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外交关系的突破
外交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亚非拉国家独立并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2、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突 扬 破 眉 三 一 笑 重 返 楚 联 天 合 舒 国
——
——
会心一笑——泯恩仇 突破一:中美建交(核心和关键)
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 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 ) 的决定的。各个主权国家因其( )的 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 国际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 的国家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1979年1月,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吉 米· 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 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在 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阿基米德:如果给我一个 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事件
影响
史料研读: “跨洋握手”对中国及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一: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 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 材料二: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材料三: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18个,加拿大、意 大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中国 建交。 材料四:“不,这不可能!华盛顿抛弃了日本,日本现在变成了孤儿。不 行!既然华盛顿和北京开始握手,那我也只好和北京握手言和了。”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影响?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60年代末-70年代)
授课教师:林小凤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 班 级:高一一班
第一回 会心一笑舒”
第一回:会心一笑—泯恩仇
晚安。我要求在今晚利用电视台的这段时间, 是为了宣布我们为了建立世界持久和平而作的 努力中的一件大事。
【人民版】历史必修1学案:5.2《外交关系的突破》(2)(含答案)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进行历史回顾。
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策略。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Ⅰ. 教材助读一、扬眉吐气——重返联合国1、过程:年月日,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意义:(1)(2)(3)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史料研读材料一: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摘自尼克松1970年2月对外政策报告材料二: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
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三: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美国方面:(1)(2)(3)中国方面:(1)(2)2、过程:三、冰释雪融——中日建交1、原因:(1)(2)2、经过:①1972年9月,标志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带来的重大损失表示反省,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年月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原因、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2、通过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3、通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取得哪些成就?二、新课讲授(一)明确外交关系的突破是哪三大突破(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突破之二------中美关系的解冻【关键】、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二)重返联合国1、背景: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席位一直被台湾所占。
2、展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前的经济力量图,让学生明确,中国能在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主要的是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
3、学生自由阅读书本两分钟,分别找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三点)、时间(1971年26届联大)以及意义(三点)(三)中美关系解冻1、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同时宣告了美国“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美国一方面急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地位,迫切需要找一个不依附于苏联的大国,而中国正好符合其要求。
另外,美急于从越南战争中脱身,也需要中国在此问题上的支持。
③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如珍宝岛事件,苏联陈兵中苏、中蒙边境,给中国带来威胁。
中国迫切想借美国的力量来缓解苏联方面的压力,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而发生了改变,另外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也有求于美国,这样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的需要,中美关系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了。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成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学生是已经学习两年的历史,对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已经有所了解,学生已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相信学生对本课知识一定能很好把握。
2、通过两年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课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教材定位】本节主要围绕1955年中国出席万隆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三方面展开。
其中,中国出席万隆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过程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
学生需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出席万隆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认识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也是聪明睿智、开拓创新的。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复习:师:6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面临险境,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过去的老大哥苏联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两个拳头打人)。
70年代,中苏关系继续紧张,而中美关系却得到改善,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知道这一切的变化及原因,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
一、“求同存异”——中国出席万隆会议(一)概况展示图片:“周恩来出席参加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师:周恩来为何在下飞机时候胸前戴着花环?生:…… 师:周恩来的到来收到了包括印度尼西亚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二、拨云见日——重返联合国(一)概况图片展示:西方媒体称“乔之笑” 这是一种自信与自豪的笑。
外交关系的突破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 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 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 交新闻之一。
1972年2月21日,北京机场,周恩来迎接到访 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以民促官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 正常化开始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1、原因
三、中日邦交改善
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日建交(直接原因) ②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积极推动 ③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 方针
D
4、(2010上海单科)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将下 列重大外交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贸组织 A.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重返联合国
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 会上》,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上 午10点。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 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 厦的玻璃!”
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爽朗自信地 开怀大笑?
