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语文版九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知识提点

语文版九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知识提点

语文版九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知识提点流渡中学严庄坤《行路难》一、释义羞直食箸歧路济二、填空13、宴席华美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4、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写出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的苦闷心情。

15、用典故的作用是:渴望遇到明君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6、写出行路难难到极致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四个意象写出了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表达诗人的心情。

18、最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表达诗人要排除阻力,矢志不渝的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远的抱负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21、行路难标题暗喻世道险阻呼应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应用对偶、夸张修辞手法。

24、李白,唐代诗人,称为诗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而历代帝王,为求长生不老,却信鬼拜佛,能事不已。

孝文帝能“求贤访逐臣”,甚至可以“夜半虚前席”,可谓恭谦,奈何他“不问苍生问鬼神”;南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大造寺院,比韩愈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也曾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进行过讽刺。

但将以上两例入诗的诗人们只是含沙射影,借古讽今,寓弦外之音而已;韩愈则不然,他对唐宪宗迎佛骨的荒唐之举竟敢直言相谏,申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百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果然触龙颜,差点丢了性命,其辟佛之勇毅精神确实可嘉!后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判贬为潮州刺史。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古诗词知识点梳理一、《关雎》1、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能产生言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另外还采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

3、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出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感情发展由一见钟情到热情追求,再到想象结合。

4、“比兴”是《诗经》中最常见的创作手法,请从诗中举出一例,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好处。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歌借雎鸠鸟相向和鸣的和谐幸福,引出了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意境相似又生动形象。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流”字用得妙,请结合内容分析其巧妙之处。

——“流”写出了长长短短的荇菜在水中飘荡的柔绵情态,透过荇菜,我们仿佛感觉到了菜荇姑娘劳作时的优美姿态,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

6、诗歌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方式,举例分析这种方法的好处。

——如“参差荇菜”句反复出现,又呈现出递进的结构,既让我们感到了男子追求的过程,又使诗歌结构整齐,韵律优美,富有节奏。

7、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8、本诗以雎鸠、荇菜起兴,写出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情感。

9、本诗出自《诗经》,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创作上多采用赋、比、兴等手法。

10、描写被相思折磨得难以入睡的情景的句子是: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11、诗中常被后人引用表达爱情追求的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主人公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13、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本诗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那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声音婉转。

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扭动了心中爱之琴弦。

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14、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美好的情感。

九年级下册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
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 证、道理论证等),注意论点的正确性和论据的充分性,以及论证的严密性。
学生优秀范文展示及点评
展示优秀范文
选择几篇学生优秀范文进行展示,让 学生欣赏和学习其中的优点和亮点。
点评范文
针对展示的范文进行点评,分析其在 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优点和不 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 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 情和动作。需要了解拟人的表达方式和作 用。
对偶
排比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相近或相关的意思。需要掌 握对偶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用一组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 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需要了解排比的 表达方式和作用。
04 文学常识积累与拓展
主题思想
文章以“世外桃源”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自由生活 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艺术特色
文章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简练,意蕴丰富;运用象征、隐喻等 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感染力。
03 古代汉语知识梳理与运用
古代汉语常用词汇总结
常用实词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 “人”、“山”、“走”、“美 ”等。需要掌握它们的词义和用
九年级下册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
目 录
• 单元概述与重点知识点 • 课文内容详解与赏析 • 古代汉语知识梳理与运用 • 文学常识积累与拓展 •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训练 • 写作表达能力培养与实践
01 单元概述与重点知识点
单元主题及背景介绍
本单元主题为“文化传承与理解”,选取了多篇具有深厚文化 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经典作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 探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古诗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金陵驿二首①(其一)[宋]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本诗与《过零丁洋》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两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6分)吴宫怀古[唐]陆龟蒙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释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

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

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

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同为怀古诗,两首诗歌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三)(6分)春晚[南宋]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①。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释】①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这首诗的尾联既用典、又是借景抒情,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赏析此联的妙处。

(6分)(四)(6分)漫成①[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漫成:随手写成。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

②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

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

③拨剌:鱼尾拨水声。

愈见其静。

(3分)2.对于诗中的“静”字,有人认为静得寂寞、凄清,有人认为静得安恬、和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含答案)

