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蚂蚁》。

(板书课题:5、蚂蚁)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的哪些有关知识,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知道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师适时评价。

师:想去观察观察吗?你们在观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同学分探究小组议议?小组汇报汇报,师生交流(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1、小组分工合作室外(地点:禹苑)观察。

师组织、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小组汇报4、汇报总结。

蚂蚁的共同特征。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蚂蚁》,使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了解蚂蚁。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展示。

2. 启发式提问。

教学准备:1. 《蚂蚁》教材2. 学生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一块土壤、一些蚂蚁、一些食物(如糖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动物吗?2. 学生回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蚂蚁的兴趣。

二、探究与讲解 (15分钟)1. 教师使用图示和文字,向学生讲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移动的吗?蚂蚁有没有“天敌”?3. 学生回答。

4. 教师进一步解释。

三、实际操作 (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一些蚂蚁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

2. 教师提供一块土壤和一些食物(如糖水),让学生观察和实践。

3. 学生可以观察蚂蚁的活动、觅食等。

四、讨论与总结 (10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分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强调蚂蚁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五、小结与反思 (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

3. 教师提供反馈,强调蚂蚁的重要性和我们对蚂蚁的保护。

六、作业布置 (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蚂蚁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一步观察其他昆虫,比较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小蚂蚁模型,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教学资源:《蚂蚁》教材、玻璃容器、土壤、蚂蚁、食物。

评价与反馈:1. 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2.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能力。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期:上教材:《科教版》三年级上册课题:蚂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2)了解蚂蚁的构造和功能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蚂蚁;(3)了解蚂蚁与人类的关系,知道如何合理地与蚂蚁相处。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辨蚂蚁的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请学生先阅读课前预习材料,然后请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所有蚂蚁的外形和颜色都一样吗?•蚂蚁是单独生活还是社会性生物?•你曾经观察到过蚂蚁的生活习性吗?有哪些?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准备进入正式学习。

2.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2.1 蚂蚁的生活环境与习性生活环境:告诉学生蚂蚁生活的环境,包括生活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强调蚂蚁需要有自己的栖息地,并假设存在蚂蚁丢失栖息地,导致无处生活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习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习性,如寻找食物、建立巢穴、保护自己等。

让学生想象成为一只蚂蚁,思考蚂蚁的日常行为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与蚂蚁相处。

2.2 蚂蚁的构造和功能观察蚂蚁模型,让学生观察蚂蚁的各部分构造,了解其功能。

引导学生考虑高低不同的蚂蚁是否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为什么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没有。

2.3 蚂蚁分类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蚂蚁,并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

由学生自己回答,不同种类的蚂蚁有哪些不同之处,怎样分类。

3. 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在组内完成以下实践探究活动:3.1 观察蚂蚁巢穴引导学生一起去校园或者家附近的草丛里找到蚂蚁巢穴。

通过观察蚂蚁巢穴的形态、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让学生探究不同因素对蚂蚁巢穴的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2 探究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和蚂蚁的关系,如何合理地与蚂蚁相处。

三年级科学上册 蚂蚁 1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 蚂蚁 1教案 教科版

“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评价
交流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能要求一步到位。

在《蚂蚁》这节课中,主要是侧重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加以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认识自然、热爱科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多提发散性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
教会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画图、记录等方法取得第一手资料;
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已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我们应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中的《蚂蚁》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如下:1. 蚂蚁的基本特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蚂蚁的觅食行为:如何寻找食物、合作搬运食物等。

3.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2. 教学重点:蚂蚁的基本特征;蚂蚁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生活场景的视频、图片;蚂蚁模型;放大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蚂蚁生活场景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吗?它们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1)教师结合蚂蚁模型,讲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3)教师讲解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对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等。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生活场景,记录蚂蚁的行为。

(2)学生用画笔和纸张绘制蚂蚁的觅食路线图。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针对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2)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观察蚂蚁的心得体会,讨论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基本特征2. 蚂蚁的生活习性3.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并描述蚂蚁的觅食路线。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蚂蚁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蚂蚁教学设计

《蚂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蚂蚁》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第五课教学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征,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征。

