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研讨材料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研讨材料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研讨材料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研讨材料一、引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目标和路径、以及个人观点进行深入探讨。

二、背景和必要性1.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一直承担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责任,但同时也面临着效率低下、管理混乱、机制僵化等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2.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国有企业具备竞争力和创新力,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增强活力,这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三、目标和路径1.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要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环境,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向良性发展的方向转变。

2. 改革的路径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在这些路径上,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改革合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要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总结通过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企业的潜力和优势,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向良性发展的方向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

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调研,总结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的建议和对策。

二、国有企业的现状和挑战1.现状国有企业自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和经营效率方面还存在不足,落后的管理模式、低效的运营方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尚未实现全面突破,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仍然较多,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

2.挑战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等。

三、国有企业的建议和对策1.加强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应加强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通过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增强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竞争力。

2.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

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如股权激励、薪酬激励等,推动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优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应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政府的干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市场化程度。

通过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4.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淘汰低效、重复、环境污染等产能过剩的企业。

同时,鼓励国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5.深化的步骤在推动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应先从创新制度和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决策体系和运营机制。

其次,加大企业的市场化力度,减少政府过多的干预。

最后,在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减少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

四、结论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总结了当前国有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 考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 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与展望 • 结论
01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国有企业 的活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国有企业需 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 展。
全球化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有企业面临 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提 高自身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01
02
03
激发企业活力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 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释 放企业活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 重要支柱,其改革有助于 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 配置。
保障国家安全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 更好地履行国家战略使命 ,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
02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01
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
提升,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02
国有经济布局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进
一步增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企业的决
策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

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要求,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全县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但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发展形势严峻。

我县共有某户县属国有企业,主要涉及自来水生产供应、矿产资源开发、商品流通、融资担保、房地产开发、旅游饭店、果品深加工和畜禽养殖某个行业。

企业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产业布局不够优化,协同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资产收益持续走低,资金困难问题凸显。

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某.某亿元,负债总额某.某亿元,资产负债率达某.某%,高债务、低收益使得企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是资产管理混乱。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政企不分现象,个别企业在资产管理工作上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权责不清、约束不够、缺乏制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企业“内部三项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导致在资产监管上存在漏洞,不按规定程序购置、管理、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国有资产监管还需加强。

三是转型动能不足。

虽然出台了支持县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企业自有资金有限,缺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力,加之没有有效的资产做抵押,银行也不愿贷款,资金紧张,发展合资、合作经营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出现“搭台容易唱戏难”的窘境。

并且受县域交通设施薄弱、人口基数小、消费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企业不愿投资到县级市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缺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伙伴”,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度较大。

四是人员安置和人才引进困难。

在原有用工体制下,国有企业长期肩负着解决就业的任务,尤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人“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用人体制问题遗留严重,导致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过量。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一、前言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被高度关注。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次调研报告将就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分析1. 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化改革。

2.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与问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少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

但与此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程度、产权关系、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3.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只有国有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能够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1. 加强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潜力。

这包括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

2.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将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国有企业改革还需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

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四、结语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深化改革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政策,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解决方案正文: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经营模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常常是以规模化生产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性。

2、资金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在过去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维持运转,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导致大量资金流失。

3、用人制度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常常体现为等级制、保障制等,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4、权利过于集中。

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决策上权利集中于少数领导人手中,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等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1、权利和责任不匹配。

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和责任未得到充分落实。

2、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调机制欠缺,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3、思想观念滞后。

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创新理念等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

4、市场竞争力不足。

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三、解决方案1、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

鼓励国有企业创新,逐步实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推行“董事会制”和“员工持股制”。

