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论文——从我国陶瓷雕塑发展渊源看民族审美文化

合集下载

浅谈陶瓷雕塑的文化与表现

浅谈陶瓷雕塑的文化与表现

浅谈陶瓷雕塑的文化与表现作者:李国信来源:《江苏陶瓷》2017年第04期摘要陶瓷雕塑作为一门伟大的艺术,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个个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它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向我们讲述着漫漫的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本文从陶瓷雕塑的产生发展、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未来发展的三个方面做了相关阐述,以期更加深刻地体会它的美。

关键词陶瓷雕塑;文化表现0 引言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为制作原材料的一种雕塑,它有鲜活的生命力,生动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与独特的人文精神,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独有的艺术性和特殊材质,它所表现出来的神秘感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是其他种类的雕塑所无法取代的。

陶瓷雕塑是“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陶瓷雕塑始终与淳朴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每个时期的作品展示的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可以说,它是艺术而又超越艺术。

因此,陶瓷雕塑的研究对于了解整个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1 陶瓷雕塑的产生与发展陶瓷雕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陶瓷雕塑并没有可以融入美术意义,它是作为一种日常用具来使用的,人们真正开始有意识地进行陈述性创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长期打磨器皿和捏造陶瓷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摸索出制作动物、人物的手法,并且越来越熟练,从这时开始,陶器表面逐渐由以前的简单条纹变为一些立体的捏塑,比如捏一些水壶的把手、盖等,形象塑造一般是以一些常见的动物为主,长期下来,无论是制作手法还是审美设计能力都有所提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陶瓷雕塑在我国的发展已不单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鲜活地向我们展示出来。

在夏、商时期的奴隶制社会,陶瓷造型多为小巧的动物;西周时期陶瓷雕塑被运用到建筑装饰方面,例如浮雕瓦和虎头状的排水口等;汉代时陶塑技术大大提高,造型范围扩大到一切日常生活所需之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艺术成为陶瓷雕塑的主要题材;唐朝时期的雕塑艺术至今让世人叹为观止,现代著名的“唐三彩”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宋朝的陶瓷雕塑更加写实,作品多反映日常生活,并在元朝时出现了青花瓷,迎来了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明朝时期迎来了陶瓷雕塑艺术的第二个高峰期,各种丰富的颜色釉及釉上彩繁花似锦,加之工艺技术的复杂,让中国的陶瓷雕塑在艺术水平和工艺技术上处于突出地位,青花瓷制作工艺登峰造极;清王朝的覆灭让我国几千年来的制陶业遗憾中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雕塑又逐渐兴起,这意味着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必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发展。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创新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创新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创新陶瓷雕塑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观众。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陶瓷雕塑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美好与惊喜。

本文将从陶瓷雕塑的起源、特点和艺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陶瓷雕塑艺术创新的精彩文章。

一、陶瓷雕塑的起源古代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享誉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陶瓷雕塑艺术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璀璨的花朵。

陶瓷雕塑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艺术表现力,它以其细腻的质感和瑰丽的色彩赢得了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陶瓷材料的特性决定了陶瓷雕塑艺术的独特性,它具有质地坚硬、耐磨、不易氧化和不易褪色等特点,使得陶瓷雕塑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和保值潜力。

陶瓷雕塑作品的造型多样,可以塑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形象,从人物形象到动物形象,从抽象形象到风景形象,无所不包。

陶瓷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采用素胎绘彩、彩绘釉化、灯下滋釉等技法进行表现,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

三、陶瓷雕塑艺术的创新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对艺术的不断追求,陶瓷雕塑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艺术界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惊喜。

陶瓷雕塑艺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材料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创作,如陶瓷混合材料、陶瓷与金属、陶瓷与玻璃等材料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加新颖和多样化。

2. 创新技艺的应用陶瓷雕塑艺术的创新还体现在技艺的应用上,艺术家们尝试采用新的雕塑技艺和工艺方法,如粘土成型、手工捏塑、胎浇成型、电子雕琢等,使得作品更加精美和艺术性更强。

3. 创新题材的塑造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开始尝试多样化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例如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将当代生活元素融入作品中,使其更加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中国陶艺文化 美文

中国陶艺文化 美文

中国陶艺文化的美文
中国的陶艺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和生活智慧。

在中国的陶艺文化中,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陶器品种。

例如,瓷器是中国陶艺的代表之一,其细腻的质地、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此外,紫砂壶也是中国陶艺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使得每一把紫砂壶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中国的陶艺文化还体现在其丰富的装饰手法上。

陶器上的图案和纹饰,既有抽象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

这些图案和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和哲学观念。

在中国陶艺文化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陶器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的陶器制作,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更体现在其内在的精神内涵上。

总的来说,中国的陶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它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浅谈陶瓷雕塑中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

浅谈陶瓷雕塑中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

Arts circle艺术论坛2013/8+TEXT/陈明忠浅谈陶瓷雕塑中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一、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发展史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陶瓷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我国的陶瓷不仅造型多样、色泽丰富,而且制作工艺精湛,是从我们古代灿烂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新石器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但当时的陶器较为粗糙而且制作不精良,其主要以灰陶、黑陶、彩陶等品种为代表。

