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完整版)(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0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的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三、课程四大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四、课程的设计思路(五点)1、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五、课程目标(五点)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中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六、学习领域目标(五点)1、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3、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七、课程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引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规范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和评价。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体育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规则、技术要领、器材使用等基本知识。

2. 健康知识:包括健康饮食、心理健康、运动损伤预防等健康知识。

3. 体育运动技能: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训练。

4. 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常见的体育项目。

5. 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历史、体育赛事、体育精神等体育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讨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2. 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素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视频评价:利用录像设备记录学生的体育活动,通过观看录像评价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表现。

3.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展示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4. 成绩评价:根据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给予成绩评价,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编写符合标准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

2. 器材设备:提供适合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如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等。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3篇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3篇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导言自2017年9月起,中国国家教育部开始逐步推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这是对旧课程标准的全面升级和改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技能,还要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素养。

这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于全面健康教育的重视,旨在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涵养品质、培养能力。

该标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导言、核心素养和技能、内容与要求、教学时数和年级安排、教材和参考资料、实施与监测。

本篇文章将就该标准的导言部分做详细阐述。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整个体系的人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健康素养和个性化、多元化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此标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统一起来,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的素养为目标,从而增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该标准也要求学习者需要努力改善自己的健康水平,培养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二、基本特点1、突出了核心素养和技能。

该标准突出了核心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提出了具体实现方式和方法。

2、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培养。

该标准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兼顾肢体运动和认知能力。

该标准注重肢体运动和认知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体验和运动意识。

4、涵盖健康教育。

该标准涵盖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成为积极健康的生命之源。

三、主要任务本标准要求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各自学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内容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达到: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专业素养和认知能力。

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协调能力和陪伴能力。

3、传递学习的快乐和愉悦感。

4、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5、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完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全文

完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全文

目录
CONTENTS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2.2.2 严格遵守幕墙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 展开流水作业施工; (9)张拉操作中若出现油表震动剧烈, 漏油, 电机声异常现象, 应立即停机检查。
,针对xxxx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 c.检查型材下料长度、钻孔和开槽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022年版)解读
___ 汇报人:xx ___ 2022年X月XX日
, 此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纪律、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伤亡报告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机械设备事 j、玻璃厚度结构: 6mmlow-e+12A+6mm透明白玻(双钢化)或投标人认为更优的结构配置,其厚度不变。
以及常见篮球运动损伤的处
理方法。
1.
a.检查胶的生产厂家、型号及规格、出厂合格证和性能报告是否与订货合同相同。 因此, 工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工程初期开挖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课程内容(球类运动)
课程内容--球类运动
达到水平三目标要求
内容要求
内容
技战术运用
总体要求
项目具体要求
2022年版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 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 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 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等特点。
1.
① 建设管理费: 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及施工临时工程费之和的2%计算; xxxx东南面高层住宅楼 2F-3F)、地下车库、以及各种辅助建筑, 绿化等配套设施。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了解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运动兴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表现出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体育运动项目本标准设置了必修和选修的运动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武术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运动项目进行。

2. 健康教育本标准设置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急救知识等。

学生可通过课程,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体育与健康实践本标准设置了体育与健康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健康监测等。

学生可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模仿、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 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校内外的体育与健康资源,如场地、设备、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保障1. 组织与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职责,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年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课程性质: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 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并分学段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4.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5. 课程实施: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三个方面,提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6. 课程评价: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实施要求。

7. 课程管理:从地方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管理要求。

8.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强调体育与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教师培训和自主专业发展途径,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总之,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一、前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教育标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习惯。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二、标准概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标准,旨在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和综合素质。

该标准共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分别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安全保障、情感和价值观、实践与创新能力。

这七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贯通,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具体内容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各方面素质的总和,也是人体能够完成各种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具体包括:(1)心肺功能:学生要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氧耐受能力。

(2)肌肉力量:学生要通过力量训练,增强各个肌肉群的力量,保持肌肉平衡,防止身体不平衡。

(3)身体形态:学生要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优化身体比例,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2.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是实现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手段。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具体包括:(1)基本技能:学生要掌握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

(2)进阶技能:学生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各种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

(3)专项技能: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全面掌握相关技能。

3.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如下内容:(1)基本解剖生理知识:学生要学习人体结构、系统及其功能。

(2)预防疾病知识:学生要学习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

(3)营养知识:学生要学习营养学的知识,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和方法。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部分前言.1一、课程性质.2二、课程基本理念.3三、课程设计思路.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11二、运动技能.11三、身体健康.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20二、运动技能.20三、身体健康.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30二、运动技能.30三、身体健康.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42二、运动技能.43三、身体健康.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52一、教学建议.52二、评价建议.55三、教材编写建议.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63附录.67附录1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67附录2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69附录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

体育课程旨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精神,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5.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理论、体育法规、体育道德等。

2. 体育技能: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

3. 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旅游等。

4. 体育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比赛法、情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行为、体育参与等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评价: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课程评价: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价,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六、课程发展1. 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课程内容。

2. 课程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提高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课程推广:加强体育课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七、课程资源1. 教学设施:提供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满足体育课程的教学需求。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快乐、自信和成功。

2. 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 身体健康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改善学生常见的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锻炼意志、培养品质。

