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视角下《三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里斯和赵彦春英译本为例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里斯和赵彦春英译本为例

语言新探《三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里斯和赵彦春英译本为例王婉茹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摘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经典。

晚清起,《三字经》就由西方传教士、汉学家推广至英语世界,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学者以独到的诗学观和翻译观再译《三字经》。

本文以 Giles 和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子、韵体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字经》的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字经》;英译本;对比分析一、引言《三字经》是中华国学启蒙读物,以其短小精炼著称,其内容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将《三字经》翻译成英文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选择其中的两个英译版本:翟里斯的San Tzu Ching:Elementary Chinese和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个版本在词汇、句子和韵体的区别,领略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希望能对《三字经》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翟里斯和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一)词汇翻译《三字经》中蕴含了深厚的中国特色文化,并且儒家思想也始终贯穿其中。

千百年来,其教育意义仍备受推崇。

《三字经》中的词汇中有很多富含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它们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看似平常,却给中国文化贴上了一种独特的标志。

这类词汇在《三字经》中也屡次出现,例如: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We speak of the Kuo Feng.We speak of the Ya and of the Sung.There are the four sec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Which should be hummed over and over.(翟里斯)The Psalms,say.The Chants,say.And those airs.Of various aff airs.(赵彦春)(李晶、刘昊博、张维途 2014:99)这段经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教育经典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述了道德礼仪、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翻译其内容不仅是文化传播也是翻译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面将以两种英文版《三字经》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种英文版《三字经》作者是「杨南道中」,翻译整体语言流畅且贴近原文风格,尽可能地将语言翻译成英语。

但翻译中有些词汇可能会让西方读者感到陌生,例如“孝”和“兄”,缺乏解释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

第二种英文版《三字经》作者是「Samuel Johnson」,他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了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使得译文更具可读性和易懂性。

同时也在翻译中增添了一些诗意,比如“Husbands with wives should in love take delight, And never to quarrel give place.”使得翻译更加有趣生动。

综合来看,两种英文版《三字经》翻译在表达上各有优劣。

第一种译本比较注重对原文文字的翻译,相对的译文流畅度较高但缺少一些文化背景的解释;第二种译本则更加注重对西方读者的理解,加入了些许诗意使得译文更加生动活泼。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看,两种翻译是各自领悟了原文的精髓,并采用不同的译法传达给读者。

这两种翻译在传播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字经》美学价值在王宝童英译本中的再现研究-翻译美学视角

《三字经》美学价值在王宝童英译本中的再现研究-翻译美学视角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Hale Waihona Puke 日期:年月

Descriptive Abstract in Chinese


作为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 《三字经》通篇以简单的三字成 句的结构形式,巧妙灵活地将涵盖了中国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传统伦 理思想及识字教育浑然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奇葩。为了使 《三字经》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理解和接受,国内外一些翻译家和学者为此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学界对于《三字经》的英译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大都针对其不同英译本的比较研究,尚未深入其中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和 文化价值。本文拟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以王宝童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 讨《三字经》的美学价值在译本中得以再现的方式,以弥补学界对《三字经》 英译研究的缺憾。 翻译美学研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研究,通俗地说,就是运用美学 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即翻译的美学问题,帮助译 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 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 刘宓庆教授在其著作《翻译美学导论》中提出了翻译审美的三个组成要素,即 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再现,并从形式审美系统和非形式审美系统两方面 分析了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他认为形式审美系统包括语音层、文字层、 词语层和句段层的审美信息,非形式审美系统主要研究原文中的情与志、意与 象及其在译文中的传达。本文立足于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理论,解析《三字 经》的形式和非形式美学价值主要是通过哪些翻译手段在王宝童英译本中得到 再现的。 全文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翻译美学理论的历史成因和发展进 程,并基于刘宓庆教授关于翻译美学的观点,重点介绍翻译美学的审美构成, 即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再现。第二章在对审美客体的形式和非形式审美 系统进行重点阐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三字经》在声音、形式、意义方 面的形式美学价值,以及意象、情与志方面的非形式美学价值。第三章阐释王 宝童译本主要是借助语音代偿的方式再现《三字经》的音韵美,利用结构形式 的不断调整再现其独特形式美学价值,通过语言信息的顺利转换再现其意义层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三字经》是南宋王应麟(1223—1296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所作的三字韵文。

每三字一行,每四行一节。

《三字经》与《千字文》《百家姓》并称中国国学三大启蒙读物。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义理、文学地理、忠孝节义等,其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之能了解生活常识、传统国学、历史典故及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三字经》英译简介南宋至今,许多传教士、汉学家、翻译家将《三字经》翻译为英文,推广海外。

翻译《三字经》的学者和英译本众多。

主要翻译家有马礼逊(RobertMorrison)、裨治文(ElijahColemanBridgman)、翟理斯(HerbertAllen Giles)、赵彦春等人。