商朝的陶器,在样式与种类上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主要还是以灰陶为主。

而且在那时候,慢慢地已经有一些专门烧制灰陶的小作坊开始出现了。

周朝陶器得到重大发展,其陶器的使用范围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盛放物品的器皿,而开始将其应用到建筑方面。

随后,陶瓷的结构与规模开始逐渐扩大,陶瓷制品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此外,将陶瓷制品用来作为祭祀以及殉葬用品开始成为了习俗。

到了秦汉时期,陶器得到迅速地发展,不仅陶器的加工技术逐渐纯熟,而且陶器的造型与图案也变得十分生动活泼、优美多样,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隋唐时期,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白瓷也出现了。

瓷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达到成熟的境界,这意味着真正的瓷器时代到来了。

唐三彩就是当时唐代的作品,享誉国内外,一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可见其艺术价值,它足以堪称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中的精品典范。

陶器制品在我国宋代发展达到其鼎盛时期,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样式多种多样。

在当时,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兴窑场,甚至很多瓷窑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盛誉,而定、汝、官、哥、钧就是这时期最具典型代表的五大名窑。

元代时期受当时战乱的影响,瓷器制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打击,虽然相比于宋代有一定的衰落趋势,但在其制作工艺上仍有一些新的创新与发展,比如这时期景德镇青花瓷和釉里红等新陶瓷品种的出现以及彩瓷的大量流行等等。

到了明代,我国陶器制品的发展又开启了一页新的篇章,明代以前陶瓷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则以白瓷为主。

陶瓷 美学 中国文化

陶瓷 美学 中国文化

陶瓷美学中国文化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美学价值。

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首先,中国陶瓷的美学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在造型方面,中国陶瓷注重器型的线条美,通过流畅的曲线和简洁的轮廓,展现出一种优雅、柔和的美感。

同时,陶瓷的造型还常常与功能相结合,既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求,又体现了审美的追求。

在装饰方面,中国陶瓷则以其独特的彩绘和刻划技艺而闻名。

通过釉彩、刻划、印花等多种装饰手法,陶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传递出浓厚的美学韵味。

其次,中国陶瓷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上。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许多陶瓷作品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例如,一些陶瓷器物上所绘制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都寓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图案不仅美化了陶瓷器物的表面,同时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陶瓷的美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技艺,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中国陶瓷,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之美,更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中国陶瓷论文-工艺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中国陶瓷论文-工艺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中国陶瓷论文-工艺美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通过几篇中国陶瓷论文,来探讨了解一下中国的陶瓷。

中国陶瓷论文范文第一篇:历史维度中的中国陶瓷雕塑材料分析作者:姚翊姁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摘要:陶瓷雕塑作为我国古老的艺术表现载体与最早的人造材料,在世界以及中国的传统雕塑材料艺术当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发展地位。

在陶瓷雕塑当中,所使用的材料与石头、木头等大自然当中所可以获取的一些天然材料,其使用也就意味着一种人造材料在历史的发展和推动之下产生,也意味着我国现当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变。

由此可见,陶瓷雕塑材料其自身不仅仅需要将泥与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然后塑造不同的造型特点,更重要的则是通过融入火的锤炼,才能够促使坯体在捶打过程当中产生质的变化,从原有的一种物质转换成为另外一种在世界当中没有的全新物质。

由此,文章以历史维度中的中国陶瓷雕塑材料分析作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陶瓷雕塑材料和艺术表现,也为促使其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历史维度;中国陶瓷雕塑;材料表现;作者简介:姚翊姁(1989.10-),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单位:长沙师范学院,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工艺设计创新。

;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文化底蕴极为丰富,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内涵。

在陶瓷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理念等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要想进一步实现我国的陶瓷雕塑艺术在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可持续,就必须要针对其创新手法、材料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延伸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陶瓷雕塑艺术的创新提供保障。

一、陶瓷雕塑的基本概况(一)现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对于陶瓷雕塑工艺而言,其可以说是现当代陶艺术当中最为独特的艺术表现类型,并且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陶瓷雕塑艺术也经历了各不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拥有者每一个阶段当中不同的发展和艺术特点。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陶瓷雕塑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仅需要掌握陶瓷技巧,还需要深入了解艺术美的内涵,将其融入到作品中。

在我的创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美的力量和魅力。

首先,陶瓷雕塑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美感。

陶瓷材料质地细腻,光滑明亮,色泽自然,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工技艺和创造力,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意境。

无论是简洁的线条还是丰富的细节,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陶瓷雕塑的艺术美。

其次,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艺术美不仅在于作品本身,还在于其背后的内涵。

艺术家可以通过陶瓷雕塑表现出对生活、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例如,我曾经创作了一件以大象为主题的陶瓷雕塑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大象的生活习性、文化背景、象征意义等方面,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最后,艺术美不仅在于作品本身和其背后的内涵,还在于其对观众的触动和情感共鸣。

陶瓷雕塑作品可以通过形态、颜色、质感、情感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反应和艺术体验。

例如,当观众在欣赏一件融合了自然元素的陶瓷雕塑作品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平静、自然、和谐的美感。

这种感受不仅来源于作品本身,也来自观众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经验。

总之,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需要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理解和把握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观众也需要用心欣赏和感受作品,通过与自身的情感和思考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对艺术美的感知和理解水平。

