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
穿琥 宁粉针与硫 酸 阿米卡 星 、 硫酸 西索米 星 、 硫 酸妥 布霉素 配伍 , 浊有沉 淀产 生 ; 头孢唑啉 钠配 混 与
产 生浑 浊 ; 茵桅黄 注射 液加 入 l 葡 萄糖 氯化钠 和 o 0 9 氯化 钠注 射液 2 . 4h内 , 芩苷含 量 下降 , 为 黄 认
药物 配伍后 , 应尽 量在 短时 问 内用 完 。 2 4 血塞通 注射 液 .
不 宜 与 异 丙 肾 上 腺 素 同用 。
伍 , 絮状 沉 淀产 生 ; 阿莫 西林 维 酸钾 配伍 , 有 与 吸收
度 降低 , 稳定 ; 不 与硫 酸庆大 霉素 、 丁胺 卡那 霉素 、 乳 酸环丙沙 星 、 氧氟 沙星 、 晶自霉素 、 柱 氟罗 沙星 、 洛美 沙 星配伍 , 有沉淀生 成 。 1 4 双黄 连注射 液 .
星 、 氟沙 星 、 培 洛美 沙 星 、 氟罗 沙 星等 5 喹诺 酮 类 种
药 物 混合后 不 溶性 微粒 均 不符 合《 中国药 典 》 定 , 规
故 不宜直 接配伍使 用 。
1 5 清开灵 注射 液 . 清开 灵 注射 液对 头孢 唑 林 的稳 定性 有 影 响 , 临
不宜 与乳酶 生 同时服用 。
双 黄 连粉 针 剂不 宜 与下 列 药 物配 伍使 用 : 复方 葡 萄糖 注射液 ; 氨基 甙类 ; 红霉 素 ; 地塞米 松 。 与之配
药 物配 伍 后不 溶 性 微粒 和 p 值等 变 化 表 明 , H 鱼腥
草注射 液与头 孢拉定 、 头孢 噻肟 配伍要谨 慎或禁 用 。
伍 与 浓度 有 关 , 浓度 低 于 0 6g时 , 产 生 沉淀 ; . 不 如
・
18・ 9
P o e dn fCl ia M e iie M a . 0 0, l1 . A r c e ig o i c l dcn , r 2 1 Vo 9No 3 n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创意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随着医学的开展,中西药搭配使用越来越普遍了,但是两者搭配也有一些禁忌的。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篇1:?中西药配伍禁忌?摘要: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日趋普遍,如假设配伍不当,那么易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疗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响。
从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变化,谈谈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临床,注意中西药配伍的变化,防止不良反响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中西药合理应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如配伍不合理,会产生单一药没有的不良反响,合用后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增加毒性。
因此深入探讨中西药的配伍变化,对临床中西药合用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下从几个方面对中西药配伍产生的相互作用做一简析。
1 对药动学的影响1.1 对吸收的影响1.1.1 理化因素对吸收的影响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所以中西药合用产生的理化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中西药相互作用对吸收影响的主要因素。
它包括中西药成份之间的络合、螯合、吸附等作用,根据中药的成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络合、螯合作用对吸收的影响:主要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铋离子等阳性金属离子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等配伍。
因此类药物构造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与含上述金属离子的中药合用后。
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虎骨、龙骨、龙齿、牡蛎、蛤壳、瓦楞子等;含铝离子的有明矾;含铁离子的有代赭石、自然铜、禹余粮;含铁、镁离子的有礞石;含镁、铝离子的有滑石;含铁、镁、铝的有磁石;含铁、铝、镁、钙的有赤石脂,钟乳石等。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可与维生素B1、B6形成螯合物使两者的作用均受影响。
②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含有雄黄、朱砂、鞣质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遇局部西药易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概述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酷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且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
中西药联合若用之得当则可产生协同作用甚至相加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反之如不了解各药物成分的性质,配伍不当,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1]。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就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常见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1.1 药效学方法此类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如血压、血糖、血沉等临床可测数值的测定;或者通过对如头痛、咳嗽、溃疡愈合、抗菌活性等患者可感觉或临床可观察到的症状或现象的改变来评价配伍用药的结果。
1.2 药效学和药动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有药动学参数的采集,又有临床疗效的客观表现,使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判断更加趋于正确。
2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2.1 传统的药剂配伍分类①理化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伍用后产生沉淀、吸附、螯合、缩合、水解等理化反应;②药理的配伍变化:不利的药理伍用其结果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影响疗效,使病情延误。
如吗丁啉与654-2伍用可促进胃动力作用抵消;相加、协同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强,但耳毒性相加。
2.2 按药效学分类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临床用药追求中西药的协同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机会同样也很多,这不但降低药效,而且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牡蛎、珍珠母等,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与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现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可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
O 1,其原因是红 细胞 中的乳酸脱 氢酶 的活性 比血浆 高 10 ; .) O 8 倍 谷 丙转 氨酶 、 谷草转 氨酶的活性是血 浆的 7 和 3 倍 , 微溶血就 可 倍 7 轻
以导致结果 偏高 ; 谷氨酰 转肽 酶在红 细胞 内含量很低 , 微溶血 对 轻
其 测 定 结 果 影 响 不 大 , 重 度 溶 血 则 有 影 响 ; 放 到 血 清 中 的 有 色 但 释
医学信息 2 1 年 l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a I o a o . c 2 1 . o 2 . o 0 00 O 3 0 e i ln r t n O t 0 0 V 1 3 N . c fm i . 1
试管 中的血块搅拌捣 碎, 离心 后呈 肉眼可见 的红色( > sL ̄ 拟 Hb 5 /) 2模