据考证,马礼逊是英译《三字经》的第一人。

马礼逊(1782—1834年),英国人,于1807年来到广州,成为基督新教传教士。

此后长期任东印度公司中文译员,翻译了许多中国典籍,其译文集《中国春秋》包括《三字经》《中庸》《大学》《太上老君》《三教源流》等。

裨治文(1801—1861年),美国传教士。

他于1830年来到广州,师从马礼逊学习汉语。

1834年参与创立益智会,1836年参与创办马礼逊教育会,1838年开设博济医院,曾任林则徐、美国公使顾盛的译员,创办并主编《澳门月报》,晚年主要从事《新旧约全书》新译工作,1861年在上海去世。

裨治文在《澳门月报》上发表了《三字经》英译本。

翟理斯(1845—1935年),英国外交官、汉学家,1867年来到中国,任英国驻华使馆翻译,1897年当选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

翟理斯在汉学研究领域成绩显著,善于将韵律和词义巧妙结合,一生翻译了较多中国典籍,其中包括《三字经》。

翟理斯《三字经》英译本采用英汉对照编排方式,给每个汉字注音,并对其偏旁、部首、结构进行分析。

“三美”视角下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特色研究

“三美”视角下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特色研究

“三美”视角下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特色研究作者:张文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8期摘要:作为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作为传统的中华文学蒙学经典,译界大师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本文尝试从许渊冲先生“三美”论的视角,分析研究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特色,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助力。

关键词:“三美”论;《三字经》;中文本;英译本一、引言自从“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飞速发展,但是怎么样让传统文化“走出去”,重塑中國文化形象,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做好典籍的英译是学界一直探讨的重要话题。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运用好英语这种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字经》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

此经典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文字简练、三字成韵、朗朗上口,它是中国最早的少儿启蒙教材,浅显易懂,内容涵盖了中国最典型的道德,历史,社会学等很多方面,语言生动,言简意赅。

二、“三美”论就中国古典诗词翻译而言,许渊冲是格律诗体派的阳春白雪。

许渊冲认为,翻译作品应当如同原作一样,能够触动读者的心,体现诗词的意美;翻译作品同样应该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音美;翻译作品应该与原作保持相同的格式,比如句子的长度或诗句的对偶,再现诗歌的形式美。

这就是许渊冲对文学翻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就是“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

“化”字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之”字取自孔子的“知之”(理解)、“好之”(喜欢)、“乐之”(愉快)(许渊冲,2005 :44)。

朱光潜曾说过,翻译作品中音乐特色很大程度上被用来弥补诗歌中句子简练的不足。

(朱光潜,1981:33)这句话成为许渊冲“三美”理论的基础之一。

1 音美、形美中国古诗词追求使用平仄、叠词、拟声词的和谐,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

英语中虽然没有平仄之分,但是有抑扬格和抑抑扬格等等;英语中同样有叠词和拟声词,还有许多修辞手法丰富诗词的语音,因而可以用英语的表现力来传递中国诗词的魅力。

“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

“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

254“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翟理斯和赵彦春译本为例徐明星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翻译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

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理论,通过对赵彦春2014年出版的《音韵三字经》和翟理斯1900年出版的《三字经》进行对比赏析,探讨了赵彦春《英韵三字经》的严谨性和现实性,以期为国学经典的英译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三美”;《三字经》;英译一、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翻译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对国学经典的研究学习,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民文化自信的提升。

黄中习指出,在我国存有的3.5万种古典书籍中,被翻译成外文的只有70种左右。

(黄中习,2007:56)王岳川提到在中国经典外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20世纪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达10万余册,而西方翻译的中国书籍仅几百册。

我国国学经典的翻译情况不容乐观。

(王岳川,2004:10)在众多国学经典中,《三字经》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文化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国学经典也掀起了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热潮,作为翻译学子的我们,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将国学经典推出去,助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事业上有很大的造诣,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一直饯行美文的翻译标准,在翻译中非常注重贯彻“三美”原则。

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文中,许渊冲先生以序言的方式首次提出了“三美”理论,他认为,译诗的过程中要兼顾意美、音美和形美。

随后,他在《谈唐诗的英译》中正式指出意美、音美和形美对于唐诗翻译的重要性,并解释说:“译诗应触动心灵,感触心灵,这就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优美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应该尽力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偶等),这是形美。

