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小麦抗旱保墒农业技术措施
小麦抗旱增产技术及小麦冬春死苗预防方法
四、 适 时 适量 播 种 , 以苗 ( 株) 节水 发, 改善分蘖节处的水分状况 , 起到保温 防冻的作 旱 地小 麦 群体 自动调 节 能 力差 ,其 适 宜 的播 用 , 一般覆土 1 ~ 2 厘 米 即可 起 到 较好 的防 冻保 苗 种期 和播 种 量 范 围相 应 地 比水 浇 地 小 麦要 窄 ; 通 效果 。覆 土 的麦 田在 春 季要 及 时清 垄 ,在 气温 达 ℃时将土清 出田梗 。对于抗寒性差的品种 , 播种 过适 时、 适量播种 , 建立苗 、 株、 穗、 粒合理的节水 5 省肥型的群体结构 , 是旱麦增产的中心环节 。 实践 浅且墒情差 的麦 田应及早盖土。越冬期进行地膜 可增 加保墒 , 有效地 防止冻害 , 促进植株生 证明 ,冬性品种应在 日平 均气温稳定 在 1 6 %到 覆盖 ,
果地 力 差 ,可 在三 四年 内连 续 每 6 6 7 平 方 米 施标 产量 。此外 , 盐碱地麦 田冬灌 , 还可以压碱改土。 三、 适 时镇 压 准氮肥 4 0 ~ 6 0 千克 , 磷肥 5 0 ~l O 0 千克。 三、 选 用 良种 。 以种 济 水 镇压可破碎土团 , 弥 实裂 缝 、 踏实土壤 , 使 麦 根和土壤 紧实结合 , 促进根系发育 。此外 , 镇压还 抗旱 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 、叶片狭窄、表皮 保 墒 作用 。 厚、 气孔小 , 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 、 分蘖力强 , 成 有提 墒 、 四、 适 当覆盖 穗率 高 等特 点 ,能 较好 地 适应 缺 水少 肥 的旱 地 环 冬季 铺 沙 盖麦 、 破 土 盖麦 , 可 以加 深 分 蘖节 的 境。 据 各 地对 比调查 , 种植 抗 旱 品种 比种植 不 抗旱 人 土深 度 和保 护 近地 层 的叶 片 ,减少 土 壤 水分 蒸 的 品种 , 一 般 增产 2 0 %~ 3 0 %。
蚌埠市洪涝旱灾害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地面积水剧增 , 加之河 道水位猛涨 , 排 对较 小 ; 淮河 以南需水量大( 主要是城 域经济发 展和人 民生活水 平提 高 ;对保 水不及时 即造成严重 的内涝 。淮河 中 区用水 )但可开采量又极为贫乏 。 , 游河道河底 比降较缓 ,蚌埠 以下河道 呈倒 比降 , 洪水排 泄 困难 , 中 、 遇 小洪 水水位 即超 出地面 ,而且时间一般长 达 2~3 月 , 个 沿淮洼地及支流涝水受
区涝 、 渍灾 害严重 。
獬 ’ 浍河等洼地约有 2万多户 、万 8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防洪排涝治理 河 、 河 、
二是投入不足 , 排涝能力低 。 部分 功能与抗旱灌溉功能相结合 ,充分发 多人 , 群众 生活 困苦 , 迫切要求 从洼地搬 支流河道至今未治理 , 河道淤积严重 , 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
排水能力差 , 防洪除涝标准低 ; 部分低
出 。怀远县 荆 山湖 20 0 3年 实施 移 民迁
还 5 涝 灾治理按 高低水 分排 的原 则 , 建 , 有庄 台上 6 0余 户没有列入计划 。
洼 地区缺乏排涝泵站等设施 ,或已有 调整水系 ,做好干支流与 田间工程配 建议 结合新 农 村和小城镇建设 ,统一规 的排涝设施 排涝标准较低 , 年久失修 、 套 , 形成完整的排涝工程体 系。 中小河 划 ,逐步将支 流洼地和行 洪区孤岛庄 台 损 坏严 重。 面上排水治理不系统 , 工程 流治 理要结合农 田水利 基本建设 , 增 上的群众迁 出。
20 严重 , 不断垦殖 , 减少了洪 涝水滞蓄 的 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 ,提高排涝站除 性 骨 干 工 程 。工 程 建 成 后 ,0 3年 和 场所 。
涝标准 。分期分批对大型骨干排涝站 20 0 7年两次运用分洪 , 效益显著 。 进行技改和设备更新 ;通过新建排涝 怀洪新河灌区在蚌埠境 内耕地约有
小麦种植的技巧
小麦种植的技巧一合理耕作,蓄水保墒旱地小麦的耕作技术要以“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为中心,采用深耕蓄墒、浅耕保墒,隔年轮耕,达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的目的。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早耕,深度20~25厘米,土层厚的地块可深耕到30厘米以上,以利接纳较多雨水。
二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础上,配方施足氮磷化肥,以培肥地力。
秋种底肥的施用方案为:方案1:尿素16-2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
施肥方案2: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50~70公斤。
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8~22公斤+尿素8~13公斤或碳酸氢铵22-35公斤+氯化钾10公斤。
三选用抗旱良种旱地高产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土层厚,地力好的旱肥地,应选择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如鲁麦21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21、烟农18等;在土层较薄、肥力较低的中低产旱地,可选用鲁麦19、烟农18等品种。
四适期适量播种根据旱地栽培的生育特点及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一般以10月1日至8日为宜。
冬性品种,宜在上述适宜播期范围的上限,弱冬性品种宜在下限播种。
旱地小麦注意在适期内抢墒播种。
五播种规格播种方式以20厘米等行距或18~23厘米的大小行为宜。
播种深度为3~4厘米。
降雨量少,土壤瘠薄的旱地,可采用沟播。
大沟麦沟距60~70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24~27厘米,每沟内播种3行小麦;小沟麦沟距36~42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12~15厘米,每沟内播种2行小麦。
播种深度3~4厘米。
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各项工序要环环扣紧。
六播后镇压,查苗补苗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利于提墒保墒、培育壮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