通过实行董事会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利于企业内部的有效监管和管理。

与此同时,员工持股制度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需要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 结构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和管理
加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设,明确股东会、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权利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激励 机制,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和 市场竞争力。
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制 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 资产、人员和风险的管理,防 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背景介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在国内油气勘探、生产、加工、销售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改革措施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2008年进行了重组改制,将核心业务和辅助业务分离,并成立了多个专业公司。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内部管理,优化了组织结构,提高 了运营效率。
改革成效
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公司实现了从单一的石油生产商向综合能源企业的转 型,并成功地应对了国际能源市场的挑战。
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缺乏自 主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经营效率低下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等问 题,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债务负担过重
部分国有企业债务规模过大,影响其健康发 展。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要点一
背景介绍
要点二
改革措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 是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提供 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等 综合信息服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从2003年开始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引入市场竞争 机制、推进多元化投资和混合所有制 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 同时,公司还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品 研发,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性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改革旨在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其竞争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围绕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管理体制不适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相对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之后,需要更加灵活、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由于改革的深入和传统观念的局限,许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难以适时适应。

2. 所有者权益权责不清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股东之间的权益、权责关系可能会出现不清晰的情况。

这种模糊的权益关系可能导致决策的难以达成,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 投资与融资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存在着来自不同所有者的不同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

而国有企业通常依赖于国家资金支持,混合所有制后,如何平衡不同股东的投资需求,又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经营机制不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存在较大的不完善之处,如经营成本、持股比例、分红比例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模式的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来说,完善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建立起更加灵活、市场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需要制定明确的所有者权益权责分配方案,明确不同股东的权益、权责关系。

这有助于减少决策的难以达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为了平衡不同股东的投资需求和企业的融资需求,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投资与融资机制。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投资规划、融资计划,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

文章标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1.引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改变。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2.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改革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经济制度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效益提升,更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的情况。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有待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相对不足。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

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与措施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二是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三是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激发企业活力。

四是要强化国有企业的创新驱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5.个人观点与总结就我个人而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的议题。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全面评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并按照从简到繁的方式,探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现状与挑战、对策与措施,最终共享了我的个人观点和总结。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更深入地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1. 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进行全面评估,并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外因素,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2. 深度评估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因国有企业改革的背后存在诸多内因。

国有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决策过程不够高效,创新精神不够突出。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

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多重困境,如规模过大、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些内因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并有必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2 国有企业改革的外因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外因同样不容忽视。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各个行业,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社会对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3. 广度评估3.1 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提高市场化程度。

第二,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加强决策层面的灵活性与效率。

第三,加强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第四,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和防控风险的力度,提高国有企业运营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2 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第一,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创新和效率的提升。

建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二,加强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提升其合规和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计,防止腐败行为和资源浪费。

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122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吴 新 时 莉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对于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当前镇江市深化国企改革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未来改革的若干思路,以期为深化镇江市国企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2-0122-01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推进改革进程,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增强经济经营活力。

近年来,镇江市国企在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寻求改革创新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企改革必然触及各种隐藏、显现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为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制度和体制矛盾中突出重围,国有企业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政企不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以促进政企分开,但由于尚未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国家行政干预依然在市场准入、外贸经营权、兼并破产及融资等方面给予国有企业一定的特殊照顾,政府过多干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甚至出现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企业兼公益性职能较多,内部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

为促进政企分开,必须深化改革力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产权改革缓慢,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是确保股权分散,实现股权多元化,才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但目前而言,虽然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逐渐趋向多元化发展,但股权集中的情况却没有明显的改观,“一股独大”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这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的产权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举步维艰[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历来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严格意义 上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时至今日,我 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已取得较大的成就。然而,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新的矛 盾和问题。探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前景,探讨国 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出路,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及相关建议, 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与策略,对顺利了推进我国国有企业 改革意义重大。
[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改革
对策 明确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 , 有 独 立 的 法 人 财 产 , 享 有 法 人 财 产 权 , 为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给了法律支持 。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 出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 抓 大 放 小 , 加 快 中 小 国 有 企 业 改 制 。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 明确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规 范 的 公 司 制 改 革 , 建 立 和 健 全 国 有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 制和约束 机 制 , 探 索 多 种 形 式 经 营 者 激 励 机制改革 。 此后 , 通过兼并破产 、 改组联合 、 债转股和加强管理等 措施 ,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 著 成 就 , 到 2000 年 ,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和 “ 三年脱困目标 ” 基本实现 。 (4 ) 第四阶段 : 国有企业改革 以 深 化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为重点 , 实行政资分开 , 推进 企 业 体 制 、 技 术 和 管 理 创 新 阶 段 (2002 以来 )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及对策.pdf 56 三、发展篇 波兰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及启示.pdf 59 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与借鉴.pdf 61 关于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企业改革创新的思考.pdf 65 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及成效中俄比较.pdf 66 73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权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决策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企业管理体制不够灵活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次过多,机构臃肿,流程繁琐,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执行不力,管理成本过高。

