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力的平衡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选择与力的平衡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力的平衡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图示法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应用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力的平衡条件。首先,介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这三个要素的关系。
接着,重点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采用实物演示和动画模拟的方式,展示二力平衡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平衡条件。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力的平衡实例进行分析,如:自行车轮子的平衡、秋千的摆动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的平衡知识,探讨这些实例中的力的平衡条件。
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简单的互动实验导入新课。邀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拿着一根杠杆的两端,并在杠杆的中间放置一个小球。通过调整小球的位置,使杠杆保持平衡。此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杠杆能够保持平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平衡的条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2力的平衡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2力的平衡教案(教科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力的平衡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力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力的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掌握力的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力的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的运用。
难点:力的平衡条件的推导,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衡尺,钩码,滑轮组,力的演示器。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力的演示器展示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平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力的平衡的定义,解释力的平衡条件,并举例说明。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平衡尺,钩码,滑轮组等教具,进行力的平衡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的平衡条件是否成立,讨论如何运用力的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力的平衡的概念和条件的理解。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运用力的平衡知识解决问题,并写成观察报告。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意图:二、讲解环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讲解环节,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并掌握力的平衡条件。
这是因为在后续的实验和讨论环节中,学生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难点是力的平衡条件的推导,而教学重点则是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三、实验环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实验环节,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力的平衡条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力的平衡教案 教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1. 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
2.探究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
(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
(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平衡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
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
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6—2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
物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力的平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力的平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第2节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会进行同一直线上的合力计算和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重点】会进行同一直线上的合力的计算和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知识链接】合力与分力:1、定义:合力:分力:2、两个力F1、F2的合力范围:︱F1F2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4、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F合和其中一个分力F1,求另一个分力F2(1)当F1、F2方向相反时:当F2>F1时,F2=F合+F1 ;当F2<F1时,F2=F1F15、当物体在空中竖直运动时:(1)向上:F合=G+F阻(2)向下:F合=G—F阻向上抛物体,F阻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则物体从上升到下降F合一直都会减小。
【预习自测】(自学教材,结合相关资料书完成下面问题)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_____,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______的力的方向相同。
合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人共同拉一辆车,甲的拉力为600牛,乙的拉力为300牛,两人用力方向都朝东。
如果让一个人来拉,作用效果与两个人拉相同,那么这个人一定要用力______牛,方向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面问题)一、合力与分力:1、观察、思考、讨论:课本P29图8-2-2,同样的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提了起来,一个大人独自提了起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 力的平衡 学案
第三节力的平衡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的种类。
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
1、思考:回顾牛顿第一定律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由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活动1 阅读课本110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1)停泊的充气船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方向向的
以及水对船方向向的浮力。
(2)人象大战中绳子受到方向(相同、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
(3)试分析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2、上面的例子和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
3、你还能举出物体受力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
二、二力平衡
活动2 阅读课本111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平衡状态指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或状态。
这两个力互称为。
2、(1)静止的蛋糕受到的向下的和向上的是一对
平衡力。
说出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理由。
(2)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受到的向下的和向上的是一对平衡力。
说出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理由。
(3)在图中标出静止的饮料瓶所受的力。
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吗?说出你的理由。
说明
引导学生对以上物体所受力进行分析,(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明确而力平衡的定义,知道什么样的物体二力平衡
通过这一块加深。
八年级《力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7.结合物理学史,介绍有关力的平衡的研究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8.重视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力的作用。然而,对于力的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缺乏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1.理解力的平衡条件中的“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要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加深印象。
2.利用模型和教具,如平衡鸟、杠杆等,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同时,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力的平衡实验,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4.设计梯度性的练习题,从简单的二力平衡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多力平衡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解题能力。同时,注重题目类型的多样性,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际问题分析题,全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5.强化概念教学,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力的平衡条件,明确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复杂问题中快速识别和应用力的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能力。
2.难点:如何使学生将力的平衡原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多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力的平衡》导学案-教学文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力的平衡》导学案【难点】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设计。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两种状态,但是课桌上的书和文具是静止的,它们真的不受力吗?2.手提书包在空中静止,突然松手,书包落下。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作出合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物体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很难找到,但物体受合外力为0的情况可以等效替代不受力的情况。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范围就大大的增加。
