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浙江省不同土地类型上空对流层NO_2变化特征
浙江高中地理学考清单和知识点
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浙江考试标准]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宇宙间的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类型。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如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转周期约为76年流星体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大小不一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具体层次如下:总星系可见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行星分布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卫星彗星流星体其他行星际物质(1)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是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高的是水星、最低的是海王星。
考点二|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位置、外观(不发光、不透明、近似球形)2.特殊性:存在生命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油气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
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用铅笔将答卷I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A) 盆地(B) 平原(C) 海洋(D) 高原2.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 清洁生产(B) 围湖造田(C) 循环经济(D) 伏季休渔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宜靠近织布厂的是()(A) 服装厂(B) 轴承厂(C) 化工厂(D) 钢铁厂4.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 大气污染(B) 水土流失(C) 森林减少(D) 土地荒漠化5.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 北京(B) 杭州(C) 温州(D) 舟山6.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植被(B) 减缓坡度(C) 减少侵蚀(D) 增加流量7.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A) 宇航工业(B) 煤炭工业(C) 高级时装制造(D) 普通服装制造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A) “高一高一低”模式(B) “高一低一高”模式(D) “高一高一高”模式(D) “低一低一低”模式9.汽车销售网点大多设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优美(B) 技术水平高(C) 交通便利(D) 劳动力丰富10.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地震属于()(A) 地质灾害(B) 生物灾害(C) 气象灾害(D) 海洋灾害l1.影响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 水能丰富(B) 铁矿丰富(C) 煤矿丰富(D) 土地廉价l2.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A) 搜索营救(B) 灾害预测(C) 环境评估(D) 城市规划l3.下列传统节日中,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14.20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购物塑料袋有偿使用,其主要目的是()①促进商品流通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提高销售成本④降低资源消耗(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下表为郜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
2009年浙江 土壤类型
图l 某地区三种土壤
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
2009年浙江 土壤类型
1.读图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 .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 .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 .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稳中求变,稳中出新”,反映了今年浙江文综地理试题的基本特征。
2009年试题命题风格与前几年的试题相比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主要表现:
①强调基础,注重能力的命题风格不变
有题必有图,强化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对地图的分析和判读是地理命题的永远的命题点,通过地图布局谋篇,强调基础,注重能力。
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1题),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4—5题气候类型的判读,图形打破了常规,从新的角度命题等等。
②关注的重大问题为背景的设计思想不变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是近几年文综试题的一个突出特征。
例如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2—3题)、土地荒漠化(10题)、产业升级、产业转移(37题)等
2010年的复习备考依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①认识地理学科特点,科学配置复习时间;大多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占有优势。
②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
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如“空中楼阁”。
