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起跑线教学设计
起跑线说课稿
起跑线说课稿1. 引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孩子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为此,我准备了一堂关于起跑线的话题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
2. 课程设计(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a. 了解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b. 掌握赛跑的技巧和策略;c.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d. 培养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心态。
(2)学习内容a. 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b. 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c. 团队合作与协作的重要性;d. 成功案例分享和讨论。
(3)学习方法a. 听讲与观摩: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b. 实践与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赛跑实践,并进行技巧指导和分享交流;c. 合作与分享:学生分享团队合作的体会和成功案例。
3. 教学过程(1)导入与展示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场赛跑比赛的精彩镜头,引起学生的兴趣。
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赛时,选手们都是从哪里起跑的呢?起跑线有何作用?”(2)知识讲解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起跑线对于比赛的重要性。
同时,引入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技巧的支持。
(3)实践与体验将学生分组,进行赛跑实践。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其他成员担任观察和鼓励的角色。
比赛结束后,老师进行技巧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赛跑的重要性。
(4)合作分享学生根据小组比赛的经验,分享团队合作的体会和成功案例。
鼓励学生互相倾听、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5)案例分享和讨论老师分享一些成功人士起跑线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分析起跑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总结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还培养了赛跑技巧、团队合作和积极心态。
他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克服困难,同时也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功,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在数轴上表示数和表示数与数的大小比较。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数轴表示数、比较大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数和比较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在数轴上比较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教案、教学课件、数轴模型、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准备铅笔、橡皮等文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在数轴上表示数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新知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数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步:教学讲解•教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在数轴上比较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第四步:示范演练•让学生通过举例练习在数轴上标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
第五步: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合作,解决相关练习题。
第六步:课堂讨论•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让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
第七步:疑难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八步: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数轴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同学们在合作中共同讨论,提高了解题效率。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数轴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
六、课后反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教学策略。
七、随堂小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以上就是本次《确定起跑线》集体备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起跑线》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问二:半径为3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由学生讨论解决问一、问二。
(点评:问一旨在引起学生对跑道的形状和跑道的长短认真观察和比
较。问二旨在回顾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问一、问二既引入新课,又为新
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
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米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时,我先向学生展示手工课件 ——400米标准跑道,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出跑道的结构后, 提出问题: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起跑点呢?引导学生得出要确 定起跑点,就要计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怎样计算相邻跑 道的长度之差?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 之差,与直道没关系,实质是计算由两个弯道合拢的圆的周长 之差,在推导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道宽Ⅹ2∏,让学生知 道确定起跑线只需知道道宽即可,实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四、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
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
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
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六、全课小结:本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起 跑 线 》反思
《起跑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5页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的知识点基本上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而不归纳 出结果,不像人教版那样,既有过程,又有结论,便于教学。 本节课也不例外,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一个小调查。内容 少而精,怎样处理好教材,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确定每一 条跑道起跑点的方法?就成了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
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
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跑半圈还是跑一圈“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数学《起跑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起跑线》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数学《起跑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应用起跑线的概念。
2.能使用图形表示真实世界中的起跑线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
3.能使用运算方式得出起跑线的长度。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多媒体教学资源、练习题和实际起跑线场景图片。
2.教学工具:计算器、黑板、彩色粉笔、标尺、练习纸。
3.教学环境:教室。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幅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个起跑线的实际场景,并提问:“你知道起跑线有什么作用吗?我们平时在哪里会看到起跑线呢?”引起学生思考。
2.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多个起跑线的实际场景,并请学生自愿发言归纳起跑线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引出起跑线的定义:“起跑线是指用来标志开始赛跑的线或区域,起跑线一般为一条直线,用于确保比赛的公平和秩序。
