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11年第5期--放马滩秦简日书_占病祟除_与投掷式选择_陈伟
_文物_2011年1_12期目录索引
#考古新收获#云南祥云红土坡14号墓清理简报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1B4重庆奉节赵家湾东汉墓发掘简报武汉大学考古学系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公室1B15洛阳红山工业园区唐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B29洛阳新区厚载门唐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B38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8年发掘简报荆州博物馆2B4河南永城僖山二号汉墓清理简报永城市博物馆2B20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B26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2B40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3B4山东济南华信路新莽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3B32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大夏国田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文物管理所3B36宝鸡发现龙山文化时期建筑构件宝鸡市考古研究所3B44江西南昌蛟桥东汉墓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B4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B20燕下都遗址出土铁胄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文物保管所4B31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5B4洛阳体育场路春秋车坑、马坑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5B12南澳Ñ号明代沉船2007年调查与试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B25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B4洛阳涧西区唐代墓葬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6B12洛阳道北二路明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6B21四川遂宁金鱼村二号南宋窖藏四川宋瓷博物馆7B4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崇州市文物管理所7B7成都下东大街遗址明代早期遗存发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7B22洛阳北窑西周车马坑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4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M8830)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13洛阳河区利民南街西晋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22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31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4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32本刊2011年1~12期目录索引洛阳孟津大汉冢西晋围沟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48河南焦作山阳北路西晋墓发掘简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9B58江西靖安老虎墩史前遗址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10B4江西靖安老虎墩东汉墓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10B22江西景德镇道塘里宋代窑址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10B35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发掘简报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10B51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11B4湖北武汉磨元城周代遗址调查简报武汉市黄陂区文物管理所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11B61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4山西大同云波里路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13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26山西大同市大同县陈庄北魏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37#研究与探索#体质人类学与古代社会研究的新进展王建华1B43东汉北魏陵寝制度特征和地位的探讨韩国河1B51论红山文化玉兽面形饰的渊源朱乃诚2B47玉门金鸡梁出土的木牍和封检王策吴荭2B55新发现辽代丝绸装饰材料及工艺研究路智勇2B59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张弛3B46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赵宾福杜战伟3B54清代公主园寝调查董坤玉3B62越国贵族墓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探论陈元甫4B33试谈酒泉丁家闸5号壁画墓的时代韦正4B41前凉道符考释王元林4B49对石峡文化的若干再认识李岩5B48礼县出土秦国早期铜器及祭祀遗址论纲李峰5B55中国最早的/升官图0)))说孔家坡汉简5日书6的5居官图6及相关材料李零5B68伯唐父鼎铭通释补证袁俊杰6B38洛阳偃师水泉石窟摩崖碑记释地陈隆文6B44三星堆出土爬龙铜柱首考)))一根带有龙虎铜饰件权杖的复原孙华7B39德清窑略论郑建明7B50兴隆洼文化分期与年代索秀芬李少兵8B47蒙古高原石雕人像源流初探)))兼论羊群庙石雕人像的性质与归属魏坚8B55翼城大河口尚盂铭文试释李学勤9B67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相关问题的思考严辉张鸿亮卢青峰9B69敦煌壁画中的经架)))兼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室顶南侧壁画题材郭俊叶10B70 /寄寄老人0考宋新潮10B77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李学勤李伯谦朱凤瀚刘绪王占奎陈振裕张昌平李天虹11B64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黄凤春陈树祥凡国栋11B78论随州羊子山新出噩国青铜器张昌平11B87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殷宪刘俊喜12B47大同新发现两座北魏壁画墓年代初探张庆捷刘俊喜12B52u本刊2011年1~12月目录索引2011年#第12期丹扬王墓考辨李梅田12B55澳门开埠以前葡萄牙人的东方贸易)))15~16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外销调查之二林梅村12B61#青铜器集粹#甘肃武威出土铜贾建成李永平5B89安徽阜阳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器杨玉彬杨钢锋5B91我自铸铜铍及其相关问题赵晓军蔡运章9B73湖南张家界新出战国铜矛铭文考略陈松长9B76#陶瓷赏析#浅谈广均的风格与特点黄静2B66#简牍文书#清华简5系年6及有关古史问题李学勤3B705楚居6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献中与樊相关文例的释读李守奎3B75论汉简5葬律6中的祭奠之礼高崇文5B80放马滩秦简日书5占病祟除6与投掷式选择陈伟5B85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6B49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分述6B57北大汉简5苍颉篇6概述(朱凤瀚)北大藏西汉竹书5赵正书6简说(赵化成)北大汉简5老子6简介(韩巍)北大竹书5周驯6简介(阎步克)北大汉简5妄稽6简述(何晋)北大藏汉简5反淫6简说(傅刚邵永海)北大汉简中的数术书(李零)北大汉简中的5雨书6(陈苏镇)北大汉简数术类5六博6、5荆决6等篇略述(陈侃理)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李家浩杨泽生)#碑刻墓志#有关玄武门事变和中外关系的新资料)))唐张弼墓志研究胡明2B70文明书5张文麟墓志6研究周公太2B75唐刘氏墓志考梁永照4B75江苏灌南刘氏墓志与吴承恩的祖居地李洪甫张步军4B78洛阳发现元代古道观圣旨碑邢富华王宇红邢建洛8B65洛阳出土明代买地券邢富华邢建洛司马国红8B69#画像石#画像砖#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物管理办公室12B72#书画艺苑#元孟玉涧5黄鸟图6辨析杨新7B61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5兽谱6袁杰7B65#古代建筑#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年代新考贺大龙1B59山西安泽县郎寨唐代砖塔王春波4B53浙江德清宋代寿