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 . 掌握 实践操 作技 能 为教 学目 的。 教师 “ 教” 的 目的是为了
学生 “ 学” , 而 “ 学” 的 目的 是 为 了 “ 做” 。 教 学 做 一 体 化 正 是 将 学
目前 , 随 着 我 国 生 产 力水 平 的 提 升 和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发 展 , 计 算 机 已 广泛 应 用 于 生 产、 流通 、 消费等领域 。 面对部分技工院校
密结合。 由于 备 课 内 容 、 授课 方式不 同, 容 易 出 现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的 理论 在 实 践 课 上 用不 到或 巳陈 旧过 时 的 现 象 。
2 . 编写一体 化教 学的教 材 内容。 坚 持与时俱进, 及 时改革更
新计算机 教学内容, 舍弃 繁琐冗长、 陈旧过时的理论 , 增 加 实 用
技 工 院 校改 革 传统 教学 模 式 , 推 广 教学 做 一 体 化 教学 模 式 。
三、 教学做 一体化的应 用
一
、
传统 教学 模式的弊端
结 合 我市 技工 院 校 计 算 机一 体化 教 学 的 作 法 , 笔者认为, 通 过 做 好 以下 工作 , 能 够 实 现 教学 做一 体化 的实 际 应 用 。
满 足 企 业 对 员工实 践 操 作 能 力的 需 求 。
4 . 规 范一 体化教 学的教 学秩 序。 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 中, , 就是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 在 教 中学 , 在 学 中做 , 在 做 中练 , 在练中学, 在实践中检验和提 升理论 知识 , 要现 场操作 , 容 易 出现 课 堂 秩 序 不 易 管 理 的 问 题 。因此 , 必须严 格 课 堂纪 律 , 严格 要 求 , 规 范行 为 , 防止 学 生 利 用计 算 机 玩 游 戏 、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教学探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文/胡 燕摘 要:技工院校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笔者去思考和改进。
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究竟如何教?学生究竟如何学?根据对一体化教学的反思以及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笔者从环境设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成果评价等方面对如何改进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 计算机基础改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技工教育特色。
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能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基础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跟不上专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有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以及实际的操作工具。
具有一定规模的技师学院已初步建立了相配套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施,普通的技工院校却存在着教学设施配备不足、陈旧老化的现象。
电脑硬件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校机房大多数按传统教学需要进行布置,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探究合作;多媒体教学手段匮乏使课堂了无生趣,学生无法积极参与课堂等因素,这些使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2.教材内容落后,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大多数技工院校沿用传统的教材,内容陈旧且过时,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不具备实际运用意义。
传统教材的特点是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内容繁多而且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操作训练,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学需要。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掌握计算机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却基本使用统一的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没有照顾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学生需求,缺乏实用性和应用性。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践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践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笔者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四个突出的问题,提出该门课程以模块教学+考证培训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并且强调了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策略。
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应用在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考证培训;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1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高科技产品,现在已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了。
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很多职业岗位都需要从业者具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
可以说具有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已成为技工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各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及实用的计算机软件,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长为新一代的“学习型”的技术工人。
一、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长期以来都是各技工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许多学校也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但据笔者观察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体现为:一是由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拥有的学习条件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造成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导致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难以控制;二是学时偏少,多数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按实训课的上课模式连上三到四周左右。
与之相矛盾的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
