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集锦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集锦 西⽅的历史学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名《希波战争史》)⼀书中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历史从此⾃神话和⽂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的学科。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集锦,希望⼤家喜欢!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集锦⼀ ⼀、教学⽬标 1.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的分封制的简况。
2.培养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
3.认识奴⾪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类历史上⼀次重⼤的社会变⾰,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奴⾪社会的国家之⼀,是举世闻名的⽂明古国。
认识奴⾪制的残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和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三、教学⽅法:讲述法、问题讨论法 四、教学⼿段:CAI多媒体课件(附后) 五、教学设计 复习导⼊:旧⽯器时代⼈们被迫过着群居⽣活,新⽯器时代则过着⽒族公社的⽣活;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与⼈之间的关系发⽣了质的飞跃,中国历史也由野蛮时代跨⼊到了⽂明时代的⼤门,其标志是什么? 强调⽣产⼒与⽣产关系间的⽭盾运动⼀、夏朝的兴衰 揭⽰夏朝建⽴的重⼤意义 介绍历史学科的时间概念 强调世袭制这⼀重要制度的沿⾰ 揭⽰夏朝的阶级性质 阐明⼈类社会的形态及发展规律 1.夏朝的建⽴及统治。
回忆:夏朝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其性质是什么?教师强调:夏朝是我国第⼀个奴⾪制国家,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奴⾪社会的国家之⼀(仅稍晚于古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明古国;指出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纪年法,并介绍年和世纪之间的换算⽅法。
禹死后,王位由谁来继承?教师总结:相传禹在世时,曾推荐伯益做继承⼈,但禹的⼉⼦启已有了强⼤的势⼒,禹不给伯益实权,使他得不到锻炼,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相反,启却利⽤禹的威信和禹给的权⼒,扩⼤影响,树⽴威望。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运用比较法,分析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3)结合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培养学生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原因分析;(2)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比较;(3)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2)提问:同学们知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时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学生思考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总结:夏、商、西周兴亡的原因及其启示。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过程,了解了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认识了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兴亡的原因,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 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C.发展经济 B.勤政爱民 D.增强军事力量 ( )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第4课
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商、西周的兴亡
序号 教具
NO。5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 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 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2..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 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通过对夏朝奴 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 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3.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 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2、 商朝的开创者是谁?他在位时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有
哪些?商朝最后的统治者是谁?
预习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展示 时间 (18 分钟) 商朝建立 建立者
3、 牧野之战是怎么回事?西周的开创者是谁?定都在哪里? 4、探究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留下什么启示?
强大(原因)
商纣的暴政与周的逐步强大 牧野之战与西周建立 牧野之战: (时间、双方、结果) 西周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教 学 目 标
内 容 要 求
重 难 点 教学流程 导入 (2 分钟)
教
学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第一章:夏朝的建立与兴亡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掌握夏朝的兴亡过程。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夏朝兴亡的原因。
1.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重点1.2.1 夏朝的建立背景1.2.2 夏朝的兴亡过程1.2.3 夏朝兴亡的原因1.3 教学难点1.3.1 夏朝兴亡的原因分析1.4 教学准备1.4.1 教材、参考书目1.4.2 投影仪、PPT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讲解夏朝的建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5.2 讲解夏朝的兴亡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夏朝兴亡的原因。
1.5.3 小组讨论,分析夏朝兴亡的原因,分享讨论成果。
1.5.4 总结夏朝兴亡的原因,强调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商朝的建立与兴亡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掌握商朝的兴亡过程。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商朝兴亡的原因。
2.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2 教学重点2.2.1 商朝的建立背景2.2.2 商朝的兴亡过程2.2.3 商朝兴亡的原因2.3 教学难点2.3.1 商朝兴亡的原因分析2.4 教学准备2.4.1 教材、参考书目2.4.2 投影仪、PPT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讲解商朝的建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5.2 讲解商朝的兴亡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商朝兴亡的原因。
2.5.3 小组讨论,分析商朝兴亡的原因,分享讨论成果。
2.5.4 总结商朝兴亡的原因,强调民族自豪感。
第三章:西周的建立与兴亡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掌握西周的兴亡过程。
3.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西周兴亡的原因。
3.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3、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教学过程感悟导入:(出示图片)随着满街飘溢的月饼香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有关。
而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武王伐纣以及大家熟知的封神演义等历史典故都来自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多少年?又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学习完第4课你就会有所了解。
合作探究:一、国家更迭--夏、商、西周的建立1、我国最早的国家--夏问: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在位时经历了从部落联盟长到夏国王的过渡阶段。
问: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夏朝建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和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机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基本史实。
(2)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
(3)认识夏、商、西周的兴亡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地图、图片、文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
(3)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夏朝的建立: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传说中的夏朝君主(如大禹)的贡献。
(2)夏朝的灭亡: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等。
2.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1)商朝的建立: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商汤推翻夏朝的过程。
(2)商朝的灭亡:分析商朝灭亡的原因,如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等。
3. 西周的建立与灭亡(1)西周的建立: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
(2)西周的灭亡:分析西周灭亡的原因,如分封制的弊端、民族矛盾等。
