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语音知识,掌握正确的单词发音、拼读规则、语音语调, 在读和说中做到语音规范流畅;2.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单词的词义、搭配,固定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听、说、读、写中能够灵活运用黑体词汇;3.学习简单的语法项目,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结构,并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中做到灵活应用;(二)重点1.教材内容的整合,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2.各单元中心话题句型的训练与运用;3.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任务的完成和阅读技能的形成;4.知识要点的牢固识记与熟练应用。

(三)难点1.利用话题或语言信息进行改编、改造、加工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能力;2.语法项目的掌握与运用;3.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和提升。

二、课程内容分析各单元内容及要点三、课程实施(―)教材表述:七年级上册包括三个预备单元和九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共分三部分:Section A,Section B Self checkSection A中包括:(1)单元的重点词汇(2)语法结构与功能(3)任务型听力练习(4)结对练习核心对话(5)各种听力练习(6)不同任务的结对活动(7)语法与功能重点(8)各种课堂活动Section B中包括:(1)词汇扩展(2)新旧语言知识综合应用(3)各类同步阅读(4)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5)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的各类课堂活动Self check 中包含:(1)自我评价(2)词汇知识的评价(3)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 (二)课时安排:第1节:Section A: la-Grammar Focus,基本语言的介绍、前任务的交代与操练。

第2节:Section A: 3a-4,巩固基本语言,将任务深化。

第3节:Section B:la-2c,扩展语言,任务高潮。

第4节:Section B:3a-Self Check,总结和综合运用语言,完善任务及其结果。

第5节:处理本单元的难点,或处理作业。

(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交际法,情景教学师生、生生互动多媒体电子白板演示教学,加强教学效果。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
模块一:课文阅读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 探索课文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

模块二:写作与表达
- 研究基本写作规范和技巧;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练对观点和想法的清晰表达。

模块三:诗歌鉴赏
- 研究传统和现代诗歌;
- 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之美;
-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

模块四:古代诗词导读
- 研究中国古代诗词;
- 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模块五:阅读与写作扩展
- 阅读和写作的拓展练;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估方法:
- 日常课堂表现;
- 课后作业;
- 期中考试;
- 期末考试;
- 课程项目实践。

注意事项:
- 学生应自觉完成课前预和课后作业;
- 学生应尊重他人意见和观点;
-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 学生应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

结语:
通过本学期的语文研究,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祝愿大家在语文研究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一、引言本课程纲要旨在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框架。

通过本课程纲要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生物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 培养对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生物基本概念:生物的定义和特征;2. 生物分类: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分类;3. 细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进化的基本过程;5. 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特点;6. 动物组织器官: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7. 人体健康与疾病: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8. 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料和演示,生动展示生物学知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思辨和表达能力;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开展生物研究的课外活动,拓宽知识面。

五、研究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达成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行综合评估;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方法和结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研究资源本课程提供以下研究资源:1. 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 多媒体资料:通过多媒体演示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知识;3.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为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七、结语本课程纲要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学习提供了指导和框架。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对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第一学期一、课文阅读与分析1. 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的选文,理解文本中的基本信息和主题。

2. 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 学习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二、语言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运用正确的语法规则,进行有效的表达和写作。

3. 学习积累词汇,提高词汇量。

三、写作技能培养1. 学习写作的基本要素,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2. 练习书写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培养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修辞和修辞手法1. 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3. 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达。

五、古代文学欣赏1. 阅读国内外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六、经典诗词赏析1. 学习背诵经典诗词,了解其意义和艺术价值。

2.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对诗词的欣赏能力。

3. 进行诗词创作和演讲,提升表达和口语能力。

七、阅读与写作训练1. 阅读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2. 通过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形式,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第二学期一、课文阅读与分析1. 继续阅读和分析本册教材的选文,理解文本中的各种视角和观点。

2.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语言知识与技能1. 深入学习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从句、语态等。

