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话临床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及局限性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伤寒论》中的一篇,被誉为中医临床经典之一。
此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伤寒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临床治疗中,伤寒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伤寒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伤寒论以当时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了伤寒的病症特点、发病机理、病程变化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临床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了辨证施治原则、病机病理、用药方剂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可以根据伤寒论的理论体系进行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
二、经验丰富的药方调配:伤寒论中提供了多种草药的组合形成的方剂,并指导医师在临床治疗中选用合适的方剂。
这些方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规范性,可以为医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三、注重病机病理的辨识: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注重对病机病理的辨识。
根据不同的病机病理,医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充分考虑当代医学发展: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其内容是在古代时期的医学观念和治疗手段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病理学、生物学、药理学等方面,这些新发现和新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医师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医学的进展,结合伤寒论中的经验,进行综合施治。
二、个体差异的考虑不充分: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案并不是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的。
每个病人的体质、病情、反应等都会有所不同,对于同一种病症,可能存在多种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病人的个体差异,灵活选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三、缺乏科学实验证据的支持: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和方剂缺乏科学实验证据的支持。
在当代医学中,科学实验证据被视为决定治疗方法效果的最有效依据。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共分六十篇,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伤寒论的概念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张仲景所著。
它把伤寒病看作是由外感于寒热之气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个病在国内流行了数千年,因其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而著名,中医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寻求治疗的良方。
伤寒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其研究方法。
伤寒论主要采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伤寒病的确诊、分期及处理方案等方面,伤寒论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伤寒论的分类伤寒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初、中、重。
初伤寒和中伤寒都比较普遍,以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为表现,但重伤寒病情极其危险,症状严重,病人一旦中重伤寒就必须立即就医。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原则主要有解表、清热、降温、化湿、溶症、复原等疗法。
其中解表是初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清热治疗是针对发热等综合症状的处理,降温治疗旨在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及消除其他症状,化湿治疗关涉到胃肠、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的处理,溶症疗法是针对重度病人的强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预防伤寒论对于预防伤寒病也有所规定,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外来传染源的侵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全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手册,对中医治疗伤寒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伤寒论》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张仲景创作。
这部医学巨著对伤寒(一种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下面是临床应用伤寒论的一些解说:1. 理解伤寒的病因:伤寒论首先明确了伤寒的病因,认为伤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
外邪侵入体表,通过六经脏腑的传变,最终影响到人体的正气。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通过分辨病人的症状,了解患者的外感病程,判断伤寒的具体病位和病理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辨证施治:伤寒论提倡辨证施治的理念,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辨别病机的不同阶段,从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施治,医生可以精准地选择药物和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3. 温疏解表:伤寒论主张外感病应及时解表,采用温解表法。
对于初发病程,患者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可选用温热的中药,如麻黄汤、桂枝汤等,以促使邪气从体表排出。