昌桥与永安桥、源洪桥比较研究孙荣华4B63#古邑名村#安徽宣城水东镇耿朔10B83#古代镜鉴#浙江安吉出土汉代铜镜选粹程永军1B75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代铭文铜镜董波1B80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藏西汉彩绘铜镜吕静9B79西安新出土唐代铜镜张小丽9B80#古代玺印#河南新安县博物馆藏金代官印高耀伟10B88顺治皇帝御用玺印郭福祥10B89#博物藏珍#清代宫廷琥珀艺术许晓东3B79福建博物院藏南宋陈元吉墓出土器物张焕新7B71吉首大学博物馆藏宣晓刑徒砖张敏波7B85#近代文物#孙中山两张借款单据辨伪谭世宝12B83#科技考古#云冈石窟测绘方法的新尝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石窟测绘中的应用云冈石窟研究院1B81云南祥云红土坡古墓群出土金属器的初步分析李晓岑雅丽刘杰李穆斌1B88四川茂县新石器遗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来源初探崔剑锋吴小红杨颖亮2B79中美专家联合修复保护昭陵六骏之/飒露紫0、/拳毛0杨文宗2B86蚌埠双墩一号墓出土春秋晚期金箔研究秦颍黄凰李小莉阚绪杭5B94北大西汉竹简的科技分析胡东波张琼王恺6B90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玻璃杯研究成倩王博郭金龙7B88元代铜牦牛腐蚀产物分析研究赵家英7B93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葬出土串饰的提取与保护赵西晨黄晓娟张勇剑宋俊荣8B73洛阳东周王城四号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金相分析袁晓红8B77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周立李明毛晨佳吕晓洁8B84#博士论坛#早期玉剑具研究代丽娟4B84谈汉代解注瓶上的北斗与鬼宿朱磊4B92 #遗址#文物保护#青海省境内明长城保存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蒲天彪9B86#书刊评介#读5鲁中南汉墓6杨哲峰3B90石寨山考古的新成果和再认识)))读5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6杨勇8B90#学术动态#/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6国际学术研讨会0纪要袁金平11B95 #读者#作者#编者#彭射铜器铭文补释曹锦炎6B94苹木留荫芳华沁人)))缅怀徐苹芳先生许宏9B91#彩色插页#云南祥云红土坡14号墓出土Ñ式单鸡铜杖首1B封面浙江安吉出土汉代铜镜11蟠螭纹镜21博局铭文镜31神人车马画像镜41人物神兽镜1B封二洛阳新区厚载门唐墓出土陶器11罐(M2B1)21罐(M2B3)31三足罐(M2B4)41壶(M2B5)1B封三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出土彩绘刻画砖2B封面河南永城僖山二号汉墓出土器物11方形玉衣片(Y XM2B26、28~30)21菱形玉衣片(Y XM2B39~47)31长条形玉衣片(Y XM2B61~65、50)41玛瑙珠、石珠(Y XM2B298~322)2B封二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壁画(第7~9幅)2B封三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出土铜盏3B封面宝鸡龙山文化时期建筑构件u本刊2011年1~12月目录索引2011年#第12期11F121筒瓦(采集)正面31筒瓦(采集)背面3B封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5楚居63B封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珀扳指3B封底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出土青瓷承盘三足炉4B封面山西安泽郎寨唐代砖塔11砖塔南面21西面碑碣4B封二浙江德清宋代寿昌桥11寿昌桥21桥额楷书阴刻二字桥名4B封三南澳Ñ号明代沉船出水青花菊花纹盘5B封面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玉器1.鱼(C1M10122B7)2.蚕(C1M10122B11)3.饰件(C1M10122B9)4.(C1M10123B130)5.鱼(C1M10123B133)6.蚕(C1M10123B131)5B封二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铜器1.鼎(C1M10122B76)2.鬲(C1M10122B96)5B封三洛阳涧西区唐墓出土铜镜6B封面洛阳涧西区唐代墓葬出土器物1.陶天王俑(EM723B2)2.陶马(EM723B6)3.银杯(EM723B15)4.鎏金银粉盒(EM722B10)6B封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部分)115日书6篇题215六博6篇题3.5日书6中的占产子图4.5日书6中的日廷图6B封三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出土青花蕉叶人物纹执壶7B封面四川遂宁金鱼村二号南宋窖藏瓷器11青釉莲瓣碗(SJH2B2528)21青釉莲瓣杯盖(SJH2B2586)31青釉莲瓣杯(S JH2B2581)41黑釉盅(S JH2B2596)51青釉折沿盘(S JH2B2580)61白釉刻花碗(S JH2B2622)7B封二11元代铜牦牛修复前21元代铜牦牛修复后7B封三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墓葬出土童子攀枝砖雕8B封面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铜器11方壶(M8830B11)21(M8830B7)8B封三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出土铜铺首9B封面洛阳孟津朱仓M722、M707陵园遗址平面图9B封二11我自铸铜铍及铭文21铜矛9B封三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藏西汉彩绘铜镜9B封底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出土彩绘陶仓10B封面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出土彩绘陶器1.鼎(M6B12)2.扁壶(M5B13)3.A型壶(M5B1)4.B型壶(M5B11)10B封二安徽宣城水东镇11正街街景21十八踏10B封三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觥11B封面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器11鱼伯彭尊(M27B14)21鱼伯彭卣(M27B12)11B封二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M27B2)11B封三山西大同云波里路北魏壁画墓墓室东壁壁画局部12B封面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画墓11北侧棺床立面画像21甬道东壁壁画12B封二山西大同市大同县陈庄北魏墓11前室北壁壁画21后室顶部12B封三(责任编辑:梁秋卉)。
放马滩秦简《丹记》研究三题
放馬灘秦簡《丹記》研究三題(首發)李曉梅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12級碩士摘要:《丹記》,即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中的《志怪故事》篇。
長期以來圍繞此篇有較多爭議。
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定名、容簡數量及簡序、內容性質與歸屬三個方面,而爭議的核心在於對簡文性質的判斷。
本文梳理各家觀點始末,認爲該簡文全篇至少應包括6枚竹簡,各簡順序基本上可以確定。
簡文內容兼有文學和占卜驗詞的性質,宜歸入《日書》範圍內研究,可擬題爲“丹”或“丹記”。
關鍵詞:放馬灘秦簡;丹記《丹記》,即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以下簡稱《放簡》)(中華書局2009年版)中的《志怪故事》篇。
這部分竹簡內容自1989年首次披露以來,圍繞其定名、內容(簡序)、性質與歸屬的討論始終未息,有的問題至今尚未在學界達成共識。
本文嘗試對其始末作一梳理,以明眾家觀點之流。
因筆者所見資料有限,不敢妄議,偶有闡發,但求拋磚引玉耳。
一、簡文的定名問題放馬灘秦簡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一處戰國晚期秦墓(M1)中出土,其中編號爲“乙360-366”的一組竹簡記載了一個叫“丹”的人死而復生之事。
其時整理者何雙全先生以“紀年文書繫邽丞向御史呈奏的‘謁書’”1,推測丹爲M1墓的墓主,將此批竹簡定名爲“墓主記”。
因何先生親自參與了放馬灘秦簡的發掘整理,對此進行過深入細緻的研究,“墓主記”之稱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爲人所習用。
1990年,李學勤先生發表《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以下簡稱《志怪故事》)一文,提出此篇所述故事帶有傳奇色彩,實為後世志怪小說之濫觴。
李先生的創見在學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後來許多研究者追隨其觀點,徑稱該篇簡文爲“志怪故事”。
放馬灘簡整理組受此影響,在《放簡》一書中,以“志怪故事”替換了原來的“墓主記”篇名。
“志怪故事”稱謂遂爲學界主流。
但近年來也有學者,如王輝先生,指出“志怪故事”是一類文體的名稱,不宜徑作篇題,應按文獻命名習慣,據事主或內容命名爲“丹”或“丹記”2,此提法亦有助說者,如恩師張顯成先生主編的《秦簡逐字索引》(以下簡稱《索引》)即據此定名3。
《文物》杂志2009年第10期--岳麓书院秦简考校_陈伟
(上接第 84 页)
[ 14] David A Scott.Pre-hispanic Colombian Metallurgy: Studies of some Gold and Platinum Alloys.Doctoral thesis , University of London ,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1982.
