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行为评估在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每个人都有其基本 的需要 , 如衣食住行 、 社会地位 、 社会 关 系、 尊严等 , 然而不幸 的是智力 障碍( 障 ) 童的基本需要 往 智 儿
往得不到满足 , 这就使得他们经常以问题行为作为他们 获取 基
本 需 要 的 一 种方 式 。
没来上课他 就会问教师“ 某某不见 了” 有 时候不能正确地使用 。 “ 、我” 你” “ 等人称代词 , 也不能让别人 明白他 自己的想法。 同同经常会摇头晃脑 、 东张西望 、 动双手 或到处乱摸乱 摆 碰, 也会随便 翻看别人的东西 等 , 如果别人对他有攻击行为 。 他
同同来 到新学校 , 第一 次离开家过学校集体生 活 , 比较恐 惧和不适应 , 感到危 险很多 , 非常紧张 , 导致其攻击行为增多。 3 资料收集
20 0 8年 1 2月 2 2日( 星期一 ) l 至 2月 2 8日( 星期 日)采用 ,
12 研 究对 象曲行为表跣 . 他能遵从一 般的言语指示 ,对表 达指示或 者愿望 的短句
行为功能进行分析 。 制订相应 的处理策略, 对处理后行 为进行评鉴 , 取得 良好的效果。 关键 词: 智障儿童 ; 问题行为 ; 个案
中 图分 类 号 : 5 6 G 2.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 14 (0 0) - 18 0 1 7— 26 2 1 1 . 0 - 3 4. - 0
同学的歧视 、 排斥 , 自信心低 下并 出现了攻击行为。
24 环境 因童 .
单语言的同同用狗 叫代替他的言语表达 , 歪头斜视成 了他 的习 惯动作。有 一次遭父亲无辜的毒打后他 出逃 了, 被找到时就像 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卧” 蜷 在一个杂草垛上 。他 1 O岁时大伯供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概述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概述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概述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是指对出生之后发现智力发育不正常的儿童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干预,以促进其早期的康复和发展。

早期康复评估是个多学科综合评估的过程,旨在确定儿童的功能发展水平和特殊需求,并为儿童和家庭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

早期康复评估的目标是为智力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尽早的干预和康复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评估过程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评估:包括儿童的身体状况、发育程度、听力、视力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儿童身体状况和发展水平的评估,可以提供有关其生理功能和潜在康复需求的信息。

2.心理评估:评估儿童的认知和智力水平,以确定其智力发展程度和学习能力。

心理评估通常涉及智力测试、发展评估和行为观察等方法,以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

3.社交和情感评估:评估儿童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互动、情绪调节和适应能力等。

通过评估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可以了解儿童在社交环境中的表现,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

4.功能评估:评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水平,包括自理能力、运动能力、沟通能力等。

通过功能评估,可以确定儿童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水平和康复需求,为康复干预提供指导。

5.家庭评估:评估儿童家庭的需求和资源,了解家庭对于儿童康复的期望和态度,以及家庭的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源。

家庭评估的目的是为家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并与家庭合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

评估结果将成为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的基础,包括为儿童提供早期康复和教育服务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早期康复干预注重提供多学科综合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以促进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估过程,旨在确定儿童的康复需求和潜力,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支持。

早期康复评估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智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研究

智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研究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 不良行 为 矫正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遗传与后 天早期教育的不当及缺陷,往往会养 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对智力 障碍儿童的成长影响严重及矫正教学 的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 要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得当,智力障 碍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还是可以取得 很好的效果。
一、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行 为矫正概述
(三)转移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 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发生不良行为 的原因除了先天性的脑损伤造成的智 力障碍,另外大多数智障儿童在其后 天成长环境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 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导致因素有很多, 例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 等,这些因素给智力障碍儿童造成了 一定的心理问题,智障儿童的很多不 良 行 为 都 是 由 于 其 心 理 问 题 导 致 的, 例如咬指甲、吃手指等。为此,在特 殊教育的工作者以及相关的教师对这 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地发现并对其进行 引导,进而使智力障碍儿童改善自身 的不良行为。例如:在智障儿童咬指 甲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可爱的小玩偶 或 者 利 用 游 戏 等 转 移 他 们 的 注 意 力,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一旦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 我国的智障人口截止到 2018 年已 将近两千万,其中有一半的智力障碍 患者是青少年及儿童。智力障碍儿童 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首 先是智力方面,表现为呆滞、反应迟 钝、智力低下、胡言乱语等,其在身 体 发 育 方 面 也 与 正 常 儿 童 有 着 不 同, 一些智力障碍的孩子由于脑神经的发 育迟缓身体机能发生改变,在身材方 面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 在样貌方面也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的 差异,比如唐氏综合征患儿,具有独 特的样貌特征。智障儿童在行为上也 与普通正常儿童有着不同之处,他们 往往由于脑导 Xueshengfazhanzhidao