二轮复习:课外古诗文阅读与理解1【学习要求】独立完成课外古诗文阅读与分析理解,并对照参考答案自我批阅与订正。

【古诗文阅读1】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6分)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字端已,晚唐诗人、词人。

韦庄工诗,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1.一般而言,“柳”婀娜多姿、依依不舍,诗人为什么却说“台城柳”最是“无情”?(4分)答:2.请简要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古诗文阅读2】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问题。

(14分)送江陵薛侯入觐①序(明)袁宏道当薛侯之初令②也,珰而虎者③,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④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

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⑤。

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

”已而果就约。

至他郡邑,暴横甚,荆⑥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⑦。

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

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

而荆之去川也迩⑧。

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

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

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⑨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注释】①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②令:担任县令。

③珰:汉代宦官帽子上的装饰物,借指宦官。

珰而虎者,意为宦官像恶虎一样抓捕百姓。

④甫:刚刚,才。

⑤负嵎:指背靠山角(反抗主人)。

⑥荆:荆州城,即江陵。

⑦播酋之变:播州的少数民族叛乱。

播州,属下文的“川”。

⑧迩:近。

⑨疲:使……疲。

1.解释加点字意思。

(4分)⑴珰而虎者,张.甚()⑵人皆.为侯危()⑶荆则招之亦不至.()⑷侯谕.父老曰()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

(2分)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中考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9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9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9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一)渔家傲作者:范仲淹 (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景物。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的范仲淹(人名),其中“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4.本词上阕描写边塞荒凉的秋景,下阕抒情。

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5.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班中考复习专用姓名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全词以问起,以答结。

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后主李煜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情而深挚的感情。

C.“又东风”点明后主李煜降宋后又过一年。

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

D.词中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的现实与“朱颜改”的幻想相对比,折射出词人面临国破家亡时的痛苦、无奈。

参考答案:D(“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幻想与“朱颜改”的现实相对比)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B.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词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C.“只是朱颜改”中一个“改”字突出表现了词人只要宫殿还在,颜色变了何妨的心理。

D.“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者以比喻的修辞把亡国之愁苦,写得具体形象,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参考答案:C(突出了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无限留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九年级下7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7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文言文大意,作者背景资料。

2、背诵名句翻译,默写诗词。

重、难点:背诵名句翻译,默写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庄子>二则》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辨。

《浑沌之死》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

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呆若木鸡》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

《周公诫子》中以吐哺握发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并以六种谦德,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答司马谏议书》是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文笔犀利,见解新颖且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堪称古代政论文章的典范。

《诗词五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行路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感悟的激荡起伏,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自信。

《凉州词》这首诗以豪迈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色彩。

《咏煤炭》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于谦爱国忧民思想以及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诗歌还蕴藉体现了于谦清正廉洁的品行,政绩卓著的才华。

《虞美人》这首诗通篇采用问答,以高亢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和强烈的故国之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交待了作者当年起义军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达标练习一、基础知识填空1、《浑沌之死》选自____,古人把____状态也称作“浑沌”,文中用____和____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______________。

2、《呆若木鸡》选自_____,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一沐三握发,_____,犹恐_____”就是____的典故。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含答案解析)

(语文版)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 )( D )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听到平叛官兵打了大胜仗收复蓟北的消息后喜悦心情。

B.因战乱而流浪在剑外的作者听说“收蓟北”后,便马上收拾行装回到故乡。

C.“涕泪满衣裳”,流露出作者听到消息后悲喜交集的心情,“放歌”、“纵酒”,表现出诗人“喜欲狂”的状态。

D.“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是说,有年青人陪伴自己,正好一起回家乡。

E.这首诗饱含激情,情感的真白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是杜诗中乃至唐诗中的精品。

参考答案:B(是准备返回故乡)D(意思是说,诗人想象着在春天里和妻子儿女一起回故乡)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1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意思是说,诗人想象着在春天里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尾联以四个地名组成工巧的对句,规划出回乡的具体路线,写出诗人乘风破浪,迅速回到家乡的情景。

