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AB 级洁净区进行动态监测

合集下载

GMP净化车间洁净室(区)监测操作规程

GMP净化车间洁净室(区)监测操作规程

GMP净化车间洁净室(区)监测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GMP净化车间洁净室(区)监测操作规程,规范洁净室(区)的各项监测,确保洁净区环境符合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满足新版GMP(2010年修订)要求的洁净室(区)环境监测。

三、职责:1、车间化验室检验人员负责对洁净区的非在线监测悬浮粒子和微生物填写请样单递送制剂分厂化验室。

2、当班生产班组负责对所使用洁净区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风量、压差等进行监测。

操作工负责对小容量注射剂Ⅰ线A级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在线监测,当班工段长负责对Ⅱ线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主要功能间的悬浮粒子进行在线监测,车间化验室检验人员负责对主要功能间的非在线监测微生物(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进行监测并出具报告,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技术主任、车间质监员负责每年对所使用的洁净室(区)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监督各项监测结果是否在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之内,以及超出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4、技术主任、技术员负责105车间洁净室(区)监测管理规程执行情况的监控及修订。

四、内容:1.每月开班处理时,车间化验室人员按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的监测频次,及时填写请样单送分厂化验室;分厂化验室按要求定期检测小容量I线洁净区的非在线悬浮粒子和微生物、小容量II线非主要功能间非在线悬浮粒子和微生物。

2.车间化验员负责小容量Ⅱ线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主要功能间的微生物(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检测,按《洁净室(区)沉降菌监测操作规程》、《洁净室(区)浮游菌监测操作规程》、《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测操作规程》及规定频次(具体频次见6)操作并做好相应的监测记录。

3.为确保洁净室(区)的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及温、湿度,风速、风量、压差符合使用要求,洁净区各生产工序需对洁净室(区)按规定频次(具体频次见5)监测,监测后及时填写记录。

批生产记录的审核应包括对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审核。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洁净度级(3)静态动态别(2)≥0.5μm ≥5.0μm ≥0.5μm ≥5.0μm 2020 3520 A3520(1)级B级 3520 29 352000 2900C级 352000 2900 3520000 29000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不作规定(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 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 7和ISO 8。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8。

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操作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封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 7和ISO 8。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8。

测量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u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认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险)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频率及取样量,应当及时发现所有人的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η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

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

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洁净区是医疗、制药、食品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区域,对其洁净度的监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洁净区监测的要点和方法。

首先,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应包括洁净区的等级划分。

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洁净区通常分为不同等级,如医疗行业的手术室洁净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制药行业的洁净区也有不同的等级划分。

因此,监测标准应明确不同等级洁净区的要求,包括空气洁净度、微生物污染度、洁净区内物品摆放和人员行为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还应包括监测频率和方法。

监测频率应根据洁净区的等级和使用情况确定,一般来说,洁净区等级越高,监测频率越高。

监测方法包括空气采样、微生物采样、表面洁净度检测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另外,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还应包括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

监测记录应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信息,确保监测过程可以追溯和复现。

数据分析应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最后,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还应包括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包括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改进则是指不断优化监测标准和方法,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始终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洁净区监测动态的标准应包括洁净区的等级划分、监测频率和方法、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只有建立科学的监测标准和方法,才能有效地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要求,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和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1)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 7和ISO 8。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8。

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 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三)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GMP洁净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规定:药品生产的洁净厂房内的生产环境参数如: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压差等均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一般温度为18°C~24°C,相对湿度为45%~65%°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指南中规定的比较具体。

即药品生产洁净厂房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以穿洁净工作服的操作人员不产生不舒服、不舒适为基准的。

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4.8,以2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7和ISo8。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8o测试方法可参照IS014644-1o(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2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如何实现洁净区环境监测

如何实现洁净区环境监测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目的:洁净区是药品生产及药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为确保药品生产及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对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的监测。

职责:质量管理部QA、QC以及生产人员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包括如下内容:1 区域划分: D级,口服液体和口服固体制剂的暴露工序区域;C级,主要用于物料微生物检测背景区域;A级,微生物检测暴露操作区域;2 监测项目: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压差、照度;3 测试方法依据:悬浮粒子测试方法按国家标准GB/T 16292-2010及ISO14644-1执行,沉降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4-2010执行,浮游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3-2010执行;灯检区照度应在2000~3000LX,其他工作区域不低于300LX。

