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

合集下载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先是学习儒家的教义,但是后来觉得繁琐,所以自立门派,创建了道教,一时门徒众多。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老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

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

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辩证法主要思想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

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

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

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

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形而上学

反身而诚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思诚者,人之道也”
“思诚” =道德义务感
“君子之道费而隐”, 日用而不知:夫妻、 父子、君臣、兄弟、 朋友五伦(12-15); 祭祀是人对神鬼所尽 的义务(16)
舜、文、武、周公等圣 人:从“微”到 “显”、由“外”返 “内”的典范(1719)
LOGO
谢谢!
下达: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 彝,好是懿德
•形而上学:天的物 则是什么?
•道德:“物则”是 “懿德”
《中庸》的形而上学体系
•四书章句的顺序:按长 短
•按思想顺序:大学,论 语,孟子,中庸
•最高原则(体)——中 间原理(心性)——修 养工夫(用)
•思孟学派:孔子——曾 参——子思——孟子
•但“予未得为孔子徒也, 予私淑诸人”
•司马迁: “受业子思 门人”
返本开新
天道:“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
生物:“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成人: “喜怒哀乐 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
崇德广业
诚者,天之道也。
诚 = 履行义务
天道:天万物所履行的 义务。“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 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问题:天道与人道关系如何?
1、老子:“有余者 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 不足。人之道则不 2、孔子: “夫子 然,损不足而奉有 之言性与天道, 余”(七十七章)不可得而闻也。”
3、孟子:诚者, 天道也;思诚者, 人道也
孟子的上行与下达
•上行:“尽心知性 而知天”

老子《道德经》释解

老子《道德经》释解

老子《道德经》释解《老子》又叫《道德经》,作者老聃,春秋末期楚苦县(今河南省境内)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收藏室之史”。

《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

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老子的哲学从宇宙至人生再至政治。

“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由人生论、社会学说和政治论下降至本体论的高度归纳。

“德”则就是道的进行,以及在人生、社会与政治生活中具体内容的指导和应用领域。

“道”这个字在佤虚假出现七十三次,其含义前后差别比较大,但从总体上来把握,又可以看出意义上的连贯。

首先,老子指出“道”就是某种东西,就是一个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东西,它单一制于任何其它东西之外。

而且,它始终不断地发生变化,周而复始。

其次,道可以产生天地万物。

它不仅radioactive万物,使用权万物发育蜕变,还爱惜调理、并使其开花结果。

并且还不据为己有,不恃己能够,不为其支配。

“道”同时也是一种有规律的东西。

最突出的规律有二:对立转化,返本复初。

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

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并强调,只有把握住事物的反面,守住事物的对立面,才能够更深刻地显示出事物的正面含义,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对立面发展到极端,便发生对立转化,“物盛必衰”。

返本复初是道表现出的一种循环运动的规律。

然而,老子着重强调的是复初、归根、守静、复命。

再次就是“存有”和“并无”与“道”的关系。

无是万物的已经开始,存有就是万物的母体。

常从并无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端倪。

因为看不到道的外形,所以用淡茶形容,而不是没。

只是潜藏着,没显现出来。

然而就是这个道又能够产生万物,所以又就是存有。

并无和存有都就是用以暗指道的,两者同出来新种,就是一个从无形至有形至万物的持续进行过程。

“德”最本初的意义似乎是一套重大的`政治行为,如以氏族部落首领为表率的祭祀。

出征等等。

它与传统氏族部落的祖先祭祀活动的巫术礼仪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而成为维系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一整套的社会规范秩序,是道的显现,是道的作用。

道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道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道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

“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其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处于道德经,可谓寓意深远。

意思是“道”就是“自然而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顶针的文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

扩展资料“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

“道法自然”这一论题不是一个孤立性的论题,关涉到老子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关涉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圣王”同“百姓”的关系。

