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11月联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1月5日上午0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2000多年,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尽伦”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高二上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dá)B. 纸醉金迷(mí)C. 恍若隔世(hōng)D. 欣欣向荣(x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B.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C. 她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历经沧桑,这座古堡依然屹立不倒。
B.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C. 他在比赛中屡创佳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她的著作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散步吧。
”B. “这本书我看过,你呢?”C. “你喜欢吃苹果吗?我特别喜欢吃苹果。
”D.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在月球上漫步。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把树影拉得长长的。
B.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C. 他的声音像春雷般响亮,震撼了全场。
D.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阳光下的梧桐树阳光洒在梧桐树叶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我坐在树下,看着这些叶子,思绪万千。
小时候,我总是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在梧桐树下抽烟。
那时候,我以为那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如今,我已经长大,明白父亲当时的心情。
他抽烟,也许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种寄托。
梧桐树见证了父亲的一生。
他曾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生活,他四处奔波。
后来,他开了一家小店,虽然生意一般,但他总是笑对人生。
梧桐树下的那棵树,就是他开店的地方。
如今,父亲已经不在了。
那棵梧桐树依然在那里,见证了父亲的一生。
每当我看到那棵树,就会想起父亲。
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左传·宣公十一年》节选宣公十一年春,楚子使申舟如齐,过宋。
宋人杀之。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秋九月,楚子围宋。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投袂:挥袖B. 屦:鞋子C. 窒皇:门内D. 蒲胥:地名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3. 根据选文内容,分析楚子对宋人杀害申舟的反应。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绘月光的?(5分)5. 请分析文中“青雾”和“轻纱”的比喻作用。
(5分)6. 作者对月光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10分)三、作文(共50分)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请以“隐私保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D2.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挥袖起身,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好就跑出门去,剑也来不及拔出鞘,就直奔车马,赶到了蒲胥的市场上。
3. 楚王对宋人杀害申舟的反应是愤怒和急迫的,他立刻采取行动,表现出对宋国的强烈不满和报复的决心。
二、现代文阅读4. 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月光,将月光比作“流水”,“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宁静。
同时,将叶子和花比作“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笼着轻纱的梦”,增强了月光的朦胧美和梦幻感。
临沂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临沂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经验。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没有参加聚会。
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A. 他______地完成了任务。
B. 她______地走进了考场。
C. 他们______地讨论着问题。
D. 他______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鹿一样活泼。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一样沉重。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B. 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C.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D. 河水轻轻地唱着歌。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D. 她的笑容,她的声音,她的眼神,都让人难以忘怀。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B. 他的眼泪汇成了一条小河。
C.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D. 他的手像冰一样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你不觉得他很聪明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做法?D. 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B.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不知道后果吗?C.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知道。
D.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B. 他既喜欢读书,又喜欢运动。
C. 他既喜欢春天的花开,又喜欢秋天的落叶。
联考试卷高二新高考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gū)指导方针(zhǐ)遥相呼应(yù)B. 恍若隔世(wǎng)独辟蹊径(xī)纵横捭阖(bǎi)C. 惊愕不已(è)雕梁画栋(diāo)炽热可掬(jū)D. 源远流长(yuán)轻歌曼舞(màn)震耳欲聋(y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而且也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 为了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工作人员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等。
C.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1)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2)这个展览很有教育意义。
B. (1)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1)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
(2)这次考试的内容比较难。
D. (1)他非常喜欢旅游。
(2)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
4.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丰富的一项是:A. 那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我们心情愉悦地走在公园的小径上。
B. 春天的田野,一片绿意盎然,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C. 那晚,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D. 炎炎夏日,阳光炽热,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
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为人谦逊,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C.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只有爱与希望才是永恒的。
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湛江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湛江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桎梏彷佛恣意妄为B. 恣肆恣意桎梏C. 恣意彷徨桎梏D. 恣肆彷佛桎梏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总是独断独行,从不听取他人意见。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C. 他总是一意孤行,不顾团队的意见。
D. 她的观点别具一格,让人印象深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C. 我们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因为它将为我们带来许多新知识。
