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吴凤芝

合集下载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第一篇:《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1.3.2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C ~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地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3).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3-(-3),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与(-3)的和得3,因为与-3相加得3,所以?应该是6,即3-(-3)=6.(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3)=6(2)由(1),(2)有3-(-3)= 3 +(+3)(3)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 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2)=___,0+(+2)=___;1-(-2)=___,1+(+2)=____;-5-(-2)=___,-5+(+2)=___.这些数减-2的结果与它们加+2的结果相同吗? 计算: 9-8=___, 9+(-8)=____;15-7=___, 15+(-7)=____.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 3a+b=b+a二、例题例1 计算:(1)(-3)-(-5);(2)0-7;11(3)7.2-(-4.8);(4)-3-5.24解:(1)(-3)-(-5)=(-3)+5=2;(2))0-7=0+(-7)= -7;(3)7.2-(-4.8)=7.2+4.8=12;(4)-311113-5=-3+(-5)=-8.24244例2 P25第6题.解:8848.43-(-415)=8848.43+415=9263.43.答:两处高度相差9263.43米.课堂练习:1.P25 练习1,2.2.计算:(1)(-37)-(-47);(2)(-53)-16;(3)(-210)-87;(4)1.3-(-2.7);(5)6.08-(-2.83);(6)(-2.7)-3.7;311⎫⎛3⎫(7)⎛;(8)(-2)-(-1);---⎪⎪42⎝4⎭⎝4⎭(9)(-6-6)-7;(10)(1-5)-(2-8).3.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4.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吗?请你举例说明.课堂练习答案:12.(1)10;(2)-69;(3)-297;(4)4;(5)8.91;(6)-6.4;(7);21(8)-1;(9)-19;(10)2.43.(1)5;(2)1.2 / 34.不一定,例如(-5)-(-3)=-2>-5.3 / 3第二篇:《有理数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寻甸仁德一中高粉翠有理数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被减数、减数有负数的减法,运用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减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法则,对数学的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对于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经历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质,能够灵活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形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第一天吃掉了5个,第二天吃掉了3个,请问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发学生的兴趣。

《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学方案

《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学方案

配套北师大版【教学方案】5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5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2.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能灵活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初步体会转化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难点:能灵活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某日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提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预设答案:知道每个城市的高温和低温.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果想要知道乌鲁木齐这一天的温差,应该如何做呢?预设答案:乌鲁木齐最高温度为4℃,最低温度为-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学生列出算式:4-(-3)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想一想】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几加上-3等于4呢?预设答案:7课件出示温度计,并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图示信息列出等式:4-(-3)=4+3=7师: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答案:减号变成了加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这适用于所有的算式吗?【探究】课件出示练习:计算下列各式:15-6=15+(-6)=19-3=19+(-3) =12-0=12 + 0=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结:预设答案:9,9;16,16;12,12.它们的结果相等,减法统一变为加法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根据下表,找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计算.8-(-3)=10-(-3)=预设答案:8-(-3)表示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是多少?结果是11.10-(-3)表示这天长春的最低气温比银川的【典型例题】例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 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8848m有多少层楼高?答案:解:8844-(-155)=8844+155=8999(m)因此,两处高度相差8999 m.一层楼高约3m,8844 m相当于2948层楼高.例2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分析: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即可.答案:解:(1)350-150=200(分)(2)350-(-400)=750(分)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课时)

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类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二、合作学习,共同归纳1.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9 -(-7)=16. 9 +(?)=16.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减法变加法9 -(-7)=9+7.变相反数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应用1:计算:(1)5-(-5)(2)0-7-5 (3)(-1.3)-(-2.1)(4)113-212(5)(-6)+(-5)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归纳::(1)有理数减法是转化为有理数加法实施的.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以“+”号;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应用2:某天北京中午的气温是零上3℃,到午夜气温下降了9℃,那么北京午夜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此例说明,在有理数范围内,不存在“不够减”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减法的定义:有理数减法是指已知两个有理数a和b(b≠0),求a与b的差的运算。

2.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 b = a + (-b)。

3.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1)同号相减,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

(2)异号相减,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有理数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运算规则等。

2. 练习题,包括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3. 学生学习手册,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情况。