4. 寒凉解里:伤寒论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寒凉解里,即通过清凉的药物来调理体内的热邪。
对于邪热内郁,引起的诸如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可选用寒凉的中药,如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以清热解毒,舒肝理气。
5. 阐发汗:伤寒论中提到,对于邪气初束表而未入里的病程,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解表。
这一原则在临床中常常运用,特别是在感冒初期,通过适度发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6. 保护阴阳平衡:伤寒论中重视阴阳平衡的观念,治疗上讲究调和阴阳,防止阳气过虚或阴寒过盛。
在具体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理变化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人体的目的。
总体而言,《伤寒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对于理解和应对外感病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临床看《伤寒论》用药
中医药通报 ・ 仲景研究
● 陈瑞 春
关键 词 伤寒 论 用 药法 临床 实践
说 “ 气 《 寒论 》 伤 用药 法度谨 严 , 变化 汤 , 表寒虚证 的桂枝 汤 ; 里热 实证 的 论 》 :伤 寒 …… 心 下 逆 满 , 上
灵 活 , 而不死 , 而 不乱 , 有 规 白虎汤 、 严 活 是 承气汤 等 , 法方 药的 统 冲胸 , 则 头 眩 , 沉 紧 , 苓 桂 枝 其理 起 脉 茯
律 可循 的 。兹 就其 若 干 问题 , 合 结
一
性, 是极其严 密 的。例如 , 一病 白术甘草 汤主之 。 《 匮》 “ 走 有 ”金 有 水
临床实践 , 谈点 粗浅 的体 会 。
者 , 姓 , ,0岁 , 李 男 5 腹泻 经 年 , 复 肠 间 , 反 漉漉 有 声 , 之 痰 饮 ” 谓 。本 病
确 定主证的前提下 , 层层 伸展 , 有顺 皮 , 服后竟无 反应 。前后互 参 , 涩 效 。 比如 , 小 青 龙 汤 的 运 用 而 收 以 有逆 , 随证变方 , 示人 以规矩 。 不止 , 中无 益 , 土 抑 木 , 和 寒 论 , 照原 文 “ 温 培 调 按 伤寒 表不 解 , 心下 有
考》《 、喻嘉言医学之书校诠》 等著作 8 独著《 部, 陈瑞春伤寒论》 伤寒实践论》 和《 。
・ 者掌舷 江西中医学魔 30 6 30 0
若 表 证 突 出 , 中酸 敛 之 五 味 、 其 芍
药, 且往 往用 量 宜轻 。因为 小 青龙
T a i o a h n s  ̄en o r a 9 r d t n lC i e e Me i eJ u l i n
一
作者简介
《伤寒论》方现代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加党参汤有舒缓心脏疲劳和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甘草汤
舒缓咳嗽
甘草汤对咳嗽和咽喉疼痛有缓 解作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 感染。
调理情绪
甘草汤对情绪不稳定和焦虑情 绪有调理作用,有助于身心健 康。
保护胃黏膜
甘草汤中的甘草成分有抗溃疡 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用于 治疗胃溃疡。
小柴胡汤
1
调理肝脏
小柴胡汤具有平和肝脏的作用,可用于调节情绪和改善肝功能。
桂枝汤
1
暖宫驱寒
桂枝汤具有温暖子宫和孕妇的作用,适用于寒性子宫出血的患者。
2
改善循环
桂枝汤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循环系统。
3
舒缓压力
桂枝汤可以平缓神经系统,减轻焦虑情绪,促进身心放松。
白虎汤
1 清热解毒
白虎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虎汤中的银花和玄参成分有降温作用,可以帮助退烧。
3 清理热毒
白虎汤具有清理体内热毒的作用,可用于皮肤疾病和口腔溃疡的治疗。
达原汤
提升免疫力
达原汤中的黄扈和陈皮成分有助 于提升免疫力,加速康复。
舒缓疼痛
达原汤具有舒缓疼痛和减轻炎症 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其 他疼痛性疾病。
促进消化
达原汤中的药材对消化系统有益, 可以缓解胃肠不适和促进正常消 化。
《伤寒论》方现代临床应 用举秘
在现代临床中,《伤寒论》方剂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其中一些方 剂及其用途:
何首乌汤
生发养发
何首乌汤具有滋养肝肾,补益精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脱发和发质不佳。
延缓衰老
何首乌汤中的草首乌成分富含抗氧化剂,有助于抵御自由基,延缓衰老。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精解篇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精解篇一、《伤寒论》介绍《伤寒论》由张仲景所作,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名著作,全称为《伤寒杂病论》。
全书共分为四十篇,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伤寒论》并不是一部医学方面的论著,而是一部由临床经验组成的著作。
伤寒论将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临床多种疾病进行规律总结,将理论、治疗、方法、药方等贯穿起来,对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对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了总结。
在治疗方法上,伤寒论中所述主要强调在针对患者治疗时要因人而异,灵活多变。
通过《伤寒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相关的治疗方案,体现出中医治疗的特别之处。
伤寒论中张仲景关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核心观点在于调和阴阳平衡,认为人们之所以发生疾病的关键在于体内阴阳失衡。
因此,通过调和阴阳则可以治疗疾病。
《伤寒论》中所提及的相关理论,是张仲景对《内经》的再发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大部分疾病的解决方法。
本文就《伤寒论》在临床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在临床中受到广大医者的欢迎,在主要的25个药方中,普遍用于现代医学对于传染病、感染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等上百种疾病的治疗中。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
要想将伤寒论的各种方剂使用恰当,临床医师要打好中医理论基础,全面掌握方剂的使用。
例如在伤寒论方剂中所提到的苓桂类,承气类方剂,应该辨别异同后方可使用。
比如对于黄疸病的治疗,伤寒论中所提到的麻黄、连翘等方剂属于解表退黄方法,作用于患者湿热的治疗。
而栀子大黄汤等方剂则属于通下退黄的方法,作用于患者热盛兼实诱发的发黄。
小柴胡方剂则属于和解退黄方法,作用于寒热的治疗。
对于上述的这些方剂,在理论的学习和药物的配伍上很好理解,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要如何区别呢?例如五苓散和猪苓汤,同样是属于利水剂,但是却存在不同之处。