4.在实际问题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在平衡状态下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时要保持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状态。
2.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和_________________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称为_________力。
如果只有两个力平衡,则称为________平衡。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一)自主学习:相信自我,超越自我!自学课本31页:观察与思考:课本四个插图中的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各自受到的力分别是: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a图和c图上直接画出力的示意图。
(二)合作研讨: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猜一猜:平衡力中最简单的情形就是二力平衡,那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呢?两个力要达到平衡,力的三要素之间有应具备什么关系呢?1.使两条线向相反的方向拉,并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线的末端挂钩码。
当两侧挂的钩码个数_____时,卡片平衡,如不相等,则卡片____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8.2力的平衡教案(新版)教科版
(2)请列举两个力的平衡的例子。
答案:例子1: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泡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
例子2: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其支持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
5. 应用题
(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为水平向右,另一个力的大小为8N,方向为水平向左。请判断这两个力是否平衡,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力的平衡教案 (新版)教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力的平衡教案 (新版)》教科版,主要讲述了力的平衡的相关知识。本节课通过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效果以及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力的平衡的概念,能够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力的平衡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② 力的平衡是力的一种特殊状态。
5. 力的平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①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
② 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桥梁、塔吊等。
6. 实验操作步骤:
① 准备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原理。
②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③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7. 团
② 相互讨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③ 共同探讨,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教训。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通过使用彩色粉笔、图表、示意图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例如,可以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力,或者绘制一些与力的平衡相关的有趣图案,如天平、翘板等,以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8.2力的平衡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
2.力的平衡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些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进行新课】教学探究点1合力1.合力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P29中合力部分内容.合力:如果一个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计算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述:F合=F1 + F2.(2)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数学表述:F合= F1 - F2(其中:F1 > F2)教学探究点2 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的平衡师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还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学生思考、讨论.师当甲、乙两位同学在门里、门外(同一位置,用力方向相反)推门时,也可以让门保持静止不动,这是为什么?生:两个力相互抵消了,合力为0.师对了,就是因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产生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0时,门相当于不受力.这时我们就说两个力平衡,门处在平衡状态,即处于静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总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状态,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并把这几个力成为一组平衡力.师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书,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学生思考、讨论:生1: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表明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生2: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拉力,表明重力与拉力平衡.生3: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物体在平衡状态下,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反过来,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例题1(辽宁大连中考)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将绳的一端固定在砖上,绳的另一端系上重锤,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锤静止时,与重锤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砖对绳的拉力B.绳对砖的拉力C.重锤对绳的拉力D.绳对重锤的拉力解析: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锤受到的重力与拉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并且这两个作用力要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由于重锤静止,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答案:D教学探究点3 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的条件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作用.若是受平衡力,可以是两个力,也可以是多个力.教师提问:如果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两个力的平衡条件.学生猜想:可能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位置等有关.师我们就以教材P31页图8-2-6中设计的实验来探究.(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a.在小车左端挂一个钩码,右端挂两个钩码(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b.在小车左右两边各挂一个钩码(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放手后小车仍保持静止;师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就可以相互平衡呢?c.在b的基础上转动小车,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小车由静止变成转动;得出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原来静止的小车仍保持静止状态.师用手拨动小车,小车会怎么样呢?d.用手拨动小车,小车运动很短一段距离会停下来;师为什么小车运动很短一段距离会停下来,而不是一直运动下去?生:受到木板对小车的阻力(摩擦力).e.把光滑的玻璃板放在木板上,小车放在玻璃板上重做上面的步骤,小车滚动的距离会更远.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原来运动的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二力平衡多媒体Flash动画,让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有更直观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称为一对平衡力(简记: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注意: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尤其要注意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能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例题2(江苏常州中考)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等于600N,竖直向下B.等于600N,竖直向上C.大于600N,竖直向下D.大于600N,竖直向上解析: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B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师在前面刚学力时,我们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那么它与平衡力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妨就以放在桌面静止的书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受力情况.A.一对平衡力:书受到的重力G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如图甲所示).B.一对相互作用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与书对桌面的压力F′(如图乙所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并讲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多媒体课件)注意: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平衡力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的.例题3(广西桂林中考)初三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小明的书桌上摆放着多种资料书籍,对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英汉词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词典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B.