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湿致病理论在临床常见病诊治中的应用刍议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1. 引言1.1 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有关脾胃湿热的记载。
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对疾病的观察和总结,认识到脾胃湿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证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据史料记载,脾胃湿热理论最早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提出的,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脾胃湿热证是由湿热邪气侵袭所致,表现为口苦口干、腹胀腹泻等症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脾胃湿热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丰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促进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并对治疗相关疾病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2 脾胃湿热的基本特征脾胃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湿性病因:脾胃湿热主要是由于湿邪侵袭脾胃而引起的。
湿邪是一种外邪,具有黏滞不化、留恋不散的特点,易阻塞气机而导致疾病。
2. 热性病机:脾胃湿热的病机特点在于病变初期多为湿热相激,湿邪郁结在脾胃之中,逐渐化生热邪,出现湿热互结之象。
3. 病程特点:脾胃湿热病程多缓,病情发展较为顽固,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多由慢性病变逐渐演变而来。
4. 临床表现:脾胃湿热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稀软、尿黄便黏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还可出现口臭口臭、疲乏无力、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
5. 切脉特点:脾胃湿热常见脉象表现为脉弦数,脉沉滑,脉弦滑等。
脾胃湿热具有病因湿性、病机热性、病程缓慢、症状多样、脉象特点明显等基本特征。
对于脾胃湿热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3 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临床实践中,脾胃湿热是常见的疾病病机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临床上常常伴有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
了解和掌握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于中医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路志正谈湿病:北方亦多湿
路志正谈湿病:北方亦多湿路志正谈湿病:北方亦多湿日期:2008-04-03路志正老前辈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精通中医典籍,善起疑难病症,尤其是对于湿病有着精湛研究和发挥,形成了以”北方亦多湿”论为代表的具有路氏学术特点的湿病理论并融会贯通于临证,笔者有幸师从路老,亲身深感受其高尚的医德、广博之医理、谦逊仁和的学风及不遗余力于中医事业的精神,侍诊中虽常得以耳提面命,仍不敢谓得师之传,就其湿病理论尚有所悟,今撷其精粹简介于兹,以飨同道并共谋继承和发扬。
一、温故探源以明其理路老认为,湿做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生长繁茂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既“湿以润之”。
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由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则称之为湿病。
湿分内外,又有清浊寒热之分,因此湿邪为患虽因人而异,但其湿性的特点仍使其湿邪伤人的感邪途径、所伤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
路老非常重视湿病理论的探讨,曾在其所著的《湿病源流》一文指中出:“整理前人的理论经验,溯本求源,洞悉其脉络,才能承启和促进其研究。
”并历经30余年的典籍整理和临床研索,认为湿病理论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由仲景开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发展于隋唐至金元,日臻成熟于明清,发展于明民国时期。
然而,湿邪在当前发病学中的重要性仍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路老在分析总结前人的理论同时,对于有关的理论提要钩玄,承启和促进了湿病的深入研究,笔者就己所悟归纳如下。
1.湿邪中人多系正气不足湿邪中人,多因其正气不足,湿邪才能乘虚而入。
这一点是诸世前贤对湿邪发病机制的共识,《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路老认为,此中之“虚”既指人体内正气的不足,无论湿气太过,还是非其时有其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湿邪中人的内在条件。
虽然湿气为病,有诸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所论的“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阙,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岁土不及,……民病飧泻,霍乱”,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
刁本恕主任医师湿热炎毒学说运用举隅
[] 王晓燕, 8 董霄 汉 , 丽萍 , . 统 穴 位 配 合 神 阙 穴 伏 天 贴 敷 防 王 等 传 治 小 儿哮 喘 临 床 研 究 [ J 山 东 中 医 杂 志 , 0 9 2 ( ) 6 1 J. 20 ,8 9 :3—
诉 : 身皮肤 红 色 风 团 、 痒 3d 周 瘙 。3 d前 患儿 过食 零 食后感 脐周 疼痛 , 1全 身皮 肤 出现 红 色风 团, 次3 瘙 痒剧烈 , 服用 抗过 敏 药物 后 症状 未 缓解 , 口渴 , 黄 , 尿 神情倦 怠 , 舌质 淡 红 , 苔黄 腻 , 数 。此 为 脾 胃湿 热 , 脉
虫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 1 年 6 00 月第 2 卷第 3 期 C iPd tIt r r iWet dJn 00v 1 , o3 hn ei rne a t s Me,u 1, 2N . a g T d 2
解毒。药用石 膏 3 , 0g 知母 1 , 0g 黄连 3g 黄芩 、 , 银花 各 1 , 5g 荆芥 1 , 蒿 、 蓝 根 、 0g青 板 大青 叶各 2 , 0g 玄
失 其 所则 折 寿 而不 彰 , 天 运 当 以 目光 明。 …… 因 故
于湿 , 首如 裹 , 热不 攘 , 筋 须 短 , 湿 大 小筋 弛 长 , 短 须
为拘, 弛长为痪 。所谓 炎 ,说 文解字 》 炎 ” ” 《 载“ 字解 为 : “ 日, 火 炎上 。炎 热气也 , , 炎 火盛 阳也 。以重火 。《 ” 素
逗 留腠 理 ; 蚕 、 衣 疏 透 腠 理 之 间 风 毒 , 地 、 僵 蝉 生 丹
皮、 赤芍 凉血分 之热 。如此 能使 皮 毛腠理 之 间的风 、 湿 、 、 消除 , 配 合清热 凉血解 毒 之外 治药 物 , 热 毒 再 收
从湿邪内生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初探
