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专题练习(一)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十五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时间:40分钟)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意思对即可)解析:词的上片前三句写“聚”,写出了相聚时的情景;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的惜别心情。

“聚散匆匆”是关键句,作用不言自明。

(2)(考点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词所用手法有比喻、化用。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运用”的手法,答出“比喻”即可,要注意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何逊居人①行转轼②,客子暂维③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

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

③维:栓、系。

(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答案: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愁”,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

解析:本诗所表现的是离别之情,着一“笑”字实际是说强颜欢笑,使离愁更深。

(2)(考点题)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答案:(观点一)写眼前实景:颈联(五、六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

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解析版)

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解析版)

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案)讲目标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表达技巧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表达技巧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鉴赏语言【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BE【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卷: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卷: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卷: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考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一般只要能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2017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一)

2017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一)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跨马出郊时的自我写照,也为下文感伤时局、怀念诸弟作了铺垫。

B.“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远眺和近看相互结合,扣住了诗题中的“望”字。

C.颈联写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表现出诗人年老多病依然念念不忘李唐王朝的愚忠。

D.尾联诗人“跨马出郊”“极目”本是要排遣郁闷,却不料触动了对国家和个人际遇的种种感慨。

E.诗歌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的变化过程,尾联则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2.作者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各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4.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其一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测)(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测)(含解析)

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送李端卢纶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

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E.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

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答案】CD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

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

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如本题C应为感叹自己。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5分)【答案】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测)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测)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测)-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时间:60分钟,分值:110分)班级学号得分(说明:每题11分,共110分。

)1.【2017届河南平顶山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11分)送李中丞之襄州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1)诗中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忠诚英勇,视死如归。

“轻生一剑知”即看淡生死,效命疆场,忠心可鉴。

(2)戎马一生,屡树战功。

曾独镇“三边”,令敌寇生畏,使关塞晏然。

(3)困顿坎坷,眷恋朝廷。

“归无旧业”,家徒四壁,但仍眷恋朝廷。

(4)凄凉流落,老而无依。

“欲何之”道出老将军前途茫茫,不知所归。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对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陈居士”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

答题步骤要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

注意文下注释。

如本题“轻生一剑知”即看淡生死,效命疆场,忠心可鉴。

戎马一生,屡树战功。

曾独镇“三边”,令敌寇生畏,使关塞晏然。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5分)【答案】对比(或虚实结合)。

将将军曾经的叱咤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与眼前老而罢归、无所归依的境遇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惋惜和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对比(或虚实结合)。

将将军曾经的叱咤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与眼前老而罢归、无所归依的境遇进行对比。

注意分析表达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

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不分版本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不分版本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不分版本2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稳练根底1、【XXXX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后面的问题。

明月逐人来①李持正星河明淡。

春来深浅。

红莲正、满城开遍。

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

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②。

东风静、珠帘不卷。

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

认得宫花影转。

【注】①本词描写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状况。

②“凤楼〞即宣德楼,“两观〞宣德楼东西两阙。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从天空与季节入手,“星河明淡〞刻画上元夜月圆星稀,“春来深浅〞描写春虽至、寒犹厉,气温是有反复,故有春意忽深忽浅之说。

B.次句描写红莲开满全城,人们在京城游玩欣赏,竭力描写热闹欢乐的场景,衬托形成的富庶与繁华。

C.“光动〞点明上元夜楼上的万千彩灯熠熠发光、璀璨辉煌,“珠帘不卷〞句指的皇帝垂下帘子欣赏花灯,而有了“东风静〞三字使自然与人事巧妙相融。

D.“云外闻弦管"表达出皇帝驾临赏灯听到的民间艺人们奏响的美妙音乐,虚无缥缈、引人入胜。

E.最后一句说臣僚们官帽上簪着宫花,宫花在彩灯的映照之下,花影也随之转动,富有动态的美感。

【答案】B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2〕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请指出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案】内容上,两首词都通过对明月、花灯、赏灯游人的欢乐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京城上元节灯会的热闹场景。

写法上,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而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目不暇接的美景。

【解析】题干要求学生指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2、【XXXX届四川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以下小题。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解析(1)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解析(1)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第二句采用拟人手法,写燕舞莺啼与“我”毫不相关,作者没有意绪欣赏暮春美景,照应了首句中的“懒”字。

B.颔联借“日长”“花老”点出暮春时令,“多得睡”“不供诗”表现了作者无意赏春的颓废情绪。

C.颈联“吾衰久矣”化用了《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中的句子,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D.尾联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想象竹篱东面明年春天花草繁盛的场景,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1.【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1.【2017届广东广州铁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阮郎归梅词苏轼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①儿家:我家。

(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分)(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2.【2017届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塞下曲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比,本诗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2)请对本诗尾联进行赏析。

