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6.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 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咯牙。(府县道台们对招待吃食的计较,体现了他们什么心理?)
7.本文的高潮在哪里?
8.在《泥人张》中说技艺靠“手”,而在《好嘴杨巴》中说技艺靠“嘴”,两者 是否矛盾?
俗世奇人
导学 目标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 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 速写的方法
重点感悟作品内涵难点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
导学

反思
一、了解作者
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50余种。
二、生字
怵秫硌抠
撂l戳模子敦厚
三、理解课文
1.“俗世”是什么意 思?“奇人”是什么意思?
2.想一想,“泥人张”“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课后题2.1为什么说”有第一,没第二”?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
4.课后题2.2请分“找”字的妙处。
5.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个句子在句式上 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俗世奇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品味文章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自主预习】走近作者:冯骥才,当代优秀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

他长于天津,近年来,他为保存中华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号,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的《泥人张》也是其中的一种行动。

字词积累1﹑读课文,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生字词,整理在下面。

2﹑看拼音写汉字。

chuò dǐng dǐng liào chù阔( ) 大名 ( )( ) ()高发()【合作探究】1、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

文章主要写了那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2、我们带着一个问题“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

简要的复述故事的情节。

3、你对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看法?(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4、把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5、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6、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解难答疑】1、赏析下列句子(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入手。

)(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文中的“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反馈拓展】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划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

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20课 俗世奇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20课 俗世奇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2.熟读课文,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大家还记得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场景,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和好嘴杨巴。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戳.(chuō) 擅.长(shàn)绰.号(chuò)撂.高(liào) 吓懵.(měnɡ) 秫.米面(shú)抠.(kōu) 难堪.(kān) 发怔.(zhènɡ)硌.牙(ɡè) 褒贬.(biǎn) 怵.(chù)(2)词义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发怔:发呆。

艺高胆大:大胆的方手来自高超的技艺。

逢场作戏:原指街头艺人遇有合适的场所就表演。

现多指临时遇到某种场合就凑凑热闹,随便应酬,含有不必太认真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20 俗世奇人教师寄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祝穆《方舆胜览》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

着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著名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写作背景及作品介绍天津卫是天津的古称,当年,它既是水陆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瞩目的开放城市。

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

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七个银元不认人的牙医苏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贺道台,也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张”。

这些“俗世奇人”,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3、品味课文语言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之“奇”。

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

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

《俗世奇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 •解决词语,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以情景诵读,情节表演, 佳句品味,人物分析的形式学习课文。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体会小人物大智慧,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重点】1、欣赏精彩的语言美品味作者语言,初步体会人物速写的方法。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1.文学常识: 冯骥才,()人,中国当代著名() 和() 1942年生于().2.词语注音:阔绰() 撂高的()吆喝() 怵三分()捏一撮(秫米面() 硌牙() 琢磨(下晌() 黏软香甜()吓懵()砸饭碗()3.补充词语( ) 场作戏八面() 看风使( )左右逢() 山()海()( )有兴味( ) 陋()闻大名( ) 痛改( )人情()毫不()4.解释词语:八面玲珑:逢场作戏:看风使舵:左右逢源:【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奇人1. 理解题目2. 把握文章情节.(1)想一想,“泥人张” •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2)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试着分别简要概括.(3)《泥人张》中说艺可靠.而《好嘴杨八》中说技艺靠嘴,两者是否矛盾?3•精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找自己欣赏的语句与大家共同分析.(1). “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曹小三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是否本末倒置?如果刷子李手艺平平,专在保证“身上没有白点”上下功夫,那就不但无用而且可笑。

刷子李此举的目的其实是在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其中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也不妨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和较劲。

这一切如果有了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就绝不能说是作态作秀,即便是作秀,他做的也确实“优秀”。

或者说,这是一种“包装”,是一种广告效应,完全无可非议。

【精品】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0 俗世奇人》学案

【精品】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0 俗世奇人》学案

《俗世奇人》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复述课文,感知内容。

2. 引导学生钦佩和赞赏“自食其力”、有独立人格的小人物。

二、课前预习:完成《评价手册》20课自主梳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复述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发展图,复述情节。

