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课件
光光
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氧气是光 合作用的产物。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观察下列植物叶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问题: 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检验这些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产物?
1、从一种或几种斑叶植物上摘取 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 中,将小烧杯置于由绿色变成 黄白色 后,取出叶片用 清水 漂洗 。
叶片变成黄白色
6、将漂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 滴加几滴 碘液 ,片刻后,再用清水洗 去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漂洗
滴加碘液
得出结论: 1、绿叶只有在光下合成淀粉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原理: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分)的颜色是_黄_白__色_(_或没有变蓝色) __,原因是 _没_有__进_行_光_合__作_用_(__或_没_有_产__生_淀_粉__)。图中B处颜色是___蓝_色__,原 因是_______进_行_光__合_作_用_产__生_淀_粉____。图中C(银边)的颜色 没有变蓝,说明_叶_绿_体__(_或_叶__绿素)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重要条件。
2、待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 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到培养皿 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3、用清水漂洗把叶片上的碘液冲 掉,观察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 部分,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表格 中。
实验分析
结果 植物
银边翠 银边 天竺葵 彩叶草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蓝色
白/彩色部分
黄白色
蓝色 蓝色
黄白色 黄白色
思考:为什么下列植物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一

光合作用一

谢伯尼实验
back
导航
Go
谢伯尼实验
谢伯尼发现植物在光照下才能(释放气体)更新空气。
光照
产生气体
暗处 不产生气体
英根豪斯实验示意图
1碳酸氢钠的作用? 2点燃说明什么? 3有光没没光对比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果 植物
银边翠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白/彩色 部分
蓝色 蓝色
黄白色
黄白色
在(光照)条件下,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研讨互动 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 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提问过渡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 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 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普里斯特利实验
A组:
B组:
分析研讨 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 深入思考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 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 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 同的实验结果呢?
BACK 光能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光能
有机物+氧气
物质上把CO2和H2O 转变成有机物
3.5 光合作用 的实质
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 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பைடு நூலகம் 1864年
萨克斯
思考:1.1864年萨克斯欲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淀粉。现提供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黑纸片,酒 精、碘液等材料,小组讨论后,请帮助他设计该实验, 叙述其实验过程。
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得到相反结论:绿色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植物生理-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光合作用

景天酸代谢途径(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 CAM途径)
这是干旱地区生长的景天科、仙人掌科等植物具有的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


A
CAM植物气孔运动的特点:
B
夜间气孔开放 CO2与PEP形成OAA,表现为淀粉减少,苹果酸增加,细胞液变酸
C
白天气孔关闭 苹果酸释放的CO2进入C3途径,合成淀粉,细胞液酸性减弱
2.影响chl合成的外界条件
3.植物的叶色
叶片出现红色是由于花色素积累的缘故
植物的叶色是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取决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光合作用的机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
光合作用的起点。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化学反应。原初反应速度极快,为10-12-10-9s,可以在液氮温度下进行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
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是不断地进行代谢的。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以谷氨酸与α-酮戊二酸为原料,合成δ-氨基戊酸(ALA)开始的 ,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形成的
光照
温度 最适温度30℃ 左右
水分 与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
氧气
矿质元素:N、Mg、Fe、 Cu、Mn、Zn
01
03
02
04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化学成分 1.叶绿体(chloroplast)结构
PART ONE
thylakoid
grana
stroma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椭圆形。每个叶肉细胞约有20-200个叶绿体。每个典型的叶绿体约有40-60个基粒,每个基粒约有10-100个 类囊体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植物能够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点燃的蜡烛和植物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 植物