如此使得日趋增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信息量受限和技能训练缺乏;三是传统的教师演示再到学生上机练习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付艳琴宝鸡技师学院【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技校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但是,由于招生时学生来源不同,城乡教学条件不同,学生家庭经济、教育情况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差别较大。
这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不但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针对这种现状,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趋势,有必要实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法,更应是一种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双边互动的认知过程。
基于此,本文在分层次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技校生素质教育分层次教学一、分层次教学的内涵“分层次教学”的构想来源于当代多种先进教学思想的融合,包括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就“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出了较为有效的方法性指导。
理想的教学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既要走在学生独立发展的前面,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一理论为分层教学思想的萌发与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对“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就是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与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群体的组合,实施不同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正常发展。
这就是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这在职业学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不是简单地分班,更不是流于形式的“换汤不换药”,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和保障学生受到最好教育的方法,其关键是要因材施教。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V0 . No7 I 29 .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0GI CAL DEVELOPMENT 0F ENTERPRI SE
21 0 0年 4月
AD .01 r2 0
高职《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周 进 , 志 霞 张
情感交流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有一
定 程 度 的 削弱 , 种 削 弱会 直 接 影 响 课 程 的 教学 效 果 。 这 要
件 的应用 、 网页制作和多媒体 的基础知识 等。 此课程 内容 想使课堂 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必须认 识到教师 与学
本身具有很强 的实践性 ,学生应花大量 的时间进行实 际 生 互 动 的重 要 性 。
ta h n eom nc riu u c ne tta h n t o e a n t n mo e n te s e t. e c igrfr i urc lm o tn ,e c igmeh d,x miai d l doh ra p cs o a
K e wo d : i h rv c to a &t c n l g c mp t ra p i a in b s t a h n e o ; r c i e y r s h g e o a i n l e h o o y; o u e p l t a e;e c i g r f r p a tc c o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 应 用 能力 的强 弱 ,已经 成 为衡 量 大学 毕业 生 质 量 和 水 算 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 一方面 , 基
平 的重要指标 ; 另一方面 , 师资力量无法 与之配套 的情况 础好 的学 生 会 觉 得课 堂 教 学 太 简单 , 而另 一 方 面 , 础 差 基 下, 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个性化教 学的需求 。 怎样才能在 的甚 至 有 些 以 前从 来 没 有 接 触 过计 算 机 的学 生 ,就 会 觉
浅谈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浅谈中职院校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教学改革
徐 崇丽 ( 山东工 程技 师学 院 , 山东 聊城 2 5 2 0 2 7 )
【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 日 益普及 , 计算机应用能 力成为信息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 的一项基 本能力, 对于技 工院校 学生尤其如此。 泰文结合 目 前计算机应 用基础课程教 学的现状 , 结合我 院课程为例 , 进行技工院校计算机基 础课程 的教 学改革与探 究。 【 关键词 】 技工 院校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课程教 学改革
班 内选择几个学 习好 、 接受 能力强的学 生作 为教学 助手 . 帮助对其 他 学生进 行辅导 , 学生之 间互帮互 助 , 互 相促进 , 会取得 意想 不到 的效 果。 3 . 2 及 时调整课程标 准 . 灵活设计教学项 目 通 过一些合 作单位的反馈 .学生在工作 岗位 中对计算 机操作 系 4 结 束 语 统、 办公 软件 、 计算机 资源共享 等方 面运用 的比较 多。 随着职业教育 的发展 . 职业 学校教育理念 的转变 . 信息技术 的飞 由于计算机 应用技术发展 速度快 . 教 学内容的变化也要快 我们 速发展 . 对计算机基 础教育也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今 后的教学将 面临 应 该每年对教 学内容进行调 整 .制定 出适 合 自己学 院情 况的课程标 更多 的新 问题 。《 计算机应 用基础 》课程教学 改革 还需我们 更加 努 准。 在教学项 目的选取上 . 结合 学生实际工作需求 , 通过对行业企业实 际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 对操作性 强的教学 内容 采取项 目教 学法 . 结合 实际案例 给学生 制定课 堂任务 . 让学生在走 向工作 岗位前就能利用所 [ 责任编辑: 汤静]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要办出特色,重要的前提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该文结合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高中三年制)的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课程体系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社会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
对IT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在迅速改变。
为适应21世纪市场对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更适应社会和企业新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线应用性人才,结合我院“国家中等职业示范学校”的建设,从专业课程体系入手,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专业改革的突破口和核心。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为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构筑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1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调研情况及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准本专业培养方案与当今社会、企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差距,是本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
