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方剂学课件 12泻下剂.ppt

合集下载

方剂学课件-泻下剂

方剂学课件-泻下剂
2. 泻下剂多有苦寒之性,不宜长期使用 ,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注意事项
1. 注意药量,避免过量引起腹泻等不良 反应。
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等胃 肠道反应,以及乏力、心 悸等全身症状。
应对措施
1. 若出现胃肠道反应,可 减量或停用,并观察症状 变化。
3. 对于不良反应较重的情 况,应及时就医,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方剂学课件-泻下剂
目录 CONTENTS
• 泻下剂的概述 • 泻下剂的组成与功效 • 常用泻下剂的介绍 • 泻下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 泻下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01
泻下剂的概述
泻下剂的定义
01
泻下剂:指以泻下药为主要组成 ,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 、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等作用的 一类方剂。
02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等需要泻下的人群。
禁忌人群
孕妇、身体虚弱者、脾胃虚寒者 、年老体衰者等,以及患有肠道 器质性病变的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泻下剂 ,如丸、散、汤剂等,遵循医嘱或说明 书规定的剂量和用法。
3. 使用泻下剂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油腻食物。
2. 若出现全身症状,应立 即停药并就医。
05
泻下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泻下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泻下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主要用于通便、排毒,缓解肠道压力,减轻病情。
详细描述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如肠梗阻、便秘等,泻下剂能够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促 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对于肠梗阻等紧急情况,泻下剂有助于清除 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肠道压力,缓解病情。

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_PPT幻灯片

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_PPT幻灯片

大承气汤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病证】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热厥、痉病、发狂。
* 伤寒邪气 内传 化热
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大便秘结; 热结肠胃 脘腹痞满, 气机壅滞 胀痛拒按;
胃肠腑
热结津伤:口燥咽干,苔燥; 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
热积内结: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
* 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 热盛津伤。 【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大承气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而设。
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 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对于里热实证之 热厥、痉病或发狂也可用之。
大承气汤
加减变化
➢ 邪热较重者,+ 黄芩、黄连; ➢ 兼热盛成瘀者,+ 丹参、丹皮; ➢ 兼气虚者,+ 人参; ➢ 兼阴津亏损,+ 玄参、生地。
大承气汤
泻下剂
三、使用注意: 1. 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
里或表里双解,不宜单独应用下法。 2. 年老体虚、妇女新产血亏、病后津伤者,
虽有里实积滞,亦宜攻补兼施。 3.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慎用下法,以免损
伤胎元或致月经过多。 4. 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
效即止,慎勿过剂。
第一节 寒 下
针对这种阳明实热内盛,燥屎内结, 阴津亏损的病证,应急下实热燥屎,以 救阴液,即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解 大承气汤
•君:大黄— 苦寒泄热,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长于 泻下通便,治疗主要症状 推荡之功
•臣: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使坚结的粪便
相 须 为

中医中药方剂学12泻下剂

中医中药方剂学12泻下剂

2020/3/3
方剂学
4、逐水—攻逐水饮—蓄水重证
代表方:一级方:十枣汤
5、攻补兼施—攻邪扶正—正虚里实
代表方:二级方:黄龙汤
2020/3/3
方剂学
七、使用注意:
1、辨表里 2、别虚实 3、中病即止 4、禁慎范围 5、调护
2020/3/3
方剂学
大承气汤《伤寒论》
一、组成:
1、主要配伍—大黄配芒硝 2、厚朴的用量

诸药以蜜为丸
润燥滑肠
2020/3/3
方剂学
二、组方特点:
1、在治法上体现润。
2、配伍上多用果仁多脂类药与攻下药同用。
3、润不滋腻,下不伤正。
三、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四、主治:
1、脾约便秘证(胃肠燥热,脾津液不足之证)
何谓脾约?
2020/3/3
方剂学
症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满而痛,心 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7、 体虚无实或孕妇禁用。 8、 反甘草。
软坚散结,泻热导滞 活血化瘀
清利湿热,消痈散结
臣药 佐药
诸药合用,攻而行之,荡涤湿热瘀血,促进肠痈 消散。
2020/3/3
方剂学
四、应用:
1、肠痈有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之分,本方只用于 湿 热瘀滞之肠痈,以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苔 薄黄腻,脉滑数为使用要点。 2、重用大黄、冬瓜仁各30克。 3、注意老人、孕妇、体虚慎用。重型急性化脓性 或坏疽性阑尾炎,或合并腹膜炎禁用。
大黄—泻热通便—实—君 泻热通便强
芒硝—润燥软坚—燥—臣

厚朴—行气除满—满 佐*行气除痞满 下 枳实—下气消痞—痞
2、为何能峻下热结?
2020/3/3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泻下剂PPT课件