”解释起跑线的重要性。
3.探究:利用实际场景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自己尝试寻找计算起跑线长度的方法。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鼓励学生和小组成员合作,分享思路和解决办法。
4.引导: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引导学生使用图形的方式解决起跑线的问题。
通过解析图形中的形状,分析起跑线的特征,并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用几何的方法来求解起跑线的长度。
5.练习:教师提供一些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起跑线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6.拓展: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展示一些与数学和起跑线相关的趣味视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7.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起跑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起跑线的深刻理解。
8.巩固: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起跑线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际场景和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自主探索起跑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在进行课堂演示时,我通过引入多种起跑线的实际场景和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应用起跑线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起跑线的计算方法。
起跑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起跑线教学设计“起跑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起跑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体育第页教学内容。
二、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向纵深发展。
、教材分析:“起跑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体育第页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通过该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学情分析:“起跑线”这一知识点,以前在小学阶段从未涉及到,这是本教材第一次将其引入小学课堂,本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只有朦胧的认识,生活中有应用,但没有被明确提出过,学生缺少该部分知识的生活经验。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活动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让学生回想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计算:一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回想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计算:一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花坛,这个半圆的直径是米,篱笆长多少米?(二)问题情境课件出示:运动场跑道图、提问:在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交流(三)建立模型、出示教材页情境图(把笑笑和淘气换成小狗和小兔理解)、让学生读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明确图10m和1m表示的含义)、合作交流学习,逐一解答问题()、小狗走过的路程:××÷(米)()、小兔走过的路程:××()÷(米)()、两只小动物所走的路程差:—(米)()、如果小狗和小兔进行跑步比赛,小狗从想从点跑到点,小兔想从点跑到点。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教案:起跑线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和运用与起跑线相关的基础词汇。
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起跑线”的概念。
3.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到起跑线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4. 能够运用上述知识,描述和解决与起跑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红、黄、绿三色纸牌。
3. 各种形状、颜色的小纸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举例子或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对起跑线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约10分钟):通过PPT演示,用简单的词语和图片解释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起跑线的示意图,以及在比赛中如何正确站在起跑线上。
3. 游戏活动(约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起跑线游戏。
每个小组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运动员和裁判员。
裁判员将红、黄、绿三色纸牌打乱排序,分别给每位运动员一张纸牌。
裁判员口头发出“红灯停”、“黄灯警示”、“绿灯跑”的指令,运动员必须根据收到的纸牌以及裁判员的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如果运动员没有在绿灯亮起前跑出起跑线,则判定淘汰。
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即为胜利者。
4. 总结(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让他们讨论起跑线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分享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指导他们总结起跑线的重要性和遵守起跑线规则的必要性。
五、拓展活动:设计另一款起跑线游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游戏规则,来强化对起跑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确定起跑线
丝延长10米,然后距地面一定高度后重新绕地球一周围成一个圆,请问你能从铁丝下面走过去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教学反思:
师: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如果400米比赛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外圈跑的路程长,那样不公平,所以外圈的起跑线要向前移一些。
师:那向前移多少呢?(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
1、了解跑道结构:
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能运用周长的知识确定起跑线。
难点:理解相邻起跑线的距离与跑道宽度之间的关系。
教具
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田径比赛吗?回忆一下在运动会田径比赛中,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起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100米比赛的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比赛的运动员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确定起跑线 》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确定起跑线》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42、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确定起跑线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对圆的周长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合作交流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练习本、铅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田径比赛中起跑线的确定,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确定起跑线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运动员跑的距离相等?进而引出圆的周长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每组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并派代表进行讲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掌握程度。
2022-2023上期北师大版11册数学教案《起跑线》教案(通用4篇)
2022-2023上期北师大版11册数学教案《起跑线》教案(通用4篇)2022-2023上期北师大版11册《起跑线》教案篇1教学内容:书第44页。
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2.通过调查“起跑线的位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
1、出示跑道挂图。
仔细观察图,思考: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样公平吗?2、学生思考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不下结论。
二、计算解释。
1、出示教材平面图。
学生观察图,猜一猜:笑笑和淘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