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C.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A.词典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A不正确;B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D正确;C.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确.答案:D【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合力,进一步理解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明白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即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反之,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的物体将总是静止,运动的物体将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我们还知道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体会到平衡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教材习题解答自我评价1.(b)(c)(d)【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2.3.92N,方向竖直向上【解析】电灯在重力和电线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G=mg=0.4 kg×9.8 N/kg=3.92 N,方向竖直向上.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入手,提出不受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中物体是受力的,但又发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而提出问题:这又怎么理解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引导学生为寻求谜底而去探究学习.首先认识合力,有助于对平衡力的理解,接着立即从身边常见事例入手,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殿堂,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猜想、分析,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实验,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板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8.3力的平衡》教学设计(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8.3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1. 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
2. 探究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
(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
(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平衡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
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
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演示实验:教师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
物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2. 力的平衡 教案
力的平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二力平衡条件。
(3)了解二力平衡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存空间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过程。
难点:①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备注: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分是个难点,可让学生很熟悉平衡力之后,再综合对比。
循序渐进,降低难度)【教学教具】学生器材:带滑轮的铁架台、钩码、纸片、细线、小车、剪刀、自制带滑轮长木板媒体应用:电子白板等【教学过程】播放走近科学----《概念磁悬浮球车》,设置悬疑,引入新课。
一、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1、回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得平衡状态的概念:物理学中把运动状态不改变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学生活动1】:列举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学生活动2】尝试画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示意图。
【教师总结】: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也可能保持平衡状态,物理学中,把平衡状态下物体所所受的这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初中物理学从把最简单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称为二力平衡。
二、平衡条件【引入】:提问:物体受任意两个力,一定会处于平衡状态吗?-------引出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刚开始启动的汽车(2)光滑斜面的上的加速下滑的小球(画图受力分析)【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施加于物体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呢?2、猜想与假设:【引导】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力的哪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二力平衡的条件可能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同步教学设计8.2.力的平衡
4.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实验器材等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2)开发拓展性资源,如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数学、生物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如果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一定能够使物体保持平衡。
(2)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如果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这个物体一定能保持平衡。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力的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知识点。
2.方法总结:教师强调物理学习方法,如观察、思考、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3.情感升华:教师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针对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力的平衡条件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等,以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4.拓展作业:推荐学生阅读与力的平衡相关的科普文章、观看视频资料,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业要求:阅读一篇关于力的平衡的科普文章或观看一段相关视频,总结文章或视频中提到的力的平衡原理和实例,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同步教学设计8.2.力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运动等。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判断力的平衡状态的方法。
2.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力的平衡现象,如走钢丝、翘翘板等,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3.教师总结:力的平衡是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二力平衡的条件:共线、反向、等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这些条件。
2.讲解平衡力的种类,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2)讲解二力平衡条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的方法。
(3)介绍平衡力的种类,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并讲解计算方法。
3.课堂巩固: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分组讨论,针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他们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力的平衡这一章节,学生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平衡条件的掌握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对力的平衡概念的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2.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平衡条件的认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困生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进行力的平衡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保持平衡的现象?比如跷跷板、天平等,它们为什么能保持平衡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意识到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力的平衡条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力的平衡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平衡的天平、静止的自行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力的平衡原理。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力的平衡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力学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力的平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将更加深入。然而,学生在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
3.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内容,并指出易错点,提醒学生在课后复习时注意。
4.结束语:“力的平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五、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力的平衡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 力的平衡 教学设计
教科八下《8.3 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仪器材料】书本、铅笔、毛巾、木板、光滑玻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原理,学会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探究方法;
