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doc

合集下载

《孔乙己》赏析

《孔乙己》赏析

《孔乙己》赏析第一篇:《孔乙己》赏析氛围轻松,主题深刻——《孔乙己》赏析之一阳新县王英镇东源中学石聿寿生活中,某人受到摧残和折磨时,有人给予安慰,他能感受到世间的温暖。

一个温馨的微笑,能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可以让人笑对人生,而一句嘲笑与奚落,则可以将一个生命扼杀于无形。

孔乙己就是一个被笑死的可怜的人儿。

他的悲剧是必然的。

一、孔乙己是时代的弃儿孔乙己的时代,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

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王朝,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

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

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为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

二、时代造就了孔乙己的性格由于时代的原因,孔乙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

孔乙己是清朝末年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当时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

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与经商。

他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

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直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

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感到颓唐不安,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卑微。

孔乙己坚守“君子固穷”的人生信条。

因此,他再穷也不会从事体力劳动,不会去经营商业——这是封建思想所鄙视的。

虽然他体格高大,也只能养成好喝懒做的习惯,以致将要讨饭,最后不得已去做一些偷窃之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

由于孔乙己的自命清高,所以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个穷而又懒的读书人。

三、孔乙己被人嘲笑的命运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是时代的弃儿,也是社会的、时代的产儿。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分析
叶圣陶
叶圣陶发表在1924年5月15日出刊的《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认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关心。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可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

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破长衫,然而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

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之后悲惨地从人们记忆中擦去。

作品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主题新探

《孔乙己》主题新探

《孔乙己》主题新探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主题,几十年来一直是“通过写孔乙己的悲剧,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但我认为此主题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应挖掘新的主题,那就是“通过写孔乙己的悲剧,告诉我们:人应该适应社会生活,努力拼搏。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主题的改变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知道“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为时代、为社会、为生活服务。

”如果文学作品失去了它生存的空间,那他就会自然的退出历史舞台。

如文革时期盛行的《金光大道》、《青松岭》等一些作品就是这样。

原高中教材中的《猎户》一文被删除也是如此。

同样,如果我们死抱住《孔乙己》“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这一主题不放,请问它能为社会、为生活、为人们提供什么有益经验呢?2.主题的改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良主义者梁启超说过“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同样,随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主题改变也是必要的。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是多个层面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选择能为社会服务的主题也是必然的。

当今的社会与《孔乙己》所反映的封建时代已经大相径庭。

现代生活中的青少年,对于“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等的了解几乎为零,那么再让初中学生去探究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让学生从孔乙己的遭遇中明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他需要人们要学会适应社会,寻求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

自主创业,努力拼搏。

否则,就会像孔乙己一样被社会所淘汰。

这样《孔乙己》一文的社会意义、时代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3.鲁迅作品主题的改变是有先例的。

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原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对比描写,揭露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摧残。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文的主题已改为“告诉我们,追求欢乐是儿童的天性”。

孔乙己半字人生 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

孔乙己半字人生 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

孔乙己半字人生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全国中语会第五届中学语文教学观摩赛于2003年3月26日在扬州举行,笔者有幸观摩学习,感慨颇多,其中对郑州市第23中学孙玲老师所教《孔乙己》印象尤为深刻。

整堂课教师抓住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将在酒店中喝酒的孔乙己分为两个阶段分析:平时在酒店里喝酒和被打断腿后在酒店里喝酒,继而总结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

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多媒体课件、电影画面运用娴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了作品中的喜剧因素,大家在笑声中走近了孔乙己,了解了他迂腐懒惰清高的性格,认识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听完这堂课以后,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的确,从教学过程的效果来看,这堂课非常成功;然而,如此解读《孔乙己》,是否有些浅俗?是否有悖于鲁迅的创作初衷呢?这里,笔者想从教材的把握角度提几点个人看法。

一、关于小说的结构从《孔乙己》的结构形式看,是几个生活故事的纵向流动过程汇集到了鲁镇咸亨酒店这样一个横向的生活场景中,以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为标志,整个故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孔乙己绰号的来源,好吃懒做的来历,他的社会地位,被酒客们逗弄,得不到尊重的尴尬;写了教小伙计怎样写茴香豆的茴字以及将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的故事。

第二部分出现的是一个最终的场景的描写,还是那个地点,还是那群人,还是那种基调,孔乙己的悲惨的人生之路却在这里终结了。

在一个初冬时分,孔乙己由于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腿,只得用手来走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发展到了极致,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约的确是死了。

对于这两部分,孙老师把握得非常准确,在最后总结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的时候,孙老师将之归结为封建科举制度,提倡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我们要警钟长鸣,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分析叶圣陶发表在1924年5月15日出刊的《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认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关心。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苦读“四书”、“五经”,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沿着封建社会里一般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顺着读书应考做官的阶梯往上爬,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落到将要乞讨的境地。

