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1)

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1)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 45 分钟)[学业达标 ]1.制作泡菜时,所用的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 •防止水分的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 •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D.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解析】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进行的,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密封菜坛子,以避免氧对其发酵作用的抑制。

【答案】 C2.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做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变成亚硝胺D •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有。

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过多会使人中毒。

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变为亚硝胺。

【答案】 C3.膳食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下列含量不正确的是 ( )A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 4 mg/kgB.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 mg/kg以上C.豆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可达 10 mg/kgD.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 mg/kg左右【解析】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不得超过 2 mg/kg。

【答案】 D4.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 )A .氢氧化铝乳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氯化镉溶液D .氯化钡溶液【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将样品液的颜色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如果样品液中有其他色素颗粒就会影响比色效果,所以要净化样品液,而净化时要加入的是氢氧化铝乳液。

【答案】 A5.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高,关键是 ( )A .样品处理B.标准显色液的制备C.比色D.泡菜的选择【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是通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而估算出的,所以只有标准显色液制备标准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

【答案】 B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 .制备标准显色液一配制溶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比色B.制备标准显色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配制溶液一比色C.制备溶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制备标准显色液一比色D.配制溶液一制备标准显色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比色【解析】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时,先配制溶液,再制备标准显色液和样品处理液,最后进行比色。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精编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精编作业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单项选择题1.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原理。

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马上密封,保持温度30~40 ℃B.一直通风,保持温度30~40 ℃C.先通风后密封保持温度30~40 ℃D.马上密封,保持温度60 ℃以上答案:A2.下列操作,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 )A.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C.腌制的时间过短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答案:A3.要使泡菜制作成功最主要的条件是( )A.缺氧环境B.有氧环境C.加盐 D.加香辛料答案:A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只有乳酸菌B.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C.由于乳酸菌能抑制和杀死其他微生物,所以泡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D.只要是泡菜的品质不好,就一定是操作有错误解析:本题的C项和A项可能成为陷阱。

由于乳酸菌可以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会误选C项。

答案:B5.果酒变酸、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B.醋酸菌、霉菌、毛霉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答案:C6.下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答案:C7.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D.兼氧、无氧、有氧、无氧答案:A8.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C.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 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A.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不需要通气发酵。

2.在腌制泡菜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利于泡菜发酵及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A.接入乳酸菌菌种B.适量加入盐和调料酒C.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D.加入抗生素,接入乳酸菌菌种可以增加乳酸菌的数量,使乳酸菌快速成为优势菌种,抑制有害菌繁殖;适量的盐和料酒可调节风味,也可抑制有害菌繁殖;无氧环境可以抑制需氧型有害菌的繁殖;加入抗生素,不仅抑制杂菌繁殖,也会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影响泡菜的正常发酵。

3.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随着泡菜发酵中产生的乳酸的量不断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代谢被逐渐抑制,亚硝酸盐的产量减少。

同时亚硝酸盐的分解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是乳酸菌的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此外,还有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4.下列曲线中能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是(),亚硝酸盐分布广泛,没有腌制的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腌制几天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同时已生成的亚硝酸盐被降解,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逐渐下降。

5.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量少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6.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应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应在食品中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易溶于水,A项正确;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B项正确;咸菜中亚硝酸盐较多,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由于亚硝酸盐可转变成致癌物,因此应尽量少吃咸菜,C项正确;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 g时会引起人死亡,D项错误。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修一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修一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反应条件
20℃ 无氧
30~35℃ 通入氧气
15~18℃接
种,酒精含 常温,无
量控制在12 氧条件
%左右
检测方法
重铬酸钾 与其反应 呈灰绿色
品尝、 pH试纸 检测
pH检测,亚 硝酸盐的检 测方法
(一)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外膜 内膜

结构: 外膜、内膜、嵴、基质(含少量DNA和有关酶)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 量进行鉴定,比较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及其对泡菜质量的影响。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微生物 类型
原理
酵母菌,真 醋酸菌,
菌,兼性厌 细菌,好