部尚有卢芳 之儆 , 且匈 奴未安 , 欲使 久於其 事 , 故不召 。” 李贤注 :“儆 , 急也 。”
古文献有“ 奔命”一词 。《汉书 · 昭帝纪》记 云 :“益州 廉头 、姑缯 、 柯谈指 、同并二十 四邑 皆反 。遣 水衡 都尉 吕破胡 募吏 民及 发犍 为 、蜀 郡奔 命击 益州 , 大 破之 。” 颜师 古注 引应 劭曰 : “ 旧时郡国 皆有材官骑 士以赴急难 , 今夷反 , 常 兵不足以讨 之 , 故权选 取精勇 。闻命 奔走 , 故谓 之奔 命 。” 又引 李斐曰 :“ 平居 发者 二十 以上 至 五十 为甲 卒 , 今者 五十以 上六 十以 下为 奔命 。 奔命 , 言急 也 。” 看 李 斐对 “ 奔 命” 的 解 释 , “ 奔 警” 应与之相当 。
[ 16] C.Densmore Curtis.Ancient Granulated Jewelry of the VIIth Century B.C.and Earlier.Memoir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Vol. 1, 1915 1916:63-85.
云 梦睡 虎地 秦简《编 年 记》记秦 始皇 元 年 之 事云 :“ 喜傅 。” 整 理者 结合 秦昭王 四十 五 年 “ 十二 月甲午 鸡鸣 时 , 喜 产” 的记 载指 出 :“ 傅 , 傅 籍 , 男 子 成 年时 的 登 记 手续 , 《汉 书 · 高 帝 纪》注 :`傅 , 著 也 。言 著名 籍 , 给公 家徭 役也 。' 据 简文 , 本 年喜 十七 周岁 。汉 制傅 籍在 二十 或 二 十三岁 。” [6]由此 推知 , 秦政权 在先前 对国 内 男 子年纪已有 足够的掌握 。“ 初书年” 一令的 出
0596读放马滩秦简《日书》笔记二则doc
讀放馬灘秦簡《日書》筆記二則(首發)馮先思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一放馬灘簡日書乙本144簡到153簡,分為兩欄,上欄為是雜忌,下欄為六甲圖。
呂亞虎先生在其讀簡劄記中已經對此六甲圖簡文已有訂正,將缺簡、脫文皆補充完整。
根據補充好的文字,此六甲圖釋文如下:這個表格和尹灣漢墓出土的六甲占雨圖類似,它們都是將六十甲子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成菱形,都是分十列,兩邊五列對稱,從外到內依次是2、4、6、8、10。
當然這種書寫方式決定了這六十個甲子的排列方式只可能是有限的幾種,即最外的一定是按照從外到里2、4、6、8、10的方式排列為菱形的,但是具體的簡怎麼排列,則有多種方式。
而抄寫在這些簡上的內容雖分為兩部分,但是雜忌類的簡似乎也沒有順序可言,所以上部分的內容排列,不能制約下部分的甲子表,反倒是下部分的排列能給上部分一定的制約。
劉樂賢先生認為尹灣漢墓的占雨圖與《神龜占》沒有關係,並且他認為這個六甲圖應該有一段占測文字與之配合使用。
(《尹灣漢墓簡牘綜論》,177頁)放馬灘簡整理者的排列簡順序思路可能是照此而來,並且在乙153簡之後排列的是有雨旱內容的簡。
筆者以為此六十甲子排列的表格更接近于六甲圖,但是乙148和乙149應該調換一個順序。
調整后的六甲圖如下所示:調整之後,六甲日、六癸日的位置更為明晰,而紅線左邊每列的第一日都是子日,右邊每列的最後一日都是亥日。
這樣排列看起來更有規律性一些。
按照六十甲子的順序讀起來,即可如下圖所示。
從中可以發現,左邊的都是奇數,右邊的都是偶數。
若簡序不調整,這些奇偶排列的順序就不那麼明顯了。
二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第78至第86號簡下半部分所記內容為臽日及晝夜劃分的比例,但是這部分簡多有殘斷,其中缺少四月、六月、七月、八月的內容。
呂亞虎先生根據秦睡虎地日書相關內容,總結出,“臽日”在每月的具體日期的規律。
不必遠借睡虎地日書,放馬灘日書乙本312簡即有類似的語句。
其文曰:·入月正月壬,二月癸,三月戊,四月甲,五月乙,六月戊,七月丙,八月丁,九月己,十月庚,十一月辛,十二月己。
“邽丘”辨——读在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简图》札记
历史地理第十四辑“刘丘”辨---读夭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简图〉〉札记徐日辉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中出土的地图及秦简自1989年公布以来①,一直受到各方专家的关注,时至今日,研究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受某些条件的制约,有些问题尚需探讨,故此,本文就有关“封丘”与“刘守”之解释作一新的研究,以教大家。
一、辨“封”与“刘”封,在天水放马滩地图中与“丘”相连,墨绘于第1块图板A面的方框内。
那,在《墓主记》中与“丞”、“守”相连。
为叙事方便,兹将首次公布的何双全先生《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一文中有关章节摘录于下:A面绘有山、水系、沟溪等地形。
注明地名10处:却丘、略、中田、广堂、南田、鄭、潜、扬里、真里、可卩。
用方框为图标,“郵丘”最大,其余均小,表示不同的级别。
此图以地名为主,依其性质当可称为《政区图》。
何先生是主要发掘者和整理者,其说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在这篇文章里,何先生认定方框中最大的是“刘丘”,并依此而立论,称“那丘”为战国时秦之“刘县”,并考证其地望在今甘肃天水市北道区及北道区治地北道镇对面的东泉乡什字坪①。
该文发表后影响很大,尔后研究文章大体上都依照何先生“算丘”为县级建置及“那县”治北道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由于课题关系,我专门核实了有关实物照片,才发现把地图中的“封丘”与《墓主记》中的“算丞”、“刘守”等同起来是一种失误。
请看何先生发表的《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一文中所绘的第1块A 面地图:在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方框内标注的是“封丘”,而不是“刘丘”。
在发表的《墓主记》中的释文却是“刘丞、刘守”,但不是“封丞、封守鉴于此,本文将发表的《文物》①、《书法》②杂志中有关放马滩的资料及《秦文字类编》③中与之相同时代的秦文字.表列.姫下。
行文简称为:〔文〕、〔书〕、〔秦〕。
i-A・邑字傍〔文〕〔秦〕授耶〔文〕(邪)〔秦〕〔文〕邦〔书〕邦〔秦〕邦寸字傍封〔文〕〔秦〕封.對①《廿肃夭水炸马滩战国秦汉墓的发掘“载•文物*1989年2期。
放马滩秦简《日书》“行不得择日”篇考释
如《 汉书 ・ 后 方术 传》 :其流 又 有 ……挺 专 、 载 “ 须
臾 、 虚之 术 。 李 贤 注 : 须 臾 , 阳吉 凶立 成 之 孤 ” “ 阴
收 稿 日期 :0 2— 6— 4 2 1 0 0
基 金 项 目 : 家社 会 科 学基 金 青 年 项 目“ 国 汉晋 道 教 与 方术 民俗 —— 以 出土 资 料 为 背 景 ” 0 C J0 ) (方式 , 具有 简便 易行 、 操
作快 捷 等特点 , 以“ 故 须臾 ” 名 。 冠 “ 禹须臾 ” 在睡 虎地秦 简 中计 有 2次 ( 出现 均
、
禹 须 臾
“ 臾 ” 这 里 作 为选 择 方 术 的 特 定 术 语 。 须 在
于《日书 甲种 》 , 马 滩 秦 简 中 出 现 4次 ( )放 甲种 《日书》 3次 , 计 乙种 《日书》 1次 )孔 家 坡汉 简 计 ,