功能性评估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功能性评估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故 事 的时候 离开 座位并 且 发 出叫喊 声 ;在 自由活 动
的时间 。贝贝咬了文文一 口。 ”这样的描述有利于
二、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定义和意义
( )功 能性行 为评 估 的定 义 一
教师和 家长 对 问题行 为进 行仔 细 的观察 。这 一步骤
要求评估者通过各种数据收集方法 ,获取与问题行
[ 关键 词 ]幼 儿 攻击性行 为 功 能性行 为评 估 干预 应 用



攻击性行为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 东西 , 无理起哄等 ,这会引起骚乱 ,影响秩序 ,导 种 比较普遍的问题行为。这种 问题行为不仅对被 致 活动不 能顺 利进 行 下去 。二 是破 坏他 人 物 品的攻
2l
逐渐 转变 为敌 意性 攻击 方式 为 主 。这 种敌 意 的攻击 料 ,准 确地勾 画 出 问题行 为 的特征 ,并 对 问题行 为
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 ,如几个幼儿在一起玩 ,其 进行操作化定义。比如 : “ 丁丁在老师教小朋友讲 中一个幼儿打另一个 ,惹他哭 ,这是敌意的攻击 。
具 体 的 方 法 包 括 间 接 法 、直 接 评 估 法 和 实验
as s et s s n)就是收集与 问题行为有关 的前提 和后 法 。间接法主要是通过访谈或问卷来获得信息。不 em 果 的过程 。这 些前 提和 后果 与 问题行 为 的发生 有着 过 ,访谈法受限于被访谈者的记忆效果 ,所以最好
为有关 的信息。包括问题行为本身 ( 如出现频率 、
,对 问题行为 的出现可能有预 行 为分析 的一 个基 本假 设是 不管 一种 行 为是否 强度 、持续时间等 ) 恰 当 ,它的发 生都 有合 情理 的原 因 ,且是 受不 同的 测和强化作用的相关事件 的信息。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问题行为评量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问题行为评量

问题行为评量一、检查与评量问题行为儿童的所有问题行为,几乎都可以采用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来处理,许多问题行为也就自然地可能成为行为改变技术所要处理的目标行为。

检查和分析问题行为是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首先要完成的一项重要程序。

该步骤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全面检查和细致分析问题行为,二是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行为改变技术所要处理的目标行为的界定,为下一步评量问题行为和制订行为改变方案做好准备。

(一)问题行为的涵义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的讨论,通常所说的“问题行为”,也被称为“偏离行为”(deviate behavior)、不良行为,或是“异常行为”、“变态行为”,一般是指人的行为显著异于常态,明显地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评价相违背。

一种行为是否构成“问题”,一方面在于行为本身,要看这种行为是否能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及维持个人的人格统整;另一方面也在于周围的人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会破坏个体人格的完整,干扰一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妨碍一个人对学习活动的正常参与和智力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它是一种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的表现。

儿童发生的任何问题行为,从本质上说都可以看作是一些适应困难的症状。

也就是说,儿童的所有问题行为可理解成是由于面临困难无法应对而引起。

为了满足需要,解除危机,他们不得不诉诸病态行为的方式来表达。

因此,任何症状,不论是尿床、偷窃、强迫、退缩,还是说谎、逃学、冲动,按照心理卫生的观点来领会,都应视为是一种求助的呼声。

这就是儿童问题行为的真实涵义。

(二)问题行为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马丁(G.Martin)和皮尔(J.Pear)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情形:1.行为不足(behavioral deficits)。

