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课堂PPT)

合集下载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DWI
ADC 男性,49岁,发作 性左侧面部、上肢 麻木无力、言语困 难,每次约3‐4分钟
rAIb=1000 1.54 DWI ADC
rAIADC 0.98 女性,55岁,发作 性右侧肢体无力, 每次约1.5小时
rAIb=1000 1.26
rAIADC 0.98
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TIA患者和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TIA患者 rAIb=1000和rAIADC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Albers GW, Caplan LR, Easton JD et al.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ROPOSAL FOR A NEW DEFINITION. N Engl J Med. 2002;21:1713–1716.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中国的情况
TIA 在中国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据统 计在男性中的发病情况是 54.2/10万人口; 在女性中为 16.8/10万人口。特别容易在老 年人中发病。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 诊断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冯晓源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经典定义为:大脑局灶性或 区域性缺血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 在24h内完全消失
Special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II 1990;21;637-676 Stroke
弥散和灌注加权成像结合对于TIA定义的新挑战
DWI和PWI能进一步发现短暂性神经症状的患者 的脑缺血或灌注异常,MTT图像能发现TIA患者 中32%的在常规MRI或DWI图像上没有发现的病 灶,也优于平扫CT 本研究将TIA患者分为三组,并且每组均经过随 访后将弥散上病灶不能恢复的TIA患者排除出真 正的TIA患者之列,这对于经典的TIA诊断也是一 种挑战,对于TI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价都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

方法25例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和PWI,测量分析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IP)及对侧镜像区扩张变化和血流灌注,计算ADC值。

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WI上显示的脑灌注延长区域与DWI上显示的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区域不匹配,PWI显示的病灶范围大于DWI显示;DWI定量分析显示,与梗死中心区比较,IP、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 <0.01);IP区rADC值高于梗死中心区,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WI显示大面积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明显减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未见明显的灌注减低区。

结论DWI与PWI的联合检查可准确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IP。

标签:脑梗死;缺血性半暗带(IP);DWI;PWI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1],其在发病后6h之内,被定义为脑梗死超急性期。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是及早治疗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目前,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联合技术,以PWI-DWI不匹配区代表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评估超早期脑梗死,成为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2]。

本研究对纳入的2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DWI和PWI检查,通过联合分析量化评定IP,为治疗脑梗死提供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超早期脑梗死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4~78岁,平均54.5岁。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精品课件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精品课件
最新 PPT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 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 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它通常以秒为单位或以 rCBV 与 rCBF 之 比的形式给出,即MTT=rCBV/rCBF。
最新 PPT
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信号-时间曲线转换成相 对的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而获得,故其为局部 组织灌注的相对值,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相对 CBV(relative CBV,rCBV)、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最新 PPT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核心区、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IP)、血流减少区构成。 梗死核心区:不可逆损伤组织。 IP:神经元电生理活动停止,侧支供血仅
能维持细胞膜稳定,长期低灌注终将导致 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IP的血 供。
最新 PPT
动脉分支闭塞或者亚临床小梗死灶。 5、PWI异常,而DWI正常:仅表现灌注异常,为一过性脑缺血,血管再通治疗预后好。 6、PWI和DWI均正常,见于TIA。 7、PWI或DWI异常>100ml,为恶性脑缺血,预后差,若溶栓则100%发生再灌注出血。
T1加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
动脉自旋标记增强磁共振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2023版缺血性卒中临床指南要点及解读PPT课件

2023版缺血性卒中临床指南要点及解读PPT课件

长期随访内容及频率安排
要点一
长期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药物使用、复发风险等方 面。
要点二
随访频率安排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之后每半年 或一年随访一次。
家属教育和心理支持重要性
家属教育
培训家属掌握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 技能,提高家属对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的认 知水平。
rt-PA和UK是目前常用的溶栓药 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院 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有颅内出血、近期大手术、 活动性内出血等禁忌症的患者, 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种类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使用时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可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预测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和预后。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与血脑屏障破坏和出血转化相关,有助于预测出血 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Hcy)
高水平Hcy与卒中复发风险增加相关,可作 为预防复发的监测指标。
诊断标准和流程优化
诊断标准更新
结合神经影像学和生物学标志物检查结果,对急性缺 血性卒中诊断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关注患者心理康复
加强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能力。
加强康复管理和长期随访工作
重视早期康复介入
尽早启动康复治疗,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 者生活自理能力。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
定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复 发风险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缺血性卒中的认知和自我 管理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缺血性卒中诊疗进展PPT课件

