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合集下载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1.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虽然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环境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不同环境问题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衔接不紧密的情况。

其次,环境执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还有待提高,导致环境违法行为难以有效监管。

1.2 监督力量不足环境监督体制中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都有待提升。

当前,各级环保部门的监察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环境监管需求。

而且,尽管一些监察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很有经验,但仍有一些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发现和抓捕。

1.3 监管措施不够有力在环境监管方面,制度规定和执法手段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另一方面,环境监管手段相对单一,很难对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议为了解决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完善其功能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2.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特别是在不同环境领域间进行衔接和协同。

同时,还要提高环境执法的标准化程度,确保环境违法行为能够被有效监管和制止。

2.2 加大监督力量建设力度应加大对环保部门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的投入,通过培训和选拔来提高监督人员的能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环境监督工作,以确保监督力量的充足和专业性。

2.3 加强监管措施的效力在制度规定方面,应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进行调整,使其具备威慑力。

此外,可以推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

2.4 推进信息化技术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在环境监督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督效果和管理水平。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对策。

由于我国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环境管理体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
(1)管理体制上缺乏约束力:目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完善,但环境
管理机构使用的制度约束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法规实施的长期滞后、管理
的颗粒度低等方面;
(2)管理技术上存在不足:在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治理、
环境监测等管理技术不足,部分地区也存在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3)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环境管理机制在相关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不
够灵活,导致国家环境治理不能及时地适应新形势变化并橡胶有效的实施。

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的法治性:完善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约束力,强调严格执行;
(2)加强环境技术:注重研究与开发环境治理技术、加强资金投入;
(3)改进环境管理机制:允许实行新的环境管理措施,使之能够更
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环境行政管理状况及改进措施

环境行政管理状况及改进措施

环境行政管理状况及改进措施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难题。

因此,加强环境行政管理,落实好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成为当下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不足,一些地方甚至存在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现象,严重妨碍了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那么,现阶段我国环境行政管理状况如何?如何改进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将通过对环境行政管理的考察,分析当前环境行政管理的状况,探讨有效改进措施。

二、环境行政管理的状况分析1.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当前,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中央和地方分权力量不均衡,重点是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缺乏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

一些地方环保局承担了部分监管职能,但缺乏执法机构,难以有效制约污染企业;同时,一些地方环保局占据主导地位,限制了其他执法部门的行动,形成独裁态势,也限制了整个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

2.法规意识有待提高法规的意识与制度完善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现如今许多企业并不遵守法规,并且在介入细节环节的时间上也明显不足,使监管部门对违规情况难以及时掌握。

同时,更高的罚款额度以及相应罚款的执行力度也需要提高,这样才能让企业在环境保护上投入真金白银。

3.数据监管方面存在不足环境治理工作的实施需要数据与知识的支撑,但在不少地区,监管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并未建立有效的数据交互以及协调机制,原有的污染排放口排查及其具体数据收集工作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为顽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精准的监管污染企业。

4.执法成本较高在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监管部门在执法成本上支出巨大。

一些高污染企业为逃避环保监管,采取多种措施违法排污。

这些企业常常雇佣一些专业机构,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遮挡欺骗监管部门,导致部门难以依法制裁。

三、环境行政管理的改进措施1.建立更加高效的执法机制建立一体化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分散、重复、遗漏等问题,强化环境执法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环境执法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精益化排查及专项执法效果,引导行业自律,加强对企业的考核和督促,提高行业的整体环境效益。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由于现行的社会体制所致,加上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因而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政府部门虽然也通过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尤其是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方面的漏洞,更让环境保护的注重形式而忽视进展。

本文就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字:环境保护;行政体制;问题对策1、我国现行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改革和建设滞后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在宪法上就有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并没有形成比较合理的机构,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并没有起到最大作用,行政调控手段也没有被利用。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行政权力的划分决定行政职能的配置,而行政职能的配置又决定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

我国的环境立法和行政中虽然制定了专门针对环境管理体制的条款,然而其机制还并不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也长期滞后于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在环保立法方面更是落后于行政体制改革。