4 监测状态:压差、温、湿度的监测应动态测试,换气次数、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在静态条件下测试;照度每班需检查灯管是否完整,如发现灯管损坏或更坏需仪器检测。

5 洁净区空调系统,在非生产班次时,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并防止结露;6 各项指标监测工具、标准、监测点及监测周期见表1;7 空气洁净度超过标准时的纠正措施a、当空气洁净度中的悬浮粒子数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由质量部联合设备部查明原因,如果换气次数和风速均正常,则可通过进行洁净环境重新清洁,按要求净化至少半小时,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如属过滤器问题,由设备部对初效、中效过滤器进行处理或更换高效过滤器;b、当微生物数量超标时,则必须对此区域进行重新进行清洁,然后重新监测,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

c、若仍旧不符合规定,则彻底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经过重新监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或生产。

d、若相对湿度及压差不符合要求,由设备部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调整,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8 当生产间断10天以上,必须在生产前对洁净室进行清洁消毒,并监测悬浮粒子及微生物,应符合规定。

洁净区环境监测程序

洁净区环境监测程序

洁净区环境监测程序1.目的:为确保厂房洁净度指标合格,保证产品质量,制定洁净区环境监测程序。

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对公司内所有洁净厂房内不同级别区域的空气、设备表面、工作台面洁净度监测的取样及检测。

3.职责:质量部及生产部相关人员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4.内容:4.1由质量部负责定期对厂房环境、设备、工作台表面洁净度进行监测。

4.2监测人员进入洁净厂房采样时必须按人员、物料进入洁净区的标准操作程序进入洁净室。

4.3每次采样、监测人员数不得超过2人。

4.4洁净度主要监测项目:尘埃粒子数、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数、压差、风速或换气次数四项。

4.5监测频率及监控标准见表1:不同级别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4.6监测方法:4.6.1尘埃粒子数监测: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检测,监测方法见“洁净区悬浮粒子数监测标准操作程序”(SOP-)。

统计≥0.5μm和≥5.0μm的尘埃粒子数,并进行计算,判定。

4.6.2沉降菌监测:按照《洁净区沉降菌监测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操作。

用经过预培养48小时后确认无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敞盖放于室内暴露30分钟(静态)或4小时(动态)采样,采样后的平板置30~35℃倒置培养48±2小时后观察计数。

4.6.3压差检查:用微压计测量不同级别的洁净室之间或洁净室对外的压差。

由生产车间随时自检,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上,质监员进行抽检。

4.6.4风速:用风速仪按《风速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检测。

4.6.5设备表面、墙壁、地面及工作台面表面微生物的监测:4.6.5.1取样点:操作点或接近操作点的位置。

4.6.5.2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4.6.5.3监测方法:棉签擦拭法。

(1)准备无菌棉签,生理盐水及营养琼脂平板,以上物品均经121℃20分钟湿热灭菌,营养琼脂平板应当先经30~35℃培养48±2小时,确定无菌生长。

(2)取样人员携带上述物品按规定程序进入受试区域。

洁净室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洁净室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洁净室环境监测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环境监控制度,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和洁净管理区动态监控的管理。

3 责任质量保证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质量监控员、检验员、生产操作人员、各工序班组长。

4 内容4.1监控内容4.1.1 洁净室的环境监控。

4.1.1.1 压差:由各工序的班组长记录,质量监控员不定时抽查。

4.1.1.2 温湿度:由各工序的班组长记录,质量监控员不定时抽查。

4.1.1.3 空气洁净度:a:尘埃粒子数、沉降菌,由微生物监测员监测。

B:表面微生物、厂房、设备内表面、工洁具、1万级工作服、微生物检测,由微生物监测员监测。

4.1.2 洁净管理区的环境监控。

4.1.2.1 温湿度的测定:由各工序的班组长记录,质量监控员不定时抽查。

4.2 监控方法4.2.1 压差测定:定期读取压差计压差数值,计算压差控制结果。

4.2.2 温湿度测定:定期读取温、湿度计,监测温湿度数值,记录温度、相对湿度的异常情况。

4.2.3 尘埃粒子数的测定:按《洁净室尘埃粒子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

4.2.4 沉降菌落数的测定:按《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

4.2.5 表面微生物检测:依照《验证取样操作规程》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4.3.1 洁净室应达到规定洁净级别的要求。