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

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

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

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

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

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

作者在刻画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东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对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茵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还“写得一笔好字”。

这些描写,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

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

孔乙己精神上的痛苦要超过肉体上的痛苦。

《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

《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

《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作者:倪子惠程永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10期[摘要] 鲁迅先生《孔乙己》发表近百年来,学界对它的阅读研究从最初的感性认知到后期的理性建构,期间出现过争鸣,亦曾受“共名”时代影响。

本文对其主题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发现其研究不外乎“同情说”、“凉薄说”、“封建批判说”、“多余人说”和“国民性批判说”五种。

[关键词] 鲁迅;《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一、“同情说”1923年《北京周报》第59期,署名为“昏迷生”的作者撰写《周树人氏》一文,对《孔乙己》作出“作为创作家同时又是社会改革家,他在其作品里浓厚地表现出这种色彩,《孔乙己》等就是其中一例。

因为他非难了许多中国人对于过去旧中国的留念,而把这种留念贬得一文不值”的评价。

这是首次有读者开始触及思想内涵,之前的阅读大多将其视为具有“奇绝构思”和“言简意深”的艺术品,对其思想内涵并未涉及。

这一时期对《孔乙己》评价远未上升至理论高度,读者们对其多出于感性的自我认知。

关于孔乙己,废名曾于1924年4月13日《晨报副刊·呐喊》一文说:“我读完《孔乙己》之后,总有一种阴暗而沉重的感觉,仿佛远远望见一个人,屁股垫着蒲包,两手踏着地,在旷野中慢慢地走。

我虽不设想我自己便是这‘之乎者也’的偷书贼,但我总觉得他于我很有缘法。

”一句“很有缘法”,说出了同为知识分子的废名对孔乙己的感同身受。

此可作为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读者,容易对孔乙己这个特殊的悲惨旧派知识分子产生同情的明证,本文将其概括为《孔乙己》主题研究之“同情说”。

“同情”包含研究者对孔乙己之同情和小说中鲁迅对“孔乙己”这类知识分子的同情。

1940年欧阳凡海就有过“我们知道鲁迅的同情是全在孔乙己这边的。

孔乙己是一个无害而纯真的人物。

他之所以不能在社会立足,只因为他不能进学,不会营生,好喝酒,懒做事,有时不免偷一点小东西,除此之外,他对旁人,对社会确实没有大害处……”这样的论述。

孔乙己主题探究教案,启发学生思辨能力

孔乙己主题探究教案,启发学生思辨能力

孔乙己主题探究教案,启发学生思辨能力引言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孔乙己的生平事迹,展现了时代背景和社会丑恶现象。

孔乙己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众多社会弱势群体在当时的生存境遇与困境。

通过深入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及情节,可以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平。

二、阅读材料鲁迅:《孔乙己》三、分析孔乙己主题1.社会不公孔乙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平民百姓,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靠打醉拳艰难度日。

他的命运是在当时社会形势下无法避免的。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具有弱者、失落者、受害者的特征,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不公现象。

2.生命力孔乙己嗜酒如命,然而,他的生命力却是顽强的。

他不仅有顽强的意志,而且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他终极被打倒的那一刻,他依然不失尊严,不放过任何一个致命之击。

3.自救孔乙己被打败后,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用一口鲜血为自己开脱。

他以最后一丝尊严结束了生命,获得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一份完整的自豪。

四、探究主题1.社会责任孔乙己是一个象征着受迫害者的形象,他的存在就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困境和无力。

正是因为他的困境,才导致了他嗜酒的生活习惯,是使他走向的失败的开端。

而在他生命的最后瞬间,他自己站出来为自己开脱,为自己翻出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2.自我解脱作为一个受迫害者,孔乙己受到了种种不平等待遇,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

在他生命的最后瞬间,他所遇到的完全是由他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自我解脱领域的成功。

3.尊严在孔乙己的人生经历中,失去尊严是最可悲的事情。

尽管他穷困潦倒,被歧视羞辱,却从未失去尊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尊严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是孔乙己人物形象刻画的最大成功之处。

五、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辨能力对于孔乙己这个形象及其故事情节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社会历史、人生命运、尊严等多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究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阅读导读、仿写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孔乙己的生命历程和其所代表的社会现象,并根据其所蕴含的深层次主题,调动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对那个时代的背景及其现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探析孔乙己的悲情人生