2. 运用合适的语法规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技能培养1. 学习写作的具体技巧,如议论文的论点、证据和结论。

2. 训练写作逻辑和条理清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四、修辞和修辞手法1. 进一步学习修辞方法,如比喻的分类、拟人的运用等。

2.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并进行模仿和创作。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课程纲要设计者:1、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3、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4、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上期5、授课时间:72课时课文49课时古诗诵读8课时综合练习16课时作文16课时机动31课时总计120课时课程目标: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好习惯。

5、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6、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7、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课程实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2)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 (2 课时)
(3)写作:那一次,我真
(2 课时),要求:说
真话,诉真情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共11课时) 训练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 景物的方法,揣摩品味优美的语句,培养热爱自然的 感情。 (1)与教材同步新课教学: 《春》(2课时) 《济南的冬天》 (2课时) 《风雨》(1课时) 《秋天》(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2课时)
加强语言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
1、纲要分享及课程导学(1课时) 2、单元教学语文新课程 3、课外古诗词背诵 (2 课时) 4、名著阅读交流 4课时 5、每个单元的检测及讲评需要2课时, 共需要12课时。
单元教学语文新课程
第—单元 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共11课时)
训练重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引
《在山的那边》 (1 课时) 《虽有佳肴》 (2 课时)
(2)综合性活动:成长的烦恼(1 课时 )
(3)写作:电视机前(餐桌前)的一家子(2 课时 ),要 求: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确定一个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组 材。
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一——科学世界(共10课时) 训练重点:积累新鲜词句,理解富有哲理的语句,
(三)文言文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初步的文言语感,做到能准确流利朗读; 3、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文言文常见的语言现象,如:通假、
词类活用等; 4、背诵《论语十二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虽有佳肴》
《河中石兽》等文章;了解之、而、其、于、或等文言虚词;掌 握强、女、知、说、不通假字,掌握亡、儿女、去、顾等一些古 今异义的实词。 5、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 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 行》《天净沙·秋思》《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 纱(一曲新词酒一杯)》《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常记 溪亭日暮)》《观书有感》等诗词,了解诗人的生平概况和写作 时的时代文化背景,说出诗歌大意。

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和课时教案

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和课时教案

表1 课程纲要表2 教学设计方案1主题探寻神奇的幻方总课时2课时第1课时背景分析幻方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且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内容,它与“有理数及其运算”及“字母表示数”有密切联系。

部分学生对用1~9九个数构造三阶幻方的方法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可能不太清楚其中的数学道理。

本节课通过综合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和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来探寻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提高用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参与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能说出洛书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2.能构造简单的三阶幻方3.通过对蕴含在具体事物中的规律性结论进行分析解释,初步获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进一步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与教活动设计活动一:学生展示搜集的幻方相关资料,认识幻方洛书三阶幻方本节课先从最简单的三阶幻方----洛书三阶幻方研究。

活动二、探索洛书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在下面的洛书三阶幻方中,自主探究:(1)请将洛书三阶幻方中的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你能说说得到的一列数有什么特点?里面有几个奇数?几个偶数?所4 9 23 5 78 1 64 9 23 5 78 1 6(备注或反思)通过简介有关幻方古今内外的奇闻趣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幻方的研究兴趣;借助对神农幻方的深入观察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图形上的变换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最古老的洛书三表2 教学设计方案2结论:读一读:据说夏禹治水时,在黄河支流洛水中浮现出一只大乌龟,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图形,古人认为是一种祥瑞,预示着洪水将被夏禹王彻底制服。

后人称之为"洛书",即现在的三阶幻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本纲要为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思辨性教学,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 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行为2. 法律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条文- 学习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识3. 公民意识教育- 学习和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学习社会公德,弘扬正能量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 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交流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 游戏模拟法:通过游戏和模拟情景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观察力。

五、教学评价指标1. 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学生对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态度、对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

