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莽“篡汉”说正名

合集下载

为“绿林好汉”正名

为“绿林好汉”正名

为“绿林好汉”正名王莽新朝年间,在新市(今湖北京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从而在中国文字中有了绿字的lù音一读和绿林好汉这条成语,也使绿林文化在中国民间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根基。

但长期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的偏见与禁锢,对绿林好汉的评价总不是那么公证。

封建统治者说它是绿林大盗,百般诋毁,而农民革命家说它是绿林英雄,大力推崇。

为了还绿林好汉本来面目,本文试图从绿林起义过程出发,以伟人的绿林情结为依据,以绿林好汉的功绩为佐证,全面解析绿林精神,深入探讨绿林文化,为绿林好汉正名。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加剧。

汉哀帝死后,幼小的平帝继位,外戚王莽以大司马、大将军身分执掌朝政。

元始5年(公元5年),王莽鸩杀平帝,立两岁刘婴为帝,继续把持朝政。

四年后,废刘婴,篡汉登基,改国号新。

王莽为缓和日渐尖锐的社会矛盾,托古改制。

但烦苛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赋税,加上连年水旱蝗灾,官吏横征暴敛,使民众无以为生。

公元17年前后,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

公元17年,荆州(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西南部、贵州东部和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大旱,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荸荠)而食之,更相侵夺。

新市人王匡、王凤为评理争讼,遂推为渠帅(《后汉书•刘玄传》)。

王匡、王凤仗义执言,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18年春,河南人马武、王常、成丹带领队伍前来投靠他们,使队伍达到七八千人。

他们选择绿林山(今大洪山)为根据地,将一块空旷地(今三王城)设为练兵场。

起初几年,绿林军在山上开荒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后来,义军越来越多。

19年秋,首次攻打了驻地附近的集镇离乡聚,缴获了大量官方物资。

到21年时,义军发展到5万多人。

公元21年,王莽听说荆州绿林山有大量聚兵,便派荆州牧率2万精兵讨伐。

王匡、王凤主动出山迎击。

在云杜(今京山县城)周围,出其不意袭击莽军。

历史趣谈:王莽是唯一民选皇帝 称其篡汉不符合当时历史

历史趣谈:王莽是唯一民选皇帝 称其篡汉不符合当时历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王莽是唯一民选皇帝称其篡汉不符合当时历史
导语:王莽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死得也很惨烈,甚至舌头都让人割下来吃了。

可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依旧有数以千计的人愿与他同归于尽,不知这是否
王莽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死得也很惨烈,甚至舌头都让人割下来吃了。

可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依旧有数以千计的人愿与他同归于尽,不知这是否能带给他一丝安慰。

说汉高祖刘邦是位圣德明君,笔者不敢苟同;说王莽是野心勃勃的篡汉者,笔者也不尽然赞同。

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都说王莽是反面人物,史上贬多褒少,有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

但是阴谋与虚伪始终都是扣在他身上的帽子,篡汉的野心家也成了推不翻的定论。

王莽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其伯父王凤执掌大权之时,他的叔伯弟兄大都生活骄奢,唯有王莽始终保持着虚心朴素,谦恭俭约,礼贤下士的生活姿态,二十四岁的时候升为射声校尉,深得宫中大臣的赏识。

他们纷纷在太后和汉成帝面前举荐他,很多名士也赏识王莽的品德和才华,联名上书夸赞。

公元前16年,年仅三十岁的王莽被汉成帝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和光禄大夫侍中,专门侍奉皇帝,参与朝政大事。

这时的王莽权倾朝野,却丝毫不见傲慢骄横,反而更加谦卑恭敬,广交名士,将家中钱财散与贫寒之士。

曲阳侯王根是王莽的叔父,担任大司马多年,几次称病说要退休,王莽的表兄、太后的外甥淳于长为九卿之首,按照惯例,他应继承大司马之位。

淳于长从前帮助成帝立赵飞燕为后,成帝一直心怀感激,封其为定陵侯,淳于长的权力开始膨胀。

这时淳于长飘飘然忘乎所以,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为何王莽篡汉被视为大义不道的千古罪人