从湿邪内生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初探发表时间:2014-03-20T11:33:20.437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作者:王勇[导读]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王勇蓝田县鹿塬中心卫生院国医堂陕西蓝田710519【摘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湿邪内生是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不同方面给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具体的分型证治思路及方药。
【关键词】消渴;糖尿病;湿邪内生;辨证论治;理论分析;医案【中图分类号】R587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57-01 1基本概念阐述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1]习惯上,常将糖尿病对应于中医的消渴病进行辨证施治。
而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中对消渴的分型包括了:肺脏燥热,津液失常;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肾阴亏虚,肾失固摄;阴虚及阳,肾阳衰微等几个方面。
[2]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论述也多以阴虚阳亢立论。
而根据笔者长期临床观察来看,消渴的一般分型,尚不足以涵盖糖尿病的全部临床所见。
本文所要讨论的即是湿邪内生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联系。
湿邪内生,是相对于外感六淫的外感湿邪而言,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湿和水谷)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停滞的病理状态。
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水、湿、痰、饮四者本属一类,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
[3]本文所提及的湿邪内生即是此意义上的泛指的概念。
《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一)
《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一)【摘要】详细阐述了《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将湿病的发病、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加以分析,并结合后世医家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中医湿病的理法方药,对现代临床予以指导作用【关键词】《内经》;湿病;临床应用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也是六淫邪气之一,为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
湿乃长夏之主气,夏秋之际因湿邪致病者更是屡见不鲜。
《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分载于诸篇之中,内容丰富,对中医现代临床有着指导作用。
1《内经》对湿病的发病及病机的认识湿邪有从外而来,称之为外感六淫。
《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皆阐述了因年份雨水过多,湿气盛易发湿证。
除此之外〔1〕,还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和《素问·痿论》中“有渐于湿,以水为事”都说明居住及工作环境潮湿,也易于患湿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升清散精〔2〕。
脾既有运化水湿的作用,又有主气机升降,能转输肺、肾之气的功能。
正如李士材〔3〕说:“脾土主运行,肺主气化,肾主五液。
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以制水生金,悉属于脾。
”可见脾若运化水湿或转输肺肾之气的功能失职,皆能使水湿不运,潴留体内,为湿,为水,出现肌肤肿胀,停于腹,则见腹满之证。
湿邪的生成主要与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代谢、输布障碍有关。
对于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素问·经脉别论》已概括的说明。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来源于饮食物,其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肾的气化,以三焦为水道输布。
脾是水液运化的中枢,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为胃行其津液”。
路志正从湿论治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同 房, 有 带下 量 多 、 黄 、 臭 , 合舌 脉 , 伴 色 味 参 乃湿 热 稽 留之 象 ,
数诊, 随证加减继服 6 O剂, 室性早搏偶发 为巩 固疗效于 2 0 02
故路老从调其带下入手, 参完带汤和易黄汤意化裁。完带汤与
年 4月 2 6日再诊: 己无特殊不适, 偶觉心悸, 舌质红, 苔黄腻,
色 正常, 唯行经腹痛 , 少腹坠胀 , 舌黯红, 苔薄腻, 脉弦紧小滑。 辨证 为带脉 不固, 湿热 下注, 治以固带脉、清湿热 、调气机 。 拟方:炒荆芥穗 1 , 0 g 炒苍术、炒 白术各 1 , 2g 生薏 苡仁、炒 薏苡仁各 2 , 山药 1 , 实 1 , 0 g炒 5g芡 2 g 土茯苓 2 , 0 g车前子 ( 1 , 包) 5g柴胡 1 , 2 g椿根皮 1 , 0 g鸡冠花 1 , 2g 地肤子 1 , 2 g草 薜 1 , 5g 盐黄柏 1 , 0 g乌药 9 g醋延胡索 1 , , 2 g六一散 ( 3 。 包) 0g
论湿邪及其为病辨治
2016年1月第40卷第1期湿为阴邪,具有隐匿性、重浊性、黏滞性、趋下性等特性。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反映在湿邪致病的不同层面和角度,意义各不相同,体现了中医学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诊治特点。
湿邪的性质及其辨治论述如下。
1病起隐匿,护脾为要湿性濡润,有徐来缓积不易察觉的特点,所以湿病之发,往往具有隐匿性。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中央生湿……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湿病源流》亦云:“湿病之因,内外不同如此,然不论内外,其熏袭乎人,多有不觉。
”[1]湿邪致病,徐而不骤,潜伏于内,积久乃发。
始则若隐若现,似是而非。
熏染于冥冥之中,象难察,证难辨,故最易被贻误[2]。
因此,临床上有些湿病患者,医生往往难以问出其准确的发病时间。
湿气通于脾,脾主运化水液,故此脾胃与湿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湿病诸候》亦云:“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
”当今社会,人们多贪凉饮冷,偏嗜肥甘厚味,日积月累,脾阳受损,运化失权,湿邪渐生渐积,人多不觉。
尽管湿邪致病常隐蔽徐发,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来讲,治当顾护脾胃为要,换言之,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湿邪发病率,如宋·张杲《医说·卷六·脏腑泄痢》云:“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脏腑之疾。
”[3]2重感浊象,治必祛湿风、寒、暑、燥、火,皆为无形之气,不见其体。
湿则独属有形之物,“是空气中所弥漫的微小水粒。