例如,五苓散采取术桂暧肾利水,而猪苓汤则采取滑石利水。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与应用研究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与应用研究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不可忽视。
伤寒论以其全面、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研究。
首先,伤寒论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病因学观点和辨证论治思想。
伤寒论提出了“风寒切邪”、“致迁延久病”等病因学观点,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同时,伤寒论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了以“标本”、“病有余热寒而实”的治疗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寒患者给予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种辨证论治思想在现代临床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伤寒论所提出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现代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伤寒论中所记载的中药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黄芪汤等,不仅具有抗病毒、抗发热、抗炎症等作用,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些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风寒感冒、肺炎等,效果显著。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伤寒论中所包含的诊断方法和病情分析方法,对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以及询问病史等方法,临床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伤寒论中的预防理念和保健方法,如饮食调理、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等,对于我们预防和控制疾病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伤寒论所提出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例如,一项对于乙型流感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伤寒论中所记载的桂枝汤加减方剂治疗患者,可以显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伤寒论中所使用的一些中药组方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伤寒论的现代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伤寒论所描述的疾病范围有限,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于更多疾病的需求。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02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热病
伤寒论详细阐述了急性热病的传 变规律和治疗方法,如感冒、流 感等,通过辨证施治,可以迅速
缓解病情。
脾胃病
伤寒论对脾胃病的调理有独到之处 ,如胃炎、胃溃疡等,通过调和脾 胃,可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心病
伤寒论中心病的论治,对现代医学 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方剂选用与配伍禁忌
01
方剂选用原则
伤寒论中提供了众多方剂,选用方剂时应遵循“方证相应”的原则,即
方剂与证候类型相匹配。
02
方剂配伍技巧
伤寒论的方剂配伍精妙,药物之间相互协同,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如桂枝汤中的桂枝与芍药相伍,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调和营卫。
03
配伍禁忌
在使用伤寒论方剂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药物
伤寒论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疮疡
伤寒论中有关于疮疡的论治,对外科 疮疡疾病的内治调理提供了一定的思 路。
手术后期调理
伤寒论注重整体观念,对于手术后期 患者的体质调理、促进伤口愈合有积 极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月经不调
伤寒论中有关于妇人经水不调的论述,对现代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互作用。如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等药物不宜同用,以免影
响疗效。
04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 与发展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对伤寒论的理论和方剂进行深 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2014-12-12 09:52:57 伤寒之要+《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骨刺消痛汤.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伤寒之要天地混沌,本是一气,动而分阴阳,阴阳三分,遂有六经(经字应该是病字,从俗,下同),阳经在上当下行,阴经在下当上行,阴阳相交,身体安泰。
阳经不降即为病,阴经不升即为病。
故太阳不降,麻桂以开之,令其降;阳明不降,白虎、承气以清降之,少阳不降,小柴胡汤以降之,(柴胡不是升药,观本经即知)此三阳病之大要。
太阴不升,理中辈;少阴不升,四逆辈,厥阴不升,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此三阴病之大要。
总其要,阴病在一个升字,阳病在一个降字,明乎升降两字,可知伤寒论之要义矣,以此观伤寒,自有居高临下之势,否则徒研方证,流散无穷矣。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思想,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从历史发展分析,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和道教的创立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汲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的实践活动,都曾经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主要经典的产生,此后的《管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强调“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观点,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先秦两汉道家与医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道家著作中含有医药成分,而且表现于当时的医药著作里也具有道家思想,诸如托名道家人物,援道入医,提倡恬淡养生,追求长生乃至不死等。