③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请同学们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④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2009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浙江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浙江气Fra bibliotek象 3 卷 2期 1
20 0 9年 2月 中旬 至 3月 上 旬 浙 江 省 连 阴 雨 天 气 过 程 分 析
沈 玉 伟
( 兴 市 气 象 台 . 江 绍 兴 32o ) 绍 浙 1o o
摘要 : 利用 N E / C R客观分析资料 , C PN A 对浙 江省 20 年 2月 1 09 5日一3月 7日强 连 阴雨 天气过程 进行综合 分析表明 : 乌拉尔山高压脊 稳定 , 脊前不断分裂冷空气东 移 , 西太平 洋副热 带高压 偏西偏 强 , 是形 成此次 连 阴雨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特征 ; 而孟 加拉湾低槽的稳定维持 为江南地 区提供源源 不断 的暖湿气流 , 是本 次 连阴雨过程 的水汽来源 。
水 资 料为浙 江省 常规 站观 测资 料 。 20 0 9年 2月 1 5日一 3 7日长达 2 降 月 1 d的 雨天气 , 程 雨 量 ( 1 浙 西 北 普 遍 在 20 rn 过 图 ) 0 i a 以上 , 分 地 区 20 l n以 上 , 中 10~2 0 部 5 l l i 浙 5 0
雨 天气个 例 的特 征及 成 因 进 行 了详 尽 的研 究 。 吴 洪颜 等[ 就太 平洋 海 温场 变 化 对 江苏 春 季 连 ] 阴雨 的影 响进 行 了研 究 。通 过 对 2月 1 5日一 3 月 7日连 阴 雨 天 气 个 例 的 大 气 环 流 形 势 、 直 垂
结 构 、 气条 件 和热力 学 特 征 的综 合 分 析 , 水 揭示 连 阴 雨 形 成 的 物 理 成 因 , 出 了一 些 有 益 的 得
3 l卷 2 期
浙
江
气
象
9
2 环流形势和垂直结构
-人教版05年浙江地区地理科课件资料[原创]
生物循环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二)
原始大气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现代大气 CH4、H2、NH3、 细菌分解氮化合物 O2、N2 等 H2O 、HCN 等
改造 三大 圈层
水圈
吸取O2等营养物质
排出、分解出CO2、 N、K、P等元素
生物新陈代谢
岩石
风化作用
风化产物 (成土作用
净化 空气 调节 气候 涵养 水源 吸烟 滞尘 降低 噪声 美化 环境
没有生命活动,便没有现代的地理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生物在地理环境 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 生物对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 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地球上的人类尤其重要。 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像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一 样,爱护所有的“生命”。
垂直方向
积雪冰川 荒漠 高山灌木
针叶林
针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荒漠。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温带荒漠景观
1.比较莲和骆驼 刺在形态上有何 差异? 2.莲和骆驼刺在 生长环境上有何 差异?
指示气候
植物对环境的 指示作用
指示水源
指示风向
指示环境污染
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1.我国华北民间有“枣发芽、种棉花” 的谚语 2.亚热带树种青冈栎对天气的变化很 敏感,当树叶变红时,一两天内就会下雨, 雨过天晴后,树叶又会变成深绿色。
影 响 植 物 布 的 条 件
a.喜光植物
b.喜阴植物
热量: 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水平 垂直
水分: 限制生物分布,影响植物 个体形态
马尾松 向日葵
文竹
杜鹃花
橡胶为上层喜光植物 茶树、咖啡为下层喜光植物
浙江省区域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一、区域地球物理场(重磁)特征、分区及地质解释(一)我国东南沿海重磁场特征1. 物性特征与物性层划分(1)密度特征由表1可知,浙闽粤三省各地层和侵入岩的密度参数主要有两个特点密度参数单位:g/cm3①新老地层的密度值有明显的差异,地层时代越老,其密度值越大。
平均密度值在地层学的“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应形成4个大的物性层。
新生界密度值最小约2.3g/cm3;中生界内部白垩与侏罗系之间也存在一密度界面;古生界内部志留系为一低密度层。
具有较为明显密度差异的层位有:a 以元古界变质岩为主的层位,密度值在2.71g/cm3左右;部分岩性密度值低,接近古生代沉积岩的密度值;b以古生界沉积岩为主的层位,密度值在2.65 g/cm3左右;c本区地表大片分布的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密度值在2.58 g/cm3左右;白垩系是本区密度值较低的地层,其密度值在2.50 g/cm3,但方岩组密度值比较大,由于其分布范围有限,对重力区域场影响不大。
变质岩和古生界地层以及中生界潜山常形成局部正异常。
②侵入岩的密度值差异也较大。
一般是来自地壳深度较大的侵入体密度值较大,而浅成侵入体密度值较小。
如基性侵入岩的密度值为2.90 g/cm3左右,中性侵入岩和中酸性侵入岩的密度值分别在2.70 g/cm3和2.65 g/cm3左右,酸性侵入岩的密度值在2.58 g/cm3左右。
(2)磁性特征(表2图1)表 2 磁性参数表单位:K10-6×4πsi、r10-3A/M3①以中生界为主的火山岩,除部分火山沉积岩外,大部分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有较强的磁性,并以有较强的剩余磁性为特征。
②以古生界为主的沉积岩,除部分受矿化蚀变影响的岩石有一定磁性外(如角岩化),大部分沉积岩没有磁性或仅有微弱磁性。
③以元古界为主的变质岩,除部分大理岩,石英岩,浅粒岩等岩石有微弱磁性外,相当一部分变质岩有一定的磁性,并以剩余磁性较弱,磁化率相对较强为特征。
基于多轴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测量北京地区对流层NO_(2)的研究
AMF 〜一4
(6)
sin(a)
且平流层斜柱浓度SCDstat可以近似看作与观测角度无
关"0#$见式(7)
SCDstrat(" 0 90°) ~ SCDstrat (90°)
(7)
则式(3)满足式(8)
+ DSCDmeas(") DSCDtrop(")
(8)
联立式(5)和式(8)则得到对流层垂直柱浓度$见式(9)
辨率对地观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二期,05-YM0B01-9001-19/203),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801111),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