《三字经》译本评析

《三字经》译本评析
常是 AABA 韵使,间或表现为隔行韵。赵彦春对《三字经》英译 采用的是偶韵体,结构格式与原文保持一致,即 AABB 韵式。 选择英文三字对应中文三字每行,而且押韵,节奏感强,选择的 词汇都简单易懂,原文的内容都充分表达出来,加上译文下简 要的阐释,非常利于外国读者的阅读与理解。翻译诗歌是不自 由当中的自由,要在方寸之间穷尽妙理,即以最简约的语言表 现最多的信息。虽然受限于格律,读起来确实自然天成。(李 晶,2015)赵彦春在翻译《三字经》正文之后,也附加上了中英对 照的解释文字,填补了大量原文中缺省的文化信息和内容,也 便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华文化。
翟理斯曾经长期担任英国驻华使馆翻译,曾任剑桥大学第 二任汉学教授。1873 年出版了其翻译的《三字经》,之后于 1899 年,开始着手重译《三字经》,重译版本无论在翻译质量还 是影响力上都好似当时中英翻译的成功典范。
赵彦春致力于《诗经》、《三字经》等经典国学著作及当代诗 歌的英译及研究,成果显著,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国学经典的对 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意义非凡。两位译者展现了在不同的 翻译背景和目的之下,不同的翻译观,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都 为中华国学“走出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翟理斯 和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2 案例分析
《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三字一句的韵文,脍炙人口, 语言形象生动,引用了很多儒家经典,对道德、礼仪等进行阐 述。中国的文学点击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思想文化,更承载着中 国的文艺、美学。译文能否再现原文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及文化 内涵,翻译时不仅需要忠实于传递原文的内容信息,更应尽可 能地再现原文本之美对译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翟理斯在进行《三字经》重译工作时,翟理斯采用英语译文 与汉语原文互相对照的排列形式,对原文汉字逐一进行音调与 声调标注,并用英语直译每一汉字的字面语义,希望做到忠实 于原文。(刘昊博,2014)让读者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 化。翟理斯对原文进行阐释,没有保留原文句子的工整性,也

“三美论”视角下《道德经》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三美论”视角下《道德经》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三美论”视角下《道德经》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摘要:《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作为翻译标准,对吴经熊、Sam Torode和Stephen Mitchell的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后,认为吴的译本更胜一筹,其不但忠实于原文与中国文化,而且较好地传递了《道德经》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三美论;《道德经》;英译本对比一、引言《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

其内容博大精深,结构工整分明,韵律优美动听,与中国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许渊冲的“三美论”正是针对诗歌的翻译标准而提出的,因此在“三美论”视角下对《道德经》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是可行的。

二、“三美论”的理论内涵许渊冲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针对诗歌的美学特征提出诗歌的翻译标准,他认为,在这三者中,“意美”是最重要的,译文首先要忠实、准确地翻译出原文及其深层含义,然后还应该尽量让译文彰显出原文的“音美”,而“形美”相对于以上两者来说可以放到最后考虑。

“意美”,是指译者在翻译原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传递原文的含义,还应做到像原作一样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感动,保留其中的意境美。

“音美”,是指译文要有节奏感和音乐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目的语读者常见的格律,还可以借助叠韵、叠音、双声、押韵、重复等方法,从而传达韵律美。

“形美”,是指译文的结构形式应尽可能与原文保持相同或者相似,或者采取选词的典雅或通俗与原作一致等方式,传达形式美。

三、《道德经》三个英译本在“三美论”中的对比分析本文选取John C.H.WU(吴经熊)于1961年出版的英译本、Sam Torode2018年的修订本、Stephen Mitchell出版于1988年的英译本,对其中片段进行比较分析。

(一)意美原文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吴译:As for holding to fullness,Far better were it to stop in time!Sam译:If you continue filling a pail after it is full, the water will be wasted.Stephen译:Fill your bowl to the brim and it will spill.原文“持而盈之”为比喻说法,意为自满自骄,吴译抽象、准确地翻译出了原文内涵,与原文风格一致。

中外译者合译的“三美”优势

中外译者合译的“三美”优势

中外译者合译的“三美”优势随着海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重视,汉译英工作者与日俱增,中外译者合作的现象也悄然风行,最著名的此类译者当属翻译界泰斗——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

为探析该翻译模式的效果,以《离骚》三个著名译本为例,将杨氏夫妇译本分别同英国译者霍克斯及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本进行对比。

在“三美”原则的基础上,得出前者在意、形、音三方面具有更强的综合优势,这说明中西合璧的翻译方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源语文本的风格和内涵,且有助于目标语读者体会中国文学的古韵之美,为改善汉英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标签:合译中外译者《离骚》一、引言经过数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推介精神文化并鼓励中国文学走出国门是提高本国文化竞争力、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的重要手段。

翻译在加速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语言专业人士从事翻译工作。

翻译模式可大致分为两种:独译与合译。

纵观我国翻译史,不仅合译这一模式常被使用,且中外译者合译的现象也在近几十年广泛流行。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从译作可接受性的角度出发,发现“近年来,国际上知名度比较高的译本都是中外合作的结果”,认为“中译外绝对不能一个人译,一定要有中外合作。

”[1]Kristev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在一门新语言环境下外语学习者容易出现过度泛化以及负迁移等现象,以致于他们难以完全掌握和本族语使用者同水平的语言技能[2]。

因此,源语言使用者和目标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够创造出高效率、高水准的翻译条件,以此来充分利用双方译者的母语知识储备,在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状态中创作出更令读者满意的译注作品。

著名译者聂华苓与她的丈夫美国诗人和翻译家保罗·安格尔[3]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国内耳熟能详的中外合作译者当属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他们是最早致力于将中华古典文化之精髓引入西方的合译者之一。