大黄牡丹汤
Ⅰ类 《金匮要略》
寒下剂
大黄牡丹汤
主治:肠痈(湿、热、瘀)
右少腹疼痛拒按
痛如淋,小便自调
气血凝滞 嗜食肥甘厚味 辛辣之品 内生湿热 下注肠道 肠痈
舌苔黄腻 脉滑数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或自汗恶寒 或右足屈而不伸
大黄牡丹汤
方解 君:大黄:泻热逐瘀 丹皮:凉血 活血

臣:芒硝:软坚散结; 助大黄荡涤热邪 桃仁:化瘀 佐:冬瓜仁:清热利湿
大承气汤
2、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芒硝半升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为谵语,舌苔 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
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大承气汤
重点:★三承气汤的比较
大承气汤 功效
主治 配伍 用法
小承气汤 轻下
痞 满 实 大黄 枳实-厚朴 同煎
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
《伤寒来苏集》
大承气汤
配伍特点
1、泻下药加行气药 2、通因通用 3、寒因寒用 4、釜底抽薪

运 辩证要点

以痞、满、燥、实四证及舌红苔黄、脉 沉实为辨证要点。
大承气汤
使用注意
1、体虚慎用、孕妇禁用 。 2、中病即止。
病案分析
患者,女,25岁。2天前外出淋雨受凉, 晚间即感恶寒,头身疼痛,服“感冒通”未 效,遂来院求治。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 胸膈痞满,苔白微腻,脉浮有力。 辨证::外感风寒湿邪,兼痰湿阻滞。 治法:发汗祛湿,宣肺化痰。 处方:荆防败毒散 羌活10g 独活10g 荆芥6g 防风9g 柴胡9g 川芎9g 前胡9g 桔梗9g 茯苓6g 枳壳9g 炙甘草6g 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 荆芥、防风祛风散寒除湿;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 风;柴胡解肌透邪,并能行气,二药既可解表逐邪, 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为本方的主要 部分。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前胡化痰以 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甘草和中、调药,皆为辅 佐部分。诸药合用,共成发汗解表,化痰止咳之功。

《方剂学》PPT课件:02-泻下剂

《方剂学》PPT课件:02-泻下剂

第三节 润 下
润肠通便药为主组方 常配滋阴养血药、理气药 津亏燥结证 兼肠胃燥热者,宜配泻热通便之品 因肾虚精亏便秘者,则以温肾益精药
为主组方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主治证病机]
肠胃燥热 脾 (胃强)
约伤
证津 脾津不足
(脾弱)
脾的功能被胃 强约束,不能 为胃行其津液 水津输布失常
但输膀胱---小便频数 肠道失润---大便干结
第四节 逐 水
水饮壅盛,结实于里----以逐水药为主组方
[方药配伍]
十枣汤
君: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 臣:大戟——善泻脏腑之水湿
攻逐水饮力强 作用部位广泛 减少毒性反应
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
佐:大枣——益脾护胃,减少药后反应 缓和逐水药之毒性和烈性 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攻逐水饮
[主要证病机]
1、悬饮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大承气汤的用法与方义。
2、请比较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在组成、 用法、功用及主治的异同。
3、结合主治证分析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 脾汤中的配伍意有何不同?
4、十枣汤中配伍大枣有何意义?试述其用法及注意事 项?
第二章 泻下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组方配伍规
律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十枣汤。 3、熟悉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黄龙汤。 4、了解大陷胸汤、温脾汤、济川煎 。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 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3) 于清晨空腹服用。只宜暂用,不宜久服。 (4)服药得快下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舟车丸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泻下剂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泻下剂
当归— 养血润燥 使:甘草 — 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 ·附子 + 大黄; ·本方乃四逆汤 + 人参、大黄而成。
运用
·温脾汤 ·
1.辨证要点: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名医论方) 2.临证加减: ·腹痛甚者(寒凝气滞)+ 肉桂、木香; ·呕吐者 + 半夏、砂仁。 3.现代运用: ·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寒, 冷积内结者。 4. 现代研究: ·本方能显著促进寒积便秘型小鼠的排便,增加其排便 量的作用; ·本方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呈明显兴奋作用。 ·具有抗缺氧、可明显对抗模型的足趾的温度。
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 *《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
【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麻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丸 ·
君:火麻仁 —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 臣:杏仁 — 苦泄降气,润肠通便;
运用
·十枣汤 ·
1.辨证要点(名医论方)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 ·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
2. 现代用治: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 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3.衍化方: ·本方去芫花、大枣 + 白芥子,以生姜汤送服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悬饮证。 上迫于肺 — 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
水饮内停 饮停胸胁 — 胸胁牵引作痛, 邪气壅盛 气机阻滞 — 心下痞硬;
犯胃,胃气上逆 — 干呕; 上扰清阳 — 头痛目眩; 水饮内结 — 苔滑,脉沉弦。 2.水肿腹胀之实证: ·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剂学课件12泻下剂