是继《蜗牛》和《蚯蚓》两课后观察小动物的又一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学情分析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

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很多学生还真没有认真观察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的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的难度。

蚂蚁的身体小,到处乱爬是学生难以观察的主要原因。

而且平常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好,但在学习了《蜗牛》和《蚯蚓》两课后,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

学习本课应该要容易些。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和活动规律.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探究活动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

)2.师生谈话,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课前我布置了一些作业,让大家观察蚂蚁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你们做了吗?(老师笑笑的看着大家,等待学生的回答.)3.老师:下面请大家每人画一只蚂蚁,然后给大家展示,好吗?4.比较: 展示画的比较好的蚂蚁,为什么有的学生会画错?二、活动11.播放有关蚂蚁的录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完录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蚂蚁. 教师:刚才大家在录像上看了蚂蚁的生活,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看到蚂蚁呢? 教师:到外面观察蚂蚁应该带什么材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师引导学生拿上材料,并注意安全和教师去操场观察蚂蚁的活动.2.提出探究活动的目的及要求①观察蚂蚁的构成②了解蚂蚁的活动规律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笔录.④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不能伤害它,要懂得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记得让蚂蚁回到大自然.⑤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蚂蚁》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以及蚂蚁与人类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蚂蚁生态特点,认识到小小蚂蚁背后蕴藏着大大智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蚂蚁基本身体结构,解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蚂蚁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蚂蚁社会行为特点及其与人类关系。

2. 教学重点: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观察和分析蚂蚁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放大镜、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蚂蚁搬运食物视频,让学生初步解蚂蚁生活习性和合作精神。

2. 新课导入:a. 展示蚂蚁模型,让学生观察蚂蚁身体结构。

3. 例题讲解:a.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b. 分析蚂蚁与人类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蚂蚁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记录蚂蚁行为特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及与人类关系。

六、板书设计1. 蚂蚁身体结构a. 头部:触角、眼睛、口器b. 胸部:三对足、一对翅膀c. 腹部:生殖器官、消化器官2. 蚂蚁生活习性a. 社会行为:分工合作、信息传递b. 食物来源:杂食性,喜欢甜食3. 蚂蚁与人类关系a.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b. 人类生活中益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蚂蚁,记录它们行为特点。

b. 思考蚂蚁为什能搬运比它们身体还重食物?2. 答案:a. 学生观察到蚂蚁行为特点可能包括:觅食、建巢、保卫、繁殖等。

b. 蚂蚁能搬运比它们身体还重食物,得益于它们身体结构、合作精神和信息传递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一. 教材分析《蚂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通讯方式以及蚂蚁的社会结构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蚂蚁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他们在生活中对蚂蚁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了解,但对蚂蚁的内部结构和通讯方式等知识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蚂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讯方式和社会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蚂蚁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讯方式和社会结构。

2.难点:蚂蚁的内部结构和通讯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蚂蚁的特性。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标本、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课件:蚂蚁的图片、视频等。

3.作业: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蚂蚁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蚂蚁吗?蚂蚁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蚂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外部形态和生活环境。

同时,教师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觅食、搬运、建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蚂蚁标本,观察蚂蚁的内部结构。

同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蚂蚁的心得体会,总结蚂蚁的特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蚂蚁 》教学设计
1、知识技能:蚂蚁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蚂蚁怎样交流信息。 教 学 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画蚂蚁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受到成功 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针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激 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重难点 教学准备 观察蚂蚁的身体构造与特征。 昆虫盒、蚂蚁、课件
三、 利用资源
部有足。
巩固升华
1、我们到操场上,让蚂蚁回到自己家。 1、学生带蚂蚁到操 开发利用学校资 场。 2、观察蚂蚁如何交流的。 源、学习知识,
2、观察蚂蚁如何交 进行保护小动物 流。 的思想教育。
3、教师小结。
3、汇报
板 书 设 计 蚂蚁

