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第1课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力。
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动力与力的关系。
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而且容易控制,所以本单元第一课安排研究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懂得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培养学生获取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和用实验数据证明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小车、细绳、秒表、记录表、2个钩子(回形针)、垫圈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都玩过四驱车吗?你知道它们用什么作动力的?(生答:干电池、电动机、手推的力、摩擦力等等)。
1、判断各种车辆的动力仔细观察这些车,它们都是靠什么提供动力的?课件出示各种车辆的图片,包括:马车(PPT1)、手推车(PPT2)、火车(PPT3)、卡车(PPT4)让学生集体回答后师重复一遍。
马车靠马力,手推车靠人力,火车靠电动机的力或靠发动机的力或靠蒸汽机的力,卡车靠发动机的力。
这辆车你还能判断吗?课件停留出示“缆车”图片(PPT5)2、引出课题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驱动前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的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小学科学【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doc(说课、试讲、教案集)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老师有个问题,今天大家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的?生:坐车来的、骑车、步行……(真是个独立勇敢的孩子)2、导入:那我们来看几张交通工具的图片,你能说说它们是靠什么动力前进的?(出示缆车图)大家见过这种交通工具没有?在哪儿见过?那你能不能说说它又是靠什么动力前进的?3、揭题。
是啊,借助缆绳的拉力,缆车可以轻松爬上陡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这节课,我们也做一辆小缆车,好吗?二、安装小缆车1、在制作小缆车之前,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材料?动手组装一辆小缆车(教师介绍材料)教师提醒:在我们动手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大家边组装边思考。
2、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提问。
(1)绳子系在哪儿最合适?(把绳子拴在车子的一端,车头的中间保持平衡,车轮与前进方向一致)绳子需要多长最好?(与桌面高度一致)(2)绳子的另一端挂铁垫圈,用它来拉动小车。
3、学生汇报,教师提问铁垫圈应该怎么挂?(一个一个增加、轻轻的放)为了不让小车冲出桌外,我们可以怎么做?(小组一名成员在桌沿按住小车)4、猜一猜:在绳子上挂多少个铁垫圈刚好可以让小缆车运动起来?这只是大家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用实验验证)5、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组装一辆小缆车,组装前请同学们看频幕。
注意事项:1、垫圈应该一个一个的增加、轻轻地放2、垫圈放置过程中应该保持小车静止3、完成实验的小组坐好示意好,让我们开始动手实验吧!师问:哪个小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需要几个垫圈可以刚好拉动小车?只挂回形针,小车能运动吗?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只有一定的力才能使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6、引出重力的概念。
(1)在刚才我们的实验中,垫圈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挂上一定数量的垫圈小车就运动起来了?(铁垫圈有重量,大家把垫圈放到手心,用手掂一掂,如果没有收到支撑会掉下去。
我们起立,用手搬一搬自己的板凳,能感觉到什么?)(2)在地球上,由于地球的引力,所有物体都守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缆车的发展历史、结构和工作原理;b.掌握缆车的使用方法;c.培养探索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实践能力;c.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爱;b.引导学生能够合作和分享;c.培养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我们的小缆车》2.实物:缆车模型、缆车轨道模型、缆车绳索等3.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幻灯片4.音频、视频资料:有关缆车的历史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5.实验器材:绳索、滑轮等三、教学步骤:导入:1.通过讲述缆车的背景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缆车的好奇心和兴趣。
2.展示有关缆车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缆车的外观和使用方法。
探究活动阶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缆车模型和绳索。
2.学生根据引导问题,自由组装缆车模型,并尝试使用绳索来模拟缆车行驶的过程。
3.每个小组组装完成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展示,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
a.缆车模型的各个部件的作用是什么?b.绳索的加力方向是否会影响缆车行驶的速度?c.具体的细节调整是否会对缆车行驶造成影响?知识讲解和巩固:1.通过幻灯片或电子板书展示缆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缆车的原理和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缆车需要有滑轮和绳索?b.滑轮和绳索的作用是什么?3.引导学生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缆车模型和绳索使用方法。
拓展阶段:1.通过展示缆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山区交通、观光景点等,引发学生对缆车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2.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缆车模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归纳总结:1.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a.缆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b.绳索的加力方向是否会影响缆车行驶的速度?c.如果要提高缆车的运行速度,应该如何调整缆车的各个部件?2.回顾学习过程,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1课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铁垫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2.通过实验明白: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2.能进行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3.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保持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2.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并发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的小车一辆、棉线一根、若干个垫圈、秒表、记录单、小车行驶道路。
五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4.1、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媒体资源或教具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可用目测代替)。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预设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如汽车、火车、马车等)提问: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预设:发动机的动力、马的拉力……)讲述:不同的动力都可以使车运动起来。
