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

基于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

目前 , 协 同 创 新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理 论 层 面 。 由 于 协 同创 新 最 近 几 年 才 作 为 一 个 新 的 研 究 领 域 进 入 研 究人员视 野 , 其 概 念 尚未 达 成 共 识 。解 学 梅 以 协 同 学为理论 依 据 , 剖 析 了都 市 圈 协 同创 新 的 内在 机 理 , 并 提 出通 过 遵 循 协 同 学 机 理 、 构 建 协 同 网络 等 措 施 可
两种 模 型测度 结果较 好地反 映 了各省 市协 同创新 能 力的 实际水平 , 表 明模 型测度 科 学有效 。
关键 词 : 区域 协 同 创 新 ; 能 力测度 ; 协 调度 ; 管 理 熵
D OI : 1 0 . 6 0 4 9 / k j j b y d c . 2 0 1 3 0 9 0 0 8 2
第3 1 卷 第5 期
2 01 4 年3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l 0 1 . 3 1 N O. O5
Ma r . 2 Ol 4
Sc i e nc e& T e c hn ol og y Pr og r e s s a n d Pol i c y
基 于 协 调 度 一 管理 熵 的 区域 协 同创 新 能 力测 度
中 图分类 号 : F 2 0 7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7 3 4 8 ( 2 0 1 4 ) 0 5 一 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1 3 — 0 5
以 提 升 区域 创 新 能 力 。许 彩 侠 基 于 对 创 新 驿 站 的 再
0 引 言
2 0 l 1年 4月 ,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大会上 , 胡 锦 涛 同志首次提出了“ 协同创新” 的 概 念 。2 0 1 2年 l 1月 , 在 党 的第 十 八 次 全 国代 表 大 会 上 , 胡 锦 涛 同 志 再 次 提 出 在原始 创新 、 集 成创新 和再 创新 能 力基 础上 , 要“ 更 加 注重 协 同 创 新 ” 。 这 表 明 协 同创 新 作 为 创 新 发 展 的 高 级 阶段 和 当 今 创 新 的 新 范 式 , 在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 发 挥 着 重要 作 用 。在 全 球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 区 域 作 为 经 济 发 展 中最 活 跃 的经 济 单 元 , 其 创 新 体 系 是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支 撑 性 条 件 和 重 要 推 动 力 量 。 区 域 协 同 创 新 体

区域协同背景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区域协同背景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区域协同背景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思路研究刘亮【摘要】科技创新已逐渐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众多企业通过合作实现技术革新,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地区,需要在当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和协同发展的力度.为此,本文在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协同发展现状、形势和要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目前在科技创新合作和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从总体思路、功能定位、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解决思路.【期刊名称】《上海经济》【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创新协同;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思路【作者】刘亮【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目前,科学技术正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趋融合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

而我国也正面临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众多企业通过合作实现技术革新,从竞争走向竞合,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优化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

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地区,需要在当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借助自身的科技创新集群优势、产业链整合优势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先发优势,在国内的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形成垂范。

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李俊 华 , 王耀 德 , 月 明 程
( . 南师范 大学 经 济管理 学院 , 南 新 乡 4 3 0 ;. 西财 经大 学 5 商管理 学 院 , 1河 河 50 72江 - . 江西 南昌 3 0 1 ) 3 0 3
摘 要 : 着 市 场 竞 争 的 加 剧 , 个 的 创 新 主 体 已 经 很 难 超 越 所 根 植 的 网 络 独 自 完成 创 新 的 全 过 程 , 同 随 单 协
1 理 论 溯 源
自 S h mp tr 《 济 发 展 理 论 》 1 1 ) 提 出 c u ee 在 经 (92 中 “ 新 ” 概念 后 , 界 对 创 新 理 论 进 行 了 不 断 的 探 索 。 创 的 学 从 理论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轨 迹 来 看 , 熊 彼 特 创 新 理 论 到 在 区域 创 新 网 络 提 出这 一 发 展 脉 络 中 , 同 时 期 理 论 侧 不 重 点 有 所 不 同 。2 O世 纪 7 O年 代 初 至 8 0年 代 初 , 创 对 新 基 础 理 论 等 内容 的 研 究 开 始 扩 展 到 综 合 运 用 各 种 研
关键 词 : 区域 创 新 网 络 ; 同创 新 ; 同创 新 运 行 机 理 协 协
D :0 6 4 / b d. 0 2 2 9 4 OI1 . 0 9  ̄jy c 2 1 0 0 7 中图分类 号 :0 15 F 6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2 1 -0 20 1 0 —3 8 2 1 ) 30 3 —5
究 | 。其 中 , 于 区域 创 新 网络 协 同创新 内在运 行 机 理 4 1 关 的研 究 较 为 少 见 。本 文 正 是 基 于 这 一 研 究 背 景 , 该 对 问题 进 行 探 讨 。

新基建对区域“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

新基建对区域“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 年 第33 卷 第10 期CHINA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33 No.102023新基建对区域“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传导机制的检验张淑惠,孙燕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持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简称“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必要性。

已有研究指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三个子系统并非彼此孤立,子系统间通过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产生内在联系[1],三者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技术的载体,同时也是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组织之间的“桥梁”[3],具有连通性和共享性等特征[4] ,能够加速资源流通和价值交换。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的发展,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那么,以数字技术为内核的新基建,能否成为驱动中国“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该研究就新基建投资对区域“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展开探讨,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测算中国省际“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并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新发展阶段区域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二,从创新要素集聚、能源强度和数字普惠金融三方面剖析新基建投资对“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拓展和丰富了新基建功能和应用领域的研究。

1 文献回顾与机理分析1.1 “创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机理分析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视为一个复合系统,三个子系统耦合关联,体现了系统论中整体性的核心收稿日期:2023-02-17 修回日期:2023-07-12作者简介:张淑惠,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协同创新。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①———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廖忠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与人才进行统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三者的战略地位,同时突出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报告提出推进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高职院校要强化科教融汇理念,深化学校办学模式,构筑产学研共同体,打通教育与产业的经脉,为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适应性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产学研不仅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形式,而且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深掘高校育人育才潜能、促使高校高水平运转的一条高速通道。

针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合作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畅等发展困境,从共生的角度剖析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关系与内在作用机理,以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与路径。

一、共生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共生(Symbiosis )”一词由希腊语“Sumbioein ”演变而来,译为“共同、在一起”。

该词源于生物学,最初用来描述不同属种之间特有的生活现象。

它原本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逐渐引申为协同发展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属种间基于资源依赖或功能互补而结成的协作关系,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基于有效分工而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共生理论表明,在共生关系中,互利双方按照各自的特性相互依赖、共同生活,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本质上,共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其中各方通过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实现了共同的利益和生存条件。

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核心即“共存”与“双赢”。

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规律、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进化的作用及规律,以及如何运用来指导可持续发展,是共生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提出了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该战略要求不同地区之间加强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理论探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区域经济学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学认为,地理空间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而国家政策又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通过政策调节和市场引导,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资源、产业、人力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和协同发展。

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和谐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和谐发展的实现需要区域之间充分合作,共同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区域协同发展成为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首选战略。

实践成果自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区域协同发展力度。

沿海地区和腹地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

一方面,各地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稳定政策法规、提高投资环境等手段,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了推进“一核一轴多点支持”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高端制造业集群和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和人才。

河南省则通过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使中部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也在不断推动国家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各地区优势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形成了产业链笼罩和配套支撑的产业体系。

