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展示模块的策略研究
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方式方法
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课堂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小课题研究方案)田家寨中心学校上洛麻小学刘国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数学课堂倡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积极大胆地交流互动、展示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课堂上培养了学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方法,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看法。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探索或对知识点的的讨论,多采用“同桌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的交流”、和“师生间辩论式交流”三种学习交流方式,使学生通过交流,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新的、更深的收获和感受。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课堂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
1、让学生充分应用教室前、后黑板,侧面黑板和小黑板开展操作展示、讲解试题、组织交流、补充修改。
2、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展示、请教、质疑、挑战、超越,学习气氛活跃。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第一阶段:2013、3月-----4月准备立项阶段。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修定课题实施方案,在本校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13、5月-----9月实践探索阶段。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小组搭配,对小组进行分工,借助课堂进行指导、训练、总结、提高、逐步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三阶段:2013、11月------3014、1月总结提升阶段。
运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从理性层面,让学生熟练地利用黑板进行展交活动,最终形成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没有充分的备课就不会有精彩的上课。
1、教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展示交流的方法”等思路,结合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做好教案修改记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也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
在新课程中,师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双方都是彼此有关系的创造者。
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对教学而言,这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
应该在疑问时,困难时,在互补中使用合作交流形式。
例如:在复习“统计图”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下面是两个班在一场篮球运动会上的4次对抗赛的比赛结果(单位:分)”。
根据以上信息,师生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美观?为什么?(2)你能否直观从统计图中读出某队的每场比赛成绩?(3)每种统计图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什么?(4)你怎样评价这两支球队?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种教学是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选用自己喜欢的统计图来绘制,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以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再如: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2004年1月至3月徐老师家的电话费依次是205元、253元、172元,他儿子去交4月的电话费,准备了200元,你认为够吗?为什么?首先让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可能得到以下几种解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也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
在新课程中,师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双方都是彼此有关系的创造者。
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对教学而言,这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
应该在疑问时,困难时,在互补中使用合作交流形式。
1. 目标性的互动策略,促进师生互动。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我们可以从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操作目标三方面思考互动策略。
(1)认知互动策略。
即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特定认知目标的教学策略。
内容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为达到这样的效果,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要“精”,具有典型性;问题要“巧”,能深化主题;问题要“新”,能启发学生以新视角去观察、分析;问题要“活”,答案适度的开放性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
科学提问。
有效的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在内容上是融合新、旧知识,所以,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的。
在难度上应恰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方式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对象上应面向全体,调动绝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沈阳市第七十二中学张丽一、巧设活动,活动清晰知识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广泛的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教师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亲生体验。
在《三角形特性》一课中教师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如:在教学三角形意义是教师通过“找—画—说—比”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三角形的概念,是后面学生概括三角形概念时让听课人感觉到自然、感觉到水到渠成。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设计的用对比的方法来让学生来理解“围成”,更是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对数学活动实际的精心,也体现教师的的方法意识。
在这“对比”一环节中,教师先让尝试概括三角型概念,学生的回答出现两种情况:其一,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其二,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这两种叙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生毫不犹豫的说出“一个是围成,一个是组成”,教师顺势而问“我们应该用谁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此时学生展开较为激烈争论,当争论基本呈现一边趋势倒倾向于“围成”时,教师适时适法的出现了,教师运用课件出示两个图形:然后教师提问“哪一个是组成,那一个是围成呢?”此时学生的回答当然不再是问题,也顺利概括出三角形概念: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以上活动,教师抓住三角形概念中的核心词语“组成”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封闭图形,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方法基础;为生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空间;为学生课中梳理重点提供了知识保障。