1964年原子弹爆炸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
C.1937—1945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二战后,追随美国敌视、遏制中国。
日本:我国一衣带
水的邻邦
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 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a:D
课标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外交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初)
1、重返联合国(1971年) 2、中美关系解冻(1972---1979年)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1973年)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 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 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 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 或谅解。这主要是针对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解析】根据所学1972年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 志两国关系正常化,材料中反映了两国对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 张提出声明。 【答案】A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 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 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 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 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 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 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 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 中国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 撤军、废约);
2012高中历史 5.2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但是,当时在美国操纵联合国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受到阻挠;经过长期的斗争,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了恢复,这是作为联 合国创始国的中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应是‚恢复‛而不是 ‚加入‛。
(2)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能够重新恢复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提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 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不仅赢得了世 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而且也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 的票数”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 重返联合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阅读教材P90第1自然段并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
2.(2010·宁波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解析】选B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故选B项。
知识点2:中美关系解冻 3.“乒乓外交”被尼克松评价为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 闻之一。该外交活动直接推动了(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D.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
【解析】选A 。‚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随后 基辛格和尼克松先后访华,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轰动世 界,故选A项。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五第2节外交关系的突破》导学案
高中历史《专题五第2节外交关系的突破》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1.利用20分钟时间根据导学案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扎实掌握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并完成知识框架构建和问题引导.2利用剩余20分钟完成预习自测与探究案。
并记下预习中存在的疑问。
【课标要求】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日建交的史实,并探讨改善的原因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通过回忆联合国成立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必然。
通过材料归纳分析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
【预习案】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从三方面分析——美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中国。
(在教材上勾画)2、经过:①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周恩来拒绝。
②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代表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二、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1)根本原因:(2)中美两国双方国家利益共同需求。
2、经过:中美建交过程。
时间事件意义1971.41971.71972.21978.121979.1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3)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积极推动。
2、标志:1972,田中角荣访华后中日正式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思考:
1、为什么说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求? 2、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展现中美关系走向正 常化的历程?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以民促官)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 斯廷 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 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美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关键: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971.10 ◎1972.2 ◎1972.9
◎1978.12
◎1979.1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尼克松总统访华,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 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 着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 走向正常化。
④正常之旅—建交、邓访美(实现正常化)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 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 现正常化。
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思考:
• 1、中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如何 看待美国代表提出的双重代表权? • 3、中国恢复联合国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 影响?
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支持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 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 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 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 ——乔冠 华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⑷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支持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5)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的意义?
“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 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 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 业的重大胜利。
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 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 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 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 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强权政治,围墙中国被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 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 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 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5)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的意义?
⑷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是一个由主权国家 组成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 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 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关。其中大会、安全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五个机关设在 纽约联合国总部。第六个主要机关是国际法院,设在荷 兰海牙。 安理会需要有九票赞成才能作出决定。除关于程序 问题的表决外,只要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 俄罗斯、英国、美国)投反对票(否决),安理会就无法 作出决定。
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这时起步阶段,首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非常重要,配合一定的历史逻辑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历史课程标准:重点: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难点: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历史渊源了解60、70年代世界局势(围绕中、美、苏三个国家)了解中日之间的过往历史结合世界局势分析决定国家之间外交策略的影响因素全方位的认识中美关系改善后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探究环节锻炼分析国家与国家的外交的利弊,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国家利益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收集相关材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认清国际局势,培养自己分析判断的能力,认识到祖国在不断的强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导入:图片一:漫画(表明建国初期,新中国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军事封锁、外交孤立)图片二:朝鲜战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表明建国初期,新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教学过程: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发生了巨大突破。
突破一:重返联大问题设计:1) 中国与联合国的渊源?答: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生了什么?答:在非洲国家的支持下,新中国取代台湾长期占据的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有哪些?(依据导学案上的材料回答)答: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4)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历史意义?答: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突破二:中美关系解冻合作探究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改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教案2高一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公开课教案授课班级:高一(6)班授课课题:专题五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民版专题五外交关系的突破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重大外交事件。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知。
3.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联合国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外交官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外交素养。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3.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和评价,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外交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外交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
1.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自豪感和敬意,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
2.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使学生认识到外交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外交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
4.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1.通过观看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重大外交事件。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原因和条件。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现实中的外交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外交总原则和方交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2.总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成就1.同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2.1949年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背景:②内容:③过程:④意义:4.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5.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1)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中国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斗争。
2.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破产(3)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4)中苏关系破裂2.过程:(1)1971 乒乓外交(2)1971.7基辛格访华(3)1972.2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12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5)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过程:1972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3.意义: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1985.3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3.表现:(1)不结盟政策(2)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点)二、成就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2000年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2)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3)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1)1993年江泽民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2)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3)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4)1996年确立了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公开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1979年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台湾 2、中美两国关注的焦点是_________问题, 一个中国 中国的立场是坚持______________原 台湾 则,_________是中国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二
假如你是尼克松(或周恩 来),你将如何说服国会(或中 央政治局)同意改善中美关系?
