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新时期的外交关系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在当代的世界中,中国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国家。

其崭新的经济模式,不断攀升的地位和其海外的影响力,让世界对于中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也承载着极高的期望和压力。

一、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平、合作、共赢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推行民族复兴计划,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秩序的构建。

中国将自己的成就与世界分享,并在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中国在联合国和各种其他国际组织中提出并推动了许多议案,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二、中国的外交思路:多元化、新兴的伙伴关系中国目前正在推广一种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各地伙伴之间平等、尊重和互利的态度。

同时,中国也在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积极发展与当地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计划,将中国和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到了一起,构建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国的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中国的外交策略: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开放合作中国一直主张“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在坚持自身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始终是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的普遍合作和对话。

中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出新的方案,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合作”,开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促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和地域平衡。

四、中国的外交挑战: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国际形势的凸显,中国必须掌握不断发展的国际动态,并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例如,美中贸易争端、台湾问题等等。

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感性,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各种国际会议和平台上更加积极地参与。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2021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高考真题]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2021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高考真题]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知识整合】新中国外交发展阶段特征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6年):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成就:①1949年,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③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④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③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⑤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

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

⑥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时间成就1971年①重返联合国(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②“乒乓外交”;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尼克斯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2年①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态度,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8年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中国外交关系

现代中国外交关系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平等互利
C、互不干涉内政
D、维护世界和平
16
6、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 转变的关键是( )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7
重难突破: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取得的成就:
– 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一边倒”。 – 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 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 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 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 8 誉。
重难突破:
• 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 重要活动及作用:
–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 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 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 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1
重难突破:
重难突破:
• 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 要活动及作用:
– 在联合国中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 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努力。积极参与联合 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 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 争。 – 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积 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 10 合作组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该主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睦邻友好,推动“周边外交”政策,通过促进地区合作与共赢,实现共同繁荣。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治理,推动国际秩序的改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特点1. 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附属于任何大国阵营,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和利益。

2. 和平发展: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

3. 合作共赢: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外交方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 多边主义:中国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和联合国的权威,推动构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的影响1. 维护地区稳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经济合作和对话对抗政治和军事对抗,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3. 提供公共产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如倡导跨国合作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4. 加强互联互通: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的挑战和应对1. 外部压力与质疑: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和质疑,对中国的国际政策提出挑战和压力。

2. 安全威胁与挑战:中国面临着一些安全威胁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3. 国内经济转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挑战,如应对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等问题。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新中国自成立之初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之初,毛主席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新中国政府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 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列前往莫斯科访问 1950年1月,周恩来抵达莫斯科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2月,中印双方就西藏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提 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 互利
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 本原则
走向国际舞台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以解决 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 际会议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 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鲜明的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与拥护,会议最终通过了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 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 好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新 中 国 的 外 交 图 示

新 中 国 的 外 交 图 示

新中国的外交图示【说明】1、新中国的外交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70年代,78年以后。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未变。

3、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议的需要不断调整的。

(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建设的需要(2)调整的过程①一边倒--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新中国推行了“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方针。

又因旧中国的外交是建立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上的屈辱外交,故新中国又推行了“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另起炉灶”和“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从而改变了我国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②一大片--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方针自新中国成立,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美国就对中国推行“孤立”和“遏制”政策,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

自50年中期起,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对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越来越明显,于是中苏的矛盾逐渐激化。

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已不适于变化了的外交形势,所以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③机动灵活--70年代的外交方针进入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由原来的强硬攻势逐渐转变为守势,为此美欲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对抗苏联;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

于是中国对美国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措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应。

并最终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不结盟--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新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出发点,主要是我国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

一是崛起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着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二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离心力量不断增大;三是世界上各种力量已形成了几个中心。

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一、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背景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开放包容。

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外交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这三个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是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

四、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
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五、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包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六、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未来展望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未来展望是: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背景介绍
第一阶段: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49-1950)
1. 中苏友谊的建立与对美关系的调整
2. 对西方国家的外交突破
3.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与交往
第二阶段:援助战友与国际间的均衡(1950-1976)
1. 对朝鲜战争的支持及国际影响
2. 对越南战争的干预与对美苏关系的平衡
3. 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下的扩大外交合作(1978-现在)1. 友好邻邦与周边合作
1.1 中印边界问题与改善关系
1.2 中俄关系的复苏与合作
2. 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拓展
2.1 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与合作
2.2 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合作
3. 参与国际机构与国际事务
3.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经济合作
3.2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国际合作
4. 维护国家利益与跨国事务的处理
4.1 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
4.2 处理南海争议
4.3 非洲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利益与移民问题结论
参考文献
1.XXXX
2.XXXX
3.XXXX。

高三新中国外交知识点

高三新中国外交知识点

高三新中国外交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就是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新中国外交知识点。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五不原则:不称霸、不搞扩张、不对外侵略、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事集团。

二、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积极倡导周边睦邻友好政策,并提出了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构想。

1. 中印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两国长期存在的争议。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推动中印关系的发展。

2. 中俄关系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合作,发展全面的经贸伙伴关系。

3.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共同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三、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中国坚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促进非洲的发展繁荣。

1. 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重要合作机制。

通过FOCAC,中非双方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 中国援助非洲中国积极开展对非援助事业,为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助力非洲发展。

四、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各国和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关系。