例如,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增长。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也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途径。

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_基于协同学的一种框架分析_钱洁

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_基于协同学的一种框架分析_钱洁

摘要: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目前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需要从公共安全供给的视角出发,由单中心的政府管制型向多中心协同供给模式转变。

在协同学理论的解释框架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以区域社会治安为例,社会公共安全协同的序参量与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对社会安全的协同供给起基础性作用。

权责与组织、文化、政策和技术共同构成影响社会治安管理协同序参量的要素,而人力、结构、信息、关系等诸多子系统的协调运动成为社会治安自组织形成和宏观协同的动力。

关键词: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中图分类号:D6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2)09-0016-04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政治文明研究▲作者简介:钱洁(1980—),女,江苏警官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建设进程中政府培育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BGL10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社区公共安全供给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SJB63001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基于协同学的一种框架分析钱洁1,2(1.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12;2.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当前风险社会背景下,社会大众在享受现代化的便利的同时,又不断面临现代化风险的洗礼。

这一时期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在环境、食品、医疗、住房、公共设施、社会治安等诸多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公共安全问题对于当前中国来说,不仅是个技术性命题,更是一个宏大的政治命题。

公共安全供给既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社会公共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将社会管理,特别是相关制度、政策、管理模式等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实现以政府为中心的全社会协同供给。

《2024年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范文

《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多以政府主导为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多中心治理理论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多中心治理理论主张政府、市场、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通过多层次的协商与沟通,形成网络状的治理结构。

这一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平等性、多元性及协同性,以实现公共事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一)多中心环境治理模式的优势1. 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多中心治理模式鼓励公民参与环境治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可以促进行政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增强治理效率:多元主体协同工作,可以形成互补优势,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

(二)多中心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践应用1. 跨区域环境治理:通过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共同应对跨区域环境问题。

2. 社区环境治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通过社区自治、居民议事会等方式,实现社区环境的持续改善。

3.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发挥其在政策宣传、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四、当前多中心环境治理模式的挑战与对策(一)挑战1. 多元主体间协调困难: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协调困难。

2. 政策执行难度大: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

3. 公民参与度不高:部分地区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仍需提高。

(二)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

2. 完善沟通机制:建立多元主体间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800字以内)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河北省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最大程度实现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创新模式和对策。

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体系和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

在实际应用方面,面对当前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课题通过借助高校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计划的良好契机,对相关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进行数据调研,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提升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对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深度科技信息服务,以适应文化和经济强省建设的需要。

可以说本研究既有助于促进我省区域社会发展创新,同时对促进科技信息服务业乃至拉动我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信息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

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有三类投入要素构成。一是主体要素, 主要由区域内存在的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等 组成;二是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在制度、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领 域的创新;三是环境要素,包括了体制机制、法律规范、基础设 施和保障条件等内容。区域创新的产出则主要表现在技术知
识、物质产品和社会效益等 3种输出功能。 根据 2020年版《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我国综合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Hale Waihona Puke 217区域创新217

146
区域创新系统
234

132
区域创新能力
186

33
创新效率
61

54
创新能力
54

31
区域创新网络
31

28
区域创新效率
28
从表 1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效率等主题是研究的热点。在共被引频次排序中, “区域创新系统”得分最高,显示其高活跃度;而研究的目标靶 向词则是“区 域 创 新 能 力 ”;在 分 地 区 研 究 文 献 中,“区 域 创 新 体系”的频次较高,主要通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 能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及中心度序列表信息可知,区域 创新的研究多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关键词,将“区域创新”“区 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效率”等内容串联起来。其中“区域 创新系统”被视为“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着力点,重 点研究区域创新网络、创新主题、绩效评估等问题。“区域创新 体系”是近年 来 的 热 门 话 题,契 合 了 空 间 耦 合、产 业 聚 集 等 政 策,被认为是研究的核心,其完善与否和质量高低可以用来评 价创新的效果。基于此,区域创新应该倾向于完善区域创新体 系与系统。同时研究区域创新要兼顾到空间因素、产业因素、 人才因素以及经济因素。 42 研究主题的演化