现今所知的汉代医药著作,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及的医著;二是《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方技”著作;三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述及的方技书;四是流传至今的、据汉学者考证为汉代的医药著作;五是1973年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医学帛书、竹简。
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伤寒论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古籍中最早系统论述伤寒疾病的篇章之一。
该论详细叙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病症和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在于它确立了一个完整的病理认识体系。
伤寒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以体内外因素及体质虚实为基础的,病程呈现出寒邪入侵、病邪内伏、病邪出现外、重阳恢复四个阶段。
通过详细描述伤寒的病理变化,伤寒论为医生提供了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伤寒论还指出了伤寒疾病的不同类型,对疾病的分类和鉴别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为医生提供了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为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并提供了针对不同病情的治疗策略。
例如,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分为阳明型、太阴型、少阳型等不同类型,并选择相应的方剂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这种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法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此外,伤寒论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伤寒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对于医生正确理解和诊治这一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中提到的许多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已被广泛用于现代临床医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麻黄汤在治疗伤寒病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这些方剂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伤寒论也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如太阳病篇,共有条文178条,方剂74个,而讨 论太阳病典型病证的只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而 大部分则是讨论其兼证、变证、类似证的证治,其 中变证尤多。就其论主证的证治,亦多非典型的, 如太阳中风证的证治,其典型的条文只有12、13、 95条,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为其典型脉 证,其主方是桂枝汤。
《伤寒论》的精华在于其丰富而灵活的辨证论治 的思维方法,所以,我认为,讨论《伤寒论》的理 论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从辨证方法和 治法方药两个方面展开。下面我想重点谈谈《伤寒 论》方剂研究与临床实践这个话题。 《伤寒论》虽说是113方,因禹余粮丸(88条) 有名无药,又有4方是单味药(蜜煎方、文蛤散、猪 肤汤、甘草汤),所以具有配伍意义的实际上只有 108方。
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 汤,如前法。”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 之。” 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虽以六经病分篇,但对六经病 的主证主方论述不多,绝大部分是探讨非典 型的、证情疑似的、病势不定的复杂证候。 通过对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从而揭示诊察 的规律和方法。
2.实验研究
例如历来争论最多的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还是止汗? 富杭育等对桂枝汤的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有双向调节作用, 即在不同的机体机能状态下,既能发汗,也能止汗,既能使 过高的体温下降,又能使低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证明了古 人“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论断。
查显元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药物组成进行了实验研 究,实验方分为:桂枝汤加茯苓白术、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 术、桂枝汤去芍加茯苓白术。实验结果表明,桂枝汤加茯苓 白术汤在镇痛、解热、发汗、利尿等作用为优,提示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的药物组成以桂枝汤加茯苓白术为妥。。
伤寒论临床应用论文
伤寒论临床应用论文《伤寒论临床应用论文》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伤寒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古代曾经流行一时,而伤寒论的临床应用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伤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价值。
首先,伤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传统针灸疗法、中药治疗、辨证论治和预防控制。
传统针灸疗法是伤寒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太阳穴、阳陵泉”等穴位的针灸可以缓解症状、调整气血;中药治疗则是伤寒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如麻黄、石膏等中药对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作用明确;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对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既考虑了病因病机,又重视个体差异;预防控制则强调了伤寒病的早期发现、隔离治疗、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综合干预。