发计划项目(202004107020002),安徽省青年项目(2008085QD180)资助 作者简介:朱鹏程,1997年生,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i.pczhu@
1实验部分
1.1 实验场地 MAX-DOAS仪器搭设在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16. 32°E,39. 95°N),位于中关村大街,周边建筑多为高校
及研究机构,无工业排放点;多数时间周边路段交通流量正
常,拥堵情况较少。该仪器所在位置为院内最高建筑物顶
层,距离地面高度约为42 m;观测方位角设置为130°,仪器
现阶段国内大气监测领域应用较多的仪器主要包括多种 点式仪器、激光雷达、遥感卫星和主被动DOAS等°地基多 轴差分吸收光谱(MAX-DOAS)仪是利用太阳散射光的被动 DOAS仪器,可以同时测量NO2, O3 , SO2等多种痕量气体 柱浓度信息,避免主动DOAS仪器受到搭建平台制约的问 题 相对其他光学监测方法具有时间分辨率高、 高灵敏度、 多组分和容易搭建等特点,非常适合对大气痕量气体的实时 追踪"1]°已有研究表明,MAX-DOAS仪作为一种监测大气 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也能够对卫星数据、地面国控点数据 等进行校验°
【地理】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测试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 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 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 ,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0045C C ,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2-3题。
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读图2,完成4-5题。
4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温带海洋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 .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5.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仅分布的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030—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040—060的大陆东岸读图3,完成6-7题。
6.甲地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A .布局的甲域的工业区内。
B .布局在甲乙两域行政边界处。
C .布局在甲域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 .不宜引进该企业。
7.乙域的最佳宅区和CBD 应分别布局在A .①处和⑤处B.①处和③处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星城。
读图4回答8-9题。
8.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 .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9.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 .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 .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件:大气层 第2课时 对流层
1.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的大气层是( B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厚度为两极厚,赤道薄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3.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 B ) 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 B.近地面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 C.水汽含量低纬度多,高纬度少 D.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4.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 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 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 ⑤上部热、下部 冷,空气对流旺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⑤
16.城市内的气温常高于郊区,而使城市变成“热岛”,这种现象被称为 “热岛效应”。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2)在这个要素作用下,城市与郊区的近地面气流应该是由_郊__区_吹向_城__市_。 (填“城市”或“郊区”)
பைடு நூலகம்
17.如图所示为一U形、空的玻璃管,现在A处点燃一线香,你会观察到什 么现象?然后在B处用酒精灯加热,你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10.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中的(B )
11.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演示正确的是( B )
12.在炎热的夏天,安装空调时,为了通过对流较快地达到降低温度的目 的,空调最好安装在( D) A.靠近地面的墙上 B.房间的中间 C.任何地方都可以 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13.北方冬天很冷,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应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 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安装在( C) A.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B.任何地方都可以 C.靠近地面的墙上 D.房间中间
浙江两次连阴雨过程及其降水特征异同对比分析