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

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1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Nov.2023  收稿日期:2023-05-26 作者简介:毛春合(1979-),男,副教授,法学博士㊂主要从事比较政治制度㊁基层治理研究㊂候丽君(1998-),女,在读研究生㊂主要从事公共政策㊁基层治理研究㊂ 基金项目: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青海省县域城镇化与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关系及耦合机制研究(22ZCY046);青海民族大学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项课题:共同富裕视域下青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ESDYJ09);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经验与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河南省C 镇的实践经验为例(39M2023019)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毛春合,候丽君(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西宁810007)摘 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应强调主体多元㊁治理创新㊁协同共治㊁互惠共生的协同治理㊂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㊁数字赋能治理㊁多元协同联动共治㊁创新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依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还应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积极构建多元协同治理的共治机制,加大推进数字赋能人居环境治理提智增效,全面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整体效能㊂关键词:协同治理;党建核心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数字赋能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11-0091-05Innovative Path for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MAO Chun -he ,HOU Li -jun(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Qinghai Minzu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 810007,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rural governance capacity.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eory that emphasizes diversity of subjects,innovation ingovernance,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nd mutual benefit provides a new research.At present all.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governance has ma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core of party building,digital empowerment governance,multi coordinated joint governance,innovative governance model,etc.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y,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leading ability of the Playmaker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actively build a co-governance mechanism of multiple coordinated governance,increase the promotion of digital enabling human settlements governance to improve intelligence and efficiency,comprehensively stimulat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governance,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governance.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leading by the core of the party building;rural living environment;digital empowerment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农村实现的重要抓手㊂[1]十九大报告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并认为这一行动在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方面具有核心地位㊂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其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高度㊂[2]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这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福利与健康状况㊂[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对环境污染防治㊁产业结构调整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统筹规划,着重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㊂[4]然而,实现农村生态宜居㊁人居环境治理中依然存在治理过程碎片化,[5]资源配比不均衡,政出多门㊁职责不清㊁主体参与度不高㊁治理条件不足以及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6]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城乡在资源配置方面仍处于不平衡阶段,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和治理资金缺乏导致了对本土人才资源开发不足,也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㊂[7]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主要是指 中心+多元”的结构性复合,[8]当前背景下,实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协同治理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横向协作和整体规划,探索政府嵌入㊁社会协同和农民自主治理的新型治理范式,[9]88-95还要结合地域特色和治理实际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㊂一㊁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一)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协同治理理论是一种治理的方式㊂协同治理不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一个互动㊁协调的过程,它强调参与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不同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但是他们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最终的目的地是同一个㊂实现协同治理的前提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政府㊁社会组织㊁企业㊁个人等都可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㊂[10]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协同治理是指有效融合农村多元主体的不同利益,改变传统治理方法,通过为不同的多元主体搭建一个更大的协同治理平台,使他们以实际行动者身份一起加入其中㊂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涵盖面非常广,所以单单依靠政府部门单一的力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㊂比如政府在治理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社会组织可以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了解村民对村庄环境的诉求,最大程度维护村民的相关权益,向政府建言献策;村委会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任务,通过解读上面发来的文件,让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并根据每个村子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创新发展㊂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从系统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大的协同治理系统,其中又存在着若干个行为体,比如政府部门㊁社会组织㊁第三方企业㊁村两委㊁村民等,它们都是开放性的,在整个系统中既相互独立,也相互影响㊂在系统内部的各个行为体拥有不同的资源,也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也就导致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各式各样㊂(二)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属于典型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涉及良好㊁卫生的身体健康实践,涉及节约资源㊁保护环境的道德文明实践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既是治理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又是组织者和领导者㊂在传统治理模式下,行动主体缺乏自治自觉,且因不同主体利益多元化㊁价值诉求多样化,而呈现出主观非理性的主体价值,[11]这就导致仅仅依靠单一主体的力量是不够的,治理效率变低,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改善和治理㊂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水平,尽管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行动中,国家一直都坚持着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中心积极参与,市场介入辅助,各种机制相结合的形式,但在现实治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治理方式的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依然处于政府主导,村级组织㊁村民被动参与,市场㊁社会组织难以参与的尴尬境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尚未有效达成,导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㊂近年来,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标本兼治,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㊂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党建核心引领㊁政府负责㊁社会主体协同㊁民众有效参与的协同治理方式,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发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治理模式,形成农村人居环境独特有效的治理之道㊂图1 基于协同治理分析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图示二㊁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的基层经验近年来,全国不同县镇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方位治理㊂依据C 镇所属县域‘M 县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29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究报告“,县政府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前提下,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项目㊂截至2022年9月,M县已完成56个村标设计,其中37个村已完成建设㊂在村内,已累计建成小花园382个㊁小菜园4909个㊁小果园440个㊁小游园217个㊂已创建 五美庭院”12000余户㊂通过 三五”创建,陈村乡滹沱㊁英豪镇后营㊁仰韶镇刘郭㊁张村镇河南庄㊁洪阳镇柳庄等2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已初显形象㊂[12]借助M 县的引领作用及其它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要想高效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应该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数字赋能协同治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以及依据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㊂(一)党组织 内核”引领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需要把党建贯穿治理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扎实开展 五星”支部创建活动,通过组织和动员村民㊁逐村观摩和集中整治,营造各支部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热潮㊂同时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注重发挥共青团㊁妇女联合会㊁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为桥梁和纽带的示范引领作用㊂在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党员联系户的关注,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基层建设和群众服务㊂例如,结合主题党日㊁党员大会㊁农村集会等,以 党建抓宣传”为抓手,制定村庄清洁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支部微信群㊁乡村大喇叭㊁宣传车㊁LED显示屏等多种宣传手段,多形式㊁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垃圾不乱倒㊁污水不乱泼㊁杂物不乱堆等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行动,营造全镇人人参与治理㊁合力治理的浓厚氛围㊂此外,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创新 主题党日”开展形式,将政治理论学习和 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效结合,以 党建强示范”推动人居环境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㊂(二)数字赋能克服 