”[4]故有其特殊的形质可察,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云:“湿为重浊有质之邪。
”临床常依“重”感和“浊”象诊治湿病。
“重”,指湿邪致病表现为沉重及附着感的特点,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常见周身重痛、头昏沉如裹、肢节困重难举等症。
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云:“湿之为病……为重,为筋骨疼痛,为腰痛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酸痛。
冯毅从内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黄帅1 冯毅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中医院呼吸科 武汉 430000)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病,支气管炎经验的体会,阐述内湿咳嗽产生的病因病机,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内湿咳嗽;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B冯毅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尤其是内湿所致咳嗽,独创化湿经验方,临床疗效确切。
笔者侍诊学习,临床所见,颇多感触,总结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支气管炎[1]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症,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污染以及吸烟人数的增多,发病人数愈来愈多,尤好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
其中医辨证属于“咳嗽”“痰饮”“喘证”范畴,冯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因外邪犯肺,肺失宣发肃降而发病,发作时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发病后患者易忽略病情,不予重视,当作普通感冒治疗,或如大多患者自认为“消炎”治疗误区,滥用抗生素,失治误治后,肺气渐虚,累及它脏,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
临床上急性发作痰热证为主,迁延期又以痰湿证多见,痰热与痰湿的产生,总属于内湿一类,内湿的产生总归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正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若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结而能痰,其为病也,症状非一”所说;脾湿过盛,运化水液功能失常,运化不及,水液内停,聚湿成痰,母病及子,导致肺气受损,失其肺之宣降,而致咳喘发生,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故肺、脾、肾三脏中若有一脏发生障碍,都可产生痰饮水湿,均会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生。
2 辨治规律冯毅认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应局限于某一脏,应当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辨别其所在病位以及其病因病机。
正如《内经》中《素问·咳嗽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中医内科治疗内科湿疹的临床探析
中医内科治疗内科湿疹的临床探析目的探讨通过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效果。
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湿疹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人患有湿疹的程度进行分组治疗,分别治疗3个疗程,认真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病情。
结果在37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在治疗后完全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的有12例,仅有1例是无效的。
结论在临床治疗湿疹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而言不仅价钱合理,同时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西药来说较小。
标签:中医内科;治疗;湿疹;临床湿疹(Eczema)是人们皮肤上发生炎症的一种表现或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由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造成的[1]。
因此,可以说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病情也非常容易出现反复。
根据病人患有湿疹的程度的不同,在医学上可以将湿疹分为重度湿疹(也称急性湿疹)、中度湿疹、轻度湿疹(也称慢性湿疹)。
因此,根据湿疹病情的不同,在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法时酌情分配药量即可。
为探讨通过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效果,以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湿疹的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临床试实验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门诊治疗湿疹的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23±2.7)岁,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22.4±2.7)岁。
患有重度湿疹的病人有9例,中度患者有17例,而轻度的湿疹患者有11例。
1.2 研究方法按照患者的病症不同程度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的方法都是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法,把握患者患病情况的不同,在治疗时依据不同的组别和情况在药量上酌情增减,重度患者的发病时表现为皮肤上有丘疹、心烦等病症,中医辨证为湿热型,在治疗时应注重清热和化湿,因此采用的药物有:龙胆草、柴胡、生地、当归、生石膏、车前子、苦参、黄芩、白鲜皮、甘草、黄连和山桅、。
中度患者由于发病症状比重度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轻度糜烂、鳞屑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虚型,在治疗时应以健脾为主,所以采用的药物有生地、苦参、甘草、生石膏、栀子花、白鲜皮、杏仁、花粉、丹皮。
内湿(痰湿)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
内湿(痰湿)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作者:张杰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年第12期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由于风、寒(热)、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所致,其中外湿是主要致病因素。