探析孔乙己的悲情人生

探析孔乙己的悲情人生探析孔乙己的悲情人生好些日子没有读《孔乙己》了,再读此文,心中颇多感悟,我认为一个“悲”是孔乙己命运最好的注解:一个悲凉的社会孕育了一个悲剧人物,演绎出了一段悲情人生,酿出一出悲惨命运。

一、悲凉社会,孔乙己命运的社会温床孔乙己是不幸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贫富严重不均、人心势利市侩、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里。

鲁镇的咸亨酒店,格局和别处不同--“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但这小酒店却是当时社会的绝佳写照,可谓是小酒店、大社会,透过咸亨酒店这扇窗,我们不难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酒店内的主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短衣帮,由于囊中羞涩,买不起荤菜,只能靠柜外站着喝酒;一类是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阔绰地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

柜内柜外,一站一坐,下酒菜的区别,对比非常鲜明,进而折射出经济地位的差距。

掌柜的对这两类主顾态度也是“泾渭分明”,从“我”--小伙计的职务变迁可以看出端倪:“我”样子太傻,伺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可“我”又不能在短衣帮严密的监督之下羼水,所以也干不了这事,只得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从长衫主顾与短衣帮喝酒地点、喝酒方式以及下酒菜的对比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贫富严重不均;从小伙计的职务变迁则折射出人心势利市侩的社会现实:对长衫主顾之流的有钱人唯恐伺候不周,而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经济拮据的则是极尽欺诈之能,无所不为。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整个社会气氛沉闷压抑、令人窒息。

身处在这样的社会温床中,孔乙己的命运可想而知。

二、苦无自知,孔乙己命运的悲剧根源就其自身而言,孔乙己也是个悲剧。

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虽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但他依然不肯脱下这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自命清高;尽管他没有进学,但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甚至在他被人嘲笑、受人挖苦的时候,他还用独具特色却又苍白无力的“窃书不能算偷”来为自己辩白,来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自欺欺人;他“身材很高大”,身大力不亏,孔乙己的身材让我们不难看出,他完全具备独立谋生的条件,起码可以和短衣帮一样靠体力来维持生计。

对于孔乙己形象的细致剖析

对于孔乙己形象的细致剖析

对于孔乙己形象的细致剖析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经典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备受歧视和固化观念束缚的社会边缘人物。

本文将对孔乙己的形象进行细致剖析,探讨他所代表的意义和形象塑造。

首先,孔乙己的外貌和穷困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小说中描写他的破旧衣衫和黝黑的脸色,以及他年迈、骨瘦如柴的身材,都表现了他生活贫困和辛酸的一面。

这样的形象让人对孔乙己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情。

其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也是他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元素。

他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艰辛,常常选择逃避和沉默。

在酒店里唱歌是他唯一能够找到自身存在感的方式,这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空虚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无奈。

孔乙己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些在社会边缘生活的人们,他们被冷漠和不公对待,难以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此外,孔乙己的形象还蕴藏着一种讽刺与批判。

鲁迅通过他的塑造,揭示了社会的阶级固化和不公现象。

孔乙己所面对的歧视和
嘲讽,凸显了社会中人们对于贫穷和底层人物的忽视和歧视。

作者透过孔乙己来表达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呼吁,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一种讽刺和批判。

在总结中,孔乙己的形象塑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脆弱。

他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个体,既代表了贫穷底层人群的悲剧,也象征了社会对于不同群体的歧视和不公。

通过对孔乙己形象的细致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和社会思考。

孔乙己的社会冷漠

孔乙己的社会冷漠

孔乙己的社会冷漠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他是一个孤独的酒保,守着酒桌上的酒水,见证着社会的繁华和冷漠。

本文将从孔乙己的角度,探讨他所面对的社会冷漠,以及对这种冷漠的思考和反思。

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孔乙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他敞亮的酒吧里,各种人都光顾。

有人熟悉地喊他,也有人视他如空气。

孔乙己并非忧郁寡欢的人,他总能用微笑和耐心迎接每一个人。

可是,这份真诚并未得到回应,他的温暖被冷漠所笼罩。

社会冷漠并非孔乙己一个人所独有,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会面临相似的情境。

人们渐渐迷失在物欲和利益之中,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关怀。

冷漠的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自私和冷淡,导致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疏远且难以触及彼此的内心。

二、内心的哀伤与思考尽管孔乙己遭受着社会的冷漠,他没有变得愤世嫉俗,反而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他每天默默工作,给予每一个人真诚的笑容和温暖的关怀。

然而,他内心的哀伤和对这种冷漠的思考,犹如一杯酒,让他陷入孤独而无尽的思索之中。

在这过程中,孔乙己不断反省自己。

他反复思考着,是否他的付出有价值,是否社会应该更加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需求。