一对触角

三对足
(信息交流)
腹 本课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确定观察主题,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欣赏图片 1、利用课件出示有关蚂蚁图片,让学生 1、学生观察图片。 把 握 科 学 前 概 导入新课 欣赏调查学生前概念。 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 细致观察 了解蚂蚁 2、交流对蚂蚁的已 念,让学生对本 有知识。 课产生探究欲望
1、教师出示蚂蚁实物,你们组将怎样观 1、学生设计观察实 教师对学生实验 察。 验方案: 观察蚂蚁身 方案的可行性进
教 学 反 思
蚂蚁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将本课的探究目 标、知识结构,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在 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时间把握;教材要不要看等细节问题,还 值得仔细推敲、琢磨。
2、 指生汇报实验方案, 师生进一步完善。 体有几部分构成, 每 行质疑,确保实 部分有什么特点。 3、指导学生观察。 验顺利进行,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第1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本单元要专门认识的第三种小动物。

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

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

教科书设计了这两种观察的方法,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蚂蚁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代表,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生命特征呢?教科书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

教科书安排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前两课观察蜗牛和蚯蚓的基础上,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小动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更好地了解蚂蚁的生活习*,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蚂蚁的熟悉程度是很高的,对蚂蚁的喜爱程度也是很高的。

但是,蚂蚁的个体不大,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不是很清楚。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的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前,特意到山上去抓了些大蚂蚁,让学生更好的观察。

但出乎意外的是:蚂蚁显然并不适应我准备的“家”。

过了一天,就死了一大批,到上课的时候总共只剩下8只活的蚂蚁,12个小组都不能分配好,只能用几只死蚂蚁代替(死蚂蚁身体会缩成一块,特别是胸部这块很难观察到)。

四人观察一只蚂蚁,即使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还是有一些学生观察得不到位。

在画蚂蚁身体结构时,难点是蚂蚁的六条腿都长在胸部,学生会观察得不够仔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动物》中的第三节《蚂蚁》。

本节课将围绕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基本特征,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动物行为的能力。

3. 通过对蚂蚁的了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以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放大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引导学生描述蚂蚁的身体特征,如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触角等。

(2)观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3)讨论: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等。

3. 实践活动:(1)观察蚂蚁: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

(2)制作蚂蚁观察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制作观察记录表,用彩笔进行描绘。

4. 例题讲解:讲解蚂蚁身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蚂蚁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蚂蚁》2. 板书内容:(1)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触角等。

(2)蚂蚁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3)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完成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与目的1.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主要是在三年级教育教学中进行的,科学教育是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特别是蚂蚁这样的生物,是近距离观察生物、了解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等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观念和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目的本单元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互动游戏,能够了解蚂蚁的习性、生态以及了解蚂蚁的进化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对蚂蚁一系列实际观察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2.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蚂蚁》一文,文章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繁殖方式•蚂蚁的进化过程2.2 教学重点本次教学中的重点包括:•学生在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蚂蚁的足数、颜色、大小等特征。

•学生在了解蚂蚁的繁殖方式的时候要通过实际观察来体验蚂蚁的交配过程和蚁后为了保护卵和幼虫所做的一系列措施。

•学生在了解蚂蚁的进化过程时要注意理解和体验生命之间的不同选择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课时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课程,让学生理解学习此课程的背景和目的•第二步:引入蚂蚁,让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和实际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练习形容词的用法•第三步: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态环境,并进行有趣的模拟实验,体验蚂蚁集体行为的奇妙之处•第四步:通过观察蚂蚁的繁殖方式和后代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选择和适应能力•第五步:总结蚂蚁生态学知识,体验探究生命的过程3.2 课时安排本次教学安排共计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第一节课:导入教学,引入蚂蚁知识,学生互动游戏和实际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练习形容词的用法,时长:45分钟。

•第二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态环境,进行有趣的模拟实验,体验蚂蚁集体行为的奇妙之处,通过观察蚂蚁的繁殖方式和后代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选择和适应能力,总结蚂蚁生态学知识,体验探究生命的过程,时长:45分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动物的一生》中的第5课《蚂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

2. 认识到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投影仪。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蚂蚁模型引导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介绍蚂蚁的身体结构。

(2)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展示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实践:(1)观察蚂蚁: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特征。

(2)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1)蚂蚁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2)蚂蚁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讨论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习性。

七、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触角、腿2. 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性昆虫、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3. 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清理食物残渣、传播种子、提高土壤肥力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记录下来。