缺血性卒中诊疗进展PPT课件
不明显
脑脊液
多正常
压力增高,含血
压力增高,血性
பைடு நூலகம்CT检查
脑内低密度灶
脑内高密度灶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
七、治疗 1、急性期治疗原则 (超早期治疗): (1)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认识到脑 卒中同样是一种急症,为获得最佳疗效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 (2)针对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 进行综合保护治疗; (3)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1、 概述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中脑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14%~40%,脑栓塞占20%~30%,腔隙性梗死占15%~30%,其他为血流动力学(分水岭)梗死及其他原因引起等。
*
缺血性卒中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吸烟、高龄、代谢综合征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病因
动脉到动脉 栓塞
载体动脉 堵塞穿支
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型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
、、、 、、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动脉到动脉 栓塞
载体动脉 堵塞穿支
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
*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与梗死病灶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50%或<50%但有易损斑块证据) 在狭窄或闭塞动脉外无急性梗死灶 有至少一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或有至少1个以上的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大面积脑梗死或多发梗死,符合栓塞病灶特点 有高危或低危心源性栓塞的心脏病变 不存在与急性梗死灶相对应,并能解释病灶分布的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演示教学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演示教学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PWI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 的MR功能成像技术。
1988年Villringer等首先报道了MR血流灌注成像在 脑部的应用。
具有时间分辨率(小于2s即可包括全脑)和空间 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 内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脑血流量(CBF)
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 构的血流量,CBF越小,意味着脑组织的 血流量越低。
达峰时间(TTP)
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TTP)指在 时间信号曲线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 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TP值越大,意 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 晚。
平均通过时间(MTT)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 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 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它通常以秒为单位或以 rCBV 与 rCBF 之 比的形式给出,即MTT=rCBV/rCBF。
与CT灌注不同的是T2WI效应可导致信号强度的减 弱因而无法提供定量数据。
PWI常用序列
T2*加权磁敏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
T1加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
A:DWI示急性左侧额叶半卵圆中心脑梗死,图中红色圆圈为在病灶边缘和对侧 相同位置放置的感兴趣区;B:CBF图;C:CBV图;D:MTT图;E:MRA图; F:PWI曲线图,图中黄色曲线为该层面内平均灌注曲线图,粉色曲线为左侧额叶

(优质医学)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优质医学)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26
T2WI
+C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7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8
放射性脑病与肿瘤复发
• 放射性脑病,发病率:5-20% • 形态学相似,均可明显强化、伴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
二者常同时存在
Sugahara的研究表明,rCBV大于2.6通常提示肿瘤复发 rCBV小于0.6通常提示放射性坏死 当介于0.6—2.6之间时,有必要进一步检查
16
正常头颅灌注曲线
17
富血供肿瘤灌注曲线
rCBV升高,rCBF升高
18
脑肿瘤灌注与强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灌注≠强化
强化
肿瘤血管生成 BBB破坏 对比剂渗入到细胞外间隙 炎性病变、放射性脑病等均可强化
肿瘤灌注
肿瘤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19
肿瘤的鉴别诊断
• 淋巴瘤vs胶质母细胞瘤
20
• 单发脑转移瘤VS高级别胶质 瘤
21
• 单发脑转移瘤VS高级别胶质瘤
黄文才等.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V21N9
22
脑肿瘤分级
• 功能区或脑干等重要部位的星形细胞瘤,活检有较大风险 • 星形细胞瘤恶性度和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星形细胞肿瘤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rCBV小于 1.5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rCBV大于 1.5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1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2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3
DSC-PWI的原理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业务推广部
注入对比剂后进行动态扫描
• 在图像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对动态CT或MR
图像进行分析并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的有关参数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业务推广部
1
灌注(Perfusion)
• 人脑正常的神经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求以 一定的血流灌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 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 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于血流过程,是以流动效 应为基础的,存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毛细 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参考《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
业务推广部
27
DWI与PWI联合应用将可能对TIA进行科学 分类判断预后
• 所研究的41名TIA患者分为三类 • 一组 PWI(+),DWI(-) • 二组 PWI(+),DWI(+),随访(-) • 三组 PWI(+),DWI(+) • 一二组预后良好; • 三组实际是临床表现为TIA的小灶脑梗死
t
Cv(t)=
F∫Ca(τ)R(t–τ)dτ
0
MTT计算
CBV计算 Cv(t)=体素 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
∫流tC入v函(τ)数dτ
CBV MTT=
CBF
业务推广部
12
脑血容量(CBV)
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 指单位时间内一定脑组织的血容量,根据时 间—信号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得出。 CBV=K∫△R2*(t)dt 。正常为40~60ml/ (100g·min)。一般来说,rCBV 仅包括微脉 管(直径小于0.3mm 的微血管)系统,如小动脉、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脑缺血性疾病讲课PPT课件