他的思考使他从自身出发,寻找自己是否可以改变,扭转周围的冷漠氛围。

他渴望用自己的真诚与付出,影响更多人对待生活和他人的态度。

三、对社会冷漠的反思与希望作为一个普通人物,孔乙己对社会的冷漠并未仅止于哀叹与思考。

他尝试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反应,努力去打破冷漠的壁垒。

但是,不论他多么不顾一切地努力,社会的冷漠仍然似乎比他的热情更加强大。

这时,我们不禁思考:我们能否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冷漠?孔乙己的存在就仿佛一个警示,我们需要思考和行动。

社会的冷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用真诚与关怀去化解冷漠,影响身边的人。

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我们距离周围的人们越来越远,关怀与温暖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然而,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圈子里,用一颗温暖的心对待身边的人,用行动真诚地关心他人,那么冷漠虽然仍然存在,但冷漠之下将会显现出更多的温情和希望。

漫谈《孔乙己》冷漠的人际关系

漫谈《孔乙己》冷漠的人际关系

漫谈《孔乙己》冷漠的人际关系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这种悲剧的原因不只是封建科举制度,更有封建社会那种世态人情。

在小说中,生活在孔乙己周围的人物对他非但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无一例外对他有一种悲凉的冷漠,这种冷漠的世情也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冷漠无情地嘲笑孔乙己是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人物,在他的周围却充满了冷漠和残忍。

小说一再出现笑声体现了这一特点。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失,在笑声中演绎了他一生的悲剧。

孔乙己是所有人的笑料,谁都可以笑他。

在咸亨酒店里,上到长衫主顾和掌柜的,下到短衣帮和小伙计,甚至看热闹的小孩子,都可以随意地取笑他。

孔乙己身上有不少可笑的地方,他的又脏又破的不合时宜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迂腐话语,站着喝酒不伦不类的尴尬身份,然而人们不只笑他这些。

小说中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就拿他的伤痕来取笑,这无异于拿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可见酒客的穷极无聊和麻木不仁。

这样的笑声中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酒客们还取笑他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歪理又引起众人的哄笑,在这样的笑声中,那种悲凉的意味一层层加深加浓。

第二次出场的孔乙己被人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众人照样取笑他,酒客们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边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边却不是同情和眼泪,反而是无聊、麻木、冷漠,简直是残忍的逗笑和取乐。

作者以乐写哀,哀者更哀,乐者却是可鄙的,那样的笑声让人觉得越发显得悲凉,残忍,毫无人性。

可见当时人们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同时也表明了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酒客们无情而又愚昧,同为下层受压迫的人物,他们却不自知,更不知他人,其实取笑他人无异于取笑自己,正所谓“今日无情笑他人,他日无情笑自己”。

作者正是通过各种形态的笑声深刻地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内心的丑恶。

二、冷酷无情地催账孔乙己长久不到店里来,在“中秋前两三天”,掌柜在结账的时候,想起了孔乙己,那是因为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中秋过后,将近初冬,孔乙己已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爬到酒店来的,这时掌柜见面的第一句话却是“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的那副残废的惨状似乎一点儿也不入掌柜的眼,在他的眼里只有他的十九个酒钱。

孔乙己中的人生哲理探索

孔乙己中的人生哲理探索

孔乙己中的人生哲理探索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悲剧性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与思考。

这篇小说以清冷的笔触勾勒了孔乙己这个社会边缘人的一生,道出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孔乙己身上凸显出的社会冷漠、自我救赎和命运改变三个方面,探索其中的人生哲理。

第一部分:社会冷漠孔乙己是一位卖力肝酒的酒保,他在小酒馆中默默辛勤工作,过着平凡的日子。

他的内心渴望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然而扑面而来的却是冷漠与鄙夷。

孔乙己在酒馆里无人理睬,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存在,连一杯酒都要抬眼看看别人是否瞧得起他。

这种社会冷漠无情地将他挤压在生活的边缘,让他陷入困境。

这个普通的故事却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弱者的冷漠与漠视,教训人们要关注身边的弱小群体,温暖与关怀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第二部分:自我救赎在社会冷漠的压力下,孔乙己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寻求自我救赎。

他开始尝试用酒后表演的方式来博取酒客们的注意,希望能够在他们的眼中获得一丝尊重和认同。

然而,无论他怎样扭曲自己的形象和行为,他始终无法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

直到有一天,他因为身份曝露而被骂得体无完肤。

这次的羞辱让他彻底失去了自尊和尊严,也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和无奈。

孔乙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自我救赎不是通过改变别人的看法,而是要扪心自问,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