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前期工作中,我们进行了广泛细致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我校2007-2009级应往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调查,对与本专业合作的镇江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用人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
通过向往届生发出的200份《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定期召开的本专业校企合作讨论会和毕业招聘会发出的100份《用人单位跟踪调查问卷》等书面调查问卷来了解专业需求。
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的几点体会作者:李昌丽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6期李昌丽(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目前,技工院校多个专业教学实行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练一体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使用计算机技能而开设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的入门,内容着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计算机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学科,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操作性强,非常适宜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设计:1 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目前我校计算机的教学计划是按照教学指导方案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的,对一体化教学要求不明确。
教学计划要真正体现一体化的要求,就必须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统筹安排。
整个教学计划必须突出技能目标,要以技能训练为轴,以理论教学为线,科学地安排课时,实行模块式教学。
每个模块的教学相对独立,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
2编写一体化教案、工作页写好教案是组织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
编写教案应该依据一体化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炼出教材中的要点。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结合而成,有教案而无学案显然是不完整的。
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提供较为系统的服务和学习支持,如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与实训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与实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与实训是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计算机基础、应用思考和实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也是学习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前提。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为后续学习计算机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思考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思考能力是学生们在将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学生可以培养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们日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实训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技术,独立思考问题,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实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计算机的各种技能并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这对学生们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并且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在实践中,学生还可以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反思和反馈来改进自己。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思考与实训课程在全国技工院校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应用思考能力,并通过实践实训提高自己的技能。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2-021.引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
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虽安排有上机操作,但仍偏重于理论的传授,或理论和实践脱节,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做了一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2.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材及教学情况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简要概括为:2.1 教材亟待更新。
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知识淘汰更新快,例如:微软已经开始推广windows 8系统,并且停止windows xp更新服务,市场主流是windows 7系统时,我们的大多数教材还是采用的windows xp教学。
而且市场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种类繁多,大部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合技工院校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材中内容。
当前技工院校所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要是以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主,所使用的素材与专业联系较少,千篇一律,学生学的内容跟工作岗位联系不上,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目的。
2.2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不同专业对掌握计算机技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存有明显差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全部是使用统一的教材来进行教课的。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没有照顾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要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如装饰专业偏重于图像的处理,造价专业则主要侧重于电子表格的操作方面。