一个精彩的数学活动设计,可以将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状态有效激发。
二、精雕问题,问题可以具有指向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数学交流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探究》课题阶段小结府二中心小学理科组本阶段我校课题组根据学期初制订的研究计划,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学生课中合作探究的有效性研究”为研究重点,同时研讨如何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有效的合作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一、本阶段研究目标:在前期课题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总课题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重点研究如何结合教材及各年级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课前预习与自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课中自主探究的能力,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细化为以下三方面:1、学生的成长目标:通过学生课前有效的预习,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快乐,从而实现学生课中自主探究、以动促学的有效性。
2、教师发展目标:形成主动反思意识,不断丰富教学策略。
3、课题成果目标:积累研究问题后所采取的改革策略;收集课题研究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相关案例。
二、本阶段具体做法:1.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因此,课题实验结合校本研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数学组全体老师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主要表现在:(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及《课程标准解读本》、《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福建教育》等理论书籍和报刊;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了解教研课改信息,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要求实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利用每个星期四业务学习的时间作互相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2.根据实验目标,积极参加和开展课堂教学实验。
(1)、为了实现实验目标(学生的成长目标与教师发展目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坚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一条线的研讨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的教学策略 2
用一实际例子谈谈你是如何在课堂进行教学互动交流的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成功的体验,包括这个过程中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等,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学习、如何主动学习,都是互动交流的主要方面。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是信息交流,包括知识传递和管理信息传递两个方面;二是情感交流,这两个层面的互动也是双向的。
我认为有效的课堂互动应做到以下这几点:一、创设教学互动问题。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
要实现课堂互动,必须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选择好互动的题目,题目要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先让一个男的站到台上,在叫一个女生站到台上,重复3次后问学生,现在该男生还是女生上台?学生就非常清楚问题是什么,这样的表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多进行几种,在进入新课,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是找规律,要怎样找规律。
二、正确运用教学互动形式。
这种互动能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学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
学生可以在更和谐、更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体验。
三、控制教学互动过程。
要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这会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
提问题要紧扣数学特点、紧扣本节课教学目标,要有利于学生互动,要因人施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在我第一次上《图形的拼组》这一个内容时,我让学生想怎样拼就怎样拼。
然后再问学生你拼了什么图形?在拼这个图形时你都用到了什么图形?分别是几个?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不是太难,这个图中有什么图形,有几个。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让我更明白,在课堂上,要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议、有所获,确保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互动和有效互动,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层面的互动,而且要进行数学方法、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的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展示交流的策略
6 4 2 4 5 0 四川 省 内江 市威远 县靖 和镇 小学校
【 摘 要 J 、 学阶段 的数 学教 学,展 示 交流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堂组成 。展 示交流 可 以带给 学生更 多的知识和信 息,也 可以促 进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提 升 ,更 好 的 达 到 教 学效 果和 实现教 学 目的。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 小 学数 学教 学 中加 强学生展 示交流的学计算 课程的教学 ,学生应该重 点展 示的是算法与算理 。举例如 下,小学 阶 段教 授 “ 小 数乘整数”的 内容 的时候 ,本文 作者按 照班级内学生的状况 ,明确两点需要 予 以特 别重视的交流和展示所在 :首先让学 生能够 深刻的领会到这堂课程 的重要性 ;其 了探 讨 。 次掌 握小数乘以整数的具体运算原理 ,经过 掌握计算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卜 学数学;展示交流;策略 计算具体过程的体验 , 依据这 一 目标,现有的知识以及计算经验会 自主 学 习 以 及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教 学 方 法 对学生 学习新知识予以充分 的支持和 帮助, 会 让 学 生 对 于知 识 的 学 习 和 掌 握 、对 于 问题 比如小数加减 法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 白小数 的解决 和处 理,形 成 自己独特 的感受 。这种 点对 于计算的重要性 ,以及小数点位置对计 情况下 ,如果老师 可以构建更好 的平 台,让 算产 生的重大影响 ,进而对于小数乘 以整数 学生能够在 内部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 的具体计算 予以更好的掌握 ,实现新 旧知识