这一论题本身直接涉及到了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道”和另一个重要概念“自然”。

现代人读《老子》,认为自然就是自然科学的自然,古文不是这样读,现在的自然科学是借用老子的观念。

“自然”两个字原来不一定是合在一起的名词,道法“自”“然”,是说其本是自己当然如此,自体当然是如此,不要再问了,不能问下去。

等于宗教讲的一样,不要追问上帝是谁造的,信就得救,不要问,再问下去问不到底了。

所谓自然不是盲目,自然非常有规则,一步不能违反。

老子简介及其著作

老子简介及其著作

老子简介及其著作一、简介1.生平: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3.仕途之路: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年后,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

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

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研究

《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研究

《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研究【摘要】:《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形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是否还有着就其自身而言的原因;由“道”的性质所决定的道器、体用、有无、本末等关系如何;“道”之形上命题落实于人世何以可能?即人之处世之道德根据何在;凡涉及世界本原之普遍与个别、潜在与现实之难题,对其言说是否可能?这些问题涉及形上思维的对象和方法,相当接近西方哲学的Metaphysic。

因此,我们完全可能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开展中西哲学的对话,在中西哲学的比较中显示中国古代哲学形上学包括《老子》哲学形上学的精神。

《老子》从“道”出发,构建起一个包含“道”形上学、道德形上学和言语形上学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主题是“无”,“无”在《老子》哲学形上学思想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道”因“无”而具意义,“无”赋予“道”以普遍性,因为它是所有“道”之诸象(无名、无形、无状、无物)的抽象和概括,是最具广泛性的问题;“无”的问题又极具深刻性,因为人类把自身置于对“无”的不断追问之中,并在此询问中反身求己,寻找安身立命的根据;“无”的问题还极具本原性,形上思想关注的是关于世界之同一性原理,而“无”恰恰道出了形上思维在其开端处有所发问却又没有道出的问题。

“无”区别于“有”的根本在于它以脱离了“有”的纠缠,它不问存在之“是其所是”,而言“道”之“象其所象”,因此,它不仅为“应当”所限制,也为“无言”所界定。

在《老子》以“无”为核心的“道”构建起来的关于宇宙论和本体论之“道”形上学思想中,“道”之显象在于其古始性质,即有无同构:作为物物者,它是恍惚之象,若有若无;作为其自身(混成),它是寂寥幽冥之象,深远宏达,因此它为感官所不能把握,为既成概念所不能概括,为经验命题所不能陈述,而只能以“象”来显现。

这就首先在宇宙论论域,以“无”显示出“道”的本原性,并以“无”揭示出宇宙生成论之意义,继而通过“无”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揭示宇宙本体之永恒和空虚无物。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毕业论文题目: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学 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学 院: 人文学院专 业:历史学教育班 级: 历史032姓 名: 林 云 长日 期: XXXX年XX月XX日指导教师: 陈 志 贵目 录摘要 (Ⅰ)A b s t r a c t (Ⅱ)一、天道无神 (1)二、“有”“无”之辨 (4)三、科学之“道” (8)结论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4)摘 要老子在《道德经》中建构起了一套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区“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在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建国以来学术界和史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唯物性抑或唯心性的哲学属性划分。

如果抛开这种唯物、唯心的划分方法,改从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构成的作用去考察,便会超越上述价值取向,而窥见另一新天地。

本文将从老子的天道观、有与无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老子之道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三方面内容去论证老子之道的唯物性。

从而使读者对老子的道这一物质性的存在有一个直观且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道”的唯物性AbstractIn the "Tao Te Ching" ,lao zi builds up of a series of "Tao" to the highest areas of philosophy. "Tao" is a philosophy core of the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culture "ideology of the most noble concept,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Right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tudy, since the founding of academics and historians matter poser. Controversial primarily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Lao Tzu's "Tao" the materialistic nature or idealist philosophy of ownership division. If this cast aside materialism, idealism arrangement, changed the cultur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and o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it will be beyond that value orientation, and to get a glimpse of another new world. The article will be the metaphysics, between the haves and have-nots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and Lao zi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three aspects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Lao zi materialism . So that readers of the Tao of this material is a deep intuitive understanding.Key words : Lao zi 《Tao Te Ching》the materialism of "Tao"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正版)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正版)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

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论《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一种作为政治学基础的形而上学

