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脂类化学
脂类化学
② 由不饱和脂酸产生的性质
A 氢化
B 卤化
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 推测不饱和程度
C 氧化
温和氧化
剧烈氧化
D 酸败
水解性 氧化性
酸 醛 酮 酸
酸价:中和1克脂类的游离脂酸所需KOH的毫克数
③ 由羟基脂酸产生的性质
羟基脂酸乙酸酐Fra bibliotek乙酰化脂肪
乙酰价:中和1克乙酰脂经皂化释出的乙酸所需的 KOH的毫克数
二 单脂
(一) 脂肪(真脂、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中性脂)
1 脂肪的组成和结构
酯键
R相同的称简单三酰甘油(甘油三单酯) R不同称混合三酰甘油(甘油三杂酯) 三杂酯中,脂酰基在右边为D-型
2 脂酸
(1) 特点
C4-C34 大多数直链,偶数碳 有饱和与不饱和,不饱和双键多为顺式
(2) 常见的脂酸
生物膜中多是顺式不饱和脂肪酸 增加膜流动性 降低膜相变温度,抗寒冷 PUFA能降低血脂
(3) 脂酸常用的简写法
碳原子数:双键数(双键位置) 油酸 18:1(9) 或 18:1Δ9 反油酸 18 :1(9) trans 顺式 Cis 反式 Trans
(4) 脂酸的空间构象
饱和 完全伸展 不饱和 Trans 近似饱和 Cis 弯曲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线形不分支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棕榈酸),十六酸,16:0 硬脂酸, 十八酸,18:0 花生酸, 二十酸,20:0
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 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c,
亚油酸(ω-6):
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2△9c,12c
α-亚麻酸( ω-3) : 全顺-十八碳-9,12,15-三稀酸,18:3△9c,12c,15c
生物化学之脂类代谢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磷脂的代谢 胆固醇代谢 血浆脂蛋白代谢
脂类
脂肪:甘油三酯 脂类
胆固醇 胆固醇酯 磷脂 糖脂
类脂
是动、植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分子中除C、H、O外,还有P和N
一、脂肪的生理功能
乙酰乙酸硫激酶(肾脏)
(3)乙酰乙酰CoA硫解,生成2分子乙酰CoA
CH3CHOHCH 2COOH
β -羟丁酸
β -羟丁酸脱氢酶
NAD+ NADH+H +
CH2 CH2
COOH COSCoA
HSCoA+ATP 乙酰乙酰硫激酶 AMP+PPi
(肾脏)
CH2COCH2COOH 乙酰乙酸 CH3COCH2COSCoA
步骤1:脱氢
步骤2:加水(水化)
步骤3:再脱氢
步骤4:硫解
由此产生2碳的乙酰CoA,剩下少掉2个碳的脂酰CoA,再 进入β-氧化循环。一个16碳的软脂酸经过完全分解总共可产生 129个ATP。
O
脂肪酸
RCH2CH2C 脂酰CoA 合成酶
生物化学第七章 脂代谢
(一)、酮体的生成
▪部位:肝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脂肪酸的-氧化 ▪关键酶:HMG CoA合成酶
HSCoA
2CH3COSCoA 乙酰CoA
硫解酶
CH3COCH2COS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合酶 CH3COSCoA
HSCoA
OH
乙酰CoA
HOOCCH2-C-CH2COSCoA 裂解酶CH3 HMG-CoA
脂解激素
受体
AC
G蛋白
ATP cAMP
脂周蛋白 P
P P P P
HSL
PKA P HSL HSL
储脂颗粒
FFA
甘油 脂肪细胞
血液
脂酸转运体
氧化分解 ATP
CO2 清蛋白
肌细胞
一、甘油(Glycerol)的分解
CH2 OH ATP ADP
CH2 OH
NAD+
NADH+H +
磷酸二
HO C H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硫解
O
=
RCH2CH2C~SCoA
脂酰CoA
FAD
脱氢酶 β αO
FADH2
=
RCH=CHC~SCoA
⊿2--烯脂酰CoA 水化酶
H2O
β
αO
=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NAD+
CoA脱氢酶
NADH+H+
βα O
=
RCOCH2C~SCoA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CH3COCH2COOH 乙酰乙酸
NADH+H+
β-羟
NAD+
医学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族 ω -7(n-7) ω -9(n-9) ω -6(n-6) ω -3(n-3)
母体脂酸 软油酸(16:1,ω -7)
油酸(18:1,ω -9) 亚油酸(18:2,ω -6,9) α -亚麻酸(18:3,ω -3,6,9)
10
表7-2 常见的不饱和脂酸
习惯名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6656 9791
×
100% = 68% (能量利用效率)
41
表7-3 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
以1mol计 以100g计 能量利用效率
软脂酸 129 ATP 50.4 ATP
68%
葡萄糖 38 ATP 21.1 ATP
68%
42
3. 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 (以CM形式吸收入血)
24
С ³¦ £º Ö¬ ·¾ ×é Ö¯ £º ¸Î Ôà £º
ʳ Îï ¸Ê ÓÍ Ò»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25
二、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 脂肪动员 (1) 概念:
甘油三酯
(均含脂酸)
饱和脂酸
2. 不饱和脂酸
(不含双键) (含双键)
长链脂酸 12-26c 3 . 中链脂酸 6-10c
短链脂酸 2-4c
(16c、18c)
7
* 体内脂酸来源:
