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

合集下载

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

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有感我们人类道德的根据何在?我们凭什么为自己规定各种各样的道德金规则和义务?我们说一行为是善的究竟意指着什么?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这部著作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行为,而是对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去行为之合理性阐明。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哲学,并且大一学年论文就是关于康德哲学的,虽然他的思想艰深,著作晦涩难懂,但他所讨论的问题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能认识这个世界吗?我应当怎样去行为?我可以期望什么?因之他的思想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也不例外。

但个人毕竟知识有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能是浅谈自己的薄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到道德现象,但这只是普通道德的层面,我们凭良心就可以判断出哪些行为是善的,包括目的上善的和手段上善的。

但是我们会把这些善与本能的爱好混杂起来,于是我们做出了不是善的行为。

一个目的上善的行为和手段上善的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良心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善的行为呢?这就要求我们向道德的形而上学过渡。

在经验的层面上,我们无法真正地区别出道德上善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总与经验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待过渡到形而上学的世界里,我们就能明确什么行为是真正意义上善的了。

在那个“目的王国”里,理性为自己颁布准则,并且以自己为目的,不带有任何经验世界的动机,我们去行为纯粹是由于这个行为本身是无目的的善的,比如,我们去帮助别人并不是要得到别人的报酬或者其它功利性的动机,我们是由于同情本身去同情别人,人既是经验世界的一员也是“目的王国”的一员,真正善的行为就是遵循理性为自己颁布的“绝对命令”去行为的行为。

但是我们毕竟是在一个脱离开经验的世界里去谈的,我们人是不可能离开经验世界的,那么在经验世界中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按照我们实践理性为自己颁布的“绝对命令”行为呢?康德的回答是: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上学原理》第⼀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在世界之中,⼀般地,甚⾄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个⽆条件善的东西。

理解、明智、判断⼒等,或者说那些精神上的才能勇敢、果断、忍耐等,或者说那些性格上的素质,毫⽆疑问,从很多⽅⾯看是善的并且令⼈称羡。

然⽽,它们也可能是极⼤的恶,⾮常有害,如若那使⽤这些⾃然禀赋,其固有属性称为品质(Charakter)的意志不是善良的话。

这个道理对幸运所致的东西同样适⽤。

财富、权⼒、名誉甚⾄健康和全部⽣活美好、境遇如意,也就是那名为幸福的东西,就使⼈⾃满,并由此经常使⼈傲慢,如若没有⼀个善良意志去正确指导它们对⼼灵的影响,使⾏动原则和普遍⽬的相符合的话。

⼤家都知道,⼀个有理性⽽⽆偏见的观察者,看到⼀个纯粹善良意志丝毫没有的⼈却总是⽓运亨通,并不会感到快慰。

这样看来,善良意志甚⾄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些特性是善良意志所需要的,并有助于它发挥作⽤,然⽽并不因此⽽具有内在的、⽆条件的价值,⽽必须以⼀个善良意志为前提,它限制⼈们对这些特性往往不合理的称颂,更不容许把它们看作完全是善的。

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不仅从各⽅⾯看是善的,甚⾄似乎构成了⼈的内在价值的⼀部分;它们虽然被古⼈⽆保留地称颂,然⽽远不能被说成是⽆条件地善的。

因为,假如不以善良意志为出发点,这些特性就可能变成最⼤的恶。

⼀个恶棍的沉着会使他更加危险,并且在⼈们眼⾥,⽐起没有这⼀特性更为可憎。

善良意志,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标⽽善,⽽仅是由于意愿⽽善,它是⾃在的善。

并且,就它⾃⾝来看,它⾃为地就是⽆⽐⾼贵。

任何为了满⾜⼀种爱好⽽产⽣的东西,甚⾄所有爱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

如果由于⽣不逢时,或者由于⽆情⾃然的苛待,这样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实现其意图的能⼒。

如果他竭尽⾃⼰最⼤的⼒量,仍然还是⼀⽆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当然不是个单纯的愿望,⽽是⽤尽了⼀切⼒所能及的办法),它仍然如⼀颗宝⽯⼀样,⾃⾝就发射着耀⽬的光芒,⾃⾝之内就具有价值。

康德道德观与儒家道德观之比较

康德道德观与儒家道德观之比较

康德道德观与儒家道德观之比较作者:曲阳阳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年第01期作者简介:曲阳阳,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艺术美学方向2010届研究生。

摘要:西方哲学擅长概念性的逻辑分析,而中国哲学擅长形而上的心性的体验,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中西方道德理论的不同。

康德指出人是世界的最高目的即“人是目的”,并通过判断力实现了从自然向人的过渡,从而指出人对先验的“道德律”的敬畏。

儒家道德观作为中国正统的道德观,则从“仁”“礼”等角度出发探讨人之道和社会之道,力求实现天人合一,使儒家道德观更具实践的意义,而非停留在思辨的领域寻求“上帝”这种觅之不得的假想性的至善,但道德律所强调的自由意志,也对中国儒家道德观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陈规具有启迪和反思作用。