氧菌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产生酒精 产生醋酸
毛霉,真 乳酸菌,细 菌,兼性 菌,厌氧菌 厌氧 毛霉产生 蛋白酶和 无氧呼吸 脂肪酶 产生乳酸
计算公式是: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 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
(4)比色
吸取40ml透明澄清的滤液,转移到50ml比色 管中,将比色管做好标记。按步骤2的方法分 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 盐酸盐溶液,并定容至50ml,混匀,静置15分 钟后,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 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记录对应 的亚硝酸钠含量,并计算。每隔2天测一次, 将结果记录下来。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 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结合生成 玫瑰红 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 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人教版 选修一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人教版  选修一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基础巩固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是( )A.人工加入泡菜水中的B.所选蔬菜自身带有的C.腌制过程中自生的D.水中的解析: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是所选蔬菜自身带有的。

答案:B2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后者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无细胞器B.有成形的细胞核C.无DNA分子D.不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是为了( )A.获取乳酸B.获取能量C.氧化分解有机物D.获取热能答案:B4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A.先减少后增多B.先增多后减少C.逐渐增多D.逐渐减少解析:泡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坛内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增多,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逐渐下降,同时已生成的亚硝酸盐被分解,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

答案:B5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解析: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制作时要保证无氧环境,同时还要防止污染,以防泡菜腐败变质。

制作泡菜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答案:B6以下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答案:A7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的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B.防止水分过分蒸发C.防止坛内蔬菜萎蔫D.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解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

优选整合生物人教选修专题课题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测教师 含答案

优选整合生物人教选修专题课题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测教师 含答案

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C.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可通过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B【解析】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B错误;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C正确;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正确;答案是B。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只有乳酸菌B.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C.由于乳酸菌能抑制和杀死其他微生物,所以泡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D.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5:1 的比例配置盐水【答案】B【解析】制作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

如果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但也可能含有其他厌氧型微生物,A项错误;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pH降低,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都会抑制乳酸菌的增殖,使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B项正确;泡菜腌制的时间过长会使泡菜过酸,所以并不是腌制时间越长越好,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 的比例配置盐水,D项错误。

3.选择泡菜坛的原则是: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的泡菜坛,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泡菜制作过程中O2进入坛内B.防止泡菜汁液渗出,影响口感C.防止杂菌污染D.为使泡菜坛美观【答案】A【解析】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所以选择泡菜坛的原则是: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的泡菜坛,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泡菜制作过程中O2进入坛内,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蔬菜腐烂,A项正确,B、C、D项错误。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7: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7: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基础巩固]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答案] B[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环境内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2.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答案] D[解析]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O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3.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答案] C[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答案] B[解析]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

5.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提取剂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答案] C[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

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

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

34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总分72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1.细胞结构是原核,生长繁殖过程绝对不需要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酵母菌C.变形虫D.固氮菌2 •醋酸菌和乳酸菌都属细菌,拟核中都含一个DNA,但与呼吸有关的酶却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 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 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的数目不同3.畜牧业上做青饲料是将鲜绿的玉米秆切成小节,然后挖坑密封贮存以备冬用,在贮存期间生命活动旺盛的生物是()A.玉米秸秆B.乳酸菌C.害虫玉米蝗D.寄生在玉米叶表面的玉米斑病菌4.与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疟原虫和蛔虫B.醋酸菌和放线菌C.水稻和硝化细菌D.水螅和菟丝子5.分别将四份等量的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分别装入四个容量不同的烧瓶中,甲烧瓶为500ml,乙烧瓶为250 ml,丙烧瓶为150ml,丁烧瓶为100ml。

密封保存,其中发酵得最好的是()A.甲瓶B.乙瓶C.丙瓶D. 丁瓶6.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①核糖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线粒体A.①②④B.④C.②④D.③④7.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统的乳酸菌,其主要的能源物质为()A.蛋白质B.葡萄糖C.乳酸D.脂肪8.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9.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中仍然能够生存的是()A.乳酸菌B.白菜C.蚯蚓D.蘑菇10.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11.下列菌类,属于生产者的是()A.光合细菌、霉菌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C.乳酸菌、酵母菌D.醋酸菌、乳酸菌12•使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亚硝酸盐的细菌主要是()A.乳酸菌B.酵母菌C.硝酸盐还原菌D.光合细菌13.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D.水煮的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1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B .发酵过程中,在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一次性注满水即可C.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15.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不变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16.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硝酸钾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A .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发酵瓶和鲜奶进行无菌处理B .乳酸发酵菌种和醋酸发酵菌种都属于原核生物C •保温发酵过程中要适时打开发酵瓶盖放出气体D .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比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要低18. 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右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I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精编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I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精编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I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一、选择题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为A.先增加后减少B.先减少后增加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答案】A【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所以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