3、创新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4、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在人才选拔、使用、激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薪酬待遇与市场水平相比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1、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增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

4、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有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深化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1、完善产权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企业产权结构。

同时,加强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流转秩序。

浅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前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而经济下行阶段是企业改进管理的最佳时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正当时。

通过深化改革,可以进一步破解当前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些难题和瓶颈,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以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情况为例,浅谈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目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空间有限、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足、公司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等制约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对创新管理机制、增强管理效率,提升改革内生动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到位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改革对提升改革内生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还在等上级要求、等尚方宝剑,原来等改革政策,现在等配套办法、等实施细则,等待观望别的单位案例、典型示范,等等,一“等”就懒、就慢下来了,就出现了慢作为、懒作为的心理,不愿改。

(二)深化改革动力不足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普遍效益好、丰衣足食,许多人就满足于躺在温床上吃老本、满足于企业的行业地位、满足于企业有名气自己有身份有面子、满足于“即使工资减,但还是不少”的收入状况、福利待遇、旱涝保收等,“满”生庸惰,就容易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出现了不愿作为的心理,认为没有改革的必要,在思想、在观念上动力不足。

很多企业怕不稳定影响大局、怕引起不满、怕别人告状、怕犯错误、怕国有资产流失、怕秋后反悔秋后算账等等,不改不出错,不改还是老问题,一改还可能改出新问题,所以“怕”字当头,就出现了不敢作为的心理,不敢改。