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2、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1)笑笑所走的路程:3.14×10=31.4(米)或3.14×10×2÷2=31.4(米)(2)淘气所走的路程:3.14×11=34.54(米)或3.14×11×2÷2=34.54(米)(3)两人所走路程的差:34.54-31.4=3.14(米)或3.14×1=3.14(米)3、看书,完成书上的填空。
4、要使笑笑和淘气所走的路程一样,你想如何安排他们的起跑线呢?5、阅读书上的小调查,联系前面的计算,明确“为什么起跑线的位置不一样”三、实际操作。
起跑线的位置相差多少呢?我们去量一量吧。
带学生到学校操场的跑道量一量。
四、总结。
(略)2008~2009上期北师大版11册数学教案<起跑线>教案来自。
2022-2023上期北师大版11册数学教案《起跑线》教案篇2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基石。
“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
”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数学教案设计:起跑线的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是我们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数学教案设计中的起跑线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明确起跑线的教学目标。
起跑线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起跑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 理解起跑线的含义和概念,掌握其定义。
2. 掌握起跑线的性质,如不等式、方程、函数等的应用。
3. 能够将起跑线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进行解决。
二、教学方法针对起跑线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演示法。
通过展示起跑线的图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起跑线的概念。
2. 练习法。
让学生自己练习,掌握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
3. 对比法。
通过将起跑线与一些其他数学概念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起跑线。
4. 课外拓展。
让学生多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和资料,拓展起跑线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
三、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定义在起跑线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起跑线的定义和概念。
起跑线是指固定的一个点或者线段,在数学运算中常用来作为参照标准。
在不等式、方程、函数等的应用中,常常利用起跑线来解决问题。
2. 起跑线的性质除了掌握起跑线的定义和概念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起跑线的性质。
起跑线的性质包括:基本等式、不等式、函数、方程等的应用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基本的运用技巧,掌握起跑线的主要性质。
3. 实例分析在起跑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实例来进行举例,例如:如何使用起跑线来破解简单的数学题目等。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评估工作。
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小测验、作业、考试等形式。
通过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和方向。
五、教学思路除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之外,我们还需要在教学思路上进行思考。
复案六数集体备课《起跑线》
主备人:曹小平
时间:2018-10-17
班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班级 人数
56 人 场所
多媒体 教室
教案 反思
课题 《起跑线》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1.知识目标: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
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起跑线的位置”,了解跑道的
教案 目标
基本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在探究中体会解决
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广泛 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案 陈述性知识: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
程序性知识: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
长”, 了解跑道的基本结构 内容 元认知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评价
观察法,检测法,鉴定法
方法 教案
印刷材料:教材、教参 多媒体资源:电子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
教案
重点 象,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教案 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难点
教案 关键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交流分析。
1/5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准备题。
小狗和小兔参加跑步比赛,下面是他们的比赛路线图,小
狗和小兔分别从 A、B 处出发,沿半圆走到 C、D。
A. 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性息?说说看。
获取信息:小狗所走半圆的半径为 10m,
小兔所走半圆的半径比小狗的长 1m,即 11m。
B.小狗和小兔走过的路程一样吗?
C.谁走的路程长?相差多少 M?
2.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交流,汇报。
起跑线
《起跑线》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小组合作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数学能力目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探索,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培养观察、分析与抽象概
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养成自主、探究性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推导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
难点: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
首先呈现400米椭圆形跑道的一部分,跑道上有一些同学在起跑线上正准备起跑,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小组同学观察共同讨论(“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
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
2、收集数据。
观察椭圆式田径场跑道有什么特点?
((1)、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2)、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3)、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
3、整理数据,确定思路。
“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
小组讨论,一名同学汇报。
4、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填表。
(略)
小组说,同桌说,全班说,说清自己的想法。
5联系实际,创新应用.
练习:确定200米赛跑中起跑线的位置
6 静默回顾,谈谈感受.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习之后有什么想法.。
《起跑线》教案(精选6篇)
《起跑线》教案(精选6篇)《起跑线》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现实中的数学”。
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数学活动。
3、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
4、关注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让他们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应用的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5—76页教材简析:《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请同学们欣赏两场比赛,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起跑和经过的路线。
(播放:波尔特荣获100米冠军和波尔特率领牙买加国家队获得4x100米冠军)师:知道这两场比赛么?预设生1:第一个是牙买加选手波尔特以9秒69的成绩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100米冠军。
高中数学起跑线教案
高中数学起跑线教案学科:数学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求解起跑线的方法;3.能够应用起跑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起跑线的定义和性质;2.求解起跑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1.应用起跑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教案和板书;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起跑线的概念,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起跑线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介绍起跑线的定义:过真实关数线图上一点,使该点与图上的两直线等角,称为线的起跑线。