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传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以本单位负责事务为中心开展工作,与其他负责单位之间缺乏协调,各责任单位从政策传达㊁治理推进㊁数据收集到后期检查考核,都有一套自己的运行逻辑㊂在某种程度上,各个责任主体形成了对各自收集信息的垄断,数据资源很难在各责任主体之间共享,使得治理信息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孤岛,难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难以形成信息闭环,这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带来了难度㊂与此同时, 信息孤岛”问题也造成了其他治理主体的参与困境㊂数字技术的便捷性有助于打破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有效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多元协同㊂需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大数据资源共享中心,通过数据采集㊁录入的实时更新,整合政府各责任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打破参与主体之间的 信息孤岛”,有效协同政府部门治理资源,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关信息在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中达到互联互通,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跨地区㊁跨部门㊁跨层级信息共享难㊁业务协同难㊁基础支撑不足的问题㊂(三) 多元”协同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创新治理活力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提升,需要各方相关主体最大程度参与进来㊁形成合力㊂合作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应该积极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平等对话与协商合作平台,引导其他主体加入到治理队伍,但是,合作治理并不是要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强调在政府的带领下,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社会合作机制㊂[13]政府要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让治理主体能够相互分享信息㊁加强交流沟通,从而避免因为信息壁垒导致行动上的不一致与偏差㊂联通有效的治理体系要求将协同治理的主体都囊括其中,各方声音能够顺畅传达,治理主体各司其职,互相连通㊂另外,必须明晰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避免政府包办代替,强调政府应该担当引导作用,促进市场资源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最大化利用㊂应构建政府㊁市场㊁社会组织㊁村集体和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倡导爱乡爱村的理念,激发个人㊁企业㊁社会组织等的社会责任感,吸引个人㊁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提供支持,以捐赠㊁帮扶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㊂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各主体明确自己的参与责任,避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发生㊂同时,应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治理,加强多方联动,形成治理合力㊂(四)创新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要以各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现状为依托,制定和完善村级建设规划,有序推进人居环境协作治理㊂首先,要了解并识别本地村庄在人居环境协作治理中突出的问题,并针对特定情况设计应对方案,以提高协作治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㊂其次,应以本村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考虑所处地区资源环境的特点,坚持发挥当地特色,实行 一村一品”,防止 千村一面”问题,可以利用村级土地,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项目建设,多渠道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㊂同时,可以依托城市资源,向农村输送产业,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链,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高治理主体的联动效应㊁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寻求产业发展的新途径㊂最后,虽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对于很多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直接复制其他成功经验,学习其他的好经验需要结合本地村庄的特点,因地制宜,遵循可操作原则㊂三、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党建核心引领的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夯实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 领路人”㊁村级班子的 领头雁”㊂近几年,基层党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基层党组织数量和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正轨㊂但是,基层党组织发展不健全,领导作用不明显,人才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㊂该镇大多数年轻党员把党籍挂靠到村组织,而实际身处城市,在村级党组织的党员几乎是由村中年长老人组成,虽然工作热情极高,但由于对新事物和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作用甚微㊂由于人才的缺失与能力的不足,基层党建工作无法深入推进,对上级党组织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政策精神传导不足,严重束缚了基层组织积极性的发挥㊂另外,少数村的党员干部中还存在滥用职权行为,使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凝聚各方的能力弱化㊂39 第11期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二)社会主体力量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调查发现,目前仍然是政府占主导,不管是从政策的制定㊁资金的投入㊁人员的安排㊁治理的实施上,都是政府在出力㊂即使是组织一些志愿活动,例如每周定期安排政府工作人员下乡打扫卫生,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但是从组织到参与到实施的全过程也都是政府一方 自导自演”㊂总而言之,政府忽略了对社会力量的引导,没有建立起多元主体进行沟通协商的平台,致使社会主体实质性参与投入不足㊂然而,激发企业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协同治理有效运行的关键㊂一方面,政府希望将治理的有关项目托付给企业,希望企业能利用投资收益来回报社会,这就给企业带来了盈利的空间㊂另一方面,企业并不是政府所想的,这一主体的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对社会性的公益服务缺乏积极性和投入㊂企业并没有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的发展前景,投入的企业主体缺乏社会责任感㊂因此,作为企业这个市场主体来说也没有能真正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的有效实施中来㊂(三)数字赋能人居环境治理能力较为有限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满足乡村全面振兴需求提供了创新支撑㊂截至2023年5月,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1.9%,[14]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㊂然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还存在着监测体系不完善㊁社会监督和监管方式不够高效㊁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治理的有效性,导致距离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乡村振兴还有一定距离㊂另外,部分乡村的数字化治理理念较为滞后,尤其是基层政府㊁自治组织㊁村委会及农民等治理主体的数字化思维尚未确立,对数字化治理的必要性㊁重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足,缺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㊂受过去政府管理路径依赖的思维惯性影响,基层政府尚未跳出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再加上村委会在执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和措施时认识不足㊁理解不到位,表现出力不从心㊁治理流于形式的问题㊂数字基础设施的不足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的未来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无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功能和治理价值㊂(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推进进程中,农村实际自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治的内生动力不足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为人居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未能有效结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机械性执行,现阶段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治理参与深度与广度不够,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进程产生不了较大影响㊂[15]作为社会组织和村民来说,他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是较为被动的一方,企业参与尚有盈利的动机在,社会组织和村民参与协同治理缺乏强有力的内生动力㊂村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或多或少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政府大包大揽,主导各项治理政策的制定,贯彻落实交给基层,这导致了其他主体认为自己只是被动的实施人,没有治理的主体意识,从而参与协同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真正承担起自己的主体责任㊂再加上,农村居民更多地忙于农业生产与经营,在以政府为主要治理者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治理上,农民一般只是参与较为基础的事宜,并不能对政策制定㊁实施与项目执行产生多大影响㊂长此以往,村民在看似参与度极高的表象下会被越来越边缘化,农村治理服务农民的目标将会逐步偏离㊂四、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一)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协同共治㊂首先,要明确基层党委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责任机制,落实党员干部入村联户工作,组织开展 一对一㊁一对多㊁多对一”的党员联系农户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㊂其次,优化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㊂将积极引入与内部培养人才相结合,通过吸收返乡精英党员进入党组织,为推动基层党建打下基础㊂最后,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㊂无论是基层政权党组织㊁村党支部,还是建立党支部的乡村企业,都应充分利用党建力量,开展智慧党建,利用 互联网+党建”模式,实现县㊁镇㊁村多级同步,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精神,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制定 结对帮扶”活动方案,力求在党建过程中组织领导各主体在人居环境治理中形成合力㊂为了高效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可以在中层建立管理网格,推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以镇为单位,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一级网格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将每个网格中的约20户村民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由一名村干部或党员担任三级网格长,建立一个没有盲区㊁覆盖全域的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㊂同时,通过在底层搭建管护平台㊁实施 三五”示范创建提升计划和打造人居环境样板,可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治理㊂(二)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共治机制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共治机制,有助于整合各主体资源和力量,形成多元协同联动下的治理合力,系统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治理的实际成效㊂政府作为推动人居环境治理的主导力量,应当积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㊁企业加大人居环境治理技术与资金的投入,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效益㊁村民作为自治主体力量,努力提高乡村高品质生活环境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多方协同联动,合力提升人居环境治理的实际效能㊂要突出乡镇政府驻地重点,整合各乡镇现有资源,谋划包装建设项目,分类提升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全力改善政府驻地形象㊂政府部门应该对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进行审核把关,企业主体对政府所不能提供的服务进行补充;政府应该引导村民主动㊁正确地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而村民要将好的建议与想法反馈给政府;政府对社会组织要展开经常性的交流,以便社会组织提供精准的社会服务㊂同时,村民对市场与社会组织也要起到监督作用,市场与社会组织要保持良性互动㊂同时要有完善的合作制度,因地制宜㊁因人而异,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体职责㊁参与的渠道和程序做出规定,同时加强互相的监督,开通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途径,从而加强多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合力㊂(三)加大推进数字赋能人居环境治理提智增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美丽宜居乡村数字化治理的49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年国家自科基金管理学部资助清单