三、课程内容1. 体育与健康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

2. 体育运动技能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 健康教育包括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性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器材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五、课程保障1. 政策保障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确保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质量。

2.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加强课程实施的监督和指导。

(完整)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完整)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完整)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1. 引言这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旨在指导全国范围内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实施,提供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指导原则,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本标准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专家的建议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中国小学。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原则小学体育课程的实施应符合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理论。

- 全面性原则:注重学生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

- 渐进性原则:按照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发展水平分阶段有序开展。

- 兴趣性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来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内容小学体育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基本体育知识学生应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包括规则、技能要领、安全知识等,以便能够正确地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

3.2 基本体育技能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基本体育技能,包括跑、跳、投、射等运动技能,以及游泳、篮球、足球等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3.3 体育游戏与竞赛学生应参与各种体育游戏和竞赛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的观念。

3.4 体育健身与养生学生应了解体育健身的重要性,研究合理的运动方法和养生知识,培养良好的体育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 评价标准为了评估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体能测试、技能表演和竞赛成绩等。

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5. 实施策略小学体育课程的实施应遵循以下策略:-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个性化的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能够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挑战。

- 社会化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梳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梳理

满青春活力。·善于 沟通与合作,适应多 种环境。
流,适应自然环境的
中。遭受挫折和失败
变化。·
时保持情绪稳定。交
往与合作能力提升,
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增强。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概述
课程 总目标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积极参与体育活 动,养成良好的 体育品德
•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 出不怕困难、努力 坚持学练的意志品 质。按照要求参与 体育游戏。在体育 活动中尊重教师、 爱护同学,能扮演不 同的运动角色。
健康行为与生活 方式、生长发育 与青春期保健、 心理健康疾病预 防与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对安 全应急与避险。
球类运动、田径 类运动、体操类 运动、水上或冰 雪类运动、中华 传统体育类运动、 新型体育类运动。
设置有助于事件体 育与道德、智育、 美育、劳动教育和 国防教育相结合的 多学科交叉融合学 习主题、如钢铁战 士、劳动最光荣、 身心共成长、破解 运动的密码人与自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
➢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引导 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目 录
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0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03 小学体育与健康 “四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04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概述 05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设置“六要素” 06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实施建议
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 程的性质

2024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技能。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4.培养学生赛事礼仪意识,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5.培养学生对运动方式和运动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体育运动技能(1)体操:学习基本的体操动作,发展灵活性和协调性。

(2)游泳:掌握基本游泳动作,增强水性安全意识。

(3)球类运动:学习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基本技能。

2.身体素质训练(1)柔韧性:学习简单的伸展和柔韧性训练动作,提高身体柔韧性。

(2)力量:通过简单的力量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水平。

(3)速度:学习基本的起步、加速和减速技巧。

(4)耐力:通过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3.团队合作与领导才能(1)团队合作:通过集体活动和团队赛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领导才能:通过班级活动和竞选班干部,培养学生领导和组织能力。

4.健康教育(1)基本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2)心理健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

(3)安全知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生活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5.赛事礼仪和道德品质教育(1)赛事礼仪: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意识。

(2)道德品质: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1.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通过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和比赛,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技能水平。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实践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学生主体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决策、组织和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4.教育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其他教育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1.科学客观评价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采用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2.综合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协作能力、领导才能、赛事礼仪和道德品质。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内容标准【水平目标】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水平二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水平三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二) 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一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水平二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知道如何设置锻炼的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

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描述出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的体能变化;应用简单的测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如台阶试验、5分钟跑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等。

水平三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如何为自己制订运动处方;知道如何为他人制订运动处方;为他人(如家人和同伴等)制订运动处方。

(三)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在高中阶段,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1年10月25日颁布的一项教育用标准,旨在规范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受到全面良好的体育和健康教育。

根据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应熟练掌握体育项目和相关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运动价值观,与课堂教育一起为终身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规定,体育课程共包括九大方面:体育项目与技能教育,综合体育教育,体育心理教育,体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运动休闲教育,运动中锻炼身心非常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标准详细确定了九大方面的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拥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运动休闲教育中加入新元素,以满足当今生活节奏加快、重视健康,注重发展体育与健康文化的需求,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塑造健康身心与良好的运动表现。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全面协调的体育和健康教育服务,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形成良好的运动价值观,打下基石,为学生走向健康的未来奠定基础。

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共42页

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共42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康健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康健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康健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康健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亏,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康健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康健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美满都至关严重,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康健的严重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康健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兴旺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康健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康健(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英勇顽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康健、调和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康健水平发挥严重作用。

一、课程性质(1-
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1.1.1)
体育与康健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康健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严重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严重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康健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1.1.2)
体育与康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康健水平,促进学生全面调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严重的作用。

1.增进身体康健(1-12“GYM“1.1.2.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康健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康健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康健;养成康健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康健水平(1-12“GYM“1.1.2.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调和、同等、友好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喜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胜利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天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1-12“GYM“1.1.2.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康健与群体康健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崇和关心他人,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康健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康健知识和技能(1-12“GYM“1.1.2.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康健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例外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1-12“GYM“1.2)(一)坚持“康健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康健成长(1-12“GYM“1.2.1)
体育与康健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康健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康健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