七年级政治上册《课程纲要》人教版.doc

七年级政治上册《课程纲要》人教版.doc

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

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
认真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 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课堂评优活动,不断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大胆开拓创新。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调整心态,对初中生活要学生认识一个人的“新的起点”, 把握学习新节奏,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新的特点,珍惜学习机会。 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各种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 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生活。了解自己所在学校,了解中学与 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新变化,尽快 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 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 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
认真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 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课堂评优活动,不断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大胆开拓创新。
课 程 内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第六课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1课时
第六课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
1课时
阶段性复习
1课时
第七课第一框情趣与兴趣
1课时
第七课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
1课时
阶段性复习
1课时
综合性复习
1课时
㈠教学方式
讲授法 讨论法 总结法
㈡学习方式

初一教学大纲及教学重点

初一教学大纲及教学重点

初一教学大纲及教学重点一、教学大纲初一阶段是学生初入中学的关键时期,教学大纲的目标是确保学生在这一学段内全面发展。

下面是初一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1. 学科结构:- 语文:包括语言文字表达、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训练等各方面内容。

- 数学:涵盖基础数学知识、数的运算、几何等核心概念。

- 英语: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 物理:介绍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化学:学习元素周期表、反应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 生物:介绍生命起源、进化及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历史:学习国内外历史事件,并培养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 地理: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实践能力,了解地球、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政治:引导学生了解政治、法律和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实验实践。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欣赏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了解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后,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初一学科的教学重点。

1. 语文:初一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词汇积累、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同时,注重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数学:初一数学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能力上,如数的四则运算、代数式的计算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英语:初一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注重口语表达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4. 物理:初一物理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重要的内容包括力、能量、电和光等基本概念的学习。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第一课时: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程纲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并了解到本学期将学习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

第二课时:课文阅读与分析本课主要围绕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展开,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学生将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与结构,并能初步分析文章的寓意与情感。

第三课时:词语学习和运用本课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关键词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分析词语的构词法和运用词语进行写作。

学生将通过词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课时:古诗词鉴赏本课主要介绍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鉴赏部分,通过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学生将了解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诗词的美妙与独特之处,并能够初步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第五课时:作文写作技巧与实践本课通过对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作文写作要求进行说明,指导学生掌握合理安排写作结构、选取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写作技巧。

学生将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六课时:阅读理解与应用本课以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部分为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中提取信息、分析语境,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课时:修辞手法学习与应用本课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修辞手法为重点,通过学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修辞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第八课时: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本课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为内容,通过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与句式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并能较好地进行翻译与写作。

第九课时:课文背诵与演讲本课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背诵与演讲。

通过背诵与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的流畅度和语感。

第十课时:语文知识综合运用本课以对七年级语文上册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综合运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语文知识的应用题目,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强化。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指课程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旨在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一、课程内容1.数的性质和个数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有理数的认识和比较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2.代数式与方程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3.比例与相似比例的认识和运算图形的相似和比例尺4.函数初步函数的认识和表示函数的运算和性质5.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性质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四边形的认识和分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辨别和分类几何图形理解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识别和分析平面图形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培养遇到困难时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巧。

2.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数学实验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

4.设计一些拓展性或创新性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

四、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地理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地理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地理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的课程,通过学习地理,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培养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能够识别常见的地图类型并正确使用地图。

(3)理解海陆分布特点,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掌握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人口问题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等地理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分析地理图表、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增强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关注。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并掌握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基本数据。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讲解地球仪的构成要素,如地轴、南北极点、经线和纬线等,让学生能够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指出这些要素,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纬线和经线详细阐述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包括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使学生能够区分经线和纬线,并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4、利用经纬网定位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经纬度在地图上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作业、访谈等途径来实现。
整理与复习
评价
评价指标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参与情况。
2、导学案的预习情况,上课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3、作业的完成情况。
4、平时测验与期中考试情况。
5、期末考试与教师综合评定等。
2.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建立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了解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
教学安排
3、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教学安排
课时14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一节丰富多样的情绪
课时15第二节学会调控情绪
课时16第七课品味生活第一节情趣与兴趣
课时17第二节追寻高雅生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评价方式与处理结果
1、课程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课程学习合格。
2、课程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单元、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40%和60%。若单元、期末考试的100分,则记其终结性评价40分,余类推。过程性评价则由课时学习15%,作业情况15%,资料收集15%,平时测验5%,小组合作5%,社会调查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的详细内容。