指人们所期望的且应该发生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即与多数儿童相比,儿童的某种行为表现得太少。

如有的儿童不爱讲话或很少讲话,有的不愿与同伴接触、交往,七八岁的小孩仍不会自己穿衣、洗脸等,都属行为不足的表现。

行为矫正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行为矫正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8
(2)白天带领该生进入他的宿舍;(3)白 天 将 该 生 的 日 常 生 活 用品放置在他的宿舍里;(4)白天带领 该 该 生 在 宿 舍 午 休,宿 舍中有两个同学午休;(5)晚 上 带 领 该 生 进 入 宿 舍 与 另 外 两 个同学一起玩,然后两 名 同 学 关 灯 睡 觉,该 生 离 开;(6)晚 上 带领该生进入宿舍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 玩,然 后 该 生 与 两 名 同学各自上床,保持不关灯状态下睡觉;(7)晚 上 带 领 该 生 进 入宿舍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玩,然后该生 与 两 名 同 学 各 自 上 床,关灯睡觉;(8)晚上带领该生进入宿 舍 与 另 外 一 个 同 学 一 起玩,然后该生与同学 各 自 上 床,关 灯 睡 觉;(9)晚 上 带 领 该 生进入宿舍,独自玩 玩 具,然 后 让 其 上 床,关 灯 睡 觉;(10)晚 上 ,让 该 生 自 己 进 入 宿 舍 ,关 灯 后 上 床 睡 觉 .
行为矫正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贠芳侠
摘 要:行为矫正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着 十 分 广 泛 地 应 用,能 够 有 效 纠 正 智 障 儿 童 的 多 种 行 为. 本 文 将 就 行 为 矫 正 在 智 障 儿 童 教 育 中 的 应 用 展 开 探 讨 ,重 点 通 过 案 例 介 绍 其 应 用 方 法 ,希 望 能 够 提 供 给 同 行 作 为 参 考 和 借 鉴 .
行 为 矫 正,其 本 质 上 是 利 用 有 效 的 学 习 和 训 练,使 个 体 的异常行为、不良情 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的 一 种 心 理 治 疗 技 术.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巴普 洛 夫 提 出 的 条 件 经 典反射理论;在智障 儿 童 教 育 过 程 中,有 着 广 泛 应 用 的 厌 恶 疗法、系统脱敏法,都 是 建 立 在 经 典 条 件 反 射 理 论 基 础 上 的 干预方法;二是斯金 纳 提 出 的 操 作 性 条 件 反 射 理 论;操 作 性 条件反射理论,也是 对 行 为 矫 正 技 术 影 响 最 深 的 理 论 基 础, 包括惩罚法、消退法、正强化法等,都是 建 立 在 这 一 理 论 基 础 上 的 . 此 外 ,班 杜 拉 提 出 的 社 会 学 习 理 论 ,20 世 纪 70 年 代 美 国出现的行为矫正理论等都对行为矫正技术有很强的理论 支持. 二 、行 为 矫 正 技 术 的 应 用

特殊教育论文:智障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特殊教育论文:智障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特殊教育论文:智障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特殊教育论文智障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摘要】智障学生通常伴有生理和心里的缺陷,经常造成其身心的不健全,从而引发其性格的扭曲,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行为,总是叫家长和老师难以对其进行教育。

本文通过对一名有问题行为的智障学生进行矫正,从中探讨,哪些方面会造成智障学生的问题行为,又该通过哪些相对应的方式去改善这些行为。

研究发现,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信息,分析问题行为,找出原因,通过家校合作,改变环境,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帮助其减少问题行为,健全人格~【关键词】智障案例问题行为一、案例背景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8月26日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中度智障原因:遗传家庭教养情况:父母都是智障人士,在家人的强烈阻止下,都无法避免他们的结合,家人抱着可能会生下健康孩子的希望,将这个孩子留了下来。