论《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一种作为政治学基础的形而上学

自然的人, 所作所为就与自然相同。他说: 同于道 者, 道也乐于帮助他: 同于德者, 德也乐于帮助他; 同于自然, 自然也乐于帮助他。如此, 按高亨的说 法, 就使万民各得其生, 各得其养, 那就可以与道、 [! ] 德、 天比美了。 三、 动乱与治本 如前所述, 春秋末年奴隶主阶级疯狂掠夺社 会财富、 奢侈荒淫的生活、 以及对奴隶的残酷剥削 和压迫, 不仅激化了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还使统 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更加尖锐, 最终酿成社会动乱。 老子从其 “道” 形上学原理出发, 认为社会动乱主 要原因是统治者没有遵循 自然之道, 穷奢极侈。 治乱之本就是要回到自然之道上来, 同时奉行节 俭的政策。他说: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 是 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 不克则 莫知其极。莫 知其极可以 有国。有 国之 母, 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五十九章) 相反, 你不服从自然之道, 一味地追 求财富, 即使一时得到了最终也会失掉, 所以, 功 成身退才符合天道: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 税之, 不 可长保。金 玉满堂, 莫之能 守。富贵 而 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第九章) 同时, 老子认为, 酿成社会动乱的另一个原因 是当时统治者主张的尚贤和尚贵重难得之物的风 气。他认为尊重才智贤人, 会促使人民去追求知 识, 依靠才智去争权夺利; 看重贵重难得之物, 则 会使人去抢夺, 去偷盗。因此不要去宣扬贵重难 得的东西, 不要去刺激百姓的物欲, 这能使民心不 乱。所以圣人治国, 是要让百姓不去想, 但要让他 们吃饱; 要削弱百姓的意志, 但 要增强他们的体 质。要让百姓常常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 使得有 知识的人也不敢犯上作乱。这就是所谓 “无为” 的政治, 奉行无为的政治, 就没有什么社会之乱不 能治了: “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 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 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 为也。为无为, 则无不 治。 ” ( 第三章) 这是老子针对儒墨尚贤而治所发的议 论, 其本意是要人民回到原始社会的 自然状态。 在十九章中, 他把这一思想发挥得更为彻底, “绝

浅谈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

浅谈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

浅谈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摘要:《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复申述着“无”的哲学,如何理解“无”,是本文的关注点所在。

本文解析了“无”的几种观点,试图重构老子哲学中“无”的形而上学。

关键词:老子;无;形而上学老子是先秦时代的大哲学家,与其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不同,他更关注于超越性的天道,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超越而高明的一面。

也是在这个考虑上,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是却对老子报以真正哲学家的称号(如海德格尔)。

唐君毅将老子的思想概括为超人文主义,冯友兰在阐述中国哲学之精神的《新原道》中也认为老子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中极高明的一面,这都是对老子思维形上性的确认。

而老子思想中最能体现他超越智慧的一面就是他关于“无”的论述。

关于这个问题,任继愈先生评论道:“把‘没有’抽象到概念的高度,也作为认识的‘客体’对待,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只在具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才有这种可能。

‘没有’没有上升到概念时,只是一次性的客观描述。

提出了‘无’,则是认识的一次飞跃。

”“无”是老子思想中最哲学的一面,本文拟分析《老子》文本中“无”的诸层含义,以便更深刻地了解老子的哲学。

一、作为辩证范畴的“有”与“无”老子是中国辩证法的始祖,他对于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有精彩的描述。

不同范畴相互依存,比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以下只称章)也有两者间的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五十八章)在这些概念中很重要的一对就是有与无,特别是第二章中讲到的“有无相生”,本文将以对它的探讨开始。

对“有无相生”的意义有好多种理解,有人把它理解为和四十章相同的意思,也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种理解就成为对老子哲学的一种宇宙论解释,是一种相生的关系。

这种理解在《老子》书中其他部分也有体现,比如第四十二章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如果这样理解“有无相生”,也就是说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先是学习儒家的教义,但是后来觉得繁琐,所以自立门派,创建了道教,一时门徒众多。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老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

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

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辩证法主要思想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