1. 机体自身合成: 饱和、单不饱和, 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2. 食物脂肪供给: 多不饱和(必需脂酸, PG等的前体)
8
第一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14
辅脂酶 (colipase)
动物生物化学 第七章 脂类代谢
CH2OH甘油激酶 CH2OPO23- 磷酸甘油脱氢酶 CH2OPO23-
CHOH
CHOH
CO
CH2OHATP ADP CH2OH NAD+ NADH+ H+ CH2OH
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脂肪酸的-氧化
• 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氧化 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在脂肪酸的位,即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 除2个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是含偶数 碳原子或奇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的主要 分解方式。
• 胰脂肪酶是一种非专一性水解酶,对脂肪酸碳 链的长短及饱和度专一性不严格。但该酶具有 较好的位置选择性,即易于水解甘油酯的1位 及3位的酯键,主要产物为甘油单酯和脂肪酸。 甘油单酯则被另一种甘油单酯脂肪酶水解,得 到甘油的脂肪酸。
1.脂肪的动员
1.甘油的代谢
• 甘油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后,在ATP存在下,由甘油激 酶催化,转变成-磷酸甘油。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过 程。-磷酸甘油在脱氢酶(含辅酶NAD+)作用下, 脱氢形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是糖酵解途径 的一个中间产物,它可以沿着糖酵解途径的逆过程合 成葡萄糖及糖原;也可以沿着糖酵解正常途径形成丙 酮酸,再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
• (2)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脂类代 谢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 料,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 (3)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 症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7.1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在脂肪酶催化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它 们在生物体内将沿着不同途径进行代谢。
• 由于软脂酸转化成软脂酰CoA时消耗了1分子ATP中的两个 高能磷酸键的能量(ATP分解为AMP, 可视为消耗了2个 ATP),因此,1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净生成 131 – 2 = 129 个ATP。
化学脂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脂类知识点总结脂类的基本结构脂类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主要由长链脂肪酸和甘油组成。
长链脂肪酸是由一条碳链和一个羧基构成,羧基位于碳链的一端,碳链上的每个碳原子都与两个氢原子相连。
甘油分子则由三个碳原子和三个羟基组成,羟基与碳原子形成羟基化合物。
在脂类的分子结构中,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与甘油分子结合,形成三酯。
在三酯中,一个甘油分子与三条长链脂肪酸结合,形成脂肪酸甘油酯。
脂类分子中的长链脂肪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不同类型。
脂类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脂类可以分为甘油脂、磷脂、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几类。
甘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酯,其中脂肪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脂是最常见的脂类形式,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来源。
磷脂是含有磷酸基团的脂类,通常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种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等)构成。
磷脂在细胞膜的组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之一。
固醇是一类含有环状结构的脂类化合物,最典型的代表是胆固醇。
固醇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构建细胞膜、合成激素和胆汁酸等。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溶于脂肪中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这些维生素在脂肪中的溶解度较高,需要脂肪的存在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脂类在生物体内的功能脂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膜、合成激素和维持体温等。
脂类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克脂类可以释放约9千卡的能量。