在孩子出生后,确认是父母遗传的原因,造成同样是智力障碍。

随后在没多久的时间里母亲就不知去向,离开了孩子,离开了这个家庭,至今下落不明。

小勇和父亲,一直由他的姑姑照顾,由于父子俩都是智障人士,父子之间感情淡薄,互动较少,性格都较为孤僻。

而姑姑照顾两个智障人士,心里和经济压力都较大,也无暇关心小勇,多半都让父子俩呆在家中,与外人接触也甚少。

受教情况:从没进过正常小学就读,一直以来都在特殊学校就读,也就是本校,从未变更过学校。

二、案例主题1、小勇的主要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如下:(1)脾气暴躁,具有攻击性。

小勇个子高大,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时候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他都会向同学以武力示威,脾气非常暴躁,同学都有些害怕他。

在老师面前,他虽不敢动手,但脾气仍旧是很大,会和老师顶嘴,在自己做错的时候,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非常反感老师对他的教育,经常老师刚开始批评他,他就发很大脾气,容不得老师说他一点不是,抵触心理非常强烈。

(2)不喜欢主动接触同学。

下课时,小勇经常是一个人在教室或者走廊转悠的,他会观察同学们都在干什么,但不会主动加入到同学之中,而他的眼神中,似乎还是渴望融入大家的。

例谈运用行为矫正法改变智力障碍儿童之不良行为

例谈运用行为矫正法改变智力障碍儿童之不良行为

摘 要 在特殊教育领域 , 行为矫正法正在越 来越广泛地被 应用。本文从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不 良行为入手, 通过具体 的案例分析 ,对运用行为矫正法提高智力障碍儿 童的生活 自理能力 、 社会适 应能力进行实践 总结和反 思, 以期对行 为 矫正法在特 殊教育领域的应用有所指导。 关键词 行 为矫 正 智力 障碍儿 童 特殊教 育 唐 氏综合
l e a ni r n g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a d a p t a t i o n t o c a r r y o n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s u mma r i z i n g a n d r e l f e c t i n g a r e i mp r o v e d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a p p l i c a -
t i o n o f t h e b eh a v i o r mo d i i f c a t i o n me t h o d i s e s s e n t i a l t o t he s pe c i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f e l d . Ke y wo r d s b e h a v i o r mo d i i f c a t i o n ; me n t a l r e t a r d a t i o n ; s p e c i a l e d — u e a t i o n ; Do w n S y n d r o me ;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中 图分 类 号 : G7 6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 0 4 — 0 0 6 4 — 0 2 往, 不 会 自己穿 农 、 吃饭等。 ( 2 ) 行 为过 度 。行 为 过 度是 指 某 一 类 行 为发 生 太 多 。如 上课下座位 、 侵犯别人 、 咬手指等。有些正常行为如果发生 次数太多也就变成不正常行 为了。 ( 3 ) 不适 当行为。不适 当行 为是指期望 的行为在不适宜 的情境下产生 , 但在适宜 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例如将牛奶带 进厕所去喝 , 离得很远大声地与别人打招呼等

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儿童用)标准化研究

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儿童用)标准化研究

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儿童用)标准化研究李毓秋;邱卓英【摘要】Objective To standardize 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ABAS)-II Chinese version to establish norm of ABAS-II Chinese version (6-18 years old). Methods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were taken. Results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 (6-18 years old) was developed. The norms of general scores, main domains scores and adaptive skill scoreshad been established. Conclusion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 (6-18 years old) can be appli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adaptive behavior for Chinese children aged 6-18 years. The standardized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 (6-18 years ol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US version.%目的:将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标准化。

方法采用ICF理论和心理测量方法对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ABAS-II)进行中文标准化研究。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一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一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一壹、前言身心障碍学生常因为生理及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种种行为问题,例如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刻板行为及特殊情绪困扰等。

这些行为问题在他人眼中看来或许并无意义,但其实却常常表达了学生想藉由行为问题与人沟通的目的。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和生活适应,也会干扰到其它同学或父母师长,造成父母及老师相当大的困扰。

因此,运用何种策略来改善发展性障碍学生的问题行为,一直受到相当的关心与重视。

然而行为问题的功能性评量即在找出潜藏在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及目的,以设计出能改善学生行为问题的介入策略。

本文先探讨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简介功能性评量的意义及目的,再说明其实施方式及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辅导实例,使老师能据以分析孤独症发生行为问题的原因,设计合适的介入方案。