2.讲解起跑线的性质:起跑线与斜线的性质,起跑线的切线长度等于斜线的长度。
三、求解起跑线的方法(20分钟)1.教师讲解求解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勾股定理和直线斜率求解。
2.学生通过例题练习求解起跑线的方法。
四、应用起跑线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应用起跑线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起跑线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做一个简单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起跑线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2.布置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板书设计:1.起跑线的定义2.起跑线与斜线的性质3.求解起跑线的方法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立不同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跑线》数学教案
《起跑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减法运算学习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练习简单的加减法题目,熟悉运算符号和技巧。
2. 第二课时:乘除法运算学习基本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练习简单的乘除法题目,熟悉运算符号和技巧。
3. 第三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练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掌握运算顺序和技巧。
4. 第四课时: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则。
练习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题目,熟悉运算符号和技巧。
5. 第五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练习法,学生通过做题练习运算技巧,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起跑线数学》2. 练习题库:包括加减法、乘除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题目。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进程1. 第一周:学习加减法运算,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第二周:学习乘除法运算,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第三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4. 第四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5. 第五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起跑线教案
起跑线教案第一篇:起跑线教案《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圆有关的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了解跑道部分,外圆比内圆要长。
理解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与圆的周长以及起跑线位置之间的关系;掌握设置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3.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圆有关的知识确定起跑线。
教学难点:为什么求路程差就是求相邻起跑线的距离如何利用分析、比较,推导出跑道长度差从而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初步了解起跑线中的问题:师:大家都参加过运动会吧。
400米比赛看过吧,谁参加过400米比赛,请他来说说400米比赛有什么规则?生:各自在自己的跑道上,不可以穿道,有自己的起跑线。
起跑线不一样。
终点一样。
师:为什么400米比赛站在不同起跑线呢?生:400米站在不同的跑道上,如果起跑线还一样,跑的长度就多了,外侧的人就吃亏了。
师:为什么起跑线不一样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问:如果跑4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起跑,回到同一终点成么?师:直道上大家跑的都是一样的,但弯道上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吃亏了!问:是不是只有最外侧的人吃亏呢?生:每条跑道的长都变了,所以外侧所有人都吃亏了,只不过最外侧的最吃亏。
师:对。
任何体育比赛都要公平竞争!也就是说每条跑道上的人跑的长度应该是一样的。
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起跑线”——板书问:这是标准的400米跑道,最内侧跑道长400米,如果逆时针跑,怎么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谁能到前边图上大概指一指?问:外圈的人为什么要往前站?不往后站呢?生:里圈跑的是400米,外圈跑道比里圈的长,往前站点儿,跑的少,距离终点近了,2人跑的距离也就一样了,比赛更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二次复备
起跑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4页《起跑
线》
教学目标
1.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长度,知
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
2.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
算问题。
3.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
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弧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
线的设置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标准跑道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见过的跑道是什么形
状的?(有学生会说是圆的,有同学会说是椭圆
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示跑道简易示意图: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张简易的
二次复备跑道示意图,现在谁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说一说跑道是个
什么样的图形?(这时,学生就能说出它其实是一个组合
图形,由两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
)
师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正规的跑道内圈是400
米,它由直道部分和弯道部分组成。
那怎么设计起跑线
呢?又怎样计算圆弧跑道的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研
究“起跑线”(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
二、课前自学,汇报交流
1.出示教材第45页起跑线图。
师:今天,体育场上要举行一场激烈的短跑比赛,
大家来看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
么疑问吗?你认为这场比赛公平吗?
2.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
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
些。
)为什么外圈会比内圈长一些呢?它们的差别在哪
里?
引导学生发现,直道部分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弯道
部分。
三、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1.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
D。
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小狗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10米,它走过的路程
是_米。
(2)小兔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_米,它走过的路程
二次复备是_米。
(3)两只小动物走过的路程相差_米。
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解:⑴圆周长的一半为πr
半径为10米的弯道部分周长为10×3.14=31.4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
半径为(10+1)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10+1)×3.14米。
师小结:我们可以依此类推得出,靠内第三圈的弯
道部分的长为(10+2)×3.14米。
⑶(10+1)π—10π
=3.14×11-10×3.14
=3.14
四、全班交流,质疑解惑
思考: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
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运动员跑步时要经过弯道,弯道的外圈内圈长一
些,因此起跑线的位置不一样。
师:那么怎样设计起跑线呢?
小组讨论:
师讲解:从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每条跑道的宽约为
1米,每往外圈移一个跑道,弯道部分就会多一个3.14
米,所以,在弯道设计跑道时,每条弯道应相差 3.14
米。
及第二道要比第一道提前3.14米。
及第三道要比
第二道提前3.14米。
五、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二次复备
1.下图是育才小学操场的跑道,跑道外圈长多
少米?内圈长多少米?(两端各是半圆)
2.小明的妈妈在自家的墙根下建了一个花坛
(如图)。
你能计算出花坛的周长吗?
六、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了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