2.(出示一辆小车)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方法?(预设:拉、推、安装橡皮筋、利用气球……)3.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预设15分钟)1.(出示缆车在索道上的照片)提问:缆车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由缆绳拉动)提问:怎样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预设:在上面绑一根绳子)2.(演示:用手拉细绳,小车前进)提问:有没有其他力量可以代替人的力量?(预设:在绳子下挂一个重物)提问:绑绳子时有什么注意点?(交流:绑绳子的位置、长短、如何防止小车掉下去等)3.出示铁垫圈和弯制回形针,提问: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怎样使实验尽量准确?(预设:一个一个加垫圈)4.学生合作安装小缆车,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5.提问: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有重量,能拉动小车)讲述:垫圈有重力,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教科科学五上《4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回形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回形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②通过实验明白: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①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②能进行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③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保持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②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并发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2.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五、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视频、带绳子的小车、若干个回形针、秒表、桌子、粉笔小组:实验用的带绳子的小车、若干个回形针、秒表、记录单、桌子、粉笔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汽车总动员》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我们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小缆车教学设计第1篇: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下孔完小贾丽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2、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 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4、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注重获取证据, 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1、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2、讨论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小车、一头系有钩子(回形针)的绳子、秒表、记录表、垫圈若干。
教学过程:一、沟通导入1、提问:同学们, 你知道来听课的老师是怎么来的?(坐小轿车,电瓶车、摩托车, 骑自行车等)2、谁知道古时候都是坐什么车来的?生.马车3、那么这些工具都是用什么动力运动的呢? 汽车用马达(用发动机的), 电瓶车是靠电发力的(那就是电力), 自行车靠的是人力, 马车靠的是马力。
14、师直接出示一辆小缆车, 提问学生“你用什么方法, 让它动起来?”生:吹、推、拉……当学生说“拉”的时候, 老师拿出一根带有挂钩的绳子。
师:绑在车子的什么位置呢?师:为什么这要绑在这里?师:我们将用绳子拉动的车, 叫做缆车。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我们自己的小缆车。
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看看桌子上的实验材料, 小车, 绳子, 还有垫圈,你能安装一个会运动的小缆车吗?2、提示引导学生解决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①“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吗?”将细绳拴在哪里比较好?②“细绳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有关吗?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③“怎样不让小车掉下桌子去?”你有什么好办法?(防一防, 堵一堵)3、我们的小缆车安装成功了。
想一想, 怎样使它运动起来?分析垫圈起到什么作用引导“重力”的认识。
三、认识重力1、师:请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呢?2 {生猜想回答}体验活动:(1)请一位同学来提提老师这里的袋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了解小缆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学会制作一辆小缆车。
3.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对科技和工程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1.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2.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制作小缆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学生对小缆车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措施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小组交流,了解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演示小缆车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学生自行制作小缆车,并进行测试和比较。
2. 教学方法本次课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5分钟)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课,比如播放视频、展示实物等,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提问:“小缆车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发表探讨意见。
2. 小组交流(15分钟)学生自分组交流和讨论:1.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2.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生对小缆车的特点和运用场景的理解。
3.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方式展示和讲解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 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小缆车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实物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5. 制作小缆车(3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开始自行制作小缆车。
教师可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6. 测试比较(20分钟)学生自行测试小缆车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并和其他同学的小缆车进行比较和讨论。
7.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再次进行讲解和复述。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思考,总结今天课程的收获。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徐 敏
教材 分析
本 课 有 两 个 活 动 : 一 , 装 第 组
1 知 道 重 力 是 物体 由 于 地 球 吸 .