七加强春季管理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墒情较差的地块,应以镇压划锄为主;墒情较好的地块,应以划锄为主;对土壤不实、坷垃较多的麦田,先镇压、后划锄;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应用策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相应的增加,通过种植小麦可以满足百姓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小麦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多年的小麦种植实践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对粮食种植技术、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当前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小麦种植效益不高,种植成本却在持续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一、选用良种具有稳产、高产、高品质等优势的良种,是获得良好种植效益的基础。
在选用小麦品种时,一是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品种;二是选择既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又适应当地市场需要的品种。
应按照小麦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市场营销方面业内人士的推荐意见进行选择,防止盲目选种。
三是在考虑到品种丰产性和优质性的基础上,还应注重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的品种,尽量减少种植过程中的灾害损失。
二、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将小麦摊放在晾晒场上晒种2-3天,晾晒过程中要定时翻动,确保晒种均匀。
晒种后用种子包衣或用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小麦苗期部分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控制越冬病虫害的基数,为小麦高产和稳产打好基础。
常用的拌种和包衣方法为:一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等根茎部病害,每100千克种子可用每升30克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0.3千克包衣,或用2%戊唑醇0.1千克拌种;500千克种子可用4.8%苯醚·咯菌腈1千克拌种;二是防治黑穗病,每500千克种子可用1千克立克锈,或速保特别利拌种;三是防治地下害虫,每500千克种子,可用40%辛硫磷乳油1千克拌种,或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千克,与40千克细土均匀掺混后,结合整地与20厘米以上的土层充分混合,或每100千克种子用30%噻虫嗪0.23千克拌种,也可以将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施用,对病虫害有兼治效果。
三、深耕细耙整地整地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出全苗、培育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提供条件。
蚌埠市小麦生产抗旱保墒技术措施浅议
物 , 年产 量常 年稳定 在 20万 t 粮食 0 以上 , 中小麦 常年 种 其
植 面积 2 .3万 h 左 右 , 53 m 产量 占全市 粮食 总产量 的 5 % 0 以上 , 蚌埠 地 区的主要 粮食 作物 。 是
所下 降 。有 机质 的缺 少使施 肥效 益递 减 , 土 壤 肥力 和 导致 农产 品 品质下 降 , 也降 低 了小 麦 自身 的抗旱 能力 。
2 3 农 田水 利设 施 落 后 、 天 收 思想 较 严 重 多 年 来 , . 靠
生秋冬连旱, 且干旱持续时间长。如 2 1 00年 1 月至 2 1 0 01
段 对水 分亏缺 非常 敏 感 , 干旱 会 导致 小 穗 数 大 幅度 减 少 ,
可用 , 再加上 当地农民缺乏灌溉抗旱意识 , 靠天收思想较
严重, 只有小 部分 农 民能 够 积 极 主动 进 行 浇 灌抗 旱 , 大部
分 田块在 灌溉适 期无 法及 时灌 溉 。
3 蚌埠 市小 麦抗 旱保 墒技 术措 施浅 议
旱情况时, 降低了小麦后期抗御干旱和干热风的能力 , 降
低产 量 。 ’
2 2 有 机肥 施 用不 足 , 肥 效 益递 减 , 麦 自身 抗 旱 能 . 施 小
1 干 旱对 蚌埠 市小 麦 生长 的影 响
蚌埠 市地 处温 带 , 亚 热带 湿 润 季 风 气候 区 , 降水 属 年
易 发生旱 灾 的秋冬 春季 , 是小 麦发 育生 长 的关 键 也正 时期, 干旱 的发生 对小 麦 的个 体生 长 和群体发 展 都有 很 大 的影响 , 小麦 产量 降低 、 下降 。如小 麦苗 期 缺墒 , 使 品质 会 导 致麦 苗 出现 生长 迟 缓 、 次生 根 发 育差 、 弱 、 苗 苗小 、 蘖 分 缺 位 、 片叶尖发 黄干 枯等 现象 。拔节期 干 旱会 严重 影 响 叶 小 麦茎 叶 的生 长 , 致 生 物 产量 降低 。小 麦 孕穗 、 穗 阶 导 抽
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提高小麦产量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管理、品种改良和土壤改良等方面探讨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一、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管理方法:1. 合理施肥:小麦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供足够养分供给小麦生长。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小麦的生育期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 控制病虫害:病虫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轮作和间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小麦的产量。
3. 合理灌溉:小麦生长期需求适宜的水分供应,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确保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根据小麦的生育期和土壤的含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
二、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高产、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品种改良方法:1.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杂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利用杂交育种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的性状。
2. 基因改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小麦的基因进行改造,可以获得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基因改良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进而提高产量。
