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
4.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分工,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5.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及其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3.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难点解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和拓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烧开水后锅里的水减少了?”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索质量守恒的奥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过程描述: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涵盖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应用实例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2张PPT)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2张PPT)

测(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在水中加入一种催化剂,水变汽油、柴油(含碳 元素),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欢迎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
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汽油、柴油中含有 碳元素,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柴油。
测(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导(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导(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轻? 2.为什么铁刀放久了质量会增加?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
做出猜想
大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等于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小于
学(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镊子等 实验药品:A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分 分裂 原 重新
组合
子微观 子
新 分 子
宏观

种类
原 子
数目 不变
质量
种类

不变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不变
质量
结(总结梳理,解释应用)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结(总结梳理,解释应用)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化学变化 适用
含义
质量守恒 应用 解释化学
定律
现象和问题
实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氢氧化钠 + 硫酸铜→氢氧化铜 + 硫酸钠
=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烧杯、试管的质量
烧杯、试管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三)“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化学具体目标:1.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6.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7.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这一基本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三是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其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重点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

例题
例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D]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例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C]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成的各
例3 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 元素?
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 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 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作业
如何验证酒精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素(步骤、现象、结论)?
A.A2B5 C.A3B2
B.AB2 D.A4B5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粒子的总数可能变的是( D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A ) ①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③ 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④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A.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B.蜡烛燃烧越来越短 C.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 D.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
简答题
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 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 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 致玻意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固体质量 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燃烧消耗了容器中的O2,如冷却到室温时,不 打开容器盖称量,质量应相等。而玻意耳在燃烧后就打开 了容器盖,使外界空气进入,导致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所以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明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 +
(乙)
(丙)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推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减少/不变)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16 克氧气参加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了反应。
3、成语“点石成金”,即能使石头(主要成分 是CaCO3)变成黄金。 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 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实验现象或结果
方案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量总和的测定
2、天平仍平衡 硫酸钠+氢氧化铜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 : 结 论:
硫酸铜+氢氧化钠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方案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 论:
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
1.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 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需要哪些仪器、 药品。 4.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不可能有金生成
9.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
C 水。据此判断该化合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10.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 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判断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
宏观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各物质质量的计算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 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守恒
2020/9/25
复习提问: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由化学反应的实质推测在化学反应过程 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 关系?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做实验
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一二组学生做) 实验二:铁丝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三四组学生做) 实验三: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五六组学生做)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0张PPT)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0张PPT)

跟踪练习:
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
生成的C的质量。
9克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
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
8克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 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5、古代炼丹时经常使用红丹,又称铅丹。铅丹与硝酸 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则 铅丹的化学式为( B )
A、PbO B、Pb3O 4 C、Pb2O 3 D、PbO2
6、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 一定含有
2、 将25 g氯酸钾和1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 热至完全分解,得到残余固体质量为14 g, 则产生氧气__12__g。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 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C_、_H___ 元素,可能含有_O__元素。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 学式为( B)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分组实验
实验药品和仪器:
氢氧化 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大理石
A组
B组
C组
实验目的:测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
实验目的:测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6:27:1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课前预备】多媒体、多个实验所需的器具及材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差不多明白,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质量如何变化?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质量如何变化?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二、新课学习活动天地:估量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1.你同意下图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男: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因此也就变了!女:质量如何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尽管变了,然而原子没有改变,质量应该不变吧?[同意女同学的观点]小丽同学用如下3 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什么缘故?[丙正确,因为原子没有改变和得失]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相等]在上述活动中,可能你对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差不多做出了估量。

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一估量是否正确?实验探究: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实验用品: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塑料袋(或气球)、细线、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等。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第5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1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第5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18张PPT)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 1.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D( )
• ①10 g水加热可以变成10 g水蒸气;②纸在空气中燃烧,余烬的质量 比纸的质量小;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 大 氢;、④ 氧某 元物 素质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
• A.①② • C.③④
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基础训练
•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探究 •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D( )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 4.现有化学反应A+B===C,若将m g A和n g B充分反应,生成C的
质量是 •(D )
• A.等于(m+n)g B.小于(m+n)g •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 5.从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数目、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种类、⑦物质的总质量中,选择合适的序号
B.分子种类
•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量
• 7.(四川内江中考)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变化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 ) •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B恒定律

•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 D.反应前后分子不发生改变
8.AgNO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 见光分解时产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课题: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材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判断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发生变化的,但是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跟物质总质量也不变联系起来。