这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环境法律制度还有着强烈的行政主导性,缺乏对立法的基础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缺乏内在的体系化的思考和设计。

另一方面是我国环境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

加上立法制度和立法背景等原因,使得各种立法规定之间很难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造成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统一,使统一管理目标实现的难度加大。

1.2生态保护机制无法实施统一的监督国务院提出的“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的要求,目前来看实现的难度比较大,地方政府各部门间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夫去制定本部门所管理的资源法律,并通过法律来加强自身的授权和权力,造成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加大基层部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难度;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上各自为政,相互衔接还不够,使生态保护标准和生态建设各异,措施综而不合,这非常不利于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宏观调控;加上一些分工不够明确合理,造成多头管理,执行分工时职能常常越位、重复和交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管理与污染防治、特种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资源管理部门政企不分,资源管理部门既有监督生态建设的职能和保护,又有经营和开发资源的任务,此种情况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乡镇环境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与此乡镇环境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乡镇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必须对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以促进乡镇环境管理的健康发展。

1.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大多数是由乡镇政府牵头,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一些乡镇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环境管理不力,无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2.资源配套不足乡镇环境管理的资源配套不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乡镇环境管理缺乏专业化人才、技术设施和经费支持,无法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导致环境管理的水平较低。

3.监管难度大由于乡镇环境管理范围广泛,资源有限,监管难度大。

一些乡镇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网络,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

4.环境治理缺乏“一体化”乡镇环境管理中存在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分割和协调不足的现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环境治理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作战。

5.群众参与不足乡镇环境管理中,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参与方式和机制。

一些环保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乡镇环境管理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制应当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的乡镇环境管理体制。

完善环保督察制度,强化环境管理的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的效能。

2.加强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应当加大对乡镇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

加大对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环境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加大对环境管理的经费支持,为环境管理提供充分保障。

4.实行“一体化”环境治理应当推进乡镇环境管理的“一体化”治理。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形成良好的环境治理合力,为乡镇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 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其中就包括环境行政管理。

然而,环境行政管理也面临着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我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空白和不严格的地方。

同时,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环境法规缺乏敬畏之心。

其次,环境监管能力薄弱也是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环保部门的力量有限,难以准确监测大量企业和个人的排放情况。

同时,在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与企业存在着勾结现象,导致监管形同虚设。

最后,环境行政管理的信息公开和民主参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在环保决策中缺乏信息公开和民主参与的原则,导致公众对环保政策缺乏信任和认同。

因此,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环境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规范和法规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效果,增强信息公开和民主参与。

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对环境保护加大投入,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共同实现环保的目标。

2. 环境行政管理中的执法难题及解决对策环境行政管理中,执法难题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

在执行环保法规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首先是取证难。

一些企业或个人对环保监管部门的检查有心理准备,容易将违法行为隐瞒起来,难以取证。

有些环保监管人员水平有限,上门查访时往往会遭到对方反复推脱、阻挠。

其次是执法效力不足。

现行法规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对较轻,违法成本较低,一些企业或个人对此置若罔闻。

最后,执法部门管理不力也是问题之一。

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关系违背了监管部门担任监督的职责,部分环保员工泄漏执法信息,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

为了解决执法难题,在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应该提高执法水平和素质,建立严格的案件立案、办案和检查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督察。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与完善建议在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不足,这些不足不仅影响了环境监管的效果,也制约了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改进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不足一:制度不健全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首先,在法律法规方面,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善,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执行力度也不够坚决。

其次,在监管部门设置方面,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不够紧密,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此外,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综合治理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手段。

完善建议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了改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不足,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确保环境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建议二:强化部门合作为了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效率,我们需要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

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提高环境监督管理的效果。

完善建议三:促进综合治理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手段,促进环境的综合治理。

可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

同时,加强对于环境监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确保环境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不足二:监督力度不足另一个主要不足是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中的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一些企业甚至存在着敢于违法的问题,对环境保护形成了不良示范效应。

此外,监督手段单一,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状况,也难以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