方剂学课件12泻下剂

附子 辛热—温阳祛寒 大黄 苦寒—攻下积滞
相制温阳攻冷积—君
干姜 辛热-----------助附子温阳祛寒
芒硝 咸寒--------软坚 助大黄攻积 臣
当归 甘温--------润肠
人参 当归甘温—益气,合姜附温补脾阳 ----佐 甘草 甘温—调和药性,且助补中 -------使
2019/9/15
课件
2、益气补脾,以制水湿。 3、缓和逐水药毒性,使下不伤正。
2019/9/15
课件
26
复习思考题 :
比较济川煎与麻子仁丸组成、功用、主 治之异同?
2019/9/15
课件
27
随证加减——变化成方
刘某,男,7岁。
初起微有恶寒,旋即发烧,体温 高达40.6℃。头痛无汗,微有咳嗽, 口渴喜饮,食欲不振,舌苔中心微 黄,脉象浮数。(董建华医案)
3、使用注意:①孕妇禁用、得效则止。
②煎药法。 4、加减变化方
பைடு நூலகம்
①小承气汤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 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②调胃承气汤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味承气汤
③复方大承气汤
2019/9/15
课件
10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一、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二、主治:肠痈初起(脓未成或脓已成而未 溃之证)。
芒硝 桃仁 冬瓜仁
软坚散结,泻热导滞 活血化瘀
清利湿热,消痈散结
臣药 佐药
诸药合用,攻而行之,荡涤湿热瘀血,促进肠痈 消散。
2019/9/15
课件
12
四、应用:
1、肠痈有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之分,本方只用于 湿 热瘀滞之肠痈,以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苔 薄黄腻,脉滑数为使用要点。 2、重用大黄、冬瓜仁各30克。 3、注意老人、孕妇、体虚慎用。重型急性化脓性 或坏疽性阑尾炎,或合并腹膜炎禁用。

《方剂学泻下剂》课件

《方剂学泻下剂》课件

配伍技巧
药量比例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调 整药量比例,以达到最
佳疗效。
药物炮制
根据药物性质,采用不 同的炮制方法,以提高 药效或减轻不良反应。
煎煮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 分发挥药效,提高疗效