很多企业存在“等、靠、要”的问题,攀比、内心不平衡,新的大锅饭、铁板凳、新的平均主义等等诸多思想、心理、观念,五味杂陈,在改革上很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浅议摘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要求,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真正形成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涉及用人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事关企业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是目前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的关键.一、目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一直在探索三项制度改革.1992年破“三铁”、1998-2000年在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中已经明确并开始全面改革国企三项制度.1992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2001年对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同时与三项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后来因为一时的就业和维稳压力大,加上具体措施和执行上有偏差,改革逐渐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政策性破产中越来越强调国企职工身份,并与实际经济利益挂钩.非国有投资者兼并重组国企时除了要保证职工就业,还要通过“买断工龄”等方式转换国企职工身份.国企职工劳动合同成了身份的象征,劳动用工市场契约功能退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十年,国企改革以推进兼并重组和政策性破产为主要内容,实际是将重点放在部分国企结构调整和脱困上,真正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多.虽然绝大多数国企形式上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实际基本不管用,还是说得多做得少,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导致许多改革虽然喊了多年,却往往流于形式.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行政级别虽然形式上取消了,实际却依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名义上建立起来了,却很难有效运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说是建立起来了,却很难说薪酬与贡献挂钩,引人注目的反而是企业领导和普通职工收入大幅拉开,一些垄断行业国企员工收入水平畸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事管理仍然套用行政管理模式,“行政化”色彩浓厚,与“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多数企业市场化用工机制尚未形成,劳动用工依然存在能进不能出、人浮于事的情况,许多企业员工依然抱着铁饭碗的管理观念,与员工岗位相联系的合同管理、绩效管理等机制普遍不健全;三是薪酬分配能升不能降,关键岗位、高素质紧缺人才的薪酬水平低于市场化薪酬水平,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裕的通用岗位、辅助岗位员工的薪酬水平却高于市场化薪酬水平,“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突出.二、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的转换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把职工的责、权、利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实现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既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基础,更是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三项制度这一企业内部的机制,不能有效运行,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提升难以实现.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只有动真碰硬,企业才能增强活力,提升竞争力.当前,要把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三、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干部“能上能下”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干部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关键所在.“能上”就是选贤任能,使能者得其位、尽其才;“能下”就是新陈代谢,优进劣退,是一种淘汰机制,更是一种活力机制.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坚持党管干部、任人唯贤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注重业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用好各年龄层次的干部,加大领导人员能上能下特别是下的力度,加强领导人员交流,加强和改进人才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管理,合理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要通过完善领导人员发现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精神、引领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和一批职业素养高、市场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是在干部选用上,要畅通干部职业生涯成长通道,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基本特征的干部选用机制,积极探索经营管理人才的聘任制和任期制,实行契约化管理;二是在干部考评上,要坚持以业绩、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做到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实行领导干部考核常态化、后备干部考核动态化,形成一套科学规范、运作有序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做到“上”之有凭,“下”之有据,充分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竞争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三是在干部培养上,要根据干部队伍的特点,健全培养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二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是用人单位因使用劳动力而与劳动力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直接关系到经营机制的完善和企业活力.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面向社会、条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员工,科学设置岗位,推行岗位管理,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在劳动用工上,对标同行先进,推进市场化用工,依法建立合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优化企业用工结构,规范用工形式,畅通进出渠道,形成正常流动机制.推行以劳动合同制用工为主、以劳务派遣用工为辅的用工形式,合理控制人员总量,优化用工结构,建立适合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全面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多渠道安置分流人员,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企业劳动用工中长期规划,做好劳动用工计划管理,科学设置岗位,规范定岗定员.一是开展人力资源统计盘点工作,全面掌握员工队伍现状,加大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急需人才等人才引进力度,减少辅助类人员比例,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二是把好新进员工入口关,对新进应届生,要选择价值观与企业匹配、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潜质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三是打开员工退出通道,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违反劳动纪律、工作敬业度不够、业绩贡献不大、素质能力不胜任等情况的员工,依法按照劳动合同给予正常解聘;四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员工日常绩效考核和聘任期内业绩考核,把考核结果充分应用到薪酬激励、职位升迁、培养培训等各个方面;五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营造“能进能出”的管理氛围,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步探索经营困难时期的裁员机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的减员机制.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收入“能增能减”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激发创造性的动力所在.实行岗位工资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工资能升能降.在职工薪酬上,以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与增长机制为标志,调整企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解决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与岗位业绩挂钩,分配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保证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改进工资管理,健全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挂钩机制,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与经营业绩和岗位责任相匹配的内部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在工资总额限定情况下,注重优化内部分配结构,合理拉开不同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骨干人才、一线岗位适当倾斜;二是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设定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比例,形成灵活有效的收入调节机制,实现员工收入能升能降;三是完善“两个考核”,一个是全员的业绩考核,一个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的应用,高管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紧密挂钩,普通员工的收入在企业经营效益前提下,与个人业绩紧密挂钩;四是注重人力资本激励,加大按管理、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对核心人才、技术骨干等探索实施股权、期权、分红权等多种中长期和短期激励方式,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员工持股,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树立全面薪酬理念,除了物质激励之外,采取神激励、环境激励、赏识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完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加强员工人文关怀,注重感情留人,以弥补由于工资总额管控带来的工资增长有限问题.四、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要注意的问题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取得初步效果,三项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市场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做好配套改革.三项制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总体设计和系统谋划.市场化是改革的总基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手段,三项制度只有实现与市场的有序衔接,企业才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要认真研究所属单位情况,结合实际条件,统筹部署,循序渐进,防止“冒进”脱离实际或“不进”裹足不前.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公司治理、组织设计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实现协调配套,巩固改革成果.第二,坚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三项制度改革与激发职工活力相结合.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职工理解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同时,要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对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审慎对待,认真解决.要关心职工生活,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生活,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切实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第三,坚持将三项制度改革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相结合.严格掌握相关政策和规定,打破身份门槛、部门界限、岗位区别,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将品德优秀、技术精湛、工作胜任、职工公认、口碑良好的人员选拔充实进各级管理人员中,尤其要做好单位“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第四,坚持将“三项制度”改革与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相结合.国企改革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目标,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及时沟通研究对策,从提高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症结问题,为企业创造改革条件,以此推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13年11月12日.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国办发200064号2000年9月28日.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2001年3月13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核企发201449号2014年11月24日.中国航空报中国航空集团2014年1月20日.。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一方面实现了国家和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则为推进国有企业的优化、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新思路和经验。