程Ⅱ 北 部累计 降水量 20~ 0 m, ) 0 30m 南部 地 区普 遍 10m 5 m左 右 , 降水 共 持 续 了 1 , 水 强度 4d降 比过程 I明显 偏 大 , 日降 水 量 以 中到 大雨 为 主 ,
雨 量集 中时段 在 3月 1- 日, -- - - - 6 此段 时 间里 大 范 围的暴 雨天气 也频 繁 发生 。将 两 次 过程 的累计
收 稿 日期 :0 1 11 2 1- —1 0
ha P 主要处 于槽 前西南气 流控 制下 , 0h a 于 8 P 处 5
北方 干冷气流 和南 方 暖湿气 流 的辐合 区 中, 面 地 主要处 于冷高压底部 , 有倒 槽 波动 J 。不 同之 处
6
浙
江
气
象
3 3卷 1期
是 : 0h a和 70 h a的西风槽 强 度过 程Ⅱ 强 5 P 0 0 P 要
降水量 和降 水 持 续 时 间相 比较 可 以看 出 , 降 在 水 总量 上 , 程 Ⅱ比过 程 I 多 ( 1 , 在 降 过 稍 图 )而 水 强度 上 , 程 Ⅱ则 要 明显强 于过 程 I。 过
N A 。 。 C R 1 X1的分 析资料 , 比分 析 了浙江 省发 对
生 在相 同季节 不 同年份 的两 次 连 阴雨 过 程 的异
它 们 之 间 的 我 国 是 一 个 宽 广 的 西 风 槽 ( 2 。浙江 省 ( 2中方 框处 )0 P 图 ) 图 50h a和 70 0
( 1。 18E~13 E,7N~3 . 都 出现 了连 阴 2。 2。 15N) 0 雨 天气 , 这期 问西 风带 短 波槽 、 切变 线 和 冷 空气
0 引 言
2005~2008年海口地区对流层顶要素的统计特征
对 流 层 顶 是 指 对 流 层 和 平 流 层 之 间 的 边 界 , 者 是 或 对 流 层 到 平 流 层 的 过 渡 层 J其 标 志 是 温 度 递 减 率 从 ,
湍流混合 的对流层到 稳定层 结 的平流 层 的突变 , 度约 厚
几 百 到200m, 流 层 顶 对 于研 究 自 由 大 气 的 气 候 和 大 0 对 气 环 流 非 常 重 要 J其 高 度 随 着 纬 度 、 节 的 不 同 而 变 , 季 化 , 与 天 气 系统 活动 有 关 , 国 的 对 流 层 顶 一 般 在 50 还 我 0
h a以上 。对 流 层 顶 可 分 为 2类 : 类 是 “ 地 类 ” 流 P ~ 极 对
局 限 性 。本 文 通 过 分 析 海 口站 20 2 0 0 5~ 0 8年 逐 日 0 :0 70 和 1 :0定 时 观 测 探 空 资 料 , 讨 海 口地 区 对 流 层 顶 的 90 探
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 的响应 。
层顶 ( 1对 流 层 顶 ) 另 一 类 是 “ 带 、 热 带 类 ” 流 第 , 热 副 对 层 顶 ( 2对 流 层 顶 ) 两 者 之 间 的 高 度 差 异 比 较 明 显 。 第 , “ 地类” 流层 顶 的高 度 低 而温 度 高 ; 热 带 、 热带 极 对 “ 副 类 ” 流层 顶 的高度 较 高 , 温 度较 低 。据 统计 “ 地 对 但 极 类 ” 流 层 顶 一 般 在 10h a以 下 , “ 带 、 热 带 类 ” 对 5 P 而 热 副
随着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 , 我国对 流层顶 高度 、 温度
收稿 日期 :09— 5— 5 20 0 2
作 者简介 : 丽琼 (9 6年 生) 女 , 戴 16 , 工程师 , 大专 , 主要从事高空气象探测工作。
hjpj05
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和基本假设图示
高架连续点源的高斯模式
H Hs
Hs
CC1C2 H
像源
C 12uQ yzexp (2y [2y 2(z2 H z2)2)]
Q
y2 (zH)2
C22uyzexp (2[y 2 2z2 )]
P C(x,y,z)
高斯模式的浓度扩散公式汇总
日出以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加,地面逐渐变暖,辐 射逆温从地面开始破坏,逐渐向上发展。当辐射逆 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稍高一些时,在热力湍流的作 用下,烟流中的污染物便发生了强烈的向下混合作 用,增大了地面的污染物浓度, 这个过程称为熏烟 (漫烟)过程。
5.5.3 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上述各种扩散模式适用于有风条件下,即风速大于 1.5m/s 的条件。
1.对流层;
对流层是指由下垫面算起,到平均高度为12km的一层大 气。 对流层的上界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在热带 平均为17—18km,温带平均为10一12km,高纬度和两 极地区为8—9km夏季对流层上界高度大于冬季的。对 流层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下垫面至高空每 高差109m气温约平均降低0.65℃。
烟流抬升高度的确定是计算有效源高的关键。热烟流从 烟囱出口喷出多大体经过四个阶段:烟流的喷出阶段、 浮升阶段、瓦解阶段和变平阶段。
产生烟流抬升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二是由于
烟流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而产生的净浮力。影响这两 种作用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排放因素和气象因 素两类。
3
1
5.50Qh4
dTa dz
0.00988
河南省2005~2015年NO2和PM2.5时空变化遥感解析
河南省2005~2015年NO2和PM2.5时空变化遥感解析蔡坤;郑泰皓;陈良富;李莘莘;范萌【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7(037)012【摘要】利用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估算的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和OMI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1a(2005~2015年)河南省PM2.5质量浓度和NO2垂直柱浓度的空间分布、长时间序列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中北部为PM2.5和NO2高值区,西部和南部山区为低值区.PM2.5和NO2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其中2013年冬季达到峰值,分别为155.7μg/m3和2279.45×1013mole/cm2;最低值则通常出现在夏季,其中2015年夏季达到最低值,分别为49.17μg/m3和427.37×1013mole/cm2.2011年之后河南省年均PM2.5和NO2逐年下降,2015年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分别为65.7μg/m3和765.14×1013mole/cm2.【总页数】11页(P4417-4427)【作者】蔡坤;郑泰皓;陈良富;李莘莘;范萌【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相关文献】1.2005-2015年珠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J], 周春艳;付卓;马鹏飞;厉青;王中挺;陈辉;毛慧琴;姚延娟2.2016—2018年汾渭平原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J], 张连华;周春艳;厉青;马鹏飞;陈辉;王中挺;毛慧琴;张玉环3.