说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什么是适合,什么是不要夸张,什么是动态。

这些都可以在观察陶瓷雕塑作品中得到启示。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探讨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摘要】陶瓷雕塑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意义。

在当今艺术领域中,陶瓷雕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示着独特的艺术美。

通过探讨陶瓷雕塑的材质与工艺对艺术美的影响,分析其形式与表现方式如何体现艺术美,以及讨论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与艺术美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

探究艺术家在陶瓷雕塑创作中追求的美学标准,以及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的艺术美,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

在结论中,总结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到的艺术美的重要意义,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探讨和欣赏陶瓷雕塑作品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陶瓷雕塑、创作、艺术美、材质、工艺、形式、表现方式、情感、内涵、美学标准、观赏者、欣赏、重要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陶瓷雕塑的历史与意义陶瓷雕塑在艺术史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在古代中国,陶瓷雕塑常常被用来表现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内容,承载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情感表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雕塑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创新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使陶瓷雕塑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美。

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艺术交流的加深,陶瓷雕塑已经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重视的一种创作形式。

许多艺术家通过陶瓷雕塑作品,表达对社会、生活、人性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使其在当代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陶瓷雕塑的历史与意义不仅体现在其传统文化价值上,更体现在其持续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与启发之中。

1.2 陶瓷雕塑在当今艺术领域的重要性陶瓷雕塑在当今艺术领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当代艺术表达的贡献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相信陶瓷雕塑将会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探讨陶瓷雕塑的材质与工艺对艺术美的影响陶瓷雕塑的工艺也是影响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美学论文——从我国陶瓷雕塑发展渊源看民族审美文化

旅游美学论文——从我国陶瓷雕塑发展渊源看民族审美文化

引言中国陶瓷雕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但是,尽管其发展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杰出、文化内涵丰富,长期以来,对其研究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分析也往往流于表面,远没有达到深入透彻,因而,很有必要对其各方面成就进行全面细致分析。

本文结合中国陶瓷雕塑发展史及其现状,对中国陶瓷雕塑审美文化内涵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功。

第一章雅俗共赏全面展示民族审美文化特征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历来就不是专为某一阶层服务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所有阶层的审美及实用需求,既有迎合宫廷奢华生活的具有皇家气派的精致雕塑,也有体现文人士大夫雅趣的案头把玩之作,更有展现广大农民和普通市民阶层风土人情的平民作品,全面而集中地展示着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1.1宫廷陶瓷雕塑作品宫廷监制的陶瓷雕塑作品由于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因而均为上乘之作,在品质上为民间雕塑作品所不及,或气势磅礴、或精工巧制,无不尽显皇家风范,充分体现着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诉求。

从气势上来看,宫廷陶瓷雕塑作品往往器型硕大、华贵典雅,如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制兵马俑,极为壮观,为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迹。

高大仿真的兵马俑规模宏大、排列整齐、神形兼备,展现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兵强马壮的丰功伟绩,显示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豪迈精神面貌。

从制作精巧程度上来看,宫廷雕塑不仅注重外观大气,在细节刻画上也非常关注,具有明显的宫廷审美趣味,最精工巧制的宫廷雕塑恐怕莫过于清乾隆时期,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为宫廷制作了许多匪夷所思、登峰造极的雕塑作品,如各式各样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瓷制佛像、“八宝”、“七珍”、大法轮、宝塔、佛龛等,显示着清乾隆宫廷繁缛奢华的审美追求。

1.2文人陶瓷雕塑作品文人趣味与宫廷趣味的显著区别在于:宫廷追求华美而文人崇尚清雅,因而,为文人士大夫制作的陶瓷雕塑作品趋向于清新淡雅、高洁朴素。

文人趣味最为浓郁的陶瓷雕塑作品当属宜兴紫砂陶器中的塑器。

中国陶瓷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中国陶瓷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中国陶瓷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研究摘要: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陶瓷艺术精神之魂,中国陶瓷艺术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无不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精神是“自然”与人契合的向外延伸,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情体悟,是中国传统精神独特的文化符号。

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创作饱含了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人本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理想。

中国陶瓷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体现了古人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格。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精神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中国陶瓷艺术审美表现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陶瓷艺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文化精神1艺术陶瓷创作民族化原因1.1陶瓷艺术丰富多彩中国陶瓷能够立足于世界陶瓷之林,就是因为坚守中国艺术陶瓷创作民族化,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已达数千年之久,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精髓已被大众所领悟。

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陶艺工匠营造了无以比拟的陶瓷创作文化氛围。

首先,在创作主题选择上,就格外重视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

在艺术陶瓷创作、构思中,产生了诸如软彩、硬彩、洋彩、青花、颜色釉等陶瓷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制作技法,色调强调固有色,结构强调用线造型,这些传统的技法奠定了中国艺术陶瓷的基础并流传至今,并还在不断涌现出更多新型优秀作品。

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传统的陶瓷创作逐步和国际接轨,例如出现了很多体现西方油画效果的动物、风景、植物等陶瓷作品。

但陶瓷作品很难实现理想的油画效果,抽象派作品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版画效果的刀刻陶瓷作品显得单调和粗糙。