物质血红 蛋 白中的珠 蛋 白还 可引起 可见光 谱 的短 波长段 的吸 光度
明显增高 ,红细 胞外血红蛋 白达到一定程度对 比色检 测的影 响 , 从
而导致样品 中分析物测定浓度假性 升高。 为减少误 差 , 提高检 验结果 的准确性 , 一定要注 意溶血 的原 因 分析和对 策 , 在采血 、 检验 过程中必须注 意 : 压脉带 不可扎得过 紧过 久; 注射器针 头不能用酒精 消毒 , 在皮下反 复穿刺 3次 以上 , 度损 过 伤组织 , 出的血液带 针头将 血液 注入试 管 , 注入试 管时用 力过 抽 或 猛 、 度过快 以免血泡 过多 引起血 细胞破 裂 ; 速 溶血 会 引起临床 常用 生化指标 的误差 , 为提 高检验结果 的准 确性 , 减少失 误和误差 , 应采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
禁 忌加 概述 与分析 , 临床 医生参 考 。 供 临床 用 药 中 , 中西 药联 合应 用 的配伍 禁 忌是
一
后, 因它 仇 可 在 回盲部 结 合 生成难 以 吸收 的沉淀 而 降低药 物 的疗效 。 4 2 含 鞣 质较 多 的 中药与 四环 素类及 其 它 . 抗 生 素 类 ( 红 莓 素、 福 平 、 黄 霉 素 、 菌 霉 如 利 灰 制 素 、 可 霉 素 、 霉 素、 霉 素 、 林 新 氯 氨苄 青 霉素 ) 同时
毒 的演 化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碘化 汞 , 导致 药 源性肠 炎或腹 蒋 。
4 5 古 鞣 质较 多 的 中药与 麻 黄碱 、 连 素、 . 黄
士 的 宁 、 宁、 血 平 及 阿托 品 类药 物 合 用后 , 奎 利 生
含 朱 砂 的 中成药 有 朱 砂安 神 丸 、 心苏 合香 冠 丸 、 王补 心丹 、 天 安官牛 黄 丸、 柏子养 心丸 、 牛黄 清
素 、 力霉素、 强 米诺 环 素 、 多西 环 素及 金 霉 素 同时 服 用后 形 成 不 易 吸收 的络合 物 , 四环 素类 血 药 使 浓 度下 降 , 抗菌作 用降低 。 熠肼与 上述 中药合 用 异
片 等药 , 旧麻 黄 碱可 促 使 储 存 在神 经 末梢 中 的去
甲 肾上腺 素大 量 释放 , 引起 心 律不 齐、 痛恶 心 , 头
服 用 , 产 生鞣 酸 盐沉 淀 物 , 易被 吸收 , 可 不 降低 药 物 的生物 利 用度 与疗效 。
个 非 常重要 的问题 , 可忽 视 。 不
1 凡是 含 生物碱 的药 物 , 黄 连上 清 丸 、 如 牛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之一,它涉及到中药和西药的配伍使用。
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是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但如果配伍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中西药配伍的禁忌和用药原则。
首先,中西药配伍的禁忌要牢记。
中药与西药配伍时需遵循中药“四气五味”与西药“作用机制”相匹配原则。
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差异,特别是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的效果和毒副作用。
其次,中西药配伍的用药原则必须掌握。
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时,应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及药物排泄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剂量的关系,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最后,对于药物配伍的选择要谨慎。
在选择药物配伍时,需要考虑到每个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史、体质等因素,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毒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总之,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掌握和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1 -。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别犯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
中药和西药在临床上联合应用非常普遍,中西药物间也存在着配伍禁忌,因此要高度重视。
现就中药与西药抗生素间的配伍禁忌举例如下。
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女贞子、乌梅、白芍、山楂、枳实、木瓜、陈皮等。
⑴忌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伍,因这类中药经体内代谢后均能使尿液酸性增强,使这些抗生素的抗菌效力减弱。
⑵忌与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物配伍,因可导致酸性环境,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致使磺胺类药在泌尿系统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和一些成药如大黄苏打片、乌贝散等。
⑴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增强,毒副作用也同时增加,长期配伍应用应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
⑵忌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妥因等配伍使用,因碱性环境可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使作用程度降低。
含金属离子成分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龙骨、牡蛎、滑石、明矾、代赭石、磁石等贝壳矿物类中药。
忌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使用,以免使药效降低或消失。
含丰富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地榆等,与四环素。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但如果配伍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了解和掌握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配伍,对于每位临床工作的医师,药师,护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部分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予以简述,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1、含重金属离子中药及中成药龙骨、牡蛎、虎骨、石膏、滑石、赤石脂、赫石、白矾等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铁、钙、镁、钾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类、异烟肼或含黄酮和黄酮醇类的西药(如卢丁等)合用,易产生络和物,影响药物的性质和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合用易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西药的疗效。
含汞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如朱砂、磁珠丸、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等,不易与具还原性的西药碘化钾、溴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钾等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有毒性的汞盐化合物。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不宜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药物同服,否则会生成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1] 。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如若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2]。