完善建议四:增加监管力量为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监督力度,我们需要增加监管力量,特别是加强对于环境监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度。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一、问题概述乡镇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乡镇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环境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乡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影响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些问题使得乡镇环境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亟待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存在问题分析1. 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乡镇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较大的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

一些乡镇政府部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职责交叉,互相推诿责任,导致一些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由于乡镇行政区域较大,环境管理涉及面广,环境管理工作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领导,导致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2. 乡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一些乡镇地区,由于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对环境保护存在固有观念,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不够积极,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3. 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才不足,环境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

乡镇环境管理缺乏资金支持,环境治理设备和技术水平低,难以有效应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解决途径要加强乡镇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完善乡镇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协调机制。

加强乡镇环境管理规划,统一领导,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效率。

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要加强对乡镇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环保专业水平;加大对乡镇环境管理工作的投入,保障环境管理需要的资金和设备保障,推动乡镇环境治理设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乡镇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保护乡村环境的基础,解决乡镇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每个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乡镇环境管理工作,提高乡村环境保护水平,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愿景,保护乡镇环境,改善乡村生活质量。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与优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然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下:
一、部门职责不明确。

环保部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在环境管理中存在职责重叠、分工不清等问题,导致环保政策难以落实。

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然逐步完善,但仍存在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如环境污染惩罚力度不足,环境监测标准不一致等等。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环保执法存在制约因素,如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够等,导致环保执法难以全面、有效地执行。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一、明确部门职责。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环境管理的协调机制。

二、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环境监测标准的统一。

三、加强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环保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加强合作、提高意识、加强监管,才能实现环保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探讨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探讨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探讨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不断壮大,导致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在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要想有效合理的展开就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环境管理体制在建设的同时也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伴随,我们要积极的去解决和完善。

首先要充分发挥环境管理体制的作用,并且在立法中要明确环境保护体制,划分权力,明确责任,提高全名参与度,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完善措施;职责;权限我国这些年的环保工作,基本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模式,这个时期的环境监督管理,主要是靠政府机关的行政协调,在国家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环保工作在理论研究、环境立法、监督管理、环保产业、机构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监督管理进入了转轨变制的新时期,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文从环境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加快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设,完善环境管理体制的各项工作。

一、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变动程度较为频繁,所以系统完善的规范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形成,而且机构设置有叠加现象,例如,针对自然保护,环保部设立自然保护司,国家林业局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等。

此外,环境管理还缺乏专门的和权威的协调机构,难以协调各方的工作,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2.环境管理的职能配置不当综合部门行使专业部门的职权,发改委农村经济发展司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保部相比而言,其规划的专业性要低,往往会影响环境管理的效果。

另外,环境管理体制以地域管理为主,环境主管部门对本级政府负责,而上级和下级环境管理部门只存在业务指导关系,缺乏监督和制约,严重影响了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

对于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其人事任命、预算等都由本级政府决定,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时候,容易受到人事因素的影响,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孙慧玲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孙慧玲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孙慧玲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环境管理体制立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完善环境资源市场法律制度,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议,促进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问题;完善途径1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现状环境管理体制又称为环境保护机制设置,它的隶属关系同于环境管理权限划分,它是环境管理体系、制度以及方式方法的总称。

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中央统一管理与部门分工管理相结合的可行的管理体制。

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还能够体现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效果。

但是,社会时代不断地发展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制约,也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带来了困难,这样的冲突会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危害。

2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中存在的问题2.1 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我国的环境法中,一些相关条款都非常的具有针对性,但是其中还是有非常多的缺陷,其中,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以及其职能的设置都缺少相应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各项规定之间没有非常足够的衔接与协调,各规定之间甚至有互相矛盾的情况发生,但是还是没有完善的体制对核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制约也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些现象都给予环境管理体制带来了正常运转的困难。

2.2 现行环境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理论性有余,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立法受“宜粗而不宜细”指导原则的影响,环境法律法规原则性、法理性、概括性款较多,具体性、执行性、实践性规定较少,法律的可操作性差,执法随意性大,执法标准不一致。