因此,中国陶瓷创作的民族化不但不妨碍其发展,相反更易于为国际所接受。

1.2艺术创作精益求精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提高陶瓷工艺水平,更应提高自身修养和理念,融入民族特色的作品更能让人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陶瓷艺术多元化的形势下,通过创作技巧、作品造型、文化知识和个人感情等的融合,产生出艺术创作的多层次表达方式,这丰富和营造了群众的视觉、形象语言库,不断提高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方式,不断提升人类对艺术的追求。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摘要:我国陶瓷雕塑艺术具备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工艺技术关键构成部分之一。

在研究陶瓷雕塑艺术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对其艺术设计和审美的分析,随着陶瓷雕塑艺术的不断发展,其艺术设计也更加多样化、姿态各异,审美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陶瓷雕塑艺术;设计;审美;分析研究引言:陶瓷雕塑是一种根据雕塑泥胚经过烧制而成的立体艺术作品,其加工过程有多种工序,包括模印、镂、堆、塑、雕刻等,最后经过高温烧炼才能得到成品。

不同类型的陶瓷雕塑特色各异,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展现艺术品、手工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小玩具等,都可以依靠雕塑技艺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国陶瓷艺术发源已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因而,对陶瓷雕塑的艺术设计和审美拥有更高要求与研究,也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特点结合的反映,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

一、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基本内涵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想法等用不同的雕塑材料、不同的设计方式表现出来,使陶瓷雕塑作品具有了“意识”,蕴含了内在情感,即为陶瓷雕塑艺术的设计与审美内涵。

陶瓷雕塑作为雕塑作品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一,是雕塑作品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陶瓷雕塑的主要内容有亭台楼榭、山水画年、人物雕像等,设计也以此展开,出现了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也给了观众评价作品的不同角度。

与此同时,陶瓷雕塑的设计和审美在各国文化传播方式中随时变化和拓宽,使大量艺术作品形象和魅力反映出更多的艺术主要表现。

在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下,创作者还整合和表现了更多思想观念和个性特点。

在设计造型上,从审美的视角,融合传统设计设计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设计表达形式,使审美从视觉上更为多元化。

陶瓷雕塑艺术设计和审美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得益于各个艺术院校陶瓷雕塑教育的成功,再加上对出色的陶瓷雕塑艺术设计师高超的专业技能的传承,都有力地推动了陶瓷雕塑艺术设计和审美地发展。

我国传统雕塑的审美艺术-审美艺术论文-文学论文

我国传统雕塑的审美艺术-审美艺术论文-文学论文

我国传统雕塑的审美艺术-审美艺术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传统的雕像是实用性和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对其进行审美艺术分析的时候,不能忽视其整体的特征与其作用,我国传统雕塑的审美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塑材质取自自然、表达含蓄注重意象美以及雕刻手法的多样灵活使的其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

一、取材于自然,蕴含自然美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支配之下,与自然界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人民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创造出一系列取材于自然的中国文化。

因此,我国传统的雕像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无论雕像材料的选择还是雕像内容的创造,都离不开人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

与西方以石雕为主的雕像艺术不同,我国的雕像则是以土、木、石、金属、竹等自然材料为主,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基础之上,我国人民对土的特点了如指掌,因此,土不断地被人民加工、淘洗、雕塑成型,与水混合,成为秦砖汉瓦的主要材料,同时也制成了许多精美的陶器,成就了辉煌灿烂的陶瓷时代。

木制的雕塑在古代的雕塑中也最为常见,古代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木是“五行”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精神意义,木制雕塑受到人们的欢迎,经久不衰。

石材相比较土木较难雕凿,汉代以后大规模的进行雕凿,雕凿出许多的佛像,但后来逐渐被小型的石雕代替。

金属的雕造艺术以青铜为代表,雕造出许多像《马踏飞燕》这样传神的作品。

同时,传统雕像的内容大多是对自然物象的再现,体现出清新自然的自然美,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动物的雕造,从早期的陶器时始,到青铜时代以及后代各代帝王的建筑雕塑和居民的房屋建筑都有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为这些器物房屋添上了诸多的灵气,使其更具有自然美,如雄狮、猛虎、烈马、飞龙、忠狗、以及各种奇异的灵兽等,这些雕塑是自然与人类的完美结合。

二、注重写意空间,具有含蓄美中国美学向来注重“意象”的创设,这一审美理论影响了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影响着雕像的雕凿,中国的雕像更加注重对想象空间以及象征艺术的处理,让观看者可以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1. 引言1.1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历史意义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史前时期的彩陶到宋代的定窑瓷器,中国陶瓷雕塑一直承载着民族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精神。

陶瓷雕塑以其质朴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宗教、宫廷和民间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还为后世的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

通过陶瓷雕塑,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古代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体现在其传承和延续的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和保护传统陶瓷雕塑,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后人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2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中国传统陶瓷雕塑自古至今一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陶瓷雕塑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目前,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不少陶艺家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破传统陈旧的形式,创作出更具时代感与创新性的作品,引领陶瓷雕塑的发展潮流。