D. 这次活动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取得了圆满成功。
4-10. 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是其中的名句。
2. “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为政》中的一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3.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关雎》中的诗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4-10.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略。
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示“他”的性格特点?3. 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这首诗的意境如何?四、作文(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略。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改变材料的立意。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10. 略二、填空题1. 秋水共长天一色2. 学而时习之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10. 略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1. “他”是一个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人。
高二三校联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炯炯有神惟妙惟肖B. 碧空如洗震耳欲聋C. 满载而归举世闻名D. 眉清目秀画龙点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他的书法作品,既有深厚的功底,又有独特的风格。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C. 他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很久,但还是一无所知。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大玉盘。
B. 这座城市的美景,如诗如画。
C. 那个孩子就像一朵鲜花,绽放着青春的活力。
D. 这本书的语言生动形象,让人百读不厌。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很好。
改句:他一直成绩很好。
B. 原句:他们一起去公园玩。
改句:他们一起到公园去玩。
C. 原句:这朵花真美啊!改句:这朵花真美。
D. 原句:他突然想起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改句:他突然想起了那个身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出自《岳阳楼记》的是()()7. 下列词语中,出自《庐山谣》的是()()8. 下列词语中,出自《醉翁亭记》的是()()9. 下列词语中,出自《论语》的是()()10. 下列词语中,出自《史记》的是()()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孟尝君客居薛,许之食一钟,券书十反。
反者,至于薛而计之,曰:“文种之为人,使民以时,不用民力,不苦民之生,宽其赋敛,疾其刑罚,以养其民。
今吾反券,将安所出?”遂不反券。
乙:苏秦曰:“臣闻周之有天下,以商容为右宰,太公望为左宰。
高二年级联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奇葩(pā)腹诽(fěi)漫不经心(màn)B. 漠视(mò)风驰电掣(chì)蹉跎岁月(cuō)C. 狼藉(jí)谈笑风生(shēng)恣意妄为(zì)D. 谛听(dì)胸无点墨(diǎn)惊心动魄(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好书。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许多旅客都误了航班。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繁花似锦C. 繁荣昌盛D. 繁荣昌盛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勤奋刻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
D. 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锻炼身体。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做事粗心大意,经常出错。
C. 这个城市繁华程度与日俱增。
D. 他态度傲慢,目中无人。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请问您知道图书馆怎么走吗?B. 你这个人真懒,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游戏。
C. 你看看人家小明,学习那么努力,你怎么就不学学呢?D. 你这个提议太好了,我完全赞同。
7.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爱情如酒,愈陈愈香。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 下列名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二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毅力B. 剥削C. 恣意D. 拼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B. 她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她的才华。
C. 这座大楼的建成,离不开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D. 他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但他的身影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词语是()A. 招呼B. 估计C. 倒霉D. 美满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的大地上。
B. 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让人感到温暖。
C. 他的努力如同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她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祖国。
B. 她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C. 她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D. 她美丽、聪明、善良,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这条小河欢快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B. 那棵大树笔直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C. 这朵花儿绽放出美丽的笑容,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的快乐。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B. 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让人感到温暖。
C. 他的努力如同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D. 这座大楼的建成,离不开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她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难道不是吗?B. 这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难道不是我国的一颗瑰宝吗?C. 这朵花儿绽放出美丽的笑容,难道不是在欢迎春天的到来吗?D. 他的努力如同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应填入“……,……()”的格式。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逃狱专家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
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开展,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
庄子所描述、所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
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
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游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加解析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剥削(bō xiāo)混淆(hùn xiáo)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沉默(chén mò)潜伏(qián fú)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C. 悲愤填膺(bēi fèn tián yīng)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纵横天下(zòng héng tiān xià)D.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C. 我对你的要求很高,希望你能达到我的期望。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商量才能解决。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B. 持之以恒C. 美中不足D. 青出于蓝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条小溪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