第三部分:命运改变尽管孔乙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命运的改变的追求。

在一次意外中,他机缘巧合地遇到了陌生人李四。

李四在认识孔乙己后,看透了他内心的善良和痛苦,决定利用他的钢笔给他刻上一个“卖力”字样,以表彰他对工作的付出。

这一刻,孔乙己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酒保,而是被社会认可并尊敬的人。

李四的善意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社会边缘人的价值和潜力,与此同时也让人们思考: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如何,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关怀与帮助。

《孔乙己》人物艺术特色探析_

《孔乙己》人物艺术特色探析_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刘海春学生姓名:张远谋学号:W442108123680044院系:网络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目录内容摘要...................正文目录...................注释...................参考文献...................内容摘要:通过对《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面叙述的不同反映,写出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受社会践踏与歧视,从而写出孔乙己是一位可怜、懒惰、卑微的人。

透过孔乙己来反映鲁迅先生写作此篇小说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批判了孔乙己的不觉悟,指出走向悲剧道路的主观原因,也表示了对他深切的同情。

关键词:孔乙己(Kong YIJI)悲哀(grief)同情(sympathy)《孔乙己》人物艺术特色探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优秀的范本之一,具有很高的典范意义。

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小说在创作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鲁迅先生说过,他一生创作了三十余篇小说.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的细节描写,鲜明的对比映衬,典型的环境烘托等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孔乙己这一栩栩如生的典型艺术形象,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本文就小说创作艺术技巧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发掘小说更有价值的艺术手法。

一、人物描写手法小说巧妙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节刻画,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分析

《孔乙己》主题剖析
叶圣陶
叶圣陶发布在 1924 年 5 月 15日出刊的《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孔乙己)中的一句话》,以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落魄的读
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关于不幸的人的冷漠——除了随意的看作讥笑的资料之外,再没有其余关怀。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志》以后写的一篇剧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
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捉弄和迫害的基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
考场格斗上,但是直到胡须花白,仍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 、小看劳动的坏习惯。

他即便贫寒落魄,也不肯意脱下那件作为念书人标记的破长衫,但是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队列。

他成为“站着饮酒而穿长衫的独一的人”,堕落为“使人快活”、供人挖苦的资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以后凄惨地从人们记忆中擦去。

作品经过对
孔乙己凄惨一世的描绘,控告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穿了旧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

《孔乙己》的主题新探

《孔乙己》的主题新探

《孔乙己》的主题新探孙玉生〔摘要〕本文立足干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文本,对《孔乙己》的主题进行了客观的挖掘和探讨,其结论是作品具有双重主题.即:既揭拜了封建教育制度(而不是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揭示了旧杜会人与人关系的凉薄。

而要想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人吃人的社会关系,这正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所在.关键词:孔乙己:封建教育:封建科举:社会关系《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鲁迅小说中最早被译为外文发表的作品。

日本的汉学家增田涉曾称它是“普迅最完美的艺术作品”。

①而它在解放后又一直是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

因此.它在中外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然而至今人们对于《孔乙己》主题的说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笔者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已多年,现就《孔乙己》的主题谈一点浅陋的看法,以便和同行们商榷。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或一些较有影响的辅导材料大都认为《孔乙己》这篇作品抨击的对象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把孔乙己的悲剧归结于封建不伞举制度的罪恶,更有甚者称它是一篇押击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也没有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

《孔乙己)这篇作品创作于1918年的冬天,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蓬勃展开之际。

可是以林纤(林琴南)为代表的“国粹派”高张复古主义的大旗,公开向新文化阵营发起进攻。

早在1917年,林纤就写下了《论古文之不当废》一文来反对白话文,提倡高雅的文言文;新文化运动高涨时.他又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等文攻击新文化运动“覆孔孟,铲伦常”,来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并扬言“拼我残年,极力卫道”。

针对林的嚣张气焰.新文化阵营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而鲁迅根据斗争的实际需要,除了创作大量的杂文外,还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这个下层士人的形象. 来“公布文言的气绝”。

而“孔乙己”这个名字的由来(从颂扬孔子的描红纸上得来的)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反孔色彩。

《孔乙己》主题新探

《孔乙己》主题新探

《孔乙己》主题新探小说《孔乙己》自觉表到现在已历76 年。

76 年来,我们对《孔乙己》主题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 20 年代作者鲁迅先生自己的看法为代表。

鲁迅以为《孔乙己》描述的是一般社会关于苦人的冷漠。

资料见于 1924 年 1 月 12 日《晨报副刊》刊登的孙伏园签字“曾秋士”的一篇《关于鲁迅先生》。

文中说:“我曾问过鲁迅先生,此中(按指《呼喊》——引者)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爱《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国文。

我问他的好处。

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关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急的描述出来,讽刺又不很显现,有大家作风。