用药时机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如餐前或餐后服用,以 保证药物有效成分的吸
收。
配伍禁忌
孕妇禁用
01
泻下剂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孕妇应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十枣汤、禹功散等 。
适用于水肿、鼓胀等里实 证,如舟车丸、控涎丹等 。
泻下剂的作用机制
泻下剂主要通过刺激肠道黏膜,促进 肠道蠕动,使粪便软化排出体外,从 而缓解便秘等症状。
在攻下剂中,大黄等泻下药可以刺激 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同时抑 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粪便迅速排 出体外。
需要注意的是,泻下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 孕妇、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使用泻下剂需要特别谨慎。
PART 02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大黄
总结词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详细描述
大黄是泻下剂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它能够刺 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还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实热型便 秘、炎症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方剂学泻下剂》ppt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泻下剂的概述 • 泻下剂的常用药物 • 泻下剂的配伍原则 • 泻下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 泻下剂的典型案例分析
PART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 当归 生姜 大枣 甘草 补气养血
桔梗 宣肺通腑
201功9/5/用12 :攻下通便,补气养血方剂学
温脾汤《千金要方》
一、组成:大黄5两 附子2两 芒硝2两 当归3两
干姜3两 人参2两 甘草2两
1、主要配伍:大黄配附子 2、药来自特点:温热大于寒凉,姜附归大于硝黄总量
2019/5/12
方剂学
二、主治—脾虚冷积之证
五、适应证—肠胃里实证
1、实热积滞证 2、寒冷积滞证 3、蓄水证 4、肠燥积滞证
2019/5/12
方剂学
六、分类
1、寒下—泻热通便、活血祛瘀—实热积滞证
代表方:一级方、大承气汤 二级方:大黄牡丹汤
2、温下—温里散寒、攻积通便—寒冷积滞证
代表方:一级方:温脾汤
3、润下—润肠通便导滞—肠燥积滞证
代表方:一级方:麻子仁丸 二级方:济川煎
3、使用注意:①孕妇禁用、得效则止。
②煎药法。 4、加减变化方
①小承气汤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 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019/5/12
②调胃承气汤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味承气汤
③复方大承气汤
方剂学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一、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二、主治:肠痈初起(脓未成或脓已成而未 溃之证)。
阑尾炎诊断要点?
2019/5/12
方剂学
第三节
润下剂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
搏,大便因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019/5/12
方剂学
一、配伍意义:
火麻仁 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杏仁 利肺降气,润燥通便 润
白芍 敛阴和里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轻下热结
1、病机—阳虚生寒、冷积内停、传导失司 2、主症—便秘腹痛(脐周或脐下),喜
温不喜按,手足不温,苔白不 渴,脉沉迟。
2019/5/12
方剂学
三、方解:
1、治法—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2、配伍用药
附子 辛热—温阳祛寒 大黄 苦寒—攻下积滞
相制温阳攻冷积—君
干姜 辛热-----------助附子温阳祛寒
二、作用—泻热通便,行气导滞—力强—峻下热结 三、主治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辄辄汗
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1、阳明腑实证 ①含义 ②病机
③主症 ④归纳
2、热结旁流:①含义 ②为何能治?③主症
20193/5/、12 热厥、痉病、发方剂狂学 属里热实证者
四、方解:
1、配伍用药
芒硝 桃仁 冬瓜仁
软坚散结,泻热导滞 活血化瘀
清利湿热,消痈散结
臣药 佐药
诸药合用,攻而行之,荡涤湿热瘀血,促进肠痈 消散。
2019/5/12
方剂学
四、应用:
1、肠痈有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之分,本方只用于 湿 热瘀滞之肠痈,以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苔 薄黄腻,脉滑数为使用要点。 2、重用大黄、冬瓜仁各30克。 3、注意老人、孕妇、体虚慎用。重型急性化脓性 或坏疽性阑尾炎,或合并腹膜炎禁用。
第二章 泻下剂
2019/5/12
方剂学
一、含义:(泻下药、通便攻邪、里实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 而泻之” 。
三、特点: 1、组方多用大黄。 2、针对肠胃病证。 3、以大便通利为效。
2019/5/12
方剂学
四、作用—通便攻邪
1、荡涤实热 2、祛除寒积 3、攻逐水饮 4、润燥导滞
病机:湿热郁积,气血凝滞,阻于肠中, 肠络不通。
症状: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 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
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2019/5/12
方剂学
三、方解:
大黄 丹皮
泻下湿热,祛除瘀血 破瘀泻热 君药
凉血行瘀
瘀热同去
临床还可用于: 1、热病后津伤、产后妇女,津液不足而致的 大便秘结可用,习惯性便秘也可用。 2、痔疮便秘,若见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2019/5/12
方剂学
黄龙汤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症状:
热结里实
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结,
之证 脘腹胀满,腹痛 拒按,神昏肢
气血不足
厥,神倦少气,苔焦黒,脉虚
配伍:大承气汤 功下热结,荡涤实热.
芒硝 咸寒--------软坚 助大黄攻积 臣
当归 甘温--------润肠
人参 当归甘温—益气,合姜附温补脾阳 ----佐
甘草 甘温—调和药性,且助补中 -------使
2019/5/12
方剂学
四、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 2、加减
2019/5/12
方剂学
第四节 逐水剂 十枣汤 《伤寒论》 一、功用:攻逐水饮。
大黄—泻热通便—实—君 泻热通便强
芒硝—润燥软坚—燥—臣

厚朴—行气除满—满 佐*行气除痞满 下 枳实—下气消痞—痞
2、为何能峻下热结?
2019/5/12
方剂学
3、为何不养阴? 4、体现了急下存阴法、釜底抽薪法,
通因通用法。
2019/5/12
方剂学
五、临床应用
1、原则:痞满燥实俱全。 2、现代:广泛用于西医外科急腹症。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辄辄汗 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痛,引胁下痛,干呕短 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2019/5/12
方剂学
二、用法: 1、大戟、芫花、甘遂三药等分,研成细末, 装入胶囊中。 2、大枣十枚,以水煎汤,用枣汤调服药末。 3、身体壮实者,每次服1克,虚弱者每服0.5 克。 4、清晨空腹服药。 5、药效观察及付作用处理。 6、疗程:每一疗程3至5天,观察2至3天后再服。
2019/5/12
方剂学
4、逐水—攻逐水饮—蓄水重证
代表方:一级方:十枣汤
5、攻补兼施—攻邪扶正—正虚里实
代表方:二级方:黄龙汤
2019/5/12
方剂学
七、使用注意:
1、辨表里 2、别虚实 3、中病即止 4、禁慎范围 5、调护
2019/5/12
方剂学
大承气汤《伤寒论》
一、组成:
1、主要配伍—大黄配芒硝 2、厚朴的用量

诸药以蜜为丸
润燥滑肠
2019/5/12
方剂学
二、组方特点:
1、在治法上体现润下法,根椐“燥者润之,留者
攻之”而立法。
2、配伍上多用果仁多脂类药与攻下药同用。
3、润不滋腻,下不伤正。
三、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四、主治:
1、脾约便秘证(胃肠燥热,脾津液不足之证)
何谓脾约?
2019/5/12
方剂学
症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满而痛,心 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