引 而 受 到 的 向下 的拉 力 。
思 考 它 们 是 靠 什 么 动 力 运 动 的 ?重 点 了 解 缆 车 是 靠 钢 缆 绳 的 拉 力 运
3 .安 装 用 重 力 拉 动 的小 车 , 做 探 究 拉 力 大小 与 小 车 运 动 快 慢 关
系 的实验 。 4 .注 重 获 取 证 据 , 实 验 数 据 用 验证 自己的推测 。
大 小 ,也 就 改 变 了小 车 拉 力 的 大
小 。 第 二 , 究 拉 力 大 小 与 小 车 运 研
情 况 , 师 课 件 展 示 提 示 。 一 是 绳 教
教 师 准 备 : 件 、 生 小 组 材 课 学
料 1套 。
教学 过程
一
力 的大小 可 以测 量而 且容 易 控 制 。 学 生 对 研 究 拉 力 大 小 与 小 车 运 动 的 关 系 要 经 历 问题— — 推 测 —— 验 证 — — 证 实 的 探 究 过 程 , 一 步 进
运 动 的 距 离 有 关 吗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绳 子 的 长 度 约 等 于 桌 子 的 高 度 较 合 适 。 三 是 怎 样 不 让 小 车 掉 下 桌 子 ? 教 师 出 示 L形 的 档 板 和 夹 子 ,
用 夹 子 夹 住 L 形 的 档 板 的 一 边 固 定在桌边 。
缆 车 ,用 垫 圈 的 重 力 拉 动 小 车 , 拉
设 计 意图 : 引起 学 生对 所需 要
材 料 的 思 考 ,教 师 用 材 料 控 制 教 学 节奏, 节学 生的注 意力。 调 2 .学 生 讨 论 怎 样 安 装 小 车 , 需 要 注 意 哪 些 问 题 呢 ?根 据 学 生 交 流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后吴小学李姚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2.能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3.会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目标:1.在实验中,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粗线、纸盒、重物(橡皮塞)、秒表、记录单、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判断不同类型车辆的动力:观察不同类型车辆的图片,提问:它们都是靠什么提供动力而运动起来的?出示缆车图片,判断缆车动力。
2.引出课题观看“赛车总动员”视频片断,提问;我们能不能制造一辆自己运动的小车?课件展示标题:我们的小缆车活动一安装小缆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辆小车,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让它运动起来?(橡皮筋、气球、装小电机等)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粗线、纸盒、橡皮塞),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安装小缆车,使小车自己运动起来?观察安装好的小车,思考这样设计的道理?(为什么粗线要绑在小车前端的中间?粗线长度跟桌子高度差不多,为什么?)讨论在活动中小车的动力来自哪里?橡皮塞起到了什么作用?(由重力产生粗线的拉力)重力知识介绍、体验重力(手托书本感受重量)布置任务:课外查阅关于重力的科学知识(谁发现?)活动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探究1.讨论实验计划:问题、假设、控制变量、实验方案实验前我们应该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那么大家小组讨论一下,试着设计看看吧。
(1.确定起点和终点,绳子长度不超出桌子高度;2.依次增加橡皮塞数量,使用秒表计时;3.观察小车运动,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2.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怎么判断小车运动快慢?运动的距离/始末位置,所花时间;怎么让小车不容易掉下桌面?控制线长、桌边挡板;怎么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多次试验减小误差。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合集5篇)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我们的小缆车教案《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意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教学准备】学生:12组实验小车、回形针、棉线、木块、皮筋、秒表、垫圈教师:课件、小缆车、水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诠释重力,揭示课题1、谈话认识一些交通工具,并说说它们靠什么动力运动?2、让小车动气来(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缆车,说说怎么让它运动起来?(引出拉力概念)(2)说说还有其他办法能让它动起来?(挂垫圈)3、引出重力的概念让一学生上台掂掂垫圈,说说手的感觉。
总结后,引出重力的概念。
4、揭题:出示缆车的图片: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刚才老师展示的就是一辆简单的小缆车。
今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并来研究它。
二、安装小车,探究规律,得出结论活动一:安装小缆车1、教师出示材料:小车、带回形针的长绳、垫圈、木块、皮筋。
2、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安装小缆车,并让它运动起来?3、适时指导:绳子系在哪儿合适?为了不让小车冲出桌外,我们可以怎么做?木块要用皮筋固定牢。
4、小组实验:组装小缆车。
5、展示我们的小缆车。
活动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1、猜测:垫圈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2、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3、交流方案及注意事项:(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垫圈数量,其他条件不变。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小缆车》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识缆车:了解缆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能够带我们到达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2.理解缆车原理: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资料,可以理解缆车的原理,掌握重力、摩擦力和张力的作用。
3.提高对自己身体安全的意识:不乱攀爬、不逾越栏杆、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游玩。
二、教学重难点1.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是一堂新课,需要通过多媒体工具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理解缆车原理。
2.学生对缆车的认知水平有差别,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缆车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讲师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该图片中是什么,是在做什么事情。
2.出示缆车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缆车可以到达哪些地方。
2. 探究(20分钟)1.讲师分组让学生对缆车进行实地探究,了解缆车的构造,发现缆车的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讨论缆车原理,理解缆车是依靠重力、摩擦力和张力作用的问题。
3. 讲解(10分钟)1.讲师在黑板上画出缆车样式图,教授学生缆车原理。
2.解释缆车是如何利用重力、张力和摩擦力到达目的地。
4. 演示(25分钟)1.讲师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缆车抢救落水者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缆车的作用。
2.学生进行缆车抢救落水者的游戏,体验缆车的实际作用。
5. 总结(5分钟)1.讲师提出缆车的好处和缺点,让学生理性思考缆车的使用。
2.让学生总结缆车的原理,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学生自己对缆车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黑板、笔、缆车模型等。
五、教学价值1.让学生认识到缆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可以到达很多地方。
2.让学生学会用重力、摩擦力和张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体安全的意识,避免自己走进有危险的地方。
六、教学反思缆车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知识点,而且是小学生学习交通工具时常用的一个题材,这一课的安排和设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综合性地了解到缆车的运作原理,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掌握缆车原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缆车的原理和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讲解小缆车的概念,用途和组成部分。
2.观察小缆车的运行过程,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
3.学生分组搭建小缆车模型并进行实验。