关键词:意志自由;道德自觉;道德律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2康德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这句名言是康德一生哲学探索的总结,“繁星密布的苍穹”即指自然界,在哲学上就是指物质世界,而康德所强调的另一样东西就是“道德律”。

康德的三大批判最终将世界的最高目的指向人或人的价值,人的价值首先是个人的价值,个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因此自由即是康德道德哲学大厦的“拱心石”。

抽象的先验的道德律给人提出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自由而得以可能的、这个世界中最高的善”。

①康德道德观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元论,相较于儒家道德观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虽然荀子提出过人性恶的理论,但儒家道德观的主流依然是“性善论”,儒家思想几乎不谈意志自由,儒家道德观强调人的道德心性,注重“仁”“礼”,注重人的道德自觉,从“为善”的角度教导人远离恶而转向遵守道德规范,实现“天人合一”境界,儒家道德观既推崇道德善的超功利的“圣人”境界,又努力使之崇尚的道德观具有主体下的实践意义,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成王治世之道。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导言康德的道德哲学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他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一书中提出了道德律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本文将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为蓝本,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一、康德的道德律的基本原则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价值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行为本身是否符合道德律。

他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道德准则,即“不能拿他人当作手段,而应把每个人都当作目的本身”。

“不要自己做不能成为普遍法则的事”是他思考道德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理性的自律,是与自由意志相一致的。

二、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的内涵康德的道德律具有一种趋势必然性。

首先,在个体层面上,道德律确保了个体的自律和自由意志。

个体通过遵循道德律,树立了自己作为道德主体的尊严。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道德律确保了合理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遵守道德律的人会更加关注他人的尊严,并尽力不使他人成为自己的手段。

因此,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三、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的现实意义康德的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确定的道德标准供个体参考,同时也为社会的法律和规章制定提供了指导。

遵循道德律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的和谐。

其次,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促使个体在道德上逐步成长和完善。

通过不断练习道德律,个体能够培养出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最后,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也对国家和全球层面的道德议题具有影响力。

遵循道德律的国家倾向于维护公正和平等,为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康德的道德律不仅仅是一套既定的道德准则,更是人类道德思考的创新与突破。

通过探讨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应用此理论。

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提醒我们个体的自律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促使我们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努力奋斗。

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r——基于孔、 孟、 荀的儒家哲学思想

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r——基于孔、 孟、 荀的儒家哲学思想

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r——基于孔、孟、荀的儒
家哲学思想
吴越强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18(000)015
【摘要】虽然"道德形而上学"一词是近代中国哲学工作者们借用了康德对于"形而上学"的区分,但"道德形而上学"却是先秦儒家的一个基本问题。

要想明确这个问题,则又要从孔子出发,再结合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来讨论。

本文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四书和《荀子》。

对于所选用的文本,接下来先做一个简要分析。

《论语》:关于《论语》的争议较少。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吴越强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先秦儒家论辩思想的嬗变——以孔、孟、荀为中心 [J], 胡可涛
2.弘扬中华“智德”文化——以先秦孔、孟、荀儒家为据的讨论 [J], 潘小慧
3.论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成——基于孔、孟、荀的儒家哲学思想 [J], 吴越强;
4.先秦儒家道德三重属性的递进及孟荀的统一——基于道德心理学视角的研究 [J], 刘九勇
5.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治理研究初探
——以孔、孟、荀为例 [J], 李昊灿;郝苗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呀!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东西哦。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选择,小到吃什么饭,大到怎么对待别人。

这中间就有道德的影子呀!康德说,道德不是随随便便的,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就好比我们走路,得有个方向吧,不能瞎走一气。

道德就是我们行为的指南针呢!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比如说,诚实就是个很重要的道德准则。

你总不能到处撒谎吧?那多不靠谱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能稳吗?我们和别人相处,要是没了诚实,那关系不就跟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啦。

再想想,善良也是吧?看到别人有困难,咱能帮就帮一把呀,这多好。

这就像是给别人的心里照进一束光,能温暖人家的心呢。

那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到底厉害在哪呢?它不是光说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到本质。

它告诉我们,道德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本身就应该去做的。

这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他能给你带来什么,而是单纯地喜欢呀。

咱平时做事,是不是有时候会犹豫,这个对不对呀?这时候康德的理论就能帮咱啦!它就像个智慧的老师,在旁边给咱指点迷津。

你说,要是大家都按照这个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来做事,这世界得变得多美好呀!没有欺骗,没有伤害,到处都充满了爱和温暖。

这难道不好吗?反正我觉得挺好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呀,做个有道德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就像一颗火种,慢慢点燃更多的火焰。