(2)思考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

(2)短文。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蚂蚁生活习性的调查活动。

(2)引导学生关注蚂蚁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动物世界》中的第5课《蚂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动物行为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模型、实物投影仪、教学PPT等。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蚂蚁搬运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生活习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蚂蚁吗?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呢?2. 讲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讲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触角、足等。

学生绘制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加深对蚂蚁身体结构的认识。

3. 探讨蚂蚁的生活习性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群居、分工合作、寻找食物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蚂蚁的生活习性,分享观察到的蚂蚁行为。

结合教材,了解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讲解答题方法,引导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触角、足等2. 蚂蚁的生活习性群居、分工合作、寻找食物等3. 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清理食物残渣、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绘制一幅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 答案:身体结构图(合理即可)生活习性描述(合理即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家园》中的第6课《蚂蚁》。

本节课将围绕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身体结构,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生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蚂蚁的合作行为及蚂蚁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蚂蚁与人类关系的图片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蚂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合作行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蚂蚁对生态环境的有益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堂拓展:让学生探讨蚂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部:触角、眼睛、口器胸部:六只脚腹部:消化器官、生殖器官2. 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性昆虫合作搬运食物喜欢潮湿环境3. 蚂蚁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作用: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等有害作用:侵入住宅、损害农作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行为特点。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蚂蚁的行为特点,如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蚂蚁的作息规律等。

2. 作业题目:列举蚂蚁对生态环境的有益作用。

答案: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维护生态平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了解蚂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 《蚂蚁》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 《蚂蚁》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第五课《蚂蚁》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

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

教科书设计了这两种观察的方法,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蚂蚁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代表,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生命特征呢?教科书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

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二、教学背景:学生对蚂蚁的喜爱程度很高,小小的蚂蚁,常能吸引小学生,尤其是男同学驻足观察,观察它们如何寻找食物,如何搬运食物,因此,学生对蚂蚁的熟悉程度是很高的。

但是,蚂蚁的个体不大,难以细致观察,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不是很清楚。

本课教学,既要发掘学生已有的对蚂蚁行为的认知基础,又要通过细致观察,进一步了解它的身体特征。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科学词汇:蚂蚁,昆虫,信息素,触角(二)过程与方法1、用图画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科学方法:实地考察,画图记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核心价值观:爱护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教学重难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课前在校园里找蚂蚁,要求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只观察。

一、如何寻找蚂蚁。

1、谈话:课前,在校园里,你有发现蚂蚁了吗?你是在哪里发现蚂蚁的?2、学生交流。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动物的一生》中的第2节《蚂蚁》。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探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认识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

难点:蚂蚁社会行为的观察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蚂蚁工坊、放大镜、白纸、糖果等。

学生准备:观察日记、画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蚂蚁工坊,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吗?它们有哪些特点?”2. 例题讲解(1)讲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通过观察蚂蚁工坊,讲解蚂蚁的社会行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蚂蚁工坊,记录蚂蚁的行为。

(2)讨论蚂蚁的社会行为特点。

4. 讲解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基本特征外形:有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生活习性:群居、杂食性2. 蚂蚁的社会行为组织结构:有工蚁、兵蚁、蚁后等合作行为:共同搬运食物、照顾幼虫等3. 蚂蚁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

2. 画一幅蚂蚁的画,标注出蚂蚁的基本特征。

作业答案: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蚂蚁行为,完成观察记录。

2. 画作:学生完成蚂蚁画作,标注出蚂蚁的基本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蚂蚁的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蚂蚁的社会行为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蚂蚁的其他特点和有趣的行为,提高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学校科学三班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篇1教学预备:小组或个人观看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

观看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认真观看观看蚂蚁吧!二、观看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看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看,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看,有利与不利的地方;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看,既能看清晰,又不会处处乱爬?2.用什么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晰?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心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

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处处乱爬了。

不过,用什么方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四、用放大镜观看蚂蚁。

1.小组内沟通一下,怎样观看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看蚂蚁。

留意掌握观看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争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处处乱爬了。

2.假如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3.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假如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七、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