三、土壤改良土壤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和土壤结构对小麦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土壤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1.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为小麦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适量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 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对小麦生长有着直接影响。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小麦高产稳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小麦要高产,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选育、合理的田间管理、科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就分别对这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优良品种选育: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石。
品种选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要求选择适当的小麦品种。
优良品种应具有高产、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等特点。
要加大品种的选育研究力度,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以推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水平的持续提高。
2. 合理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的耕作、合理的水分管理、科学的密植和套作等。
适时的耕作包括种子的播种、追肥、培土等。
合理的水分管理要根据小麦的吸水特点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
科学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密植过度会导致养分竞争和病虫害的发生。
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选择适当的密度。
合理的套作可以提高土壤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科学的施肥: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科学的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手段。
施肥应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供肥能力,科学选择肥料和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小麦的追肥应注意追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的供应。
要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品种的特点,采取合理的肥水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加强苗期管理,优化田间结构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综合治理是指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选择药剂,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危害。
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
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
1.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肥,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籽粒产量。
2.选择适宜品种:根据生态环境、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要素选
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3.优化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土壤类型等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的
播种密度,避免过度或不足,达到最优种植密度,促进产量的提高。
4.及时浇水:小麦是一种耐旱作物,但也需要充足的水分滋润。
在干旱区域,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
资源。
5.控制病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治,避免
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
6.适时施药:通过科学施药,控制小麦生长中可能出现的病害,
促进小麦的健康成长。
7.保障充足光照:小麦是一种喜光作物,要保证足够的光照,避
免遮阻,保证产量。
8.合理耕作: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保证小麦的生产环境。
及时
除草,松土等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
9.作业简便化: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或运用机械化设备
进行耕作,能够减轻人工操作的繁重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之一。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1. 种质改良种质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通过传统育种、分子育种等方法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新材料。
例如,选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油饼1号、通威27、中麦22等。
新品种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
2. 种植方式科学的种植方式也是促进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首先,要选择适宜种植方法,优选长衍式、精密播种、穴播等种植方式。
其次,对于不同的小麦品种要采取相应的耕作措施,包括适时开沟、及时拔草、徐水调控等。