历史趣谈:为何王莽篡汉被视为大义不道的千古罪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何王莽篡汉被视为大义不道的千古罪人
导语: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

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是篡位者的代表人物,背负了千载骂名,但王莽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王莽其实不过一个政治失败者,他有过,但同样也有功绩,譬如他的思想曾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新政改制。

翻阅有关记载王莽事迹的历史书籍,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极为奇怪的问题,那就是所有人都把王莽当作一个城府极深、诡计多端,并且极度假仁假义的家伙。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他甚至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为篡位做准备了,而所有用来证明的材料却是王莽从小就很孝顺母亲,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寡嫂和侄子。

同样,在王莽当官以后,他的节俭与廉正、关心贫苦百姓的事迹更是被当成为篡位所做的“假圣贤”准备,是在笼络人心……
对王莽所做的一切,如果我们能够用今天的眼光稍加思考,很容易就会发现,历史的记载只是当时政治的需要,就算王莽有错,可他的功绩同样是不可否定的。

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
生活常识分享。

王莽因何被今天的人们视为“穿越帝”?

王莽因何被今天的人们视为“穿越帝”?

对于王莽“篡汉”之事,史书上骂得很厉害:“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才,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孝,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

王莽之奸、之野心勃勃、之大胆篡逆似乎已被历史定论。

然而,今天的人们对此还是心生疑窦。

虽然当初汉高祖刘邦曾经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但他死后不久刘汉王朝就被吕氏篡夺并改名换姓,后来才被王莽改姓了王。

即便是刘邦以后的正宗刘姓继嗣之君,大多都是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之徒,罄尽天下所有民脂民膏供一人挥霍享乐,为何这些或凶残暴戾或昏聩庸碌之人就无“篡盗之祸”的罪名呢?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姓刘,是刘邦的嫡子嫡孙。

传统观念中,天下是谁打下来的就跟谁姓,刘汉,刘汉,刘姓子孙再不屑也是正宗天下之主。

王莽大胆篡逆,悍然将刘汉改称“新朝”,不是佞邪之辈又是什么?当然,王莽为了篡位,先毒杀孝平帝刘衎,又借年方5岁的刘婴之口,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其手段远远算不得光彩,但未经大战乱、没有为夺权而动辄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就将政权和平“禅让”到手中,也算殊为难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莽利用这种“骗”来的权力,在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场堪称最早、也最罕见的“改制”运动,可谓震古烁今,空前而绝后,如果西汉王朝不被他暂时“篡改”为“新莽”,这场轰轰烈烈的改制运动根本没有出现的可能。

原来,西汉末期,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量的土地集中在极少数位高权重的官员和部分财雄势大的豪强手中,秦汉时刚刚确立的封建制又急剧向已逐渐被废除的农奴制逆转。

这种公然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让饱读经史、目光如炬的“新派人物”王莽十分忧虑。

纵观历史,解决因土地兼并而导致的尖锐社会矛盾似乎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广大农民被迫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用暴力夺回失去的土地。

二是统治阶层审时度势,通过政策调整来缓解一触即发的农民武装暴动,并消弭几乎难以调和的尖锐社会矛盾。

此时的刘姓嗣君们经几代蜕化演变,名义上由小皇帝孺子婴执政,大权其实早就落在王氏家族手中,刘姓帝王不过是个摆设。

王莽篡汉的故事

王莽篡汉的故事

王莽篡汉的故事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于公元9年篡夺了西汉帝国的皇位,建立了新朝。

王莽篡汉的故事是一个政治斗争的故事,充满了权谋和背叛。

王莽出身于贵族家庭,他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政治才能。

在西汉末年,由于汉室内部的腐败和宦官势力的扩大,社会经济问题愈发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这种情况给了王莽机会,他意识到人民对于改革的渴望,希望能够恢复社会的秩序。