大家可别小瞧了自己的力量哦!一个人的改变也许微不足道,但很多人的改变加起来,那可就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啦!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好吧!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努力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而加油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关键词 i康德 ;政 治哲学 ;道德形 而上 学 ;任性的 自由;法权 ;国家的理念 ;正义原 则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448(2018)01—0001—13
在道德 哲 学 中 ,康 德力 图免 除让 对偏 好 、幸福 的 考虑作为规定意志的根据 ;在政治哲学中,康德则力 图免除政治 中的明智进入对政治 的纯粹原则的构建 之 中。他致 力 于在 “作 为本 体 的人 ”的纯粹 理 性 、人 格 之 中来 获得纯 粹 的政 治 原 则 ,同时 又 以此 为基 础 而 把政 治原 则 运用 到人 类学 之 中 。他 以纯粹 的政 治 原 则 为指导 ,来 把人 们 外 在 任 性 自由约 束 在依 据 一 种 普遍 法则 而 能够并 存 的范 围 中 ,所 以 ,康 德认 为建 构 纯粹 的政 治原 理应 从 实践理 性 的普遍 法 则 的先 天 形式出发 ,具有形而上学属性。康德认为 ,对人们必 定会相互 冲突的外在行动 自由进行 约束 ,针对 的也 就是任性的形式 ,这就需要一套形 而上学层 次上 的 普遍 的理性法则 、法权 、合法的强制 、权力的合理构 成 和外 在正 义原 则 及 其 运行 ,这 种 状 态 就是 公 民 的 法 治状态 。进入 公 民的 法 治状 态 ,是 我们 的政 治 义 务。法权论也就是实践理性对人们 的外在行为的命 令(并不针对人们的 内在的主观准则 ),所 以,它也 是道 德形 而 上学 的 一 部 分 ,与关 注 把道 德 法 则 作 为 直接 决定 意 志 的根据 的德 性论 一起 构成 道 德形 而上 学 的整体 。这种 法权 论 构 建 ,在康 德 实践 哲 学 的 总 体框架中,目的还在于为人类总体 的道德化提供一
(1987一),女 ,江西余干人 ,讲师 ,从 事行政伦理学研究。

《道德形而上学》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康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太遥远?《道德形而上学》太深奥?一篇文章教你读懂《道德形而上学》,让你走进康德,话不多说,上干货!!!!1、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者想要解决的是经验主义论证混淆所带来的知识何德行的模糊,因此作者提出了纯粹形而上学的道德。

从而划分出纯粹的理念世界来讨论道德哲学。

在作者看来“人们是否认为有必要制定出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一切属于人学的东西的道德哲学。

”是其论述的前提;在作者的观念中道德规律是完全没有经验的部分是纯粹的,是剔除经验过后纯粹的道德的论证,是就理论而论理论。

在作者的观念中规律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是最高的准则。

因此与规律相伴而生的约束性根据要完全地在纯粹理性地概念中去找。

因为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或者是准则的规则世界。

而面对一切的先验性,我们就要受到我们意志自律性的影响。

要使一件事情是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

即道德的内在先天自发性自律性,道德的纯洁性。

道德形而上学研究的,应该是可能纯粹的意志的观念和原则。

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最高的善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理性实践最高的善。

2、主张是什么?1.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高扬人自身的力量高扬理性的作用。

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寻求自己心中内在的善即出于责任去行善。

人是出于自己想做某件事情而去做事而不是出于外界的强制要求,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主动性的发挥。

因而人生来是将自己看作目的的,是有权利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对于个人来说所服从的并不是外界的规约,而是内心善的呼唤。

正是出于对善的主动向往即先验的责任和对美好的追求因而人们才去行善。

2.道德三命题一、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二、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

三、作为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我将这样表述: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而“尊重”则是一种通过理性概念自己产生出来的情感。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道德是什么呢?在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体系中,道德就应当是一种教条,凡孔圣人所言即为修身之道就是一例。

西方也大致相同,圣经中耶稣怎么说的,就怎样做,这才是道德。

在这本书中,康德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道德不是命题,道德应当是原理,并且符合逻辑。

整本书,康德正是在阐述为何道德是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具体应当如何。

据说,早年康德的理想是做一个研究自然哲学的大学教授,他想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但当他读了卢梭的书之后,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强烈影响:一一“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

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

卢梭纠正了我。

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他觉得,如果他的工作不能找到寻常人安身立命的根基,那就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他将他的学问设定于社会生活,十分重视在寻常人之中发现道德原理。

他不愿成为高高在上的道德学家,像孔子一那样提出教条,认为不遵守教导的都是禽兽。

相反,他立足于普通人,甚至那些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深入他们的内心, 去探索道德在他们心中的根基。

不难发现,书中正按着这思路,德,因为人都人都应当有道有理性。

理性本身是道德的根基。

所以如果道德只是教条,那么所谓遵从道德其实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理性无关。

且一旦教条出错,人就只能学坏了。

真正的道德,需要激发起人内心固有的理性法则,并进行引导。

所以康德主张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非常随和,从不将思想强加在他人身上。

苏格拉底总是不断提问,把人们从问题的表层一步步引入深处,让人开动思维,将自己内在的理性催生出来。

所以这也被称为智慧的助产术。

因此,康德提出我们必须从日常道德出发,将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的道德法则单纯的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行指导。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康德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伦理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是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他伦理学思想的重要阐述。