自上世纪40年代起,杨宪益与其夫人译出大量的经典名著。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

《三字经》英译本比较———以《三字经》第一节为例穆纪首(新乡学院大学外语部,河南新乡453003)摘要:通过比较、分析马礼逊、裨治文、翟理斯、赵彦春等翻译家的《三字经》英译本,发现赵译本“三词格偶韵体”《三字经》是最好的英译本,它再现了原作的张力,重塑了经典。

赵译本《三字经》对典籍外译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

关键词:《英韵三字经》;翻译;评析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26(2019)07-0047-03《三字经》是南宋王应麟(1223—1296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所作的三字韵文。

每三字一行,每四行一节。

《三字经》与《千字文》《百家姓》并称中国国学三大启蒙读物。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义理、文学地理、忠孝节义等,其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之能了解生活常识、传统国学、历史典故及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三字经》英译简介南宋至今,许多传教士、汉学家、翻译家将《三字经》翻译为英文,推广海外。

翻译《三字经》的学者和英译本众多。

主要翻译家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赵彦春等人。

据考证,马礼逊是英译《三字经》的第一人。

马礼逊(1782—1834年),英国人,于1807年来到广州,成为基督新教传教士。

此后长期任东印度公司中文译员,翻译了许多中国典籍,其译文集《中国春秋》包括《三字经》《中庸》《大学》《太上老君》《三教源流》等。

裨治文(1801—1861年),美国传教士。

他于1830年来到广州,师从马礼逊学习汉语。

1834年参与创立益智会,1836年参与创办马礼逊教育会,1838年开设博济医院,曾任林则徐、美国公使顾盛的译员,创办并主编《澳门月报》,晚年主要从事《新旧约全书》新译工作,1861年在上海去世。

许渊冲“三美论”视域下的《道德经》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

许渊冲“三美论”视域下的《道德经》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
s p e c t i v e o f Xu Yu a n c h o n g ’ S T hr e e—Be a u t y p r i n c i pl e ,e x p l o r i n g t he i n lu f e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i me s a n d c u l t ur a l
t i n g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C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T he En g l i s h t r a n s l a t e d v e r s i o n s o f T a o T e Ch i n g h a v e a —
t he Pe r s p e c t i v e o f Xu Yu a nc h o ng ’ S T h r e e —Be a u t y Pr i n c i pl e

Y ANG Ya n. L I U Si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Y u n n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K u n m i n g 6 5 0 5 0 0 ,C h i n a )
这一时道德经的英译经历了3个世纪的发展丰富期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参与翻译有8本是从基督多样笔者分别选取3个翻译阶段的3篇译文进行教的视角翻译的翻译的目的也主要是出于传教译文对比研究近代1884巴尔福frederick因此译文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将道家关于人类henrybalfour的道书taoisttexts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主要囊括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中华传统文化。

《三字经》文体形式整齐划一,极具韵律美感,文字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艺术统一。

《三字经》英译本林林总总,但“如果不能再现《三字经》三字韵文的文体特征、文辞风格和文化内涵,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译作”(赵彦春,2014)。

就国内较好的译本而言,有王宝童《英译三字经千字文》和赵彦春《英韵三字经》。

本文拟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翻译美学翻译美学理论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兴理论,探讨翻译如何与美学联姻。

在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典》中,翻译美学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方梦之,2004)。

刘宓庆(1995)在著作《翻译美学导论》中构建起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

他从审美符号集,即形式系统入手,从语音、文字、词语、句和段的不同审美层级着眼,讨论了审美客体的审美信息;他强调了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包括“情”与“志”,“意”与“象”的辩证关系。

“在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所要再现的,是原文的内容情志美、语言形式美、修辞模式美、音韵声律美和篇章结构美”(党争胜,2010)。

《三字经》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言志,翻译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语言、文化和艺术的因素。

就语言层面而言,好的译文应该显示出源语中的形式美;就文化层面而言,应保留原文中民族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艺术层面而言,要准确传神地再造源语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

以下就《三字经》的两个译本作比较,分析译文如何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

三、《三字经》两个译本的比较(一)语音层面语音是美学表达的基本载体。

《三字经》蕴含极富美感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极易成诵。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以赵译《英韵三字经》为例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以赵译《英韵三字经》为例

2019年第!4期(总第834期)攵按%'科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以赵译《英韵三字经》为例宋丹王蕙(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三字经》作为传统的国学经典启蒙读物,语7简练,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形式独特。

赵彦春(《英韵三字经》用词精妙,对仗工整,韵律得当,兼顾原文的音、形、义。

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理论为依据,透视赵彦春(《英韵三字经》,赏析其中的意*、音美、形*。

关键词:译诗“三*”《三字经》英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政府推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的对外传播与国学经典的翻译息息相关,国学经典翻译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

