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拾德镇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江西逝江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逝江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

到了明代,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

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

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

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

时至明代,诗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前人那样的好诗了。

明代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

《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

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成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

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完全可以涵盖唐诗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唐诗的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菜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构筑的一个心灵憩园,像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焰。

这种意境比唐诗的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

它告诉你在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

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的境界。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在精神上没有禁锢。

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

唐诗的意境是天然的,代表那个时代文人们的心境,他们自身很容易被生活和大自然的美丽融入和陶醉。

而明代是一个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代,没有汉代的人才规则,没有唐代的开明,又没有宋代的品味,沉闷压抑,社会特别浮躁。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宋代手工业作坊种类繁多,规模超过前代,手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大为增加。

, , 。

, 。

,而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门类也成为宋代手工业经济中书籍生产——文化生产的主要生产部门。

①与之密切相关的造纸、制墨、雕镂等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②宋代手工业的发达为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提供了一般的产业生成背景与基础 ③宋代形成了一门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新型手工业生产领域——雕版印刷业 ④在手工业生产普遍进步的基础上 ⑤虽然雕版印刷业大致在隋末唐初已经产生⑥但是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手工业门类应该还是在宋代A .③⑤⑥④②①B .③④①⑤⑥②C .④③①⑤⑥②D .④②①③⑤⑥试卷第2页,共13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制假售假、短斤缺两、强买强卖等行为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历来为人们所痛斥,清代对短斤缺两的惩处便极为严厉。

B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C .陕西省将对滑雪、温泉等季节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春节期间各地景区以“烧高香”“祈福生子”“相面算卦”等手段欺骗诱导顾客、敲诈游客钱财。

D .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 .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即将于4月底在华盛顿举行,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到时是否会参加,我们将拭目以待。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017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017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搭档(dàng) 屋檐(yán) 渐(jiān)染杀一儆(jǐng)百B.尘芥(jiè) 脑髓(suǐ) 树梢(shāo) 钻(zuàn)木取火C.攻讦(jié) 慰藉(jí) 蝙蝠(biān) 茕(qióng)茕孑立D.伺候(cì) 租赁(lìn) 镌(juàn)刻应(yìng)运而生2. 下面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2014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胀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C.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的楹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搔(sāo)痒撬(qiǎo)开褒(bāo)义词皮开肉绽(zhàn)B.祆(tiān)教庇(bì)护露脊(jǐ)鲸璀(cuǐ)璨夺目C.诬蔑(miè) 弑(shì)君虾(há)蟆陵刨(bào)根究底D.装裱(biǎo) 罪孽(niè) 蹿(cuān)上来畏葸(xǐ)不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把柄玄虚瓦楞川流不息B.麦秆咀嚼荸荠滥芋充数C.琉璃禀赋纂位撒手人寰D.酗酒蟊贼榫头突如奇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________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2)最新报告显示,________2013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冬的候鸟,种类包括蓑羽鹤、淡眉柳莺、针尾沙稚等。

(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已经命令美国国防部________彻底调查此事,无论事件涉及到什么人,射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军士兵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A.渐渐截止不折不扣B.逐步截至不折不扣C.逐步截止不遗余力D.渐渐截至不遗余力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要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B.环境保护部部长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C.文学的“自我”不是独立的、与世隔绝的。

自我的心理和情感不是文学的本源,虚构和幻象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D.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

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不是观念的图解,也不是旧日文学中常见的类型人物,而更大程度上是来自生活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形象。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 (阅读题)和第Ⅱ(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答题区域外均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气象上看, “谷雨收寒,茶烟扬晓,又是牡丹时候"。

因此,谷雨节气的第一件事是赏牡丹。

就民俗而言,谷雨祭仓颉的传统千年不辍,今年在陕西白水县仓颉庙,还将举行“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系列活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之魂,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归何处去。

在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里,仓颉被尊奉为“文字始祖”,世受敬仰。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他是黄帝南巡时到了洛南保安阳虚山下,“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这一伟大创造惊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

其实,中国人之于汉字,有太多附会的神话传说与情感故事。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得好:即使有仓颉,“仓颉也不止一个”。