传统陶瓷雕塑的题材和形式在不断拓展和创新。

除了传统的人物、动物、花鸟等传统题材外,现代陶艺家还将现代生活元素、抽象艺术等内容融入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陶瓷雕塑的材料也在进行创新,出现了更多的新型材料和工艺,使作品更加立体、精细、富有质感。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并存,题材、材料、技术手法等方面都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和突破,展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字数:317】2. 正文2.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是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始于商周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亮点。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陶瓷雕塑也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传统陶瓷雕塑的历史文化、创新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陶瓷雕塑的历史文化中国陶瓷雕塑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陶瓷雕塑以器物为主,主要以青铜器和玉器为原型,主要代表有陶俑和陶俑马车。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的陶瓷雕塑开始走向成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代的“楚文化陶俑”。

这些陶俑造型栩栩如生,细腻精致,堪称中国陶瓷雕塑的代表作品。

隋唐时期,长沙窑、唐三彩等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雕塑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唐三彩中的陶俑、陶马、陶骆驼等作品,以其绚丽的色彩和形态生动的形象而著称于世。

宋代的官窑、定窑、汝窑等名窑的兴盛,为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瓷俑、瓷雕和瓷画,成为中国陶瓷雕塑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二、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陶瓷雕塑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传统陶瓷雕塑在材料和工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材料上,陶瓷雕塑开始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如瓷器、搪瓷等,使得作品更加细腻、光滑、坚固,更好地展现了雕塑的形象和细节。

在工艺上,陶瓷雕塑开始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3D打印、数字雕塑等技术,使得作品更加立体、自然,更好地展现了艺术家的创意和技术水平。

传统陶瓷雕塑在题材和风格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陶瓷雕塑往往以人物、动物、花鸟等为题材,现在开始尝试以抽象、现代为题材,如《奔马》、《开心果》等作品,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态,来表现出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而在风格上,传统陶瓷雕塑开始尝试与西方雕塑、现代雕塑相结合,如采用现代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形式,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时代感。

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中国陶瓷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被称为"陶瓷之乡"。

900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陶瓷工艺的发源地和领先者。

中国陶瓷文化是一种完美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情调,在其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陶瓷文化的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其独特的形状,它们以完美的比例融入创意中,每个陶瓷作品都有着独特的形式。

它们以模仿中国传统的稀有花纹的方式来表达艺术之美,其中的每一笔画都令人眼前一亮。

另外,中国陶瓷文化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氛围,它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即使是非常简单的作品也能够表达出情感深层的主题。

而传统的陶瓷文化则表达艺术家的传统价值观,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情调。

在中国文化中,陶瓷工艺也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哲学,中国人认为,文化就像一座大山,太多的因素构成了它的地貌。

中国陶瓷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为每个作品增添一种无穷的情感和非凡的艺术价值,这就是我们追求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名外国青年走读中国,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古朴的雕刻和细碎的细节,中国的渊源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被翻起,一股富有生机的审美滋生,令我津津乐道。

面对庞大的中国陶瓷文化,我们应该多欣赏,多学习,探索它的秘密,体味它的美丽与内涵。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中国传统陶瓷雕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包括瓷器、陶器、青铜器等材料制成的各种雕塑造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当今科技不断进步、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方向。

目前,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家的思考和尝试,逐步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和形式。

例如,陶瓷博物馆推出的“釉上彩”系列,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了许多形态独特、细节精致的陶瓷艺术品。

另外,李传玉等艺术家将传统的制瓷工艺与现代化的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的大型雕塑作品,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技术水平与现代化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陶瓷艺术家还依赖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和销售也缺乏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阻碍了其艺术价值的提升和市场化的推广。

二是缺乏文化自信。

由于中国传统陶瓷雕塑长期承载着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现代社会的欧美化倾向和文化认同危机,使得一些陶瓷艺术家和评论家意识到,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文化自信程度有所不足。

三是创意独特性不足。

虽然一些作品以现代化手法运用传统门类,但是由于主题方面的不够突出,往往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文化的独特魅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技术创新。

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发新型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技术,提高制作效率。

这对于陶瓷艺术品的规模化生产、质量保障、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强文化自信。

从艺术家到观众,都应该在认识和欣赏陶瓷艺术品时树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也要注重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合作。

三是加强创意突破。

创意是发布成功的基础,必须在主题上下功夫,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注重融合现代化的思维、手法和元素,以新思维创建出新经典。

我国陶瓷雕塑的艺术论文

我国陶瓷雕塑的艺术论文

我国陶瓷雕塑的艺术论文1陶瓷雕塑空间的占有形态陶瓷雕塑的空间占有形态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浮雕和圆雕两种。

不管是浮雕还是圆雕都是借助于陶瓷雕塑的语言形态来体现出雕塑家的感情思想及意识形态的。

圆雕是陶瓷雕塑的主要空间占有形式,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陶瓷雕塑艺术品。

它主要是借助雕塑内部的实体连接和自身的重心,使其敦放在地面上或者是空间台座上,这样可以使居民从四面八方观赏到雕塑艺术品。

圆雕较大的一个优势是它既能以一个独立的立体形式出现,也能够与其他艺术品相互结合,作为一种建筑的附属物件而出现。

这种空间状态上的独立性使得圆雕艺术家可以根据实地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对其进行雕塑、刻画。