4.3.2 洁净管理室应达到除空气洁净度外的三十万级要求。

4.4 监测频次4.4.1 洁净室的压差测定:1万、30万级洁净室每天上午、下午各记录一次。

测定位置: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非洁净室与室外、洁净室与洁净室之间。

4.4.2 洁净室室内温湿度测定:每天上午、下午各记录一次。

测定位置:室内。

4.4.3 洁净室的洁净度的测定4.4,3.1 尘埃粒子测定:根据监测计划,定期检测各洁净室、尘埃粒子数及洁净走廊,每一个月动态监控一遍,必要时每日监控。

4.4.3.2 沉降菌测定:根据监测计划,定期检测各洁净室、尘埃粒子数及洁净走廊,每一个月动态监控一遍,必要时每日监控。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新版GMP车间洁净度级别及监测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1)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 7和ISO 8。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 8。

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 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三)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

关于洁净区的动态监测

关于洁净区的动态监测

关于干净区的动态监测关于干净区的动态监测一、干净区动态监测的意义在干净区中,实施动态监测是为了对人员行为评价、zui终产品放行供给必须的依据,同时,也为空气平衡、人员行为和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上步改进供给了依据并以此来判定干净室是否实现了规定的干净度,是评估生产环境掌控的有效工具。

二、干净区需要动态监测的项目在生产操作前,要检测并掌控好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差;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监测微生物、悬浮粒子和风速等情况;在操作完成后,要监测设施、设备的表面和人员的卫生情况。

1.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干净区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干净度要求,实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同时,该区域还应动态监测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的情况。

与干净室有关的重要是细菌和菌类,由于细菌不能单独生存,所以它一般都附着在灰尘上,因此,可以通过空调的初效、中效、(亚)高效过滤隔绝灰尘粒子,对无菌区来说,微生物检测更紧要,但是由于直接检测的周期较长,所以可以用粒子水平来间接衡量其实在的情况,换言之,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动态监测可以为无菌生产过程环境作评估,为zui终产品的放行供给数据支持。

2.温湿度监测:每个企业都需要从产品工艺、设备仪器、人员操作的舒适性、微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有效掌控温度和湿度。

如中温型微生物在25~30℃生长zui适合;湿生型微生物在湿度为70%~90%的环境下生长繁殖较旺盛,因此,一般需要躲避这些温湿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干净区的湿度应掌控在18~24℃、湿度应掌控在45%~65%。

3.相对压差监测:2023版GMP规定,不同干净度等级的干净区之间的空气静压差应大于10pa,应装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简单产生粉尘的生产区域应与相邻的室(区)保持相对负压;相同干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目前,常用的压差计量程在0~60pa,负压的压差计量程一般选择在—30~30pa之间。

三、干净区动态监测的系统推举对干净区进行动态监测时可选择宏瑞科技研发生产的干净环境在线监测系统HR—FMS。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目前关于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洁净室和洁净区的标准,如ISO 14698-1和ISO 14698-2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微生物监测的方法、设备、采样点和频率等。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微生物监测标准。

例如,针对医疗机构的洁净区,可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洁净手术区域设计导则》等。

3. 历史数据分析:根据过去的监测数据和经验,可以对洁净区的微生物监测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例如,当历史数据显示某个区域的微生物浓度一直较低且稳定时,可以适当减少对该区域的频率和采样点。

4. 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提高微生物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动态标准也应考虑引入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数据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并能满足特定环境的要求。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动态标准通常包括对洁净区域内微生物监测的频率、方法、标准值和评估标准等内容。

监测的频率可以根据洁净区域的级别和用途来确定,一般会有定期的监测和不定期的特殊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方式、培养方法、PCR检测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值则是指在洁净区域内允许的微生物水平的上限或下限,通常以CFU(菌落形成单位)或其他微生物计数单位来表示。

评估标准则是根据监测结果对洁净区域内微生物水平进行评估和判定,以确定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总的来说,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是为了确保洁净区域内微生物水平符合卫生标准,保障医疗卫生环境的安全和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监测、评估和管理规定。

GMPAB级洁净区的动态监测

GMPAB级洁净区的动态监测

GMPAB级洁净区的动态监测浅谈A/B 级洁净区的动态监测1 概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和无菌混悬剂等。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环境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环境和人员行为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尤其是无菌药品生产过程。

2 实施动态监测的意义和作用在A/B 级洁净区中,实施动态监测是为人员行为评价、最终产品放行提供必要的依据,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防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空气平衡、人员行为和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另外,以此来判定洁净室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洁净度,持续、稳定地为生产提供保障,是评估生产环境控制的有效工具,是无菌药品放行的首要条件。