分析 , 进而指 出放 马滩秦 简《日书》 直五横” “ 与睡虎地秦 简《日书》 马王堆汉墓 帛书《 、 五十二病 方》 周家 台三 、 0号秦 墓简牍《 方及其 它》 五( ) 病 中“ 午 画地” 系 出一源, 说 也是后世 道教 “ 四纵五横” 方术的 滥觞和 源头。 关键词 : 马滩秦 简《日书》 禹须臾; 不得择 日; 放 ; 行 禹步
( 乙种) 引起 了学术界 的广泛 关注。这两种《日书》中均载有一段 涉及 出行 禁忌的文字 内容 ( 甲、 , 我们将 其拟
名 为“ 须 臾 ・ 不得 择 日” ) 禹 行 篇 。对 于这 段 文 字 的 含 义 , 学界 虽有 讨 论 , 迄 今 尚 未 达 成 共 识 。 我 们 在 前 人 但 研 究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汇诸 家看 法 , 出 自己 的见 解 , 简文 进 行 逐 一 释 读 , 结 合 道 教 经 典 对 其 含 义进 行 了 融 提 对 并
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
一号秦墓竹简乙种《日书》释文一、《月建》正月,建寅,除卯,盈辰,平巳,定午,执未,彼申,危酉,成戌,收亥,开子,闭丑。
二月,建卯,除辰,盈巳,平午,定未,执申,彼酉,危戌,成亥,收子,开丑,闭寅。
三月,建辰,除巳,盈午,平未,定申,执酉,彼戌,危亥,成子,收丑,开寅,闭卯。
四月,建巳,除午,盈未,平申,定酉,执戌,彼亥,危子,成丑,收寅,开卯,闭辰。
五月,建午,除未,盈申,平酉,定戌,执亥,彼子,危丑,成寅,收卯,开辰,闭巳。
六月,建未,除申,盈酉,平戌,定亥,执子,彼丑,危寅,成卯,收辰,开巳,闭午。
七月,建申,除酉,盈戌,平亥,定子,执丑,彼寅,危卯,成辰,收巳,开午,闭未。
八月,建酉,除戌,盈亥,平子,定丑,执寅,彼卯,危辰,成巳,收午,开未,闭申。
九月,建戌,除亥,盈子,平丑,定寅,执卯,彼辰,危巳,成(午,收未,开申,闭酉)。
十月,建亥,除子,盈丑,平寅,定卯,执辰,彼巳,危午,成未,收申,开酉,闭戌。
十一月,建子,除丑,盈寅,平卯,定辰,执巳,彼午,危未,成申,收酉,开戌,闭亥。
十二月,建丑,除寅,盈卯,平辰,定巳,执午,彼未,危申,成酉,收戌,开亥,闭子。
(??月,建寅,除卯,盈辰,平巳,定午,执未,彼申,危酉,成)戌,收亥,开子,闭丑。
原简“九月,建戌,除亥,盈子,平丑,定寅,执卯,彼辰,危巳,成”,“戌,收亥,开子,闭丑”,据甲种《日书》释文补正九月条,一三简前半句缺失,而甲种又无此条,故根据月建规律推之得此结论:“(??月,建寅,除卯,盈辰,平巳,定午,执未,彼申,危酉,成)戌,收亥,开子,闭丑”,但此简应是哪一个月,尚没有确证,依据原简与其他简之对照,应当为“某某月”,虽然简文从内容上来看与正月相同,但字数上比正月多出一字,所以本人认为应该是闰某月。
建:《说文》:“立朝律也”;《玉篇》:“竖立也”;《韵会》:“置也”;即建立的意思。
除:《玉篇》:“去也”;《书泰誓》有“除恶务本”;即去除的意思或者“除旧布新”的意思。
放马滩秦简书法探赜
放马滩秦简书法探赜作者:***来源:《中华书画家》2020年第02期一、放马滩秦简的历史文化背景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具有天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人类居住条件,是秦人早期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秦文化早期孕育发展的核心地带。
《史记·秦本纪》载:“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
其玄孙日中橘,在西戎,保西垂。
”这里所说的“西垂”就是今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一带,在秦简出土地放马滩西南约90公里处,说明早在商代,秦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西周时期,周孝王因秦非子息马而封之为附庸,邑之秦。
至周宣王时期,秦庄公伐戎有功受封为西垂大夫,秦人由此在这一带站稳了脚跟,并长期与犬戎相抗,镇守祖业。
秦人壮大之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是“秦襄公将兵救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之以西之地”,秦国自此始。
“文公元年(前765)居西垂宫,三年(前763),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
四年(前762),至淠渭之会,日:‘昔周邑我先秦赢于此,后卒获为诸侯。
’乃卜居之,估日吉,即营邑之。
”(《史记·秦本纪》)“淠渭之会”就是指秦人从西垂宫向咸阳东迁途经的今陕西宝鸡与甘肃天水的接壤地燕子关附近,也就是放马滩所在地“分水岭”一带。
从“乃卜居之,占日吉”表明,秦人对于占卜数术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普遍生活行为,这也是放马滩秦简《日书》出现的秦早期社会文化背景。
据《秦州志》记载,秦文公五十年(前716),秦文公死后葬于麦积山下,與《史记·秦本纪》记载的秦文公葬于西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以西)、秦宁公十二年(前704)卒也葬于西山的地理位置相近。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天水境内及其周边发现了大量的秦人遗址,包括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礼县西山遗址、张家川马家塬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清水李崖遗址等,均在放马滩遗址100公里半径之内。
这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佐证文献记载,深入研究秦、戎文化面貌和秦戎关系,以及秦人在天水一带的生活实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揭开了秦早期文化的神秘面纱。
陈伟:秦汉简牍所见的律典体系
陈伟:秦汉简牍所见的律典体系作者:陈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秦汉时期⾼度发展的律令典章,在传世⽂献中,只留下部分条⽂的只⾔⽚语,以及零星的相关记录。
由于简牍⽂献发现⽇多,尤其随着20世纪七⼋⼗年代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汉简相继出⼟,如何看待其中的律令遗篇,如何梳理它们与传统史籍记述的关联,成为国际学界关注的重⼤课题。
学者或沿⽤《晋书·刑法志》的概念,认为《⼆年律令》中杂、户、贼、盗、捕、具等篇,应归类在九章律也就是正律之中,另外⼀些律篇如⾦布律、徭律、置吏律、效律等则属于旁章;或推断秦汉律篇作⼆级分类,《⼆年律令》中不属于九章的律篇,应是九章之下的次级律篇;或质疑九章律、旁章等在汉律中的实际存在;或以为秦汉时代的律本是⼀条⼀条制定的单⾏法令,没有发布国家统⼀法典。
令⼈振奋的是,近期出⼟的云梦睡虎地汉简和荆州胡家草场汉简,律篇均呈现明晰的分类,并出现《□律》《旁律》这样包含众多律篇的分类题名。