为了更准确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要重视国学经典的英译研究。

《三字经》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在西方世界也被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读&1815年,英国传将《三字经》翻译成英文,自这以后,不断《三字经》的英译问世,这些译,展的&的《英三字经》相出色的成绩,其译文AABB,与原著在意义、形式和韵律上之妙&二、许渊冲的“三美”论:“一字,三:,口,,三,一字之&其在文,……三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三&%[1]:要“、大、”&这不但写诗要遵循,译诗也要遵循&“精炼”,要传的“”,“大”,要传的“”,“押”,要传的“”&译诗不但要传的,要地传叫为译究“三”,、美&译者可以用体现原文意思的传,可以借英人的,文相的脚等方法表,语句长短对仗&三、“三美”论视角下《英韵三字经》研究(一)《英韵三字经》中的音*《三字经》三言两顿,是一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作品&按照清朝贺的版,《三字经》共6种平仄组合,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组合相对相依,抑扬顿挫,节奏轻快,了力量美&从来看,为蒙学读物的《三字经》,没合辙押韵的严格要求,主要是为了顺口!3"&在的《英三字经》中,文平仄及在译文中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韵上&在节奏上,汉诗的节奏主要靠调及声音长度,平仄规律&英的节奏主要是靠声的轻重,抑扬变化丰富叫在上,汉语的主要是双声、叠韵&英语的用韵有头、尾韵、元音韵等&1.节奏音步是诗歌的节拍,由重读音节和非重度音节组成&一步的节数量为两个或三节,在《英三字经》中,单音步和双音步较多,其中单音步有134个,双音步有227个,其中单音步扬抑扬格及双音步抑扬格在译文中采用最多&如句子"Man on earth,Good at birth”E是典型的单音步扬抑扬格,单音节词实词"man”"earth”"good”和"birth”重读,单音节词"on”和"at”轻读,一重一轻一重,抑扬顿挫&双音步抑扬格在译文中很常见,如"At Mencius sloth”,句中"Men-cius”是一个双节,重读音节在前,非重度节在后,介词“at”轻读,实词“sloth”重读,一轻一重再一轻一重,构成双音步的抑扬,音节搭配轻重相宜,富有整体节奏美&2.1诗歌的音韵美由押韵体现,英语中的押韵是指单词内部音素的重复&《英三字经》文节的行与行之AABB的连韵,最常见的头韵、元韵和尾韵&《英韵三字经》中有头87,元韵114,尾文&如:"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5",这句话中nature和nurture有相同的素[n],构成头韵,读来朗朗上,&再女B,"Dough by name fulfilled his aim.”'5"词语name和aim具一元素[e],谐&通篇看,《英韵三字经》用AABB的偶韵体,如:"With no education,there'd be aber­ration.To teach well,you deeply dwell.”'5"在这一■诗节中,edu­cation和aberration有同一词尾辅音因素[n],wel l和dwell有同一尾辅音因素[l],既构成尾,构成AABB美育美学研究式。

《三字经》英译研究现状

《三字经》英译研究现状

2502020年05期总第497期ENGLISH ON CAMPUS《三字经》英译研究现状文/彭南丰 黄春莲一、引言“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主要目标中指出在以有效保护为前提下,应全面加强文化遗产工作,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争取在“十三五”末,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

其中,在2019-2020年进入实现“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主要目标的攻坚阶段。

《三字经》,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早期传教士向异国介绍中华文化的首选典籍。

《三字经》不仅具有流畅的韵律,简洁的结构,同时,也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层次美学价值的经典蒙学之作。

因此,探讨《三字经》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为其英译研究理顺一条路线,找到其英译研究的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对实践【摘要】《三字经》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自晚清起就被奉为典籍翻译的经典主题。

通过理顺《三字经》在国内外的英译研究现状,为其英译研究理顺一条路线,并提供了一定的新的研究切入点,笔者以此为基础,对《三字经》的英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三字经》;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简介】彭南丰(1980-),汉族,湖南邵阳人,长沙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黄春莲(1981-),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基金项目】1.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课题“文学媒介生产论视阈下《英韵三字经》的传播研究”(编号:17C0186)的部分研究成果。

2.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编号:湘教通[2017]452号-523号)的部分研究成果。

3.2015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课题“《英韵三字经》之‘三词格偶韵体’翻译策略研究”(编号:15YBA105)的部分研究成果。