通过科学的种植措施,能够减轻小麦的生长压力,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3. 施肥技术小麦生长需要多种养分,养分供应不足将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因此,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障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来说,小麦生长需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
适量施用有机肥、磷肥、钾肥等,提高养分利用率,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度,增强小麦的营养供应能力。
4. 病虫草害防治病虫草害是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病虫草害防治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防虫网、粘虫板等防治虫害,对于小麦病害则可以利用化学农药或者生物农药喷洒,做好合理的病虫草害防治,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5. 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农业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方式,建立小麦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小麦的生长情况,实时监测小麦的生长状态,提高小麦的管理水平和产量。
综上所述,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 种质改良、种植方式、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和智能化管理等。
采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单产和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小麦抗逆减灾技术
播期 、播量不适 ,早播旺长 、群体过大突出 , 倒伏 与冻害时常发生
早播冬前旺长
冻害问题
品种
旺长遭冻害
播期
10月/5 日 10 月/10 日 10 月/15 弱春性品种临界播期试验
抗逆减灾技术
一 、小麦冻害
小麦冻害类型: 苗期冻害 、晚霜冻害
苗期(越冬期) 冻害发生频率逐 渐降低 , 春季晚霜冻发生频率提高 , 由30%增致40%以上 , 导致籽粒败育, 穗粒数降低 。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抗逆减灾技术
喧虚麦田透风跑墒 , 易旱 、 易冻
旋耕麦田遇旱麦苗发黄
整地质量差麦田越冬期易遭冻害
氮肥施用过量或追肥过早造成前期旺长 , 茎秆纤弱 ,病害加 重 , 后期倒伏或贪青晚熟 , 不仅产量不增加 ,反而造成氮素大量 损失 , 利用效率降低和环境污染。
抗旱系数
0.570 0.572 0.549 0.569 0.527 0.460 0.452 0.493 0.464 0.460 0.502 0.392 0.440 0.461
抗旱指数
1.073 1.092 1.008 1.000 0.837 0.702 0.725 0.826 0.743 0.711 0.757 0.490 0.552 0.652
五 、小麦病虫害
“四病三虫”: 病害:锈病、纹枯病、 白粉
病、赤霉病 虫害: 地下害虫、蚜虫、麦
蜘蛛
(一 )锈病:
应采取“准确监测 , 带药侦查 ,发现一点 ,控制一片 ”策略。
条锈病
叶锈病
杆病
发生时期: 春季3月下旬 -4月底 ,依靠外来菌源 ,可以流行。 防治措施: 用15%粉锈宁或12.5%烯唑醇 , 兑水喷雾。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应对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应对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2.23•【文号】农办农〔2017〕3号•【施行日期】2017.02.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应对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的通知农办农〔20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推进主动防灾、科学抗灾、及时救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努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我部制定了《科学应对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农业部办公厅2017年2月23日科学应对旱涝灾害保障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预则立,不预则废。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的十九大也将召开,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至关重要。
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强灾情监测,推进科学抗灾,努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据预测,2017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气候形势复杂,旱涝并存,农业防灾减灾任务繁重。
为科学有效应对,及早落实防御措施,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背景据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17年全国农区热量偏多、水分和日照正常略偏少,阶段性、区域性暴雨洪涝和干旱可能重于常年,农业气象年景与2006年、2007年和1999年相似。
一是华北东南部及黄淮北部可能发生春旱。
预计春季华北东南部、黄淮北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春旱。
小麦抗旱播种措施
小麦抗旱播种措施1. 介绍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需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播种措施。
本文将深入讨论小麦抗旱播种的各种措施及其效果。
2. 选择合适的品种小麦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抗旱能力的首要措施。
在抗旱性方面,有些小麦品种相对较弱,而另一些品种则表现出更好的抗旱性能。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尽量选择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3. 调整播种时间播种时间的选择对小麦的抗旱能力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选择在气温和降水条件较为适宜的时期进行播种,可以提高小麦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此外,结合气象预报,适时把握好播种时机也是必要的。