居民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观赏的角度来接近圆雕并仔细观赏或者是近距离的触摸。

圆雕制作过程较为旋动,设计较为游动。

因此,有利于游客环绕式的欣赏,也有利于圆雕开放式的进行放置。

在对圆雕进行造型设计时,既有单独式的,也有组合型的,正是这种丰富多变的摆放形式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效果。

浮雕相对于圆雕而言,具有不同。

浮雕一般是依附在某些建筑物上而得以存在,作为被依附物的一种装饰品。

在观赏浮雕时,也要在特定的角度上进行欣赏,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

浮雕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主要是通过起伏不一的凹凸面来形成或明或暗的错觉感来体现的,其感光面和转向面都不同。

浮雕表现的是“在真实性的可视空间上的一种假象”。

当浮雕借助于特定的灯光照射时,其营造出来的气氛效果更好。

当然,在具体的空间艺术美方面,不管是浮雕还是圆雕都能够以一种极其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圆雕和浮雕往往是搭配使用的,其空间占有形式上往往是以浮雕作为装饰背景,以圆雕来进行有力的塑造。

只有圆雕与浮雕在空间占有形式上的有效结合才能使雕塑艺术表现出更加完美的空间美。

2陶瓷雕塑的主要空间艺术特征陶瓷雕塑是民族和时代特征的反映,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

随着我国雕塑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陶瓷雕塑作品不断出现许多生动的动物形象,赋予其鲜活的表情动作。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

浅谈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

1引言正是由于中国陶瓷雕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其内涵和创作思想在当下没有坚持传统的材料。

在传承瓷器雕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瓷器雕刻美学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章从瓷器雕刻艺术设计与审美讨论的新视角入手,剖析了瓷器雕刻艺术设计与审美未来的发展途径和发展趋势。

2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基本内涵所谓的陶瓷雕塑艺术设计和艺术,顾名思义,主要就是指运用了塑料或雕塑等三维材质,这些材质则以结合美学处理的方法使用在陶器雕刻中,以完整表现陶器雕刻的概念、情感和思维过程。

而作为整个雕刻群体的主要部分,陶器雕刻又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主体组成部分。

除了社区以外,中国陶艺雕塑美术设计专业也主要以陶器雕刻作品为主,设计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人物雕塑为王的设置、山鸟的设计、亭台楼阁的设计、以花卉为王的人鱼的设计,等等。

这也构成了我国陶器雕塑艺术中最不攻自破的设计形态孔石,它也发表代表了中国陶器雕塑艺术的最新潮流走向。

陶瓷雕刻艺术设计与审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得益于全国各艺术院校对陶瓷雕刻专业教学的成功奠基,对杰出的中国陶瓷雕刻与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高超技术的继承,也是提高中国瓷器雕刻艺术设计水平和社会审美文化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传统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美感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如下二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中国传统陶瓷雕塑艺术设计与美感研究,这些陶艺雕刻重点表现了我国古代形象,强调画李灯(李灯文化艺术馆,合肥231131)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作了无数的文艺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体系,现在陶瓷雕塑已经成为中国应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雕塑;艺术设计;审美Ceramic Art陶瓷艺术. All Rights Reserved.面中所蕴涵的深远意象,以表现现代陶器雕刻艺术设计的意象美感。

而第二方面则是对现代陶艺雕刻的艺术设计和美学研究。

这种现代的陶器雕塑,主要反映了西方现代文化意识形态思潮的造型特征,从传统艺术家的审美角度更加注重现代陶器雕塑的艺术表达。

论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民族情结

论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民族情结

论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民族情结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精品,这些陶瓷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

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

陶瓷艺术品以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中国陶瓷艺术在民族性格的作用下,显示了它浓郁的民族情结,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文明中,中国陶瓷艺术品大多被深深地烙上了祭祀类殉葬品、宫廷用贡品和文人仕大夫的玩赏品的印迹,同时,也成为宗教思想的传播媒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物态显现,在现代陶瓷创作中,中国陶瓷艺术品成为自由灿烂的民族之花,创作主体和自我精神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具备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一、祭祀类殡葬品“厚葬之风”一直风靡于中国封建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

陶瓷艺术品由于自身材料神秘和永恒的特征,一直都作为主要的殡葬皿器。

历代以来,陶瓷殡葬品的种类繁多,从原始粗陶、彩陶、三彩陶到青瓷、刻划瓷、釉上釉下彩绘瓷等无一不有。

众所周知的兵马俑是最有代表性的秦代陶塑殡葬品,秦汉时期出土陶俑皿器的规模之大,品种之繁多在世界上都是罕见。

考古发掘证明,作为随葬仪用的皿器陶瓷艺术品在汉唐五代青瓷、隋唐白瓷、宋代青瓷的出土已是屡见不鲜,数不胜数。

这种厚葬之风以及在葬仪祭祀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民俗风情及其陶瓷用品无一不烙上有我们本民族的情结印记。

厚葬之风虽然造成了大量社会财富的损失和浪费,但同时也是促成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正是中国陶瓷成长的特点之一。

二、宫廷用贡品儒家“礼”教的等级观念是贡品产生的重要原因。

陶瓷艺术品像丝绸、玉器、珠宝等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样式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充当着向统治阶层宫廷贡奉的礼品。