随着对本病观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内生痰湿在本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亦不容忽视,由于痰湿导致RA患者肥胖及脂肪堆积,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在RA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应上亦产生相应影响。
因此,应重视内生痰湿在RA疾病过程中的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痰湿;脂肪因子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12.026中图分类号:R259.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12-0105-03Significance of Interal-dampness (Phlegm-dampness) in Onse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NG Jie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TCM theory believes that wind, cold, and dampness result in RA, with the external dampness as the mian pathogenic factor. With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epening of the diseas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caused phlegm-dampness in this disease can not be ignored. Phlegm-dampness can cause obesity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RA patients, and the secretion of adipokines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A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lso have a corresponding impact. Theref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caused phlegm-dampness in the course of RA disease.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phlegm-dampness; adipokines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为主,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因正气虚弱,风、寒(热)、湿三邪杂合而至,侵犯肢体经络关节所致,其中外湿是引起发病的外在重要病因之一。
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研究论文
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研究论文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研究论文目的:通过对古今相关中医文献的整理,取得较为完整的有关内伤湿热理论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医学内伤湿热的概念、发展源流、时代特点,对内伤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则治法、方药配伍进行总结研究,阐明其规律性的内涵,构建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内伤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内容丰富,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展示内伤湿热理论对内伤湿热病证辨证治疗的指导作用,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
但由于人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使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研究尚不甚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内伤湿热理论的进步、发展和应用。
中医学湿热理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外感湿热和内伤湿热。
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积累,无论是外感湿热还是内伤湿热,对其病因病机、病变演化规律、辨证特点、立法处方、治疗用药均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
外感湿热作为外感温热病的一部分,在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然而,中医学湿热理论中的内伤湿热理论,虽然也有丰富的内容,但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将属于外感疾病的外感湿热病证和属于内伤杂病的内伤湿热病证混为一谈,迫切需要我们对内伤湿热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身体素质、医疗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在逐渐减少,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使内伤杂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表现在中医学湿热理论方面,较之于外感湿热,内伤湿热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如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关节炎、多种肿瘤等等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湿热病证非常常见,在陈可冀教授主编的《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共收载有211种疾病,其中58种疾病的辨证分型中有湿热证型,占27.49%,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内伤湿热理论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中的湿气概念解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中的湿气概念解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中医理论,并认识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而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广泛讨论的概念。
本文将对湿气的概念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湿气的概念解析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液异常积聚。
根据中医理论,湿气可以来源于外界环境,如潮湿的气候、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等;也可以来源于内部机能失调,如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脾胃湿热等。
湿气是一种阴性体液,湿重后会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发各种病理性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的表现非常多样化。