在人体缺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时,脂类可以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进行代谢。
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甘油脂和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脂类。
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等重要功能。
脂类是合成生物体内激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原料。
例如,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
脂类还可以在人体内形成脂肪组织,存储能量并起到维持体温的作用。
第七章脂类代谢
小肠粘膜 细胞内
酯化 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门静脉
肝脏
淋巴管
血液循环
第二节 血脂及其代谢
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 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 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等。血浆中 以脂蛋白(脂+载脂蛋白 )形式
存在和运输。
血脂来源:
①外源性 :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②内源性 :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肾、小肠等组织的 胞浆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1.软脂酸( 16C) 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肝(主要)、 脂肪组织 等胞浆
(2)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ATP、HCO3﹣、NADPH +H+、Mn2+
合成脂肪酸
的供氢体
(3) 合成过程
(1)乙酰 CoA的转移
乙酰 CoA 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 通过柠檬酸 -丙酮酸循环 出线粒体。 NADPH 的来源:主要来自磷酸戊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α-磷酸甘油
脂肪酰 CoA
磷酸二羟丙酮 糖原
β-氧化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酮体(乙酰乙酸、 丙酮、β-羟基丁酸 )
H2O、CO2、ATP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肝脏: 合成能力最强,但不能储存脂肪
脂肪组织: 合成、储存、动员
小肠: 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合成
(二)合成原料 甘油、脂肪酸
4.酮体的生成过程
CoASH
OO
==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 CoA)
HMGCoA 合酶
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
O
=
CH3CSCoA
O
有机化学:脂类
激素
含氮激素: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可的松等 甾体激素 性激素:黄体酮、睾丸酮等
1. 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al cortical hormone) :由肾上 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 均为C21甾,C-3有 酮 基 , C-4 与 C-5 间 为 双 键 , C-17 连 2- 羟 基 乙 酰 基 (-COCH2OH),C-11有b-OH 或 酮基。
有机化学:脂 类(Lipids)和萜类
脂类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脂溶性能用低极性 有机溶剂从细胞和组织中萃取出来的有机化合物。
分为三大类:简单脂(三酰甘油、蜡); 复合脂(磷 脂、糖脂)和类脂(甾族化合物等)。
三酰甘油(油脂)即甘油的高级脂肪酸酯。人体中 的脂肪主要分布于皮下、内脏周围,起热垫和保护 垫作用,也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一种形式。人饥饿时, 50%以上的能量由脂肪氧化提供,脂肪减少,人变 瘦削,故称“可变脂”。
四 磷脂和糖脂
1.磷脂(phospholipid)
磷脂是含有磷酸二酯键的脂类。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 脂(又叫神经磷脂)2种。
甘油磷脂:主要是指磷脂酸的衍生物。
O a CH2—O—C—R1
O b *CH —O—C—R2
O a’ CH2—O—P—OH HO-G
OH 磷脂酸
天然存在的为L-磷脂酸
磷脂酸中的磷酸部分, 再与HO-R脱水形成甘油 磷脂。根据R的不同, 分为卵磷脂和脑磷脂。
(一般14-20C)的羧酸。自然界中的脂肪酸大多
以结合成酯键或酰胺键的形式存在于脂类中,绝 大多数是偶碳直链一元羧酸。仅在个别油脂中发 现带有支链、脂环或羟基的脂肪酸。
基本生物功能:为构成生物膜的脂类(磷脂 和糖脂)提供亲脂性的非极性尾部;为生物体储 存或提供能量。
脂类化学式
脂类化学式脂类,又称为脂肪,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命体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简单来说,脂类的化学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nH2n+1COOH。
其中,n代表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通常为4至24之间。
脂肪酸是脂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是长链的羧酸。