(3)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并获得物理规律的推理意识。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在百科全书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牛顿和伽利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两位伟大科学家的小报告。
【板书】
第三节力的平衡
一、二力平衡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二、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 猜想:
(2) 制定方案:
(3) 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或合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4)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8.2力的平衡教案新版教科版
力的平衡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进一步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索,领略科学探索方法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经历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教学难点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匀速上浮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宇宙飞船、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
思考: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教学活动一、合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以下的情况:两个小孩才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一台拖拉机能把汽车从泥泞中拉出来,但用人推,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行。
可见,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两个力或几个力同时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用合力取代那几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二、力的平衡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探究:(1)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2)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
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汽车牵引力将阻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力的平衡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力的平衡学案(新版)教科版8、2 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说出平衡力的概念,知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合力1、观察、思考、讨论:P29图8-2-2,同样的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提了起来,一个大人独自提了起来。
请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出两种情景下,水桶受到的“拉”力。
有何发现?一个大人对水桶的_________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小孩同时对水桶的_________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人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小孩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
我们就说,这“一个力”是那“两个力”的_________,那“两个力”是这“一个力”的________。
拓展:当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___,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__________。
E'E'EEAAF2E'EAF1F1F2F2、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1)实验设计:如何知道一个力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下图是小明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图。
图中粗线为橡皮筋,其原长为AE,受力后伸长为AE′,钩码每个重0、5N。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F1F2FF1与F2同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 (1)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由此可得出结论:a、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合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______的力的方向相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2力的平衡-教案设计
?二力均衡与互相作使劲?微课教课设计1.设计理念“二力均衡〞与“互相作使劲〞是初中物理中两个简单混杂的观点。
对两个易错的观点进行对比学习,能够加深对有关观点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①知道“二力均衡〞的条件,能够判断物体能否受均衡力的作用;②知道“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经过“对比法〞,剖析比较“二力均衡〞与“互相作使劲〞的异同点,理解“二力均衡〞的条件和“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特色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着再生活实质,培育察看能力,能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说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3.教课过程1〕导入局部“二力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作使劲与反作使劲〞这两个力有什么特色?2〕微课教课局部①依据学生的回复,列表梳理有关知识点的异同点:二力均衡互相作使劲(1)大小相等同样(2)方向相反点(3)作用在一条直线上(1)同一物体上不一样的物体上不一样一个力消逝,(2)同时存在,同时消逝点另一个力能够仍旧存在(3)能够是不一样性质的力同一性质的力②剖析其同样点:等值、反向、共线;③剖析其主要的不一样点:不一样体④从力的三因素剖析这两对力:假如两个力的三因素都同样,那么这两个力既不是“均衡力〞也不是“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由于它们都不知足“反向〞这一特色。
例题解说:例题1: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茶杯遇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B.茶杯遇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C.茶杯遇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均衡力D.茶杯遇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剖析:茶杯遇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同样,因此不是是一对互相作使劲,A错;茶杯遇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切合二力均衡的条件,是一对均衡力故B正确;茶杯遇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同样不是一对均衡力,故C错;茶杯遇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不是互相作使劲,故D错答案:B例题2:在抗震救灾中,一架号称“空中巨无霸〞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经过铜缆和机身相连,一次将一台吨的发掘机,空运到灾区参加抢险.1〕发掘机遇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_N,当直升机吊着发掘机〔以下列图〕沿竖直方向匀速慢慢地放下发掘机时,飞翔的钢索对发掘机的拉力是____________N〔g=10N/kg,不计空气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力的平衡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进一步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索,领略科学探索方法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器材:小车、水平木板、钩码、细绳、滑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现象: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介绍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
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三、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8-3-2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
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四、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分析二力平衡
请学生画出下面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总结判断二力平衡的方法:
1、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是否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是否满足等大、反向、共线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
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
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2、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引导学生回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分析原因。
五、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
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3、某同学站在磅秤上, 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
的支承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4、一个物重为10牛顿的物体,用绳子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
是_______牛顿;若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_______牛顿;若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
牛顿。
5、水平放置的台秤秤盘上放有一个重为20牛顿的物体,则台秤的示数为
_______牛顿;当用5牛顿的力竖直向下压这个物体时,台秤的示数为_________ 牛顿;当用5牛顿的力竖直向上拉这个物体时,台秤的示数为__________牛顿。
6、某同学用100牛顿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物体受到
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
27236 6A64 橤32678 7FA6 羦24110 5E2E 帮25450 636A
捪37505 9281 銁31701 7BD5 篕m23664 5C70 屰 z126258 6692 暒28129 6DE1 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