”以后,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又介绍鲁迅亲口跟他说,《孔乙己》主要“是在描述一般社会关于苦人的凉薄。

”的确,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一个苦人,他无钱、无势,也无一点人间的暖和,有的不过贫困、羞愧、难过,以及无以哀告的孤独;的确,小说主要描述的是孔乙己的不幸遭受在一般社会的人们中惹起的异常反响:从酒店老板到短衣帮,不但没有一个人为他发一句不平之声,为他伸一只暖和之手,并且全部的人都在以他的羞愧、难堪和难过为笑乐。

所以,我们不得不认可,在这一阶段,鲁迅的看法无疑是抓住了《孔乙己》思想内容的重点。

但是,假如将它作为对《孔乙己》主题的掌握,鲁迅的看法也还有他不够全面的地方。

因为“一般社会关于苦人的冷漠”这句话重视于对孔乙己四周民众形象的概括,没有概括出作品主人公孔乙己这一形象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二阶段以 40 年代叶圣陶的看法为代表。

叶老发布在1942年 5月15 日出刊的《国文杂志》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 <孔乙己 >中的一句话》,以为《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落魄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关于不幸的人的冷漠——除了随意的看作讥笑的资料之外,再没有其余关怀。

”叶老的这一看法增补了鲁迅先生没有概括到的内容,从而使我们获取了关于《孔乙己》思想内容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试论《孔乙己》中的“凉薄者”

试论《孔乙己》中的“凉薄者”

试论《孔乙己》中的“凉薄者”好友孙伏园在概括鲁迅当年告诉他喜欢《孔乙己》的意见时说:“《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这应当成为我们解读《孔乙己》的一把钥匙。

孔乙己的确算是一个苦人,不论是就其生活的物质层面而言还是从其精神世界来讲。

而“一般社会对于孔乙己的凉薄”则表现为孔乙己周围的人们对孔乙己所实施的行为以及所持有的态度——“欺侮殴打,奚落揶揄,挖苦取笑,直至毒打致残以及何时从这人世间上死去竟然无一人知晓”。

由此看来,这些“生活在苦人孔乙己周围的人们”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指称的“一般社会”——那一群最为典型的“凉薄者”吧。

这些“凉薄者”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凉薄”孔乙己呢?笔者现从“凉薄者”入手作些心理方面的剖析,或许能给当今及未来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借此提醒众多的后来者切勿再做那些“凉薄者”的子孙了。

在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读书毕竟只是少数人才拥有的权利,读书之人当然也就“物以稀为贵”了。

能够做一名读书人,断文识字,饱读诗书,求取功名,出人头地,以期获得荣华富贵而光宗耀祖,这当然是特别让人羡慕的荣耀的事情,因为并非每个人都会拥有这样的幸运人生。

在做一名读书人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遭致某些人的嫉妒,“笑人穷,怕人富”,就是对这种社会心理最典型的反映。

到底是做一个令人羡慕的读书人,还是做一个遭人嫉妒的读书人,那就得看读书人如何处理他同周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了。

而读书人的态度与性格则毫无疑问将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苦人孔乙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文人的穷酸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周围的人对他所持的必然是一种凉薄的态度。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人的穷酸气(当然还有其他不为人所称道的性格表现)表现得越突出,也就会越发遭到周围的人对他的加倍凉薄。

究其实质,其实就是来自于这些“凉薄者”对于苦人孔乙己由最初所持有的“嫉妒”转到后来的“反感、厌恶”以至“幸灾乐祸”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祟。

孔乙己最新研究报告

孔乙己最新研究报告

孔乙己最新研究报告1. 引言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要人物。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孔乙己引发了无数读者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思考。

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孔乙己形象的解析和文本分析,深入探讨孔乙己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学中的独特意义。

2. 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一个贫穷、孤独、不幸的酒保。

他是一个底层人物,生活在一个底层的社会环境中。

孔乙己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憔悴而懒散的人,他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经历了许多社会边缘化的困境。

然而,尽管他的命运凄惨,孔乙己依然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尊严和自尊心。

他不愿沉溺于自己的悲惨身世,而是通过饮酒和朋友的交往来忘却痛苦。

3. 孔乙己形象的意义孔乙己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孔乙己代表了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特殊存在。

他们生活在社会边缘化的环境中,面对生活压力和不公正待遇,但他们依然坚韧而坚持自己的尊严。

这一形象引发了读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促使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困境。

其次,孔乙己形象的存在反映了社会对于底层人物的忽视和嘲笑。

孔乙己常常被人们玩笑和调侃,他的生活状态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通过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描述,鲁迅传达了对社会的呼吁,呼吁人们关注和帮助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最后,孔乙己形象还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人们对于别人命运的麻木态度。