常见的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中的所有碳原子通过碳-碳的单键连接,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的双键。
脂类在生物体中起到多个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们是生命体中重要的能量储存分子。
当我们摄入过多的能量时,身体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以备不时之需。
在需要能量时,身体会将脂类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通过代谢过程产生能量。
其次,脂类还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脂类通过形成双层结构,构建了细胞膜的基本框架。
不同种类的脂类可以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渗透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细胞功能。
此外,脂类还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过程,例如激素合成、维生素吸收和运输,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等。
激素是体内的化学信使,它们调节着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是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它们通常不溶于水,而是在脂类的辅助下被吸收和运输。
尽管脂类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但过多的脂类摄入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高脂饮食与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合理控制脂类的摄入量是维持健康的重要一环。
总结起来,脂类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能量储存、细胞结构和生理调节等重要功能。
然而,脂类的过度摄入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个体需求合理控制脂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
乙酰CoA + 7丙二酸单酰CoA + 14NADPH+H+
脂肪酸合成酶系 软脂酸(16C)+14 NADP++8HSCoA+7CO2+6H2O
软 脂 酸 的 合 成 总 图
目录
(四) 脂酸合成的调节
(1)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糖代谢加强,NADPH及乙酰CoA供应增 多,有利于脂酸的合成。 大量进食糖类能增强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从 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2)激素调节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素 + 脂酸合成
﹣ 脂酸合成 ﹣ TG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 而复活
作用:转移羧基
(2)软脂酸合成 各种生物合成软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 软脂酸的合成是一个重复加成过程,每 次延长2个碳原子。由脂酸合成酶系催化。
真核生物7种酶蛋白结构域(脂肪酰基转移酶、
丙二酰酰CoA酰基转移酶、β酮脂肪酰合成酶、β酮
脂肪酰还原酶、β羟脂酰基脱水酶、脂烯酰还原酶、
硫酯酶)和脂酰基载体蛋白(ACP)聚合在一条多肽
第 七 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一节 脂 类 的 概 述
一、脂类的概念:
脂类(lipids)是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总称。
脂肪(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脂类 类脂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磷脂 phospholipid
糖脂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生物化学脂代谢
O CH2O-C-R1
CHOH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 Pi R1COCoA 3 - 磷酸甘油
CoA CH2O- Pi R2COCoA 1-酯酰-3 - 磷酸甘油
CoA
=
O CH2O-C-R1
O CHO-C-R2
CH2O- Pi
磷脂酸
=
磷脂酸 磷酸酶
Pi
O
O
CH2O-C-R1 O
CHO-C-R2
胆固醇+FFA
磷脂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FFA
17
二、脂类的消化吸收 1. 主要部位: 在十二指肠及空肠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
吸收 肠黏膜 细胞
甘油 + FFA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18
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
肠黏膜细胞 (酯化成TG)
胆固醇及游离脂酸
肠黏膜细胞 (酯化成CE)
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
32
** 脂酸分解代谢 1. 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 行脂酸β氧
化,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脂酸 β氧化 乙酰COA
CO2+H2O+能量
2. 脂酸在线粒体中经β-氧化后进一步合成酮体
β氧化
脂酸
乙酰COA 酮体
33
2. 脂酸的β-氧化 ** 过程