以下是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教材概述
- 本册课程使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 课程内容涵盖了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能力。

- 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涵盖了以下内容:
1.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字、词语、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

2. 文学鉴赏:学生将研究和欣赏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国
文学的发展。

3. 修辞技巧:培养学生修辞表达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

4. 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自信和流利度。

5.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6. 写作技巧:教授学生基本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 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 学生的评价将综合考虑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因素。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学生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研究氛围。

-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以便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并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上册音乐教学大纲:七年级

上册音乐教学大纲:七年级

上册音乐教学大纲:七年级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技能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研究演奏基本乐器和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熟悉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 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基本知识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的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3. 音乐的符号:音符、节拍、调式4. 音乐的表现形式:歌曲、器乐、合奏第二单元:乐器演奏1. 介绍各类乐器的音域和特点2. 研究基本乐器演奏技巧:钢琴、吉他、小提琴等3. 合奏和乐队表演第三单元:音乐欣赏1.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要素3. 听音乐会和音乐节的体验第四单元:音乐创作1. 创作简单的旋律和节奏2. 研究编写简单的乐谱和歌词3. 合作完成音乐作品教学方法1. 前导导入:通过观看音乐视频或听音乐欣赏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音乐基本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

3. 练演奏: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巩固乐器演奏技巧。

4. 合奏和表演:学生组成乐队或合唱团,进行合奏和表演活动。

5. 音乐欣赏:学生听取不同音乐作品,分析其结构和要素,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6. 创作活动: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编写简单的乐曲和歌词。

7. 总结反思: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和乐器演奏表现进行评估。

2.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个人或小组创作的音乐作品。

3. 考试测试:通过书面或演奏测试,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乐谱2. 音乐视频和音频资源3. 乐器和演奏器材4. 音乐会和音乐节的参观机会参考文献(请在此列出所参考的教材、音乐作品、教学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授课时间:14授课教师:毛葵阳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歌唱祖国(共2课时)唱歌:彩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造第二单元缤纷舞曲(共2课时)唱歌:青年友谊圆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探戈彝族舞曲实践与创造第三单元草原牧歌(共2课时)唱歌:银杯牧歌欣赏: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万马奔腾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造第四单元欧洲风情(共2课时)唱歌:桑塔·露琪亚欣赏:友谊地久天长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云雀爱的罗曼斯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造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共2课时)唱歌:军民大生产杵歌欣赏:船工号子哈要挂嶉咚嶉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造第六单元嵩岳风(共2课时)唱歌:少林·少林牧羊曲欣赏:嵩岳风牧羊曲实践与创造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综合实践课教唱实践(二)学习方式:集体学习,小组合作,自我展示(三)课时安排:每周一(四)课外拓展性练习: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的合唱团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自我展示给他们划定ABCD四个等级。

(二)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学生自评,互评作为参考,每个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

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教学目标:1.能生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多彩的中国》,感受神州处处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2.唱准休止符、附点音符、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

重点:准确而有表情的演唱《彩色的中国》难点:休止符、渐强渐弱。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我中华》伴奏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曲?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举不胜举,美不胜收。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祖国各地风光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放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古筝曲”)师:你们看到哪些地方?请你们用带有颜色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生:(颜色要充分说)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面,展示了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