于公元8年,西汉末帝刘辩病逝后,王莽利用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政治家的头脑,成功取得了政权。

他发表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试图纠正社会上的不公与不平等。

王莽实施土地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此外,他还进行了货币改革,以期恢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实际上更加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这是因为王莽对于改革的强制性推行引起了一些贵族和地方势力的不满。

他们对王莽的统治产生了强烈的反对情绪,并且积极策划着反抗政权的行动。

于公元23年,地方豪强赤眉军起义爆发,成为了反抗王莽统治的主力军。

赤眉军不仅使用了武力,还号召了广大农民、工匠和商贩参与到反抗王莽的行动中。

王莽面对这一局势举步维艰,最终于公元25年被赤眉军逼迫禅让皇位。

王莽篡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稳定和圣明的统治是保持统治者地位的关键因素。

王莽虽然试图通过改革来恢复社会秩序,但他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和坚持。

他的改革政策对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最终导致了他被推翻的命运。

王莽篡汉的故事也是历史的一次警示,如果一个统治者不能够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那么即便通过强制手段来维持统治,也难以长久。

一个真正强大的政权需要建立在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之上,否则将难以抵挡外界的挑战和压力。

王莽篡汉的典故

王莽篡汉的典故

王莽篡汉的典故话说汉朝那会儿,天下太平,老百姓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皇帝老儿坐在龙椅上,享受着万民敬仰,可谁也没想到,这平静的日子底下,暗流涌动,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王莽这家伙怎么一步步把汉朝给“篡”了的事儿。

王莽啊,他可不是一般人,出身名门望族,家里头那是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可这家伙呢,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不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享乐,反而整天琢磨着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让国家更强大。

王莽这人,心眼儿好,又聪明,还特会做人。

他看到老百姓受苦,就想着法子去帮。

比如,他推行了“均田制”,让穷苦人家也能有地种,有饭吃。

他还改革了货币制度,让市场不再那么乱糟糟的。

这些事儿啊,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夸王莽是个好人,是个能干事的官。

可是,王莽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他心里头有个大计划,那就是要当皇帝,要坐那把龙椅。

他知道,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来,得让大伙儿都觉得他当皇帝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他就开始了各种表演,各种作秀。

他先是把自己的家产都捐了出来,说是要分给穷苦人家。

这一下子,老百姓就更感激他了,都说他是活菩萨转世。

接着,他又开始拉拢朝中的大臣,给他们送钱送物,还帮他们解决各种难题。

这些大臣呢,也被王莽的“真诚”所打动,纷纷站到了他这一边。

就这样,王莽的势力越来越大,声望也越来越高。

终于有一天,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发动了一场政变,把当时的皇帝给废了,自己坐上了龙椅。

这一下子,整个朝廷都炸了锅了,大臣们有的支持他,有的反对他,老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但是啊,王莽可不管这些。

他觉得自己是顺应天意民心才当上皇帝的,所以他要大干一场,要让汉朝变得更加强大。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有的好有的坏,但总的来说啊,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苦了。

王莽这个人啊,就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他想着要改革这个改革那个,可他却忘了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只想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啊!所以啊,王莽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垮台了。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赤峰二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这表明先秦儒学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D.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2.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3.战国诸子多言天下将归于一统。

孟子谓天下将“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法家则从制度层面提出一统天下的具体措施。

这一取向A.反映出诸子百家思想渐趋统一B.表明法家已居于社会主流地位C.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基础D.表达了士人阶层参与政治愿望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6.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

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据此可知,汉代“举孝授官”A.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B.促使了社会实现公平公正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D.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7.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

历史趣谈:王莽简介 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生平

历史趣谈:王莽简介 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莽简介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生平导语: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

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在王莽少年时期,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门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

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

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

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

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

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

太后王政君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神话中的龙一般分哪几种

中国神话中的龙一般分哪几种

龙,在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中是最神异的灵兽。

它神奇、威严、吉祥、灵动,寄托着人们的瑰奇的想像。

数千年来,人们在创造和完善龙的形象的同时,还为它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太昊伏羲氏,相传是人类的始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以龙纪官的帝王,是龙图腾的创造者。