B. 他的成绩像火箭一样飞快地上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宝库。
D. 他的脸红得像猴子屁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他高兴地说。
B. “你为什么不来?”他疑惑地问。
C. “这个苹果真甜!”他笑着说。
D. “你看过这本书吗?”他问道。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应填入()处。
(1)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的生活场景。
(2)他用心良苦,终于()了难题。
高二联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恣意妄为鸿毛之嫌B. 雅俗共赏起死回生融会贯通C. 轰轰烈烈草菅人命画龙点睛D. 耳濡目染窃窃私语风和日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一些选修课程。
B. 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唱得一口好歌,是班上的多面手。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D.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克服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离我们如此之远,却又如此之近。
B. 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犹如仙境一般。
C. 他对知识的渴求犹如饥渴的旅人对水的渴望。
D. 那是一个英勇的战士,他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国家。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悬崖勒马(lè)落落大方(fāng)遥相呼应(yōu)B. 翻箱倒柜(dǎo)融会贯通(gōng)窃窃私语(qiè)C. 草菅人命(jiān)雅俗共赏(yǎ)起死回生(huí)D. 风和日丽(rì)雅俗共赏(yǎ)融会贯通(gōng)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
变换后:我们班的优秀学生是他。
B. 原句:这个城市的环境非常优美。
变换后:非常优美的环境是这个城市。
C. 原句: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变换后:他努力学习,成绩终于优异。
D. 原句: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
变换后:这部电影让我感动至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翻动)B. 融会贯通(融合)C. 窃窃私语(窃窃)D. 起死回生(回生)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犹如仙境一般。
联考试卷高二新高考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沉默寡言B. 静若处子静若止水C. 鸡鸣狗盗鸡犬升天D. 碧空如洗碧波荡漾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虽然激动人心,但缺乏实际内容。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
”我说。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这让他非常高兴。
D. “你为什么会迟到?”老师问道。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如数家珍,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位老师教课风趣幽默,让学生们爱听他的课。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
D. 这个计划非常完美,没有一丝瑕疵。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闪亮的眼睛,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声,像清泉般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C. 这本书的内容深奥,像一座迷宫,让人难以理解。
D.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能洞察人心。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下列名句默写,要求正确、工整,不得添字、漏字、错字。
(每空1分,共10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
(每空2分,共10分)(1)和谐:______。
(2)沉痛:______。
(3)诚恳:______。
(4)沮丧:______。
(5)谦逊: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若论色彩,总觉得北京特别地有些单调,伦敦伦敦,色彩鲜丽,比我国远胜一筹了。
语文联考试卷高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狼吞虎咽(yàn)B. 毕恭毕敬(jǐng)C. 油腔滑调(qiāng)D. 沥尽心血(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一个人如果能在逆境中坚持奋斗,那么他一定能取得成功。
C. 美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D. 今天的比赛,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B. 鸿毛之灾C. 风驰电掣D. 妄自菲薄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C.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D.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找,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5.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请问您能帮我买一份报纸吗?B. 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工作人员,请问您能帮我转接一下某某先生吗?C. 您好,请问您能帮我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历史吗?D. 您好,请问您能帮我看看这份文件有什么问题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国古代,________(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________(②)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技艺,通过在宣纸上泼墨挥毫,表现出山水的意境。
A. ①水墨画②泼墨山水画B. ①泼墨山水画②水墨画C. ①泼墨山水画①水墨画D. ①水墨画①泼墨山水画7. 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篇文章讲述了________(①)的故事,通过________(②)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A. ①一位母亲的付出②对比B. ①一位母亲的付出②衬托C. ①一位母亲的付出②渲染D. ①一位母亲的付出②夸张8. 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首诗通过________(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亳州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亳州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涣散涣然冰释涣然一新涣然若失B. 嘹亮嘹亮动听嘹亮高亢嘹亮悠扬C. 斟酌斟酌损益斟酌再三斟酌有度D. 翩跹翩跹起舞翩跹若惊翩跹若飞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B. “你去过北京吗?”他问我。
C. “你去过北京吗?”,他问我。
D. “你去过北京吗?”他问我。
3. 根据题目要求,以下题目省略,共10题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名句。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三、阅读理解(共20分)(一)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3分)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主题?(3分)3.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二)古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古文内容省略]1. 请解释文中“之”字的用法。
(2分)2. 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是什么?(3分)3.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主张的治国理念是什么?(5分)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但不得抄袭。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其他题目答案省略]二、填空题1. 《离骚》2. 《诗经》3. 《望岳》4. 《岳阳楼记》5. 《水调歌头》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1. [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而定]2. [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而定]3. [答案根据个人理解而定](二)古文阅读1. [答案根据古文内容而定]2. [答案根据古文内容而定]3. [答案根据古文内容而定]四、作文[作文答案根据学生个人写作而定,此处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歌谣的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上溯至人类文化的早期阶段,如宋王灼所言“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之所起也”。
关于歌谣的起源,清人刘毓崧说“风雅之述志,著于文字;而谣谚之述志,发于语言。