(6分)3.【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阙题刘眘(shè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2017年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练习及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练习及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基础勤梳理1.《琵琶行》描写琵琶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琵琶行》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练一、【2017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柯子·十里青山选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①“那人家”的“家”此处用作与尾词,无实意。

1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先写“十里青山”的远景,在写“潮平路带沙”的近景,远近结合,呈现出空间辽远的画境。

B.既写眼前所见“青山朝平,残月、晓霞”,又写耳中所闻“数声啼鸟”,使景物具有立体感生动感。

C.“白露”既指露水的清凉特点,又表明了节气物候的特征。

“百露”“清风”两句都强调白昼的结束。

D.“数声啼鸟怨年华”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抒发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E.全词中横交织,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意境,上阕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下阕,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写景抒情,情寓于景。

15.结合全词,赏析词的最后三句。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6分)二、【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解析】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

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讲义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讲义

讲考点☆考点一:鉴赏语言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备考技巧】1.掌握鉴炼字类题目解答方法:(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2)了解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④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3)掌握解题思路:①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练习-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练习-答案
2017 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答案
基础勤梳理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基础巩固练 一、【答案】 14.CD 15.①荷花本无知,虽然把他当作有情之人向他发问,芥子拟人(移情)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风 趣的性格。时候,在天 涯”。(1 分)③通过设问引出今昔对比,引发对当年乘醉赏荷花的美好生活的回味,同时也寄寓着对如今远 在天涯寂寥漂泊的生活的厌倦。(3 分) 二、【答案】 14.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 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15.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 “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三、【答案】 8.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奇险阴森(荒凉昏暗)的暴风骤雨图。(1 分)运用了衬托手法,以云从城门中涌 出、雨在城下落下衬托出白帝城地势的高峻。(2 分)同时,也运用了视听结合手法,暴雨使江水猛涨发出 雷霆一般的涛声是听觉形象,日光暗淡使草木失色是视觉形象,有声有色地表现出突降暴雨的情形。(2 分) 9.作者以暴风骤雨暗喻动荡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2 分)通过描绘荒原上无主的战马、遭遇血 洗的村庄,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2 分)选取被盘剥殆尽、无依无靠的寡妇这一典型形象,表达了对贫苦 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憎恨。(2 分) 四、【答案】 8.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天高气爽的秋景图。(2 分)秋风吹过,天空明朗无云,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2 分)也为下文表达内心的感悟奠定了基调。(1 分) 9.整首诗以劝谕悲秋者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放达开朗的胸怀,展示出一种积极的生活观。(2 分)作者以“谕 悲秋者”为题,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引出自己内心的感悟:人生到老,何不像秋天一样,放下诸事来休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梦(唐)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3)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3.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令赵长卿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①都姑媂②。

戴得更忔戏③。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立春(节选)杜甫春日春盘④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⑤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⑥。

【注】①幡儿胜儿:新年里的装饰品。

②姑媂:整齐。

③仡戏:可爱。

④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⑤行:赐予。

古代立春前皇帝会赐大臣春盘。

⑥青丝: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1)下列对赵词、杜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词以“笙歌间错华筵启”开篇,营造了新春时节笙歌高奏、宴席摆开的热闹气氛。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答: 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 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 喻拟人。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 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炼形容词
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联系思想感情
例: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①热闹 ②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 么灿烂,那么热闹 ③用了通感手法 ④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明用了什么手法
1、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2、或增强了感染力 3、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炼动词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 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 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六炼数量词
•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时是用虚 数,不可当真,但可使诗歌借助夸 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 词精炼有力,含意丰富。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精万练里传神,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传舟达犹依主短旨篙。开.
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练)(含解析)【基础训练】1、(17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答案】C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掌握。

选项中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意象:黄昏乱云、急雪、回风(1)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2)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点睛: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汲江煎茶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

诗人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2)“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黄庭坚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

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 分)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 分) 2.【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 分)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端午节凭吊屈原所作,这一年,他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戎葵,植 物名,又名蜀葵。 (1)词的上阕,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 分) (2)与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相比,本词中词人“试浇桥下水”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2.【2017 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 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②分付:交给,安排。 (1)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5 分) (2)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请简要赏析。(6 分) 3.【2017 届辽宁庄河高中高三上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11 分) 西陵峡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姊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2)末句中的“壮游”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后两联加以分析。(6 分) 4.【2017 届宁夏固原一中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12 分) 少年行 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 施肩吾 醉骑白马走空衢②,恶少皆称电不如。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 分)
2/4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 分) 1.【2017 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
早年逝世。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流水远远而来,又随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 简要赏析。(6 分) 4.【2017 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①儿家:我家。 (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 分) (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2.【2017 届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5 分) (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 1.【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 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比,本诗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2)请对本诗尾联进行赏析。(6 分) 3.【2017 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2017 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
1.【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 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 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 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 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 分) 1.【2017 届广东广州铁一中高三上 10 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