然而,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产权界定不清、人员安置难度大、监管机制不到位等。

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包括明确产权、优化人员安置、完善监管机制等,来推动国有企业混改顺利进行。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人员安置;监管机制正文:一、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之一。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本、技术与管理等优势的互补,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弥补其自身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使其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有利于解决国企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产权界定不清。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产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在产权界定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

这往往导致在混改后因产权问题而出现的重重矛盾,从而更大程度地阻碍混合所有制的顺利进行。

2.人员安置难度大。

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公司、企业股权的转让,改变股份比例,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相关人员的职位、利益安排。

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劳资纠纷、失业等。

3.监管机制不到位。

混合所有制和国企改革工作本身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有着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

对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对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对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摘要:讨论了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县级国有企业在中国县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必要性和策略。

首先强调了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详细分析了县级国有企业的优势与问题,接着提出了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

主要观点是,通过深化改革,县级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县级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一、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更表现在其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首先,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关键行业和领域,比如能源、交通、通信、重大设施建设等。

这些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定供给、服务社会、实现公共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国有企业还在吸纳就业、稳定社会、增加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在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通过技术研发、创新驱动等方式,可以引领和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面临全球化的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更为艰巨。

二、县级国有企业的优势与问题县级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在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拥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市场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这对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重要的任务。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1.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2.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

4.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1.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3.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

4.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1.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正确。

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国有企业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长期运营,面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创新能力匮乏、内部管理模式僵化等诸多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迫切需要根本性转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国有企业改革自初期结构性调整,逐步深化至当今制度性创新,标志着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跃。

国有企业将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三项改革作为研究焦点,详尽分析改革进程中管理优化、产权明晰、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探讨利益阻挠于传统束缚,揭示改革的复杂性与多维性。

据此提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1.1劳动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劳动制度改革旨在优化员工管理流程、强化劳动纪律标准,赋予企业灵活调整人力资源配置能力。

通过实施劳动合同制,国有企业迅速响应市场波动,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从而提升员工劳动效率。

强化劳动关系构建,明确雇主与员工双方权利与义务,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可预见性。

此外,完善招聘、培训、考核、离职等管理流程,设定清晰的劳动标准,以维护企业内部工作秩序,保障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总之,劳动制度改革不仅标志着国有企业已迈向现代化管理进程,也反映国有企业对市场经济波动的高度适应性,进而展现出国有企业对劳动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承诺。

1.2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管理与选拔机制改革,是国有企业人才配置优化与决策质量提升的关键,促进企业内部健康竞争、良性发展。

通过实施职位竞聘上岗制度,采纳公开、公平、透明的“竞聘+选拔”机制,实现关键岗位由最适合的人才担当,据此提高企业职位匹配效率,增强员工岗位任职责任感。

同时,基于以绩效为基础的人才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估员工业绩与管理能力,有效激发员工核心潜力与创造力。

通过构建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增强员工职业归属感与忠诚度,从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质量。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发言材料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发言材料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就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一议题进行发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发言: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我们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加强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突出重点领域,对于那些产能过剩、效益低下、管理不规范的国有企业,应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重组整合、兼并重组或者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挥霍。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保障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释,提高相关人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风险意识。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人才培养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来支撑,因此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之中,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五、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不仅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爱员工,回馈社会。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培育和践行,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