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浅析与实践
程一体化教学就是为学生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 , 实施 理论 教学与技能
操 作 训 练 融 为 一 体 , 学 生提 供 体验 信 息 处 理 工 作 过 程 的 学 习条 件 。 说 自 为 了 , 是将 信 息 处 理 的典 型 的 工 作 任 务 引 入 教 学 , 讲授 法 结 合 运 用 其 他 就 将 教 学 方 法 , 演 示 法 , 观 法 , 习法 、 回 指 导 法 , 问法 及 多媒 体 电 化 教 如 参 练 巡 提 学 方 法 等 各 种 有 效 的 教 学 方 法进 行 融合 , 师 引 导 学 生 掌 握 专 业 知 识 和 操 教 作 技 能, 以满 足 将 来 信 息 处 理 工 作 的 需 要创 造 条件 。
加元素, 也可 以自己设计排版结构, 形式多样 , 不必 强调 统~。这样可 以大 大 刺 激 学 生 自主 制 作 海 报 的 意 愿 , 加 了 学 习 的情 趣 , 学 习 不 再 是 一 项 增 使 苦差事。在制 作时规 定上 交的时间, 加一点紧张 的气氛 。完成后 , 增 教师要 及时评价 , 挑选 出较 好的作 品, 展示 , 大家 共同欣 赏, 这样也起到鼓励 的作 用。 如果有共 同的错误 则利用 网络教 室进行演示纠错 。 在制作 中, 学生是主 体, 老师只在学 生需要帮助 时伸 出援助之 手, 或则 也可 以让学生相 互结对
典型工作任 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 内容 , 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 按 生 自主 学 习 的要 求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并 安 排 教 学 活 动 , 实现 理 论 教 学 与 实 践 教
学 融 通 合 一 、 力 培 养 与 工 作 岗 位 对 接 合 一 、 习 实 训 与 顶 岗 工 作 学 做 合 能 实
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课程讨论
、
1 、 合理设置课程, 达到实用性 的目的 要想使计算机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技工 院校的教师应该充分调 查与分析, 了解学生的爱好 与兴趣 , 然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 进一步开
发计算 机课程 , 向学 生讲授更多计算机 内容,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提高
学 生 的计 算,教师应该将 目标定位 在提高学生计 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 方式 向学生讲 授计算机操作方法、 汉字录入等各个方面的 内容, 明白计算中各个硬件 的功 能以及性能, 熟悉计算机网络 的操作方法等 。 并且还需要 了解各种各样深层 次 的计算机文化概念, 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 为后期计算机 教学 中实践 操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 2 、 提高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 , 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学生对某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有利于其对该事物的学 习。因此在开设计 算机课程的过程 中, 教师应该侧重于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教学 时应取其 精华 , 使学生更能够掌握计算机知识。教师在授课之前 , 必须 要对学生 的兴 趣爱好做充分 的了解, 然后在课程中通过学生感兴趣 的东西来对其 讲授 , 例 如教师交到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制作卡片、通过指导带领学生上 网 等, 使学生在游戏或者练习中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激发他们对 电脑 的兴 趣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 向学生讲授相关计算机知识的过程 中, 不应 过 多浪费在计算机理论讲授 当中, 而是在他们练习中明确方法与步骤 , 在兴 趣 的驱使下不 断创新,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 健全技 工院校硬件教学设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 国, 仍然还有一部分技工院校并没有重视计算机硬件教学 设备 , 导 致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无法实际操作计算机,这就不能够提 高学生 的计算 机应用能力。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 虽然在一些相关数据 当中介绍了计算机 硬件设备对知识的讲授产生的重要性, 但是 由于内容过于单一, 无法完全满 足不 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 识的学
浅析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各 类 技 工 院 校 都 把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课 作 为 公 共 必 修 课 纳 入 各 专 提 业 的 教 学 计 划 , 学 任 务 重 , 专 门从 事 计 算 机 学 科 教 学 的 师 资 一 般 4 采 取 分 层 次 教 学 和分 类考 核 方 式 。 高 学 生 学 习的 热 情 教 但 都不足。 有些 学 校 的教 学 部 门就 片 面 认 为 计 算 机 应 用基 础 课程 简 单易 技 工 院 校 中 的 高级 技 校 、 师 学 院作 为 国家 高 技 能 人 才 的 重 要 培 技 学 , 非专业性重要科 目, 是就可能随便选定一些年轻教师担课 . 并 于 或 养 基 地 之 一 , 们 既 招 收 初 中起 点 的 生 源 ( 技 班 )也 招 收 高 中起 点 它 中 , 者给专职教师分配超量 的课时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实际上 , 计算机 的生源( 高技班) 中、 。 高技生的知 识基 础存在较大差异 , 如果它们的计 应 用 基 础 课 程 内容 尽 管 不 难 , 要 求 授 课 者 应 具 备 较 全 面 的计 算 机 知 但 算 机应用基础教学都采 取同一个标 准 , 么 , 那 教学 若 按 中 技 生 培 养 要 识 和 熟 练 的 操 作 技 能 , 要 求 能 准 确 把 握 知识 间 的关 联 性 , 通 教 师 并 普 求制定 , 高技 生 就会 “ 吃不 饱 ”埋 怨 教 学 在 浪 费 时 间 , 易 打击 高技 生 , 容 般 采 取 边 学 边 教 方 式 , 于 不 熟悉 内 容 , 不 熟 练 操 作 , 课 起 来 很 由 也 授 的学 习热 情 : 学 若 按 高技 生 标 准 制 定 , 教 中技 生 就 可 能 “ 化 不 良 ”容 消 . 勉 强 , 乏 吸 引 力 , 样 会 影 响 学 生 兴趣 和教 学 效 果 。 另 外 , 果 一 个 缺 这 如 易制 约 中技 生 的学 习热 情 。 因此 , 具 体 实 施 教 学 时 , 师 应该 根 据 学 在 教 教 师 的课 时 超 量 , 课 就 不 充 分 , 没有 太 多 时 间 进 行 课 程 教 研 , 学 备 也 教 生 的 层次 制 定 不 同 的教 学 要 求 和 考 核 目标 。 比如 , 于 高 技 生 , 学要 对 教 质 量 同样 会 受 到 影 响 。 此 , 学 部 门在 安 排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教 学 时 , 因 教 求 除 了熟 练 掌 握 w no sw r 、xe 操 作 , 应 强 调 掌 握 网 络 知 识 及 idw 、 od ecl 还 针 对 师资 不 足 的 情 况 . 应 局 限 在 本 校 随 意 选 定 任 课 教 师 , 不 可 违 不 也 pw ro t o ep i .考 核 要 求 取 得 全 国 计 算 机 信 息 高 新 考 试 一 办 公 软 件 应 用 n 背 教 学 规 律 给 教 师 分 配 过 重 的课 时 量 。 该 考 虑 从 本 地 其 它 院 校 或 某 应 模 块 ( 级 ) 全 国 计 算 机 等 级 考 试 ( 级 A) 对 于 中技 生 , 学 要 求 高 或 一 ; 教 些 计 算 机 专 业 培 训 机 构外 聘 有经 验 的专 职 教 师 , 过 这 种 教 学 资 源 的 通 熟 练 掌握 wn o sw r 、xe 操 作 , 对计 算 机 网络 基 础 知 识 只 需 作 id w 、 od ecl 而 优势互补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初 步 了解 。 核 要 求 取 得 办 公 软 件 应 用 模 块 ( 级 ) 考 中 或全 国计 算 机 等 级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