基于甘肃省卫星遥感的对流层NO2时空变化 [J], 马超; 巨天珍; 温飞; 王勤花; 李逢帅; 张永佳; 张国强4.2016—2018年汾渭平原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J], 张连华;周春艳;厉青;马鹏飞;陈辉;王中挺;毛慧琴;张玉环5.基于卫星高光谱遥感的2007年—2017年新疆地区大气NO2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J], 苏锦涛;张成歆;胡启后;刘浩然;刘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读2000~2010年我国部分土地利用动态区土地利用转换统计表(单位:104hm2),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大小兴安岭林草一耕地转换产生的问题是A.粮食总产量减少B.植被覆盖率提高C.土壤肥力下降D.湿地面积扩大【2】造成黄淮海、长江三角洲耕地一城镇转换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快B.生态环境恶化C.种植结构调整D.粮食需求量增加2.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1】A、B、C地形区之间的分界是A.昆仑山脉、雪峰山脉 B.阿尔金山脉、巫山脉C.邛崃山脉、巫山脉 D.横断山脉、雪峰山脉【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D.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3】A地形区的特点是A.地表平坦,一望无际B.沙漠广布C.地表崎岖,喀斯特发育D.雪峰连绵3.读2013年11月7日(立冬日)我国各地季节状况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时间表现为三种季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形地貌的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2】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的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形成原因最可能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锋面活动C.空气对流强盛D.受台风影响【3】下列省区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和第二级阶梯的是A.青海B.新疆C.四川D.陕西4.甲图为“台湾某盐场所在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盐场最有可能位于乙图中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若仅考虑天气因素,该盐场最适宜晒盐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气候类型中,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下列物质运动环节属于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共有的是A.岩浆侵入B.地表径流C.岩层抬升D.水汽输送3.下图为青藏高原纳木错多年水量-气温变化相关性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纳木错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降水增加C.水面面积变小D.积雪面积变大【2】下列西藏的人类活动,与纳木错年平均温度变化相关程度高的是①扩大畜牧业规模②发展河谷种植业③旅游业快速发展④高原湿地的修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下图为世界四个大都市圈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都市人口规模的扩张主要由于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外来人口迁入多D.本地人口迁出少【2】四大都市面临的共同城市问题是A.内涝严重B.交通拥堵C.逆城市化D.经济衰退5.读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仅依据气候统计资料数据分析,四地中风化壳最厚的是A.甲B.乙C.丙D.丁【2】若不考虑四地海拔高度差异,则由北到南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乙甲丙D.丁丙乙甲6.下图为北京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
完成第下列各题。
【1】北京城区扩展较慢的方向是A.东B.西C.东南D.东北【2】北京市工业布局的变化反映出A.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B.城市绿化面积减少C.工业结构趋向重工业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7.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虚线L为锋线,则A.甲地盛行东南风B.L线可能为冷锋C.图所示为7月份D.L线北侧为雨区【2】图示季节,乙地气候特征是A.温和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少雨D.高温多雨8.下图为英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变化图。
2009-2012年 高考 浙江地理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解析
【2009年浙江高考】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星城。
读图4回答8-9题。
8.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 加速发展阶段C. 高级阶段D. 衰落阶段9.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解析】从图中内容“卫星城”的出现可以对第8题作出判断;东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渗透出的特点是: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
A 选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格局并不是根本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相反,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更为有效B选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确立,其根本在于“付租水平”。