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于声音,简札不先于应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很难考证歌谣的发生、发展史,因为,歌谣的产生和发展超出了人类文字历史的范畴,而且,在人类开始使用文字记录历史和文化的时候,作为一种口头表达形式,歌谣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已经相当完备了。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无疑是中国古代歌谣的集大成者,其中不仅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歌谣,如抒情歌谣、仪式歌谣、故事歌谣、时政歌谣、史诗、风俗歌谣等,而且其艺术形式,无论是遣词造句,节奏韵律还是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都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高度。
歌谣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朝历代对歌谣都非常重视,并将歌谣视为完善礼制、考察政治、体察民情、休养生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更为突出的是,歌谣甚至从古代开始,就被默认为是君民上下沟通的渠道,正如《毛诗序》所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民众往往选择通过歌谣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愿,而不必担心招致责罚。
官方则可以通过采集歌谣“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因此,古代歌谣首先便被赋予了“言情达意”的功能。
从《虞书》的“诗言志”到《礼记》的“志之所至,诗亦至焉”,再到《毛诗序》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的歌谣观。
实际上“诗言志”的歌谣观一直贯穿于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谓“千古诗教之源,未有先于言志者矣”。
直到清代末年,清人刘毓崧在《古谣谚·序》依然强调说:“诚以言为心声,而谣谚皆天簌自鸣,直抒己志,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达下情而宣上德,其关系寄托,与风雅表里相符。
”尽管后世采诗观风的制度不再,但是,在仁人志士的眼中,歌谣始终具有“达下情而宣上德”的功能。
另外,歌谣还常被看做是政治的风向标,因此,人们往往仅从歌谣就可以为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的朝代书写政治,并对其做出评价,如《宋书·乐志》所载:“黄帝、帝尧之世,王化下洽,民乐无事,故因击壤之欢、庆云之瑞,民因以作哥(歌)”。
宋陈旸也说:“一物不得其乐未足以为乐之至,一人不得其和未足以为和之至。
舜之治功大成而以乐形容之,百兽至于率舞,则无一物之不得其乐者矣。
”在古人看来,政治的成功必然反映在其歌谣之中;反之,政治的失败,也可以透过歌谣见其端倪。
陈旸曾对历代歌谣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声音之道,常与政相为流通,故政治而俗康,则其歌和以雅;政荒而下怨,则其歌哀以思。
(摘编自王娟《“歌”、“谣”、“诵”小考》,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歌谣起源于人类文化早期阶段,其产生在语言产生之前,超出了人类文字历史的范畴,所以,其产生、发展史难以考证。
B.《诗经》是中国古代歌谣的集大成者,在人类用文字记录历史和文化之初,其形式与内容就已经非常完备了。
C.在古代,歌谣是传达民情的渠道,通过征集歌谣观察风俗、了解政治得失、自我修正,是历朝利用歌谣的重要方式。
D.古代民众借助歌谣抒发情感、反映社会问题、点评时政得失,传达到官府,一般情况下不会因此触犯官府而获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言志”,在圣人贤士看来,歌谣“言情达意”“达下情宣上德”的功能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
B.歌谣对于政治的评价,发自于民众内心,未经加工,能真实可信地反映民意,历代对歌谣的重视程度几无不同。
C.文中举《宋书》中“黄帝、帝尧”时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歌谣在评价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上具有重要作用。
D.歌谣与产生它的时代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一个时代治理的好坏,多多少少总会在歌谣中显出苗头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歌谣起源于远古人类的日常生活,早期的歌谣全靠口耳相传,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谣,艺术手法已极为纯熟。
B.歌谣既是民众委婉劝谏统治者的手段,统治者也借之教化百姓,歌谣在统治者与百姓之间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C.先秦采诗观风的传统,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对民间歌谣的重视,说明他们意识到了歌谣在社会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D.从歌谣可以察知世事人心,歌谣哀怨愤怒则百姓困苦,歌谣安乐平和则百姓安康,统治者都会以歌谣为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回娘家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
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
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
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
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则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
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
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
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个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陪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
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
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
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4岁。
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
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
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嗉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
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
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
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
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
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
夜里,小根肚子疼。
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
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
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
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
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
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
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
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
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
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
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
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
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
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
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
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
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
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
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
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
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
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
5.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6.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光明网)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