学习 的兴趣和 求知欲 是学 生能够积 极思维 的动 力。 这要 求教 师
来. 接通 电源 , 打开机 器 , 示一些 相 关专业 的应 用软 件 , 学生 演 使 初步 了解 到计 算机 能做什 么 样 的事情 。 除对计 算机 的神 秘 感 , 消 让学 生知 道计 算机 只是 一 台机器 , 身不 会思 维 , 完成 的 它本 它所
这 门课 上好 ,使 各部 分学 生有 效地 掌握 计算 机 的基本 知 识和 应 用技 能 , 以适应社 会 对计 算机 应用 人才 的需要 。 摆 在从 事计 算 是
机基础 教学 人员面 前的一 个重 要课题 。
二 、 论教学 理
1注 重加强 学生 学习兴趣 的培 养 .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 师 , 是学 生主 动学 习 。 极思 维 , 积 大胆 质疑 , 勇于 探索 的强大 动 力。对 学 生兴趣 的培 养 是一个 非 常重 要 的过
知识 的学 习 。 把学到 的基 本知识 和基 本技 能 自觉应 用到 学 习计 算机 从 并具 程。首先根 据每 个专 业的特 点 , 绍一些计 算机 在该 专业领域 的 介 新知 识 的过 程 中 , 而提 高学 习质 量 。 备 一定 的可 持续 发展 的 应用 。 然后 向 学生 展 示 一些 计 算 机 的部 件 ( 主板 、 P 、 C U 内存 、 硬 能力 。
切 工作都 是靠 人来指 挥 , 有人 才能使 其发挥 作用 。让学 生坚 只
信 自 己只要掌 握一 定 的基 础 知识 ,也 完全 能让 计 算机 完成 人所 想 要做 的 事情 ; 另外 , 据 学生 所 学专 业 的特 点 , 绍一 些计 算 根 介 机 在其 专业领 域 的应 用 。从 而培 养学 生学 好计 算机 基 础知 识 的 浓 厚兴趣 , 提高 学 习计 算机基 础知识 的积 极性 。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摘要:当今时代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因此社会上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计算机教学发展也逐渐被教育专家所重视。
在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效率,技工院校可以尝试功能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实际工作情况,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学习。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的运用,同时也锻炼了自身专业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是极为有利的。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是所有企业用人的标准之一。
技工院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时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现阶段的学生往往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因此导致学生初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不感兴趣。
为技工院校应当积极推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一体化教学主要指的是以能力为主,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互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五点,分别是以一体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学习、实验等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一体化设置教学条件,配置符合一体化教学的实验时、实习场地等;一体化教师配置,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一体化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职业要求,进一步体现知识、技能的一体化训练;一体化教师教育内容,对教师讲课形式以及学生听取进度等一体化教育。
学校通过一体化教育模式,可以将实际工作中的项目放在教学当中,以此作为实践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况,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一体化”的意义(一)知识的共享技工院校展开创新体系,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覆盖,通过知识共享来发挥知识的价值。
技工(中职)院校专业教学大纲(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大纲Word 2010基础与实训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的专业课。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Word 2010简介,文档操作,段落格式化,表格编辑,文档排版与打印,大纲、目录和索引的生成与使用,样式和模板以及Word其他常用功能介绍。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Word 2010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其职业生涯的开拓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Word 2010软件操作环境,掌握基本文字输入、段落排版的方法。
(2)掌握图、文、表混排的操作方法。
(3)了解Word 模板功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体现职业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讲清原理,多上机操作。
上机操作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应当大力加强,让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践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认识Word 2010教学要求1.掌握Word 2010的4种启动方法,4种退出方法。
2.熟悉Office 按钮菜单,掌握通过Office按钮创建新的Word文档的方法,掌握文档保存与退出的方法。
3.掌握打开已有Word文件的方法,了解打开文件的方式,了解如何通过Office按钮打开最近的文档。
教学内容(一)Word 2010 的启动与退出1.Word 的启动方法2.Word 的退出(二)创建并保存一个新的Word 的文档1. 创建新文档2. 保存Word 文档3. 关闭文档(三)打开Word 文件二)、Word 2010的文档操作教学要求1.掌握在Word 文档中输入文本,插入日期和时间,插入特殊符号的操作方法2.掌握在文档中选择需要内容的方法,掌握选择文本的常用方法3.掌握复制文本的方法,掌握剪切和粘贴文本的方法,了解剪贴板的使用。
4.了解“字体”组中的按钮功能5.掌握设置文字的字体与字号、加粗、倾斜、下划线等格式的方法。
技工院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技工院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作者:钟敏芸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8期钟敏芸赣州技师学院【摘要】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指传统课堂教学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教学的整合,本文剖析当前传统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现状产生原因,提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同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学科为载体,提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策略方法,以此达到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线上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2020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抗战新冠肺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为这场战“疫”奋战,而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所能给予的最大力量就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保证“停课不停学”,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新的势如破竹般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概述所谓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就是指充分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同时利用网络化资源,借助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实现自由、便利化的学习,以各种教学软件为载体开展起来的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的相互整合。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价值,符合这一学科特点,值得深入探索。