3 动态监控项目和标准3.1 监测的项目在生产操作前,要检查、控制好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差;在生产过程中,要监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和风速等情况;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要监测设施、设备的表面和人员卫生状况。

同时,在生产开始前后,都要检测隔离操作手套。

3.2 温度、湿度监测在2010 版GMP 中并无具体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相应标准的降低,而是相应标准的提高,需要每个企业从产品工艺、设备仪器、人员操作的舒适性、微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

例如,中温型微生物在25~30 ℃生长最适宜;湿生型微生物在湿度为70%~90%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比较旺盛,因此,一般需要避开此温度、湿度范围。

同时,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的舒适度、人员的工作情绪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进而还会严重影响A/B 级区人员的操作行为,无法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无菌制剂生存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18~24 ℃、湿度应控制在45%~65%.3.3 相对压差监测2010 版GMP 规定,不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区之间和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空气静压差应大于10 Pa,应装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容易产生粉尘的生产区域应与相邻的室(区)保持相对负压;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洁净室动态监测标准要求

洁净室动态监测标准要求

洁净室动态监测标准要求一、空气洁净度空气洁净度是衡量洁净室内外空气洁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洁净室的用途和要求,动态监测时应对不同洁净级别进行空气洁净度的检测,以了解空气洁净度的实时变化情况。

测试点应选择在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区域,一般测试点的布置应与工艺布置相结合,力求准确反映室内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

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高效过滤器等测试仪器进行测定,得出室内空气中粒径分布及粒子数。

二、微生物含量微生物含量是洁净室内微生物数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洁净室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

动态监测时应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内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微生物含量的实时变化情况。

测试点的布置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并采用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的采样和培养方法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温湿度控制温湿度是影响洁净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洁净室性能的重要指标。

动态监测时应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内温湿度进行检测,以了解温湿度的实时变化情况。

测试点应选择在室内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区域,采用温湿度计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压差与换气次数压差和换气次数是反映洁净室压力和气流组织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洁净室性能的重要参数。

动态监测时应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的压差和换气次数进行检测,以了解压差和换气次数的实时变化情况。

测试点应选择在室内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区域,采用压力计和风速仪等仪器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气流速度与流向气流速度与流向是影响洁净室内粒子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洁净室性能的重要指标。

动态监测时应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内气流速度与流向进行检测,以了解气流速度与流向的实时变化情况。

测试点应选择在室内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区域,采用风速仪等仪器进行测定。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1.目的:洁净区是药品生产及药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为确保药品生产及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对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的监测。

3.职责:质量管理部QA、QC以及生产人员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区域划分: D级,口服液体和口服固体制剂的暴露工序区域;C级,主要用于物料微生物检测背景区域;A级,微生物检测暴露操作区域;4.2 监测项目: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压差、照度;4.3 测试方法依据:悬浮粒子测试方法按国家标准GB/T 16292-2010及ISO14644-1执行,沉降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4-2010执行,浮游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3-2010执行;灯检区照度应在2000~3000LX,其他工作区域不低于300LX。

4.4 监测状态:压差、温、湿度的监测应动态测试,换气次数、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在静态条件下测试;照度每班需检查灯管是否完整,如发现灯管损坏或更坏需仪器检测。

4.5 洁净区空调系统,在非生产班次时,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并防止结露;4.6 各项指标监测工具、标准、监测点及监测周期见表1;4.7 空气洁净度超过标准时的纠正措施4.7.1 当空气洁净度中的悬浮粒子数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由质量部联合设备部查明原因,如果换气次数和风速均正常,则可通过进行洁净环境重新清洁,按要求净化至少半小时,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如属过滤器问题,由设备部对初效、中效过滤器进行处理或更换高效过滤器;4.7.2 当微生物数量超标时,则必须对此区域进行重新进行清洁,然后重新监测,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

4.7.3 若仍旧不符合规定,则彻底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经过重新监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或生产。

4.7.4 若相对湿度及压差不符合要求,由设备部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调整,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A/B 级洁净区进行动态监测一.(1)实施动态监测的意义和作用在A/B 级洁净区中,实施动态监测是为人员行为评价、最终产品放行提供必要的依据,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防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空气平衡、人员行为和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另外,以此来判定洁净室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洁净度,持续、稳定地为生产提供保障,是评估生产环境控制的有效工具,是无菌药品放行的首要条件。

(2)概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和无菌混悬剂等。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环境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环境和人员行为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尤其是无菌药品生产过程。