植物和小白鼠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小白鼠 ,植物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普利斯特利实验
正常燃烧
正常的活着
熄灭死亡
正常的活着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装置经过 、光下照射, ,滴加碘液后发现,甲装置中叶片 ,乙装置中叶片 。实验结果显示,甲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乙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说明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1.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重点、难点)2.能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农业生产现象。(重点)
实验步骤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小白鼠
B
C
11.某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土、施肥D.在大棚内放置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人教版)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人教版)
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
状况。
水中出现气泡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卫生香复燃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三、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圆圈内的叶片就 没有水供应了
银边部位不 变蓝
光合作用示意图
光二合氧作化用碳表+达水式:光
有机物 + 氧
(原料)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产物)
五、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问:在农业生产上,应怎样才能提高产量呢? 1.合理密植。 2.延长光照时间 3.增加光照强度 4.提高植物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等方法。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 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 主体: • 场所: • 条件: • 原料: • 产物:
绿色植物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对照、单一变量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二氧化碳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方案一: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植物生理学 4.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  4.光合作用

组成:由核心复合体、 PS ΙΙ捕光复合体和放氧复合体 (OEC)组成。
核心复合体:由6种多肽组成。 其反应中心=Tyr+P680+pheo
捕光复合体:LHCΙΙ
放氧复合体:OEC,位于PS ΙΙ的类囊体膜腔表面,
由多肽和与放氧有关的锰复合体、氯和钙离子组
成。水在光照下经过PS ΙΙ的作用,发生水裂解,
(二)光系统
1 红降现象:
2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 3 光系统:光系统Ι (PS Ι )、光系统ΙΙ (PS ΙΙ ) PS I 为小颗粒,存在于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的非垛叠区。 组成:反应中心P700、电子受体和PS Ι 捕光复合体三
部分组成。 光反应:适合长光波反应。
PS ΙΙ
其颗粒较大,受敌草隆抑制。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
(二)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膜 外膜:透性大 内膜:透性小,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的屏障。
组成:主要为可溶性蛋白质(酶)和其它代谢活跃的
基质
物质,呈高度流动性状态,具有固定二氧化碳
(间质)
的能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即淀粉的形成与
贮存是在此进行的 。)
嗜饿颗粒(滴)(脂滴):是一类易与饿酸结合的颗
粒,其主要成分是亲脂性的醌类物质。功能是:
叶绿素a/叶绿素b=3/1 叶黄素/胡萝素=2/1
2 红色: 气温、可溶性糖、花色素(红色)
3 黄色:
叶绿素受破坏
光反应:在光下, 1 原初反应(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
在叶绿体的类囊
换的过程。)
体膜上进行的, 由光所引起的光
光 化学反应。实质
光能 原初反应
电能(电子)
(光量子)
2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指把原初反应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和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能力方面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三、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四、教学准备:课件,演示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问:回顾上节课的实验,绿叶在光(淀粉)。

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答:光是绿叶制造淀粉的必要条件。

问:实验还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植物细胞所需要的有机物是自己制造的。

板书:光有机物引言: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复习,回答,概括结论。

倾听思考,阐述想法。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概括结论。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讲: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科学家都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合教材、课件,展示经典实验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活动一】:想一想,议一议引导学生阅读海尔蒙特实验过程的资料,课件展示思考题。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以小组为单位,对经典实验进行分析讨论。

阅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并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利用资料的能力、是否忽略了什么?【活动二】:课件展示普里斯特利实验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氧气
3、用一句话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叶__绿__体___,利用_光__能___, 把_二_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有___机__物_(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_氧___气__的过程。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物质变化: 无机物(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光合作用原料探究--海尔蒙特实验
每天用雨水浇灌
五年后
树苗:2.5kg
树苗:83.5kg(增加80kg)
土壤:20kg
土壤:19.9kg(减少100g)
结论: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该实验忽略了空气的因素。
能量转变: 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条件:
气孔
筛管由上 往下运输:
导管由下 往上运输
1分钟默写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表达式: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叶__绿__体___,利用_光__能___, 把_二_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有___机__物_(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_氧___气__的过程。
实施计划
装置一
暗处理
装置二
光照
装置一
装置二
碘液染色
酒精脱色
探究性实验
无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氢氧化 钠溶液
清水
安装 实验 装置
暗 处 理
光 酒精 漂 滴 照 脱色 洗 碘