4. 调整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对小麦的抗旱能力同样起到一定影响。
适当增加小麦的播种密度可以增加相邻植株之间的遮荫效果,减轻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从而提高小麦的幸存率和抗旱能力。
5. 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是提高小麦抗旱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添加有机质、矿质肥料等,可以提高土壤保水性能。
此外,做好土壤的保水措施,如覆盖保墒、留茬、做好地面管理等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6.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也是提高小麦抗旱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充分供给小麦所需的营养元素,在维持其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于保持小麦根系发育和提高其抗旱能力非常重要。
7. 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加剧小麦遭受干旱的程度。
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小麦的损失。
8. 善于利用灌溉技术在干旱地区种植小麦时,适当利用灌溉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地补充土壤水分,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增加产量。
结论小麦的抗旱播种措施涉及品种选择、调整播种时间、调整播种密度、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灌溉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加小麦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深耕深松优点:
一是可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 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 动和养分释放。 二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三是对于深松作业,耗费动力大,农耗时 间短,可以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土壤 结构不易打破,松土深度深。
利用深耕或深松犁深翻土 壤,耕深达到23cm-25cm, 打破犁底层,深耕地块随 耕随耙,耙细耙透。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缺苗断垄、疙瘩苗
部分地缺苗断垄
两种播种机播种的麦田苗情效果
播种质量差 播种不匀,深浅不一, 播种落空,播后不镇 压。 缺苗断垄,麦苗吊根, 透风多、失墒快,受 旱受冻病虫害重。
播种过深造成分蘖缺位弱苗
播种质量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1.4解决的措施 一是及时秸秆还田,还田后立即耕作。
二是粉碎严格掌握在8厘米左右,不能超过 10厘米,操作手应控制好速度。 三是底肥增施氮肥,增施尿素20斤/亩左右
四是造成的土壤暄松问题,可在耕作时精 细整地,耕后镇压,压严压实,还可在播 种时,最好用带镇压器的小麦精量播种机、 圆盘开沟式播种机。
三是大力发展农场主、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 四是适期播种,减少播量。
适期播种是小麦实现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 的先决条件。
适期播种是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提出的,有 科学的依据。小麦冬前形成壮苗的标准(16—17 万基本苗,5个左右分蘖,80万群体)。
一、小麦生件的限制 从多年的生产经验来看,水源条件是影响我县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1.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 1.2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还田时间偏晚 二是秸秆粉碎过整,抛撒不均匀 三是秸秆覆盖不严 四是争氮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带病菌和虫卵秸秆还田 看一下图片
五月·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讲座材料小麦春季如何做好田管主讲人汪文芳胡承霖(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在立春后的全面抗旱浇水中,不仅三类苗要水、肥齐攻,而且一部分二类苗甚至一类苗也要追施肥料,一般亩追施尿素10~15斤。
2、2月下旬至3月初提早增施拔节肥(趁雨撒施,万一无雨,仍需水肥齐攻),这次肥料用量视返青肥施用情况,结合苗情变化而定。
未施返青肥的,亩施尿素20斤,高产创建田块可在孕穗前(倒二叶伸出)再增加一次,亩用10~15斤尿素。
3、强化防御病、虫、草、渍害措施,使危害降到3%以下。
当前首先注意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对一部分草害严重的麦田进行化除。
3、4月份雨水多的麦田要注意排水降湿防渍害。
4、后期及时防治赤霉病、蚜虫,结合喷施叶面肥提高粒重。
马传喜(省小麦高产攻关首席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继续坚持肥水齐攻的思想,在以三类苗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一、二类苗的管理,旱区群体不足的一、二类苗麦田均需浇水施肥。
2、返青期浇水并追肥的三类苗麦田,在起身拔节期根据旱情进行浇水,同时撒施尿素,施肥数量掌握在两次合计施肥量达到15~25斤为宜。
如果在返青或返青期以前没有追施化肥的,也可以在浇水一周内用独腿施肥机穿施尿素10~20斤。
一、二类麦田可在拔节前期或拔节期结合灌水或趁雨撒施尿素15~20斤。
浇过水的麦田可进行中耕划锄,增温保墒,促苗转化;苗小苗弱的,返青后进行叶面喷肥,促苗快发。
张平治(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成员、省农科院研究员)1、春季田管的重点是促进苗情升级转化,减少三类苗面积,增加一二类苗比例。
2月份田管重点是争穗数,冬前群体不足,要靠早春分蘖弥补。
三类苗田块抓紧时间浇灌,同时亩施尿素10~15斤,促使苗情升级转化。
2、3月份主攻大穗,今年一、二类苗茎蘖数比常年少,培育大穗可以补偿穗少的不足。
施用拔节肥,可以促进大穗形成。
拔节肥可提早到2月下旬,每亩施尿素15~20斤。
灌浆期补施穗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抗旱栽培技术