其次,伤寒论的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伤寒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得到验证。
例如,疫情爆发时,人们可以根据伤寒论中的“上午三时,脉微者死”等经典症状,及早发现并治疗患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又如,针灸中的“始自足少阳,少阳之络者,主治伤寒”等理论,对于针灸治疗伤寒病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最后,伤寒论的临床应用还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应对传染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应该加强对伤寒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优良传统,推动中医药在当代医学中的创新应用。
综上所述,伤寒论作为一部古老而珍贵的医学典籍,在当今临床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其在当代医学中的新应用,将为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在医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伤寒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造福人类健康。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经典中的“圣典”。
它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关于伤寒病的理论和临床治疗的经典著作。
伤寒论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病因、病理变化、病症表现、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医临床医生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伤寒病是指由感受外邪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汗出、头痛、身痛、咳嗽、腹泻等症状为特征。
伤寒论对伤寒病的发病机理有深入的研究,认为伤寒病是由“外邪侵入”、“内伤精气”、“饮食不洁”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
在治疗伤寒病时,伤寒论提出了“饮食为先”、“治未病”、“从本而治”等原则,强调了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伤寒论中的病证辨析是临床医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之一。
伤寒论对病证辨析有详尽的论述,包括各种病症的特征、辨证的方法和治疗的原则等,对中医临床医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例如,伤寒论对于伤寒病的五个阶段的病证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辨析,使中医临床医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治疗水平和疗效。
- 1 -。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中医药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中医经典之一,《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首先,根据《伤寒论》的理论指导,许多医学研究者开展了与伤寒相关的疾病研究。
例如,研究者发现伤寒和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相似之处,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中的相关内容,他们成功地将其中的治疗理念应用于肺结核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伤寒论》中提到的一些疗法对咳嗽、咽炎、肺炎等病症的有效性。
其次,基于《伤寒论》的经验,研究者对于伤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了深入的研究。
以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结合中医特有的各种诊断方法,诊断精确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整体提升。
诸如基于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法和现代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此外,《伤寒论》中关于舌脉的观察也被现代中医师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辨证论治中,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再次,《伤寒论》中的治疗经验也为现代临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对《伤寒论》中所提到的方剂和药物配伍规律的研究,研究者们逐渐摸索出一些适用于现代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例如,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湿疹、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的研究,应用了《伤寒论》中提到的药物配伍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于《伤寒论》中经络理论和针灸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将其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中。
他们发现,经络理论与现代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对应关系存在共性,通过针灸疗法可以对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慢性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
借鉴其中的治疗理念和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能够为中医药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
记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2017-06-26 龚鹏岐黄龚鹏说起陈瑞春陈老不得不提两位,一位是上海青年名中医高格非师兄(最早了解到陈老是从师兄那里了解到的),一位是我的恩师江西省中医院胡珂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对陈老尤为喜爱)。
格非师兄,80后,本科期间跟师于陈老,江中本科毕业后直奔上海行医,陈老对师兄说“你不负中医,中医定不负你”,来到上海几乎没坐过冷板凳,按师兄的话说“他的中医之根在江中,起初能在上海迅速打开局面靠的就是陈老的诊疗思路”,刘英锋老师曾经评价格非师兄“他学陈老学的很像,他对中医的热爱异于常人”,依靠疗效和口碑赢得了大量忠实患者,如今坐诊于上海的同仁堂等医馆,尽管一周上9个半天的门诊,诊费200,依旧供不应求。