4. 夏、商、西周的经济制度(1)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井田制、租佃制等。
(2)分析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
5. 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1)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成就,如文字、青铜器、音乐、舞蹈等。
(2)分析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交融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基本史实。
(2)夏、商、西周的经济制度、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具体内涵。
(2)夏、商、西周的兴亡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内在联系。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看国家产生 二、观兴衰——解王朝更替 三、论成败——议分封利弊 四、鉴未来——思治国之策过渡:现在让我们跟随大禹的足迹,一起去看国家的产生。
一、寻足迹——看国家产生 展示:夏朝的建立、发展(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统治中心、建立意义、制度的发展和国家机构及实质)过渡:禹建立了夏朝,夏朝能否长久存在下去?它又是被哪个朝代取代的?后面又经历了哪些王朝?二、观兴衰——解王朝更替展示:夏、商、西周兴亡的空白表格看书找出答案并回答。
“夏朝小组”、“商朝小组”、“西周小组”分工,根据表格自读课文,各自找出本朝代的内容并回答,一个小组回答的时候,其他小组一起学习。
抢答动态图“盘庚迁殷”展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结构图 教师:第一个通过禅让当上部落首领的是谁?世袭制开始谁在位时?展示:“盘庚迁殷”动态图 设问:商朝为什么要迁都? 强调:商朝把都城定在了亳(bo 要让学生比划亳的写法)(动画展示迁都的地点),直到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yin 也要让学生比划殷的写法),都城才稳定下来。
于是人们就习惯上把商朝也称为殷朝或殷商。
展示:视频“武王伐纣” 三、论成败——议分封利弊 展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疆域图过渡:从疆域图上可以看出西周时疆域空前扩大,周天子头痛了,观看回答(水患和政治动乱)观看、感悟当时的历史场景。
各抒己见。
“西周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一起学习。
回答视频片段: “武王伐纣”ppt 演示文稿ppt 演示文稿怎样才能巩固统治呢?假如你是当时的周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辽阔的疆土呢? 展示:西周分封图教师:点拨“齐鲁大地的由来”展示:西周分封制的目的 、内容、作用。
假如你是当时的周天子,你如何来进行分封?你分什么?封谁?假如你是当时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你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展示:诸侯的义务和权利 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 从诸侯的权利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制会有什么弊端呢?过渡:诸侯力量强大,会威胁周天子的统治,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诸侯,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看《西周等级示意图》,讲解并得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结论。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示范教案一(夏、商、西周的兴亡 1课时)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
2.掌握夏启、夏桀、商汤、盘庚、商纣、周文王、周武王等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通过学习课本中提供的“周初形势图”,培养学生查阅历史地图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难点分封制。
●教学方法1.讲解法。
对于一些线索型的内容,如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衰亡过程,西周的分封制等。
2.讲述法。
对于一些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内容,如“桀把人当坐骑”“牧野之战”“周文王访贤遇文王”等。
3.图示法。
对一些仅凭讲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如夏朝的疆域等,需要用图来说话。
4.比较法。
通过把夏、商、西周三幅疆域图挂在一起比较,加深对各自范围的印象。
5.课堂讨论法。
比如,商纣王的作恶多端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类问题不需要做出结论,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1.自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
2.投影仪/电脑/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在《搜神记》里,有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它是这样记载的:[投影显示]“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住,枚筮之于有黄。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朝的建立,知道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掌握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理解三个朝代的兴亡原因。
(3)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展示三个朝代的地理位置和变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朝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2)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3)西周的分封制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分封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
(2)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吗?它是由谁建立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朝的建立过程。
(2)教师提问: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什么的重要事件?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4. 地图展示(1)教师展示夏、商、西周的地理位置和变迁地图。
(2)学生观察地图,理解三个朝代的地理位置和变迁。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绘制一幅夏、商、西周地理位置和变迁的地图,并简要说明三个朝代的更迭过程。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6. 夏朝的衰落与商朝的兴起(1)了解夏朝的衰落过程。
(2)知道商汤灭夏,商朝的兴起。
7. 商朝的衰落与西周的建立(1)掌握商朝的衰落原因。
(2)了解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
8. 西周的分封制(1)理解分封制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2)了解分封制对西周的影响。
9. 西周的衰落与春秋时期的变迁(1)知道西周的衰落原因。
(2)了解春秋时期的变迁,知道周平王东迁。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大全
【教案优秀范文】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比较,初步认识由部落公社到国家形成的演变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对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传统有所了解,并增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如何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比较,初步认识由部落公社到国家形成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请学生们看一幅图,让他们说说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图中的信息点出了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欲望。
2. 了解夏朝让学生通过课本资料等方式,了解夏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了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夏朝是我国最早的朝代,它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财富。
3. 了解商代在熟悉夏朝之后,让学生学习商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商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了解过程中,让学生对商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与夏朝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
4. 了解西周在商代之后,让学生掌握西周历史文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极贡献,以及西周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了解过程中,让学生将西周与夏、商两代进行比较,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
5. 课堂讨论在学完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后,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共同探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同时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不断积累知识。