师: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黄黄的黄河。

此情此景,我真的想高歌一曲。

(老师范唱,做做动作,同时PPT文件加滚动的图片)二、新授部分师:老师唱的这首歌曲题目是《彩色的中国》(板书),今天我就请同学们来学唱这首歌1、听音朗诵歌词;(讲解反复记号)2、听范唱录音。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三四拍、休止符、反复记号、附点)3、跟琴模唱用“LA”“LU”(我们来试唱一下)4、听琴唱词(请同学们把歌词加入歌曲)5、齐唱6、分组唱或分男女生唱。

(声音的处理,<>)7、跟伴奏唱①先听一遍伴奏②跟唱师: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演唱的形式,我们同学都知道哪些演唱的形式啊?8、领唱,齐唱三、拓展:欣赏《歌唱祖国》师: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同学们,2008,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

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今天中国飞天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向全世界所展示出的团结、拼搏和众志成诚,无不在抒写着这个古老文明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无疆大爱。

在这万民同乐共创业的时刻,我们豪情满怀,我们怎能不赞美伟大的祖国,怎能不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小结我们的祖国如此多娇,同学们想想你们希望哪种颜色更多,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美丽。

请学生回答我们该怎么办。

(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哪些同学做的对,哪些同学做的不对。

(播放课件)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保并不遥远,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建绿色祖国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发一份光!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多姿多彩。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祖国颂》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教学目标:1、聆听《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启发学生想象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意境。

2、认识区别我国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爱我中华》中进入教室二、复习导入1、教师伴奏学生轻唱2、用圆润的声音,热情的态度演唱《爱我中华》(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今天老师再次为大家献上几首优秀的爱国歌曲。

)三、音乐欣赏1、师深情地朗诵《爱我中华》的歌词,学生感受。

(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段3、如果将这首诗配上音乐会是什么样呢?欣赏《我爱你,中国》,学生仔细品味。

歌曲分几个乐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加入音乐后的词感染力如何?4、学生轻声视唱一段5、完整聆听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较它们在情绪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6、聆听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学生体验感受。

问:乐曲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唱出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7、学生轻声朗诵歌词,再跟琴轻唱歌曲,思考词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8、思考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分组讨论并小结)(歌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爱国热情)四、认识区分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我们欣赏了两首歌曲,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这两类歌曲有些什么区别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是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巧复杂,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

)什么是群众歌曲?(歌曲内容与社会活动有关,体现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旋律雄壮豪迈,结构不太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唱易上口)五、分别聆听多首歌曲片段,学生加以区分六、总结第二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大调音阶。

2、了解圆舞曲。

3、正确运用气息,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熟练使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视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结束音。

教学重点:1、正确运用气息,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熟练使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难点:1.视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的结束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圆舞曲1.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2.听一听、比一比1=C 3/4中速稍快活泼地强弱弱3.演唱形式:齐唱。

三、自然大调音阶1复习上单元学习过的指挥图式。

小组活动练习一下。

2.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指挥图式应该选哪一个?选定后重点练习。

小组活动。

四、五、学习歌曲六、视唱练习七、运用发声练习演唱歌曲演唱过程中注意强弱变化八、分组展示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演唱歌曲。

九、小结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歌声问好。

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看书:学习什么是“中国民歌”?并能理解。

)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

(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三、新课内容:1、师: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

2、师:(小结)歌曲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美丽的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

(课件从蒙古族的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

)3、师:(小结,)给予评价。

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一定很有特点,今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民歌《银杯》,听一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聆听(播放歌曲视频)生:回答。

4、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5、视唱旋律。

6、随琴单旋律演唱。

讲解:(1)“X . X”、“ X X X ”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闰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

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7、自由读词。

师问:“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8、填词,有感情地演唱。

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

9、学习长调、短调。

(播放课件)师:比较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生:回答。

10、师: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

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

四、小结师: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

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

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二课时)《草原牧歌》教学目标: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同时也了解内蒙古民歌中的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含义。

2、培养学生听辨能力以及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并且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难点:1、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2、了解内蒙古民歌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的含义以及藏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