胡珂老师,我的导师,老师说他在四五十岁时因全国优才班机会有幸师承陈老,跟师期间发现陈老的疗效令人满意甚至惊讶,借鉴后验证于临床亦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疗效较自己以前大大增加,尽管跟师时间并不长但对陈老甚是佩服,因而精研陈老著作,广泛借鉴陈老诊疗思路,水平大涨。
如今我老师在省中消化科病人算最多一位,加班托点看完病人是常态,口碑颇佳。
从《伤何研究伤寒论1用经典指导临床,临床必须回归经典,把中医学术统一到经典著作上来(1)《伤寒》、《金匮》、《温热论》等温病学著作(2)李东垣、吴鞠通、叶天士等人都是学伤寒而有所发挥者。
(3)虽然叶天士是温病派,但《临证指南医案》用温药很多,他对附子应用十分自如。
(4)吴又可达原饮是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是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变方。
2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要在《伤寒》、《金匮》的方药上尊重仲景原意,在临床上去求证,而且要注意原方的整体性。
(1)《伤寒论》方是有固定的病机和方规:麻黄汤-发汗;桂枝汤-调和营卫;五苓散-化气利水;真武汤-温阳利水。
(2)中风偏瘫、口里流涎、语言骞塞-先用温胆汤吃上半年,吃到口涎没有、说话清楚,再加活血化瘀、补气的药,才会有用。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伤寒论是由东汉末年张仲景完成的医学著作,以对伤寒病的阐述而得名,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
首先,伤寒论的有效性值得肯定。
伤寒病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了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
据临床实践证明,伤寒论对于伤寒病的治疗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其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和解营卫、扶正固表等,可有效控制发热及病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伤寒论的适用范围广泛。
伤寒病的传染性较强,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因此在预防与控制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然而,伤寒论的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不仅适用于典型的伤寒病病例治疗,也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轻型伤寒病治疗。
此外,伤寒论对于其他病程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结核病、脑膜炎等,也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伤寒论的治疗方法是在相对简单的医学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与现代医疗技术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可能导致伤寒论中的一些治疗方法逐渐失去疗效。
因此,临床医生在运用伤寒论进行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科学调配。
此外,伤寒论虽然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但并不能代替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应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结合伤寒论的思想,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伤寒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并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有效性与适用范围。
其治疗原则与方法对于经典的伤寒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其他临床类似症状的疾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伤寒论》中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医的圭臬,是中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自从东汉张仲景创立伤寒学派以来,伤寒论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医治伤寒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伤寒病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传染病,被列为传染病和寒湿病的代表,其临床症状复杂,易于波及多个系统,治疗难度较高。
传统的伤寒治疗是以伤寒论为基础进行的,其中既包括经脉学说的病因病机,也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和处方。
伤寒论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病机论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思路。
根据伤寒论,治疗伤寒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病情特点和病机病理进行精准的辨证论治。
在临床中,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脉象、舌象和症状等信息,结合伤寒论的理论指导,选择合适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伤寒论中提出了"医必问它"的治疗原则,强调了个体差异和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方法。
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伤寒论还着重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体力、加强营养等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众多临床实践证明,伤寒论在治疗伤寒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并合理运用其中的治疗原则和方剂,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临床疗效。
例如,伤寒论中常用的方剂包括桂枝汤、大青龙汤、五苓散等,这些方剂通过辨证施治和药物组方的细致调配,产生了良好的疗效。
同时,伤寒论还提出了“精微守适”、“解中宜宜”等治疗原则,对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的气血循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应用伤寒论进行临床治疗时,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对伤寒论的理论知识要充分掌握,避免理解上的偏差。