2、含苷类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杏仁、桃仁、桔梗、远志、白芥子、三七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西药胃蛋白酶、多酶片、淀粉酶等酶制剂合用,可发生酶水解,从而失去治疗作用;遇金属盐类(铅盐、钡盐、铜盐等)可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杏仁、桃仁、银杏等含氰苷成分的中药,其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氰酸,与镇静药、止咳药、麻醉药合用,易加强此类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罗布麻、蟾蜍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同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西药合用,能加重强心药的心脏中毒症状,可引起心跳停搏。
雷公藤及其总苷,不宜与氯霉素同时使用,因二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有升高血糖和血压的作用,与降糖药和降压药合用,可影响后者功效。
中西药配伍禁忌
5、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红灵散、 女金丹、痧气散等。 (1)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 大霉素、卡那霉素、阿卡米星等联用, 会增加耳毒性,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 耳聋。因此类西药在碱性条件下排泄 减少,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药 效作用增加约20~80倍,同时增加脑组 织中的药物浓度。
(2)与尿液酸化药诺氟沙星、呋喃妥因、 吲哚美辛、头孢类抗菌药等联用,会 使尿液酸化药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 低。因碱性中药使尿液酸化药解离增 多,排泄加快。
(2)与复方降压片(有效成分为利 血平、氢氯噻嗪、氯氮、双肼屈嗪、 三硅酸镁、氯化钾、维生素B1、盐酸 异丙嗪等)、帕吉林等降压药联用,可 使前述西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 至导致血压难以控制,严重时可加重 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因二者可产生明 显的拮抗作用。
2、含颠茄类生物碱的颠茄、洋金花、曼 陀罗、莨菪等及其成药颠茄片、颠茄 合剂等。 (1)与强心苷类药如洋地黄、地高辛、 毒毛花苷K联用,可引起强心苷中毒, 因颠茄类生物碱可抑制胃排空和肠蠕 动,使强心苷类药吸收增加。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 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频繁出现,尤 其是中成药和化学药物的配伍极为普 遍。临床实践证实,中西药混合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注意及时收 集及借鉴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资料, 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含甾体化合物的中药 1、皂苷的中药与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 后可使含皂苷的中药失效。如:人参、 三七、桔梗与维生素C联用。因为在酸 性环境中皂苷易在酶的作用下水解。
中西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 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 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 。
有些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 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药品配伍使 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 应;还有些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 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 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 这些配伍均属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开展,临床上中西药结合防治疾病日趋普遍。
由于中西药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机制各有侧重,故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其效果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但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亦会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同时规避和预防药物配伍禁忌。
1 中西药基本特点和作用机制西医药学建立在构成论基础之上,以分析为手段来探析机制,了解疾病,指导诊治用药,故治疗上或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匮乏物质,从指导思想到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是单向性、对抗性的。
用药针对性越强,局限性和毒副作用也就越大。
中医学不仅有明确的双重调节意识,而且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多重因素,所以即使针对性的用药,药物在体内发挥的实际效应,也是双重或多重的。
以清热解毒药为例,此类药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常有良好的调节功效;柴胡的“和解退热”,即包含降低体温、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等多重效果。
2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2.1 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许多中西药联用后,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呈现很显著的协同作用。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2.2 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某些化学药提取的纯品成分单一,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作用较大,与中药配伍既可提高疗效还能够减轻毒副作用。
如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是抗肿瘤药,常产生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而海螵蛸和白及粉既能止血消肿,又能保护胃黏膜,现将它们配合组成片剂,可防止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临床上治疗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
2.3 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如地西泮有嗜睡等副作用,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副作用也可消除。
2.4 减少禁忌证,扩大适应证范围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因对肝脏有损害,故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
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伍禁忌:了解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一些抗菌药如红霉素、四环素等联用,因为鞣质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代谢。
2. 药理禁忌:某些药物联用后可能产生药理上的相互作用,如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宜配伍。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等不能与一些生物碱制剂配伍,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药理上的拮抗作用。