观 察
实验结果:含氢氧化钠装置叶片 不变蓝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含清水的装置中叶片 变蓝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讲解文稿演示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讲解文稿演示
(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 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D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3.(2015•无锡)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 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 体是( A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间作套种
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 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生长 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为动物和人提供食物来源。 ②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为 些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③ 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即 碳——氧平衡。
总而言之,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是食物来源, 能量来源,以及维持碳——氧平衡。
一、海尔蒙特实验: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普利斯特利 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表达式
三: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 和 水 。条件: 光 。 发生部位:含有 叶绿体 的细胞中。 场所: 叶绿体 。 产物: 有机物(储存能量)和 氧气。
照,又不互相遮挡。( √ )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 和产物。
1.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 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B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2014江苏无锡)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 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3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3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光合作用过程(Ⅰ):光的吸收
一、光反应和碳反应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3大步骤:1)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3)碳同化(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第一、二个大步骤基本属于光反应,第三个大步骤属于暗反应(表3-2)。
2.C4途径的类型
根据运入维管束鞘细胞的C4化合物和脱羧反应的不同,C4途径有3种类型(表3-3,图3-18)。
3.C4植物的光合特征
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其原因可从结构和生理两方面来探讨。
①结构与功能是有密切关系的,是统一的。C4植物叶片有“花环型”结构。
②在生理上,
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PEPC对底物HCO3-的亲和力极高(是Rubisco60倍);极低的CO2供应就可满足它的需要。
②已从叶绿体分离出两个光系统,每一个光系统具有特殊的色素复合体及一些物质。光系统I(简称PSI)的颗粒较小,直径约11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非叠合部分;光系统Ⅱ(简称PSⅡ)的颗粒较大,直径约17.5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就在.这两个光系统中进行。
二、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
C4植物由于有“CO2泵”浓缩CO2的机制,降低了光呼吸;提高了BSC的CO2浓度,抑制了RuBisco氧化反应,降低了光呼吸;光呼吸酶主要分布在BSC细胞,即便是有CO2放出,也易被PEPC再固定。
第二节叶绿体及光合作用色素(chloroplastandchloroplastpigments) )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细胞器。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一)叶绿体的结构(Struture ofchloroplast)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4.2 导入新课
工教作学背回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示例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
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示例二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
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2.如图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 ( C)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3.(2015·长沙)土豆富含淀粉,将发展成我国的第四大主粮,形成淀粉 的原料是水和( B )
A.氧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无机物 4.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D ) 二氧化碳+水叶――光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文字您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您的内容 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4.3 出示目标
工教作学背回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 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有__机__物__;二是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_化__学__能,并储存在它制造的_有__机__物__中。
9.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农业上应用时,要做到__合__理__密__植__,让植物的叶片
充分地接受_光__照___,提高__光__合____作用的效率。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第一节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光合作用效率的概念以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措施和原理(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中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关键是要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整体上建立起知识的联系。

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要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两方面考虑,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的STS思想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模式设疑激趣——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思路以问题引导学生,以历史文献吸引学生,以生产实践带动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言民以食为天。

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要素——粮食却面临着日益短缺的严重局面,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二、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得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CO2+H2O(CH2O)+O2从化学反应式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总反应式,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成量,我们可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光合作用的条件看:1.增加光照,可以:(1)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复种指数;(2)增加光照面积,进行合理密植;(3)控制光照强弱。

2.增加矿质元素的供应,提高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

3.控制温度,大棚作物白天可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看:1.增加作物周围二氧化碳浓度。

2.合理灌溉,增加植物体内的水分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结论,确定本节课的中心:说古论今谈如何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初一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初一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P121想一想,议一议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要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 么联系呢?
(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 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
2.P122插图 (1)我们看到,普利斯特利实验其实是由四个小的 实验构成的,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D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
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A
A、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D、氮气
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 碘液,发现B、D部分变 蓝色,A、C部分未变蓝 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五.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充分利用光照 (1)合理密植 (2)进行套种(立体种植)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六.分析实验结果
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 的原料?
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 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二)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 到了什么?
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 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 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 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 现象,为什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1节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1节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1节知识点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发现史:海尔蒙特柳树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g。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重除了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主要是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忽略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蜡烛熄灭,小白鼠死亡。