其次,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集成多种疗法进行配合治疗。
此外,伤寒论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伤寒病,还可适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从伤寒论谈临床病与证
下的具 体的表现形式 , 但这是一 系列 的气
机 变化 的综合 的结果 , 这些 气机 的变 化 , 至少包含了主要矛盾的气机运动 , 机体 的 气机应激反应 , 针对气 机变化 产生 的“ 阴
子就 , 药味虽少 , 但 药性 相 成 而 专 一 , 剂 量
证 的论述 同样适用 于很 多杂病 , 在杂病论 中, 如泻心汤证 同样存 在于 狐惑病 中, 中 医在治疗 中注重 要 么会 因辨
证 有 误 而 出 现 不 良反 应 , 要么药效独到 。
需要对 同一疾 病不 同的状态 , 给予不 同的 治疗途径 , 不可能仅仅是几张方子或者几 位药 物这 么简 单。只有驾 驭 了疾病 与机 体 的气 的复杂变 化才会 找 到有 效地 治疗 方法 , 治疗途径 。从机人手。只有在正确
枝汤与 白虎汤证的脉滑数 ; 小柴胡汤与吴
茱萸汤的弦脉 , 惟一 的区别是药入 呕反加
论著 ・ 社取 巾 药
C H I N £ s E C 0 N } 下 Y 0 0 e T O R S
从 伤寒论谈临床病与证
解 灵 江
理变化 。不 同的病 这样看 来有 相 同的证
就不会奇怪 , 但奇怪的是不同病的证怎么
化 不 会 再 遵 循 已有 的轨 道 运 行 。他 在 现
从脉象判 断疾病 的本质 。伤寒论 中大 量 的区别 的脉 证 , 在本质 上是 一种病 , 但 是 单纯从某一 脉证 我们很 多时候 无法 得 出
疾 病 的本 质 , 这 里 明 显 的证 据 是 , 这 些 脉
的辨病、 辨证基 础之 上 , 用 足够 剂 量 的药
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讲义
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讲义目录第一课伤寒论导言——仲景经方学术溯源及临床辨治特点第二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三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四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五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六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七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八课临床医学解伤寒《伤寒论》课程第一课伤寒论导言——仲景经方学术溯源及临床辨治特点一、方源汤液升华二旦从经验之方圆融到经典之方西晋皇普谧在其名著《针灸甲乙经》序言中记载:“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唐甘伯宗《名医录》曰:“张仲景,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太平御览》引《何颙别传》云:“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卒如其言。
颙先识独觉,言无虚发”。
可见仲景是在其师张伯祖的指导下学了以《汤液经法》为代表的经方派典籍,而为什么时人说仲景“识用精微过其师”呢?那肯定是因为对《汤液经法》和整个经方学派体系有了升华和提高的贡献!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经方十一家:《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这些书后世都失传了,失传的原因除了战乱,更重要的学术的进化和历史的选择!经方原本的含义即经验之方,这些原始的经方,大都是以药对病对症的,还远远达不到辨证论治的层面,所以当仲景的《伤寒》经方体系横空出世以后,这经方十一家也就慢慢的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上述医书虽然失传,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等这些原始的经方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仲景《伤寒论》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最高水平,导致中 医临床医学沿着个体化治疗方向自成体系地发展,吸引 古今中外学者七百余家对其研究、阐释,派生著作一千 余种,尽皆推崇备至,称其为“医门之规矩”,“方书 之祖”,视其为衡量造诣深浅之标尺。
然而,众所周知,一个确定性很高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是需要过程和实践的,以仲景所处后汉时期那种动荡年 代的环境条件,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如此之高的学术境 界,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将通过源流并重地探索,阐明《伤寒论》原来是一 部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古今众多医家的经验与智 慧的集成,并结合临床展现其高水平的个体化诊疗特色, 代表了当今医学科辨别“证候” 进行治疗,其核心理念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所谓“证候”,是人体对致病因素和病理损伤 的宏观反应状态,仲景伤寒几乎全部立足于分 析阴阳消长(包括阴阳多少、层次深浅、升降 出入等)而确定出各种“证候”及其转化规律。 “证候”实际上就是不同的体质在不同的时间 环境条件下,对致病因素和病理损伤及其转化 的应答反应。所以,“证候”实际上是机体疾 病的个性与共性,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 综合表现。
扶正祛邪,旨在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适 应能力和调节能力,是治法总原则。调整阴阳, 即调整人体反应状态,把各个病理层次太过不 及的反应状态,调整为生理状态,即阴阳平衡, 是治疗的总目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则是把 疾病视为一个发展过程,是对疾病的整体、动 态分析和重视个体差异性的治疗特点,根据不 断变化发展的具体病情调整治法方药,使之更 切病机。
当然,笔者是赞同寒温统一观点的,常用寒温 合法治疗多种外感内伤病证取得较好疗效,认 为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寒温统一自然水到渠 成。
伤寒学术发展如下图:
(宋以前) 狭 义 伤 寒 辛甘派 苦酸派 (张仲景) (阮河南)
(宋代) 广义伤寒(宋本《伤寒论》) (清代)伤寒杂病合论 温病学派(明末清初)
1、营卫不和案(感冒高热后低热不解)
刘某,男,72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6日 主诉:往来寒热5天,夜间低热3天。 现症:夜间低热,但热不寒,体温37.5℃,服 小柴胡汤加味后可与后半夜汗出热退,但次日 夜又反复。恶风,动则易出汗。食少,大便软。 察其形体偏瘦,面容憔悴,颜色晄白,神差懒 言,不爱活动。舌淡白,苔薄净,脉浮数弱。
一种主张是把外感寒温与内伤杂病全部统一于 六经之内;另一种主张是只统一热病,包括外 感寒温和杂病中的热病,创立一门新学科—— 中医热病学。后一种主张获得普遍认同。至于 具体如何统一?大约提出有五种方案:一是六 经统一论,二是卫气营血统一论,三是八纲统 一论,四是脏腑气血统一论,五是另立体系, 包括以现代医学生理解剖系统统一寒温等。