共同要求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3、影响: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篇章 中日关系 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和亚洲 和平 与世界的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原因
70 年 代 外 交 关 系 的 突 破
重返联合国
过程 意义
过程
中美关系解冻
原因 意义 原因
中日邦交正常化
过程 意义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一环是: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基辛格秘密访华 2、20世70年代美国决定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对 中国的关系,最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美国遏制战略的失败,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试图同中国一起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
4、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 ④ ① ③ C、 ②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③
1、通过本课学习,你能找出哪些影响外交的因素?
2、这给当前的中国以什么启示?
因素:综合国力(决定成败的关键)
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时间 1971年 1971年 1972年 1978年 事件 兵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意义 打开交往大门 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 开始正常化进程 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2、调整:
3、意义: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有什么重要意义?
调整:
1、改变了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明确提出和 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任 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继续改善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 邻友好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选
择
1. 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B.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C.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世界 战争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 D.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D ) A.战争与和平 B.人口与环境 C.科学与民主 D.和平与发展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 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作出积极努力。 2、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并作出了自己的 贡献。 3、积极参加国际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4、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 争。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2、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伙伴关系;
3、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4、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知识结构]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中 国 外 交 新时期 外交政策的调整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奉行不结盟政策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3)、知道中日邦交正常化(4)、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5)、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熟练运用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2)、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培养合作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2)、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认识它们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贡献。
重点: 中美关系的改善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954年5月10日与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我们看两幅时代周刊的封面。
第一幅是1954年5月10日的时代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当时正是日内瓦国际会期间,周恩来身后竹笼里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和标题中红色中国的表述,都可以看出时代记者对于新中国的敌视与对立。
第二幅是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画面像一幅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分别是:毛泽东接见尼克松、周恩来会见尼克松、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将这四幅画巧妙地分隔开的是一个黑色的汉字“友”字。
这一次,时代记者罕见的第一次以友好的笔触对新中国做了正面报道。
虽然时代周刊对外标榜客观公正,时代记者的专业水准也很高,但是他们的立场并不是世界主义的,而是美国主义的。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时代记者为代表的美国人看中国的眼光开始发生变化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展示照片“乔的笑”师:请学生将照片反应的事件、时间、意义在课文中找出来。
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问题: 问题:
抛弃” (1)日本为什么觉得被华盛顿 “抛弃”了? 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 手言和” (2)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握 手言和” ? 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 (3)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和北京握 手 言和” 言和”的?