分别在两个装置中加一盆植物——蜡烛没有熄灭,小白鼠正常活着。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3、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4、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5、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来自空气中,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水来自土壤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由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细胞)。

6、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7、光合作用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8、光合作用的意义:(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养育了其它生物。

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9、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西瓜,为了提高产量,瓜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农业上可采用合理密植等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大光照强度。

③温室种植蔬菜可增施气肥或有机肥,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产量。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

第一
从第一三单线态回到 基态所发出的光
(四)光合色素在光合作 用中的作用
• 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 上,光合色素总的作用就是吸收、传递 和转换光能。
• 根据光合色素在光合中的作用(功能),
光合色素可分为两类,反应中心色素 和聚光色素。
(五)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
1.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非常复杂 2.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因素 (1)光照 (2)温度 (3)矿质元素 (4)水分
• PQ + 2H+ 2e PQH2
3) Cytb6-f复合体 • Cytb6-f复合体包括三种
电子传递体,Cytb6, Cytf,Fe-S蛋白。
4)PC:质体蓝素,含铜蛋 白质。
• 特点:可在类囊体腔一侧 移动,通过Cu+的氧化还 原传递电子。
5)PSⅠ的电子传递
PC

初 反

P700 P700*
Melvin Calvin, (1911-1997) Nobel Laureate, chemistry, 1961
• 照光60秒:14C分布于许多化合物中,有C3、 C4,C5,C6,C7化合物。
• 缩短到7秒时:几乎所有的14C集中在一种化合
物上
PGA(3-磷酸甘油酸)
确定了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 (PGA)。由于PGA是三碳化合物,所以这一途径被称为
(3)色素(Pigments):叶绿体色素。
二、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
1 叶绿素:Chlorophyll,Chl
a.分类
Chla:蓝绿色,大部分用于捕光,少部 分用于转化光能
Chlb:黄绿色,全部用于捕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在老叶上表现为缺绿,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钾元素能促进糖类物质运输到储藏器官,并促进储藏器官合成多糖,例如,种植马铃薯、水稻、小麦等以收获淀粉为主的作物要多施钾肥。植物缺钾时,蛋白质分解,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卷曲,茎杆易倒伏,抗旱抗寒能力降低。
另外,不同的光质对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也有影响。例如,在蓝紫光下光合产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多;在红光的照射下,光合产物中的糖类含量较多。
【学生活动】分析在作物壮秧的时候,塑料大棚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薄膜较好。
结论:蓝色。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日光温室种植果蔬已成为我国优质高效农业的一枝奇秀,日光温室中如何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呢?
【学生活动】讨论磷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结论:
1.生物膜结构的组成成分磷脂中含有磷元素。
2.磷元素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
3.磷元素是ATP和NADPH的组成元素。
【教师补充说明】磷元素还直接参与糖类的合成和分解,例如,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物中的C3和C5都含有磷元素。在有氧呼吸中,葡萄糖首先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植物缺磷时,生长缓慢,叶片呈暗绿色,某些植物的叶片还呈红色和紫色,且在老叶最先表现出来。
结论:
1.氮元素是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而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氮元素是ATP中腺苷的组成元素。
3.光反应的电子受体NADP+含有氮元素。
4.核酸中有含氮的碱基。
5.吲哚乙酸中含有氮元素。
【教师补充说明】叶绿素中也含有氮元素。由此可见,氮元素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氮元素有生命元素之称。当氮元素供应充足时,叶片大而鲜绿,光合作用旺盛,产量高,因此种植叶菜类的蔬菜,应多施氮肥。但是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叶片徒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如果植物缺氮,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绿素含量少,叶子变黄,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6.日光温室可与养殖场的鸡舍和猪圈相连,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用于动物的呼吸作用。
【教师补充】温室中还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硫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当全球范围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无限制地提高时,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3.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关键是要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整体上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要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两方面考虑,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STS思想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模式
2.增加矿质元素的供应,提高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
3.控制温度,大棚作物白天可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看:
1.增加作物周围二氧化碳浓度。
2.合理灌溉,增加植物体内的水分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结论,确定本节课的中心:说古论今谈如何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阳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阳光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使千姿百态的植物界得以郁郁葱葱,植物为人类及所有动物制造有机物,使其得以繁衍和生存。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阳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对于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早有记载。例如:《周礼》中记载:“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诗经》中说:“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第一节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教学过程》相关的文章。