本文将对这部著作进行解读和探讨,试图阐明康德的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首先,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道德如何成为一个必然的规律,而不仅仅是个别人的主观决断。

他认为,道德的根源不在于宗教、习俗或社会规范,而是在于人们固有的理性。

康德主张道德律是通过纯粹理性的抽象思维得出的普遍规范,而不是凭借外部的权威。

这使道德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其次,康德提出了他的“行动准则”:即“人人都应当按照一种原则而行动,这种原则可以成为普遍法则。

”这意味着个人的道德行为不应只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欲望或情感,而是应该符合普适性的规律。

康德坚信人类理性的自主性,认为自由意志需要通过理性来约束和决定。

只有通过遵循普遍的道德法则,个人的行为才能具备真正的道德性。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符合道德规律与追求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道德行为并不以个人的幸福为目标,而是基于普遍法则的义务感。

个人的道德行为要遵循普遍法则,而不是出于个人对幸福的追求。

康德用“人人都必须这样行动,而且这样行动才是对的”这个准则来判断道德行为的正确与否。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此外,康德也对德性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人类德性的本质在于自律,即通过自觉、自我约束和自主性的行动来遵从道德律。

与此同时,他也批判了基于动机的道德行为,即出于自我利益或动机而追求道德的人,并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道德律的原则而不带有任何动机。

康德认为,只有通过自律并行使纯粹理性的抽象思维,人们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

综上所述,《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展现了康德哲学中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康德通过强调道德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适性,接受道德律作为普遍法则的判断标准。

第9讲 康德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第9讲 康德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一、善良意志(good will)
• (一)人不同于物。后者只是按照规律而活动,前者的活动则由意志 而发动。康德强调,要使规律见之于行动,必然需要理性,所以,这 种意志绝不是一种非理性力量,而是实践理性。 • (二)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至善,但善有两种:意志的善和结果的 善。只有意志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善。人性中其他好的特征如理解、 明智、判断力以及勇敢、果断和忍耐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是有价 值的,因为它们既可以被用于善,也可以被用于恶。而善良意志则内 在地即是善的,其价值完全是自足的,全然独立于其各种外部关系, 甚至独立于它的结果。 • (三)善良意志不仅合乎义务,而且出于义务。康德严格区分出于道 德与合乎道德。拥有善良意志的人,会仅仅因为义务本身而履行义务, 而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或可能带给他的任何幸福或快乐。 • (四)区分幸福论与德性论。“区别由经验原则构成整个根基的幸福 论与毫无经验成份的道德论,是赋予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第一的和 最重要的任务”。
• (二)哥白尼革命(Kant‘s Copernican Revolution) • 1.在对行星运动现象的解释上,相对于传统的托勒密的地 心说的理论框架,哥白尼建立了新的思维模式,主张地球 在运动,而太阳是不动的,并处于宇宙的中心。人们一般 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称为“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学说的最大意义在于对自然意识的克服。 • 2.在解释知识的本性时,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认识必须符 合对象”的立场,康德提出: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 知性是自然的立法者,于是,实现了哲学中的“哥白尼革 命”。这种革命的实质也是对于自然意识的颠覆。在近代 哲学史上,笛卡尔率先对这种自然意识提出了挑战,强调 了第一人称观点的重要性。康德进一步推进了笛卡尔的工 作。
• (三)康德的不可知论 • 1. 感性:用先验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 整理感觉材料,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2. 知性:用先验范畴(因果性等十二范畴) 整理感性知识,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3. 理性:用先验范畴认识世界整体,形成 各种幻相。物自体(先验自我、上帝、灵 魂等)是不可知的。科学知识只能达到现 象,不能触及物自体。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上学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厦门⼤学哲学系张宽前“我⽣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

曾有过⼀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的⽣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知的群众。

卢梭纠正了我。

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认为⾃⼰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除⾮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切⼈恢复其为⼈的共同权利。

”在康德哲学严肃冷峻的语⾔外⾐下,是⼀个倾⼼于关注⼈的⾃由与尊严的内核。

在《纯粹理性批判》所建⽴的宏⼤理性基础上,对于实践理性即道德哲学的建构是其另⼀艰巨任务,主要以三部著作为主线《道德形⽽上学原理》(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道德形⽽上学》(1797年)。

⼀、《道德形⽽上学原理》在《道德形⽽上学基础》中康德认为:“在道德的事情中,⼈类理性甚⾄凭借最普通的知性也能够很容易就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所以普通的⼈类理性不是出于任何⼀种思辨的需要(这种需要,只要那理性还满⾜于只是健全知性,就永远也⽤不着它),⽽是本⾝由实践的理由所推动,从⾃⼰的范围⾛出来,迈出了进⼊到实践哲学的领域的步伐”。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法论”中,他则请读者注意“由商⼈和家庭妇⼥所组成的那些混杂的社交聚会中的交谈”,特别是说别⼈闲话(嚼⾆头)的场合。