流 的过 程中,老师应 该对 学生进行引导 ,引 导他们 对 自己的内容进行更为具体 的展示 , 更为深 入的挖掘。数学的教学 内容不 同,就 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比如 ,对于连乘问题 , 在展示交流 的过程 中 ,老 师不但 可以让学生 给 出算式 ,展示方法 以及 具体的思路 ,还可 以让学 生展示 如果 运用这一知识处理生活 中 的实 际问题 。比如依 据算式 ,老师可以设定 如 下 问题 给学 生 :两 种 不 一 样 的 解 题 方 法 的 相 同点 和不 同点各 是什么 ,依 次提升学生 自 己的思辨力 ,让学生 明白连乘在 实质上到底 是什么 ,进而构建更为有效的模型。 其次借助展示交流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展示交流 的过程 中, 老师要对学生予以引导 , 就可 以升华学生 的学习模式 ,对学生的学 习 之间的互为衔接,提升学习效果 。 让 学 生 对 自己在 展 示 交 流 前 的状 况 和展 示 交 数 学 教 学 中 ,实 际 问题 的 引 进 可 以 让 学 流后的状况进行 比较, 能力予 以更好 的培 养,也 给学 生一个 自我展 知晓 自己的提升所在 , 示 的平 台和 路径 。 生 对 学 习 效 果 更 感 兴 趣 ,还 可 以让 学 生 能 够 明 白差 距 在 哪 里 , 以有 助 于 学 生 不 断 的 提 升 构建和谐 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效 的 更好 的掌握 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展示 的时 并且修 正 自己。在这个 过程 中,学生的 自我 交 流 模 式 ,激 发 交 流 开 展 的 内驱 力 候 ,可从如 下三点出发进行设计 。首先 ,展 评价能力得 到了提高。同时 ,还要 加强学生 对 于课堂交流 的开展 ,可 以依据探索主 示解体 的具 体经验与方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 和学生之间的评价 ,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评价 , 题 的 不 同 ,设 置 不 同 的 交 流 时 间 ,然 后 在 交 后期解决 相似问题 ,提升学生解决题 目的具 借助这种互动 的评价方式让 教与学的双方都 流的过程 中,在学生之 间就探索所得做 出评 体能力和水平。 其次 , 演示 自己解题 的技巧性 , 取 得 进 步 和 改 善 。评 价 方 式 应 该 鼓 励 积 极 主 比,营造很好 的内部竞 争环境 ,提高学 习的 比如解题有 没有窍 门等等 ,以提升解题速度 动 的,而不是 冲突消极的模式 ,比如 “ 对于 活力 ,提升学习 的效率 ,同时激发学生 的创 和解题效率 。最后 ,对 于容 易犯 错的地方予 这一看法 ,我表示赞 同,但是下 面的方 式会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作者在课堂教学中, 以展示 ,避 免错 误 的 重复 发 生 和 出现 。 不会更好 ”?或者 可以说 “ 引深 这一方法 , 曾经展开过一次名为 “ 爬格子”的交流 比赛 , 通过对统计和 概率内容的展示交流 ,对 我感觉会 出现 如下 问题 ,不知道你 的看法 怎 具体 如 下 : 上述 陈述予 以更好的理解。针对统计和概率 么样”等等。这种交流评价 的方法 不会 在学 首 先,学生 自己于班 内寻找 比赛对象 , 进行交 流,下 面三点需要 得到特别的重视和 生 中间造成对立 和隔阂,能够敦促 学生更 好 要求二人实力相 当,如果 找不到 ,或者找到 强调 。首先 ,将统计 之重 大意义予 以凸显 , 的成长和发展 ,也提高 了学生 的沟通技巧。 的不合适 ,老师可予以安排和调换。 让学生能够感 知到统 计与分析对于生活的重 总而言之 ,小学阶段 的数学教 学,课 堂 其 次,每天 ,每个 比赛小组 内部 评 比出 要性 。其次 ,对交流 与统计 的具体过程进行 上引进展示交流方法 意义重大 , 但 是这一方 来获胜者 ,这一获胜者就 能够 实现一格 的爬 很好 的展示 ,让学生 能够 借助对数据的整理 法在实践 中还有待逐 步的改进和完善 ,老师 升。 与分析 ,以及描述 和统计感 受到这一过程的 应该关注交流产生 的效应 ,应该让 学生 获得 再 次,每周进行一次统计 ,对 于爬 升 比 逻辑性 ,提升学生在数据 统计分析 方面的能 更多 的思考时 间,让学生积极主动 的参 与到 较多 的,予以奖励 , 具体 的奖励方法也不 同, 力和水平 。最后 ,借助展示 教学 ,让学生感 课堂教学中去 , 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 可 以 是 物 质 的 ,也 可 以 是 精 神 的 ,还 可 以是 受到随机性 ,形成具体的数据理念。 提 升 自我 的诸 多 能 力 ,获 得 更 为广 阔 的 发 展 名誉的等等 ,依次推动学 生在 内部展开 良性 三、 对交流过程予 以精心 的设计和安排 , 空间。 的竞争 ,让学生 以及记得状态参 与到交流 中 掌 握 交 流 的具 体 方 法 参 考 文献 : 去 ,让 学 生积 极 主 动 的进 行 学 习。 首 先 安 排 好 小 组 内部 的 合 作 和 交 流 。 [ 1 ]郑华 . 如 何提 高小 学数 学教 学水 平 J ] . 读与写 ( 教 育教 学刊 ) ,2 0 0 8 ( 0 5 ) 二、对交流 内容予 以反 复推 敲,明确交 按照知识点 的难易 性,在小组 内不安排合作 [ 流 的 重 点 所 在 交流。但是这并不是 说对于所有教学 内容 , [ 2 ] 邱艳萍 .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 堂 教 材不同,授课 内容不 同,展示 就不一 所有教学环 节,都要 进行 合作交流 ,展示交 中的 目标展示 口] . 新课程 ( 教师 ) ,2 0 1 0 ( 0 9 )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研究摘要: 本文对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探讨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在自己所任教的六年级2班实施,为在小学课堂中组织开展学生课堂展示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六步教学法六年级学生展示提升教学策略一、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的竞争逐渐激励,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
作为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而学生展示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二、对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现状的思考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一般是老师讲授知识内容,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很多数学课堂很沉闷,看不到学生思考的火花,看不到学生思维交流的的活跃气氛。
此外从教的输出与学的反馈来看,课堂的本质在于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内化得充分才能外化潇洒,外化得充分才能加深内化理解。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内化和外化统一的效率,展示者就是沟通统一的桥梁,良好的课堂展示将使课堂不再是闷课。
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是非常值得笔者研究的。
研究小学数学数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的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生课堂展示教学策略(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的分析发现,学习应该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并参与情境活动。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与交流”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与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从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说,展示交流既是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收获的必要环节,更是学生自学能力肯小组交流合作结果的具体体现。
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是一项就是我们数学老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是,观察我们当前的许多数学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并不能尽如人意,许多课堂上看到的讨论、交流、展示等喜人景象多为优秀生在“表演”,当老师要求派代表陈述小组意见时,有时又互相推诿,造成冷场,或者每次都是那几位爱发言的同学。
应该说,这离我们高效课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教会学生自我展示呢?我认为,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展示交流的主体和内容。
在展示交流活动中,活动的主体仍然是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作用重在科学地确定展示和交流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让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答疑解难等行为,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展示交流要有重点、有指向,不分良莠和漫无目的的展示交流,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中,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具有展示价值的问题、方法等进行展示。
二、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
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质疑解辨,开展生动的互展,营造和谐宽松的展示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的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倚赖于老师,“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应该这样做”,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展示交流的策略
118 誉感,最终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是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设计。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管理目标。
如,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划自我学习时间、科学安排班级各项活动等等。