许多环境法律都过于原则化,缺乏配套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突出表现在有关环境法律责任的规定上,仅指出违反环境法应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但到底哪些属于行政、民事、刑事责任内容,违法者又在哪些情况下分别承担这些责任,如何强制违法者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或污染后果相当承担责任等等内容,都没有明确规定。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有效、 可 行 的措 施 , 提高我 国的环境质 量 。
2 完 善我 国环 境管 理体 制 的几点 建议
( 1 ) 建立 高规格 的跨地 区 、 跨 部门协调 机构 , 法 律 应 当 明
确 规定统管 、 分 管部 门的职责 、 地位 。具体 的措施 有 : ①建 立
高 规格环境 管理协 调机构 : ②在统 管部 门和分管部 门关 系方
目标 的职能 . 尤其是不 能让其 承担与其 管理 目标 有矛盾 或冲
突 的职 能 故 应 对 各 个 部 门 的 管 理 性 质 进 行 明 确 . 比如 执 法
( 2 ) 对现行 环境 管理 体制 进行 改革 。 并 突 出管 理主 体权
威性 、 独立性 。 主要措施 有 : ① 构建 以区域生 态环境特 点为基
滥 用职权 的 . 由其 上级 主管机关或 所在单位 给予 相应的行 政 处分; 如构成 了犯 罪 , 则 依法 追究刑事 责任 ” 。 然而 , 有很 多行 为还 没有 达到徇 私舞 弊 、 玩 忽职守 、 滥用 职权 的程度 , 所以,
很难让 单位 、 部 门给 予 行 政 处 分 。
“ 先 收后放 , 收支 两条线 ” 的体 制 : ② 要 将地 方环保 机 构 的人
事 任免权统一 归 口于上级环 保主管部 门
( 4 ) 对 环境补偿 机制 、 财税制 度 、 现 行 政 府 评 价 体 系 进 行 相应 的改革 , 并 充 分 调 动 政 府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的 积 极 性 具 体
单行立 法对环 境管理体 制的规定 过于简单 ; ③各 种立 法规定 之 间缺乏协调 和配套 ; ④环境 管理体制 立法体 系不完 整。
确. 才可 以有效提 高环境管 理工作 的效果 。 所以, 应 当对我 国 环 境管 理体 制立法 进行 全面 、 深入地 了解 , 以便 制定 出更 加

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013年12月11日15:05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作者:侯佳儒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35引言所谓“环境管理体制”,就是关于国家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划分、权力配置及其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体系,它应包括法律保障、组织机构设置、权力配置结构和职权运行机制四个部分。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是根据1989年颁布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7条建立,已不合时宜,亟待改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对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进行检讨,找到其问题、剖析其症结并进而提出完善建议,是当务之需,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一、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如果以中央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变化为标准,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历经四次大的改革:1982年,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境保护局,属司局级机构;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建设部中分离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正部级机构,强化全国的环境政策制定、规划、监督、协调等职能,同时成立“国土资源部”,以统一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2008年,成立环境保护部,由国务院直属机构变成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更好地发挥环保在服务民生、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组织保障。

至此,我国确立了目前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管理体制。

以此为依托,我国目前环境管理具有两种模式:1.“块块管理”模式。

在纵向关系上,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设有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环境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块块管理”,也叫“区域管理”,它是将同一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不分行业、不分领域、不分类别均纳入该区域环境管理范围的管理模式。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并通过改革和创新环境管理体制等手段,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然而就目前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发展现状来看,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环境管理部门在执法以及管理过程中,缺乏独立性,职能不全面,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完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环境发展问题越发严峻,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环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成为了我国广大民众十分关注的议题之一。

基于此,加强环境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首先应当根据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改善我国环境问题。

1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所出现的不足和缺陷1.1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全面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全面主要表现为综合部门代替部分专业部门行使职权。

当前我国发改委针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但是与环保部环境管理规划相比,前者专业性较低,无法有效的达到环境管理的作用。