这为中国法制史研究提供了⼀个崭新的视⾓,对加深认识秦汉律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汉简律典的两分结构2006年清理的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与1975年发掘的11号秦墓,东西相隔约70⽶。
两座墓都出⼟⼤量法律⽂献,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奇观。
睡虎地汉墓律典保存⽐较好,清理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两卷并列,因⽽分作V、W两组。
V组共有306枚简,以迁律的最后⼀简为中⼼、书写⾯向内收卷,盗律的篇题简位于最外端(从展启卷册的⾓度说,则是开头第⼀简)。
盗律篇题简的背⾯写有“□律”⼆字,是这⼀卷册的题名。
该卷包含15篇律⽂,依次是盗、告、具、贼、捕、亡、杂、囚、兴、关市、复、校(效)、厩、钱、迁等。
W组共有544枚简,葬律最后⼀⽀简在卷册中⼼,也是书写⾯向内收卷,⾦布律的篇题简位于最外端,背⾯书写“旁律”⼆字,是这⼀卷册的题名。
该卷中包含24篇律⽂,依次是⾦布、均输、户、⽥、徭、仓、司空、尉卒、置后、傅、爵、市贩、置吏、传⾷、赐、史、奔命、治⽔、⼯作课、腊、祠、齎、⾏书、葬等。
《天水放马滩秦简》残简缀合二则
《天水放馬灘秦簡》殘簡綴合二則呂亞虎(陝西師範大學)近讀中華書局2009年8月新刊之《天水放馬灘秦簡》,根據釋文並對照原簡圖版,發現有兩處竹簡的拼合似乎有些不妥,今將愚見抄在下面,請方家斧正。
一、放簡《日書》乙種第91~93號簡的綴合各支简原简文分别为:男日子卯寅巳酉戌□□□未申丑亥辰·以女宜取宜□更弗更□貞巫有宜□(乙91)必女日復之以女日死以女日葬必復之男日亦如是謂□(乙92)□死日病以女日瘳□□其啟=貞西東庚未其□所□陽其氣西東於五利以作事(乙93)[1]這似乎是有關喪葬擇吉内容的幾條簡文。
相似簡文又見於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中,原簡文曰:葬日,子卯巳酉戌,是胃(謂)男日,午未申丑亥辰,是胃(謂)女日。
女日死,女日葬(30正2),必復之。
男子亦然。
凡丁丑不可以葬,葬必參(31正2)。
[2]又,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文曰:凡子、卯、寅、酉男子日,午、未、申、丑、亥女子日。
以女子日病,病瘳,必复之。
以女子日死,死以葬,必復之。
男子日如是(108)。
男子日,寅、卯、子、已、戌、酉,女子日,辰、午、未、申、亥、丑(109)。
[3]又,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第1至4號簡的末端也有與上述內容基本相同的記載,原簡文曰:·男日卯寅巳酉戌;·女日午未申丑亥辰。
(甲1)·以女日病以女日廖必可日復之以女日(甲2)·死以女日葬必复之男日亦如是(甲3)·謂甿隸之日。
(甲4)[4]從原簡圖版看,放简乙种《日书》第91號簡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內容為男女日,“以女”後的簡文應是其下半部分簡簡文,內容與上半部分無關,不應與上半段簡文寫在一起。
第93號簡是由兩支殘簡綴合在一起的,由殘簡原圖看,兩支簡的简面寬度似乎並不吻合,內容也無法銜接。
而放简乙种《日书》第93號簡的上半部分殘簡無論從寬度還是簡文內容上看,都與放简乙种《日书》第91號簡及第92號簡有密切聯繫。
放马滩日书涉医简研究
放马滩日书涉医简研究张炜【摘要】放马滩秦简日书共有涉医简百余枚,内容涉及当时中医阴阳五行、生育预测、巫医与巫术、脏腑与人体部位描写,记录有30余种疾病以及对疾病转归的描写、十二律占病、禹步与音律治病等等,反映出放马滩秦简日书所蕴含的丰富中医史料信息,并为全面系统运用秦汉时期的出土简帛来整理研究中医学源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对放马滩日书中涉及中医信息的百余枚竹简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生育与人体描写、疾病与转归、巫祝巫医5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放马滩日书;中医学;秦简【作者】张炜【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921984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甲种《日书》73枚,乙种《日书》380枚[1]。
本文拟对放马滩日书中涉及中医信息的百余枚竹简从5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1.阴阳互根阴阳五行学说从现有文字资料看起源于商代,从甲骨卜辞到秦汉简牍,其学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2]。
放马滩竹简有“凡甲、丙、戊、庚、壬、子、寅、巳、酉,是谓男日,阳,牡日也,女子之吉日也。
凡乙、丁、己、辛、癸、丑、辰、午、未、申、亥,是谓女日,牝日,阴日,男子之吉日也。
”(乙197-198)简文明确说:男日是阳日、牡日,为女子之吉日;女日是牝日、阴日,为男子之吉日。
充分体现阴阳互根、对立统一的和谐思想。
2.阴阳互求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求,归于平衡的思想在简文中常有描述。
如:“大吕,音也。
贞在大吕,阴阳搏气……牝牡相求,徐得其音。
”(乙262)简文指出大吕之音只有在阴阳平衡之时才能得到最佳韵律;“正月、二月、六月、七月、八月、十二月为牡月。
三月、四月、五月、九月、十月、十一月为牝月。
牝月牡日、牡月牝日娶妻皆吉。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姜守诚∗1986年6 9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水放马滩发掘了十四座秦汉墓葬(秦墓十三座㊁西汉墓一座),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简和器物㊂其中,编号M1秦墓属战国晚期,出土秦简共计461枚,包括‘日书“(甲㊁乙种)和‘志怪故事“㊂这篇‘志怪故事“分写在数枚竹简上,计三百余字,释文自公布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诸多先贤提出过很好的意见,纠正了许多误释,极大地推进了简文的识读和厘清㊂①我们现以图版为依据,斟酌诸家意见㊁采撷他人所长,厘定释文并断句如下:八年八月己巳,邸丞赤敢谒御史:大梁人王里ѲѲ曰丹,ѲѲ七年,丹矢伤人垣(雍)里中,因自刺殹,弃之于市三日,葬474∗①作者简介:姜守诚,男,1975年生,哲学博士㊁历史学博士后,学术研究方向:道教文献及道教史研究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先后在‘新史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成大历史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㊁合著两部㊂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㊁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第10页;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第28 