所谓“以龙纪官”,就是以龙作为官职的名号。

《左传·昭公十七年》讲到,郯国国君郯子访问鲁国,鲁昭公设宴招待,在席间,郯子讲到上古历代的纪官制度,从他的先祖少昊一直上溯到“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

他说,少昊登位时,适逢凤鸟出现,所以少昊以鸟纪官。

而在少昊之前,黄帝以云纪,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这是古代文献中太昊伏羲以龙纪官的最早记录。

《竹书纪年》上说,太昊伏羲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因而伏羲以龙作为自己的名号,始以龙纪官,号龙师。

他用龙为他麾下的大臣命名,让他们各司其职: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除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

太昊伏羲氏族统领着一个庞大的龙部落。

(翻开的《左传》,《昭公十七年》此段文字。

淮阳太昊陵,手捧八卦图的伏羲塑像。

塑像四周朱襄、昊英等雕像。

)古人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观念,为龙安排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敷上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

于是在龙的家族中,有了五方龙、五色龙的形象。

传说伏羲确立了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居东方;夏官为赤龙氏,居南方;秋官为白龙氏,居西方;冬官为黑龙氏,居北方;中官为黄龙氏,居中央。

在五色龙中,黄龙最为尊贵。

“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

能巨细,能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

”以黄龙为贵,与崇拜黄帝有关,在五方帝中,黄帝居中央,黄帝是一条黄龙。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得土德,黄龙见。

”(黄帝塑像)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他们以五行的不同组来解释自然的变化。

汉朝的辉煌与灭亡王莽篡位的故事

汉朝的辉煌与灭亡王莽篡位的故事

汉朝的辉煌与灭亡王莽篡位的故事汉朝的辉煌与灭亡:王莽篡位的故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长久的王朝之一,它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创造了众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然而,这个辉煌的王朝最终不得不面对困扰它的内忧外患,最终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其中,王莽篡位是汉朝衰亡的关键事件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汉朝的辉煌和灭亡,以及王莽篡位背后的故事。

一、汉朝的辉煌时期汉朝的辉煌时期从西汉刘邦建立帝国开始,经过刘邦、汉武帝、汉文帝和汉景帝等几代君主的发展与巩固,产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汉朝实行了儒家思想,将其作为国家的基本准则,使得社会秩序稳固,文化繁荣。

在政治制度上,汉朝采用了相对灵活的官僚制度和严格的科举制度,这使得各级官员都是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而得到聘任。

在经济方面,汉朝积极发展农业,引进并推广了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加强了自然灾害的防治,从而提高了农田的产出。

同时,汉朝还通过丝绸之路的建设,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这对汉朝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文化方面,汉朝的文学、哲学、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许多重要的文化经典如《史记》、《汉书》、《论衡》等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汉朝还相继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如司马迁、刘向、扬雄等。

不仅如此,汉朝还培养了很多出色的科学家,他们在数学、天文、医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二、汉朝的灭亡然而,汉朝的辉煌最终不能持久。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匈奴的威胁,使得汉朝面临着巨大的外患。

与此同时,汉朝内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官僚集团的腐败和地方豪强的崛起,使得社会秩序逐渐动荡和混乱。

此外,财政困难和战争频繁等原因也加剧了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汉朝的灭亡与王莽的篡位密切相关。

王莽是汉朝时期名门望族的后代,他利用时势的机遇,以“复古”为名,篡夺了汉朝皇位,建立了新的政权——新朝。

王莽的篡位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巧妙地利用权谋与政治手段,逐渐削弱了汉朝皇室和官僚集团的力量,最终达到篡位的目的。

对王莽改制的再认识

对王莽改制的再认识

对王莽改制的再认识作者:贾秀梅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莽是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