6. 达成归纳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归纳出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大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朝的建立和灭亡;(2)掌握商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3)掌握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4)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夏、商、西周的疆域变化;(3)学会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2)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夏、商、西周的疆域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展示夏、商、西周的疆域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述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历史地位;(2)讲述商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历史特点;(3)讲述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引导学生了解西周的历史贡献。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引导学生从multiple perspectives 分析问题;(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点评。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作业布置1. 复习夏、商、西周的历史知识;2. 结合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3. 绘制夏、商、西周的疆域变化图。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夏、商、西周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2)学生对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注重培养学生的historical thinking 能力,提高历史素养;(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开课教学设计11页word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对历史学习是完全陌生的,一开始总是一头雾水,不知该怎样学。
作为教师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历史课堂,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上课习惯、读书做笔记方法、识图读图方法、使用同步学案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等,从而克服新生学习历史的心理障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使七年级历史教学顺利开展起来。
以下以《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的。
二、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根据往年教学体会,新生对这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头绪太多,难以掌握。
本课知识特点即本课难点:1、朝代更替多(3个),时间、人物多,本课涉及的国君多达9位。
2、知识点零散,疑难生僻的文字也多,不便于记忆、表述和书写。
3、正文多达11个段落,阅读量大,学生难以确定知识重点,课堂时间非常紧,学习任务繁重。
如果以常规模式教学,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蜻蜓点水,缺乏新意,重点知识不易突出。
学习效果很是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均不达标,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三、设计思路及成效综合教与学各方面因素,结合本课知识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我对本课知识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主要是打乱教材文字顺序和教学格局,以搜索夏商西周三代前后10位国君及其政绩为学习主线,将本课重要知识点提炼、归纳、分类、甚至是深化。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从比较简单的搜索历史人物这一学习活动入手,直接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的轻松点拨之下,学生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
很好地实现了学为主,教为次,学中思,思中悟,学中练,练中记,练中用的高效课堂境界。
事实证明本节公开课是成功的:首先是设计思路科学合理、新颖独特、富有新意,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融合了趣味、技巧、知识、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即轻松又高效。
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
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篇1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
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教学设计5: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剥削的残酷性;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夏、商、周的更替的历史史实。
2.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提问):本月的9月8号是什么节日?生:中秋节师:关于中秋节最家喻户晓的传说就是嫦娥奔月。
哪位同学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生:讲诉故事。
师(稍微补充故事):嫦娥和后羿都是夏朝的著名人物,那么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又有哪个朝代取代了夏朝。
请大家看第四课的题目“夏、商、西周的兴亡”,讲的是三个朝代的建立与灭亡。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前2070-前1600年)师: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夏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生:禹、前2070年、阳城。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为治水有功通过禅让制得到了王位,建立了夏朝,那么请大家看教材回答一下,禹年老后,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谁?生:他的儿子启。
师:尧舜禹之间没有血缘关系,通过禅让传递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禹把位置却传给了启,难道启真的德才兼备吗?这种传递带来了什么影响?生:不是的。
七上2.1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设计
七上2.1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学生回忆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师:(出示幻灯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出示幻灯片──说说你的想法: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生:(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师: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师: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出示幻灯片──中国朝代歌:夏商西周继,春战国承,秦后汉新汉,三国西东晋,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辽宋与夏金,元明清三朝,统一疆域定。
)(依据朝代歌,教师向学生明确: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从战国开始进入漫长的封建社会)夏朝建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生:(略)师: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1)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师: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谁?生:大禹的儿子──启(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
2.通过分析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历史事及商纣王的暴政等,培养学生观察历史进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辨证地评价历史事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本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明古国。
重用贤人,拒绝暴政是国家兴亡的关键。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了解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
【设计理由】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明古国;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展开疆拓土,巩固统治的作用。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抽象思维欠缺,分析、理解能力远远不够,对西周等级制度理解不到位,学习起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
1.历史故事法。
初一的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强,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上进行交流;学生对《封神榜》中的人物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性的插入人物故事,增加本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表格学习法。
本的知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引入历史典籍,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设计理由】对于初中一学生说,历史知识的储备一是于成语故事,二是于电影、电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还一无所知,历史素养有待于逐步培养,所以对于“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引入了历史典籍。
教学设计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初中学生所能感悟到的教学情境中去,激活学生的潜智潜能。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同学们,小时候你都读过《三字经》吗?它是一部中国传统化中的优秀儿童启蒙读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化遗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我选取了《三字经》部分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同学们,《三字经》内容涵盖了历史、天、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刚才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哪一阶段?