贰、孤独症者的问题行为自Kanner在1943年首度提出Autism(孤独症)这个名词,虽然其成因仍未有定论,但孤独症者之特殊行为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依据美国精神医学会(简称APA)所主编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册(简称DSM-IV)之诊断标准,将孤独症归类为广泛性发展障碍(PDD)其行为主要特征如下:1.社会性互动方面有质的缺陷,并且至少具有下列四款规定中其中两款,才能合乎标准(APA,1994)(1)非口语行为有显著的障碍。

如视线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姿势规范社会性互动等行为使用上。

(2)无法发展出符合其发展水平的同侪关系。

(3)缺乏主动寻求与他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活动的行为。

(4)缺乏社会或情绪的互动关系。

2.沟通行为呈现质的缺陷。

3.其行为、兴趣及活动上呈现局限、刻板、重复的形式。

4.在三岁以前即在下列领域中,任何一项之发展迟缓或功能异常:(1)社会互动,(2)社会性沟通的语言使用,(3)象征性游戏。

由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项目中可以看出:孤独症学生最大的障碍点在于社会性互动与口语沟通能力的缺陷。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二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二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之功能性评量的应用二参、功能性评量的意义及目的功能性评量是一种收集问题行为数据并分析其功能的过程,主要包括行为评量与介入二部分。

它的目的是透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增进行为介入的效果与效率。

Oneil等(1997)指出,实施功能性评量的理由有二。

首先,有关何时、何地及为什么发生行为问题的讯息对建立有效的介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常能避免错误的介入计划发生。

其次,采用功能性评量处理严重行为问题是一种专业的标准。

因此,功能性评量是提供障碍儿童行为支持方案的一种专业标准。

功能性评量的结果主要在获得以下数据:1.确认行为问题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件、时间及情境等。

2.清楚地描述行为问题,行为的种类及定义、发生频率、关联性等。

3.确认维持行为问题结果(即行为问题的功能)。

4.发展出能描述特定行为,发生行为的特定情境及维持行为的结果或增强物的总结性叙述或假设。

5.收集直接观察资料以支持总结性叙述。

杨瑛认为功能性评量的功用有四:1.预测何时行为问题会或不会出现。

2.了解维持行为问题的原因。

3.找出预防行为问题出现的方法。

4.设计对行为问题出现时的对策。

因此我们知道利用功能性评量我们能了解问题行为的发生包括事前原因、目前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所以了解行为问题的来龙去脉之后,便可以针对问题行为提供介入方案或支持性计划,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行为问题。

近年来,功能性评量应用于介入孤独症儿童的研究相当多,且焦点多集中在与沟通有关的行为(如鹦鹉式语言、奇声、独语)或自我伤害行为(如打手、咬手)等的分析,以切确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意义、目的为何?个体所要表现的东西为何?基本上,由于功能性评量强调每一行为均有意义、有目的,因此以往在父母、老师眼中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毫无意义的」、「莫名其妙的」、「应该消弱、去除的」行为,透过功能性评量的结果,大多能找出这些行为的意义与目的,使得原本受忽视而不可取的行为,能在新的解读方法下得到理解与接受的机会。

功能性行为评估在我国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干预中应用研究

功能性行为评估在我国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干预中应用研究

功能性行为评估在我国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干预中应用研究摘要:功能性行为评估在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干预中具有较高的干预效应,是一种循证有效的干预方法。

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检索、分析,对功能性行为评估的价值、流程、实施方法和效度进行了探讨,为我国自闭症循证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行为评估;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现状中图分类号:G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3)10-0113-05(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00)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FBA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应用行为分析[1],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强调要了解挑战性行为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干预[2],以达到预防、消除挑战性行为,指导个体适当积极行为的目的。

FBA 作为一种链接评估与干预的循证实践的方法[3],能有效减少自闭症儿童的挑战性行为[4],且适用于国内教育情境中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干预,具有较高的干预效应[5]。

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大陆地区自闭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干预中FBA 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自闭症循证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以“功能性评估”“行为功能评估”“功能性行为评估”“功能性行为分析”“功能评估”+“自闭症/孤独症”“行为评估”+“自闭症/孤独症”“行为评估”+“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扰乱行为/情绪行为”“自闭症/孤独症”+“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扰乱行为/情绪行为”等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进行主题检索,检索年份为2000年至2023年6月公开发表的学术性实证类期刊文章。