自东汉以来,他在人们心中既是“乱臣贼子,无道之人”,又是“阴谋家”、“虚伪”、“篡逆”的代名词。

近代以来,有人试图为他平反,宣称他为“初期社会主义者”。

那么,王莽究竟是怎样的人呢?“王莽篡汉”与“托古改制”在历史上又究竟是怎样的事件呢?本文从特定的历史现状入手,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王莽其人其事进行全面地、综合地解析,对若干影响较大的“定论”重新品评,以求进一步推向科学的认识,以史为鉴,启迪当世。

关键词:王莽;代汉;托古改制;认识王莽建立的新朝处在两汉之间,往往被世人所忽略,因为大汉帝国的强盛辉煌太过耀眼而新朝又太过短暂;与秦朝存在时间相同,却没有取得多少长存于后世的成就。

即使被人们提及,也大多是作为反面教材。

因此,在研究秦汉史时,注意对王莽问题的研究是很有益处的。

正像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样,出于各种需要对王莽的评说也一直存在,对他的篡汉自立以及托古改制说法也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鉴于以上诸因,本文想重新评说王莽及其改制。

一、历史学家、学者笔下的王莽(一)历史上的一些评价历史上介绍王莽的史料有很多,而多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出发而编写的,像班固的《汉书》在记载王莽时期历史时,就进行了多方面的曲笔,将王莽放在“乱臣贼子”的行列,对其评价不能做到客观公正。

如果新朝不是短暂而亡,亦或新朝灭亡之后,代之而起的非刘氏政权,也许王莽时期的历史就是另外一番写法了,所以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留下的史料应该辩证的看,拿出公平诚恳的态度来,不可盲目地全信。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西学东渐空前严重的冲击和洗礼,加之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的大举进入,中西方文明进行了激烈的交融与碰撞,使得史家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开始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把“正史”的说法作为绝对的权威,开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王莽篡汉 故事新说

王莽篡汉 故事新说

王莽篡汉故事新说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

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

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

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

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

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

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

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

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

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以上这一大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其内容基本属实。

但坊间看法各异。

尤其是近期听了复旦大学副教授姜鹏“讲评资治通鉴”电视讲座后,觉得有些方面的问题,应该重新认识。

试想,王莽不费一刀一剑,没有任何“宫廷政变”密谋,如何就篡得了汉家200多年的天下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在早期史书记载中没有其应有的地位,而只是合并到西汉政权之中。

现在《百家讲坛》讲授历史时,才将这段历史事件单立了一个“王莽新朝”的标签。

迄今为止,说王莽篡汉者有之;说王莽是改革者也有之。

说王莽出身清贫,自幼节俭温顺谦恭者有之;说王莽是伪君子,包藏祸心者也有之。

国学:王莽篡汉称帝(资治通鉴经典故事)

国学:王莽篡汉称帝(资治通鉴经典故事)

国学:王莽篡汉称帝(资治通鉴经典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王莽篡汉称帝(资治通鉴经典故事)元始五年(公元5年),泉陵侯刘庆上书说,现在皇帝年轻,应让安汉公王莽效法周公,代行天子职权。

王莽改制的启示

王莽改制的启示

王莽改制的启示王莽改制的启示郑彪王莽这个历史人物,名声很差,这与中国历史文化特别强调正统有关,也与白居易的一首诗有关。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白居易:《放言》)白居易是大家手笔,有学问,敢于放言臧否历史人物。

在这首诗中,他秉持孔子著《春秋》的微言大义,也是孔子开创的以下两千多年中国文化传统,抑伪扬真,抑恶扬善,抑王扬周。

中国这个优秀传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近丧失,因为苏联解体,世界变局,于是思想界文化界意识形态领域流行价值重估,实为价值颠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抑善扬恶,抑真扬伪,浊流滚滚,莫此为甚。

此为米国引领的全球化地缘政治灾难,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白诗前四句说一种相人法,“辨材须待七年期”,主要说“辨才”需要时间,不可轻言平庸。