辨治:营卫不和。桂枝汤加味。 桂枝15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10g、炙 甘草6g、青蒿15g、制鳖甲20g。2剂,1日1剂。 患者当日下午开始服药两次,当夜体温正常, 未发低热。2剂服完,1月后追访,患者病愈未 发。
2、太阳少阳合病案(长期诊断不明恶寒发热)
李某,女,48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31日 主诉:半夜恶寒反复发作4月余。 现症:每天半夜12点左右开始,全身发冷,甚至 冷的打抖,伴有全身酸软和缩小的感觉。加厚被 覆盖,至深夜2-3点微热微汗而缓解。恶寒发热 时常欲解大便,解后似感好一些。眠差。平时吃 冷食则胃脘不适。腰常冰冷,如浸冷水中。性格 平和,精神尚可,一直在上班。苔薄、淡黄干, 脉沉细。
笔者综合各家高论结合自己临证经验,提出六经提纲证如下: 太阳病: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或酸软不适,项强,无汗 或自汗出,不渴,苔白,脉浮(病机:风寒外感,营卫不 和)。 阳明病:经证:不恶寒,但恶热,大汗、烦渴,脉洪大滑数; 腑证:潮热,谵语,烦躁,便秘,腹满硬痛,苔黄干,脉沉 实。(病机:里热,胃实)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 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病机:半表半里,正邪分争)。 。
百岁老人孙思邈作为唐代最“权威”的医学大 家,晚年在《千金翼方序论》中说:“伤寒热 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 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 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 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 百无一效……”对仲景伤寒评价如此之高,而 对苦酸派用凉药又如此贬低,一下子就把辛甘 派的学术地位大幅提高。
众所周知,广义伤寒包括了温病,“温病证治, 散见六经”(柯韵伯《伤寒论翼》),但毕竟 详于寒而略于温。 宋元时一些著名伤寒学家庞安时、刘完素、王 履等,都明确提出过寒温分治之论。于是,从 广义伤寒中酝酿形成温病学派已是必然趋势。 到明末清初,大江南北,多次温热成疫,猖獗 流行,有吴有性、叶桂、吴瑭、薛雪等,提出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创造了辛凉解表、透热 转气、凉血散血、滋养胃阴肾液、熄风豁痰、 开窍醒脑,以及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 湿等治法,完善了温病学术体系,是中医治疗 外感热病的突破性进展,而成为“羽翼伤寒” (吴瑭语)的温病学派。
太阴病:腹满而吐,时腹自痛,食不下,自利, 脉缓弱(病机:脏气虚寒)。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无热恶寒,手足厥 逆,心悸,下利或浮肿(病机:阳亡寒盛)。 厥阴病:厥热交错,胸腹疼热,饥不欲食,消 渴,吐蛔,久利,舌苔或黄或白滑,脉弦细或 微弱(病机:寒热错杂,阴阳混淆)
3、营卫不和案(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冈田氏等所谓宋版《伤寒论》(简称宋版), 实指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校刊的仲景 《伤寒论》多种版本的总称,包括宋治平本《 伤寒论》、成注本《注解伤寒论》(均为22 篇、397条、112方),以及晚出的日本康平 本《伤寒论》(12篇、无辨脉、平脉和“可 与不可”诸篇)等。其所提出宋版是对之前仲 景《伤寒论》大幅修订而成的论断,从其理法 方药各个层面的演变来看,所提供的论据是充 分的,且表明宋版的修订是仲景伤寒学术水平 的大大提高与发展。
柯氏最富创新精神,首倡六经“提纲证”概念、“阴 阳总纲”说、“三阴合病”说,并“按方类证”,处 处立足临床实用。尤其是他突破了以往医家认定《伤 寒论》是一部辨治外感热病专书的规范,认为“仲景 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咸归 六经节制”。他断言:“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 病同义”。
辨治: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 处方:柴胡15g、桂枝15g、黄芩15g、法半夏 15g、生姜15g、白芍20g、炙甘草6g、红参片 15g、大枣15g。4付,1日1剂。 半月后患者因它病前来就诊,称服前方后,半 月来只轻微发作过一次,近十天来未复发。
(二)六经提纲证的特征性
因此,一部仲景《伤寒论》对病无常法,对证 有常方,归根结蒂,重视个体化诊疗。正是因 为理念先进,致使他所揭示的疾病规律和创制 的“汤证”,至今不仅具有令人信服的实践价 值,往往成为临床上解决疑难病症的犀利武器。
(一)伤寒法则的普遍性
《伤寒论》不是治疗外感的专书,而是一部伤 寒杂病合论,其中规定的各种治疗法则具有普 遍性意义。例如,论中规定“外证不解,当先 解外”的法则,外感、内伤、各种顽疾,概莫 能外。总之,凡有外感都先治外感,然后再议 其它。故“外证不解,当先解外”就成为治疗 的第一个步骤。
邱小梁,女,56岁,工人。2000年4月11日初 诊。 现证:成天低热(37.5℃-37.8℃),手足心热 和常自汗出,汗出后微有恶风之感,常须多披 一件衣服,感到周身不适,似痛非痛,似软非 软,眠食尚可,口中和,二便正常。察其形体 偏瘦,精神欠佳,呼吸平均,面色红润,舌质 淡苔白干,脉软缓
(四)寒温统一论
如果说,寒温分治,创建成独立于广义伤寒之 外的温病学术体系,是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一 次大发展,那么,倡导寒温统一论,则又是正 在酝酿的另一次推陈出新的升华。其实,伤寒 与温病在临床上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寒温经常 互相渗透,或是在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上表现 或寒或温而已。
寒温如何统一?
作为伤寒家,又是公认的河间学派开山的刘完 素,尊仲景为“医圣”,将仲景毫无异议地挺 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仲景的书便是具有绝 对权威的“经典”著作,成为往后千年研究不 息的热点独著,于是苦酸派连同其擅用吐下法 治暴急重症的经验,也就逐渐被淡忘而沉没于 历史之中了。
(二)针对广义伤寒的宋版《伤寒论 》
例如,该书指出,阳明病“胃家实”是从宋版 开始的,此前如《圣惠》、《千金》等,都是 提的“胃家寒”,一字之别,却是病机理论的 提升。再如,“心下痞鞕”,以“鞕”代“坚” 也是从宋版开始的,改动一字,却更准确的描 述了临床症状。
与此同时,对每个汤方的使用选择,包括“主” (最适宜即首选方)、“宜”(较为适宜的 方)、“与”(可试与治疗的方)、“属” (属某方治疗范围)等层次,加以严格规范。 诸如此类修订,绝不是简单的药味增减和文字 改动,而是众多医家临证经验与智慧的凝聚与 判定。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版是一部以王叔和整 理编次的仲景《伤寒论》为基础的众多医家的 集体创作。于是,针对狭义伤寒的仲景《伤寒 论》,便发展成为针对广义伤寒的宋版《伤寒 论》了。
(指吐下法)的理念,而有补法与和法的产生。
于是苦酸派逐渐沉没,辛甘派跃居主流,仲景
《伤寒论》则成独著。这样的诠释有一定道理, 但笔者认为,苦酸派沉没与辛甘派兴起,尚与 下述三个关键人物有关:王叔和、孙思邈和刘 完素。
王叔和作为当时的伤寒大家,又执掌太医令 (相当于卫生部长),他搜集编次的仲景之书, 当然具有“权威”性,其声望与地位使其更易 流传,乃是常理。 从唐代名著《千金》、《外台》等收载的内容 看,此时苦酸派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治疗伤 寒热病方面,两派几乎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