海张五:(现身)天庆馆()泥人张()手艺人()泥人像泥人张: ( ) 海张五 ( ) 海张五 ( ) 海张五2、请同学用评书的形式给我们讲述“泥人张”的故事。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格魅力1、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想一想泥人张“奇”在何处。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分析在“泥人张”身上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五、《俗世奇人》课内检测说说下面这段话体现了旧社会手艺人的什么性格?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俗世奇人》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逢场作戏、看风使舵、左右逢源、孤陋寡闻、人情练达等。

2.复述课文,感知内容。

3.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复述课文,感知情节1.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章。

请选择一个人物的角度,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复述故事。

2.通过复述情节,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好嘴杨巴是怎样一个人?回答的时候,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来分析。

(四)抓住精彩语言,品读课文无论是昨天我们学习的“泥人张”,还是今天学习的“好嘴杨巴”,两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且富有表现力。

你能否从两篇文章中,找出一、两句进行分析?提示角度:A富有表现力的语言;B天津的方言三、《俗世奇人》课内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怵.()硌.()吓懵.()阔chuò()看风使()(2)回顾课文,想想“泥人张”和“杨巴”个性上有什么不同?。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俗世奇人》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俗世奇人》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

20.《俗世奇人》【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

当代著名作家,画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50余种。

中篇小说《啊!》、《神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均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他认为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

散文风格:注重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挖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相关背景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

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俗世奇人》序)◆链接一角关于《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

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

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俗世奇人》主要包括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

【自主学习室】◆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理清故事情节,抓住要点概述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语文8 下】导学案:20俗世奇人

【语文8 下】导学案:20俗世奇人

20《俗世奇人》学案教师寄语:拼搏创造奇迹,奋斗写就辉煌。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3、品味课文语言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之“奇”。

难点: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感受情节之“奇”;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感悟语言之“奇”。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读读写写,并注音怵()抠()阔绰()撂( ) 怵( )抠( ) 戳( ) 蛮横( )2、解释词语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孤陋寡闻:人情练达: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冯骥才”。

4、初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5、请以“的故事”为题说说初读课文的第一印象。

二、课上学习(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突破重难点1.、精读课文,理解探究(1)结合课文,谈谈“刷子李”、“泥人张”两人各“奇”在什么地方?(2)“刷子李”自订规矩的做法“傻”不“傻”?(3)“泥人张”面对“海张五”的侮辱一言不发,是否显得懦弱?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本文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技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一件小事来写,情节异常简单;但这一件事又极富戏剧性,一波三折。

情节之奇,奇在一人一事,奇在曲折有致,请结合课文仔细欣赏品味下面的语句。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②“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简洁富有情趣,请寻找、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揣摩评析,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5篇

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5篇

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5篇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供您参考。

篇一:俗世奇人一、导入1、浏览课文,请大家在“泥人张”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___________泥人张。

生:(镇定自若的,技艺精湛的,个性内敛的……)泥人张ppt展示(俗世奇人——泥人张)二、冯骥才及《俗世奇人》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

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雕花烟斗》《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

(冯骥才简介)《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

全书由17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俗世奇人》课文评点三、阅读活动完成三项活动:课文概说;手法欣赏;语言品味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

自选一个话题,用百字以内的文字,进行课文概说。

《俗世奇人》问题探究1、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泥人张”面对“海张五”的挑衅,用“贱卖海张五”的方式加以回击。

“海张五”只有自食苦果,花大价钱买走了泥人儿,但这个故事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2、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泥人张”技艺高超,在天庆馆偶遇“海张五”。