生:夏、商、周时期。
师: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
时期,这节我们就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
【设计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导入,一是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三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环节一:夏朝的兴衰
师: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年老时,会不会也通过禅让的方式把国王的位置传给德才兼备的贤人呢?请大家自学本第一目“夏朝的兴衰”,完成下列表格,并展示:
师:引导学生分《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禹死后,谁成了夏朝的国王?“禅让制”“公天下”“世袭制”“家天下”怎么理解?请小组探究后回答。
生合作展示后,师进行归纳:通过禅让挑选贤人,天下为公,与部族共同管理。
世袭制就是把王位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下一代,子子孙孙传递。
家天下就是指帝王把国家作为一家的私产。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请大家看夏朝的疆域图:
夏朝是如何管理国家呢?
生:建立政府机构,管理国家,组建军队,打击入侵者,制定刑法,设置监狱,镇压反抗的平民和奴隶。
师:“四百载,迁夏社”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他的暴政使他失去民心,导致最后的灭亡。
“汤伐夏,国号商”从三字经中,我们知道了,夏朝之后是商朝?商朝是怎么建立的?其统治如何?“六百载,至纣亡”又是怎样灭亡的呢?
【设计理由】指导学生通过对的阅读和理解,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目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要了解的主要知识,通过地图给学生空间的具体记忆。
教会表格学习法,为下一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师:请大家阅读本第二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自主学习,填写下列表格:
2.商朝为什么称为“殷朝”?
3.从刚才我们学习的夏朝历史看,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后期的统治者昏庸残暴。
商朝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阅读本后,讨论。
师引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可以补充。
师:学生展示完毕后,出示商朝疆域图
过渡: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很多巧合,每个朝代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百业俱兴,社会繁荣,后期的统治者奢糜残暴,前期像夏朝一样,也出现了一个暴君──商纣王,同学们看过《封神演义》,谁能举例说一说商纣王的残暴呢?
生: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挖心,趸盆,造鹿台等。
师:商纣王是一个暴君,《封神演义》中几乎是一无是处,这是经过后人依照个人的喜好演绎的成分比较多。
真实的商纣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读读《史记·殷本记》是这样记载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好酒淫乐,嬖(bì)于妇人。
”翻译过就是:商纣王天资聪颖,领悟能力很强,力大无比,非常勇猛的人。
这是他的优点,可是他也有缺点,就是荒淫无度。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参考历史典籍,不可片面,要客观真实的评价。
同学们,有句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生:周王和姜太公(姜尚),并简述这个故事。
师:周王任用姜尚,发展生产,国力强大起。
周武王,始诛纣。
周王死后,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展开大战,通过《封神演义》大家也有所了解,商纣王最后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请同学们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呢?
生:思考,讨论后发言,初一学生分析总结能力还比较弱,历史学科素养还有待提高,所以学生展示完毕后,老师应进行点拨,并用白板展示出,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历史问题。
(1)夏桀、商纣统治残暴。
(2)推翻暴君,符合民意。
(3)商汤和周王、周武王任用贤人,发展生产,国富民强,具备了灭亡夏朝和商朝的实力。
【设计理由】通过上一目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表格学习法,所以基础知识不必再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通过“殷朝”、夏商两朝的相同点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历史,通过分析比较总结概括历史规律的能力。
历史典籍的应用,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原影视作品中对历史事及人物的认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环节三:西周的分封制
白板出示《周初形势图》
师: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周天子的亲属、功臣等为诸侯,同学们看白板,看看周初的主要诸侯国有燕、齐、鲁、宋、晋。
威力无比的姜太公分封到了海岱之间、美丽富饶的齐国。
师出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2.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展示后,老师进行点拨:西周初年的分封制,是周天子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国君也只有嫡长子继承,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非嫡长子怎么办?西周采取的办法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分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的
嫡长子继承,非嫡长子被封为卿大夫,同理,一级级分下去,直到士,士的非嫡长子就成了平民,经过层层分封,不仅巩固了周朝的统治,而且保证了周王室的秩序不至于混乱。
但是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暴虐无道,政局混乱,平民不满,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设计理由】对于西周分封制这一教学重点,采用了“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出示示意图形象直观──老师讲述加深理解”这一策略,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重点。
小结:师引导学生复习本节内容,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
【设计理由】把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到表格中,比较直观,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再次理顺朝代线索,巩固知识点,强化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