29页;任步云:‘放马滩出土竹简日书刍议“,‘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第87页;李学勤:‘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第43页;雍际春:‘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7页;李零:‘秦简的定名与分类㊃附录:放马滩秦简 志怪故事⓪(今移简6于简7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孙占宇:‘放马滩秦简 丹⓪篇校注“,首届中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2012)论文集,北京,2012年10月,第36 37页㊂此外,有关放简‘志怪故事“的释文修订及研究历程,我们已撰文予以介绍㊂[详见姜守诚‘放马滩秦简 志怪故事⓪考释“,收入杨振红㊁邬文玲主编‘简帛研究(二〇一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 177页]之垣(雍)南门外㊂三年,丹而复生㊂丹所以得复生者,吾(语)犀武舍人,犀武论其舍人尚命者,以丹未当死,因告司命史公孙强,因令白狐穴屈(窟)出丹,立墓上三日,因与司命史公孙强北之赵氏之北地柏丘之上㊂盈四年,乃闻犬(吠)鸡鸣而人食,其状类(颣)益(嗌)㊁少麋(眉)㊁墨,四支(肢)不用㊂丹言曰:死者不欲多衣㊂死人以白茅为富,其鬼贱(荐)于它而富㊂丹言:祠墓者毋敢嗀(哭)㊂=(嗀),鬼去敬(惊)走㊂已,收()而之,如此鬼终身不食殹㊂丹言:祠者必谨骚(扫)除,毋以淘祠所㊂毋以羹沃()上,鬼弗食殹㊂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必然会烙刻鲜明的时代特征㊂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亦是如此,简文涉及的语词术语㊁内容梗概及情节设计等,无不体现了先秦及秦汉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观念㊂这则故事所隐含的复生理念及思维逻辑,是与当时人们的宗教认知有着密切关系,是那个时代集体记忆的一种折射和反映㊂对古人来说,大多数怪异的现象难免会涉及鬼神灵异,并经由 转相告语 等口耳或书面等传播过程之后,往往由假成真,而建构为一种民间信仰礼俗㊂所以,分析这篇简文中的宗教内涵,将有助于把握放简‘志怪故事“的创作动机及其受众群体的社会心理,通过还原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情境/语境,从而能够更贴切㊁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才能领悟这篇复生简文在当时人心目中所特有的权威性㊁说教力和震慑力㊂一 数字 三 的神秘性放简‘志怪故事“中共出现了七次表示时间概念的数字,其中574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三 凡计有三次㊂不难看出,数字 三 作为故事情节设计的重要构成元素,在这篇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㊂下面,我们结合有关文献及前人成果,对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宗教含义进行分析和梳理㊂中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某些数字的迷信和崇拜㊂这些神秘数通常是作为时间概念中的 圣数 而出现,或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巫术力量,预示了或吉或凶的征兆㊂①这种心理习惯渗透到了先民的潜意识中,无形地支配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言行㊁举止和观念,也包括文学创作㊂我们相信,诸如神话传说㊁志怪故事之类的文学作品,在貌似荒诞或杜撰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真实的观念或礼俗作为理论支撑,那些光怪陆离的虚构和想象却也真实展现了社会民众的内心渴望和理想信念㊂神秘数字在非写实类文学创作中常常担负了一种信息传递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隐喻性㊂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揭开笼罩在外层的神秘面纱,读取其中最隐微的信息,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核心理念㊂远古先民对数字 三 的神秘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数字观念同步进行的,原始宗教中已将 三 视为圣数的惯用数字之一㊂有学者分析‘山海经“中的神秘数字,认为 三 与 不死 创生 义有紧密的关系, 三 数可以赐予生命,代表了生命之丰足,同时兼有 光明 完成 超越 之多重意义㊂②其实,在‘周易“‘老子“等先秦典籍中, 三 就已象征了宇宙创世㊁生命初始等含义,是生成发展之基数㊁阳数㊂当然也应注意到,古代文献中 三 有时泛指 多 ,并不是专指确数㊂放简‘志怪故事“涉及数字 三 的语句计有三次: 弃之于市三日 三年丹而复生 立墓上三日 ㊂我们先来说 三年 ,次说 三日 ㊂简文谈到主人公丹自刺身亡㊁埋葬三年后,得以复活㊂耐人寻味674秦统一的进程与意义①②有关古人神秘数字的研究,详见俞晓群‘数术探秘 数在中国古代的神秘意义“,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曲彦斌:‘神秘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叶舒宪㊁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㊂邱宜文:‘时空之钥 山海经⓪的神秘数字探析(续)“,‘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86 89页㊂。
放马滩秦简《律书》——为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而作
放马滩秦简《律书》——为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而作李玫【摘要】<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两部重要的乐律学文献.它们记录了先秦至汉的十二音计算方法和知识.前者只有生律方法而无具体数据,后者延续这个方法并计算了十二音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于生律方法不尽相符.通过分析,可以解释<淮南子>中所呈现的这个矛盾,其实更符合书中所阐释的哲学观.过去学界认为在自先秦以来浩繁的乐律学文献中,这组数据是个孤例,1985年发现的天水放马潍秦简,则不仅为淮南律数提供了更早的源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拥有的乐律学认识.【期刊名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放马滩秦简;淮南律数;等差数列;黄钟大数;新源头【作者】李玫【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12.1在中国汗牛充栋的乐律学文献中,《管子·地员》(管子,公元前 725年 -公元前 645年)最早用与毕达哥拉斯同一系统的方法计算并记载了五个音的数据,用今天的唱名表示,这五个音可以唱作:So La Do Rai Mi②此处唱名使用赵宋光先生提出的“三轴协变唱名”。