4.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发表意见和分享经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老师将一份图纸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一分钟,然后让学生说出图纸上的物品是什么,并解释使用方法和原理。
二、讲授(20分钟)在讲解小缆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讲解重点如下:1.小缆车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2.滑轮的类别和作用。
3.运动的三个基本规律。
4.小缆车的应用。
三、实验(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3-4人。
2.教师将教具和实验用品提前准备好,最好有多组备用。
3.学生按照图纸组装缆车,并讨论缆车的核心部分,如何正确安装滑轮,提炼出假设。
4.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发表个人意见和分享经验。
四、总结(10分钟)老师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经验,并出一道小练习。
注意事项1.学生操作教具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用品和教具一定要事先检查,尽量做好备用。
3.尽量尝试多种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反思和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创造力。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并讨论上课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2.自己动手制作小缆车模型,并与家人分享经验。
3.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搜索相关网站,深化对小缆车的探索和认知。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缆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能够对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制作一个小缆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物理学原理,如重力、摩擦力等。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理学知识。
他们在制作小缆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学原理。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和同伴一起完成制作任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小缆车的工作原理,如重力、摩擦力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制作小缆车,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缆车的工作原理,如重力、摩擦力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学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缆车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小缆车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
3.制作: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小缆车。
4.实验: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缆车的工作情况。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小缆车的工作原理。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缆车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点评和反馈。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缆车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制作小缆车的过程中,观察其操作的准确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我们的小缆车作业设计方案》
《我们的小缆车》作业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结构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小缆车的结构和原理;
2. 制作小缆车的步骤和方法;
3. 小组合作制作小缆车;
4. 测试小缆车的运行效果。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缆车的模型和相关材料;
2. 分组准备好每组学生的工具和材料;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小缆车的结构和原理;
2.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3. 制作:根据教师的指导,每组学生开始制作小缆车;
4. 测试:每组学生完成小缆车后,进行测试,看哪个小组的小缆车跑得更遥更快;
5. 分享:让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判:
1. 观察学生在制作小缆车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2. 测量小缆车的运行距离和速度,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判学生对小缆车结构和原理的理解水平。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在制作小缆车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
3. 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和测试小缆车,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动手实践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难点:制作和调试小缆车,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小缆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缆车的制作材料:木板、绳子、滑轮等。
2.准备测试小缆车的工具:测力计、计时器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介绍小缆车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呈现(5分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小缆车,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改进小缆车,使其运行更加顺畅。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动手制作小缆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小缆车,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学生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的缆车模型,并观察其运行情况,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主题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课,教材通过让学生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肯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肯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延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渐渐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肯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反思本人通过对五上(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进行了一次公开教学,体会到要上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实在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
首先,在上课前,我们要精心打算实验器材,认真备课。
没有铁垫圈用回形针替代铁垫圈。
因为本课中要考虑的细节实在太多,再加上三次活动,时间根本来不及,于是,在校教务主任指导下,我将三个实验并成了两个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得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我较关注的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学生的提问和答复是否在我的预设之中,而对学生的问题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有价值、值得探究和研讨的问题,但由于我的“功底〞不厚,变得措手不及。
因此,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课堂生成,因为这些预设外的随机生成的问题和目标才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科学知识,才能让科学课堂上出“意外〞,上出“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小缆车
一、课前准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术,想不想看?