第一节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教学过程
1.知识方面
光合作用效率的概念以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措施和原理(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中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活动】讨论并分析回答。
结论:会促成温室效应的出现,使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气候异常。(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讲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如N、P、K、Mg等,这些元素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都有哪些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氮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讨论的中心)。
得出结论:作物需要良好的通风,使大量空气通过叶面,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系吸收的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把植物种成一定规格的行列,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植物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使流动的空气送进农田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四面八方,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效手段。《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古书中还记载:“种植桃、李、梨、柿三丈一树,八尺为行,果类相从,纵横得当。”“通风见日,实大而美。”即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作物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作物增产。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呢?
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占空气体积的0.03%,当植物旺盛生长时,所需的二氧化碳就更多,若只靠空气中二氧化碳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满足不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那么,如何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呢?
【学生活动】就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哪些植物是阳生植物,哪些植物是阴生植物。
【教师总结】我们应根据植杨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例如,古书中记载:梧桐“阳木也”,“桐之性皆恶阴、寒,喜明、暖,阴寒则难长,明暖则易大。”又如古书中对荔枝、龙眼的阴阳特性也有记载:“荔枝属火,宜使向阳;龙眼属水,宜向阴”“当日荔枝,背日龙眼。”可见掌握植物阴阳之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是栽培成功。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合理施肥?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讨论如何进行合理施肥。
结论:
1.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肥规律施肥。
2.可以进行根外施肥。
3.与豆科植物进行间种和轮作,提高土壤的肥力,使植物获得更多的氮肥。
4.发展生态农业,动物的粪便、沼气池的沼渣、养鱼塘的塘泥、河水表面的藻类(因为含有能固氮的蓝藻,因此含有大量的氮肥)等均可作为肥料。
二、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得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CO2+H2O(CH2O)+O2
从化学反应式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总反应式,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成量,我们可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光合作用的条件看:
1.增加光照,可以:(1)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复种指数;(2)增加光照面积,进行合理密植;(3)控制光照强弱。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1.施用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2.使用农家肥,可以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活动增强,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秸秆通过深耕埋于地下,也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使用NH4HCO3肥料,既可以为植物提供铵盐,又可以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5.温室作物也要合理密植和通风透光。
5.将植物秸秆尤其是豆科植物的秸秆进行深耕翻压,也是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教师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注重并大量施用有机农家肥料的历史源远流长,《齐民要术》中指出豆类植物是作物最好的前茬,如“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并总结了20多种轮作的方法,充分肯定了豆类植物轮作的地位,使我国的传统农业走上了种地养地的道路。我国有“庄稼要长好,底粪要上饱”,“庄稼上底粪,粮食打满囤”,“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的农谚,足以说明矿质元素对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作用。但是过多地使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板结,使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生态农业。
设疑激趣——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教学段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以问题引导学生,以历史文献吸引学生,以生产实践带动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要素——粮食却面临着日益短缺的严重局面,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学生活动】翻译以上两句古汉语,并分析其中的含义。
“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意为树木有的喜阳光,适宜种在阳光充足的山南,有的喜阴暗,适宜种在光线较弱的山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为梧桐生长在那朝阳的地方。
【教师活动】以上两句古汉语反映了古人对多种植物的阴生和阳生之性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有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强的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类植物属于阳生植物。有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大强的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也就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类植物属于阴生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