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2章 第2、3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章 第2节 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A.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①一般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动物体细胞
B.图示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到的②时期表示MⅡ期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5%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2章 细胞工程
结合教材P53体细胞核移植的流程图,探讨以下问题: (1)受体细胞去核的原因是什么?去核的方法有哪些? (2)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能否选择生殖细胞的细胞核呢? (3)克隆动物的亲本有几个?其性状与哪个亲本相同呢?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2章 细胞工程
【规律总结】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类试题 (1)核移植技术形成的重构胚能够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体现了动物体 细胞的细胞核的全能性而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利用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克隆动物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产生的新个体,其亲本有三个:体细胞核供 体、卵母细胞细胞质供体、代孕母体。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课堂·延伸提分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提能集训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2章 细胞工程
微思考 取体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获得高产奶牛的想法是否可行?
【答案】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课前·新知导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课件(共37张PPT)_2[优秀课件资料]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消 瘦、血压高、心搏 快、情绪激动、有颤 抖等症状,表现为甲 亢。另眼球凸出, 称凸眼症。
第二性征
• 刚刚出生的婴儿,从生殖器外形就能识别是男还 是女,这就是两性之间不相同的特征,称第一性征。 到了成年,男女在身体外形上的性别差异是显著 的。这种差异是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就称为 第二性征。例如,男性高大的身躯,粗壮的肌肉, 突出的喉头,低沉的声音以及长出胡须,汗毛加 重等特点。女性皮肤细腻,声调高细等特点.第二 性征是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的。
激素调节的实例
•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课本P25 •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作用为主。 降糖:胰岛素 升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
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调节过程:
•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胰腺分泌胰液,确实受化学物质的调 节控制
这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这两个实验都遵循实验的科学原则:设置对照实验和操 控单因子变量。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 CO2 、 组织胺)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 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 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具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 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 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4.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
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经轴突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 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表现为:①神经调节 可控制体液调节;②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CO2 等化学物质,通过 体液传送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 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答案:C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解析: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 会升高,升高的渗透压会被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进 而引起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但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增 加;抗利尿激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多练提能·熟生巧”见“课时跟踪检测(六)”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3节二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课件
2.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处理、受 精等步骤,其过程如图所示:
(1)针对不同的动物,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方法不同,但都需要将 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
(2)针对不同的动物,精子的采集方法也不同,精子的获能方法也不 同。
(3)受精可以在获能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进行。
2.体外受精 (1)主要步骤:__卵__母__细__胞__的__采__集__、__精__子__的__获__取____和__受__精____等几 个主要步骤。 (2)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采集到的卵母细胞要进行__成__熟____培 养,一般培养到__M__Ⅱ__期__时期。 (3)精子的采集和处理:采集的精子需要进行__获__能____处理,才能进 行受精。
为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不能产生新个体,A
错误;胚胎移植能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这样可以加快优良种畜的繁
殖速度,B正确;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而
(4)受精: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置于适当的__培__养__液____中共 同培养一段时间,促使它们完成___受__精____。
(5)意义: ①是提高动物__繁__殖__能__力__的有效措施。 ②可以为__胚__胎__移__植__提供可用的胚胎。
微思考 试管动物技术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呢?
【答案】有性生殖
可以与获能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什么时
期
()
A.MⅠ期
B.MⅡ期
C.桑葚胚期
D.囊胚期
2020鲁科版物理必修三 第2章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
【学习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知道电势的概念,理解其 相对性;能正确区分电势与电势能和电场强度.2.理解等势面的概念, 掌握等势面的特点及几种典型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情况.
科学思维:1.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电势.2.能通过类比等高线理解等 势面.3.会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规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轨迹问题.
解法二:利用电场力做功公式来判断. 由于电势能增加,电场力一定做负功,即 Wab 为负值,而 q 是负 电荷,即 q 为负值. 由 Wab=q(φa-φb),得 φa-φb>0,故 φa>φb.
解法三:利用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 方电势能越小,而本题已知条件是负电荷在 a 点电势能较低,故 a 点电势高.
[提示] 在等势面上移动时,力与位移垂直,故不做功.
(4)等势面上各点电势、场强均相同. [提示] 场强是矢量,方向不一定相同. (5)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 ) (√ )
2.(多选)每到夏季,各地纷纷进入雨季,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频 繁发生.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避防雷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合作探究 攻重难
电势的概念及电势高低的判断
1.电势的理解 (1)电势的相对性: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跟零电势位置的选取有关, 常选取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2)电势的固有性:电势 φ=Eqp是定义式,φ 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 定,与试探电荷、电荷的电性及电荷量均无关.