突破三: 突破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 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对解决台湾问题, 1950年 27日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杜鲁门同时宣称“ 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1972年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对中国: 对中国: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提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对世界: 对世界: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亚太地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材内容与地位与地位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二课主要简述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
专题五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在内容呈逐次递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50年代打下基础,70年代取得突破,80年代进行调整。
而第二部分《外交关系的突破》恰恰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如果缺乏本课知识的学习,就会导致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完整。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温州地区高一学生设计。
优势:学生对于风云变幻的外交比较感兴趣,对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和尊重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因此本节内容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劣势:由于中考历史与社会是以开卷的形式进行,且总分仅三十分,导致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高一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其原因及意义;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演变并探讨其历史影响。
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认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突破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多方面搜集材料,锻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中日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及意义依据:学生对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思考问题不全面,不能全面地理解重返联合国的原因,需要正确的引导。
解决措施:通过直观数据的呈现,图片的展现,辅以教师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认识到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原因及其影响。
依据:基于学生的学情考虑,这是学生思维的困惑点。
高一的学生,通过网络对中美关系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系统性的整理,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需要正确的引导。
解决措施:借助课前准备文字资料、图片,创设新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教法学法分析】教法: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具演示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交流法、总结反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课型】1课时;新授课【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单向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
2、以全球史观为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中美关系演变历程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上课直观导入,新课呈现教师: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拥有对联合国重大国际问题决策的一票否决权。
然而,这一权利来之不易,毛泽东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
要了解这段历史,就要走近1971年,走近26届联合国大会。
(教师动作:展示一张《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豪放的大笑》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个人物的兴趣)。
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让我们把历史镜头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随即播放一段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视频向学生解释乔冠华大笑的原因。
)设计意图: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往往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
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直观的材料导入新课,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从情绪上和思想上进入到历史的情景当中去,快速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外交突破之一:扬眉吐气,重返联合国1、小标题细节解读:为什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用“加入”之类的提法?①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
③美国的阻挠,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
只有在历史细节中,才能够深刻感悟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所展现的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讲述美国的双重代表权: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湾都拥有联合国席位。
其实质就是要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企图分裂中国,如果你是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从维护国家利益角度出发,你对此将如何反应?学生答案预设:①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②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以上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出示几则材料: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材料四:四张关于中国研发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等科技成果的图片教师提问: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必要时教师提醒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思考)。
学生代表充分发言基础上,教师作小结: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如“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和导弹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苏制造的核威胁和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成功制造万吨水电压机,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②中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灵活的外交方针、政策,始终推行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广泛支持。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亚非国家会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众所周知,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给予亚非国家许多道义上、经济上、军事上支持,如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质援助,帮助越南人民抗美斗争取得胜利,在非洲帮助修建坦赞铁路等,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也才有了联合国中众多友好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席位。
)教师引导:这就是国家间的互惠互利,所以同学们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应当互帮互助,形成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师简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主要考虑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展示,辅以讲述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从而更好得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史料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外交发展的艰难历程,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观察当今国际事务相互间的作用及影响,进一步认识只有靠自己的真正实力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外交突破之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教师导语: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扶持国民党政权,阻挠中国统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阴谋。
学生活动1:请准备好的同学结合相关资料、图片对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教师引语:但是随着各方面形势的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并逐步走向正常化。
学生活动2:请同学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讲述“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等中美关系解冻历程中的小故事。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动手制作中美关系大事年表,从而使学生对中美关系演变历程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影视片断《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尼克松回忆录》片断,围绕中心问题:中美关系为何从敌视走向正常化?学生自行展开探究、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走向讲台,融入学生当中去,并根据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点拨。
在学生代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小结,点出主旨:中美关系经历艰难曲折的道路走向正常化,是出于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和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明智努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条件成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使学生认识到中美关系解冻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考虑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教学不应当是传道,教学必须是伴随着喜悦与感动的探究发现过程,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体会与人分享的乐趣。
同时,此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协调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能“忘情”投入,又能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课堂行为。
外交突破之三:冰释雪融,中日建交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毛泽东主席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入正题。
引导学生浏览课本,了解中日建交的基本历程。
学生自主学习并用红笔划出重点内容(重要人物:田中角荣、时间:1972、文件:《中日联合声明》)。
在同学们从课本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小结,点名中日建交的重大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可以穿插关于中日建交背景的小故事,从细节入手。
设计意图: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回归课本是最佳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