⑴ 脂肪酸的活化 ⑵ 脂肪酰CoA从胞浆进入线粒体 ⑶ 饱和脂肪酰CoA的β氧化 ⑷ 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H R2COCoA CoA
O CH2O-C-R2
O CHO-C-R1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H
R3COCoA CoA
生物化学第七章 脂类的代谢
线粒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体 内
G aa
膜柠檬 酸载
CoAS 柠檬酸
体
H
乙酰CoA 草酰乙酸
NADH+H+
+
NAD
ADP+P i
苹果酸
苹果酸 α-酮戊 二酸载
体
ATP
CO
2
丙酮酸
丙酮 酸载 体
线粒体 外膜
胞液
合成脂酸
柠檬 酸 柠檬酸 裂解酶
ATP、CoASH ADP+Pi
乙酰CoA
草酰乙酸 NADH+H+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乙酰乙酰辅酶A
4、生酮意义
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
• 生理意义 肝脏向肝外(肌肉/大脑)组织输出脂肪酸能源的有效形式
• 病理意义 肝生酮 >肝外利用时 (糖尿病/严重饥饿)
酮症酸中毒
返回
主菜
糖尿病导致酮症酸中毒
四、脂肪酸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在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等多 种组织的胞液中均含有从乙酰CoA 合成脂 酸的酶系,称为脂酸合成酶系。
丙二酸单酰 CoA
酶-生物素
丙二酰单酰CoA
ADP+Pi
酶-生物素CO2
乙酰CoA
(3)软脂酸的合成 乙酰辅酶A+7丙二酸单酰辅酶A
软脂酸(16C)
(4)软脂酸的碳链延长或缩短
(二)不饱和脂酸的合成 ▲ 人体内有Δ4,Δ5,Δ8及Δ9去饱和酶,催化饱和脂酸引 入双键,使之转变为不饱和脂酸。
▲ 至今在体内尚未发现有Δ9以上的去饱和酶,即在第10C 与ω碳原子之间不能形成双键。
ATP
ADP
甘油
第七章脂类代谢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名称:生物化授课教师:李妮No: _17编制日期:2018 年4 月8 日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脂类?指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为脂类。
二、分类1.脂肪(fat)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2.类脂(lipoid)胆固醇(cholesterol, Ch) 、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E) 、磷脂(phospholipid, PL) 、糖脂(glycolipids,GL) 。
三、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四、脂类功能(一)脂肪的生理功能1 .储能和氧化供能2 .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4 .保温和保护作用(二)类脂的生理功能1.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2.转化为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胆固醇可转化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等重要物质。
必需脂肪酸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脂肪动员1.定义:贮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催化下,逐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并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至全身各组织而被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2.脂肪动员过程3.限速酶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降低的激素:(1). 胰岛素(2). 前列腺素E 思考: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减少时如何影响脂肪动员?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增加的激素:1.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胰高血糖素5.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二)脂肪酸的氧化1.脂肪酸氧化的反应部位除脑组织外, 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2.亚细胞定位胞液、线粒体。
3.脂肪酸氧化的反应过程第一阶段:脂肪酸的活化第二阶段: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第三阶段:β- 氧化过程第四阶段:乙酰CoA的彻底氧化4.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 的生成( 胞液)(1)脂酰CoA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 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
7脂类化学
③ 由羟基脂酸产生的性质
乙酰值(价):中和1g乙酰酯经皂化释放出的乙酸所需KOH的mg数。
3. 脂肪的功能
(1) 提供能量:产热37.6千焦耳/每克脂肪。 (2) 储存能量:主要的储存能量形式。 (3) 防寒及保护身体器官。
(4)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载体。
补充:蜡
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酯(16碳)。 在动物体内多存在于分泌物中(蜂蜡、白蜡),主要起保护 作用。
(三)磷脂的功能