所谓“七年期”,也是一个概数,不可拘泥,或十年,或更长。

这一点古今同理。

对政治家,特别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可能对历史转折发生作用,力挽危局,特别是要以弱胜强,只能以柔克刚,尤其需要以时间换空间,运筹帷幄,推动时局,折冲樽俎,等待时机。

因为政治这东西关乎天下安危,利害太大,丝毫疏忽不得,所以周公一身正气,尚且要“恐惧流言”,临深履薄,王莽人品不端,举大计就更要“谦恭下士”。

应当说,中国古今都不乏一身正气,立党为公,有理想、有信仰,有抱负、有操守,有作为的大政治家,有些只是长期以来被低调所惑,被价值低估(殊不知此乃政治智慧所在),以致有一些轻率的舆论,包括说什么“击鼓传花”之类。

中国政治传统讲究王霸并用,既要有菩萨心肠,又要有霹雳手段,但后者不能轻启,更不能滥用,既要等待时机,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一剑封喉。

这些都属于术的范畴,还必须统帅以高远的理想、正确的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则真正是政治家的大手笔。

中美博弈,是一盘大棋局,需要大手笔,也必然有大手笔,美国善打快拳,中国长于太极,究竟鹿死谁手,棋局在展开,在深化,不宜轻言胜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放言五首·其三》是由白居易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放言五首·其三》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言五首·其三》唐代: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五首·其三》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放言五首·其三》注释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办法,方法。

决:决定,解决,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试:试验,检验。

辨:辨别,鉴别。

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便:就。

复:又。

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

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

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

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放言五首·其三》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州学 刊 2 0 0 6年第 2期
形态的鼓吹所赢得 的民心。我读古今历史 , 还从未
实不符 , 也人为的丑化 了王莽 的历史形象 , 这其实 “ 并不公平 , 反映了班固基于正统 、 名份观念的一系列 偏见 , 由于这种偏见 , 两汉之际这一场社会变动的实 质和它深刻的历史意义就被掩盖和冲淡 了” ⑨。
汉” 说正名 , 对客观评价王莽是十分必要的。
“ 篡”,说文解字》 《 解释为“ 逆而夺取日篡” 但 , 王莽代汉的事实并非如此 , 王莽代汉是受万民拥戴
的 , 顺应人 心 的 。 是
当王太 后诏 公 卿推 荐 大 司 马人 选 时 , 举 朝 皆举 “
莽” ⑧。太后于是拜王莽为大司马。王莽 的东 山再 起, 靠的不是权术 、 阴谋 , 是才德与时势。王莽 之才 德几乎得到人们 的一致好评 : 始则 颂功德者八千 “ 余人 , 继则诸王公侯议加九锡者九百二人 , 又吏民上 书者前后 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这么精确 ”) 垒 的数字 , 映了王莽 当时的确深得 民心。“ 反 这才是 真正的民心所向,而且是靠 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意识
陈 忠 锋 钱 杭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 20 6 ) 0 0 2