一般来说,湿气会表现为身体沉重、疲倦无力、容易出汗、口苦口腻、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糊等症状。
此外,湿气还会导致皮肤病、风湿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湿气在临床中的应用1. 诊断与辨证在中医临床中,湿气的辨证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肤色、舌苔等,倾听患者的主观描述,通过切诊来确定患者是否有湿气的体征。
例如,患者面色黄腻、舌苔厚腻等表现可能与湿气有关。
辨证诊断之后,医生可以针对湿气的表现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针对湿气重的患者可以采用祛湿的方剂,如破积汤;而对于湿气偏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健脾化湿的方剂,如四君子汤。
2. 治疗与调理湿气在临床中被认为是一种病理性因素,需要及时治疗和调理。
中医在治疗湿气方面有多种方法,例如草药、针灸、推拿等。
在草药治疗方面,通过各种中药的配伍,可以达到祛湿的作用。
常用的草药有苍术、炒白术、炮姜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煎煮、浸泡等方式制成药物,用于口服或者外用。
在针灸治疗方面,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体内的湿气。
例如,大椎穴可以祛除湿邪、行气活血等。
同时,针灸还可以刺激机体的自愈能力,加快湿气的排出。
在推拿治疗方面,通过推拿手法可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循环,改善湿气的症状。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摘要】脾胃湿热理论在中医领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然后详细解析了基于该理论的临床诊疗方法,包括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
通过对多个病例的分析,展示了脾胃湿热理论在实际治疗中的有效性。
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是该理论的重要应用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结论部分探讨了脾胃湿热理论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该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了解脾胃湿热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 脾胃湿热理论, 临床运用, 病因病机, 诊疗方法, 病例分析, 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重要性, 应用方向。
1. 引言1.1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脾胃湿热理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脾胃湿热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内部湿热积聚而引发的病理状态。
在中医学中,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腹胀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湿疹、痤疮等疾病。
脾胃湿热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举隅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可以指导药物的选择和饮食的调理。
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除体内湿热,恢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基于脾胃湿热理论的临床诊疗方法、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促进脾胃湿热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正文2.1 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1. 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偏食嗜肉、油腻食物过多等均可导致脾胃湿热的产生。
这些食物会促使体内湿气聚集,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引发湿热之邪。
2. 情绪不畅:情绪不畅常常会导致肝气郁结,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从而诱发脾胃湿热的发生。
长期情绪不稳定、抑郁、愤怒等都会影响体内气血运行,易导致脾胃失调。
3.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酒过多、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损伤脏腑功能,导致体内湿热逐渐增多。
《内经》论“湿”述要
《内经》论“湿”述要《内经》论“湿”述要湿虽为重浊有形之邪,然其形无定体,积而为水,聚而成饮,凝则为痰,化生百病,四肢百骸,脏腑经络,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加之又常与风、寒、暑、燥、火相兼为患,六淫之中,其伤人最广。
故而湿邪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湿邪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把湿邪对人体的影响有机地贯穿到了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的各个方面,较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湿邪致病学说,从而为湿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鉴于此,本文对《内经》论湿内容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以冀加深对中医学有关湿的理论认识,有助于今后指导临床。
1 湿邪的形成———外感与内生《内经》从湿邪的形成来源划分,将湿邪分为外感和内生两大类。
1.1 外感《内经》认为外感湿邪的产生或因久居低下卑湿之地;或长期水上作业;或雾露浸渍;或天阴多雨,空气潮湿;或突遭雨水浇淋,湿衣贴肤,导致周围环境的湿气太多,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内而造成湿病。
(1)地之湿气。
《灵枢·九宫八风》曰:“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
《素问·痿论》亦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备,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故下经曰:肉痿,得之湿地也。
”由生活环境太过潮湿所致。
(2)天之湿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敦阜(土运太过,是谓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
”由气候变化,雨湿盛行所致。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外感湿邪的产生,多从上述之论。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在湿邪侵袭人体的同时,由湿邪而滋生的微生物也对人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就当时情况而言,《内经》对湿邪的阐述基本上涵盖了外感湿邪可能发生的范围,因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广泛的临床指导作用。