【点睛】亚硝酸盐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在腌制食品中初期含量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会下降。

2.大白菜和白萝卜都可以经过发酵制成泡菜。

以下关于它们发酵过程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减少B.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减少趋势C.发酵时都不需要密封D.腌制时间一定相同【答案】A3.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检测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答案】D【解析】好泡菜的标准是咸淡适中、酸度适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所以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新鲜蔬菜或其他原料。

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因微生物活动强弱而发生变化,所以应及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采取比色法。

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过低可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增高B.腌制初期泡菜坛内会长出一层白膜,这是乳酸菌大量繁殖的结果C.盐水入坛前应煮沸冷却,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D.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转化成致癌物质【答案】B5.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精编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精编作业

专题一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D.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蔬菜中比豆粉中的高解析:选C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后才会致病。

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豆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蔬菜中的高。

2.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配制盐水B.制作泡菜时,原料要接种乳酸菌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解析:选B配制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煮沸,可除杂菌、防污染;乳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应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制作泡菜用的是自然条件下的菌种,无需人为添加。

3.在对泡菜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时,所用的方法、有关试剂以及颜色分别是()①纸层析法②比色法③显微镜观察法④斐林试剂⑤双缩脲试剂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⑦砖红色⑧蓝色⑨玫瑰红色A.①④⑨B.②⑤⑦C.②⑥⑨D.②⑥⑦解析:选C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该方法称为比色法。

4.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A.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解析:选A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5.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解析:选C在泡菜样品的处理过程中,要使样品处理液透明,避免杂质对颜色对比时的干扰,要把液体中的杂质去掉,去除杂质的方法是使用氢氧化铝乳液,它可以吸附去除更小的杂质微粒,使滤液变得澄清透明。

人教版 选修1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人教版  选修1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解析】选C。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等微生物,较为活跃,它们进行有氧呼吸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的形式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无氧环境。

2.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型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乳酸菌是厌氧型的细菌,在有氧时其生长和繁殖受抑制,但促进了需氧型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些需氧型微生物分解泡菜中的有机物而使泡菜腐烂。

3.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发挥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解析】选D。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

发酵过程不仅有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作用,还有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从而使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C.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解析】选D。

生物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1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解析 精品

生物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1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原理。

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马上密封,保持温度30~40 ℃B.一直通风,保持温度30~40 ℃C.先通风后密封,保持温度30~40 ℃D.马上密封,保持温度60 ℃以上2.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主要是由________的繁殖造成的()。

A.酵母菌B.毛霉菌C.乳酸菌D.醋酸杆菌3.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4.下列有关密封坛内的泡菜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泡菜坛中含有大量的乳酸B.泡菜坛中含有乳酸球菌肽C.泡菜坛中含丙酮酸和CO2 D.泡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5.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B.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D.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6.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A.氢氧化铝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镉溶液D.氯化钡溶液7.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1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1以上,所以应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8.制备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时不需要的溶液是()。

A.亚硝酸钠溶液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C.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9.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选修1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1)

人教版选修1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1)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制作泡菜时,所用的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的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D.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解析】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进行的,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密封菜坛子,以避免氧对其发酵作用的抑制。

【答案】 C2.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做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变成亚硝胺D.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有。

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过多会使人中毒。

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变为亚硝胺。

【答案】 C3.膳食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下列含量不正确的是()A.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B.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C.豆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可达10 mg/kgD.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左右【解析】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不得超过 2 mg/kg。

【答案】 D4.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A.氢氧化铝乳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镉溶液D.氯化钡溶液【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将样品液的颜色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如果样品液中有其他色素颗粒就会影响比色效果,所以要净化样品液,而净化时要加入的是氢氧化铝乳液。

【答案】 A5.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高,关键是()A.样品处理B.标准显色液的制备C.比色D.泡菜的选择【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是通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而估算出的,所以只有标准显色液制备标准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

【答案】 B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A.制备标准显色液—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B.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配制溶液—比色C.制备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标准显色液—比色D.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解析】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时,先配制溶液,再制备标准显色液和样品处理液,最后进行比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均有C.一个泡菜坛内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D.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解析】乳酸菌是一类微生物的通称,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分属于不同的物种,因此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不是一个种群。