3. 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糖成分较多的中药,如鹿茸和甘草,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4.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执业药师需要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联合用药的患者,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益处,确保患者明白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
7.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在为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8. 查阅最新研究进展: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了解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在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中,深入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高新的全球化背景当中,在这一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不同领域在持续不断地产生影响,临床医学领域也是如此。
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当代,怎样对中药、西药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中药问题,同时这也是临床药师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责。
在中西药配伍使用方面,一方面需要避免禁忌联合用药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中药西药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其增强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不同的不良反应,达到科学合理用药的主要目标。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其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二者的联合用药已经是国内临床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形势了,然而目前国内部分医疗工作单位对于中西药配伍禁忌方面并不是十分重视,经常性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了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效果,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不想看到的一种情况。
故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中西药配伍禁忌进行探讨,并且在中西药联合运用方面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对策,希望对后续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理化性质方面的改变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和五倍子等等中成药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其与部分西药制剂一同使用的情况下,这些中成药的理化性质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现象,譬如常见的四环素类、红霉素等西药制剂,二者的联合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沉淀,而在这些沉淀中是具有药物成分的,因此,中药西药配伍过程中出现理化性质方面的改变情况时,是会影响到患者药物的吸收的,最终影响的是药物的实际效果。
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是比较常见的,包含柴胡、桑叶和槐角等等,这些中药制剂在于含有金属离子的西药进行联合使用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的络合物,最终也会影响到患者对于药物的吸收;五味子、女贞子等等酸性的中药与氢氧化铝等碱性的西药联合使用,或者是碱性的中药(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等)与酸性西药制剂的联合使用,其都会出现一定的中和反应,在这一反应作用之下,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其药效都会出现降低的现象,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得中西药的联合使用失去药效,失去了联合使用的意义。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中西药配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合理的搭配和配比,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但是,在中西药配伍中,由于中西药物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机制,存在着一些严格的配伍禁忌和用药原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配伍禁忌1、药物毒性相加或作用反应有些中西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会相互作用,甚至会增强对人体的毒性反应,因此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注意以下禁忌:(1)利尿剂类药物+中药大黄:大黄含有蒽醌类成分,其与利尿剂类药物配伍后易引起肝肾损害。
(2)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黄芩:黄芩和抗生素在体内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3)挛缩毒素+麻醉药:这两种药物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其配伍使用会导致生理反应相加,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药物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有些中西药物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因此在合理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配伍禁忌:(1)降压药物+中药麻黄:麻黄中的麻黄素、麻黄碱等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降压药物会降低血压,两者相互矛盾。
(2)血管扩张剂+中药当归:当归能增强血管收缩剂的收缩作用,因此两者配伍使用会使发生血管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疾病。
(3)消炎药+中药人参:人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消炎药则会破坏人体免疫力,双方作用存在抵消。
二、用药原则1、使药互补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西药物的搭配及配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药性应互补:中西药物在搭配使用时,应具有彼此的优点,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中药当归与西药环磷酰胺配伍能够增强其抗癌作用。
(2)药性相近:药物的性质相似时,容易互相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针刺配合针药结合使用可提高中药的药效。
2、酌情搭配在配伍中西药物时,还应根据病情、患者年龄、体质、机体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搭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华冬梅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且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