试述《内经》对中医学湿热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试述《内经》对中医学湿热理论的认识及贡献《内经》还认识到不同性质的病邪可同时侵犯人体,合而为病。
《素问·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3 内生湿热湿热之邪,不仅可以从外而感,而且可以自内而生,外感湿热与内伤湿热均可伤人致病。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津液充廓,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
”《类经·十二卷》十五注曰:“津液,水也,郭,形体胸腹也。
凡阴阳之要,阴无阳不行,水无气不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气化则能出矣’,今阳气既竭,不能通调水道,故津液妄行,充于郭也。
魄者阴之属,形虽充而气则去,故其魄独居也。
精中无气,则孤精于内,阴内无阳,则气耗于外,三焦闭塞,水道不通,皮肤胀满,身体羸败,故形不可与衣相保也。
”说明气虚不能化水,可使湿邪内生。
《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论述了肝热内生的病机。
《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
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之为使。
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甲乙经》无此虚字,当从)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黄帝内经素问》注曰:“瘅,谓热也。
”《素问释义》注曰:“胆郁不决,相火上炎,胆气随溢。
”论述了胆热内生的病机。
《素问·奇病论》有:“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中医从湿论治慢性胃炎研究进展-张岩,张焱
中医从湿论治慢性胃炎研究进展-张岩,张焱115第17卷第8期 2015?年?8?⽉辽宁中医药⼤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8 Aug .,2015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其分类⽅法很多,我国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类[1]。
胃癌是由慢性胃炎发展⽽来,世界卫⽣组织已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病变[2]。
⽬前,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中医药对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
注重整体治疗,尤其是辨证论治、个体化、⽅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等更体现了中医药的治疗特点。
本⽂仅就近10年中医从湿论治慢性胃炎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湿阻中焦是慢性胃病的主要病机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纳呆、腹胀、反酸、恶⼼,甚者出现⾝体消瘦、厌⾷、贫⾎、腹泻等症状,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反酸”“纳呆”等范畴[3]。
胃脘痛其病名起源于内经,最早见于《素问·⾄真要⼤论》中,即有“胃脘当⼼⽽痛”的描述,东汉张仲景为其辨证分型奠定了基础,⾦元时期得到进⼀步发展,到明清更趋中医从湿论治慢性胃炎研究进展张岩,张焱(长春中医药⼤学基础医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慢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上显⽰出了独特的优势。
通过对慢性胃炎中医研究⽂献的整理与分析,总结近年来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综述中图分类号:R573.3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842X (2015) 08- 0115- 03收稿⽇期:2014-12-10基⾦项⽬: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YJS-0101)作者简介:张岩(1986-),⼥,吉林榆树⼈,硕⼠研究⽣,研究⽅向:《内经》理论体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路志正从湿论治冠心病学术思想初探
路志正从湿论治冠心病学术思想初探1. 理论基础湿有生理与病理、正常与异常之分。
正常的、生理的湿称为湿气,异常的、病理的湿称为湿邪。
湿邪实为过量之湿气。
凡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水湿潴留体内,表现为水湿停滞的病证,称为湿病。
“湿”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朱丹溪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
叶天士也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多”。
路志正教授80 年代初期就曾撰文说明湿邪不独南方多见,北方亦多湿邪,发出了“百病皆由湿作祟”的感慨。
湿病及与湿有关的证候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各科之中,冠心病中亦不乏见。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耳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难经•五十难》云:“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
……中湿得之为贼邪。
”指出湿邪能导致心痛、心病,可以说是湿邪与冠心病相关的最早记载; 张仲景更是将湿邪导致的冠心病进行了具体论治。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所记载的治疗胸痹的“茯苓杏仁甘草汤”、“薏苡附子散”实际上就是用醒脾化湿法、散寒除湿法论治冠心病的良方,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
2. 湿邪成因外感湿邪:六淫中的湿邪,可单独伤人致病,亦可与其它邪气(风、寒、暑、火)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湿、寒湿、暑湿、湿热等等。
其外湿多由外伤雾露,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处卑湿,或汗出沾衣等原因所引起。
《医方类聚?湿证论》载有“湿者,天之阴雨宿雾,地之山泽蒸气,人或中之,必溢于血脉而流于关节也,其或久处卑湿,常住水泽,或冒雨露而行,劳伤汗出,衣裹冷湿,皆能为病。
”长夏季节,暑湿当令,湿热熏蒸,人在其中更易感受湿邪,正如清•石寿棠所说:“湿土寄王四季,而春夏为甚,季夏尤甚。
”(《医原•湿气论》)内伤七情:中医认为不良心理因素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
七情过激、刺激过度、持续时间过长,超出了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范围,就会“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志伤五脏”,使内脏气机紊乱,而发生病变。
内湿(痰湿)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