要: 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 , 两千年 来, 人们对王莽 的评价都是建 立在 “ 篡汉” 一前提 下的 , 难有公 允可言。 这 很
王莽代 汉是 受万民拥戴 的, 是顺应人心 的, 其代汉称制并 非用 强力手段 谋权篡 国, 汉完 全是 西汉 出现统 治危机 , 代 机 遇使 然, 篡 汉” 是不能成立的。 “ 说 关键词 : 王莽 ; 篡汉” ; “ 说 评价 中图分类号 : 24 K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1 2 0 )2 l 1 3 10 -- 5 ( o6 O —O 6 —o 0
第一 , 统治阶级的属望 。西汉末年 , 到处弥漫着 奢靡的空气, 国濒于崩溃 的前夜。统治 阶级 中的 帝 有识之土忧心忡忡 , 怎样才能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 他 们进行了种种尝试 , 由于积重难返 , 但 都没有成功。
此时, 戚 出身 的王莽 以 “ 节恭 俭 ” “ 身 博 外 折 、勤 学” ②的面貌登上了政治舞台, 立刻成为统治阶级属
望的中心人 物。尤其难能可 贵的是王莽职 位越高
收稿 日期:【) 2x — l 1 6 一 O
作 者简介 : 陈忠锋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 男 淮北煤 炭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钱杭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 系教授 , 士生导师。 男, 博
1 6l
Hale Waihona Puke 维普资讯 一第一 , 自上起。宣帝后 , 危 西汉 国运开始衰落。 元帝沉溺于声色 , 奢靡无度 , 当时“ 齐三服官作工各
数千人 , 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 , 岁各用五 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 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 粟万 匹, 民大饥 而死 , 又不葬 , 今 死 为犬猪食 。人至
养, 王莽让他求学博 士门下 , 自己亲 自“ 沐出 , 休 振
车骑 , 奉羊酒 , 劳遗其师” 。小事 说明大 问题 , 莽 王
了的坏人 , 我们现在研究王莽 , 要拿很公平诚恳的态 度来研究 。 这是很 有见地 的。因此, ” 为王莽 “ 篡
反而更高 , 原因是其间发生 “ 获杀奴 , 子 莽切 责获 ,
令 自杀” 一事。王莽的这一异乎寻常之举在社会上 引起巨大反响。在 中国封建社会里 , 王莽这样的 像 外戚豪门之家 , 因一奴婢 而让 亲生儿子 自杀的能有 几人?于是 , 许多人开始为王莽鸣不平 , 上书为王莽 歌功颂德 。在王莽代 汉的道路上 , 至关重要 的一步 是再度拜 为大司马 , 与其说是篡夺的 , 不如说是时势 和举朝拥 护的结果。哀 帝 的早 亡为王莽 提供 了契 机, 哀帝无子 , 国统危机, 王莽在处理危机中, 表现得 从容镇定 , 为稳定西汉政局发挥 了重要作用。于是 ,
两千年来 , 王莽作为 “ 汉” 篡 的乱 臣贼子 , 一直 成为人们 口诛笔伐的对象。毛泽东曾经说 : 关 于 “
“ 节操愈谦 。散舆马衣裘 , 振施宾客, 家无所余” 因 , 此声誉 日隆。哀帝 即位后 , 王莽被贬 回封国, 而名声
王莽变法 , 汉时一般 做史 的人——范晔 、 固、 昭 班 班 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的饭 , 要给汉 朝说几句好 话, 把王莽说的怎么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
维普资讯
20 期 (月 12 ) 0 6年 总第 5 期 第2 3
Ac d mi o ra fZ o g h u a e cJun l h n z o o
中 州 学 刊
Ma . 【) , 2 x6 r No 2 .
为 王 莽 “ 汉 说 正 篡 " 名
莽代汉 , 水道渠成 。
“ ”《 篡 ,辞海》 解释为 “ 夺权 ” 《 , 现代汉语大词
典》 解释为“ 用强力夺权 ” 然而 王莽代汉称制 的过 ,
程中没动用一兵一卒 , 代汉完全是西汉 出现统治危 机, 机遇使然。
第二 , 知识分子 的厚望 。王莽对知识分子 的尊 重, 赢得了他们的拥戴 和支持 。王莽本人就是 一个 标准的儒生 , 早年 “ 礼经》 师事 沛郡陈参 , 身 受《 , 勤 博学 , 被服如儒生 ” 汉书 ・ 。《 王莽传 》 中记载这 么 件小事 , 王莽有个侄 子王光 , 其父早亡 , 由王莽 抚
发现过有谁能像王莽这样备受 国人尊敬过。 平帝 ” 时, 王莽辅政 , 班固也发 出溢美之词 : 孝平之世 , “ 政 自莽出; 休征嘉应 , 颂声并作。 而此时的西汉 王朝 ” 名誉扫地 , 尽失人心 , 王莽声誉 日隆, 获得汉室贵族 ,
官僚的衷心拥戴 , 朝野上下 , 人心思莽 , 颂歌如云 , 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