参考答案:D(“迅速回到家乡的情景”应为“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初三语文复习第7单元 30.诗词五首 优质课件(语文版九下)

初三语文复习第7单元 30.诗词五首 优质课件(语文版九下)
30.诗词五首
1.通假字 (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菜肴;“直” 通“值”,价值) (2)鼎彝元赖生成力(
“元”通“原”,原本)
2.重点词语 必定。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岂肯。 (2)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意志和坚贞的节操,如《石灰吟》、《树一帜。著有《于忠肃集》。
4.文意感知 (1)《行路难》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在
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慨又积极、乐观、
怀才不遇 执著的复杂心理。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悲愤,也表达了他
阻塞。 (3)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赖。 (4)鼎彝元赖生成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经得起,忍受。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了结,办完。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作家作品 太白 唐代 青莲居士 (1)李白(701—762),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 诗仙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其诗批判
继承前人的传统并形成独特的风格,诗风雄奇豪放,创造了古代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 、 、 姥吟留别》等。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 ,收诗九百多首。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文阅读+诗歌鉴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文阅读+诗歌鉴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文阅读+诗歌鉴赏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50题:古文+诗歌(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共45题,共90分)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辅”写出都城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雄浑阔大的气势。

B.“风烟”看出前路不明,遥望的视线被遮挡,微微露出伤别担忧之意。

C.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感情类似来宽慰朋友,望以此减轻他的伤感。

D.尾联中诗人让杜少府莫在岔路口多停留,免得让儿女们陪着伤心哭泣。

2.(2分)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满怀收复失地、完成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但是一句“可怜白发生”,诗歌戛然而止,为诗歌笼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诗句写因战争连连,家信显得格外宝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牵挂和强烈思念。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其五)》)诗句描绘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

D.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邮票”与诗歌中的“船票”“坟墓”“海峡”一样是作者选取的意象,用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乡愁。

3.(2分)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描写了梅花纵然掉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傲骨犹存。

B.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描绘了诗人羡慕渔人怡然自乐的垂钓生活,表现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颐养天年的意趣。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句诗中,诗人虽然饱尝人间疾苦,但却能推己及人,胸怀天下,体现了杜甫无私忘我的普世情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练习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练习 (新版)语文版

《诗词五首》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爝.火()鼎彝.()虞.美人()麾.下()霹.雳()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玉盘珍羞.直万钱()(2)五十弦翻.塞外声()(3)直挂云帆济.沧海()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 按要求填空。

(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2)《凉州词》中,能够体现边关将士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3)《咏煤炭》中,表现作者大济苍生的愿望的诗句是:,。

(4)《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

(5)《破阵子》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6)《行路难》中,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并与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具有相似慨叹的诗句是:,。

(7)《破阵子》中,诗人描写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如雷鸣、万箭齐发,大气磅礴的场景的诗句是:,。

(8)《虞美人》中,表现时光消逝,又不禁牵出一位亡国之君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5.将下面的作品与作者连线搭配。

(1)《行路难》 A.于谦(2)《凉州词》 B.李白(3)《咏煤炭》 C.王翰(4)《虞美人》 D.辛弃疾(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E.李煜6.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复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复习

泊秦淮 杜牧 示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 指出用典之处: 最后一句中的“后庭花”是用
典。 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 2、解释典故内容: 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后世多 称为“亡国之音”
3、分析用典意图: 用”后庭花“这个典故,借古讽今。委
资料链接 古诗词中一些特定的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 柳--惜别 月光--思念 落日--惆怅 浮云--飘零 秋雨--忧愁 大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四)品 词 句
1、对诗句本身细加品味,体会诗中情感。 2、抓住诗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 诗歌的情感主题。
示例
使至塞上
(三)明 意 象
意象:“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象”
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意象(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 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一诗中抓住“枯藤”、“老树”、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 几个意象表现了秋天郊外凄凉之景,烘托了作 者的愁思。
经典例题指引---用典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 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 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形象、使之含蓄 典雅,或增加意境的内涵与深度的都属于用典 。
用典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秋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怀古》 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初三中考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解析1

初三中考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解析1

初三中考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解析1 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古诗词九下七单元