内湿(痰湿)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张杰【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由于风、寒(热)、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所致,其中外湿是主要致病因素.随着对本病观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内生痰湿在本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亦不容忽视,由于痰湿导致RA患者肥胖及脂肪堆积,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在RA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应上亦产生相应影响.因此,应重视内生痰湿在RA疾病过程中的意义.%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TCM theory believes that wind, cold, and dampness result in RA, with the external dampness as the mian pathogenic factor. With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epening of the diseas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caused phlegm-dampness in this disease can not be ignored. Phlegm-dampness can cause obesity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RA patients, and the secretion of adipokines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A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lso have a corresponding impact. Theref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caused phlegm-dampness in the course of RA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7(024)012【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痰湿;脂肪因子【作者】张杰【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沈阳 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932.2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为主,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因正气虚弱,风、寒(热)、湿三邪杂合而至,侵犯肢体经络关节所致,其中外湿是引起发病的外在重要病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邪为六淫致病邪气,既可为外邪侵袭,也可由内而生。
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聚于体内的证候。
湿为阴邪,其性濡润,有来缓去迟的特点。
湿邪的积浸与聚集,隐匿性强,人多不觉,内湿的蕴积多数在脏腑功能失调或阳气不足之后,渐渐汇集,初起无明显不适,往往要经年累月才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患者经常无法说出准确的发病时间。
内湿证可见于人体各个系统,在内、外、妇、儿各科均可遇见,内湿的形成与发病在现代研究中早已证实[1-2]。
1内湿产生的病因病机①饮食不节,脾运失调:内湿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脾胃为仓廪之本,消化水谷,谷消则脉道乃行,水化则其血乃成,四旁得以灌溉。
如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厚味,食滞难化,或过饮寒凉,损伤脾胃,脾运失司,清浊不泌;或脾虚又恣食肥甘厚味,脾运呆滞,食滞不化精微反致湿邪内生。
正如张景岳所说:“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由于脾胃之亏败。
”②先天不足或劳倦损伤,肾气虚损,气化开阖失司: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肾,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开阖有节,升清降浊有序;清者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腾于肺,重新参予水液代谢;浊者则化为二便排出体外。
可见,只有肾阴肾阳协调平衡,肾气的气化开阖和推动作用发挥正常,升清降浊功能才能得以有效调控。
如若肾脏亏虚,肾之气化开阖和推动功能障碍,不能胜任升清降浊之职,致使浊阴不降,留滞体内,形成内湿之致病邪气。
诚然,肾的降浊功能失常与脾的生湿病理变化还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
因脾虚生湿太过,不能化精纳肾,肾虚降浊不及,湿浊内盛而困脾,脾肾两伤,致使病邪得以窃居体内,反复作祟[3]。
DOI:10.16662/ki.1674-0742.2018.04.193内湿致病理论在临床常见病诊治中的应用刍议李晓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51[摘要]湿邪为病,其性重浊黏腻,胶着难祛,所以湿邪为患,多呈现出症状缠绵、迁延不愈、变化较缓的慢性病特征。
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聚于体内的证候,可见于人体各个系统。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内生湿邪已成为许多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内分泌疾病中的首要致病因素,主导着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只是感邪途径少异,受侵脏腑不同而已。
该文亦旨在使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部分临床常见病从“湿”论治的治法和用药。
[关键词]内生湿邪;代谢性疾病;结石类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慢性脾胃疾病[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8)02(a)-0193-03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Endoscopic Pathogene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Common DiseasesLI Xiao-hongEndocrinology Department,Beijing Tongrentang TCM Hospital,Beijing,100051China[Abstract]Dampness evil disease,that its nature is thick sticky and too adhesive to dispel difficultly.So dampness evil for disease mostly shows lingering,delayed healing,slow changes symptoms in chronic disease characteristics.The internal moisture syndrome is the syndrome of the body due to the dysfunction of the viscera,which result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dampness in the body,which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systems of the body.The author found that endogenous origin in clini⁃cal has become the primary pathogenic factor in many clinical common disease,especially the endocrine disease,dominated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outcome of these diseases,just feeling less evil ways,invaded viscera is different.This pa⁃per also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for clinical common diseases using the method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combined from 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dampness.