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

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

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

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评价老子

评价老子

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性,老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如他认识到事物的转化,却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与质的区别,事物的发展和转化,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导向了形而上学,为相对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同时,他还强调“圣人不行而知”,隔绝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什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第四七章。

),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宇宙观的哲学家,且思想丰富,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老子,人类文明的批判者,认为文明在人类时代走不通,“道法自然”,逃离文明,回归自然。

为回归自然的四大行为原则:第一,“无为”。

因人类“有为”太多,贫富分化,阶级对立,道德行为败坏,物质文明的发达导致人民争利,而精神文明的发达导致人民争名。

老子的“无为”是要人民不要有意干扰自然的进程,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

第二,“贵柔”。

老子发现自然中柔能克刚,柔与生相联,刚与死相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上善若水”,“水滴石穿”,以柔为美,以柔为上,以柔克刚。

第三,“知足”。

人生态度,处事哲学。

老子发现人类社会许多矛盾皆因欲望过多而造成。

“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足之足是常足也”。

老子认为管理百姓的两个方法是让其身体好一点,欲望少一点。

第四,“不争”。

不争名,不争利,不与人相争。

“圣人之道,是为而不争”。

“上善若水”。

“礼贤下士”。

不争是制胜的策略,行为的原则。

这四个原则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是自然规律;是先哲从自然物中领悟出的智慧。

可看作是道德规范。

“识智者不言,言者不识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思想的作用:首先,在和谐社会中,需要多种思想并存,需要老子思想来淡化人与人之间过分的争夺欲望,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其次,对个人而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能使人保留最原始,最真实的情感。

“赤子之心”;能调节人的生活节奏,维持人的心理平衡;能让人学会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

初二传统文化05《老子》(五章)3

初二传统文化05《老子》(五章)3

初二传统文化05《老子》(五章)3第一篇:初二传统文化05 《老子》(五章)3《老子》五章(第三课时)2010.10.11教学要求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1.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以老子为题的作文

以老子为题的作文

以老子为题的作文老子(Laozi),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的思想已经影响着中国几千年,包括儒、释、道三家传统思想,以及近代的文化和政治运动。

老子的名言,“一切皆有本源”,是指“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老子把“道”比作天地万物的根源,凡夫俗子在追求和谐和自然的道的洪流中,实现自我的生活境界。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代表了他的思想。

《道德经》从圆融的视角出发,重视统一,从思想上认为,自然界、宇宙万物及人类一切行为,都应当服从自然、道的客观规律。

老子从生活中抽象出“道”,以“道”来构建理论体系,从而探求对宇宙的统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才会受到人们的尊崇,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无穷无尽。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即君子,君子可以有很多样化的表现,但是他们本质上都具备以下特征:1.虚怀若谷:他们不仅可以精准地判断事物本质,并且要始终保持一种大爱的态度;2.静心养性:这是老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类应该内心深处宁静以及时时充满着温柔,做到不失其本来的静谧和谦逊;3.谦虚:消除自身的满足感,降低自己的要求,保持谦虚,不骄傲自大;4.恭顺:一个人的表现也反映了他的内心,恭顺的表现就是做一个恭顺的人,不挑衅也不与别人争斗过激;5.智慧:老子认为,智慧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借助武力来解决。

据老子的著作中记载,道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它是宇宙间最重要的东西,许多百年后仍在影响着中国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老子多次强调,要追求自然之“道”,以求洞悉天地生万物。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物之母。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形而上学的道是一个不可名状的概念,而实际上的万物则是有形无形的概念。

”所以,老子的思想,就是追求自然、宇宙,追求完美要做一个具备虚怀若谷、内心静谧和谦虚、恭顺和智慧的人,以达到自我的完美状态。

老子教导我们,以温柔的态度追求人生全面的发展,要做一个追求卓越的进化者,而不是一个拘泥于熟悉的事物中的动植物。

形而上学一元论

形而上学一元论

形而上学一元论
形而上学一元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在宇宙中存在一个单一的本原或“始基”,所有事物都由此产生并最终回归于此。

这种观点往往与宗教的造物主神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是不能被证实或证伪的虚拟概念。