(3)动态监控项目和标准二.(1)监测的项目在生产操作前,要检查、控制好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差;在生产过程中,要监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和风速等情况;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要监测设施、设备的表面和人员卫生状况。

同时,在生产开始前后,都要检测隔离操作手套。

(2)温度、湿度监测在2010 版GMP 中并无具体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相应标准的降低,而是相应标准的提高,需要每个企业从产品工艺、设备仪器、人员操作的舒适性、微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

例如,中温型微生物在25~30 ℃生长最适宜;湿生型微生物在湿度为70%~90%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比较旺盛,因此,一般需要避开此温度、湿度范围。

同时,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的舒适度、人员的工作情绪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进而还会严重影响A/B 级区人员的操作行为,无法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无菌制剂生存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18~24 ℃、湿度应控制在45%~65%.(3)相对压差监测2010 版GMP 规定,不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区之间和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空气静压差应大于10 Pa,应装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容易产生粉尘的生产区域应与相邻的室(区)保持相对负压;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目前,常用的压差表量程在0~60 Pa之间,负压的压差表量程一般选择在-30~30 Pa 之间,所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对仪器、仪表本身的校验或校正情况加强监督和管理,因为压差可以增加异常报警的情况。

但是,为了避免正常操作(比如开门)造成的报警,可以适当增加报警延时装置,具体的延时时间可以根据不同人员的开门、进入或物料转运、关门所需时间验证得出。

(4)粒子和微生物监测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同时,该区还应当动态监测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的情况。

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菌类和原生虫类等,但是,与洁净室有关的主要是细菌和菌类。

因为细菌不能单独生存,所以,它一般都附着在尘粒上,因此,可以通过空调的初效、中效、(亚)高效过滤阻隔尘埃粒子,同时,也能完成对细菌的阻隔。

对无菌区来说,微生物检测更重要,但是,直接检测的周期长,所以,可以用粒子水平来间接衡量其具体的情况。

也就是说,这两方面的检测可以为无菌生产过程环境的破坏度和卫生状况作评估,为最终产品的放行提供数据支持。

四.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注意点(1)悬浮粒子目前,悬浮粒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法和自动粒子计数法两种,而用于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监测的仪器多为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和激光粒子计数器。

综合实际情况,建议在A 级区内采用连续监测系统检测空气悬浮粒子。

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反馈监测信息,以便监控人员及时提出解决其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比如,提醒操作人员减缓动作幅度,为环境清洁、消毒、停机等待等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还要为空调过滤器的日常检查、维护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检测、更换程序。

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中存在的风险。

(2)沉降菌沉降菌是用暴露法收集降落在培养皿中的活生物性粒子,并将其培养、繁殖后加以计数所得。

沉降菌测定的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小的地方。

具体的采样方法和培养方法是,将培养皿放置在接近于操作高度的位置后,打开外盖并倒扣放置,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出来。

在静态监测时,培养皿应放置不少于30 min 后再将外盖盖上收集;在动态监测时,暴露时间应根据沉降碟本身和环境两方面因素验证所得,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 h,但是,不得超过4 h。

在同一位置,可以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监测并累积计数,然后收集,酵母菌和霉菌通常在20~25 ℃的条件下培养5~7 d后计数,而需氧菌通常在30~35 ℃的条件下培养48~72 h 后计数。

沉降碟以其价廉、轻便、对空气环境破坏较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洁净区环境检测中。

但是,在使用沉降碟时,应先确认沉降碟的暴露时间(记下平皿打开和结束的时间),以保证暴露后的培养基不会因失水等原因而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目前,好多厂家的培养皿是本厂自配的,密封性没有购买的培养皿强,在生产过程中,转运会对培养皿本身造成污染,使所得的结果出现假阳性。

所以,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应使用培养皿本身的空白对照或购买密封性好的培养皿,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3)浮游菌经常使用撞击法中的狭缝式采样器监测浮游菌采样器,通过多孔盖抽取空气,而气流中的微生物则撞击附着在标准培养皿中琼脂培养基的表面。

通常情况下,在测定浮游菌时,每个采样点的取样量不得少于1 m3,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设定采样器,利用采样、等待、再采样的间隙方式监测生产全过程。

另外,浮游菌采样器还有筛孔撞击式、表面真空取样、离心式、过滤式和液体冲击式等采样方式。

(4)物体表面微生物测试物体表面微生物测试可以确定物体(包括工作服)表面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棉签间接取样后培养、直接接触法取样和表面冲洗法3 种方法,而利用直接接触法时,所用的接触碟要放置至室温后使用。