他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说,这正表明了“理性的这种很乐意在被提出的实践问题中⾃⼰作出最精细的鉴定的倾向”,并认为可以把这种倾向运⽤于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中,因为它诉之于理性⽽不是情感,所以反⽽⽐任何⾼尚的榜样或热忱的激励更能养成纯粹的道德素质。

因此康德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单纯地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件⾏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指导。

正是出于这⼀⽬的,康德在《道德形⽽上学基础》中将全部正⽂的内容分为三章:a“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向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b“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到道德形⽽上学过渡”;c“从道德形⽽上学到实践理性批判过渡”。

儒家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的比较

儒家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的比较

儒家和康德的道德形上學的比較ﻭ要比較康、儒思想,先要對康德有基本了解。

有一次我請教鄭捷順老師,他認為康德與王陽明很相似,乃唯心主義的哲學,但其最大分別的是康德的自由意志是假設,而良知於王陽明中乃一「呈現」。

ﻭ這正是牟宗三意,《實踐理性批判》是以把道德作一形上學之解釋,康德以自由意志(Freedom of will)作為道德律令之根據,真正之道德律,不是由經驗來的,故知識與道德沒必然之關係,定然律令是無條件,必然的、絕對的、無限的、自由意志是超越的,無限的。

意志的自由是其中一預設,康德之哲學共有三假設,其二為上帝及靈魂不滅。

(感性)之配合,而日是有限的明,天之明莫大於有限,即天之明亦是有限。

但「莫究其極」卻表示無限之意,「天之不禦」是天道的創生無盡,故天是形上學的天,道德和存在之根據,以「心的知」來覺智此超越的實體.張載稱之為「德性之知」有如康德的智的直覺,而眼耳是「見聞之知」,感性的,被動的。

「德性之知」乃開道德性的,沒有時空,沒有邏輯,沒有條件,所以講道德不能以邏輯來說,因為道德本身是超越邏輯的範圍,此之謂「理性」,康德都懂,現代人總是不懂,這是愧對先賢。

ﻭ故此天德也是等如道德,良心所發皆是天理,人之可貴處就是有一良心之本體,可以「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可以說中國的哲學比較重「主體性」,由生命主體的踐仁而與天道超越地契合.故儒教則可說「道可弘人」也可說「人能弘道」,耶教文化則不然。

ﻭ康德的實踐理性是西方道德哲學的分水嶺,百多年來沒有哲學家輕視康德,牟先生是康德之權威,他能說出康德比對儒家下之不足,可顯儒教文化對於世界之真正實力。

ﻭ最「愚」的人就是輕視儒的中國人!ﻭ:应届毕业生网ﻭﻭﻭ。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

Vol.10No.12013年1月第1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一、中西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先秦儒家并不关心这种意义上的形上学,但这并不代表先秦儒家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

西方哲学始于古希腊,早期哲学关注的焦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始基),希望从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出发,寻找万物生长变化的始源、起点。

泰勒斯认为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他们的看法虽然不同,但是都认为万物有一个本原,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这个本原。

这种情况到了巴门尼德有了一个转向,他认为,真正的实在就是“存在”,只有存在者才是存在的,非存在则不存在。

巴门尼德的思想标志着本体论的诞生,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坚持了巴门尼德的思路,并明确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可以说,他的“第一哲学”就是以宇宙最终实体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公元前1世纪,安德罗尼柯在整理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讨论“第一哲学”的一组论文放在讨论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称为ta meta ta physica ,这个希腊文的原意即为“物理学之后”。

从此,“物理学之后”就成了“第一哲学”的代名词。

后来,我们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借用《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意,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虽然我们用了中国人自己的语言翻译了西方的这个概念,但很难讲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就真的有了“物理学之后”的“第一哲学”。

孔孟生于乱世,诸侯混战,礼崩乐坏,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奔波劳顿、到处游说,希望找到理想中的开明君主,挽狂澜于即倒,拯黎民于乱世,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人类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万物的本原。

就人的问题本身而言,孔子感兴趣的只是那些活着的人,现实的人,而不是灵魂或者神灵。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读书笔记康德是18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在哲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道德形而上学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阅读和思考,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观点。

一、康德的道德理论基础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道德律和道德义务上。

他的道德观点有两个基本要素:普遍性和目的性。

普遍性是指道德行为不应受到个人或特定情境的影响,而是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

目的性是指道德行为的目的应该是某种道德法则的遵守,而不是个人或利益的追求。

二、康德的道德法则康德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的命令”:即人们应该根据一种无条件的道德法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这种无条件的道德法则被称为“康德的分类法则”,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原则:行动的普遍化原则和人的目的性原则。

行动的普遍化原则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中心原理之一,它要求我们根据我们的行为是否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准则来判断正误。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应该符合普世的道德准则,而不是个人的偏见或私利。

人的目的性原则是指人们的行为应该以实现某种目的为中心,而不是追求自身的欲望或个人的利益。

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性应该是以道德律为准绳,而不是以任意的欲望为导向。

三、康德的意志和自由康德认为人的意志是其行为的根源,而意志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律。

他将自由意志与道德行为联系了起来,认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人们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行为。