1. 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2. 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五、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中国始终坚持捐赠援助和无偿援助的原则,通过对外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1. 南南合作中国提倡并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2.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援助政策。

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六、中国的核武政策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非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以任何条件下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成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根底上另建新的同等外交关系使我国变更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稳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同等互利外交关系的根底。

一边倒坚决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二:和平共处五项根本原那么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相同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根本原那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内容:相互敬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预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与,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胜利做出了巨大奉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加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根底。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根本准那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涵性和开放性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标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与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与1955年参与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三: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睬的常任理事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原则1. 独立自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和处理对外事务,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2. 和平共处: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间应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分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维护国际和平稳定。

3. 互利共赢: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多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4. 不干涉内政: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要实践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合作格局。

2. 外交关系的多边化与全球化:积极扩大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交往,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3.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外交原则,对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坚持原则立场。

4.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的改革,提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建设理念,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要成就1.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坚决反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2.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提倡自由贸易,建设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3.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主张,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发言权和代表性。

4. 发展南南合作:倡导南南合作,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护主义的抬头、地区冲突与分歧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素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素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尊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①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国家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对世界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权,是我国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外交的根本任务。

中国同样也尊重别国的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平等互利,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②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不结盟。

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结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

同时,我国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可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所以,只有不结盟才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的主要根源。

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千方百计地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干涉我国的内政,破坏我国领土完整,并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化、西化。

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斗争,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我们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决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

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

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
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寻求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国际社会在探索与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取得互利共赢。
近年来,国际社会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
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的积极追求,已成为时代潮流。
中国长期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精神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坚持反对侵略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人民最需要和最珍爱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
中国的发展将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既积极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开展广泛合作的道路。
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世界和平得到维护、共同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在这一大的战略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
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对外交往中,崇尚亲仁临善,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外交总原则和方交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2.总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成就1.同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2.1949年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背景:②内容:③过程:④意义:4.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5.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1)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中国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斗争。

2.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破产(3)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4)中苏关系破裂2.过程:(1)1971 乒乓外交(2)1971.7基辛格访华(3)1972.2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12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5)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过程:1972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3.意义: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1985.3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3.表现:(1)不结盟政策(2)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点)二、成就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2000年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2)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3)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1)1993年江泽民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2)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3)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4)1996年确立了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五六十年代)
三大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走向国际大舞台 重返联合国 中美建交 中日邦交正常化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 (六七十年代)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的调整 成就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 体表现( )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合法席 位得到恢复
1973年 1980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 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 代表权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1年 1984年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 组织,建立于1989年,中国于1991年加入. 该组织的宗旨和 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 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45%,国 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 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联合国有四个主要宗旨
(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维持世界各地和平; 2、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3、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 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 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 由; 4、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 标的中心。
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 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提出的背景:(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概括为三个方面:(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3)一边倒: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外交上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1)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成熟的表现)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日内瓦会议)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会议内容: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日内瓦会议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办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背景: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万隆会议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5.建国初期与苏联等国建交的意义: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6.标志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是: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7.1945年联合国成立,由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组成8.70年代外交成就:(1)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3)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1)恢复席位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3国要求中国恢复合法席位恢复合法席位的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中国:中苏关系恶化;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美国:美苏争霸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内容: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1979中美建交(邓小平建交)(3)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新时期(1978年以后)的外交建树9.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0.新时期的外交建树(3个积极)(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1.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一般是依据: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环境12.当今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要依据的国际环境:(1)政治上: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经济:经济全球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背景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时代中呈现出一系列特质和特点,旨在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二、内外合璧,新思维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之一是内外合璧。

中国坚持以国内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提高中国自身实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影响力。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努力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

三、和平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重和平共处和多样性,倡导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各国建立平等互信的外交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主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倡导全球减贫合作等方式,努力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

四、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一大特点是开放合作。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中国通过设立共建国际合作项目、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帮助其他国家在经济、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高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五、全球治理,增加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力求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为制定全球规则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在许多国际平台上得到了积极回应和支持。

六、促进地区稳定,共同安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促进地区稳定和共同安全。

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主张非军事化解决争端,推动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七、创新驱动,提升外交影响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重创新驱动,通过外交手段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BLeabharlann 时代背景方针、政策、原则
成果
两大阵营 美国 建国初 民解运动 中国 美苏争霸 70年代 中国 第三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第一年与17国建交; 日内瓦会议; 三大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改善与西方国家 的关系
促成万隆会议成功。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世界潮流
新时期
【解析】A 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 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 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 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 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 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查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和解读信 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A
3、关于1955年年万隆亚非会议提出的“求同存 异”的背景及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帝国主义主导会议并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 ②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 生矛盾和分歧 ③“同”指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 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 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④“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
A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课程标准: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

二.知识梳理:
一.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国际: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调整:(教材P94-95)
(1)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2)坚持独立自主,奉行不结盟;(3)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对外开放。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教材P95-97)1.在联合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2)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时间,特点,意义)
3.收复主权: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略)
三.问题探究: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四.巩固练习:
1.图4和图5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句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的是
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D.不结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C.结伴而不结盟D.执行共同外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图5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6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总统图7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A.从“一边倒”到区域合作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
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D.中苏关系的演变
6.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7.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

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这里的“新形势”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第三世界崛起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任何涉
C.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D.美中两国间没有共同利益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