(5)棉签擦拭表面取样方法棉签擦拭表面取样方法的取样面积一般为25 cm2,人体表面擦拭至少应包括双手手指印、头、口罩、肩部、前臂、手腕和腿等。

棉签间接取样适用于不规则表面,取样时,手握住拭子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采用S 型或Z 型缓慢并旋转棉签充分擦拭。

如果拭子头为藻酸钙材料,则要用稀盐酸溶液作为稀释剂(比如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钠溶液),这样才能让拭子头完全溶解。

(6)直接接触法直接接触法是将接触碟直接接触需采样的物体表面,接触时间一般在10 s 左右,培养后便会长出菌落。

因为该方法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定量,所以,被广泛使用。

但是,这个测试只适用于平整光滑的表面,通常在灌封或灌装后清场前取样。

取样后,需用蘸有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的纱布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

将取样后并做好标记的接触碟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的参数一般设定在30~35 ℃,培养72 h 后计数。

(7)表面冲洗法表面冲洗法适用于监测大面积区域内表面的微生物含菌量,包括设备轨道、储水罐等。

用定量的无菌水冲洗表面,收集淋洗水,用膜过滤法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8)风速测试检测生产过程中 A 级区的风速,使生产环境的风速符合指导值(0.36~0.54 m/s),同时,还可以判断层流是否开启、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被堵或泄漏,使生产环境达到要求。

目前,由于安装的隔离器密闭性良好,所以,经过相应的验证,也可以适当地降低层流风速。

部分文献指出,A 级区可以选择正压无菌紊流的流型,不一定都要选择层流流型。

(9)隔离操作器手套的检测目前,检测手套时一般采用完整性检测,对其内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在规定时间内,压力降低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视为合格。

另外,还可以在每个班次生产前后,增加手套目检程序等。

检测周期要根据产品的特点、设备和班次安排等因素验证得出。

五.日常监控取样点和取样频次最关键点的位置作为取样点并不一定适用,所以,必须考虑环境监测会不会加大产品污染风险的概率。

比如悬浮粒子的取样点,一般布置在距离地面0.8~1.5 m 的位置,尽量避免在回风口附近取样,而且测试人员应站在取样口的下风侧等。

洁净区监测中的取样点和取样量可以比洁净区级别确认时的取样点和取样量少,通过验证确定取样点,且其要通过风险分析研究和监测结果分析(至少要有6 个月以上的运行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

监测频次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监测频次不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中存在的问题——监测频次过多,不利于资源优化。

因此,监测频次的确定一般使用风险数值分布(RNR),即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EV)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OCC)的乘积。

根据风险数值的大小确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同时,也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其中的风险。

六.一般超标处理方法和报告打印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如果监测数据出现偏差时,其数据就会高于设定的限度,所以,必须通过CAPA(预防和纠正措施)调查发生了什么,如何防止该问题再次发生,而偏差及其后续措施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

所以,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分析问题,运用风险评估工具排查风险点,找出要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做必要的培训、考核和评估工作,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日常监测过程中,每一批报告都要打印出,并附入相应批的生产记录中。

生产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准备、自净、生产和清场4 个阶段,但是,笔者认为,报告打印的时间要包括环境的自净时间和生产时间,并要备注解释监测超常和超标结果,从而保证产品生产情况的可追溯性。

七.结论随着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大,市场要求的增强,药品生产企业必需严控生产全过程,尤其是无菌药品的生产全过程。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药品生产线无人化操作逐步成为可能;无菌隔离器的使用,让关键工序无人操作成为了可能。

但目前,国内隔离操作器的使用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线监测培养皿放入和取出的过程,手套在线更换执行困难,系统存在泄漏时,应急处理措施缺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

同时,应用动态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提供数据、报警信息,方便及时控制生产过程,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应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外来干预,减少对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最终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八.推荐针对以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对洁净区实现动态监测,使用集中QA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洁净区摄像头,实施定点监控和全方位动态监测,1.集中QA质量管理系统是维远泰克针对洁净区研发生产的一套完整的制药生产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集中QA中控室集中QA主要功能集中QA的价值2.洁净区摄像头产品描述洁净区专用摄像头是针对洁净区、无尘车间的特殊使用环境,专门为药厂、电子厂、医院手术室、食品厂等的洁净区/无菌室/无尘车间开发的专用网络摄像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