基于“三美”论的《三字经》三译本评析

基于“三美”论的《三字经》三译本评析
二、 许渊 冲的 “ 三 美” 论
《 三字 经 》 与 《 百家 姓 》 、《 千 字文 》并 称 为三大 国学启蒙读 物, 是 中华 民族 的文化 瑰 宝。
是 翻译工作 者应
它短 小精炼 、琅琅 上 口,千百年来 ,家 喻户 晓, 内容 涵 盖了历史、天 文、地理 、道德 以及一 些
民间 传 说 ,所 谓 “ 熟读 《 三字 经 》 ,可 知 千古 事” 。其 整 齐划 一 的外 在 形式 和韵 律美 感 又很 大 程度 上体 现了中国古代 诗歌 的特 。
中 国著 名 翻 译 家许 渊 冲教 授 堪 称 我 国诗 词翻译 界 功绩 最为卓 著 的学者之_ 。许 先 生把 文学 翻译总 结为 “ 美化 之艺术 ” , 即三美 、 三化 、
po e t r y a n d p u s h t h e s p r e a d o f Ch i n e s e c ul t u r e a s we l 1 .
Ke y wo r ds : T h r e e Ch a r a c t e r Cl a s s i c ; t h e t r i p l e b e a u t i e s p r i n c i p l e ; t h r e e E n g l i s h v e r s i o n s
第21 卷第2 期
Vo 1 . 2 1 NO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于 “ 三美"论 的 《 三字经 》 三译本 评析
李春芳, 徐 晓晴
( 苏州科技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 江苏 苏州 2 1 5 0 1 1 )
摘 要: 《 三字经》是中 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诗作。“ 三美 ”论 ( 意美、音美 和 形美 )是许渊冲先 生提 出的诗 歌翻 译的最 高境界 和标 准。 以 “ 三美” 论为视 角和指 导, 对《 三字经 》

“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

“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

“三美”理论视角下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英译本比较研究作者:徐明星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8期摘要: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翻译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

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理论,通过对赵彦春2014年出版的《音韵三字经》和翟理斯1900年出版的《三字经》进行对比赏析,探讨了赵彦春《英韵三字经》的严谨性和现实性,以期为国学经典的英译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三美”;《三字经》;英译一、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翻译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对国学经典的研究学习,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民文化自信的提升。

黄中习指出,在我国存有的3.5万种古典书籍中,被翻译成外文的只有70种左右。

(黄中习,2007:56)王岳川提到在中国经典外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20世纪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达10万余册,而西方翻译的中国书籍仅几百册。

我国国学经典的翻译情况不容乐观。

(王岳川,2004:10)在众多国学经典中,《三字经》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文化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国学经典也掀起了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热潮,作为翻译学子的我们,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将国学经典推出去,助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事业上有很大的造诣,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一直饯行美文的翻译标准,在翻译中非常注重贯彻“三美”原则。

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文中,许渊冲先生以序言的方式首次提出了“三美”理论,他认为,译诗的过程中要兼顾意美、音美和形美。

随后,他在《谈唐诗的英译》中正式指出意美、音美和形美对于唐诗翻译的重要性,并解释说:“译诗应触动心灵,感触心灵,这就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优美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应该尽力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長短、对偶等),这是形美。

”(许渊冲 1983:19)三、国学经典《三字经》《三字经》,在中国国学经典中占有重要分量。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作者:宋丹王蕙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4期摘; ; 要:《三字经》作为传统的国学经典启蒙读物,语言简练,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形式独特。

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用词精妙,对仗工整,韵律得当,兼顾原文的音、形、义。

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为依据,透视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赏析其中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译诗“三美”; ; 《三字经》; ; 英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政府推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的对外传播与国学经典的翻译息息相关,国学经典翻译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

为了更准确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要重视国学经典的英译研究。

《三字经》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在西方世界也被当作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兴衰的读本。

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首次将《三字经》翻译成英文,自这以后,不断有《三字经》的英译本问世,这些译本各有千秋,未能展现原著独特的韵味。

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堪称相当出色的成绩,其译文采用AABB偶韵体,与原著在意义、形式和韵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鲁迅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口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

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1]毛泽东说过: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

这个原则不但写诗要遵循,译诗也要遵循。

“精炼”,就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大体整齐”,就要传达原诗的“形美”,“押韵”,就要传达原诗的“音美”。

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地传达音美和形美[2]。

许渊冲认为译诗应该讲究“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

译者可以用体现原文意思的绝妙好词传达意美,可以借助英美诗人喜欢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相似的韵脚等方法表达音美,用语句长短和对仗工整体现形美。

文化自觉视域下《三字经》三译本之文化专有项英译比较

文化自觉视域下《三字经》三译本之文化专有项英译比较
第第2022100期卷年第21月期
Journal o湖湖f 南南Hunan First学学No院院rm学学al报报University
VFole.b22.002,02N20o0.年1
文化自觉视域下《三字经》三译本之文化专有项英译比较
李 睿 1,杜雪琴 2
(1.江西理工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江西 南昌 330013; 2.江西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制度习俗文化专有项翟译本翻译策略王译本翻译策略赵译本翻译策略王权制度唐有虞tangandyuyu转换拼写yaoandshun转换拼写yaoandyouyuh转换拼写神器imperialregalia同化thedynasty有限泛化ming有限泛化国祚mandate绝对泛化theyuan有限泛化theempire绝对泛化王纲thefeudalbond语言非文化翻译thekingdom同化control文内解释揖逊abdicate语言非文化翻译gaveawaytheirpowertotheworthies文内解释demisethrone语言非文化翻译禅receivetheresignationof文内解释thethronebecamethezhaos文内解释succeedto语言非文化翻译科举选官制度对大廷madehisrepliesinthegreathall语言非文化翻译inthehighestexam文内解释passedgrandtest文内解释魁cameoutfirstamongmanyscholars文内解释cametoponthefew文内解释beatingtherest文内解释士scholars绝对泛化candidate绝对泛化删除官吏等级制度中令presidentofthecouncil同化minister同化premier同化周公dukeofchou同化reverentduke同化princeofchough语言非文化翻译六官sixclassesofofficials语言非文化翻译definethegovernmentsizeinsixparts文内解释regimen同化道德伦理原则孝悌filialpietyandfraternallove同化befilialandhumble有限泛化piety语言非文化翻译三纲threebonds同化threeguides语言非文化翻译threetenets语言非文化翻译五常fivevirtues语言非文化翻译goodvirtuesfiveconstantvirtues文内解释fiveconstants语言非文化翻译十义tenobligations语言非文化翻译justicetenpointsofjustice语言非文化翻译this删除李睿杜雪琴

