂大小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减小后增大拓展与提高:将一根木头的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向上抬起,如图(b)所示,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
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滑轮重及摩擦力均不计,物体重为G.则匀速拉起的过程中,F的大小为()
A.G
B.1/2G
C.1/3G
D.1/4G
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滑轮的自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物体重为G,则匀速拉
起的过程中,F的大小为()
A.G
B.1/2G
C.1/3G
D.1/4G
9.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实心铁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把金属块和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下移动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有一盛水的容器,水中悬浮看一倒立的玻璃杯,杯中封有一部分空气,处于悬浮状态,如果在小管中加水,玻璃杯将运动,理由是。

(第10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
11.起重机将1000牛顿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3米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米,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A.1000焦耳
B.2000焦耳
C.3000焦耳
D.4000焦耳
12.所示,若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I=1A,电阻R1=36欧姆,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总电流强度的十分之一,则电阻R2为()
A.3.6欧
B.4欧
C.324欧
D.360欧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待不变,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则()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申流表示数不变,申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则()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申流表示数不变,申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15.如图所示,电热器P与一只阻值R=240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通电后电热器的实际功率是它的额定功率的1/9,电路上的电流强度为1安.若去掉电阻,将电热器直接接到电源上,则电热器的功率恰为额定功率,求:
(1)电热器与电阻串联工作时电阻两端的电压U R=;
(2)电源两端的电压U=;
(3)电热器的额定功率P=.
(第15题图)
16.如图所示是利用局部短路方法来进行电阻测量.图(a)和图(b)分别只用一个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以及只用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测量未知电阻Rx(电堰电压不变).请分别写出R X步骤,所测物理量及Rx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