在中国,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但这个概念的属性无法被现代科学手段证实,因此它只能被视为一个虚拟概念。

在古希腊,泰利斯将“水”视为万物的本原,然而我们知道水只是众多化合物之一,这个本原概念已被科学证伪,从虚拟概念变成了一个伪概念。

德国的黑格尔则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概念,认为它是万物得以存在和变化的根据和原因,但这个概念也未被证实或证伪,因此它也是一个虚拟概念。

总之,形而上学一元论中的本原论哲学所推出的各种形式的“始基”或本原,如“道”、“水”、“绝对精神”等,都是既未被证实也未被证伪的虚拟概念。

老子“道”之形而上学本质论

老子“道”之形而上学本质论

老子“道”之形而上学本质论
张磊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7(000)09S
【摘要】《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

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总页数】1页(P178)
【作者】张磊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上海20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
【相关文献】
1.华夏民族理性思维的基石——对老子"道"的形而上学新解 [J], 卢美华
2.老子"道"之形而上学本质论 [J], 张磊
3.老子的形而上学——道与生的统一 [J], 李志平
4.老子"道"的形而上学新解及其思想价值 [J], 罗宝成;卢美华
5.老子的形而上学——道与生的统一 [J], 李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子》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

《老子》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

作者: 罗炽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1-70页
主题词: 《老子》;辩证法思想;《周易》哲学;形而上学体系;万物;相对主义;“一”;通行本;
唯心主义;天地
摘要: <正> 关于《老子》哲学,近年来我国哲学史界多侧重于探究它的本体论,即作为《老子》哲学最高范畴的“道”,是精神性的本体,还是物质性的实体的问题。

至于它的认识方法论问题,则由于持论较为一致——多认为它是辩证法的,甚且有指它为先秦辩证法杰作的——而未予以充分注意。

而这个问题,对于判断《老子》哲学的基本属性却是至关重要的。

管见认为,《老子》哲学是道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

限于题旨,本文对它的唯心主义性质不作辨论。

一、《老子》的形而上学观 《老子》成书,约在战国中期,它基本上保留了老聃的思想,这是学术界颇具倾向性的意见。

《老子》甲、乙两种帛书本的出土,亦可维持此说。

《老子》的主旨有二:其一是宣扬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那些被“降在皂隶”的奴隶主贵族的全生葆真之术,其二是对“人君南面之术”作经验总结。

这是长期作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老聃力所能及的。

此外,《老子》中也掺杂了若于军事方略方面的论述,与战国兵书大同小异,但与老氏的恬淡无为哲学却存在明显的矛盾。

而对治军的经验进行总结,却是老聃力不能企的。

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尚无确据。

《老子》最后成书,取材很广,前人之说已备。

故书中有关军事辩证法的论述,抑或承袭他书而未及消化也未可知,。

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具有丰富、深刻和清晰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以道作为初始原则,提出了一种中国语言意义上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对道德自我的建构和功能提出了一系列论述;批判道德名教的异化,兼及对道德异化的检讨;区分了知性知识与德性知识、知性能力与德性能力,对知性在德性领域里的滥用展开了深入的检讨;针对早期儒家亲亲有等的仁爱观,他提出了更广泛、更具超越性的慈爱原则;最后,他的伦理思想对现代环境哲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1]老子在开篇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道,那么何谓“道”呢?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也。

”[2]即作为具体事物之道是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之道才是超验存在的形而上学之道。

[3]接着,老子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其形而上之道。

首先,老子之道是终极创生之道。

在《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的表述早已肯定了“道”是宇宙之始的终极存在。

老子则又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进一步确认道是世界的始基并给出了宇宙演化的动态过程。

[5]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万物是由“道”逐步创生而来的,道不但是宇宙的质料因,又是宇宙的动力因。

老子描述了道生万物的情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对此句的理解是道是“有”还是“无”争论的导火索:道有论认为“道为之物”不是显有之物是什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些不都是道为物的表征吗?而道无论认为,“恍惚”是对道处于“无”浑沌状态的描述,浑沌就是一片纯粹的“无”,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就更能表明“无”是天地的本原和万物的始基。