孔乙己身世凄惨,但周围的人对此漠不关心。

这种冷漠的态度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们缺乏共情和理解。

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鲁迅唤起了人们对于社会冷漠的关注和反思。

4. 孔乙己形象的影响孔乙己的形象影响了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孔乙己这一形象激发了文学创作中对底层社会的关注。

许多作家在鲁迅之后以孔乙己为蓝本,描写了更多社会底层人物的形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底层问题的思考。

其次,孔乙己的形象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底层人物的关注。

鲁迅的《孔乙己》一经发表,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浅谈小说《孔乙己》的主题

浅谈小说《孔乙己》的主题

浅谈小说《孔乙己》的主题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他是一个读书人,在那个时代生活得非常可怜。

小说中描述:孔乙己总是穿着一件长衫,那件长衫上有很多的补丁,他不在乎人家看得看不起他,他一定要穿上他的长衫。

他是一个很穷的人,但他买一碟茴香豆要分给小孩子吃,教小学徒还有那些小孩子茴香豆的茴字其实有四种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表现了孔乙己的好卖弄学问,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孔乙己的心地善良,因为孔乙己确实是诚心诚意地教小学徒认识记账常用的文字,希望他长大后做了掌柜时能够用得上。

而孔乙己更可怜的是他想看书,有时候也许是买不起书,他拿别人的书看,别人说他偷书,他为自己辩解说我这叫窃书,不能叫偷书,别人不听,把他的腿打断了,他还要告诉别人不要取笑。

在那个年代礼崩乐坏,他当时饥寒交迫,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去偷烤红薯,他这个时候要偷的是他想拿的几本书,这几本书便于他来研究。

孔乙己善良、不与人为敌,可就是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欺侮,只要孔乙己一来,便有了取笑的材料,可见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多么低下。

第一次取笑孔乙己脸上的新伤痕;第二次取笑孔乙己没有考中秀才;第三次取笑孔乙己语言迂腐;第四次取笑孔乙己被人打断了腿。

孔乙己又何时得罪过别人,可是别人对孔乙己却是无端的侮辱、讽刺,无休止地取笑,甚至打骂,这是为什么?鲁迅先生描绘出这样境遇可悲的孔乙己,难道就是为了“揭露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的罪恶”吗?要弄清楚《孔乙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就需要研究鲁迅当时对社会观察的着眼点究竟在哪里。

《孔乙己》写于一九一九年三月,也就是辛亥革命失败,“五四”运动即将爆发之际。

据资料记载,科举制度于一九零五年七月已正式废除,实际上早在一八九八年的维新运动后科举考试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在“五四”前夕,在一个旧制度事实上已经结束了二十年之后,作者再来批判科举制度,有何现实意义呢?在《孔乙己》发表时,鲁迅曾说:“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
全国中语会第五届中学语文教学观摩赛于2003年3月26日在扬州举行,笔者有幸观摩学习,感慨颇多,其中对郑州市第23中学孙玲老师所教《孔乙己》印象尤为深刻。

整堂课教师抓住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将在酒店中喝酒的孔乙己分为两个阶段分析:平时在酒店里喝酒和被打断腿后在酒店里喝酒,继而总结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

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多媒体课件、电影画面运用娴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了作品中的喜剧因素,大家在笑声中走近了孔乙己,了解了他迂腐懒惰清高的性格,认识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听完这堂课以后,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的确,从教学过程的效果来看,这堂课非常成功;然而,如此解读《孔乙己》,是否有些浅俗?是否有悖于鲁迅的创作初衷呢?这里,笔者想从教材的把握角度提几点个人看法。

一、关于小说的结构
从《孔乙己》的结构形式看,是几个生活故事的纵向流动过程汇集到了鲁镇咸亨酒店这样一个横向的生活场景中,以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为标志,整个故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孔乙己绰号的来源,好吃懒做的来历,他的社会地位,被酒客们逗弄,得不到尊重的尴尬;写了教小伙计怎样写茴香豆的茴字以及将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的故事。

第二部分出现的是一个最终的场景的描写,还是那个地点,还是那群人,还是那种基调,孔乙己的悲惨的人生之路却在这里终结了。

在一个初冬时分,孔乙己由于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腿,只得用手来走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发展到了极致,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约的确是死了。

对于这两部分,孙老师把握得非常准确,在最后总结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的时候,孙老师将之归结为封建科举制度,提倡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我们要警钟长鸣,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的确,从孔乙己的悲剧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教训,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但是否可以简单地将本文的主题归结为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考察一下鲁迅写作此文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二、关于小说的主题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
说,也是鲁迅先生最喜爱的一部作品,除了将它译成日文外,还写了一篇附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在去年冬天做成的。