初步阅读文献,剔除非学术性文章和非自闭症领域、非实证类的学术文章,共获得有效文章22篇。

特殊儿童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意义及目的

特殊儿童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意义及目的

特殊儿童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意义及目的根据上述行为的两个基本原理,如果我们能找出影响行为的具体情境事件,以及行为本身的功能和意图,再根据此种影响因素来设计行为问题的介入方案,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应用行为分析的研究者们发现,系统地改变引发问题行为发生的前因以及维持问题行为继续发生的行为结果,可以减少或者消除问题行为。

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就是这样一种搜集问题行为资料并分析其功能的过程。

奥尼尔(O'Neill)认为它是"一种搜集资料的过程,用以使行为支持计划达到最大的效率和效果”,台湾学者杨瑛则认为功能性行为评估是“一种探索使问题行为存在的可靠相关变数的方法”,相关变相包括三类:后果(consequences)(行为的动机、目的,功用等),前因(antecedents)以及情境事件(setting events)。

总而日之,功能性行为评估就是借由各种资料搜集的方法找出影响问题行为的各种功能性关系,为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案打下基础。

以往的行为评估,大多以“缺陷模式“为出发点,评估的结果大多是负面的指出儿童的诸多缺陷。

功能性行为评量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过程,从正面的观点设法提出对儿童直接有益的资讯,其目的是增加介入方法的效果和效率。

奥尼尔等人认为功能性行为评量有三项基本假设。

第一,功能性行为评量的目的不只是减少问题行为,更要了解这些行为的结构与功能,以便进一步发展适当的行为。

第二,功能性行为评估不只是看个人,更要分析行为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以预测何种情境下或何种条件下行为会或不会发生。

第三,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目标在于诊断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而发展为行为干预计划,而这个计划必须以个人的尊严为基础。

功能性行为评量就是透过资料的搜集,系统且客观地分析和评量儿童的问题行为,找出使行为问题持续发生的功能性因素。

基于行为矫正原理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矫正原理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矫正原理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一、个案简介乐乐,2002年出生,母亲在怀孕期间药物中毒,导致重度智力障碍。

使得他言语表达能力不足,讲话口齿不清,但语言理解能力较好,能够正常理解别人的言语。

父母离异,母亲再婚。

父母均为自由职业,由于平时工作较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重视,有问题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寒暑假期间把孩子寄养在姥姥家。

二、主要问题行为描述(一)精力旺盛,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行为不受控制。

好奇心强,上课时东张西望,课余时有意无意间好碰人家的东西。

(二)喜欢集体生活,经常爱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无意识的推推搡搡,好与人发生冲突。

(三)与同学发生摩擦时,乐乐总会进行习惯性的防卫,明明是自己的不是,却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一幅委屈的样子,问啥都不是自己干的。

(四)喜欢让人注意他,话很多,但说话的时候却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

老师走到他跟前,他会找话说:“老师,董健骂你了。

”我说:“是吗,啥时候骂的,”他回答:“浩浩摔东西了。

”(五)喜欢告状,只要老师多看他一眼,他肯定会说:老师,强强打我了,浩浩骂人了。

但脸上还是一幅无所谓笑嘻嘻的样子。

情绪变化快,刚才还是眼泪汪汪,现在又雨过天晴,破涕为笑。

三、确定终点行为通过多次观察,我发现乐乐的异常行为,在上课期间和课间活动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经常、反复的表现出来,并且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人际交往。

因此,被看成是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介入一定的干预措施。

终点行为定为:通过矫正转化,使乐乐逐渐减少异常行为的次数,回归到一般特殊儿童的行为水平。

四、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一)生理因素乐乐因药物中毒,导致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需求。

(二)家庭因素放任自流是孩子产生异常行为的源头,由于孩子可塑性强,易模仿他人,其父母由于工作时间的关系,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放任其不良行为。

另外乐乐喜欢看动画1片打斗的场景,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功能性评估在调适弱智学生不良行为方面的研究