(开端)“海张五”拿“泥人张”取乐,“泥人张”用脚下泥捏“海张五”的头像“回报”他。

(发展)“海张五”继续斗嘴,“泥人张”成批生产“海张五”的头像,贱卖海张五。

(高潮)“海张五”只有花高价钱来买泥人。

(结局)3、从“人物”的角度来说“泥人张”是一个智勇双全、个性内敛、技艺精湛、镇定自若的人。

他技艺精湛,用鞋底的泥就可以捏出“海张五”,只有核桃那么小。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 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 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俗世奇人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重点难点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资料链接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

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发蔫.( niān ) 擅.长( shàn ) 阔绰.( chuó)抠.泥巴(kōu ) 怵.( chù ) 发怔.(zhèng ) 褒.贬( bāo ) 蛮横.( hèng ) 戳. ( chuō ) 撂.( liào ) 2.解释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发怔:发呆。

看风使舵:duó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

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人情练达:指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

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俗世奇人》导学案【字词自学案】1.各段标上序号,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怵.( ) 抠.() 发怔.( ) 发蔫.( ) 沏.好()秫.米()梆.硬( ) 硌.牙()吓懵.()擀.面杖()看风使舵.()2.解释成语八面玲珑:逢场作戏:看风使舵:左右逢源:【阅读探究案】一、重忆奇人,理解题目。

二、收集资料,亲近作者。

三、感知情节,分析人物(一)学习《泥人张》(1)自由朗读课文。

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海张五”的口吻,复述《泥人张》的故事情节。

开端:泥人张海张五发展:泥人张海张五高潮:泥人张海张五结局: 泥人张泥模子(2)泥人张“奇”在何处?请以“泥人张奇,奇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二)学习《好嘴杨巴》(1)默读课文,一句话概括《好嘴杨巴》的主要故事情节。

(2)杨七和杨巴各自“奇”在哪里?四、品味语言,自主演绎选择文章中喜欢的句子或人物对话,自由品味,自主演绎。

注意:1.演绎文中人物的对话,要揣摩语气、语调、重音、神态、动作等。

2.从句式、修辞、表达效果等多角度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五、巧用对联,总结全文横批:上联:高手逢智斗传千古;下联:好嘴遇巧答扬美名。

【学用拓展案】1.寻奇探宝,传承文化潮汕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都是文化艺术的奇人。

如潮阳的剪纸,潮州木雕,潮绣等的奇人。

请搜集有关的奇人奇事,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2.课外作业,学以致用写写我们知道的“俗世奇人”。

注意: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

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

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理清故事情节,抓住要点概述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4、培养自己有创意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凭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最好能举个例子。

(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秫.米面()一撮.()擀.面杖()嚼.头()梆.硬()
硌.牙()下晌.()吓懵.()怵.()抠.()瞅.()
2、解释下列词语,并各造一个句子。

人情练达逢场作戏稀松左右逢源
孤陋寡闻八面玲珑看风使舵
3、自读课文,理清结构。

三、小组研讨阅读
1、小组合作讨论:“泥人张”“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本文刻画了两个普通艺人的奇闻逸事,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全效学习】2021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

【全效学习】2021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

20.俗世奇人冯骥才教师寄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祝穆《方舆胜览》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体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自主预习一、导人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巨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

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发。

二、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 一瞅.( )发蔫.( ) 擅.长( ) 绰.号( ) 刷浆.( ) 难堪(..发怔.() 褒.贬( ) 怵.( ) 抠.( ) 戳.( ) 瓢.( )2.说明以下词语。

发蔫:。

擅长:。

阔绰:。

发怔:。

完美无缺:。

赫赫有名:。

怵目惊心:3、作者简介.冯骥才,今世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浓厚的爱好。

他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合作交流一、分析人物。

一、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一起点? -二、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用饭,求谁?怵谁?”琢磨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如何的态度?你以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3、说说你所见过或听过的奇人异事。

精读品析体味下面的语句。

琢磨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那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如此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句式上运用了手法,突出了。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那个地址有什么作用?)“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地地道道”也强调了。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初二语文俗世奇人导学案