中西药联合若用之得当则可产生协同作用甚至相加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反之如不了解各药物成分的性质,配伍不当,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1]。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就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常见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
1. 1 药效学方法此类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如血压、血糖、血沉等临床可测数值的测定; 或者通过对如头痛、咳嗽、溃疡愈合、抗菌活性等患者可感觉或临床可观察到的症状或现象的改变来评价配伍用药的结果。
1. 2 药效学和药动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有药动学参数的采集,又有临床疗效的客观表现,使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判断更加趋于正确。
2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2. 1 传统的药剂配伍分类①理化的配伍变化: 主要指药物伍用后产生沉淀、吸附、螯合、缩合、水解等理化反应; ②药理的配伍变化: 不利的药理伍用其结果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影响疗效,使病情延
误。
如吗丁啉与654-2 伍用可促进胃动力作用抵消; 相加、协同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强,但耳毒性相加。
2. 2 按药效学分类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临床用药追求中西药的协同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机会同样也很多,这不但降低药效,而且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 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牡蛎、珍珠母等,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与__________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现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可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 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 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
与西药双氢克尿噻等排钾利尿剂合用,可导致低血钾症的发生。
甘草制剂如甘草浸膏,不宜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
因甘草能可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现象,与利血平等降压药物相拮抗。
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不宜与强心药、降压药合用。
因麻黄碱具有兴奋心肌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合用可使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毒性反应。
另外,麻黄碱也具有兴奋α受体和收缩周
围血管的作用,减弱降压药降压作用,使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难以控制,严重者可使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
3 药物相互作用的处理原则
3. 1 改变用药途径如选择分开服用或注射用药,可避免直接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和大多数影响药物吸收的配伍。
3. 2 调整药量主要指相加作用的配伍或监测血药浓度。
3. 3 临床观察及血生化监测主要指增加毒副作用的配伍。
3. 4 拒绝调剂无法用药剂方法解决的配伍应禁止伍用,请医师修改后再进行调剂。
4 配伍禁忌
4. 1 四环素与异烟肼等不能与石膏、龙骨、牡蛎等含钙、镁离子丰富的药并用,因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影响前者的吸收,使疗效降低。
4. 2 舒肝丸不宜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甲氧氯普胺则能加强胃肠收缩,两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互降低疗效。
4. 3 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化学药复方利血平、帕吉林不能同时服用,因前三种中成药均含有麻黄素,能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联__________合应用影响降压效果。
4. 4 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吗啡、哌替啶、可待因不能同时服用,因前者含有苦杏仁苷,有抑制呼吸作用,同时服用易致呼吸衰竭产生[2]。
4. 5 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神丸不宜与化学药普罗帕
酮、奎尼丁同时服用,因有导致心脏骤停的可能。
4. 6 抗结核药异烟肼不宜与昆布合用,因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烟酸、氧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的功能。
4. 7 乳酶生不宜与黄连上清丸联合应用,因为其中的黄连素成份明显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消化能力。
4. 8 磺胺类药不能与富含有机酸的乌梅、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因可导致磺胺药在尿中形成结晶[3]。
4. 9 双黄连注射剂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注射剂配伍后,溶液pH 值升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有沉淀产生; 双黄连注射剂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后,颜色变为棕黑色。
4. 10 头孢曲松与川芎嗪注射液配伍后,可产生白色混浊及结晶; 川芎嗪注射液与青霉素G 配伍可产生沉淀。
4. 11 红霉素注射液与菌栀黄注射液混合后可产生浑浊。
4. 12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与穿琥宁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产生。
4. 13 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维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产生。
2 小结
中西药联合产生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很多,若用之不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医师与西医师,应在中西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在联合应用时,
应从物理、化学、药理、用药顺序、用药时间、剂量和患者个体差异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了解中西药配伍禁忌,掌握配伍原则,力求进行最佳的配伍,谨慎用药,从而达到理想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瑜红,黄川峰. 116 张不合理中西药配伍处方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 18) : 137.
[2]席秋红,任光瑞,马雅斌.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剖析.新疆中医药,2007,25( 4) : 86-87.
[3]李靖.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应用的预防.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 10) :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