D选项中,乡村、郊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得益于城市职能的分化、企业人员的外迁等。
【答案】:8.C 9.C[2012年浙江高考]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9-10题。
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新中心城区集聚 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解析】此题组结合时事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第9题通过考查城市化特征。
首先要读懂材料和图,包括图例,B 选项Ⅲ阶段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是负值,人口减少;Ⅱ阶段是正值,人口增加;C 选项不是所有城区人口负增长都得到抑制。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天气和气候(含答案)
天气和气候一、选择题1.小华乘坐从杭州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B.对流层→暖层→对流层C.对流层→外层→对流层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D.横断山脉一线3.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其中12C︒最有可能出4.我校开展了“七都环岛毅行”活动,当天气温为12C~24C现在当天的()A.早晨8时B.日落前后C.午夜D.日出前后5.某同学从浙江省出发,途经江苏省、山东省到达哈尔滨市,一路上他感受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B.各地海拔不同C.各地距海洋的远近不同D.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6.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压随高度增加C.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对流层中的天气复杂多变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8.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9.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B.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10.温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0月1日多云转晴,全天气温18-27℃,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气压下往往是晴天B.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14时C.西北风是指吹向西北的风D.相对湿度越小降水概率越小11.下列有关大气的描述中正确有是()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37℃,各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C.空气会不断地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D.台风中心气压往往很高,形成狂风降雨天气12.下列四幅全年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点的是()A.A B.B C.C D.D13.下列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影响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准噶尔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天津比较湿润——纬度位置B.南回归线附近的玉龙雪山终年积雪——纬度位置C.南海西沙群岛终年如夏,东北三省冬季漫长——海陆位置D.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14.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清单与考题考向: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气环境
考点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a)大气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垂直分层气温特点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________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天气________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气流以________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
平流层中的________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________通信有重要作用,人造卫星等在此层运行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________、散射和反射。
干洁空气(不含水汽、尘埃等杂质的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特点具体表现环境意义吸收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________;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________散射选择性微尘、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________。