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范文示例

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范文示例

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范文示例虽然《三字经》至今不知作者是谁,但这部有近千年历史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走进了童年读物的行列,下面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篇1从“三美”视角看《三字经》英译本----以王宝童译本为例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夏睿摘要: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

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发人深省,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

这些经典之作,或将哲理故事娓娓道来,或寓大义于质朴之语,抑或瑰丽绚烂引人入胜。

蒙学读物,作为启迪明智的儿童读物,更是被赋予高度重视,形成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些典籍,诗文等,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合称为“三百千”,是蒙学必读之经典。

其中《三字经》更是以其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被人们所称道。

《三字经》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包罗万象,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

本文就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为依据,来透视王宝童先生的《三字经》英译本,赏析译本中体现出的的“意美,音美,形美”,以及发现其中仍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三字经》;《三字经》王宝童英译本;许渊冲;三美原则一、关于《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社会儿童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历久风行,几乎家喻户晓。

并且为“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首,足可见其影响力。

《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作。

虽然《三字经》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部蒙学经典却是历久弥新。

它篇幅短小,只一千多字,但内容却极其丰富且每三字为一节,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章太炎认为它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

《三字经》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还应该推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

因此,《三字经》的英译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著名的英译本作者有RobertMorrison(马礼逊)1812,StanislasJulien(儒莲)1864,HerbertGiles(翟理斯)1900,潘世兹1989等。

《三字经》英译本的翻译美学研究

《三字经》英译本的翻译美学研究

《三字经》英译本的翻译美学研究翟娜【期刊名称】《语文建设》【年(卷),期】2015(0)6X【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的文化底蕴超过5000年,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文学名著,作为世界文学典藏被后人流传至今。

在众多文学珍藏的著作之中,不凡有集结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三字经》就是充分体现民族智慧的传统文化启蒙书籍。

在《三字经》这本文学著作中蕴含了非常深刻的中国文化,是中华传统启蒙教材,其中融合了成千上万的民族故事和历史事件,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深刻道理的诠释,教导后代人们向中华文化致敬,并且努力学习当中待人处事的道理。

历史上把《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千字文》共同称之为中国启蒙类的教育经典,是我国悠久文化底蕴的强有力证明。

因为《三字经》朗朗上口的特点而被中国每个家庭而熟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是每个家庭作为对自己后代教育的范本。

当下,越来越多的翻译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三字经》内涵,本文结合其中三本译本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从翻译美学和审美情感角度去体会《三字经》的英文译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英文译本的《三字经》。

【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三字经》;英译本;翻译美学;研究【作者】翟娜【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翻译美学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分析 [J], 缑园园2.基于翻译意义理论对《三字经》经典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J], 石英3.美学视角下《三字经》的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J], 吕丽荣4.基于翻译意义理论对《三字经》经典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J], 石英5.美学视角下《三字经》的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J], 吕丽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ther Chose her neighbor.
At
Mencius'
sloth,
She cut th' cloth.
分析:原文虽然只有十二个 汉字,但有两个历史典故。对于译 者来说,传达历史典故的意义是 很重要。第一个典故是孟子的母 亲三次搬家,为的是让他的儿子 孟子喜欢读书。第二个是孟子的
母亲割下织布来教育他的儿子不 要停止学习。学习就像织布一样。 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7永不放弃 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的英译本, 为中国古典
文 作的译
和启发,
能地保留中华文化的特色,弘扬中华文化,进中华文化
M
关键词《三字经》三美” 译对比
一.引言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识
字读本。书中记载了将近一千年
的历史。故古人云C三字经,通人
心。三字编成便学童,天人包括在
其中。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
一贯通。”由此可见,尽管《三字
Q
作仅被我 读者
喜爱,还到外很学 I
赞赏。
可以用他自
已概括一句话来囊括,即“美化
之艺术!优
渊冲
Q ”句话是许
含了“三美论”C三化论”和“三之
J
三•英译版《三字经》对比分析
3.1“意美”
美,是 文要 ;
原文内容 生一