那时的意思,单是在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来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这个附记是一个极好的导读材料,他引导我们注意研究作品围绕孔乙己所展现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而不要把目光倾注在孔乙己一人身上,所谓的并没有别的深意倒是点睛之笔,作者通过孔乙己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得穷困潦倒而招引来无休止的嘲笑、逗弄的悲惨遭遇,揭示人们的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

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孔乙己个人的悲剧,而把一个更大的社会悲剧触目惊心地推到读者面前,这就是作者的深意。

后来,鲁迅还进一步声明,写作《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奚落。

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清楚地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对作品主人公的态度。

鲁迅的揭示社会吃人和人生麻木愚昧的主旨几乎响彻在他全部的小说创作中间,他要在作品中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曾不无愤激地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孔乙己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群人中,生活在哄笑声中。

也正是因为与哄笑声联系在一起,孔乙己才被我记起来。

作者将镜头始终对准了咸亨酒店这个社会群众的集散地,摄录下一阵阵贯穿全篇的哄笑声。

作者反复突出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的全部价值在于让人发笑,人们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取笑的对象,即使在他被丁举人打断腿后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时,掌柜和酒客仍然不肯放过最后一个取笑的机会,孔乙己在旁人的取笑声中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对孔乙己的嘲笑,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群人,而是整个社会。

孔乙己的可悲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其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更在于他在社会和人们的心目中得不到一点作为一个人本应得到的尊重、温暖和同情。

因此,鲁迅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他在《呐喊自序》中说: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的小说,正是以惊醒这些愚弱的国民为目的的沉痛的呐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孔乙己》的主题:小说描写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终日被人嘲谑、侮辱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下层群众的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改造这种精神痼疾的必要性。

三、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孔乙己
文章的四到八段是集中表现孔乙己性格特征的段落。

孙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时,重点抓住了这五段,通过分
角色朗读、学生评点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了孔乙己性格当中迂腐懒惰清高的特征。

整个过程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学生表演,电影画面穿插其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这些笑声渐渐地与作品中人物的笑声融在一处,笔者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学生有没有真正读懂孔乙己?有没有看到那深深隐藏在喜剧表层底下的悲剧因素?有没有隐约感到那冷漠和麻木的笑声背后的另一种使人心痛的旋律?有没有产生一丝同情的火花?
的确,孔乙己很可笑,他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却连一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他出身微贱,却养成了满脑子的上层士大夫的恶习;他穷苦潦倒,接近行乞,却又自命不凡,好吃懒做,满口之乎者也。

不能科举高中,使他不能挤进上流社会,与丁举人同行;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却又使他不愿脱下长衫,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尴尬:他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人。

这样一个人物,难怪他走到哪里都要受人嘲笑,被人指指点点。

鲁迅曾这样给喜剧下过定义: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和阿
Q一样,孔乙己身上确实存在着种种精神痼疾:迂腐,懒惰,清高,作者将之一一撕碎,呈现于读者面前。

然而,如果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学生和作品中的看客又有何分别?难道孔乙己的遭遇竟激不起我
们的一丝同情和怜悯之心?
这样一个人,另一方面却是那样的善良。

他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空,替人抄书糊口,偶尔喝点酒,在众多的酒客中品行却比谁都好;对于小孩子,他很喜爱,给他们吃茴香豆,教我写茴字;对于他人的嘲笑歧视,他总是想方设法,努力摆脱。

然而,这样一个人,最终却被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毒打而悲惨死去,死得无声无息,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死的,除了欠钱还记起他外,人们谁也没有再提起他,孔乙己生命的价值竟然不值十九文钱。

这样使人快活的孔乙己就这样被凉薄的社会遗忘了,一切依然如故,只是又多了一个地位卑微的殉葬者而已。

看到这一切,难道没人同情,没人愤慨?
孙老师在她的导语中说孔乙己是一个苦人儿的形象,要求学生走近孔乙己。

然而,后来的教学设计却背离了这点,学生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喜剧性的孔乙己。

而孔乙己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其悲剧性,小说从头至尾,孔乙己始终生活在奚落和哄笑声中,身边的人是那样地冷漠和麻木,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冰窖。

而孔乙己身上所具有的善良品性,更增添了我们对他的同情和哀悼,并进一步体察到作品的主旨:群众的麻木愚昧。

这使作品中那些貌似喜剧的场面升华到了悲剧的境界。

教师应使学生理解:走近孔乙己,你还能够把他当做一个可笑人物吗?你能不在笑声过后给予他深切的同情吗?你是否在笑声过后,眼中有一股热泪,心里有一丝酸楚呢?
我想,做到这一点,这堂语文课才是真正成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