小麦抗旱栽培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期朱新立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县主栽作物之一,它的种植对于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周期性春旱阶段,这对我们这个灌溉设施薄弱的县份来说,无疑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春旱条件下,搞好小麦抗旱栽培,稳定小麦产量,提高其经济效益,对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轮作换茬,都有其重要意义。
主要抗旱措施如下:I.选用抗旱品种优良品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因,没有好的内因基础即使给予再优越的条件也不能够获得高产,这是一项工省效宏的抗旱措施。
抗旱品种同时又具备优质高产的性能:一是具有较强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二是有较大的胚和芽鞘,耐深播,顶土能力强;三是对光照反应迟钝,在干旱光照不足时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目前在我县栽培的小麦品种中比较来看,克旱十六、克丰十号、龙麦十号、龙麦二十六几个品种抗旱能力略强。
品种一但确定,种子精选尢为重要,种子是否精选与小麦保苗率关系密切。
为了使小麦苗全.苗齐.苗壮,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增加产量,应严把种子质量关,种子实行全部精选,达到国家二级良种标准进行播种。
要求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在15%以下,种子纯度,净度均在98qc以上。
为有效控制和减轻小麦腥,散黑穗病的发生,要用种农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1%-1.5%或使用多菌灵.福美双按种子量的3%。
2.秋翻秋耙.以土蓄水.春季少耕目前我县农作物生长所需水份,主要靠自然降水和土壤蓄水,因此降水量的多少,水份利用率的高低是作物增产的关键。
通过合理耕作达到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用好有限水的目的。
我县小麦基本都种在豆茬上,大部分农户采取的耕作措施是春耙茬种小麦,这种作法即不利于保墒抗旱,还容易造成跑墒。
如能进行秋翻秋耙,使土壤达到播种状态,则可使上一年秋冬的降水充分蓄在松软的土壤中,向上减少怎蒸发,向下减少渗漏,地表减少径流。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目前我省小麦正处在起身拔节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我省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农民朋友应积极开展小麦中后期管理,构建合理群体,预防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具体应做好以下措施:旱地麦田1、旱地麦田立足抗旱,做好锄划保墒,促进个体发育。
因去冬及今春的低温和阶段性的干旱,我省旱地小麦个体发育普遍偏小,生育期较常年稍推迟。
虽然2月下旬和3月中旬的降雨补充了表墒,但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多风,土壤失墒严重。
因此,旱地麦田管理重点是中耕锄划,松土保墒,促苗早发,同时消灭杂草,抑制春蘖生长,确保麦苗稳健生长。
对于晚播弱苗田,还应抓住有效降雨过程,每亩撒施或沟施尿素5-7.5公斤或10公斤的黑金珠营养肥。
所有麦田都应在进行红蜘蛛和麦蚜防治时混喷叶面肥和抗旱保水剂,以减少叶面蒸腾,提高小麦自身抗旱能力,提高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2、地膜小麦做好中期护膜保墒,后期应揭膜防止早衰。
地膜破损会大大降低保墒增温效果,对出现破损或揭膜的地膜小麦田应进行膜际两侧培土作业护膜,并用土封堵膜上较大的破洞,以减少土壤蒸发,并进行膜侧中耕保墒除草。
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主要通过叶面蒸腾散失,地面蒸发量较小,为降低地温,延长灌浆时间,预防早衰,地膜小麦应在小麦灌浆中期进行揭膜。
水地麦田目前,冬、春浇过的麦田土壤墒情均可满足小麦起身期对水分的需求。
因此中后期管理上应根据苗情、分类指导、巧用肥水、科学管理,构建合理成穗群体,促进成大穗。
1、晚播麦田肥水管理措施。
针对目前亩总茎数60万左右的晚播麦田,管理措施上仍以促为主,尽早浇水,并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20公斤黑金珠全营养肥,促进个体发育,延缓小蘖分化,增加中小蘖成穗,提高亩穗数,促进小花分化,实现穗大粒多。
浇水后及时中耕提温保墒,多管齐下增加群体,争取高产。
2、壮苗田肥水管理措施。
亩总茎数80万左右的壮苗麦田,应适当将浇水时期推迟到拔节中期,并亩追施尿素5-7.5公斤或10-15公斤黑金珠全营养肥,促进穗大粒多,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提高粒重。
小麦种植保障措施
小麦种植保障措施小麦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为了确保小麦种植的安全和稳定,农业部门和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就小麦种植的主要保障措施展开详细阐述,探讨其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土地准备与管理小麦种植的首要工作是土地准备与管理。
首先,农民需要合理规划和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土壤酸碱度高、盐碱化、缺乏养分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调查和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进行施肥,使土壤富含适宜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此外,通过合理的土壤保水和保持措施,如秸秆覆盖和耕作方式调整,能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病虫害防治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威胁。
为了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其次,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防治、有害昆虫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此外,加强对麦轮作物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病虫害的生存和传播风险。
同时,探索和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三、气象灾害应对气象灾害是小麦种植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包括干旱、洪涝、严寒等。