此法或详或略地在先生数篇文章中阐述,分别见于下列诸文:《三轴协变唱命法》,载《音乐艺术》1985年第 3期;《改革国民音乐教育的九点建议》,载《人民音乐》1986年第 6、7期;《可动唱名法要沿自己的方向提高》,载《岭南音乐》1985年 9至 11期;《论唱名词汇》,载《草原艺坛》1992年第 2期。
这几篇文章后收入《赵宋光文集》第二卷,花城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借用五线谱记写方式,不考虑绝对音高,可以记写为:这五个音的排列与中国传统乐器古琴和古筝的基本定弦序列是一致的,这五个数也是五声音阶最早的数据。
公元前三世纪时,《吕氏春秋》 (约成书于公元前 239年)介绍了用三分损益法依次相生十二律的顺序。
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占术探析
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占术探析
申景亮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是战国晚期秦国的一个名叫丹的墓主的随葬品.该简文被整理后共计三百六十余条,近万字,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战国晚期秦国社会的情况,是研究秦史及秦文化的珍贵的资料.本人欲借助研究与((日书))性质最为接近的占术为手段,在前人的基础上,希望对<日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申景亮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的十二兽探析 [J], 李菁叶
2.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占雨”类文献编联初探 [J], 鲁家亮
3.天水放马滩秦简研究的新成果——评《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 [J], 方勇
4.放马滩秦简连词的共时考察研究——出土秦简《日书》虚词研究之二 [J], 冯玉
5.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之"行"简考 [J], 韩蓓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破译甘肃出土简牍中的体育符号
2012年第3期敦煌研究No.3.2012 (总第133期) DU NH UA N G RESEARCH ToTAL133破译甘肃出土简牍中的体育符号李小惠1 刘景刚2(1.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2.大连X-,_lk大学,辽宁大连116034)内容摘要:对甘肃出土的简牍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对简牍中的体育符号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与先民创造的体育活动的特征做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将汉简这一新材料与旧文献相印证,尽量寻求新材料所能提供的各种与体育相关的可能性解释,为研究我国西北边陲汉代社会的体育、养生、娱乐等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
关键词:简牍;体育;养生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3—0038—06Marks on the BambooDeciphering the Sportand Wooden Slips Unearthed from GansuLI Xiaohuil LIU Jinggan92(1.Institute of Silk Road Literature an d Cu l t ur e,L a nz h o u Un ive rsit y of Technology,Lanzhou,Gansu730050;16034)2.DalianPolyte chn ic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Abstract:On th e ba si s of a systema tic investigation and sort ing——ou t of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une a r th e dwell as th e from Gan su,th ispa pe r analyzes and d is c u ss e s t he symbolic meanin g of sport marks o n the slips asch ar a ct er i st ic s of t h e sport games cre ate d in ancient times.Combining t he ne wly fo u n d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with other docu me n协,it ailT IS tO expl or e al l po s s i bl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s of ancient sp o rt s an d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a nd cl u e s f or s tud ying t h e sports,health preservation,and e nt er ta i nm en t in t h e northw est er n regions of th e Han dyn as ty.Key wor ds:B amb oo a n d woode n slips;Sports;Health preservation简牍①——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其中有万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08J ZD0036)阶段性成果。
*
放马滩秦简日书《占病祟除》
与投掷式选择陈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
)
86
2011年·第5期
子、北宗,宋华强读为“别子”、“别宗”[8]。
另外,
葛陵楚简有“公北”,见于乙一15、乙一22、零
266,不知是否有关。
巫之为祟,见于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
《十二支占卜篇》等(如166号简)。
楚卜筮祷祠