【答案】 C2.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无色无味的结晶或粉末状物质B.亚硝酸盐被食用后积累在人体内,但对人体无害C.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以后,若在人体中长期积累,特定条件下,可转变成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D.一次误食亚硝酸盐0.3~0.5 g就会引起中毒,并导致死亡【解析】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少量的亚硝酸盐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但一次误食亚硝酸盐0.3~0.5 g,就可能引起中毒,当一次食用超过3 g,则可能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在体内长期积累,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答案】 C3.下列关于食品的检测做法,正确的是()A.日常的食品中含亚硝酸盐的量很少,没有必要对食品进行检测B.日常的食品中只有亚硝酸盐会对人体构成伤害,对食品进行检测时只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即可C.泡菜在腌制过程中,是经过严格灭菌发酵得来的,只会产生乳酸这种有益物质,不用检测可大胆食用D.对食品检测时,不仅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和砷、铅等物质的含量,还要检测黄曲霉、大肠杆菌菌群、食品中的致病菌等物质的含量【解析】亚硝酸盐在我们的日常食品中广泛存在,需要对很多食品进行检测。

泡菜的制备过程中,硝酸盐可能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不仅仅是亚硝酸盐,重金属、微生物、病原体等都可能对人体构成危害。

亚硝酸盐不是唯一的检测指标。

【答案】 D4.下列操作,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A.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C.腌制的时间过短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解析】A项:阻止了外界空气进入泡菜坛,也阻止了空气中杂菌进入泡菜坛,该做法不会引起泡菜污染。

B项:有利于杂菌的代谢,会引起泡菜污染。

C项:腌制时间过短,乳酸含量过少,有利于杂菌的繁殖。

D项:盐水不煮沸直接入坛,有可能将杂菌带入坛内引起污染。

【答案】 A5.大白菜和白萝卜都可以经过发酵制成泡菜。

以下关于它们发酵过程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减少B.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减少趋势C.发酵时都不需要密封D.腌制时间一定相同【解析】A项: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O2越少,越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乳酸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乳酸含量的增加,乳酸菌的增殖被抑制,其数量反而减少。

B项: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项:为创造无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泡菜坛需要密封。

D项:材料不同,营养成分不同,相应地,发酵时间应有所差异。

【答案】 A6.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

但浙江曾在某次抽查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亚的3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350多倍。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B.“血燕”中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C.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D.“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越多与对氨基苯磺酸及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反应产生的玫瑰红颜色越深【解析】亚硝酸盐一般无致癌作用,但由亚硝酸盐转变成的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答案】 B7.在腌制泡菜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A.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B.适量加入盐、酒和调料C.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D.利用发酵产物抑制有害菌【解析】“老汤”中含有发酵菌种,可以增加发酵菌种数量,使发酵菌种在发酵中占优势,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A正确;泡菜制作中不需要加入酒,适当加入盐可以起到抑制有害菌的作用,B错误;泡菜的制作需要严格的无氧环境,这样利于乳酸菌的发酵,同时也可以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正确;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能够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繁殖,D正确。

【答案】 B8.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C.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O2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解析】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故A错误。

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体积缩小,但丢失的是水分,故B错误。

发酵初期酵母菌繁殖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故C正确。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会使坛内温度升高,但不产生气体,故D错误。

【答案】 C9.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泡菜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致癌性,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C.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解析】泡菜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后,会和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A正确;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有利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B正确;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C正确;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D错误。

【答案】 D10.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解析】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

泡菜制作中起发酵作用的有乳酸菌和假丝酵母,B错误。

乳酸菌将糖类分解为乳酸,C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5分)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 g—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 mg/Kg。

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①制作泡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____________色染料。

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容易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

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

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而产生的,主要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

②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要想知道亚硝酸盐含量,可以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对比颜色得出大概的浓度。

④因为红萝卜中含有色素,所以应用白萝卜这样可以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

⑤泡菜制作不仅要保证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还要保证制作条件相同。

(2)应选择亚硝酸盐含量低的,由图可知应选择用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11天(或9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

【答案】(1)①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②玫瑰红对比④白萝卜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⑤制作(或培养、发酵)条件(2)用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11天(或9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12.(15分)某实验小组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隔3至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提取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提取剂的方法是:50 g_________和50 g________溶解于100 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至________。

(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并比较,静止15分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