同时,发改委出台的相关文件指出,部分国有部门应承担相应的环境管理责任,例如铁道部门应当对铁路中的噪声进行监管,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铁道部门关注的往往不是噪声问题,更加关注的是自身利益。

除此之外,我国环境管理还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例如:各级环境管理部门之间不具备从属关系,而本级的政府机关只是负责对对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我国环境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大大降低了环节管理的效果。

与此同时,环境管理部门的人员热敏以及预算控制等相关工作由上级政府机关进行管理,因此对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环境管理不灵活,缺乏公众参与目前,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在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工作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变通、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单一性,这样一方面会对环境管理中的市场调节造成阻碍,带来监管不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带来资源浪费的问题。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发表时间:2020-10-12T07:19:32.70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7期作者:严李锟[导读] 本文将研究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建议,以促进中国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海门市政务服务代办中心摘要:在环境与节能政策全面实施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应有序实施,强调不同制度合理运用,加强治理制度立法,确保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真正完善。

环境管理体制分为经济模式、责任模式、技术模式,详见下图。

环境管理关键是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这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成果,也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研究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建议,以促进中国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建立需要完善管理体系与管理责任,提高整体效率,更好了解环境管理法规,建立有效补充战略,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环境管理制度建立是环境管理一个重要因素,要求对环境管理系统有充分和深入了解,环境管理系统最好能明确管理职责和提高效率,制定环境管理系统立法,准备更有效和可行措施,并改善环境质量。

图1 环境管理制度模式 1 问题1.1 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在环境管理体系立法过程中,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立法体系不完善,法规之间协调不足,立法过于简单,主要以规范性文件为主,造成各种法律问题和冲突[1]。

每个部门都必须明确界定职责,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法。

但在实践中,部门之间配合不足,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在管理和监督环境污染问题上体系不够完善。

1.2 内容相互交叉存在矛盾随着环境管理机关的环境管理制度朝综合经营方向进行,环境管理机关内容设置不断重复,出现新规定,但一些旧规定随着时间推移并未失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管理体系内出现规定内容出现反复问题[2]。

1.3 部分立法授权规律不相符目前,行业管理部门行使职权与职能不相符。

环境污染职能和权力属于公共安全部门,但公共安全部门主要任务是维护公共秩序,因此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上经验少、时间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2013年12月11日15:05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作者:侯佳儒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35
引言
所谓“环境管理体制”,就是关于国家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划分、权力配置及其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体系,它应包括法律保障、组织机构设置、权力配置结构和职权运行机制四个部分。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是根据1989年颁布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7条建立,已不合时宜,亟待改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对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进行检讨,找到其问题、剖析其症结并进而提出完善建议,是当务之需,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一、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如果以中央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变化为标准,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历经四次大的改革:1982年,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境保护局,属司局级机构;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建设部中分离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正部级机构,强化全国的环境政策制定、规划、监督、协调等职能,同时成立“国土资源部”,以统一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2008年,成立环境保护部,由国务院直属机构变成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更好地发挥环保在服务民生、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组织保障。

至此,我国确立了目前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管理体制。

以此为依托,我国目前环境管理具有两种模式:
1.“块块管理”模式。

在纵向关系上,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设有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环境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块块管理”,也叫“区域管理”,它是将同一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不分行业、不分领域、不分类别均纳入该区域环境管理范围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世界各国最早普遍采用的、以行政区划为特征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确立,主要源于国家的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和模式,源于环境保护组织机构的“块块管理”的人事制度和体制。

《环境保护法》第16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是我国区域管理模式的确立基础和法律依据。

2.“条条管理”模式。

在横向关系上,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确认了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定位为“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即通常所说的“统管”部门;而“分管”部门是指依法分管某一类污染源防治或者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包括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和各级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等。

这种模式也叫“条条管理”模式、“行业管理”模式。

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之间执法地位平等,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这种体制安排的后果,使环境管理依赖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为了有效操作,极有必要形成一种共识,而旨在建立这种共识的协商就成了这个体制的核心特征”。

[1]对于“条条管理”模式,目前世界各国尚无成熟经验,在我国是作为“块块模式”的补充和辅助模式而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