唐代时期,统治者在当时的越窑曾设官督造瓷器,这就是以后各朝代设的御窑厂或官窑的前身,御窑厂或官窑是专门为宫廷生产贡品瓷而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中国陶瓷雕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但是,尽管其发展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杰出、文化内涵丰富,长期以来,对其研究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分析也往往流于表面,远没有达到深入透彻,因而,很有必要对其各方面成就进行全面细致分析。

本文结合中国陶瓷雕塑发展史及其现状,对中国陶瓷雕塑审美文化内涵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功。

第一章雅俗共赏全面展示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历来就不是专为某一阶层服务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所有阶层的审美及实用需求,既有迎合宫廷奢华生活的具有皇家气派的精致雕塑,也有体现文人士大夫雅趣的案头把玩之作,更有展现广大农民和普通市民阶层风土人情的平民作品,全面而集中地展示着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1.1宫廷陶瓷雕塑作品
宫廷监制的陶瓷雕塑作品由于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因而均为上乘之作,在品质上为民间雕塑作品所不及,或气势磅礴、或精工巧制,无不尽显皇家风范,充分体现着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诉求。

从气势上来看,宫廷陶瓷雕塑作品往往器型硕大、华贵典雅,如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制兵马俑,极为壮观,为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迹。

高大仿真的兵马俑规模宏大、排列整齐、神形兼备,展现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兵强马壮的丰功伟绩,显示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豪迈精神面貌。

从制作精巧程度上来看,宫廷雕塑不仅注重外观大气,在细节刻画上也非常关注,具有明显的宫廷审美趣味,最精工巧制的宫廷雕塑恐怕莫过于清乾隆时期,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为宫廷制作了许多匪夷所思、登峰造极的雕塑作品,如各式各样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瓷制佛像、“八宝”、“七珍”、大法轮、宝塔、佛龛等,显示着清乾隆宫廷繁缛奢华的审美追求。

1.2文人陶瓷雕塑作品
文人趣味与宫廷趣味的显著区别在于:宫廷追求华美而文人崇尚清雅,因而,为文人士大夫制作的陶瓷雕塑作品趋向于清新淡雅、高洁朴素。

文人趣味最为浓郁的陶瓷雕塑作品当属宜兴紫砂陶器中的塑器。

紫砂塑器又称“花货”,指整体或局部采取雕塑工艺制作的器皿,清代为塑器制作高峰期,清初最著名的塑器大师有陈鸣远。

紫砂塑器往往为象形仿生型,如各类瓜果、树桩、动物等,并且与题款、书法和绘画艺术紧密结合,构思巧妙,讲究天趣和意境,深受文人青睐,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1.3平民阶层陶瓷雕塑作品
与宫廷雕塑和文人雕塑两类作品相比,为广大平民阶层制作的陶瓷雕塑作品数量更大,并且普遍制作率意、散发出浓浓的民间生活气息,展示着平民阶层的草根文化品味。

汉代陶俑就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汉代盛行世俗化的厚葬制度,因而,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反映真实生活情态的各类小陶俑,其人物俑或载歌载舞、或表演杂技、或说书奏乐、或水田劳作……,塑造虽然十分简洁,但却极为生动传神,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场景。

另外,汉俑中还有许多禽畜俑也相当逼真生动。

宋金时期著名民窑如磁州窑、景德镇青白瓷窑等也生产了大量极具民间气息的陶瓷雕塑作品,如各类小陶俑、瓷枕等。

元明清时期为民间生产的陶瓷雕塑作品数量和品种也相当丰富。

这些作品都集中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审美文化特征。

当代陶瓷雕塑作品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在制作者方面既有普通工匠也有世家大师,还有一批学院派雕塑家,传统的雕塑作品和现代陶艺雕塑作品同场竞技,适应着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样全面展示着当代社会各阶层的审美文化特征。

第二章与时并进深刻体现时代审美文化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随时代则必将被淘汰,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是与同时代审美文化发展风貌相一致的,体现着当时的时代精神。

2.1陶瓷雕塑作品体现着审美文化的时代特征
瑰丽奇谲的唐三彩雕塑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唐代最繁荣的开元、天宝年间是唐三彩的全盛期,唐三彩绝不仅限于三种色调,色彩斑斓、绚丽夺目,形象逼真传神,充分地反映着盛唐文化气象,与当时的文学、音乐、绘画等等共同汇成了盛唐之音。

唐三彩虽然富丽,但是在制作技巧上并不繁缛,表现出与清乾隆时期所不同的潇洒气派,尽显强国风范。

唐三彩中各式人物俑、动物俑,以及房屋、马车等各种写实的陶塑作品使我们可以窥探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全貌,了解唐代审美文化的时代特征。

如唐三彩中的人物俑即依据当时现实人物创作,其中如仕女俑,婀娜富态、肌肤细腻、纤纤玉手,表现出唐代人对于女性的审美观;动物俑则以马的形象为最多,显示唐代豁达开放的精神气质。

2.2陶瓷雕塑作品反映着审美文化思潮的变迁
明代德化瓷塑独占鳌头,特别是在明中期以后,以何朝宗为代表的杰出艺术家将德化瓷塑推上最高峰,而进入清代,特别是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彩绘瓷塑取代德化瓷塑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瓷塑产区,这与明清时期不同的审美观有很大关联。