以上就是我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见解和思考,希望能够与各位朋友们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共同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研究作者:王玮张松赵春良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02期【摘要】十八大会议重点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改革方向与思路,研究当前国有企业转型问题,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弊端,分析产生问题原因,并提出改革见解,对党校国有企业也改革具有一定的道路探索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革 ;发展 ;资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整个地球形成一个经济体,我国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现有经济体制改革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国有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这样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本,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经济。

一、国有企业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多年的不断调整、改革、完善,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现代企业管理。

其核心最主要有两条,第一是面向市场配置资源,甚至是全球配置资源;第二是对人,对员工的关怀程度水平很高,基本已做到以人为中心。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改革完善创新,今日的国企早已今非昔比,不论从经济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接近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比较国企与外企,最大的不同点有三个,一是国企在股权上不够多元化,导致企业责任主体地位存在缺失现象。

二是面向市场配置资源问题。

受体制的影响,国企的人员流动一直是被动的,而且制造类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是阻力重重;三是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程度低,国企还没有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存在问题分析(一)面向市场配置资源问题这一问题有两方面,首先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其次才是外部资源。

国企在20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之前,基本都是小而全,医院、学校、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厂所内部也是一样,从党团机构、到研发、设计、工艺、市场、生产、试验、销售等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完全就是一个小社会,导致社会资源重复建设,影响效率,经营质量也不高。

近20年来,国企所承担的部分社会化职能逐渐脱钩,给国企改革带来巨大的活力,可以专心的搞科研生产。

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弊病短期内还无法完全克服,部门间界限过于明显,由此而产生的推诿扯皮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运行效率。

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官本位,对发挥团队的力量和员工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所有上述现象并非是中国特色,国外的大型企业同样存在。

1896年美国纳斯达克标准指数所涵盖的100家企业,到今天也就还有GE一家榜上有名,其他企业都已随时代演变。

引用威尔奇的一句话:企业内部一旦出现官僚主义,就已经到了管理者考虑变革之时。

对于企业外部资源的整合,目前在国企也还仅仅是极少数单位在尝试。

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已大踏步走到前头,如海尔、华为等,都已经做到了全球研发和生产。

国企基本还都处在整合外部资源的原始阶段,原材料、元器件外购,过程中部分工序外协。

更多的是追求投资,大建办公大楼和生产试验厂房,但这些投资一旦效率不高,将给企业带来资产折旧引发利润摊薄。

因此,整合资源,目前能作到的是尽量整合好内部资源,让效率最大化,同时,尽量利用好外部资源,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内部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

(二)员工人文关怀问题员工是国家的主人,当然也是企业的主人。

但在现实的管理实践过程中,真正能体会到这一命题较为不易。

国企更多强调对人的管理,忽视了对任务团队和任务的管理,这就导致了员工在企业内部是孤立的存在,要想凝聚力量难度就比较大。

这与长期忽视员工绩效是分不开的,部门的收入分配主要还是以员工的资历和工作总量作为基础,而没有做到把对任务的绩效考核作为员工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导致了员工上进心受到打击,伤害了一批上进心强的人,麻木了多数人,最终影响了员工在职业通道上的进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很多员工抱怨加班太多,但与加班少的员工收入没有太大差距。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不够,每个部门其实工作量都在急剧增加,由于管理不够透明,导致员工之间互相猜疑,影响到企业员工间的合力。

因此,对员工人文关怀,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员工生病,组织上去看望这类形式上,当然这类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更应该考虑员工最深层次的感受,让其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过程中自己能分享到成果,同时更能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包括自己的成长让企业得到了发展,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三、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一)面向市场整合资源1.打破壁垒,作到部门无边界。

国企下属的部门不下二三十个,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都是几十条,具体的操作程序就更多了,在要求做到精细化管理的今天,无可厚非,但这恰恰是部门间推诿扯皮现象的根源。