功能性评估在调适弱智学生不良行为方面的研究

功能性评估在调适弱智学生不良行为方面的研究摘要功能性行为评估是一种搜集行为资料并分析其行为功能的过程。

通过晤谈重要关系人,直接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并假设行为的功能之后操作相关变项,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

关键词功能性行为评估;行为问题;直接观察;强化弱智学生不仅存在智力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良情绪与行为问题,例如:自伤、说谎、暴力、偷东西、以及课堂上尖叫等经常性的情绪失控。

对于弱智学生来说,消极的情绪、行为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可严重损害他们的生理健康。

通过研究,力求能够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使学生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适应生活,为他们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基础。

1研究的实施过程实施功能性行为评估的首要一步是材料的搜集。

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晤谈法,直接观察法,还有功能性分析。

1.1晤谈。

主要是通过面谈,询问个体或对个体很了解的亲人、老师来掌握个体的问题行为或不良情绪,是实施功能性评估的首要策略。

面谈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项目:①引发的问题行为是什么?②问题行为之前,正发生何种事件、情境或身体条件?③什么行为后果维持着问题行为?④维持不适当行为的后果⑤个体喜欢的对其具有强化作用的事情或食物。

⑥已用策略及效果。

1.2直接观察。

如果通过面谈,还是不能系统或者准确地掌握研究个体的行为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在功能性评估中最适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A-B-c行为分析法及功能性评估观察表。

这里详细介绍后者1.3发展结论性陈述。

经过分析观察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小童在走触板时经常玩手,个别训练时经常撞头。

发生问题行为的目的有获取注意,获得强化物,自我刺激,逃避任务等。

也可以总结出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等。

1.4肯定、修订先前的结论性陈述。

依照观察表,对先前所做的结论性陈述进行肯定或者修订。

1.5依照直接观察资料作决定。

依照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和分析观察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性陈述,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干预计划,进行积极行为支持,帮助个体建立并表现良好的适应行为,消除问题行为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这时我们 可 以认定 其行为功能 为正强化 。 ,
( ) 强化 的 功 能 二 负
负强 化功能是 指儿童 的问题行 为 主要 由负强化 结果来 维持 , 具体 的表现形 式包 括逃避 学 习任务 、 逃避 成人 障碍儿童 常常为 了回避 或逃避厌恶 智力 刺激 和事 件而 出现 此类问题行 为。
的 干预 效果 。本 文对智力 障碍 儿童 问题行 为常见 的功能、 问题行 为功 能性评估 的一般 流程做详 细 的介 绍 , 并在此评 估基础上
制 定智力 障碍 儿童 问题行 为的干预策略 。
关 键 词 : 力 障 碍 儿 童 问题 行 为 功 能评 估 干 预 策 略 智
问题行 为在智 力障碍 儿童群体 中是 一种较 为普 遍的现 象 。在 我 国临床研究 中发现智 障儿 童较 常见 的问题行 为有 多 动注意力缺失 , 冲动 、 攻击 、 自伤行为 , 缩行为 , 退 性行为异 常, 反社会行 为 , 异食行 为 , 等等 。国 内研究者 祝新华 19 年 90 对浙 江省 1 6 家庭 、4 3个 3 名任 课教 师的调 查发 现 ,弱 智儿 童 问题行 为发生率 超过1 %的有 1 项之 多 , 0 6 它们 分别是 注意力 分散 、 动作 、 小 固执 、 小 、 胆 多动 、 易激 动 、 小心 眼 、 咬手指 、 打 骂 人 、 谎 、 利 、 生气 、 说 贪 爱 孤僻 、 多语 、 爱哭 、 东西 等 。[问 扔 1 ] 题行 为 的长 期存在 .使 智力 障碍儿 童 自身身 心健康 发展受 到 了极大 的伤害 , 也使其 周 围伙 伴 、 家庭 成员等 受 到了不 同 程度 的负面影 响。 在 以往 的干预 实践 中 , 们往 往 采用 消极 的 方式 : 人 如 教 师或家 长常采用 “ 罚 、 惩 隔离 、 消退 ” 策略来 处理 问题行 等 为. 尽管该 方法 能够有效 地减少 问题行 为 的复现率 , 而往 然 往会诱 发产生新 的问题行为 。 其干预效果 的持久性不 足 。从 2 世纪 8 年代起 .研究 者通 过对特 殊儿 童周 围环境 的研究 0 0 发现 儿童 出现同样 问题行 为的原 因各不 相 同 ,这时 人们 发 现 一种 行为发 生不 管恰 当与否 , 的产生 都会 满 足行 为发 它 出者 的某种 渴望 的需 求—— 行 为具 有某 种 功能 , 出于 这种 假设 。 在应 用行 为分 型基 础上 逐 步发 展起 来 的一 种新 的评 估方 法—— 功 能性 行为 评估 , 在这 种新 的评估 方法 基 础上 制定 干预计划 已在特殊 儿童 的行 为干预 中被证 明是行 之有 效 的方 法 。
三 、 障 儿 童 问题 行 为 功 能 评 估 的 流 程 智 ( ) 定 问题 行 为 一 界