初二语文俗世奇人导学案

20《俗世奇人》导学案备课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思考泥人张和杨巴的“奇”,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重点)2.品味语言,赏析文章幽默传神、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

(难点)学习准备1、朗读课文,扫除文障。

怵( ) 抠( ) 发怔.( ) 发蔫.( ) 沏.好()秫.米()擀.面杖()看风使舵.()梆.硬( ) 琢磨..()举荐.()硌.牙()吓懵.()2、课文出处、作者:3、读文后解题。

研讨课文(小组合作)1.熟读课文,想一想,“泥人张”和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泥人张”:杨七:杨巴:2.作者在《泥人张》中说:“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但在《好嘴杨巴》中却称赞一个巧遇辞令的杨巴,而忽略了真正有绝活的杨七。

作者的观点是否前后矛盾?3.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恰当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②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③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④京城豪门,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府县道台们对招待吃食的计较,体现了他们的什么心理?)4.结合例句分析本文语言有什么独到之处?①一个泥团砍过去。

②只见人家赛没听见。

③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

④“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他也顺坡下了),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课堂训练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写一篇人物速写。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俗世奇人》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俗世奇人》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俗世奇人》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巧妙的情节安排,整体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3、了解民间艺人的状况,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的村里或其他地方听说过“奇人”吗?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4. “俗世”是什么意思?“奇人”是什么意思?三、学习《泥人张》1.泥人张介绍:2. 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3.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5.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比如,泥人张捏好海张五头像后,“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这个“戳”字展现了泥人张什么心理?6.续写海张五看到小杂货铺上成排贱卖的泥人后的神态语言或动作。

四、学习《好嘴杨巴》1. 《好嘴杨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章,请选择一个人物,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复述故事。

2. 杨巴的“奇”在什么地方?3. (杨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1)此时说话难度是什么?(2)试分析杨巴说话的艺术。

(3)杨巴说了这话的效果是什么?4. 品味语言(1)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俗世奇人》【学习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了解民族文化,感受高超的民间手艺。

【学习重点】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

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自主学习】(一)掌握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模.样()阔绰.()撂.高的()瞅.着()怵.谁()抠.下()贩.盐()一戳.()大名鼎鼎..()2.阅读文本,标好段落,同时把你不会认读(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

(二)讲故事:完成填空,简洁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时间),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和。

一天,他俩都在饮酒,和众人在谈论如何捏泥人时,故意在他身上找,却不动声色地用鞋底的一团泥捏出了来“回报”他,从此还有了的趣闻。

海张五:2. 再读课文,找出其他你认为写得好,写得妙的地方,并简要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学习纪要】《俗世奇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刷子李”、“泥人张”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的奇人高手,他们绝妙的技艺应该是民间艺术之海中一朵朵晶莹的浪花。

本文写得生动有趣,融方言幽默于一炉,叙事一波三析,人物形象丰满,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

本单元可以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语言教学为立足点,引导学生揣摩品味重要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旨在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文体感悟】走进作者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北京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

即今天的塘沽码头。

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了解民族文化,感受高超的民间手艺。

【学习重点】
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

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自主学习】
(一)掌握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模.样()阔绰.()撂.高的()
瞅.着()怵.谁()抠.下()
贩.盐()一戳.()大名鼎鼎
..()
2.阅读文本,标好段落,同时把你不会认读(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

(二)讲故事:完成填空,简洁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时间),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和。

一天,他俩都在饮酒,和众人在谈论如何捏泥人时,故意在他身上找,
却不动声色地用鞋底的一团泥捏出了来“回报”他,从此还有了的趣闻。

海张五:
2.再读课文,找出其他你认为写得好,写得妙的地方,并简要分析。

(提示:可从语言的运用、各种描写、情节设置等方面思考。


(四)写故事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展开想象写一段故事情节。

要求运用一定人物描写方法,字数在150字左右。

(提示:可以揣摩图中人物在看见公车后的心理活动,想象主人公乘上公车后的言行举止及车上人的反应等,建议大胆发挥想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