(1)除甘油三酯外,磷脂是体内最多的脂类。所有的细胞 都含有磷脂,它是细胞膜和血液的组成物质,脑、神经、肝 中含量特别高。其中卵磷脂在膳食和体内含量都比较丰富。 (2)磷脂可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并以这种形式构成细胞 的各种成分和维持细胞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 (3)由于磷脂中的不饱和脂酸有双键,使生物膜具有良好 的流动性和特殊的通透性。
(4)神经组织含有大量磷脂,磷脂和神经兴奋性有 关。磷脂能在脂肪吸收过程中起重要的乳化作用,是 一种高效的乳化剂。
(5)磷脂还是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和 胆固醇在血液中运输时,都需要有足够的磷脂才能顺 利进行。在胆汁中磷脂与胆盐、胆固醇一起形成胶粒, 以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
二、糖脂
1、甘油醇糖脂 二酰甘油与己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
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种类和长度各不相同,但都为偶数碳
(与合成途径有关),包括C4-C36 各种脂肪酸。
生物体内的脂肪酸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少量游离于组织 和细胞中。 脂肪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脂酸。
3 2 1O
H3C (CH2)n C C C
ω
βα
OH
几种重要的脂酸
硬脂酸 18:0 棕榈酸(软脂酸)1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陆生候鸟从新英格兰迁飞到西印度群岛,要 连续飞越2400公里海洋,以40公里的时速持续 飞行60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其体内的蛋白质 几乎不分解,完全由脂肪水解提供能量和水。 留鸟一般很瘦,脂肪率(脂肪干重/非脂肪部分 干重)约为0.3,而候鸟在迁飞前脂肪率可达 到3左右。假设其体重为4克,则脂肪为3克, 如用糖原来储存这部分能量,则需增加体重15 克,可能永远飞不起来。
• • • • • • 储备能源 极性脂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有些脂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激素) 有些脂类是生物表面活性剂 作为溶剂(脂溶性的维生素和激素) 参与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脂类化学
第一部分 概述
1.定义
脂类(lipids)泛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 –脂类都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的 还含有氮和磷。 –脂类所包括的物质范围很广,结构 差异也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长 链或稠环脂肪烃分子为母体。 –脂类分子中没有极性基团的称为非 极性脂;有极性基团的称为极性脂 。极性脂的主体是脂溶性的,其中 的部分结构是水溶性的。
2. 糖脂
• 分子中所含的糖 分子在1个或1个 以上,不溶于水
固醇 固醇类都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由于含有醇基故命名为固醇。
胆固醇及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胆固 醇是血浆蛋白及细胞外膜的重要组 分。 植物细胞膜则含有其他固醇如豆固 醇,后者与胆固醇结构的不同点在 于C22—C23之间有一双键。
脂质及固醇的生物功能
第三部分 复脂
磷脂 糖脂
复合脂是由简单脂和一些非脂物质 如磷酸、含氮碱基等共同组成的
1. 磷脂
磷脂主要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 ,后者用鞘氨醇取代了前者的甘油。
甘油磷酸酯类
鞘脂类
鞘脂类具有一个 极性头和两个非 极性尾,但不含 有甘油。由一分 子脂肪酸,一分 子鞘氨醇或其衍 生物,以及一分 子极性头基团所 组成。
三酰甘油能源储备的优点
1.可大量储存:体内糖原的储量少(不到体重的 1 %),储存期短(不到半天),而三酰甘油 储量可高达体重的10-20%以上,并可长期储 存。 2.功能效率高:体内氧化三酰甘油的供能价值可 高达37Kj/g,而氧化糖和蛋白质分别只有 17和 16Kj/g。 3. 占空间少:三酰甘油可以无水状态存在。而 1 克糖原可以结合 2克水,所以1克无水的脂肪储 存的能量是1克水合的糖原的6倍多。 4.还有绝缘保温、缓冲压力、减轻摩擦振动等保 护功能。
脂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完全为H所饱和, 如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则含有不饱和 的双键。如油酸含1个双键、亚油酸 含2个双键、亚麻酸含3个双键、花生 四烯酸含4个双键等。
脂肪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2. 蜡
蜡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由高级脂肪酸和 长链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构成的酯。 温度较高时,蜡是柔软的固体,温度低 时变硬。蜡在皮肤、羽毛、果实表面及昆虫 的外骨骼上起保护作用。 蜂蜡是软脂酸(C16)和有26-34个碳的蜡 醇形成的酯。
2.分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单纯脂 单纯脂是脂肪酸与醇结合 成的酯,没有极性基团,是非极 性脂,又称中性脂。三酰甘油、 胆固醇酯、蜡等都是单纯脂。 2.复合脂 复合脂又称类脂,是含有 磷酸等非脂成分的脂类。磷脂是 主要的复合脂。
第二部分 单脂
脂肪 蜡
1.脂肪
三酰甘油
上式中R1、R2及R3是脂肪酸的烃链(脂酸), 若相同则称单纯甘油酯;若不同则称为混合 甘油酯。 在天然脂肪酸的碳链中,C原子的数目大多数 是双数的,大多数含16个或18个C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