对于康德而言,自由意志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所具备的特质。

意志的自由使我们能够选择遵守道德律,并在行为中实现普遍性和目的性的原则。

四、康德的道德价值康德将道德行为的价值归结为其普遍性和目的性。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一种以普世的道德原则为准绳的行为,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或私利。

康德还认为,道德行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

人们应该根据道德律来评价其行为的好坏,而不是局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

这种道德评价是客观的,不受个人喜好或情感的影响。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主要内容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主要内容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主要内容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础,主要阐述了一些基本的观念和规则。

康德从“形式”和“质料”两方面来观察人类理性事业,将人类理性知识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个学科。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探讨了道德的本质和基础,提出了道德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基本原则。

他强调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为道德法则源于理性自身,而非经验或情感。

同时,康德也提出了“绝对命令”的概念,即一种无条件的、普遍的道德法则,它要求人们以自身为普遍规律行事。

此外,《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还对自由、权利、义务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为后来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解决近代哲学认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对后来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谈其道德教育意义

由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谈其道德教育意义

3022013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教育管理由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谈其道德教育意义张 堃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

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在教育学方面至今仍给我们以富有意义的启发。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观念》一文中强调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匾乏而不健全的。

”这表明,在现代世界如果只看重知识的力量,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或成功,但长期看却会留下隐患。

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的填鸭式知识的教导而忽略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道德教育,是我们现有教育中的缺失。

这种道德教育的缺失现象更多的引发了我们关于当代道德哲学及其教育意义的思考。

一、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是:人只服从自己立法的道德,人是自己的,不是上帝的工具。

人是目的,人是自身的主宰。

它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

道德就是关乎人自身行为准则的,因此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

这样的“普遍的立法形式”,使人们“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

”履行这条人人都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一条绝对命令。

它不能带来任何利益,有的只是道德的责任和道德的义务。

义务成了道德最牢固的支柱,成了绝对命令的唯一源泉。

只有义务而不是其它动机才能使行为具有道德的性质。

一个为了“道德义务”而行事的意志就是善的意志。

康德讲:“德性之所以有那样大的价值,知识因为它只招来那么大的牺牲,于是因为它带来任何利益,全部仰慕之心,甚至效法这种人品的企图,都完全依据在道德原理的纯粹性上。

202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报告

202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报告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是康德作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间的一部小册子,全书分为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三章,分别为:“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从正文三章的标题可以看出康德论述的内在逻辑。

前言部分短小精悍,直击主题,康德在前言开篇即对“理性知识”进行了明确分类,并对“道德形而上学”等概念进行了内涵分析;第一章首先对“善良意志”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引出“幸福”概念,并推导出“责任”话题,认为“这一(责任)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并通过“三个命题”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对于某些关键性词句进行了反复论述,所以本文也将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论述本书中前言和第一章中的几个问题。

一、“纯粹”(一)“纯粹哲学”与“经验哲学”康德把哲学分为“全部以经验为依据的”经验哲学和“以先天原则来制定自己学说的”纯粹哲学(当然这只是就“经验”与“先天”这个范畴来进行的狭义分类,也并不限于此两种分类),而单纯形式的纯粹哲学称为逻辑学,不仅具有形式还具有内在知性的称为形而上学,而按照同种分类,形而上学可分为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在前言中关于“纯粹”与“经验”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后面的学说做了前提上的界定。

(二)“纯粹”理性与道德康德在论述完关于哲学分类后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工作还没有进行划分、每个人还都是个百事通,那么这些行业就处于落后状态。

”“每一件都需要一种不同的才能,而把这些才能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只会使他一事无成。

”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这种观点同样适用,“百事通”并不等于百事都能做好,全部能力只集中在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而不是分摊在所有人身上恰恰是一种行业落后的体现。

基于此,康德在探讨道德哲学时始终强调一个前提——道德哲学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一切属于人学的”。

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所谓“哲学的功能”是就哲学自身的性能而言,而“哲学的作用”则是就哲学的用途而言。

其实,“哲学的功能"就是“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也是就“哲学的功能”来说的,二者是同一个西,只不过看的视角和说法不同而已(在中,“功能"和“作用”都是function)。

显然,哲学的功能与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条一条地枚举出来,很可能是难以穷尽的,也是一篇有限的文字无法叙述的。

本文作为探索哲学的功能与作用问题的系列文章之一,克就哲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之一形态与哲学功能作一论述,以期有“引玉”之效.一、“何以可能”的问题XX无疑,哲学具有功能,在古今中外的哲学中都可见出哲学的功能。

F.培根在其《伟大的复兴》、尤其是其中的《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著作中,痛斥自经验哲学当权以后,哲学就像献身上帝的修女一样不能生育,业已失去了的功能。

他高度评价和赞美古希腊哲学极富的伟大品格,力倡在哲学、与之间联姻。

实际上,不独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具有的品格和的功能,的古典哲学则尤其注重和讲求性。