想美。于一点,钱钟书先生

C得忘” 「得
意”当指“得”诗深 美Q许渊

,美有是历史 :
织布 7
。但是7
7孟子
的母亲只 一次织布 7 孟子
只不学习过一次。
瞿理
斯的翻译7 读者很
理原
文。
下7赵彦的翻译就
有这样的义。他 理解原文7
他的翻译
「Sloth 个词
cloth
「Sloth” 一

子 不是一 不 学习7 只是有
的时
>
赵彦春
翻译的很忠实。他的翻译有助于
读者理解文本的含义。
历史
典故的
7他的翻译
瞿理斯的翻译虽然传达了历
史典故的基本含义但是细
没有斟酌> “ neighborhood "—词不
人7
>赵彦春的翻
译 7 “neighbor” 一
适>
“neighbor”的意思更具体,传达了
原文的意思。瞿理斯的翻译7当她
的子不学习的时7她就 :
织布 7 让读者 为孟子 不
总是学习:孟子一不学习7他的
母亲就
拟声 许多修辞手段来丰富诗
歌的语言声音。
7
诗翻译 7 有多 方法
声音的美。那么7译者 翻译文本
时7 要
英语的
调。举例:

7性本善。性相近7习
相远。
瞿理斯译文: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Their# natures are
“三美”视角下《三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唐晨#
内容摘要%《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思想价
值和文化魅力。因此,它的英译本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许渊冲“三美”理论,
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从《三字经》中选取典型例句,对比分析赵彦春、翟理斯、
谭,但翟 斯二改后,在文中添
了释,译文更 重解释Q在此
之后,
影响了未来几
十年《三字经》本 发展。另一
位 就是王宝童。王宝童先生
文有着大师风范,读起
来是琅琅上口!其
一大亮点Q从
是: 文中也可
发 文学底深厚,遣造句
有讲究Q 交流目Q
许渊冲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岀
,还是重要
和原文音似的韵脚7还 借助
于双声、叠 重复等方法来达
原文的音美。但是意追求“音
似”是不取的7很做到时也没
必要强求。音美
奏有。一
般言7 奏感强的诗歌读起来
朗朗 口 7易让人们记忆
7
给他们带来阅读的快感 > 只有具
有自然奏音乐语言的诗歌才
会得到广泛的欣赏。
诗歌运用声调模
式、叠拟声等追求谐。英
语 没有声调模式7但 有复
,

《三字经》三字文的文 :

文化内涵,那就
能是
作Q ”为此,在
《三字经》
K
是I
,
文一致:选择英
文三字对应中文三字每行,押尾
,将文的内容都充
岀来,加上译文下简要的阐释,非
常利于外读 阅读 解。
翟斯,一位研究中文学 1
学。他在 《三字经》也
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刚开始 1
版本备争议,当 人称

诗歌直是天方夜
7

>
义7礼智信。此五常7不
容紊。 王宝童译文:Be righteous,
kind 7 Faithful, polite, And
use
your mind 7 Good Virtues quite.
赵彦 春译文:Grace ‘justice,
courtesy, Wisdom, and
fidelity,
机杼。
l!"#
|2019%10夂学教育
瞿理斯译文:Of old, the
mother
of
Mencius
chose a neighborhood; and
when her child would not
learn, she# broke# the shuttle
from the# loom.
赵彦春译文:Then Mencius'
Decency, Wisdom, Honesty"这 五个
名词。

的7 的含义具有

7名词他的包
大一点7就
这句话言7
为名
胜一筹。另外7
的译文
前半部分句式还是较整齐的7
但是7
的翻译就显得不那么
7打乱行文的流畅度。这
一点与下文提到的 美”有
关。
3.2“音美”对比分析
谓音美7是译文 借
用译语诗人喜乐用的格律9选择
是联想 故造 下
另外语! 有
历史
,就 起
联想,就

诗 美。此,在表

K 仅要

,还要
其深层
,不仅要
语字间
之,还要
外之Q许渊
冲先生自
“诗歌本就
是 ” Q 美是诗歌
,是音美 美

Q 于诗歌 美,许渊冲
先生为—C 了诗美而

美美
,虽
是得 诗,还 为译得

有美 美
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
了Q ” :
,
Q子不学,断
Good
order
derive,
From Constants Five
分析: 要 了 义
个字的翻译。
个 7 是 为他
虽然 只有一个字7 但
的文
>孑

7
翻译的时
候 7 用了 “ righteous 7 Kind 7 Polite 7
Use your mind, Faithful"的形容
词7而赵彦春采用了 u Grace 7 Trust 7
经》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丰富,每
行虽三字,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还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那么,作为中华文的 r
者,为了
中华文化
,《三字经》的 本
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
中华文化
了解中
,


子重要
Q我认为《三字
经》
有三难:一是每行三
字,是行 ,三是故
多。所以,我们在 《三字经》
,要 其三字
K
文化内涵。
二•译本介绍及“三美”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