4. 练习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减法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程度。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数轴帮助理解和解决有理数减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数轴解决有理数减法问题。

难点:1. 理解有理数减法中的借位概念。

2. 熟练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数轴教具。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和笔。

2. 学习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减法的学习,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1) 介绍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2)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解释借位的概念和原理。

3) 强调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正负数的减法、借位的处理等。

3. 练习与讨论: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运算,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理数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有理数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数轴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实际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

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学习有理数减法的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通过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借助于已有知识,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如何省略加号,并且还要正确掌握省略加号后它们表示的是哪些数的和,强化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3-24页。

(二)、导学练习 [活动1]:学生课前自主完成。

1.减法法则:,用字母表示为:2.计算(1)1-5= (2)8-11= (3)6-9=(4)9-(-9)= (5)(- )-(- )=[活动2]:学生先课前自主,然后在课堂上一起和大家交流讨论。

1、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

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2、一20十3十(十5)十(一7)(读作,,,的和 )3、计算:(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 注意: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该先将减法按规则统一成加法后再计算;第一个数前面的一常用括号括起来,但熟练后,第一个数带负号时,通常可以不用括号手起来。

4、计算在做有理数运算时,易出符号错误。

计算:(1)(一5)一(一4)一(十1)=(一5)十(一4)十(十1)=(一9)十(十1) =一8(2)(一7)一(十4) 十(一8)十(一3)一(一8) =一7十4一8一3一8 =一22. 以上两个小题均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学法指导:有理数混合运算,只有将减法按规则统一成加法后,才能省略加号,而减号不能省略。

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我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为了书写简便,常常省略加号和括号。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3.能够解决与有理数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2.解决与有理数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有理数减法的概念与性质;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入问题:小明手里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明把2个苹果给了小红,现在谁手里有更多的苹果?请分析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概念,并总结有理数减法的特点。

步骤二:概念讲解1.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即减法a-b可以写成a+(-b)。

2.说明有理数减法的性质:减法的结果与被减数、减数的顺序无关,即a-b=b-a。

步骤三:运算规则和方法1.介绍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加法的逆运算;2.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从被减数上减去减数。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1.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有理数减法运算练习,检查学生对于运算规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2.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澄清疑惑。

步骤五: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的方法解决,例如:小明买了一部手机,花了980元,他拿出1200元给售货员,找出多少钱?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合适的运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通过导入问题、概念讲解、运算规则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熟练运用运算规则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减法运算和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了互动问答和口算练习,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减法运算和实际问题时表现出困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第一篇: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篇一:有理数的减法教案1 1.3.2 有理数的减法(1)第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计算.(1)(-2.6)+(-3.1)(2)(-2)+3 2.填空.(1)__+6=20(2)20+______=17(3)___+(-2)=5(4)(-20)+___=-6五、新授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4-(-3),?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你会计算它吗?(鼓励学生探索)可以先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7℃.另外,我们知道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4,因为7+(-3)=4,所以4-(-3)=7 ①另外4+(+3)=7,② 比较①、②两式,你发现了什么?发现:4-(-3)=4+(+3).这就是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如何转化呢?减-3相当于加3,即加上“-3”的相反数.比较上面的式子,计算下列各式:50-20= 50+(-20)= 50-10= 50+(-10)= 50-0= 50+0= 50-(-10)= 50+10= 50-(-20)= 50+20=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仍然相同.归纳:通过上述讨论,得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表示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5为课堂教学内容。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方法,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理解,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法则的导出和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一)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已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实际,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4+(-3)=?,0+(-7)=?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为新课作好准备。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一)》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一)》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一)》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

难点: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多做对比练习。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4.2有理数的减法。

2.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

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自学P24练习以上的内容后,思考并回答: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3、潜水员甲潜入海平面下10米,潜水员乙潜入海平面下20米,甲的位置比乙的位置高多少米?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计算:(1)0-(-2.17)(2)2.8-(-3.2)(3)-10-(-8)(4)(-2/5)-(-3/5)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做第24页练习第1题,其余的同学在座位上练习……请XX做第24页练习第2、3题……(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数学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同一题下)。