但是,不论道是“有”,还是“无”都难以回答这样一个二元悖论的问题:如果道是有,一个具体之物如何能成为无限物的始基呢?如果道是无,世界的质料又从何而来呢?显然,这一问题轻易地就终结了道有论与道无论的争论。

因为,它们都是站在素朴实在论的立场上理解老子之道,这种理解方式明显是受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薰染所致,总是试图要找出一个宇宙的始基来,并冠以“本体”之名。

那么如何理解老子之道与有无的关系呢?老子之道的本体又是什么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对这几句进行推定可知,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与无乃相生相伴,互为利用,无中含有,有中含无,并没有先后贵贱之分。

可以说,正是“无”使“有”有了存在的根据,正是“有”使“无”有了起来。

故道非有亦非无,而是道统有无,道具有“有”和“无”双重性格,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即道既不可归于“有”,也不可归于“无”。

道有论与道无论显然把二者生生割裂开了:道有论只把“有”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看待了;而道无论所凭依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据最近发掘的楚简研究原来是:“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11]即“有生于无”完全是由于出现衍字“有”造成的。

其实,有与无相仿与阴与阳,“一阴一阳谓之道”,用老子话语则是“一无一有谓之道”,有无与阴阳一样只是道由浑沌之“一”开显出的两个对立的维度。

作为道之维的有无决不是上述的经验比附的实在,否则就陷入了西方数千年来形而上学的泥沼。

既然,道是有与无的合体,那么它又是如何由有与无创生万物的呢?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万物是阴阳二气(或有无)相抱相冲达到“和”产生出来的,何为“冲”,冲即动,如何动,“反者道之动”,道是以自反的方式螺旋运动,如此相反相承的“动”才能达到“和”,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而相互融合生出万物,即“和实生物”,但“和”不是没有差别的“和稀泥”,否则只可“和”出一物,此“和”是“和而不同”的和,方可“和”出万物。

不妨再回顾一下老子宇宙创生理论:所谓“道生一”者,此“一”即有无(或阴阳)未分的浑沌;“一生二”者,是道开显出的有无(或阴阳)的两个维度;“二生三”者,是有无再加上“冲”这一生化作用;“三生万物”即是这三维共同作用而创生出万物。

由这一创生过程可以看出,道以有无冲和的方式创生万物,这里并没有任何天神的作用,道是自因、自成、自化,道只是以这些“自然”的方式生生变化。

此“自然”非今日自然界之自然,“自”为自己,“然”为状词:什么的样子。

“自然”即为是它自己的样子。

言自然为自因者,是说道不以它物为因,只以自己为因,即“道法自然”;言自然为自成者,是说道以自因生出万物成其所是;言自然为自化者,是说道内在于万物之中,与万物一起生生大化。

由此可见,道生万物之所以自成自化,在于其自因,此因不是“天神”,亦不是某种客观实在,而是道生万物所本的“生生大化”。

既然,宇宙的创生是道法自然生生变化而来,而作为宇宙一分子的人若想生生不息地生存发展下去,必也需效法宇宙的生生大化以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老子通过对宇宙终极创生的探寻就在于求索到宇宙“生生大化”的本体,进而获得人类生生不已之何以可能的启示与依据。

次之,老子之道是天人合一之道。

既然道是秉自然而创生万物,万物之生生不已也该效法自然。

而人却为万物之灵者而独立开列,故有不同于万物(不含人)之处。

故道就分化出天道和人道。

万物(人之外的万物)自然而然地遵道而生,故万物之道(即天道)只以自然为法。

而人因其有“灵”而未必本然地遵道而行,是故人道也应法天道而得生。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13]看来,天道是拿有余补不足,而人道却反之,以不足奉有余。

庄子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14]原来,天道为主,以自然无为行事,故闲而有尊;而人道为次,以顺欲有为为事,忙碌疲累。

臣从于君,次从于主,故人道当从天道。

一部《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道经”部分重在言道(天道),“德经”部分则重在说人(人道)。