的新儒家哲学、主义哲学和西方的实用主义、科学哲学都强调了哲学的功能.至于F.培根倡导哲学要有的品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哲学的功能,使哲学成为的哲学,虽然不乏开风气之功,然而他却未能厘清的基本涵义极其根据所在。

其实,又何止于F.培根呢!自康德以后,几乎很少人能思考或去思考哲学的理性,所以能够清楚明了的真谛及其可能的根据和前提的人,真是寥若晨星。

至于今,虽然有人在极力倡导哲学,以大谈“”为乐事,然而却不免对“”拥隔久了。

在此,不妨指出几点为示。

首先,有的哲学未能严格地将“”与“活动"、“劳动”概念区别开来,甚至把它们混为一谈,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其次,仅仅是把“”看成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感性活动”. 尽管把“改造世界"的方式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两种形式,但是所谓的“改造主观世界",也被称为“世界观的改造",实际上只是上“灌输知识”的代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0No.12013年1月第1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一、中西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先秦儒家并不关心这种意义上的形上学,但这并不代表先秦儒家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

西方哲学始于古希腊,早期哲学关注的焦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始基),希望从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出发,寻找万物生长变化的始源、起点。

泰勒斯认为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他们的看法虽然不同,但是都认为万物有一个本原,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这个本原。

这种情况到了巴门尼德有了一个转向,他认为,真正的实在就是“存在”,只有存在者才是存在的,非存在则不存在。

巴门尼德的思想标志着本体论的诞生,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坚持了巴门尼德的思路,并明确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可以说,他的“第一哲学”就是以宇宙最终实体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公元前1世纪,安德罗尼柯在整理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讨论“第一哲学”的一组论文放在讨论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称为ta meta ta physica ,这个希腊文的原意即为“物理学之后”。

从此,“物理学之后”就成了“第一哲学”的代名词。

后来,我们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借用《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意,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虽然我们用了中国人自己的语言翻译了西方的这个概念,但很难讲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就真的有了“物理学之后”的“第一哲学”。

孔孟生于乱世,诸侯混战,礼崩乐坏,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奔波劳顿、到处游说,希望找到理想中的开明君主,挽狂澜于即倒,拯黎民于乱世,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人类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万物的本原。

就人的问题本身而言,孔子感兴趣的只是那些活着的人,现实的人,而不是灵魂或者神灵。

“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的思想基础,也是儒家的理论基调。

这个基础经过孟子、荀子的继承,宋明儒学的发扬,一直到近现代。

这就决定了儒家思想所关注的主要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本原。

儒家谈事情、看问题一步也不离开人,离开人的外在独立存在,在儒家思想中没有重要地位,更不要说像亚里斯多德那样建立一个“第一哲学”,探求宇宙万物的终极本原了。

“第一哲学”可以说完全在先秦儒家的视野之外。

二、道德形而上学在康德自己构筑的哲学大厦基础上,一切人类知识都是他反思的领域,其中道德哲学就是重要的构成部分。

在康德的形而上学理论的建构中,他认为形而上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其中道德的形而上学是康德关注的重点。

康德认为,在纯粹哲学的范围内,寻求道德形而上学的必要性不仅在于理性自身追求纯粹性的目的,而且也有道德行为实践层面上的必然要求。

这就涉及到了他要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的直接原因。

康德指出:“一个道德的形而上学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的,并非仅仅出于思辨的动因,以便探究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理性中的实践原理之根源,而且还因为倘若我们欠缺这项引导以及用以正确的评价道德的最高规范,道德本身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败坏。

”(4:389-390)凡是在道德上要成为善的,仅仅与道德法则相符是不够的,还必须是为了道德法则的目的而行动。

如若不然,这种符合就只能是偶然而不可靠的,因为非道德的根据虽然有时可能会产生符合法则的行为,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是违背法则的行为。

[1]无独有偶,与康德相比,先秦儒家也有自己对道德形上学追求的需求和努力。

先秦儒家不关心所谓“第一哲学”的问题,但不是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

先秦儒家形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道德寻求终极根源。

人的道德问题是儒家关注的重点,从表面上看,道德只涉及人的善行,但他同时也牵涉到道德的终极根源。

这个问题不解决,道德只能停留在一般的伦理教条的水平,还不能成为哲学。

儒家认为,道德虽是内在的,但又有超越性,上通天道。

所谓上通天道是说人之本心并不孤寂,并不肤浅,有深厚的终极根源,一直能通达上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13.1)孟子认为,尽力发挥自己的善心,就懂得人的本性。

懂得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三、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纯粹的道德何以可能?或者说,道德的意志之为道德的根据是什么呢?康德认为乃是因为意欲的德行而言,不论其是否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王大庆(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道德”观念是康德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中国哲学极为关注的问题。

围绕“道德”观念及其生存状态,中西两种传统哲学显示出形态上的相似和差异:二者同样具有追求“道德”概念形(而)上学意义的需要和努力,然而西方哲学更注重获得某种确定性的知识,中国哲学则直指生命的自觉。

本文试图在中西哲学比较考察的角度,重点对康德视域下的孟子“道德”观念及其生存状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形而上学;道德;天;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具备有用性。