这些职责放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是必须的,才能保障工作的质量,但不能把它放在对人的约束上,因为它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协调上的僵化。

这也就是平常所讲的,并不是人与人在扯皮,而是管理制度在扯皮,谁坚持制度都是对的,但放在一起就不一定对,因为效率没有了。

GE的成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部门无边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通过部门,而是通过项目。

在一个小的项目团队中,围绕一个项目任务,各类职能的人员一起出谋划策,最终得出一个大家共享的成果,这就是项目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组中的员工一定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任务的进展不断调整。

这样,做到部门无边界的同时,弱化了部门的管理职能,官僚主义自然也就弱化了,员工更多的是去考虑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组织参与更多的项目。

2.解放思想,让员工和企业以绩效沟通。

绩效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讲同样重要,而且可以作为企业和员工的沟通桥梁和平台。

解放思想,不以陈旧的分配形式来约束收入的分配,在设定好制度后,不担心员工多拿钱。

因为员工拿得再多,始终是小头,大头还在企业。

资历作为员工历史上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应该重视,但不能因此束缚手脚,要大胆鼓励年轻优秀的同志承担更多更重要的项目,让他们在事业中成才,作为企业,必须承担这部分因为要促进年轻人成才而有可能带来的市场项目风险。

对不同类型项目的绩效考核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做到项目间的相对公平,并且及时兑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诚信。

只要能作到以上几点,员工就能从内心接受企业的管理,也绝不会去纠缠于个别项目的收入多少,因为有了绩效这一沟通平台,同样也能分析出项目对企业贡献的大小。

3.拿来主义,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目前利用外部资源,只是局部的利用,没有一个顶层设计和统筹策划。

要真正做到全面分析企业价值链,定位高中低端。

对低价值又没有核心技术秘密的工序,要坚决去除,完全利用社会资源。

对中等价值的工序,最大范围进行调整,保留部分含有技术秘密的工序,其它尽量利用社会资源。

对高附加值的工序,进行优化,使其更具效率。

国企除了发展还有一个维稳的重要职能,对于淘汰的工序操作人员,不能简单的推向社会,而是要大力去培训他们,让他们尽量转到高附加值的工序上。

通过调整,既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企业经营规模。

4.切实作好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国企对员工的关怀,目前还处在人类价值取向的第四阶段,人本主义,即经常讲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工作围绕人来展开,充分考虑人这一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让人的各种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更有利于社会生产。

在这一点上,国企做得是比较到位的,员工对企业给予的各种关心、福利等还是比较认同的。

但以社会主义的标准来看,是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就是企业的主人,现在还没有达到。

西方科学家研究出的人类价值取向第五阶段(最高阶段),即以人为中心,其实与员工是企业的主人高度类似。

要做到以人为中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员工能量化地感受到他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第二,建立一套以项目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让员工感受到在企业里永远不是孤立地存在;第三,以培训为抓手,让员工的能力提升在工作上,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体现;第四,通过股权激励、年金激励、分红、休假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感受到长期留在一个企业里,通过自身能力上的提高,是可以得到足够重视和重用的,企业发展与自身能力提高带来的发展密不可分。

总之,国企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如何把握各自不同的企业,优化能力结构,调整人员结构,强化内部管理,都是当下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调整、完善、创新,相信国企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迎头赶上,在规模、管理水平和效益上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党建. 2013(12).[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J].求是.2013(22).[3]黄超.企业文化与公司治理[J].中外企业文化.2013(07).[4]刘青山.国企改革八大猜想[J].国企.2013(03).[5]秦嗣坤.试谈国企改革的困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理论观察.2000(01).[6]沈祖良.搞好国企改革要实现十个转变[J].理论月刊.2000(08).[7]李泽临.大成本观与国企改革和解困[J].辽宁财税.2000(06).[8]国企改革要在六方面取得新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0(03).[9]卢怀怀.国企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2000(02).[10]国企改革的举措[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0(03).[11]陈庆修.国企改革关键在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