虽曰天道远,人道迩,但天道不明,何谈人道,所求者大,所立者必要远,明天还是在为人。

道家思维是以客体反观主体,从客体中找到主体的标准。

因主体以任意性为事,往往事与愿违。

[15]那么,天道又作何分解呢?天道以“不争”的方式实现其主宰作用。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16]“天也,颠也。

”[17]即天是具有颠覆性的作用的存在者,这会使人首先想到“天帝”、“天神”,但老子否定了这一说法:“道盅而用之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18]道的产生在“象帝之先”,故道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即使有人格神的存在,也是在道之后,受道的约束。

但是,天道不是天神,其主宰性的作用(善胜)是如何产生的呢?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9]老子以水作喻把天道的主宰作用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天道不是靠玄而又玄的天神式的方式去宰制万物,而是靠类似于水的自然作用方式获得主宰地位。

水处柔弱之位,它不与万物争利,反以己身滋润万物,故于万物无敌对的可能,也便使得万物不能须臾离开它,正因其为万物所用而使万物时刻离不得而间接地实现了它的主宰作用。

道体是柔而不争的,故其作用却永不穷竭。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20]“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

”[21]天道的主宰功能正是以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实现。

胡适先生对此也大为赞赏:“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22]既然天道是以“不争”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实现其主宰作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则应是体悟天道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而人道如何体认天道并为己所用就在于一个“得”字上,得者,德也。

得天道即为德,故求索天道以立人道的过程就是求德。

老子在第五十章提出了“德”:“道生之,德畜之。

”[23]如何理解老子之“德”,不妨先看一下老子后学对德的诠释,庄子曰:“物得以生,谓之德。

”[24]管子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

…故德者,得也。

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

”[25]韩非曰:“德者,道之功也。

”[26]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看法基本一致,即德之从于道得其性而成其所是也。

今人牟钟鉴先生释为:“德是万物禀受于道而获得的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生命活力,即是该物之性,故曰:德者,得也。

”[27]综上言之,德者,即为得道也,道是幽而不隐的,德是道之于物的外显。

在人道,人的行为合于天道方得生即为德。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8]孔子把中庸作为高尚之德加以肯定和推行,他认为国民缺少这种德行已经很久了。

为何中庸即为德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29]中庸者,中和也,中和者,天下之根本,致中和,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得其生,天下也就达于道了。

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做得恰到好处。

而恰到好处不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吗?故孔子所言之德即为人道之德。

故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目标和最高价值即为修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0]儒家的学问即在极力督促人们通过学习反省修得明德,而达于至善。

天道是宇宙本体论的,而人识天道而能循道即为得道,得道是为德,德是道在人身上的实现,是主体与本体的统一,这时的道就成为主体化的道了,是为人道。

如此,老子的宇宙论便自然而然地伸展到人生论。

此时,老子哲学方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因为,若不返本求道,怎知人之初,不知生命之源,安身立命的基点则无处求索。

道既然是生命之道,那么就存在着有道与无道、得道与失道的问题,有道则生,无道则死,得道则成,失道则毁。

故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1]天下有道,人们和平幸福地生活着,故战马用于耕载;天下无道,战乱不息,驹犊生于战地。

人道主观能动性就在于求德、尚德,免除失道带来的灾难。

尚德,在物即为流时应物,不泯物性;而在人则为尊重生命,不以人灭天,以随物性自生自灭,不妄为而更其期,方可使物尽其能,以人之本性生存发展,使人类社会蓬勃健康的发展,处处充满着生机。

综言之,天道所主的是宇宙的始源、演化、发展的实然之理,从本体论、存在论和规律论等角度阐释;而人道则是依据天道找寻人(小宇宙)的应然之则,从价值、伦理和道德等的维度进行开解。

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人道是天道在人类社会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同时,人道反过来也会影响天道。

天道本主“真”,人道当求“善”。

当然,把道划分为天道与人道仅为论述方便,强为之分拆。

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本来一体。

天道与人道,只是一道。

”[32]人与天一也,天道和人道本为一道,言天道时有人道,论人道时不离天道。

天道与人道不是道的二元分立,而是道的一体两仪。

如此,方可知老子之道为天人合一之道,非主客二分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