简,如包山244、望山1号墓77号简等也有
“巫”的记录。
,程少轩疑是“帝”字。
此字与其前之
“巫”和其后“阴雨公”的断读,尚不明朗。
司命,是楚卜筮祷祠记录常见的神灵,如
包山213、237、243号简,望山1号墓54、55号
简,葛陵甲三4、乙一15、乙一22号简。
天◆,“天”后一字,整理者释为“兽”,恐非
是。
待考。
死者,276号简有“其祟原死者”,包山241
号简有“兵死”,246号简有“溺人”,或与有关。
相莨,疑即“方良”[9]。
《周礼·夏官·方相
氏》:“大丧,先柩,及墓,入圹。
以戈击四隅,驱
方良。
”郑玄注:“方良,罔两也。
”《文选·张衡
〈东京赋〉》:“斩
蛇,脑方良。
”李善注:“方良,
草泽之神也。
”
大水,作为为祟之物,亦见于265号简[10]。
在楚卜筮祷祠记录中也屡有所见,如包山213、
237、244、248号简,望山54、55、131号简,葛陵
乙四43号简。
在本篇简文的解读方面,“祟”字的正确辨
识是关键所在。
从“一天”至“九水”提到的种种
事物,因而都可以放心地归结到作祟致病的鬼
神一类。
虽然其中有的具体释读还不太确切,
但并不影响总体上的把握。
“除”指解除,也是
针对祟而言。
《战国策·秦策三》“若于除宋罪”
鲍彪注:“除,解免也。
”《梁书·顾宪之传》:“土
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
枯骨,名为除祟。
”包山211号简说“且叙于宫
室”,229号简说“思攻叙于宫室”,曾宪通指出
“叙”读为“除”[11]。
九店楚日书《丛辰》28号简说
“叙不祥”、“叙疾”,34号简说“叙盟诅”,“叙”亦
当读为“除”[12]。
放马滩秦简此处的“除”字用法
相同。
我们曾经指出,病起而卜祟,是春秋、战国
以至秦汉时的习惯。
《论衡·祀义》等书屡见这
方面的记录[13]。
现在,我们在秦简中看到关于
“病作卜祟”最直接的记录。
并且这些作祟之
物,与战国楚简所记往往相合,这对于我们进
一步认识楚卜筮祷祠简册的内涵以及楚秦习
俗的关系,颇有助益。
二
上文所引程少轩论文,主旨是讨论在放马
滩秦简《日书》乙种182-190号简第三栏所画
的那幅图。
因为文字上的关联,程少轩进而讨
论到350、192号简。
在前揭晏昌贵和刘青的论
作中,这幅图和350、192号简书写的文字也都
是分别看待。
其实,这一图一文密切关联,当属
同一篇内容,应该合并看待。
为称述方便,我们
把这幅图叫做“占病祟除图”,而把350、192号
简所书叫做“占病祟除文”。
整理者所作占病祟除图的复原,除187简
相应部分残去之外,尚有多处待释。
吕亚虎推
定187号简相关部分为“丑”、“巳”二字[14]。
晏昌
贵释出“五音”[15]。
程少轩根据残笔,补释出“七
星”、“三人”、“一天”[16]。
这样得到如下完整的
形状:
风182三
五音八二地183三
┃申酉戌┃184三
┃未┛┃┕亥┃185三
七星┃午—╂—子┃四时186三
【┃巳┓┃┏丑┃】187三
┃辰卯寅┃188三
三人六一天189三
律190三
就书写位置说,与这幅图直接相关的是
179~191号简。
这组简分为7栏。
其中179号
简残去第一、二栏的部分,187号简残去第一~
三栏和第六、七栏。
这幅图绘于第三栏,其最右
一字“风”,书于182号简;最左一字“律”,书于
190号简。
其右侧三简、左侧一简的相应部位
留空。
179~191号简的内容,学者有不同分析。
整理者将《日书》乙种分为39篇,认为第33篇《纳音五行》,书于179~192号简上、中栏;第34篇《律书》,书于168~205号简中、下栏[17]。
晏昌贵以各栏文字分别为篇,第三栏的这幅图亦然。
刘青以四、五两栏为一篇,其他各栏分别为篇。
程少轩、蒋文则认为,这幅图是“式图”,周围的文字及其后的两百余支简皆与式法有关[18]。
从“一天”、“二地”等文字看,这幅图与上下诸栏并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与350、192号简彼此对应。
据报道,《日书》乙种在墓中呈“收卷”形态[19]。
192号简紧接在191号简之后,有可能是整理者根据出土位置而作的处理。
至于350号简,则应根据文字上的联系,插于191、192号简之间。
如果这一推测不误,这两支简的文字与绘于182~190号简第三栏的图正相连接。
在秦汉日书中,往往可见图文并茂的篇章,如睡虎地秦简日书《艮山》、《直室门》、《人字》,周家台秦简日书《戎磨日》、几处所谓“线图”以及配合的文字,孔家坡汉简日书《天廷》、《离日》、《土功》、《直室门》、《死失》、《天牢》、《人字》,尹湾6号汉墓9号木牍正反两面的图文。
我们讨论的对象正属于这种情形,图文相辅,共同构成《占病祟除》篇的完整内容。
三
秦汉日书中,图文并见者的使用方法,常常引起学者的兴致。
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8”期间,晏昌贵发表论文《孔家坡汉简〈日书〉天牢篇笺证》之后,笔者即兴发言提出《天牢》的占法,会不会如同跳房子的游戏那样,是一种投掷式选择。
在战国、秦汉时,有一些游戏、选择是用投掷进行的,如投壶、投石、投钩。
投壶在《礼记·投壶》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大致是参与者用矢投向壶口,以投中多少定胜负。
投石、投钩虽然有一些记载,但不够详细。
从古书记载看,我们所说的投掷式选择并不等同于投壶、投石或者投钩。
但当时这些投掷式游戏的盛行,可以看作类似占断生成的土壤或背景。
我们猜测,占病祟除图只是一个示意蓝本。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据此作一个面积较大的图幅,如同在荆门左冢楚墓出土的被称作“棋局”的漆盘那样[20]。
操作时,占者持一较小的物品投向图幅[21],根据命中的位置(一天、二地等)而得出判断,即作祟致病的是九种鬼神(公外、社及立等)中的哪一种。
睡虎地秦简日书和孔家坡汉简日书中都出现过的《直室门》也可作如此看待。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将“直室门”的“直”读为“置”,研究者也往往从实际意义上理解“门”字[22]。
从投掷选择的角度作解,“直”训当,即命中;并以各门下的占语看作求占者的命运(与门无直接关系),似更好理解。
在放马滩日书中,乙种322号简似乎也可以作此理解。
其云:“占盗以亡辰为式,投得其式为有中间,得其前五为得、为闻,得其后伍为不得,不得其前后为复亡。
”
亡辰,指失盗之日。
式,有标准、楷模义。
《说文》:“式,法也。
”《老子》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王弼注:“式,模则也。
”这里指标的。
中间,待考[23]。
这段话意思是说:占盗时,用失盗的日子作为投掷的标的。
投准这个日辰为“有中间”,如果投掷到这个日辰之前的五个日辰上,叫“得”、“闻”;如果投掷到这个日辰之后的五个日辰上,叫“不得”;如果投掷到其他日辰上,叫“复亡”(再次失盗)。
占盗时投掷的对象,疑当是抄写于144~153号简下栏的六十甲子图(图一)[24]。
假设戊午日失盗,则投掷时命中该日为“有中”,命中丁巳、丙辰、乙卯、甲寅、癸丑五日为“得”、为“闻”,命中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五日为“不得”,命中其他日子为“复亡”。
在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中,还有另外一些篇也说到“投”、“中”。
如206号简说:“平旦至日□放马滩秦简日书《占病祟除》与投掷式选择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