(3)电势是标量:一般选无穷远处或大地处电势为零.正值表示 该点电势高于零电势点,负值表示该点电势低于零电势点.正、负 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若为正电荷,电势升高;若为负电荷,电势降低 电势能高低 正电荷的电势能大处电势高,负电荷的电势能大处电势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2章第3节 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下学期
第二章 烃 第三节 芳香烃 2.3.2 苯的同系物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教科书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了苯和苯的同系物。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
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点: 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讲义 教具【新课引入】复习引入:苯的结构与性质 【学生活动1】 1. 苯的同系物的定义 2.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3. 书写分子式为C 8H 10,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 阅读表2-2,总结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讲解】一、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其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
2.苯的同系物通式为C n H2n-6(n≥7)。
3.分子式为C8H10且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4.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1)苯的同系物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2)三种二甲苯的熔、沸点与密度①熔点:对二甲苯>邻二甲基>间二甲苯。
①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①密度: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实验2-2】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1)向两支分别盛有2 mL苯和甲苯的试管中各加入几滴溴水,静置溴水沉到液体底部溴水的密度大于苯和甲苯的密度(2)将上述试管用力振荡,静置两支试管中液体均分层,均是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苯、甲苯与溴水均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但能够萃取溴甲苯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甲基,因此其化学性质与苯和甲烷有相似之处。
同时,由于甲基与苯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甲基使苯环上与甲基处于邻、对位的氢原子活化而易被取代,而苯环也使甲基活化,因此甲苯的化学性质又有不同于苯和甲烷之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人体的温度感受器
皮肤
分布 黏膜
内脏器官
种类 温觉感受器:对温觉敏感
冷觉感受器:对冷觉敏感
4、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是 下丘脑
5、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
产热量和散热量之间的比例
➢拓展:
某发烧病人体温保持在38摄氏度,他体内 产热与散热的情况是?
答:保持体温不变,则是产热等于散热 除非体温继续升高,则不是
神经调节 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 5、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甲__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_,
两者在体温调节方面表现为__协_同__作__用__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形成: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
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 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握拳、尖叫与神经调节有关; 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肾上腺、垂体等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然后立刻分 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神__经_元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__射__ 反射的结构基础:_反__射__弧_,由感__受__器__、_传__入__神_经__、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少,下毛丘细脑血管收缩; 加,毛细血散管热舒张减;少 产感热受增到加变:化肌肉、肝脏产热减少:产肌热肉、增肝加脏
等的产热增加。 等的产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共39张PPT[可修改版ppt]
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五、体温调节的平衡
1.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由什么意义? 2.一个物体的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的高低又
取决于什么? 3.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
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4.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5.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到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
A 下丘脑
B 骨髓
C 大脑的反应是( B )
A 皮肤血管舒张,骨骼肌收缩 B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收缩 C 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D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舒张
例题
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至4℃的环境中,
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 D)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
修三第二章第3节神 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的关系课件共39张
PPT
【教学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关系。
概念分析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一、什么是神经调节
二、什么是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还有其 他调节因子,如CO2 等),通过体液运送的方 式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行调节和控制的? 6.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1、体温维持恒定的原因
调节机制: 调节中枢:
产热过程=散热过程
下丘脑
散热中枢 产热中枢
温度感受器: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第2节液体
2.下列现象中,由表面张力引起的现象是(CD)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B、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的升或降 C、荷叶上的小水球呈球形 D、洗头发时,当头发浸泡在水中时呈散开状,露出水面后头发聚拢到 一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下降 C.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毛细现象 D.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
固
体
附 着 层
液 体
引力
浸润
附着层密集
斥力
收缩 扩展
浸润和不浸润的总结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 引. 2.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稠密,附着层 中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具有扩散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3.不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附着层 中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体层
液 体
浸润和不浸润,是由固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对附着层内液体 分子的吸引力不同引起的。
浸润:
不浸润:
固液分子间的吸引力 (附着力——固体与液体分子之间)
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内聚力——液体与液体分子之间)
内聚力 >附着力
如:水银在玻璃上 不润湿现象
附着力>内聚力
如:水在玻璃上 润湿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
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
F
F
mg
①液体不浸润管壁
由于液体浸润管壁,液面弯曲。液体表面张力形成向 上的拉力,这个力使管中液体向上运动。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2章-第3节-第1课时-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含解析】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1课时 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的发展。
(重点) 2.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和布局。
(难点)1.东北地区的概况 位置与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表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东北平原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发展区域农业,实行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①土地资源辽阔富饶⎩⎨⎧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全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②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③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④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2)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农业布局的特点耕作农业区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农业生产区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分布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③农业布局的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特别提醒]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林木的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3)东北地区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适宜发展种植业。
()(4)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5)关于东北三省的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B.冬季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C.以沙质土壤为主,有利于土豆的生长D.土壤湿度较大,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提示:(1)×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的东部地区。
第2章 第2节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讲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2课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1.生命观念:以细胞结构与功能为基础,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内涵。