但无论怎样,文字的诞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一部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

”饶宗颐先生认为,中国靠文字来统一,中国文化是以文字为领导的。

作为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一个个方块字,如一块块神奇的“砖”,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

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愁”字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如此等等,熔铸在汉字里的东方思维方式——象形、指事、会意,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生活习俗。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放学期期末考试题本试题分为第I 卷和第 II卷,共8页,还有主观题答题卡1 页;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 满分 150 分。

第1 卷请将答案涂写在机读卡上,第 2 卷将答案分别写在特意的答题卷上和作文纸上。

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 18 分,每题 3 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暄( xuān).形骸( hǎi )安慰(jiè)间或一轮(jiàn)...B.新正( zhēng)炮烙(pàoluò)机灵(líng)窈陷(y?o).....C.迄今( qí)俨然(yǎn)..D.耷拉( dā)勇猛(xiāo)..2.以下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为哪一项(..讪笑( shān).龟裂( guī).)鼓动(sǒngy ǒng)..门扉( f ēi ).A.事过境迁咀嚼鉴赏惴惴不安礼上来往B.藕断丝联沸反盈天潦倒撩倒闲情逸志C.新奇新奇报残守缺困兽犹斗怨天犹人D.正经危坐熠熠生辉自愧不如应接不暇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适合的一句是()...A.选举中,深孚众望的小张入选为办公室的主任。

他表示必定要清廉勤政,多为民众办妥事。

....B.参加此次画展的作品包含众多派别。

大师们别开生面、奇光异彩的艺术创作,令出席此次展出的专家们惊叹不已。

....C.李白以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神气、瑰丽的情景。

....D.高树勋将军领导公民党十七军,在内战前线揭竿而起,在全国各个战场惹起了激烈反应。

....4.下边语句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为了重温当年横行亚洲的美梦,某些国家的政治家居然下作到铁的历史事实的地步。

②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单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连自己的生活也是毫无质量,这已经是无可的事实。

b5E2RGbCAP③过去,凡是舞弊的行为,都令人,但是今日 , 小到一般的考试舞弊, 大到学术科研的舞弊 , 有的人居然习见不惊。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

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答案1.答案: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基本理解能力。

各项解释如下:A项中的“使”为“出使”;B项中的“更”为“改变”;D项中的“决”是通假字“诀”,“辞别”。

各项均为多义词,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

各项理解如下:A项第一个为音节助词,无意义;第二个为结构助词“的”; C项第一个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也是连词,表原因;D项第一个为介词“在”,第二个为介词“到”。

B项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判断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句),D项为被动句。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文言实词的基本理解能力。

C项的“逆”为“迎”、“迎接”。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能力。

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重点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A、B、C、D各项分别对应第1、2、3、4段的内容,D项的错误在于曲解原义,“高丽大将泉男生率众内附”并非佯装归附,也并未与弟弟里应外合,袭击庞同善。

8.(1)译文:薛仁贵仗着自己骁勇,想建立奇功,于是改变自己衣服的颜色,穿着白色的衣服。

(“恃”“异”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译文:敌人听说薛仁贵被再次起用担任将军,(因为)一向惧怕他的威名,(所以)全部逃亡溃散,不敢抵挡他。

(“惮”“当”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薛仁贵,绛州龙门人。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自征讨辽东,薛仁贵拜见张士贵应征招募,请求跟从行军。

到了安地,郎将刘君昂被敌人围困,情况非常紧急,薛仁贵去前去解救,飞马直往前冲,自己斩杀了敌人的一员将领,敌人都恐惧薛仁贵而降伏,于是薛仁贵出名了。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A.裨. (bì) 将锋镝.(dí)混.(hùn)淆惊魂甫.(fǔ)定B.聒.(guō)噪估.(gǔ)计飒.(sà)爽同仇敌忾.(kǎi)C.洗涮.(shuà) 渣滓.(zǐ) 绚.(xuàn)烂立竿.(gān)见影D.逡.(qūn)巡辎.(zī)重狩.(shîu)猎掎.(jǐ)角之势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人生的正道的。