二、传统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现状2.1中职技工院校学生现状中职学生思维灵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男生耐心差,心思不定,女生则心思细密,理解能力偏差,加上现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盛行,极大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中,如何把手中的电子产品转换为学习的工具,把“眼花缭乱”的网络资源转换为吸引人的课堂教学内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2.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现状(1)老师“一言堂”较久,学生自主练习时间短。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大部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是在机房中完成,但是仍然以“老师讲解-演示操作-学生练习”的步骤进行,前两步占据很大一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真正实践时间仍旧不太够,并且老师一言堂时喜欢“一气呵成”[1],学生有问题而不自知,等到实际操作时遇到难题却不知如何开问。
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
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摘要: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在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另世界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即体现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壮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呢?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研究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技术、理论、方法以及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学科。
其中主要包括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部分。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发展;探讨前言:在上文摘要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学科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大背景。
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被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而且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和社会的一大进步。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给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而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次次飞跃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并逐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因此,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明、推广和使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一个国家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
而我国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所以,办好高等教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至关重要。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1.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研究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技术、理论、方法以及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学科。
其中主要包括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部分。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对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1.2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自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计算机发展进入初始阶段,研究学者着重于数值计算领域的研究,将理论大都应用于国防方面的武器的研究与生产等方面。
基于超星学习平台技工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
1)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在校园课堂上融人移动教学端——學习通,利用学习通APP发布一键签到、课堂测验、选人、抢答、问卷调查、分组讨论、现场直播等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利用手机参与各项活动任务,教师课堂可即时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投屏,实时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合作、创新能力。利用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及时的反馈信息技术,使得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更有成就感。
2)新型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多种新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原有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现代化理念,因此需融人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该新型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嘲,结合德育教育,整体贯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实现德技并修。。
2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慧课堂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设计