观察板演,找错误。

请大家看黑板,找错误。

找到的请举手。

2.学生更正。

3.学生讨论,评判。

(1)先看第一位同学做的(再看第二位同学做的……)[若对,则师:认为对的举手,师判“√”][若有错,则引导学生错误的原因及更正的道理][估计出现的错误](2)第1题中,第(2)题得出-3+5=-8的错误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错因,并更正。

(3)第2题中,-1/3+2/3=-1的错误结论。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规则;•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课件;•学生: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 引入•提出问题:如果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减,应该如何操作?3. 规则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总结出有理数减法的规则:–不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减,先取绝对值大的数,然后将其符号改为与绝对值小的数相同;–相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减,取绝对值相减,并保留相同符号。

4. 示例演练•给出示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过程。

5. 练习巩固•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题,检查答案。

6. 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问题。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什么运算?8.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六、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表现;•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准确性。

七、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总结;•示例题目与解答过程。

八、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引入:5分钟;•规则总结:10分钟;•示例演练:15分钟;•练习巩固:15分钟;•进一步应用:10分钟;•拓展延伸:5分钟;•总结反思:5分钟。

以上是一堂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设计,通过导入、引入、规则总结、示例演练、练习巩固、进一步应用、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号相减,异号相加。

3. 减法运算的顺序:先算括号内的,再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法则,减法运算的顺序。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中的符号判断和计算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

2. 采用例题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学会有理数减法运算。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2. 讲解有理数减法概念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讲解减法运算的顺序,让学生明确计算时的步骤。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有理数减法概念和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有理数减法。

3. 反思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探索有理数减法的其他性质和规律。

有理数的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生:(+10)-(+3)=+7.师:计算:(+10)+(-3)得多少呢?生:(+10)+(-3)=+7.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 (1)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生:-7即:(-7)+(-3)=-10,所以(-10)-(-3)=-7.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生:(-10)+(+3)=-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b a b a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4.例题讲解:(出示投影1)例1 计算(1)(-3)-(-5); (2)0-7;8.(1)4;(2)5;(3)7;(4)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三篇篇一:《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作用】《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教育、教学目标】⑴知识和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与价值目标: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
投影仪、温度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旧知回顾】
1、 的相反数是;在 中,相反数最小的是

2、计算:(1) ;(2)
(3)
3、比 ℃低 ℃的温度是;比 ℃低 ℃的温度是

【新知探究】
一、自主探究,合作归纳
完成课本P29练习A组第1题
巡视指导
小组内合作交流
巩固达标阶段
【检测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数相减,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B、零减去一个数仍是这个数;
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差为零;D、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2、计算:(1) (2)
【拓展延伸】
1、计算
(1)
(2)
2、已知 的相反数为最小的正整数,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 - 的值。
例2:国际空间站测得站外温度的变化范围是 ℃~ ℃,站外的最大温差是多少?
(做完后对照课本P27和P28例1例2的步骤,并总结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运算步骤)
第一步,改变两个符号,把减法转化为;第二步按照有理数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同时改变的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变为“+”,一个是减数性质符号,由“正”变为“负”或由“负”变为“正”。同时,我们要注意,被减数的符号是不发生改变的。
学情分析
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找小组回答并板演
先独立完成
再小组合作交流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课后反思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提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冀教版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五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三、拓展提高
例3:计算
(1)
(2)
四、反馈训练
1、计算
(1)
(2)
(3)
(4)
(5)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m,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m。
3、(选做题)若| ︱= ,| ︱= ,且 > , < ,
- =。
提出要求
巡视指导
独立思考,填空
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交流阶段
探究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你能用算式表达上面第 题的两个运算关系吗?试试看
(1);(2)。
2、计算:(3) ;(4)
3、观察比较以上两题中的(1)(3)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4)呢,是否也符合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二、应用法则,规范步骤
例1: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4)
计算(1)
(2)
【选做题】2、计算
(1)
(2)
探究二: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
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把 的减法统一成加法,省略加号后计算出结果。
2、读出下面的算式,再进行计算
(1) (2)
对照例题规范自己的步骤。
归纳总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省略
转化
减法加法
加号与括号
用法则
运算律
计算
有效训练二:
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转化成加法,再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当出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处理吗?通过下面的题目试试看。
计算:
完成后对照课本P28例1的步骤,我们可以得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相反数把减法统一成加法再进行计算。
有效训练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