[Key words]Endogenous dampness;Metabolic diseases;Calculous diseases;Chronic kidney diseases;Endocrine diseases; Chronic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作者简介]李晓红(1982-),女,回族,云南腾冲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93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2以内湿为主要致病因素的临床常见病2.1代谢性疾病2.1.1痛风(高尿酸血症)从基本病机出发,该病的治疗大法应为健脾益肾、利湿解毒,可参考使用甘露消毒丹合四妙丸,以瓜蒌、浙贝母、焦山楂、泽泻、茯苓、木瓜、豨莶草、苍术、生薏苡仁、土茯苓、川牛膝、杜仲、桑寄生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毒瘀阻络及关节僵肿变形者,加川芎、穿山龙、王不留行、全蝎、蜈蚣、地龙、三七、徐长卿、穿山甲等宣通脏腑、贯彻经络之品;脾肾两虚甚者,加黄芪、党参、熟地黄、酒萸肉、仙茅、巴戟天[4-6]。
2.1.2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肥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及衰老等病变亦有密切关系[7-9]。
脂膏本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由水谷所化生,适量则为正,多则为害。
若饮食不节,或摄入过多,或嗜食肥甘,脾胃运转排泄不及,则脂膏积而为害,发为高脂血症。
另一方面,年高体弱,脏腑功能下降,使气血运行不畅,津液失于气化,而从浊化湿生痰,浸淫脉道,以致湿浊内阻,蓄积成毒,形成高脂血症。
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气虚,标实为湿毒滞留,湿瘀互结。
治疗时应分清标实和本虚的轻重缓急进行标本同治。
一般来说,许多体质较强壮的中青年患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某些生化指标已经升高,此时以湿毒痰瘀的邪实证为主,重在化湿、祛瘀、解毒,参考使用方剂为蒿芩清胆汤,以茵陈、金钱草、虎杖、姜黄、瓜蒌、浙贝母、大黄、焦山楂(夹瘀者改用生山楂)、鸡内金、陈皮、茯苓、绞股蓝、三七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若年高体虚,则宜补虚祛邪并重,以补为通,使用补肾健脾、化浊通络之法,参考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可以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桑寄生、地龙、川芎、远志、石菖蒲、焦山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2.1.3糖尿病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侧重于滋阴清热。
但根据临床所见,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变化,糖尿病的阴虚症状并不明显,反而与内生湿毒关系密切。
临床所见之2型糖尿病患者凡是血糖控制不良者,亦大多表现出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的舌苔脉象。
所以笔者认为,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治“湿”当为调节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的关键所在。
根据病证寒热虚实的偏重和兼夹证的不同,可综合运用清热利湿、芳香化湿、健脾化湿、养阴祛湿、祛湿通络、温肾泄浊等不同的治湿方法,参考使用方剂为局方甘露饮,以栀子、黄芩、黄连、生地、茵陈、金钱草、苍术、佩兰、远志、焦山楂、鸡内金、茯苓、葛根、天花粉、麦冬、天冬、石斛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2.2结石类疾病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为体内湿热熏蒸的病理产物,常见的主要是胆结石和肾结石。
结石既是病理产物,也是新的致病因素,易阻遏气血、损伤脉络而出现疼痛、出血的症状。
故结石类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清热利湿,缓急止痛,参考使用方剂为茵陈蒿汤合芍药甘草汤,可以茵陈、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茯苓、泽泻、栀子、白芍、甘草、延胡索为基础方,胆结石者加柴胡、枳壳、黄芩、川芎、三七,肾结石者加车前子、黄柏、杜仲、桑寄生,并随症加减。
2.3慢性肾脏疾病根据临床所见,慢性肾脏病并非如前人所述之单纯肾虚之论。
慢性肾脏疾病的中医病机当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毒侵淫、毒瘀阻络为标。
脾肾两虚,则水气不化,清浊不分,升降失常,故湿毒侵淫,症见少尿甚或无尿、肢体面目浮肿、呕恶纳呆、肢体困重;湿毒久而致瘀,致湿毒瘀互结,阻于脉络。
正虚、湿毒和瘀血,三者相互影响,互为病因,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缠延难去。
因此,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当以补益脾肾、祛湿解毒、化瘀通络的基本治法贯穿始终,并可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阶段性地侧重于某一方面。
参考使用方剂为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可以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芡实、、陈皮、木瓜、远志、佩兰、石菖蒲、泽泻、车前子、川牛膝、益母草、川芎、地龙为基础方、随症加减[10]。
2.4内分泌疾病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代表: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紊乱所致的一系列综合临床症状,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和代表性疾病。
总的来说,内分泌紊乱类疾病的中医病因离不开“湿”和“瘀”两个致病因素,且以湿热内蕴和瘀血阻络为其基本病机。
故作为代表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
参考使用方剂为瓜石汤合血府逐瘀汤,以生地、黄芩、瓜蒌、浙贝母、远志、茯苓、焦山楂、石斛、柴胡、枳壳、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川芎、益母草、泽兰、王不留行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2.5慢性脾胃疾病内生湿邪在脾胃疾病中主要存在两种基本病机:一是湿邪困脾;二是脾虚湿困。
治疗方法可以做出如下概述:①芳香化湿该方法常用在脾胃病湿浊内蕴无明显热象,舌苔呈现为白厚腻之时。
此时脾为湿邪所困,中焦气机不利,治疗当以调畅中焦气机为主,故所用中药通常是辛温芳香、善行善走之品,如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石菖蒲等,代表方剂为藿香正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