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干旱地区,可以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植抗旱性强的品种来缓解干旱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在洪涝地区,可以修建排水设施和改变种植周期,选择适应湿润环境的小麦品种来应对洪涝灾害。
在严寒地区,可以采取积雪保护和采暖等措施,保护小麦免受严寒的伤害。
四、科学管理与机械化种植科学管理和机械化种植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科学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定期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适时灌溉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小麦的养分利用率和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另外,机械化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和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
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措施
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措施
小麦和玉米都是农作物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农艺节水措施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艺管理措施来减少农田的水分蒸发和浪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以下是针对小麦和玉米的农艺节水措施:
1. 合理灌溉:采用准确计算灌溉水量的方法,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调整灌溉量,避免灌溉过量或过少。
2. 渐进干燥栽培技术:小麦和玉米是一种耐旱作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受短期干旱。
通过合理延长灌水间隔,逐渐减少灌溉量,对作物进行渐进干燥栽培,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
3. 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应性好、耐旱性强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对水分的需求。
4. 覆盖保墒:利用秸秆、麦秸等农作物残体进行地膜覆盖或覆盖保护层,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表层土壤的搬运,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5.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者肥料浪费。
6. 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从而减少作物因病虫害而减产的情况。
7. 定期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松土、培土、排水等措施,保持土壤松散和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水分滞留时间。
这些农艺节水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保护水资源和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小麦生产抗旱保墒措施
赵敏
(安徽省蚌埠市土肥站)
摘要:选择适用的抗旱保墒农业技术措施,既可以保证小麦粮食生产在干旱情况下夺取丰收,同时还能够培肥土壤地力、肥力,有利于耕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分别从优良品种选择、整地措施、播种、施肥以及节水灌溉等方面,浅议小麦生产农业抗旱技术及措施。
关键词:小麦;抗旱保墒;农业措施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南部,淮河中游两侧,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39.95万亩,粮食年产量常年稳定在200万吨以上,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是蚌埠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1 干旱对我市小麦生长的影响
蚌埠市地处温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
800-900mm。
但因受季风影响,常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年际降水量变化大,各季节平均降水量悬殊也很大。
据蚌埠市常年气象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夏季降水量在常年降水量的50%以上,时有洪涝出现;春季降水量常小于年降水量的25%,时有春旱发生;秋冬季降水量更少,常发生秋冬连旱,且干旱持续时间长。
如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市降雨量仅150.9mm,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秋冬春连旱。
易发生旱灾的秋冬春季,也正是小麦生育生长的关键时期,干旱的发生很大地影响了小麦的个体生长和群体发展,使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小麦苗期缺墒,会导致麦苗出现生长迟缓、次生根发育差、苗弱、苗小、分蘖缺位、叶片叶尖发黄干枯等现象。
拔节期干旱会严
重影响小麦茎叶的生长,导致生物产量降低。
孕穗期、抽穗期阶段小麦对水分亏缺非常敏感,干旱会导致小穗数大幅度减少,退化小穗数显著增加,穗粒数大幅度下降。
小麦灌浆期遭遇干旱会影响灌浆速度,使千粒重大幅度下降。
2蚌埠市小麦生产抗旱保墒措施存在问题
2.1 整地播种质量差,小麦抗灾能力降低
据蚌埠市农机局调查,我市多年来大部分耕地土壤翻耕深度不够,耕层不足20cm,耕地整墒过程中耕耙粗糙,不匀不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坷垃状土块,土壤架空、不实,保持水分不足,影响了小麦种子发芽出苗。
耕层质量不好也使小麦根系发育差,影响小麦根系下扎,不利于对养分水分的吸收,甚至出现吊根。
同时,耕层浅使土壤养分集于土壤表层,难于保证小麦后期的养分供应,也影响水分下渗。
当出现干旱情况时,降低了小麦后期抗御干旱和干热风的能力,降低产量。
2.2 有机肥施用不足,施肥效益递减,小麦自身抗旱能力降低
根据蚌埠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和土样化验数
据显示,我市农田由于多年频繁耕种,土壤有机质遭到强烈分解,养分含量不高,有机质积累不多。
且当地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一直以来都是大量地施用化肥,对有机肥的施用重视不足,施用面积小,施用量也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