二是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控制。
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发育,自我控制较差。
如现阶段,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占用大量个人学习时间,导致无法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我高度重视,加强引导与管理,与学生一起探究沉迷游戏的危害。
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写下自己的座右铭,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和座位上、自己房间的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引导他们勤锻炼,爱运动,慢慢走出网络游戏的怪圈。
三是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班级所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下一阶段的目标。
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首先确定适合自己的标准,其次是引导学生注重参与活动体验的过程,最后是总结活动的反思与收获。
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首先,降低标准,防止用成人标准来评价小学生的行为;其次,切忌过分看重行为效果,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同样重要。
通过这样,有效提高学生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质量。
总之,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维、品格、行为、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等方面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焦点。
而学校管理主要以班级管理为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通过班级中师生互动得以落实。
班主任作为专业管理班级的主角,是开展班级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是加强学校、家长沟通的桥梁。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应走下权威代表的神台,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展示交流的策略■王 英 (陕西省宜川县城关小学 716200)【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18-01 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展示交流活动策略
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展示交流活动策略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展示交流活动策略通过阅读丁宇栋老师写的关于《开展学生展示交流活动的策略》的论文,感触颇深,教室里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环节表现出的沉默历历在目。
小学阶段的数学,展示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组成。
展示交流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的。
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可以构建更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内部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可以升华学生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予以更好的培养,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路径。
首先丁老师叙述了学生展示交流活动不主动的原因,继而提出了解决方案。
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
一、学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相信、尊重学生。
在工作中,我们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真心换得学生的诚意。
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这样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师生的情感融入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能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从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老师的信赖。
这份情感,将有助学生的学习。
2、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
倾听时要做到: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3、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
小学数学课堂展示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展示教学策略探究【摘要】:课堂展示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集中体现,不仅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还能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观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其在接收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展示自身。
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成为课堂展示的引领者,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展示;小学数学;思考能力前言教育教学工作者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顺应新课程的改革,在教学中落实课堂展示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本文将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课堂展示教学对数学教学的意义,以课堂展示教学为出发点,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展示的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展示教学现状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国家教育教学课程模式也出现众多的变化。
许多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理念时,教育教学工作者十分关注高效课堂,逐渐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管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教师,均希望从各个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究,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
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摆正思维的主体,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在日常生活、学习上数学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小学数学课堂展示教学的意义2.1创新教学方式课堂展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且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教育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结果,常常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予以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展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能改变教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结果的现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独立思考、灵活表达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应试教育呈现的众多缺陷。
2.2革新教师以往的教育观念“填鸭式”教学是以往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堂中属于被动者,而教师属于主动者。
课堂展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6)