“善的意志之为善,并不因为其所造成的结果或成效,也不是因为它适宜于达到什么颁定(原文此处的“颁定”,我认为应该是“预定”)的目的,而仅仅由于意欲的德行而善。

”(4:394)意志何以保证自己为善,其根据何在,康德归因到对理性能力的考察。

[2]那么先秦儒家呢?如前文所述,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肯定道德有其行上的根据,这个行商的根据就是上天,由此形成的学说即为儒家道德的形而上学。

但是,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

如同世界上其他许多原始文明一样,中国人很早就将天推到至高无上的极至,以天作为万事万物的依据。

这个传统到殷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殷代文明灿烂辉煌,吸收容纳了众多的弱小部族,成了天下共主,商民族也强迫其他部族接受自己的祖宗神。

这样,天作为超部族的统一至上神便应运而生了。

周人赋予了天至高无上的道德的意义。

然而,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将天赋予道德意义也有一个坏处:既然天是有“德”的,为什么人间还有那么多不合理的现象呢?西周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对天的普遍怀疑,甚至形成了“怨天”、“骂天”、“疑天”的强大思潮。

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孔子思想影响极大。

孔子一生注重人为,少言性与天道,从渊源上看,与这种疑天的思潮肯定不无关系。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语),孔子将自己的视线从天上转到人间,并进而创造了仁学,仁学的创立标志着儒学的诞生,也是那个时代人性的诞生和天道的衰落。

历史迈出这一步其意义是巨大的,也是无比艰难的。

从当时的情况看,仁学初创,正需大力弘扬,孔子还无有余力去关注仁学之后的终极根源,虽然在孔子的著述中也不乏有对此问题的思考,但在那个天道普遍遭到质疑的时代,他还是无法逆天而行将天尊溯为道德形上学的根据,不能将道德的终极根源明确规定为上天。

在这种对天发生严重怀疑的条件下,孔子讲自己的思想重点完全放在恢复周礼、推行仁学上,对天的问题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尚未有建构道德形而上学的理论自觉。

儒家自觉建构道德形而上学是自孟子开始的。

正如康德追问“善的意志之为善的根据是什么?”一样,自孔子创立仁的学说之后,便留下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仁,仁的根据何在。

孔子的后人要将孔子的思想推向前进,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天真固然美好,但却容易遭受诱惑,甚至于行动的智慧也需要科学的引导。

会有需要和偏好以幸福的名义对理性加以限制。

因而会产生一种自然的辩证,以一种癖好,以诡辩去反对义务法则的有效性和严格性,从而在根本上败坏法则,使之失去尊严。

所以,理性需要前进和提升,不能停留在普通理性的常识层面,甚至于实践理性也要到形而上学的教室里接受追问,才能为道德哲学寻求真正的奠基。

”[3]在先秦儒家那里,要想把仁真正落实,必须要在人性上找根据,而要在人性上找根据,就不能不谈到天。

也就是说,孔子之后建构道德形而上学,解决人为什么有仁,为什么有德的问题,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理论需求。

孟子沿着这个方向走,自觉承担起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繁重的历史使命。

依据当时的思维水平,对道德的行上说明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好在古时候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有什么搞不明白的东西就往上推,西方推给神,中国推给天。

中国古代天论思想传统便成了孟子解决道德形上根据的强大武器。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13.1)尽力发挥自己的善心,就懂得人的本性。

懂得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保存人的善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事奉天命的方法。

孟子讲性善,他提出,人之所以有仁,是因为人有善性;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因为人有良心,人之所以有良心,是上天的赋予。

总之,性善的终极原因,道德的形上根据全在于天。

《离娄上》第十二章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7.12)所以,真诚是天然的道理;追求真诚是做人的正道。

非常真诚还不能感动别人,是从来没有的事;不真诚,是从来没有能打动别人的。

诚者,实也。

反身而诚,即反求诸身而其所以为善之心皆有其实。

那么,诚者何来?孟子说:“诚者,天之道“。

这是以天作为性善的终极根源。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孟子》11.15)人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自己的心里,是谁赋予我的心有如此之道德,天也。

孟子将人心和天统一了起来,这也是中国哲学一贯的传统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心之所至,天之所至,天人合一。

也许康德和孟子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根据的追寻的路径和结果终究是难于一致,但二者都有自己的形而上学是肯定的。

由此我也想到了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问题,其实完全是一个没有必要讨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不可能只满足于一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具体的形象,而必然要去探求其形上的东西,每一种文化都要形成它这种文化自身的哲学。

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法是什么,是我们民族文化自身,我们自己为自己立法,哪里有什么不合法的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哲学不能讲形上学,谁讲批谁,其实,是这些学者不了解,讲形上学恰是儒家哲学的一大特色,在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说不讲形上学就无法讲儒学。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以西方哲学的标准以及发展趋势来审视中国哲学,否则只能说明对于中国哲学的了解还不够。

参考文献:[1][2][3]戴兆国.西方道德哲学著作解读[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4,7,11,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