因此,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也不发生变化,是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起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用微粒观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难点:用微粒观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素材;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塑料袋(或气球)、细线、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过氧化氢分析三种物质的构成,揣“多识一点”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根据前人无数实验证明:蜡烛燃烧达标检测: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汽油、煤油、柴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等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一些人声称可以使“水变燃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

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正确吗?2.填空:(1)黑火药爆炸原理:2KNO3+3C+S=K2S+N2↑+3X,则X的化学式是。

(2)可燃物2.16g完全燃烧后,测得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

①该物质含碳元素g,含氢元素g;②该物质中(选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变大,所以化学 反应后质量是变大的。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所以 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小的。
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相等?
l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 容器里煅烧,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发现固体物质 的质量增加了。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 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容 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 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相同结果。但这一 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燃烧前煤的质量小得多。
(2)正确,参加反应的物质不仅有碳,还有氧气。
2.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原子的种类 ③
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
物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发生反应:CO2+H2O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变?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从原子入手, 讨论原因。
分解为
重组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 质量 呢?
都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可能改变
改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 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进行新课
活动天地 5-1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鲁教九(上)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九(上)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反应前总质量
m1
反应后总质量
反应前后总质 量的关系
m2 m1= m2
实验分析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实验注意事项: 1.需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在玻璃管上端应系一个小气球,目的 是防止红磷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 气体迅速膨胀而冲开橡胶塞。 3.玻璃管下端需与红磷接触,目的是引燃红磷。 4.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m1= m2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方案三: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 白磷,按图组装;
(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 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3)点燃白磷,观察现象;
(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
P
O2
P2O5 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 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
4.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D )
A.大于(a+b)克 B.小于(a+b)克
C.等于(a+b)克 D.小于或等于(a+b)克 解析: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有两种可能,一是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a+b) 克,还有一种可能是反应物中的一种有剩余,则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a+b)克。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不 变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改变 分子的总数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 2. 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3. 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4. 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 计算物质的化学式量。 6. 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三)实验探究1、提出假设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几种情况?2、制定方案方案一(第一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第二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3、指导实验适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4、收集数据5、归纳小结屏幕显示:质量守恒定律分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分工、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完成表格(表格见后)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其它物理量。
3. 指反应或生成的“各种物质”,包括固体、 液体、气体都要考虑。
4. 指“参加”反应的物质,未反应完的物质不 计算在内。
水的电解:
你来分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微观解释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和 质量没 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 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探究硫酸铜溶液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中反应物与 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步骤:
A、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两支 试管放入烧杯中称其总质量;
B、将两支试管中溶液混合,观察,记录 现象并称量反应后的 球先彭涨,后缩小。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我们知道了: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 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 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 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 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 质量守恒定律
温馨小提示
1. 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 变化。
c克C,即消耗B为( c-a )克。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
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3__克D生成。
3、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5gB反应,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生成4g的C,则
生成D的质量为 8g 。
活动与探究(三)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步骤: A、取少量碳酸钙颗粒,再取稀盐酸加入小烧杯中,称量反应前总质 量; B、将碳酸钙加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记录现象; C、将生成物与烧杯一起放进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后总质量。
产生大量气泡
M1= M2=
减少
讨论:
(1)这个实验与你在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 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这个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使这个实验前后称量 的质量相等?
探究活动:
在开放容器中:
气体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在密闭容器中: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以下现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
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等于生成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的总质量,
由于生成的氧气扩散了,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 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4.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 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 C.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 D.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了 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跟综练习2 :
1、 蜡烛+O2 点燃 CO2+H2O中,蜡烛一定含有
( H和C)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
2、2AB2+B2=2C中,C的化学式为( AB3 )。
产生蓝色沉淀
M1=
M1=
M2=
M2=
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证明:
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质的 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
跟踪练习1: 1、1、在A+B=C中,若a克 A完全反应生成
“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的汽 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 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 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 一谈你的想法?
小结结
内容



原因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一)
探究白磷在密闭装置中 燃烧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 之间的质量关系
步骤:
A、取一支底部留有 细沙的锥形瓶向其中 加入白磷,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其密 封起来称其总质量;
B、将导管加热引燃白磷,旋紧橡皮塞, 观察,记录现象并称量反应后的 物质及 装置的总质量。
活动与探究(二)
想一想: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一、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用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 3.养成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