2011年国家自科基金管理学部资助清单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71101001/G0115 71171001/G0106 71172190/G0206 71102157/G020371171002/G0110 71171003/G011571172219/G020901 71101002/G01030371103001/G030871173001/ G0308 71173002/ G0308 医改形势下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研究江启成 安徽医科大学 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 秦侠 安徽医科大学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研究费为银 安徽工程大学信息环境下面向过程的钢铁制造业成本要素分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潘瑞林 安徽工业大学基于需求依赖库存的物流配送与供应链优化研究闵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城乡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策略研究马颖 安徽医科大学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宋马林 安徽财经大学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优化与控制机制研究刘银国 安徽财经大学中小企业组织冗余、组织搜索和产品创新:传导机制与情境因素研究李晓翔 安徽大学物联网环境下面向能源效率的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排产方法研究龚本刚 安徽工程大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 基于经验定价核的一种新的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期权定价方法研究周海林 安徽财经大学71173003/G0308 71103002/ G0308 71161001/G0105 71162020/ G020802 71102021/ G020401 71102022/ G0206 71103003/ G030202 71103004/G0305 71103005/ G030571103006/ G030671103007/G0309 71103008/ G0309 高学历人才集聚地区过度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范皑皑 北京大学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杨钋 北京大学个体经济行为中的社会性因素:以股票投资为例孟涓涓 北京大学县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原因与对策研究 沈艳 北京大学农业土壤碳汇实现机制研究 张建伦 北京大学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社区信仰异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及政策研究阮荣平 北京大学基于风险偏好的模糊博弈及宁夏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最优策略研究李存林 北方民族大学甘宁青回族老字号品牌进化路径与政策研究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谈判者自尊效用和经济利益效用权衡的动机模型张立青 北京大学投资者羊群行为:市场微观结构与宏观信息环境视角的研究唐涯 北京大学质量与效果导向的“分级-定基-审计-浮动”式医保费用支付方式研究徐恒秋 安徽医科大学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服务全面质量管理多维评价及路径研究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71103009/G031171103010/G03130171110107025/G030671110307014/G0314********/G03060271132002/G020*********/G020*********/G020*********/G0371141014/G0312********/G031271161130174/G020*********/G010*********/G011371172020/G020*********/G020*********/G02010371172023/G02040171172024/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谢晓非北京大学海归人员在企业资源获取、创新及国际化中的作用路江涌北京大学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式及绩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武亚军北京大学 企业社会责任(CSR)与政治行为(CPA)的关系及前因后果研究张建君北京大学 领导行为对服务型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任润北京大学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研究陆杰华北京大学 国际人才流动和跨国知识流动:以中英两国为例路江涌北京大学 并行数据和调查数据质量管理 严洁 北京大学 空间面板数据的理论和应用虞吉海北京大学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陆正飞 北京大学 管理科学科技名词-会计学 吴联生 北京大学 汇率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中的作用施建淮北京大学 我国未来人口规模、结构预测及相关分析 曾毅 北京大学 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曾毅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会议谢新洲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赵耀辉北京大学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国际并购战略研究武常岐北京大学我国人力资本的代际传导机制及其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秦雪征北京大学BCHP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城市能源需求分布的选址与小规模区域供能系统模式曹鸣凤 北京大学G020401 71172025/G0206 71172026/G0206 71172027/G0206 71172028/G0206 71172029/G020702 71172030/G0208 71172031/G0208 71172032/G020801 71172033/G020802 71173004/G0306 71173005/G0308 71173006/G0312 ********/G0206 71103011/G0309 71172183/G020102 71103012/G0312 ********/G0102 71101003/G010301 71101004/G0115 71101005/G0117 71103013/G030503 71110307006/G0116 71110307021/ G01120371133001/ G0305 71171007/ G011203 71171008/ G0114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研究 李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价值模式挖掘及应用研究 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引导仿真的工程失败概率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潘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概念地图的知识集成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郝金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农村环境建设公共投资的供给机制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外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刘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 田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符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艳梅 北京工业大学 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顾力刚 北京工业大学天基红外系统多星在线协作调度快速优化方法研究罗开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团体贷款合约设计研究高雅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新能源替代和传统耗竭能源突破的动态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政策设计李金铠 北京大学经济理性与制度规范: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研究苏峻 北京工商大学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经济效应研究吉彩红 北京工商大学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能力演进机理的研究 王国顺 北京工商大学 获取和预测多维属性产品的消费者偏好:基于稀疏和完整自我明示数据的混合方法苏萌 北京大学“家”的观念如何影响家庭购买决策 符国群 北京大学整体政府视角下的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周志忍 北京大学合约视角下农村住院分娩支付制度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郭岩 北京大学文化价值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融资决策赵龙凯 北京大学企业集团统一审计: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与经济后果伍利娜 北京大学体育赞助对品牌资产的提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江明华 北京大学消费者对融合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心理机制研究张红霞 北京大学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 谢晓非 北京大学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度量与交易成本管理李怡宗 北京大学基金持仓行为与动机研究 刘玉珍 北京大学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资产风险 杨云红 北京大学71171009/G0114 71171010/G0115 71172014/G0206 71172015/G020802 71172016/G0209 71173007/G0301 71173008/G0302 71173009/G030704 71173010/G0309 71171011/G010303 71171012/G0115 71101006/G0103 71101007/G0109 71101008/G010902 71101009/G0116 71102150/G0212 71103014/G030602 71110307002/G0212 71128001/G010303 71131001/G0103 71132008/G0212 71171013/G0103 71171014/G0108 71171015/G010901 71171016/G011871171017/ G0118 71173011/ BT模式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偿付机制研究叶苏东 北京交通大学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战略模型研究林兴强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层级式行为安全模型研究闫学东 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优化 季常煦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刘保国 北京交通大学 2011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LISS’2011)张菊亮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控制、协调与优化研究 申作军 北京交通大学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 物流资源整合与调度优化研究 徐寿波 北京交通大学 面向资源约束和公交导向的信号交叉口多方式交通流协同运行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魏丽英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空间网络的城市交通出行引导策略研究高亮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物流网络有效性与稳定性协调研究卞文良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模拟分析 李静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突发风险“情景-应对”型应急决策研究李健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债券信用利差体系研究周荣喜 北京化工大学 不确定环境下鲁棒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胡捷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随机优化理论的列车节能操纵问题研究李想 北京交通大学 微观解构下的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研究—基于扩展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田东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政府引导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机制研究 韩立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专利价值分布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新兴技术资源发展的启示研究陈向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机理与机制设计研究任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信息表示与传导机制的异质agent计算金融模型杨海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商业信用的二级垂直契约理论及其对融资约束的跨周期影响石晓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心理账户补偿机制的消费者旧产品处置行为研究:理论体系与管理策略黄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顾客参与和体验的定制化生产系统价值形成机制研究王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压力测试方法论研究任若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G031302 71181240304/G0103 71101010/G0112 71171018/G0103 71171019/G0110 71172168/G020901 71172169/G0212 71173012/G031201 71173013/G031202 71101011/G0106 71102110/G0206 71102111/G021102 71102174/G0212 71103015/G0307 71103016/G031203 71110107007/ G020401 71110307003/G0111 71128003/G021102 71172170/G0203 71172171/G0206 71172172/G0214 71172173/G021502 71173014/G030571173015/ G030602 71173016/ G0307 71173017/ G031203 71101012/ G0108 反倾销反补贴政策选择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何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模式研究侯光明 北京理工大学 低碳约束下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机制、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 - 以石化和水泥产业为例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 危机情境下群体决策信息分享机制研究 孙晓敏 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权力视角下股权激励与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研究肖淑芳 北京理工大学 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舱位控制研究 李金林 北京理工大学“竞次”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关系:数据库、形成机理及心理援助机制研究刘平青 北京理工大学 农药施用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胡瑞法 北京理工大学 探索团队冲突影响团队知识共享的心理机制陈振娇 北京理工大学 第七届国际可靠性数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大会崔利荣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在线产品评论信息的消费者决策支持和虚假电子商务网站自动识别研究张东松 北京理工大学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演化研究 夏恩君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网络的协作模型及推荐技术研究 陈翔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条件下基于Supply-Hub的装配系统协同补货策略研究李果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企业技术整合和并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研究黄璐 北京理工大学 煤矿区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与控制策略研究 於世为 北京理工大学 公益风险投资VP模式下的可持续创新产业政策与开放式评价体系研究覃京燕 北京科技大学 面向多级行政区划的生态补偿框架理论与实证研究宋波 北京科技大学 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鲁棒DEA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王科 北京理工大学 财务困境风险、资产误定价与价值溢价: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张永冀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跨国资本预算模型及决策研究 黄晓霞 北京科技大学 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产品-社区共生模型及其进化机理研究张晓冬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钢铁工业低碳生产模式优化研究张群 北京科技大学 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形成、演化与治理机制研究王道平 北京科技大学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中韩可持续性运输系统双边学术研讨会 徐猛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本体与异质复杂网络的推荐系统研究 甘明鑫 北京科技大学71102020/ G0205 71103017/ G0304 71103018/ G0309 71103019/ G0311 ********/ G0311 ********/ G0309 71171020/ G0108 71173018/ G0301 71173019/ G0303 71173020/ G0309 71173021/ G0309 71173022/ G0309 71103020/ G0314 ********/ G0204 71103021/ G030603 71171021/ G0117 71171022/ G010303 71171023/ G0104 71172134/ G0211 71172135/ G021102 71173023/ G0302 71173024/ G030504 71173025/ G0312 ********/ G011571172001/ G020802 71101013/ G0116 71171025/ 服务共享中的顾客兼容性研究:成因、影响与管理策略黎建新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耦合级联失效的立体物流保障网络抗毁性研究李勇 长沙学院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小宗投资性商品价格异动机制、预警及相关政策研究赵秀娟 北京邮电大学 跨国种子企业扩张背景下的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玉米种植的证据靖飞 渤海大学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特征与演化研究 郭晓立 长春工业大学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特质风险定价研究 文凤华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库存差异的研究 雷全胜 北京邮电大学 半契约情景下的客户终生价值建模及营销决策研究齐佳音 北京邮电大学 云计算的商业价值形成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吴俊 北京邮电大学 开放式服务交付平台(OSDP)的运营模式分析与研究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 语义Web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知识处理模型研究朝乐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谈判者的情绪对谈判的影响:情绪社会信息模型(EASI)在人际层面和自我层面的应用王敏北京外国语大学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产生机制及采纳扩散研究范静北京外国语大学基于势差的制造产业集群企业知识协作模型研究张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支出间横向影响及支出责任纵向划分:基于中国市县级数据的研究尹恒 北京师范大学 效率和生产率分析方法新进展及其在高等教育生产中的应用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状况与改进研究——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视角毛亚庆 北京师范大学 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数据库 李实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生毕业前后生涯适应的追踪、Agent模拟和干预研究于海波 北京师范大学 收入分配、财富积累和财政政策效应的计算模型杨澄宇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职场精神力的企业慈善行为对员工态度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跨层次建模与配对调查柯江林 北京师范大学 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导向下的制造业服务创新能力研究王彦敏 北京师范大学 区域内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路线图研究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进步、职业结构变迁及其对我国城镇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邢春冰 北京师范大学G0114 71103022/ G030701 71172108/ G0212 71101014/ G0110 71101015/ G0115 71102132/ G0203 71103023/ G0304 71103024/ G031201 71103025/ G031203 71140003/G01 71171026/ G0103 71171027/ G0103 71171028/ G011201 71171029/ G011202 71171030/ G011203 71171031/ G0115 71171032/ G0115 71171033/ G0117 71172136/ G0206 71172137/ G020701 71172138/ G021001 71173026/ G0307 71173027/ G0307 71101016/ G010302 71101017/ G0111 71101018/ G01120171101019/ G0115 基于背景风险的证券组合选择机理及实证研究蒋崇辉 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唐丽艳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自动化制造单元调度干扰管理研究晏鹏宇 电子科技大学 考虑相关性的复杂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维修决策理论研究刘宇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社会媒体的网络调查适用性与参与意愿形成机制研究方佳明 电子科技大学 外部治理环境、利益相关者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李延喜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复杂生产工况的钢铁制造成本控制优化方法研究蒙秋男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追赶中的专利陷阱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张米尔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结构-绩效”关系的区域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刘凤朝 大连理工大学 动态数据挖掘中的演化聚类模型与算法研究郭崇慧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违约风险金字塔原理的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迟国泰 大连理工大学 协调市场扭曲与稳健发展双重效应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秦学志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生命周期的总承包项目知识集成研究 朱方伟 大连理工大学 调查并克服交通拥挤收费的边界效应 葛颖恩 大连理工大学 低碳供应链网络建模与运作机制研究 王明征 大连理工大学 安全系统开发(SSD)创新的消化吸收模式研究宋明秋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行为运筹的城市物流协同配送及其干扰管理研究王旭坪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纵向联盟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机制研究任曙明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及驱动机制研究曲英 大连理工大学 家庭异质性视角下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 - 以东北地区为例孙岩 大连理工大学 NSFC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绩效评估的网络模式与系统研究党延忠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混合流水作业组织的集装箱码头集疏运资源调度同步化研究靳志宏 大连海事大学 预约机制和物联网环境下的集装箱堆场箱位优选干扰管理模型与算法周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 尚勤 大连理工大学探索性研究范式下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构建机理研究崔淼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侯剑华 大连大学71102053/ G020501 71102054/ G0206 71102055/ G0212 71103026/ G0303 71171034/ G0115 71172095/ G0203 71172096/ G020901 71173028/ G0314 ********/ G020101 71102089/ G0208 71102090/ G0212 71102091/ G0213 71102092/ G021502 71103027/ G0304 71103028/ G0304 71103029/ G030602 71171035/ G0113 71171036/ G0115 71171037/ G0117 71172118/ G0201 71172119/ G020401 71172120/ G0206 71172121/ G020871172122/ G020802 71173029/ G0301 71173030/ G0302 自有品牌(PB)开发对零供关系的影响研究李健生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非参数方法和非线性模型的经济景气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研究陈磊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时变参数的学习机制、利率行为与政策效果研究王志强 东北财经大学 开放式创新导向/能力、动态能力与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高良谋 东北财经大学 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压力影响机制的纵向实证研究林忠 东北财经大学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 基于嵌套结构的经验研究刘淑莲 东北财经大学 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及其全球文化嵌入效应和机理研究李怀斌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绩效评价与路径优化研究刘畅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结构突变和截面相关的省际碳排放面板协整检验方法王维国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的资产定价理论与经验研究史永东 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资本对集群体系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交换有效性的中介作用李浩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VFM视角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王东波 东北财经大学 创业学习与家族企业跨代创业成长机理研究陈文婷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规模阈值跃迁的大企业集团引领式产业创新升级:机理与实证研究李宇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电力业环境效率测评与研究——基于环境保护与电力发展双目标视角的分析彭昱 东北财经大学 面向在线信息的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彭怡 电子科技大学 大股东控制权合谋机制与利益分配渠道实证与实验研究宗计川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虚拟品牌社群的企业负面网络口碑治理研究张杨 东北财经大学 绿色供应商成长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白春光 东北财经大学 均等与增长:转移支付对县级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影响——基于2003年至今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周美多 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和特定事件的高频交易研究李平 电子科技大学 企业协同创新与集群网络演化的交互模型研究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 生产转换和需求替代即时协同下基于最优预测时域的动态批量决策研究慕银平 电子科技大学 高科技企业CEO领导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陈璐 电子科技大学 增长期权、创业板企业定价与风险投资决策李强 电子科技大学 竞争性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钱宇 电子科技大学71173031/G0303 71173032/G0304 71173033/G0304 71101020/G0103 71101021/G010303 71101022/G0109 71101023/G011203 71101024/G0115 71102119/G020401 71102120/G021101 71103030/G0304 71103031/G030503 71150110169/G0205 71171038/G010301 71171039/G010301 71171040/G0109 71171041/G0110 71171042/G0115 71171043/G0117 71172150/G020101 71172151/G0214 71173034/G031201 71171044/G0106 71173035/G030502 71103032/G030671171045/ G0104 自组织社会网络的特征信息融合与决策支持方法研究李德敏 东华大学基于外部性优化配置的产业链环境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孙广生 东北大学基于空间视角CVM的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敖长林 东北农业大学 基于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养殖业与粮食生产良性竞协发展机制研究李翠霞 东北农业大学 创新公共政策中政府技术采购的决策与评价模型研究王宏 东华大学金融市场关联网络结构分析及风险预警研究庄新田 东北大学混合驱动机制下知识协同目标网络的状态评价及优化控制研究俞竹超 东北大学消费者偏好背景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李凯 东北大学自助服务技术(SSTs)情境下服务失败和服务补救的实证研究曹忠鹏 东北大学考虑学习效应的多项目调度与人力资源分配优化理论与方法刘士新 东北大学零部件外包模式下产品族质量规划的优化理论与方法雒兴刚 东北大学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计划的弹复性分析及优化排程方法的研究王庆 东北大学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支持技术研究郭伏 东北大学基于意图的大规模柔性服务过程研究 冯国奇 东北大学EPR回收产业链纵向交易关系的形成机理、绩效评价与规制研究田海峰 东北大学新农保试点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流动性约束视角向涛 东北大学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theperformance impact of high performancework systems in professional servicejanine Bosak 东北大学复杂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建模及保护策略研究王建伟 东北大学态度-行为关系视角下可解释客户流失预测模型研究陈震宇 东北大学基于行为合约理论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风险选择与激励机制研究王健 东北大学合作企业组织间关系模式演进与创新绩效研究辛冲 东北大学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波动的形成机理、实证影响与治理研究肖兴志 东北财经大学 企业间部分所有权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政策于左 东北财经大学 考虑突发事件多种可能情景的风险应急决策方案择优方法研究袁媛 东北大学考虑动态需求和生产批量成本的分散式供应链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联合决策模型研究李洪燕 东北大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内生关系的分析吕炜 东北财经大学71172174/ G0212 71101025/ G0107 71101026/ G0113 71102031/ G020101 71103033/ G031102 71103034/ G031301 71171046/ G0103 71171047/ G010301 71171048/ G0104 71171049/ G0109 71171050/ G0109 71171051/ G010901 71172044/ G021502 71173036/ G0304 71101027/ G0103 71101028/ G010303 71101029/ G011201 71101030/ G0113 71101031/ G0114 71102074/ G0203 71102075/ G0206 71102076/ G0207 71102077/ G02070171102078/ G0208 71102079/ G020801 71102080/ G020802 渠道竞合行为、控制机制和关系结果: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实证研究张磊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供应链导向:维度构建、驱动因素和对绩效的作用机制薛佳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联想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品牌如何被发达国家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全球-当地认同的影响作用研究郭晓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二元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陈建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IPO市场异象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邵新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生决定及其经济后果研究陈德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 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结构性质的需求依赖价格的供应链合同模型研究赵映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团队中的个人信任发展规律实证研究:基于建导式协作背景程絮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危机时代应用高维数据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 - 基于非线性动态因子模型的方法陈志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小波方法为基础的跳检测方法及其在高频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薛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复杂动力网络的突发事件信息同步传播行为及其模型研究庄亚明 东南大学基于资源嵌入-流动-聚合网络重构的蜕变期企业转型研究王文平 东南大学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与规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胡汉辉 东南大学模糊环境下社会网络中的影响扩散及其优化研究倪耀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碳排放的多级供应链优化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舒嘉 东南大学连续模糊决策的词计算理论及其信息集成方法研究刘新旺 东南大学突变型顾客需求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研究王海燕 东南大学基于生物细胞弹性理论的供应链弹性测度模型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食品供应链为例赵林度 东南大学商业模式设计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及权变作用机理研究:CAS视角的分析吕鸿江 东南大学基于参保职工慢性病健康教育实验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衡机制研究路云 东南大学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多机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陈欣 东南大学考虑顾客行为的跨期定价与容量控制策略及其在旅游业的应用研究张玉林 东南大学网络环境下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双渠道供应链协作策略研究徐琪 东华大学高速公路运营状态的不确定性建模和预测 郭建华 东南大学招投标中的串谋与最优激励机制设计 王宏 东南大学。