2.科学思维:结合具体实例,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社会责任:说明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诱导原理和结果(1)诱导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诱导结果:形成杂交细胞。
3.诱导方法: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
4.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1)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的重要手段。
(2)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1.制备原理(1)B淋巴细胞特点:一种B淋巴细胞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骨髓瘤细胞特点: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3)杂交瘤细胞特点: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大量特定抗体。
2.制备过程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既有细胞膜融合也有核的融合。
(√)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 提示: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为灭活的病毒。
3.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从小鼠脾脏中只能得到一种B淋巴细胞。
(×) 提示:免疫后的小鼠从脾脏中获取的是多种B淋巴细胞。
4.单克隆抗体是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并产生的抗体。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2章 第3节 芳香烃 讲义
一、苯1.芳香烃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烃类化合物。
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
2.苯的分子结构(1)分子结构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每个碳的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及相邻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以σ键结合,键间夹角均为120°,连接成六元环状。
每个碳原子余下的p轨道垂直于碳、氢原子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叠形成大π键,均匀地对称分布在苯环平面的上下两侧。
(2)分子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3.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毒性挥发性无色液体比水小较低不溶于水有毒易挥发4.苯的化学性质二、苯的同系物1.组成和结构特点(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
(2)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
(3)通式为C n H2n-6(n≥7)。
2.常见的苯的同系物名称结构简式甲苯乙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3.物理性质一般具有类似苯的气味,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的小。
4.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与苯都含有苯环,因此和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溴代、硝化和催化加氢反应,但由于苯环和烷基的相互影响,使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与苯和烷烃又有所不同。
(1)氧化反应①苯的同系物大多数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①均能燃烧,燃烧的通式:C n H 2n -6+3n -32O 2――→点燃n CO 2+(n -3)H 2O 。
(2)取代反应(3)加成反应甲苯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 2――→催化剂①。
【归纳总结】1.苯与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苯苯的同系物相同点结构组成①分子中都含有一个苯环 ①都符合分子通式C n H 2n -6(n ≥6)化学性质 ①燃烧时现象相同,火焰明亮,伴有浓烟①都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①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但都比较困难不同点取代反应易发生取代反应,主要得到一元取代产物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常得到多元取代产物氧化反应难被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易被氧化剂氧化,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差异原因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环与侧链相互影响。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2节一动物细胞培养 教学课件
微思考 神经干细胞为什么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答案】神经干细胞是一种专能干细胞,已经有了很高程度的分化, 而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故神经干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判断下列正误。
(1)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
()
(2)根据干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将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4.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___原__代__培__养___,分瓶后的细胞培 养称为__传__代__培__养___。
微思考 动物细胞培养前为什么要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案】分散后细胞能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更易进行营养物质的吸 收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 A.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 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 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取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 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 【答案】B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 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大多数细胞往往贴附在培养瓶的___瓶__壁___ 上才能生长增殖,这种现象称为__细__胞__贴__壁__。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 __表__面__相__互__接__触____ 时 , 细 胞 就 会 停 止 分 裂 增 殖 ,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细 胞 的 ___接__触__抑__制______。
4.应用 (1)将正常的__造__血__干__细__胞___移植到病人体内,恢复病人的__造__血____ 和免疫功能,用来治疗白血病等疾病。 (2)__神__经__干__细__胞__在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方面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用___iP__S_细__胞____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 取得了新进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2章第2节 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 课件
积不变)。
新知讲解
1.玻意耳定 公式:
=
律:
气体实验定
律
2.査理定
律:
公式: =
公式: =
3.盖-吕萨克定律:
这些定律都是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总结出
来的。
新知讲解
三、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
出后,才受到重视。早年都称“查理定律”,但为
表彰盖-吕萨克的贡献而称为“查理-盖吕萨克定
律”。
盖-吕萨克
(Gay-Lussac,
1778—1850年)
法国化学家、物理
学家。
新知讲解
一、气体的等压变化
1.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
积随温度的变化。
新知讲解
一、气体的等压变化
1.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
为:
=
=
或
当温度T保持 = ()
不变
= ()
方程具有普遍 当体积V保持
不变
性
= ()
当压强p保持
不变
典例探究
例题3:关于理想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C
A.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理想气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为规定,它是一种严格遵守气体
=
= 或
3.等容线: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等容
变化过程中,压强跟热力学温度的正比关
系 −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叫做等容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考查角度3】考查水盐调节过程
【典例4】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仍具活性 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 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互动探究】
(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哪里?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器官是
儿分娩等。
3.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4)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 (5)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 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6)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通过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 作用完成的。
4.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
(1)作为神经中枢:
①调节血糖平衡: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 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调节体温恒定: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中。 ③调节水盐平衡: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人体内环
境中渗透压的改变。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 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 节发挥作用。 (2)调节中枢—下丘脑。
(3)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注:“+”代表促进作用,“-”代表抑制作用)
2.体温平衡的调节
(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
(2)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 (3)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生长激素 甲 状 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 酸衍 生物
合成和骨骼的生长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功 能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
胰岛
A细胞 胰 岛 胰岛 B细胞 肾
胰高
血糖素
多肽
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 高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及合成糖原,
胰岛素
蛋白质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
(2)图中所示为血糖的何种调节?血糖仅有此种调节方式吗?