课堂展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甚至家长、老师都觉得这门学科比较难,容易令人望而却步。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而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AA4815课堂展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和事例。
一、AA4815课堂展示的概念和特点AA4815课堂展示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和我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
AA4815教学模式共分为四个阶段即:A- 激发想象力,A- 分享所学,4- 思考与探究、8- 象征与运用、15- 反思与总结。
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会依据老师设定的话题或问题来探究和构建自己的知识,通过展示和讨论,相互学习和促进。
AA4815课堂展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式教学AA4815课堂展示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老师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会在一定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探究和找到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集体合作AA4815课堂展示是一种集体合作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需要通过讨论和协作来解决问题,寻找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且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促进。
3. 多元化表现形式AA4815课堂展示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传统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成果,比如说PPT、视频、手抄板等,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AA4815课堂展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1. 集体讨论在AA4815课堂展示中,集体讨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在讨论中吸收并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知识。
小学数学课的互动模式构建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课的互动模式构建策略探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互动模式与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教师需要制定恰当的讲解策略,以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需求。
一、构建多元化的互动环境在互动模式构建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互动环境,例如动态图片、交互式应用程序、实物或视频资料等。
这些媒介素材不仅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加直观,而且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应用游戏化概念增强学生参与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因此教师需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度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这方面,可以使用游戏化概念,例如制作在线游戏和竞赛,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探究等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使用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口头交互来传达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视听资料掌握产品的工作原理等内容,通过数字立体游戏探索数字概念,以及通过虚拟实验等方式进行数学探索。
四、积极参与学生的反馈和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模式构建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应该能够及时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反馈信息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可以从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中得到更多的正向激励和认同感。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模式构建需要在多元化的互动环境、游戏化概念、多元化的互动模式以及积极参与学生的反馈和讨论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这些探讨和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效果和教学质量。
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策略
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策略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抽象化概念,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初始阶段,而学生的交流展示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之后,就会自然形成对问题解决或活动过程的独特认识和体验,这时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升华,是培养学生能力、展现才能、树立自信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在目前的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纷纷研究新的授课模式,比如加入“交流展示”这个互动环节,增加沟通和趣味性,以期改变传统僵化且效率低下的授课模式。
但是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在调整和改进教育理念,推行“交流展示”环节的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固定思维。
教师由于害怕超出自己可控范围,事先设计好交流展示的模式,遏制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也缺乏参与感。
2.范围有限。
许多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到交流展示环节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机会和锻炼。
少数参与的学生受制于教师布置,并未真正表达自身观点,表演成分严重。
3.缺乏统筹。
在分组讨论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所处的位置,人员构成不合理,难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思维灵感。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交流展示”环节的策略1.明确主角,激发兴趣教师首先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抛开固有的观念,明确自己在“交流展示”环节的地位。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自身角色,让学生成为主角,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引导和协调学生在“交流展示”中的表现,培养师生默契,搭建展示平台,从而让学生在此环节中获得更全面的个人提升和知识储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交流展示的兴趣以及分享的欲望,让学生活跃起来。
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语言艺术,采用符合当下情境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充满知性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展示。
2.合理分组,分层指导针对班级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交流展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小学课堂中展示交流实施对策
小学课堂中展示交流实施对策近几年来,教育研究者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展示情况越来越重视,各式各样的展示交流模式层出不穷,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小学学科是基础学科,其展示交流的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本门学科的教学效果。