该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数据平台超星泛雅平台,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整个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而实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促思,以思提创。教学评价采用全过程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加重视整个学习过程,使课程评分更加公平公正。
关键词:超星学习平台;技工学院;智慧课堂;计算机应用
1智慧课堂概念和特征
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具有高智慧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互联网+”开展“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生学情全面及时诊断,智能推送个性化资源,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新型课堂。该课堂融合信息技术再造传统课堂教学流程,从而实现个性化与智慧化的教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作者:吴宇龙
来源:《职业·下旬》2014年第01期
摘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特点,采用一体化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就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内容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任务引导下的一体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一体化课程任务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进一步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产业知识化的大趋势下,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各企业普遍要求员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工作的能力。
技工教育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点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训练。
如何让学生学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就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现阶段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一是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
技工院校大多数学生在初、高中期间文化理论课基础差,对整个学习行为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没有学习动力。
二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片面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不是专业主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三是大部分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但局限于电脑网络游戏、聊天软件、电影视频等。
学生虽然对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世界充满迷恋,但是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却带有“本能”的排斥。
二、教学目标、内容分析与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二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三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含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两大部分,重点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简单的理论加操作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亲身接触到的一些实例,将教学内容设置为生动的教学项目,如黑板报的编辑与排版、制作广告宣传页、创建模拟工资表等。
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
项目中的任务,将学生无形的学习过程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产品。
依托创立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使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是任务的主人,而教师则是任务的提出者和学生实践的指导者。
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积极的自学去互相帮助、努力探索。
教师表面上是“旁观者”,其实是“导演”。
三、教学实践过程
以“报刊的编辑与排版”为例,教师布置任务,运用角色模拟的方法,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
同学A为“主题策划人”,负责拟定报刊主题,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素材,也可针对这一主题在班级内收集稿件,把内容整理好形成电子版稿件。
同学B为“版面策划人”,负责报纸版面的整体设计,并对稿件进行审核把关,包括稿件的字数、用词等。
同学C为“编辑排版师”,把收集来的稿件按照策划方案进行排版编辑,包括文字的排版、图片的设置、版面的美化等。
同学D为“印刷工”,负责报刊小样的打印。
同学E为“读者”,负责对报刊的主题、内容、版式等进行整体评价。
通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Word相关操作知识,完成各自的任务。
任务结束后,学生依次互换角色,承担教学项目中不同的任务,如A同学承担B同学的任务,B同学承担C 同学的任务,依此类推,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实现相互帮助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
遵循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原则。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学习效果。
每个教学项目完成时,通过任务的分工和角色的设计,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对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自评,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通过展示各小组作品,采用“个人、小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从“作品效果、作品创作过程”两个方面评价学生作品。
最后由教师本着多鼓励、多肯定的态度对各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点评。
同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总结,针对教学各环节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调整。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采用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与过去理论讲授加上机操作训练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在教学任务设置、教学场地布置、教学设备配置和细化教学组织等方面还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罗京丽.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5(2).
[2]刘笑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作者单位:长治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