有机质的缺少使施肥效益递减,导致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下降,也降低了提高小麦的自身抗旱能力。
2.3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靠天收思想表现明显
多年来,蚌埠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各地开挖沟渠、打机井,鼓励引导农民引水灌溉抗旱,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加。
但是,据蚌埠市水利局调查显示,我市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明显落后于先进地区,机井利用率不高,干旱季节沟渠无水可用,再加上当地农民缺少灌溉抗
旱意识,靠天收思想表现明显,只有小部分农民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浇灌抗旱,大部分田块在灌溉适期无法及时灌溉。
3抗旱保墒技术及措施
选择适用的抗旱保墒农业技术措施,能够更好地应对干旱的挑战,使旱灾的损失得到相应的降低,既可以保证我市粮食生产,同时也能够培肥土壤地力、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3.1 选用抗旱耐旱品种,提高农作物自身抗旱能力。
不同作物的抗旱性有差别,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也很大。
抗旱品种较一般品种根系发达,具有深而广的贮水性和调水网络,受旱后具有较强的水分补偿能力,应选择上部两个叶片较小,穗型紧凑,穗层整齐一致,千粒重高,株高80厘米左右的抗旱品种进行种植,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
蚌埠地区可选用矮抗58等抗旱品种。
3.2深耕细耙,确保足墒播种。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地势高低、水分含量状况采取不同的整地措施,精耕细作,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旱地要及时早耕、适当深耕,不漏耕,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耕透耙透,疏松土壤,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整地要做到地平、土碎、上松下实,土面细平,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蓄水、保水、供水能力,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
前茬作物为水稻的田块采用旋耕加犁耕,即旋耕2-3次后犁耕1次,以保持深厚的土层,旋耕后要镇压保墒,减少水分蒸发以达到节水保墒和防止水肥流失。
播种时要坚持足墒下种,小麦播种期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之间为适宜。
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
旱能力;对于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要提前浇水造墒播种,确保足墒播种后苗全苗匀。
3.3 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合理用肥。
干旱地区土壤蓄水能力低,抗旱能力差,根本原因就是土地瘠薄,蓄水保墒能力差。
土壤肥力充足可以促进小麦苗期健壮生长发育,改善其根系生理特性, 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小麦根深叶茂,就可以形成基本的抗旱能力。
小麦播种前应重施基肥,促根发育下扎,充分利用下层土壤水分。
按照“限氮稳磷补钾、有机无机结合”的原则,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
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土壤,具有调节水分作用,它的稳定性、吸水性、保水性、供水能力明显高于瘠薄的土壤,具有以肥促根、以肥调水、延缓根系衰老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小麦自身抗旱保墒能力。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壤肥力,不仅能够促进壮苗生长、以肥调水,还能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紧密度变小,土质疏松形成团粒,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
有机肥不足的地方可实施秸秆还田,在作物行间铺施稻麦、麦秸、稻糠、塘泥、人畜粪水、农家肥等,既可覆盖保墒,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和蒸腾,起到蓄水、蓄墒、保土、增产效果,又具有追施肥料的效果,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抗旱能力。
3.4关键时期及时节水灌溉。
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和灌浆至乳熟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选择这个时期进行灌溉,能够保证成穗率、提高千粒重。
应遵循看苗、看土、看天,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灌好拔节水、孕穗水。
小麦拔节期要采用小水沟灌、湿润浸墒,切忌大水漫灌,注意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3.5 及时中耕追肥,抑制水分蒸腾。
利用灌水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期,适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表层,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抑制土壤水分蒸腾,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旱能力。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亩施氮肥5-10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钾。
重施拔节孕穗肥,促进小花分化,增加实粒数。
看苗情况亩施10-20公斤尿素。
酌施穗肥增长叶片功能和灌浆时间,一般亩施5公斤尿素。
旱情出现,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应对旱灾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措施,只有保护好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才能更好地应对干旱的挑战,也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系统健康的更优选择。
作者简介:赵敏(1971-),女,蚌埠市土壤肥料管理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