新时代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时代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0引言新一轮的产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产业协同创新不断突破地域和组织的界限,传统的创新模式被打破,创新流程和方式的新规则和新秩序正在建立。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深度结合,充满活力的平台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孕育成形。

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是促进江苏区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外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江苏区域产业创新的主方向是协同创新,各级政府和各产业部门越来越重视协同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分析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和影响要素以及产业协同的创新机制,为带动产业加速转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产业模式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有益参考。

1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综述(1)协同创新的内涵。

对于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创新的效果,HAKEN [1]指出要实现1+1>2的协同效果,产业内部之间应通过互动完成系统内部的有序状态。

GREER 等[2]提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是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组合能力。

在SERRANO [3]研究的基础上,谢婕[4]对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完善和深入研究,指出跨区域的整合和多主体是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协同创新由互动维度和整合维度构成。

DAVIS 等[5]提出协同创新是协同的相关理论在创新区域的应用和延伸,其核心模式和组织关系是绩效提升和相关知识的增值。

(2)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实证研究。

ROWLEY 等[6]研究网络结构和主体关联对不同产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不同联系度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产业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MEAGHER 等[7]对德国23个创新网络、600个网络成员进行实证调研。

CAPALDO [8]提出创新能力和网路强弱关联的新框架模型。

国内,邵云飞等[9]运用复杂网络仿真方法对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及企业不同的技术学习策略对技术学习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

周志刚等[10]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

基于SFIC模型的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

基于SFIC模型的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

基于SFIC模型的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二、相关理论基础 (4)2.1 老旧小区微更新概念及特点 (5)2.2 SFIC模型概述 (6)2.3 协同治理理论 (7)三、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现状分析 (9)3.1 上海老旧小区基本情况 (10)3.2 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实施情况 (11)3.3 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存在的问题 (12)四、基于SFIC模型的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研究 (13)4.1 SFIC模型构建 (14)4.2 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策略 (15)五、案例分析 (17)5.1 上海某老旧小区微更新项目案例 (18)5.2 案例分析 (19)六、结论与建议 (20)6.1 研究结论 (21)6.2 政策建议 (22)一、内容概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治理课题。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拥有众多的老旧小区。

这些小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上海市政府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提出了“微更新”协同治理模式。

本文基于SFIC模型(社会、功能、利益与参与)对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协同治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分析了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和意义,指出了当前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功能、利益与参与四个维度构建了SFIC模型,以期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结合上海的实际案例,对SFIC模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上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老旧小区的更新与改造成为当前重要的议题。

这些小区大多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摘要】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力量,与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合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从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角色、区域经济创新对地方高校的要求、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地方高校与政府合作的机制以及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应当发挥其优势,与企业和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强调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协同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机制、路径、重要性、未来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迅速兴起,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和发展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快,地方高校需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区域经济创新,进一步完善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但目前,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协同机制,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

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为促进地方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是当前国家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其在区域经济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可以为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区域经济创新对地方高校的要求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演进、机制与模式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演进、机制与模式

国内环境协同治理的演进
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此时,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逐渐加剧。此时,我国开始加强环境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公益诉讼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公众 对环境问题的监督权和起诉权。
04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
基于市场的协同模式
总结词
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 和资源节约。
详细描述
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生 态补偿机制等,让企业成为环 境保护的主体,实现区域内的
环境协同治理。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 业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地区。
02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 机制分析
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机制、协商谈判机 制、资金互助机制、技术支持机制等 方面,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 进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03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 模式研究
目前主要的模式包括政府主导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和社会参与模式,每种 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行业协会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行业规范、 推广环保技术等手段,引导企业自我约束和协 同治理环境行为。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行业自律程度较高、环保意识较强的地 区。
05
案例研究:长三角区域环 境协同治理
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现状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01
长三角地区的环保合作领域已经从单一的污染防治扩展到生态
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多个领域。
03

构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区域协同机制的探索

构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区域协同机制的探索

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 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共同举办FTF无人机大赛。截至目前,全区43所少年创
发展实施方案》《 南山区少年创新院规划》《 南山区少
新分院与柴火创客、深圳大学等企业和机构开展项目合
年创新院小院士培养办法》等文件,强化教育、团委、
作,让专家团队参与指导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中科先进院等部门科技创新教育职能的贯通与融合。一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循序渐进的 过程。其机制建设与协同理论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是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50 Nhomakorabea研究
协同参与,是外部协同培养与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本
“ 各自为政、少有合作”的条块化、分割化问题,形成了
26个学生实践基地,将创新理念、企业创新思维模式引
“1+1+1>3”的协同效应。
入学校,开展机器人搭建与编程、生命科学基因遗传、
贯通融合: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协同推进策略
3D打印、水土保持科技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 校外创新环境,让学校创新成果走入社会、走向市场。
协同理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区域协同机制建 设的理论基础
协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 肯(Hermann Haken)创立的一门适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 的理论,是基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多学 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协同理论即协同合作之学。“ 协同”(synergetic)一词, 源于希腊语,本意即合作,亦即协同作用。按中文理解, “ 协 ” 即“ 相 互 合 作 ”,“ 同 ” 代 表“ 一 致、 统 一 ”。 协 同理论具有普适性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效应、伺 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是指复杂开放系统内部 各要素或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和有机整合,产生的整体效 应或集体效应。伺服原理是指系统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 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 参量支配或规定。序参量是指影响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状 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

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区域治理VOICE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综述西南交通大学 张若琪摘要:协同创新不仅是经济与技术的融合体,推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而且也是进一步解决技术“卡脖子”难题的路径之一,是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因此,协同创新逐渐获得了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

本研究以区域的协调创新为主题,在梳理与协同创新有关的文献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整理。