古诗词九下七单元

《行路难》李白一、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大意:(略)三、内容及主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激愤、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四、文学文体常识:1、《行路难》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

2、“行路难”原为民间歌谣,后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旧题之一。

五、赏析题:下面关于《行路难》的赏析不正确的是()和()。

A 这首七律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时所作。

B 起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欲抑先扬,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极言宴席的华美。

C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句却一反常态,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既悲愤郁闷又想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透露出内心的深沉苦闷和迷惘。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揭示了“茫然”的原因:行路难。

此句运用两个比喻将抽象的“难”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意向阔大,气势豪放,将行路之难写到了极处,似乎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

E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句灵活运用典故,诗人的思绪一下飞到了遥远的上古,从姜尚、伊尹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既写出了诗人不甘自弃,执著、强烈追求理想的信念,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

F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句表现出诗人从幻想的高天跌入现实的低谷时内心的急切和迷茫。

G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运用宗悫的典故,表明诗人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自信必有远大的前程,豪迈乐观之情千古传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全词以问起,以答结。

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后主李煜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情而深挚的感情。

C.“又东风”点明后主李煜降宋后又过一年。

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

D.词中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的现实与“朱颜改”的幻想相对比,折射出词人面临国破家亡时的痛苦、无奈。

参考答案:D(“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幻想与“朱颜改”的现实相对比)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B.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词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C.“只是朱颜改”中一个“改”字突出表现了词人只要宫殿还在,颜色变了何妨的心理。

D.“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者以比喻的修辞把亡国之愁苦,写得具体形象,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参考答案:C(突出了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无限留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参考答案:C(不符合原意,词人亲自领兵上阵杀敌。

是词人描绘的一个幻想中雄壮兵营的生活画面。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参考答案:A(“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答案:A(“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应为“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自我形象。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极言宴席的华美。

B.三、四句一连使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消极处世的态度。

C.五、六句用冰塞黄河,雪满太行两个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这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是那么信心满怀,在他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生命之舟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辉煌图景。

参考答案:B(没有表现“诗人的消极处世的态度”)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精美食物,却因心中难以排解的烦恼,无法下咽。

“停”“投”“拔”“顾”四字,写出了诗人的苦闷抑郁。

B.中间四句把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交替地表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理。

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迸发的咏叹,语气是那么急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不安。

“多歧路,今安在?”前途渺茫,莫在所从,心情万分沉重。

D.诗中抒写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望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情调。

参考答案: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参考答案:D(表现诗人不因年老爱惜自己,而是为国家利益甘愿献身。

老而弥坚,刚正不阿)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三、四两句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

“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

C.五、六两句即景抒情,情悲且壮。

“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有气势。

D.结尾两句沉痛而从容。

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参考答案:D(没有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用“朝奏”与“夕贬”相呼应,表明意外获罪之迅速,被贬之遥远。

B、颔联申诉了诗人因忠获罪、非罪而远贬的无限伤心与愤慨。

C、颈联即景抒怀,大雪封山,有家难归,表现了英雄穷途末路的悲戚。

D、结联情调凄楚,以收埋尸骨的后事相托,蕴含着诗人难以言喻的愤激情怀。

参考答案:C(并非是归家路上,而是诗人在被贬路上大雪封山,前路艰危,表现了英雄穷途末路的悲戚)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以“乌金”称煤炭,再以“阳和”借指煤炭,足见诗人对所咏之物之喜爱,并极言其埋藏之深,储藏热量之大。

B.颔联形容煤炭燃烧后给人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写出了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显示了大手笔的大气势。

C.颈联象征意义丰富,寓意甘于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这两句诗中体现了诗人牺牲自我为人民大众的精神。

D.尾联诗人直接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燃烧自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丹心。

E.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及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参考答案:D(“直接表达”应为“借所咏物表达”)E(“热爱祖国河山”应为“爱国忧民”)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赞美煤炭,借景抒情,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写物中巧妙地结合咏怀。

B.首联以“乌金”称煤炭,再以“阳和”借指煤炭,足见诗人对所咏物之喜爱。

C.尾联从煤炭进一步生发而来,与杜甫的“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

D.全诗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力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参考答案:A(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