在观看讨论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

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看发觉呢!八、发布下一节课进行“我的观看讨论”报告会的信息。

学校科学三班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让同学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同学能够在观看过程中,发觉问题,不断改进观看的方法,解决观看过程中消失的问题,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学设计 (1)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学设计 (1)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学设计 (1)胡志萍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躯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看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靠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看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看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老师那个地点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谜语:躯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打一小动物)师:课件出示:蚂蚁,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生疏,这句话要紧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蚂蚁》。

(板书课题:蚂蚁)师:课件出示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

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15000多种。

大伙儿观看过蚂蚁吗?今天让我们认真观看观看蚂蚁吧!二、引导探究师:假如让你去捕捉蚂蚁,如何才能把蚂蚁从洞里引出来呢?(课件)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许多。

现在教师请你用笔画画你印象中的小蚂蚁,你行吗?师:请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得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伙儿展现。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三、观看蚂蚁。

师:我们大伙儿都明白蚂蚁专门小,而且还会爬来爬去,把它们就这么随便放着不便于我们观看,那么我们大伙儿动动自己聪慧的脑袋瓜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更好的观看它们呢?小组讨论讨论.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水中的泡沫上观看。

生:把放大镜直截了当盖住杯子来观看。

师:那个方法不错,老师那个地点有那个地点有几个昆虫观看盒,用它来限制蚂蚁活动空间,把小蚂蚁放在里面,它就可不能到处乱跑了,然而蚂蚁个头小,你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清晰的观看到蚂蚁? (放大镜)师: 观看蚂蚁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按一定的观看顺序。

②观看要认真。

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蚂蚁》是科教版《科学》三上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

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的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的难度。

蚂蚁的身体小,到处乱爬是学生难以观察的主要原因。

教学内容就是随着学生观察蚂蚁需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而展开,学生带着“蚂蚁的身体到底是怎样的”这一观察任务,在不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小蚂蚁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带着“小蚂蚁的身体到底是怎样的”的观察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的观察中,不改进观察方法,获得对小蚂蚁的丰富的直接认识,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具: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块、纸条、画笔、毛笔、水槽、烧杯、小红纸等。

教学过程实录一、揭示课题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生:捉到了。

二、引导探究师:你们是怎么去捕捉的?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

现在教师请你用笔画一只小蚂蚁,你行吗?生:行。

师:好,我们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得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学生观察小蚂蚁师: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小蚂蚁有八只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教学设计
胡志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打一小动物)
师:课件出示:蚂蚁,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蚂蚁》。

(板书课题:蚂蚁)
师:课件出示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

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15000多种。

大家观察过蚂蚁吗?今天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引导探究
师:如果让你去捕捉蚂蚁,怎么才能把蚂蚁从洞里引出来呢?(课件)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

现在教师请你用笔画画你印象中的小蚂蚁,你行吗?
师:请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得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
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三、观察蚂蚁。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蚂蚁很小,而且还会爬来爬去,把它们就这么随便放着不便于我们观察,那么我们大家动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观察它们呢?小组讨论讨论.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有这里有几个昆虫观察盒,用它来限制蚂蚁活动空间,把小蚂蚁放在里面,它就不会到处乱跑了,但是蚂蚁个头小,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蚂蚁? (放大镜)
师: 观察蚂蚁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一定的观察顺序。

②观察要仔细。

③要有目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讨论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有几部份,哪几部分?蚂蚁身体每部份各有哪些特点?观察完后
请填写观察结果.(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三部分,___部长有一对___,___部长有___对足.)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四、汇报蚂蚁身体的特点。

1.生:蚂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份。

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
师:他说的真好,你们观察到的都是这样的结果吧!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大家看一段关于蚂蚁的身体结构的视频.(播发视频)
3.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
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

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示:
课件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

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

师: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7.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同学们,蚂蚁虽小,但它也有生命。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小动物,我们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8、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课件出示)
9、蚂蚁家里有哪些成员,它们又是怎样分工的?(课件出示)
六、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
师:有那些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出示课件)
七、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会游泳吗?等,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去研究研究.好吗?
板书设计:
蚂蚁
头: 长有一对触角
胸:长有三对足
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