有助于更深刻地解析国内外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及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协同创新;区域协调中图分类号:F4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1-0007-0001一、引言区域平衡发展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经济的腾飞产生更复杂的区域协调问题,区域发展相对过去也变得更棘手。

针对此问题,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协调发展带战略等。

因此,必须客观把握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以有效实现各都市圈的科技和创新等资源流动和整合,进而创造共赢局面。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状况一是对理论体系的构建及相关理论基础的探求。

Lee S(2010)将协同创新界定为:组织为摆脱发展困境,利用组织之外的其他多维度资源,创造出合作等形式的协同创新。

组织层面的协同创新也推进了国家层面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

Meijers(2005)发现可借助都市圈协同效应产生的互补与正向外部性,产生大于个体参与者之和的影响。

二是对实证的研究侧重于协同创新的要素分析与绩效评价。

Koberg(2004)认为协同关系对企业的创新模式影响效果显著,可能会促进不同形式的模式创新,如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Tidd(2006)认为组织的创新绩效提高关键点是非技术要素与技术要素结合作用下产生的协同创新。

Thorgren (2009)认为协同创新在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会从激励程度及网络规模等方面在组织创新过程中产生影响。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探析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探析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探析区域环境治理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等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种方式。

协同治理理论则是指通过有效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区域环境治理目标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重点分析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概念及特点协同治理理论认为,区域环境治理应当强调多方参与、多元合作和多层次协同的原则。

具体而言,协同治理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理论倡导各方主体的广泛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等,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的治理机制。

2. 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理论注重各方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

3. 多层次协同:协同治理理论认为区域环境治理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协调,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基层层面等。

只有通过多层级的协同,才能形成完整的治理网络。

二、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实践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许多地区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以某省某市为例,探讨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域环境治理实践。

1. 建立协同治理机制:该省某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治理协调小组,由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实现了多方主体的协同。

协调小组制定了治理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各方主体的履职情况。

2. 优化资源配置: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该市建立了环境保护资金池,各企事业单位按照产值和环境排放等指标缴纳环保费用,并通过资金池进行统一调配,用于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

3. 强化信息共享:该市建立了环境治理信息平台,各方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实时获取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规划和环保政策等信息。

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了各方主体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协同推进环境治理。

基于sfic模型的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sfic模型的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sfic模型的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然而,由于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的复杂性,实现有效的社会协同治理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基于sfic模型的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研究。

sfic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理模型,其包括了四个关键要素:身份认同(Identity)、战略指导(Strategy)、资源协调(Resources)、冲突管理(Conflict)。

本文将首先介绍sfic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应用。

随后,将探讨sfic模型在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最后,通过对sfic模型的评价和对实践意义的探讨,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sfic模型的探讨,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社会协同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为引言,旨在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本文的主要结构安排。

在1.1小节中,将给出本研究的概述,简要介绍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紧接着,在1.2小节中,将详细阐述全文的结构,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和主题。

最后,在1.3小节中,将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整体的研究框架。

本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其对本文的内容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第二部分为正文,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首先,在2.1小节中,将对sfic 模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

接着,在2.2小节中,将对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随后,在2.3小节中,将重点探讨sfic模型在开发区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研究
作者:许雯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在创新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应有所分工,市场能做的事政府尽量少查收、不插手。

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公共经济学理论看,政府所要做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比如经济周期长、短期投入大、企业不愿意做,就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创新环境就属于这样的领域。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协同理论对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的作用,并据此进一步提出政府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协同理论区域创新环境优化政府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来,力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赋予城市发展新的动力。

伦敦针对科技创新的短板,2004年,提出建设科学城的战略,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如GOOGLE(谷歌)、AMAZON(亚马逊)、INTEL(英特尔)、FACEBOOK(脸谱)等,并且储备了不少孵化型企业。

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在2012年宣称:纽约市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袖”,要依托纽约市的大学,打造“21世纪的城市创新集群”,其第一步是通过与康奈尔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在曼哈顿以东的罗斯福岛,创建一个可与硅谷抗衡的应用科学基地校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决策部署,提出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大背景下,政府最应当有所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就是营造开放公平的环境。

基于此,有必要从政府可以着力的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为创新人才汇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绩效明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一、创新环境的定义
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创新环境(Innovation Milieu),最早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所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被认为是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场所,它是一种创新资源和要素互动的网络与系统,是发展地方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创新要素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中形成的稳定的系统。

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在不断更新丰富这一概念。

Scott等人指出:创新环境强调的是各个行为主体之间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网络关系,具体表现在制度、规则和管理等方面。

阮汝祥等人则将创新环境定义为一切影响创造、创新活动的外部因素;王莉认为:自主创新环境是在一个区域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

借鉴上述学者对创新环境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政府的实际,本文把创新环境界定为:创新环境是一个区域创新发生作用的条件,能够对其他创新诸要素(创新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创新产出等)产
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创新环境既是创新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他诸创新要素功能发挥程度及其相互之间能否协调融动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二、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的基石
协同理论又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

主要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目标,各子系统或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

它主要阐述双方或几方在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地位、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同心同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强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而产生的新的结构和功能。

协同创新理论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进行贡献,系统是有调节、有目的地自组织起来的。

协同学的广泛运用实践证明了这种协同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将协同理念引入区域环境优化领域,同样不是生硬套搬理论,而是与区域自身的追求与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区域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而各种条件综合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协同理论正是致力于将整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统合互动,它与政府提高执政水平的追求是一致的,是一种自然的契合,对于优化区域内创新环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创新环境的要素构成
创新环境是一个综合体,既有交通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居住生态等硬件环境,又有公共政策、政府服务、信用环境、文化氛围、舆论环境等软件环境。

其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划分:一是从发生作用的层面看,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中观主要包括区域层面,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各创新主体,如企业等(详见图1.1)。

二是从其外在表现形态看,可以分为有形环境(硬环境)和无形环境(软环境);三是从其发生作用的领域看,可以划分为制度环境、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

为了更加契合区域政府层面的分析需求,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城区层级和自身特点,从其外在表现形态和发生作用的领域相结合,按照操作性、全面性、前瞻性、政策导向性等四方面原则,将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基础设施、公共空间、自然生态、市场环境、人才基础、制度政策、金融支撑、创新文化等八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公共空间、自然生态等三个方面可大致归为硬环境;市场环境、人才基础、制度政策、金融支撑、创新文化等五个方面可大致归为软环境。

在这些要素的交错作用下,创新环境得以不断提升、优化。

参考文献:
[1]阮汝祥:《创新致胜》,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年.
[2]王莉:《自主创新环境的内涵、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商业时代》2014年第9期,第33页.
[3]邱成利:《创新环境及其对新产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第5—7页.
[4]连燕华、郑奕荣、于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环境因素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年第3期,第19—21页.
[5]陈向军、田志龙:《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3期,第17一l9页.
[6]赵建英:《企业自主创新的生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0期,第235—237页.
[7]陈一鸣、杜德斌、张建伟:《区域创新环境与上海研发产业因果关联机制研究》,《软科学》 2011年08期,第124—130页.
[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曾刚、李英戈、樊杰:《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城市规划》,2006年第3期,第32—38页.
[10]朱建新,朱祎宏,鲁若愚:《创新环境的要素构成及其影响机理》,《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3期,第119—125页.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R].2015:3.
[12]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R].2015:5.
[13]SCOTT A J, STORPER M. Path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M]. London: Routledge,1991.
作者简介:许雯(1984.04—)女。

籍贯:广东番禹,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PA研究生。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