晴朗的天气呈蔚蓝色便是大气散射的结果反射无选择性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以降低白天的最高温度,使地球温度在适度的范围内波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太阳辐射属于________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________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理解如图所示: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大气________就更强,大气对________的保温作用也就更明显.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1)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________不同,导致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________、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________不同,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MI) 2005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对流层 NO2 柱浓度月平均值卫星遥感资料以及浙 摘要: 利用 OM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江省 2005 年 1 月 2008 年 3 月由 NO2 污染指数数据计算得出的地面 NO2 日均值质量浓度, 分析了浙江省对流层 NO2 的 时 空 分 EVI 数据所获取的浙江省土地利用图, 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此外, 结合由时间序列的 MODIS分析不同土地 利 用 类 型 上 空 对 流 层 NO2 柱浓度的变化差异。研究发现在 2005 2009 年间, 浙江省 对 流 层 NO2 柱 浓度 呈 现 显著 的 增长趋势 和 季 节变化 特征, 其中 NO2 柱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 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从区域分布来看, 对流层 NO2 柱 浓度 的 最高 值 分布 在 靠 近 上海大 都 市的 杭 州嘉兴湖州平原和宁波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西部和 东 部沿 海城市区。 此外 不同土地 利 用 类 型 上 NO2 柱 浓度分布差异显著。 农田、 水体和城市地区 NO2 柱浓度较高, 其中城市用地上空的 NO2 柱 浓度明显高于其 他 土地 利 用 类 型 上 空 的 NO2 柱 浓度; 森 林 上空 NO2 柱浓度值最低。NO2 柱浓度逐年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 在农田、 水体和城市居民用地类型上空污染严重的 NO2 Ⅰ类别 增加显著, 而在森林和草地类型上空, 则表现为污染较轻的 NO2 Ⅲ类别增加显著。 关键词: 对流层 NO2 ; OMI; 时空动态; 土地利用
31 ( 5 ) : 1249 —1259 生 态 学 报 2011 ,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 —2009 年 浙江省 不同 土 地 类型 上 空 对 流 层 NO2 变化 特征
1 程苗苗 , 江
洪
1, 2, *
, 陈Biblioteka 2 健, 郭徵2
(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93 ; 2. 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临安 311300 )
Characters of the OMI NO2 column densities over different ecosystems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5 —2009
* CHENG Miaomiao1 ,JIANG Hong1,2, ,CHEN Jian2 ,GUO Zheng2
Abstract: Measurements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tropospheric NO2 column densities have become available with the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 OMI ) which is launched in September 2004 on board the Aura satelli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s of NO2 over Zhejiang Province is analyzed using monthly averaged tropospheric NO2 column densities from OMI measurement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9. In addition,with the NO2 ( 2005 2009 ) column densities data and the landuse map of Zhejiang province,the characters of NO2 concentration over different ecosystem have been analyzed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opospheric NO2 column densities in Zhejiang increased distinctly from 2005 to 2009 ,and it showed distinct regio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ha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while lowest in summer. It also presents zonal distribution and decreasing from northern to souther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the highest NO2 column densities appeared at cities and metropoli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northern area of Ningbo as well as the west and east of Zhejiang. Moreover the lowest column densities appeared at the forest areas which are in the south and west of Zhejiang. The Tropospheric NO2 column densiti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distinction over different ecosystems. In addition,it has the higher NO2 column density over urban,cropland and water while lower values over forest. There are different performance
1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2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Spatial Ecology and Ecosystem Ecology,Zhejiang A & F University,Lin'an 3113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