功 能 性 行 为 评 估
功 能性行 为评 估 (u ci a B h vo ses n。 F n t n l e a i A ssmet简称 o r
F A 就是对 与问题行 为有关的一 系列前 奏事件 、 为 、 为 B ) 行 行 结果方 面 的资料进行 的收集 与分析 .并在 此基 础上确 定 问 题行 为产生 的原 因 ,制 定干 预措施 和指 导个体 适 当的积极 行为 。 功能性 行为评估 所关 注核心不 是 问题行 为本 身 . 而 是 问题 行为 与个 体和环 境变 量之 间的功 能关 系。通过 对智 力障碍 儿童 的问题行 为进行 功能性 评估后 .可 以发 现引起
若对 智障儿 童问题行 为开展 功能 评估 ,清晰界 定 出被
评估 的行 为是功能性 行为 评估 的第一 步 。评估 者利 用直接 观 察方 法 或 间接 访 谈方 法 确 定 智 障儿 童 的 问题 行 为 是什 么, 并把该 儿童 出现 的行 为用 准确简 练 的语言记 录下 来 . 也 就是 对智 障儿童 问题 行为 进行一 个清 晰可测 量 的描 述 。例 如 “ 老师 让小 明做 数 学练 习 时 , 明扔掉 练 习册 , 大 喊 在 小 并

为 方 向发 展 。 二 、 力 障 碍 儿 童 问 题 行 为 的 功 能 智
目前 ,研究者对 儿童 各类 问题 行 为的功 能进行 分类 汇
总发 现 .儿 童的 问题 行为 集 中表 现为 三种 功能 :正 强化 功 能、 负强化 功能 和感 觉调 整功 能 , 也 同样适用 于对 智力 障 这 碍儿 童问题行为 的功能分类 。
_
功 能 性 行 为 评 估 在 智 力 障 碍 儿 童 问 题 行 为 矫 正 中 的 应 用
马 占刚
( 华东师 范大学 学前 与特殊教育 学院 , 海 2 0 6 ) 上 0 0 2
摘 要 :目前 以儿童 问题行 为的功 能性评估 为基 础的干预 已被 广泛运 用于特殊 儿童 问题 行 为的干预 中 , 已取 得较好 并
( ) 觉调 整/ 激 的 功 能 三 感 刺
感觉调整, 刺激 的功能指个体 的问题行 为主要 是 由感觉 刺激来 维持 ,其具体 表现包 括增加 感觉 刺激 和减少 感觉刺
激两种 功能 。5 [ ] 有时智力 障碍学生 为了帮助 自己减少感觉或
生理 上的不舒 服 , 者增 加感觉 方 面的刺 激 , 到生 理方 面 或 达 的最佳 兴奋水平 时 , 出现问题行 为。在 日常生活 中智力 障 会 碍儿童 的刻板重 复出现 的问题行 为 ,往往具 有感觉 调整/ 刺 激 的功能 。
( ) 强 化 的 功 能 一 正
正强 化 功能是 指 问题 行 为主 要 由正强 化 结果 来维 持 .
具体 的强化形 式又分 为社会 性强 化 、物质强 化和 活动强化 等 。 _ , 力障碍 儿童通 过一定 的行为获 得满足其 个体 欲 3 智 如 望 的事 物 ( 家长 或 教师 的关 注 、 表扬 、 质 奖励 、 戏 机会 物 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