提示:图中所示为血糖的体液调节,且为血糖的主要调节方式, 但是,血糖浓度还可通过神经调节保持稳定。
【考查角度2】考查体温调节过程
【典例3】下面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的体温
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_________ 大脑皮层
1.(2012海南T14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 2.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释放的。( × ) 3.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 4.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 5.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 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
【互动探究】
(1)③④过程分别代表a、b激素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③是促进;④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 的分泌,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图2表示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激素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利用
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可以分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
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 、 和 等细胞
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 ______直接提供。
【互动探究】 (1)若机体处于饭后半小时,则机体如何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提示: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将会大幅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合 成并分泌胰岛素,一方面促使血糖进入细胞,加速血糖氧化分解; 另一方面促使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或某些氨基酸 ,从而 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3)作为效应器:下丘脑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 (4)具有分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平衡的调节中枢:通过分泌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 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高考警示】
(1)激素分泌随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主要是通过神经调
节完成的。 (2)体内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则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 (3)反馈调节是激素分泌调节的一种普遍规律,其中主要为负反 馈调节。
(4)体温调节的图解:
3.水盐平衡的调节
【考查角度1】考查血糖调节过程 【典例2】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
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 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 胞受损,导致体内 分泌减少。 细 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
(2)联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_____________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 激素 可以影响_________ 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
2.调节实例
(1)体温调节:
①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 ②主要的产热器官:_____________ 骨骼肌和肝脏 。 ③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
面,一是通过图1中⑥⑦⑧过程促进
中⑥过程抑制
。
(3)图1中b激素是
,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
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
节方式称为 调节。
(4)Ⅱ型糖尿病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 正常人还高,请据图2中a激素的作用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病人 最可能的病因是 。
低血糖含量
氨基
上
腺
肾上腺素
酸衍
生物
升高血糖,增加产热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雌性 激素 雄性 激素
化学 本质
功
能
卵巢
分别促进雌雄性生殖 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 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 固醇 各自的第二性征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
性 腺
睾丸
卵巢
孕激素
等的生长发育,为泌乳 准备条件
考点 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分析
解转化成葡萄糖(血糖); 肌糖原,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 血糖时,肌糖原分解供能,肌糖 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 先分解产生乳酸,经血液循环到 肝脏,再在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元 或分解成葡萄糖。
【拓展延伸】 激素分泌的器官及其功能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下 丘 脑 促性腺激 多肽 化学 本质 功 能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后,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后,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 状腺激素
【方法归纳】验证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通常采用以下六种方法 (1)切除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观察某种内分泌腺被切除后的生理 变化,从而推断该腺体的正常功能。例如,①摘除公鸡的睾丸,观 察第二性征的变化;②摘除小狗的甲状腺,观察发育情况;③摘除 成年狗的甲状腺,观察代谢及神经活动情况。
(2)移植法:摘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植入该腺体组织。
例如,给阉割的公鸡移植睾丸,观察第二性征的变化。
(3)注射法:摘除某内分泌腺,再注射该腺体的提取物。例如,给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狗注射甲状腺激素 ,
观察出现的变化。
(4)饲喂法:摘除某内分泌腺,再在饲料中加入该腺体的提取物。
(2)水盐调节:
①调节中枢:_______ 下丘脑 。
②调节途径: a.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产生_____, 渴感 主动饮水 b.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释放
作用于 _______________ 重吸收水 尿量减少 ___________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C.“X”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变式训练】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第2、3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纲要求
三年考情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在生 产中的应用 Ⅱ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 中的作用 Ⅱ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 调节 Ⅱ
2012海南,2012安徽,2010海 南,2010北京 2012天津,2012江苏,2011海 南,2010山东,2010江苏
什么?
提示: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器 官是肾脏。 (2)写出机体失水后所涉及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完整反射弧。 提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 →下丘脑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 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
常见实验验证激素功能的方法 【典例】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 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 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3)参与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 激素调节 。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
二、激素调节
1.血糖调节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 食物中的糖类 ②_______, 肝糖原 ③_______________, 脂肪等非糖物质 ④_______________ 肝糖原和肌糖原 。 (2)促进④合成的激素是_______, 胰岛素 产生该激素的细胞是______ 胰岛B _____ 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