那么,小学学科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感到困惑,在困惑中我们也寻求着展示交流效果最佳的方法。
我认为展示交流必须在课前预习、任务明确、精讲点拨这三方面下功夫。
一、课前预习是展示交流进行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我们老师只有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有问题可交流。
这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成功的预习有两大作用,其一: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
其二: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而预习正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
当然要想预习有效,必须有一定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预习内容的要求清晰明了大多数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通常是一句话,即“预习课本多少页至多少页”,也就是让学生看看书,预习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要求不清晰。
导致学生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到位,预习层次不齐,大多敷衍了事,印象不大,极少数较为认真。
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预习就无所谓了。
我们老师可以前一天精心编写学生的学习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一方面增强了预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老师学习案上的预习问题时,必然要利用课本知识,从而能够掌握基本内容和方法,便于课堂中的展示交流;再者,在预习课本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一些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在上课时势必会关注这些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也就不攻自破。
2.预习内容的检测及时到位我认为光有学生的预习还不够,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自学看懂了一些,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展示模块的策略研究
作者:尹菊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年第09期
“交流”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相互沟通。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
课堂交流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有效的课堂交流是优秀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
一、加强研究学习,认识交流作用
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课堂交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它可以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广泛性。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使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结论,渐渐地互相配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果趋于完美。
课堂交流还是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有所差别,例如,有的学生容易掌握难度较大的,但对简单的问题由于不能激发他的挑战性,因此掌握得并不好。
通过课堂交流,老师可以掌握一个学生、一个群体的反馈,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交流,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变得更加宽容和谦虚;同时学会组织协调、学会情感交流、学会团结交往、学会取长补短、学会谅解接纳、学会奋力拼搏,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另外,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互助”“合作”“合群”“民主”以及“求实”“求是”“求真”等道德观念和时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并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集体负责的精神。
二、寻找薄弱环节,确立交流重心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和交流,学生常常是在没有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前提下,被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学生的情感和内在的思维没有真正提炼。
教学中,针对不同个性、不同性别、不同经历的学生,老师一定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性差异,因学生个性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全面发展,以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这就要求老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平等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的差异而厚此薄彼,不能只顾优生,对差生歧视或放任自流,要记住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很好地研究教育规律,既要注重学生的共同点,又要照顾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另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教育机制,讲究教育艺术。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公正。
要用爱换其心,用真动其情,用理激其志,用严导其行。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得人有千面,法有千种,针对个性,恰如其分地开展教学,使不同差异的学生获取相同的爱心、相同的关怀、相同的呵护。
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就一定能使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个性也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增强交流趣味,提升交流成效
通过本文前面部分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交流很重要,老师改变方式方法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因材施教。
要根据学生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交流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课堂交流中,“趣味”必不可少。
如,在教学“体积”时,可以先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精彩的画面,动态的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得很入神,全神贯注地观看乌鸦把石子投到瓶子中,瓶子里的水面逐渐升高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交流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瓶子中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从而让学生们的交流成为有源之水,并且能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通常的课堂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老师点名和小组交流,能否从交流的组织形式方面探索增加交流的趣味性?实践证明,无论是老师点名还是小组交流,都可能让一部分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老师不会点到我的名字,小组交流中派个“学霸”代表一下。
课堂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考虑“丢手绢”的形式,即由老师或学生随机抽取一人回答问题,无论这个学生回答正确或者不正确,都由这个学生决定由谁进行补充回答或回答下一个问题。
这样既能让更多的学生时刻准备着,也能够提高课堂交流的趣味性。
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提问自己的朋友,而有的学生可能提问自己的“仇人”;有的学生可能提问能够回答正确的人,而有的学生可能提问不能回答正确的人,并且,取得下一个回答人的决定权,可以激发一部分学生的回答主动性,能够打破老师提问的默认范围,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处于随时可能被提问交流的状态,而积极主动投人问题的思考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