2、观察一下哪一端高?一般物体都是从高处往低处走?老师让他从低处往高处爬。
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需要测出本次爬行需要多少时间?会不会打破我之前的成绩?需要什么?(秒表)
3、各组推荐一名计时裁判员,计时裁判培训
4、魔术开始。
5、数据统计(取中间数据、介绍数据读法、记录法)。
6、先不想揭开这个魔术的奥秘?
二、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
1、我们来看看这些车是什么类型的车,都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教师一一出示图片(PPT)
2、根据图片,简介缆车
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今天,我们也来安装一个小缆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三、安装一个小缆车
1、认识材料(PPT)
2、用这些材料,你能安装成一辆小缆车吗?
(因为有前面对缆车的讲解铺垫,所以这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我们照图的样子安装一个小缆车”,而是让学生的头脑活动起来,自己尝试安装一个小缆车。
)
3、学生展示组装的小缆车,评议优缺点。
4、玩小车,思考:(PPT)垫圈起了什么作用?
四、引出重力概念,认识重力。
1、垫圈能产生力吗?怎样产生的?
2、感受生活中的重力。
提包实验,请一生上台体验。
为什么会感到有点沉?放掉后,包会怎样?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就是重力(板书)
每个学生体验一下重力,身边的文具。
3、例举生活中看到重力的现象:流水、树叶飘落等,一个垫圈有没有重力?
4、(ppt)正是因为铁垫圈受到的重力,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了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5、这里拉力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那拉力大小就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吧!
五、拉力多大刚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
1、推测:我们挂几个垫圈的拉力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为什么这样推测?
2、怎样挂?(一个一个地增加,轻轻地)
3、实验
4、汇报数据(投影板演)
5、分析数据,为什么每个小组所需要的拉力不同?(倾斜度、摩擦力不同)
6、挂1个垫圈,垫圈有没有对小车产生拉力?为什么小车没运动起来?
六、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你有办法让小缆车跑得更快些吗?(加垫圈)
2、为什么加垫圈小缆车会快些?(重力大产生拉力也大)
板书: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吗?
这是个对比实验:实验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垫圈的个数)
实验时我们不能改变的条件是什么?(起点、终点)
4、出示记录单:每次垫圈数相同时候,做3次实验。
为什么要这么多次?(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再取中间数据,完成实验分析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5、学生实验,提示:①每次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②垫圈5个5个地增加
6、数据汇报、分析(投影汇总表)
那么刚才的推测“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与我们实验结果一致吗?有没有补充的?
7、挂一个垫圈,小车有没有受到拉力?二个呢垫圈?拉力大了吗?拉力大了,小车有没有开得越快?
8、补充:当拉力大到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七、课堂延伸
师: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揭秘刚才的那个魔术了吗?是什么力让双锥体向上运动了?为什么会向上运动?真的向上运动了吗?(关注重心)你有办法让它运动得更快些吗?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地球的吸引——向下的力重力
当拉力大到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