明代,人们更关注
瓷塑的质地美,追求朴素简洁,因而洁白温润的德化瓷塑得以大行天下,而至清乾隆时期,社会崇尚华美,人们普遍转向欣赏瓷塑的彩绘美,因而,以彩绘见长的景德镇瓷塑更受欢迎,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期,德化瓷的主流产品则由瓷塑转向日用品。

2.3陶瓷雕塑作品展现着宗教文化发展状况
宗教题材的陶瓷雕塑作品从宋代开始比重日益增加,特别是明清时期,宗教题材成为陶瓷雕塑的主流产品,因而,从陶瓷宗教雕塑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当时的宗教文化发展面貌。

例如德化白瓷雕塑大部分为佛、道宗教题材,如达摩、观音、弥勒佛、释迦牟尼、关帝、寿星等等。

其进入全盛期为明嘉靖、万历时期,嘉靖、万历二帝对于道教和佛教均达到了极度痴迷的程度,因而使得全社会崇佛佞道之风盛行,对宗教产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促使德化宗教瓷塑达到顶峰,一代宗师何朝宗的作品甚至万金难求。

再如清代景德镇宗教瓷塑作品,其不仅表现出重彩轻塑倾向,在题材内容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清宫藏传佛教的盛行使得景德镇宗教瓷塑作品种类更加丰富,并且制作了许多以前少见的藏传佛教瓷塑作品,如藏传佛像、藏传佛龛、大法轮等。

清宫中有大量此类作品,是我们了解清代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当代陶瓷雕塑作品也是当代审美文化思潮的产物,同样深刻反映着当代人的审美文化精神。

传统陶瓷雕塑作品仍然受到普遍欢迎,反映着民众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珍爱,现代陶艺雕塑作品则反映着当代全球化文化思潮和都市人返朴归真理念的流行。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陶瓷雕塑作品也必须创新,而不能以陈旧僵化的面貌示人,现代陶艺雕塑作品则要克服缺乏民族文化精髓、出现颓废消极含意以及脱离广大群众的倾向。

第三章兼容并蓄生动反映多元社会文化交流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是一个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亚洲各地以及欧洲等地审美文化思想碰撞兼容,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多姿多彩的多元艺术面貌。

从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史来看,来自中东和欧洲这两个地区的审美文化影响最为显著。

中国很早以前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的频繁往来,西亚文化因素也随之而来,受其影响最为典型的当属唐代陶瓷雕塑艺术。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东西方交流的深入发展,中国陶瓷雕塑外来审美因素影响趋向显著。

唐代胡风盛行,中西亚文化频繁传入中国,唐三彩陶塑中就有不少胡人俑形象,如鲜于庭诲墓中出土的载乐舞队驼俑,驼背平台上坐着四个乐俑和一个舞俑,五俑中有三俑深目高鼻多须,手持波斯四弦曲项琵琶乐器,带有十分明显的西亚文化烙印。

欧洲与中国长期处于隔绝状态,直到明代中后期,欧洲人开辟了海上新航线,才得以绕过中东游牧帝国的封锁而与中国直接贸易,随着欧洲人定购中国瓷器的数量激增,
欧洲审美文化因素开始注入中国陶瓷雕塑艺术中,并产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明代出口欧洲的主要是青花瓷,陶瓷雕塑品极少,在清代则大大增加,清代出口到欧洲的雕塑品中有许多是应欧洲客商的要求而专门制作的,例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曼德侬夫人就曾经委托商人到中国定制了他们夫妇的瓷塑作品,高 22 厘米。

在外销的基础上,清代唐英督理御窑厂期间,开始仿造西洋样式制作雕塑制品,并运用粉彩技术在瓷塑上进行装饰,从而使中国瓷塑的主流向彩绘雕塑转变。

粉彩是受欧洲传入的珐琅彩影响下而形成的,其采取的渲染绘制技法脱胎于西洋油画,使各种人物、植物、动物等雕塑制品高度仿生,惟妙惟肖。

这类仿西洋文化意蕴的官窑陶瓷雕塑制品很快也为民窑所效仿,从而使当时欧洲注重写实、讲究透视、结构和层次、追求华丽等审美文化因素深入到中国陶瓷雕塑中,使中国陶瓷雕塑面貌为之大变。

改革开放后,西方陶艺思潮大举进入中国,对我国陶瓷雕塑艺术产生深刻影响,效仿西方陶艺而兴起的中国现代陶艺运动方兴未艾,现代陶艺接受了大量现当代西方审美文化元素,以雕塑造型表现为主流,反对实用,讲求个性,追求创新,给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界带来新鲜的空气,有利于中国陶瓷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

在接受当代西方陶艺思潮时也要注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可全盘否定我们传统陶瓷雕塑与绘画,要去除西方颓废没落的思潮糟粕,而结合当代审美文化精神取积极有益的精华。

结论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首先,其展示的文化意蕴反映的是全民族各社会阶层的审美倾向,对研究中国各社会阶层不同的审美观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富有时代精神,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观念的生动写照;最后,其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融合了中东、欧洲等地区的审美文化理念,因而反映了多元的审美文化观。

参考文献
[1] 冯先铭. 中国陶瓷.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方李莉. 景德镇民窑.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 袁宣萍. 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 史俊棠. 紫砂春秋. 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