B.他刚被公司解雇,又出了车祸,真是祸起萧墙....。

C.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D.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的生活。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7分。

课内文言文段阅读,4——7题。

(15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一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一答案

南充市2016 ------- 2017学年度(下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 C (3 分)2. D (3分)(根据“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可得知ABC正确。

但文中并没有说“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3. D (3分)(A项在第二段,少了“可能”,太绝对;B项在第五段最后一句“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 :C项在第八段,“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两句是并列的假设条件,而选项加了一个“使” 让两句变成了条件关系)4. B (3分)(“行动描写”应该是“心理描写”)5. (5分)比喻(1分),将小镇比作蛋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故乡孕育了“我”的壮志和梦想,留下了温暖和亲切。

(1分)为下文写“我”离开故乡去追寻梦想、实现壮志作铺垫,(1分)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感激和依恋之情。

(2分)6. (6 分)①明确写作的主要内容是“我”心中的故乡在“风”中的变迁。

②与结尾相呼应,委婉地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和故乡在时代变迁中,渐渐摇落了那份祥和与质朴后我内心的失落等复杂情绪。

③揭示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我”对故乡的所见所感展开,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深切关注。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7. C (3分)(A “材料二对中国电影不够好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不准确,材料二主要通过分析《摔跤吧,爸爸!》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与中国电影对比,从而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主要问题。

B “新闻评论并不要求时效性”错误。

D材料一“无褒贬”表述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材料三对电影中爸爸的做法是赞同的。

)8. AE (5分)(B材料二中作者所说的话是希望人们要不断尝试,而不是要父母提前为孩子规划;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D “写在纸媒上就不够得体”的判断过于武断,用语得体与否,要综合考虑说话对象、场合、内容等各种因素)(只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都选对给5分)9. (4分)①不盲目追求大场面、特效、小鲜肉等。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选择题(第1至6小题共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苌弘.(hóng) 忖.度(cǔn) 提.防(dī) 杳.无音信(yǎo) B.蟊.贼(máo) 寒蝉.(chán) 侍.候(shì) 伺.机而动(sì)C.冠.冕(guàn) 鱼翅.(chì) 大度.(dù) 残羹冷炙.(zhì)D.罪孽.(niè) 诞.生(dàn) 给.养(jǐ) 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破绽戕害玉玺望帝啼鹃 B.伦常愚妄珠玑鳏寡孤独C.燥动凝聚惶恐故弄玄虚 D.品尝丰盈老练泾渭分明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发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B.滥挖天山雪莲这一行为日益猖獗,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C.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D.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他们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

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元代戏曲家,《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B.曹禺的《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C.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

主要有豪放(如苏轼、辛弃疾)和婉约(如柳永、李清照)两种风格。

D.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断代史,《汉书》是通史。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陶制作、茅台酒酿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传统手工技艺均在日前首批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一语文命题人:洪林(乐平三中)审题人:徐林根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何当载酒,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庆祝重阳。

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

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使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

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

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使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

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

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阳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它形成于战国时期,直到唐代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重阳节的习俗自古以来就丰富多彩,古有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今有诗文朗诵、武术表演、歌舞表演等活动。

C.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D.我国深厚的文化实力在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节日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节庆活动的形式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B.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C.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要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D.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使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具有参与性与共创性。

B.中国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中华文化的共同底色,可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余年而不衰,其原因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始终不割断文化这条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命脉。

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就必须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石兵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

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蓬,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蓬一角。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蓬,小心翼翼地追着她们的背影,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

于是,我大着胆子往前走了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其他山里女子那样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黝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

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

我来到他们的面前。

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

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

女人对我说:“狗儿的眼睛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

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

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女人接着说:“狗儿爹去城里打工了,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他们位于半山腰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我躺在外间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高,手一样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

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

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

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的心。

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的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的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午夜有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

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我”很羞愧,因为“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D.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6.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被大作家沈从文称为“周百科”。

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豁达,是一位不慕名利的学者。

周有光十岁进入苏州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

1955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

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发挥作用的方案。

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他本人却一直觉得被这样称呼不好。

他说:“读过我书的人,绝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晓园说:“他觉得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