脑缺血性疾病讲课PPT课件

控制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 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膳食 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 预防脑缺血性疾病。
管理慢性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遵循医生的 建议,按时服药,定期监测,有 助于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体检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缺血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提高预防效果
YOUR LOGO
脑缺血性疾病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02.
脑缺血性疾病 概述
03.
脑缺血性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
04.
脑缺血性疾病 的康复和护理
05.
脑缺血性疾病 的预防保健知 识
06.
脑缺血性疾病 的科研进展和 未来展望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内容
01
脑缺血性疾病概述
高危人群的特别关注和干预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的 特别关注:对脑 缺血性疾病高危 人群进行定期筛 查和监测,及时 发现并干预潜在
风险。
干预措施:制定 个性化的预防保 健计划,包括调 整生活方式、控 制危险因素、规 律运动等,以降 低脑缺血性疾病
的发生风险。
定期检查:建议 高危人群定期进 行脑部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脑缺血
联合治疗:在脑 缺血性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中,药 物治疗和非药物 治疗各有优势, 可联合使用以提 高疗效。
脑缺血性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04
康复训练的方法和原则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微血管密度也在提高
从总体上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越大,
即多形胶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
女,49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女,45岁,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
脑 膜 瘤
脑膜瘤是最常见颅内脑外肿瘤,其生长须依赖 大量新生血管,是人体富含血管的肿瘤之一 rCBV和rCBF显著增加,由于脑膜瘤缺乏血脑屏 障,对比剂漏出血管外间隙快,故MTT显著延长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泉州市第一医院 影像科
第一部分
PWI技术简介
灌注:指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
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维持组织器官的活性和
功能
灌注成像: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 ,观察分子的微观运动,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 ,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 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女,65岁,肺癌继发左额叶转移瘤
脑脓肿
脓肿壁镜下分为三层,中层是肉芽组织,血供丰富,
血脑屏障破坏明显,rCBV稍增高;中央区主要为脓
液,没有血管,rCBV明显减低
脑脓肿在脓肿壁形成或即将形成时,炎症因子被局 限于炎症部位,灶周时是受压变形的增生胶质细胞 与纤维,新生血管少,水肿区的rCBV无明显改变或稍 有减低
冲刷
注射对比剂前先进行PWI扫描2个时相
PWI参数图主要参数
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量脑组织的
血容量(仅包括微脉管系统),rCBV反映其血 液供应程度 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9/ GE /
CBV的计算方法
t
CBV kH

0 Ct (t)dt
t
AIF (t)dt
0
AIF: 动脉输入函数
以消除造影剂的剂 量对结果的影响
Artery
Ca(t)
10 / GE /
CBF计算方法
Ct (t) CBF R(t) AIF(t)
t
CBF 0 AIF( ) R(t 脑膜瘤
32 / GE /
肿瘤血管生成
MR灌注变化
肿瘤活性
肿瘤鉴别诊断
肿瘤良恶性 程度判断
放疗后变放化 疗效果判断
33 / GE /
脑卒中过程
血供减少
PWI
无氧代谢,乳酸累积 钠泵失活
自由基释放
BBB破坏
基于团注对比剂追踪技术,当团注顺磁性对比剂进入毛细 血管床时,组织血管腔内的磁敏感性增加,引起局部磁场 的变化,进而引起邻近氢质子共振频率的改变,后者引起 质子自旋失相,导致T1和T2或T2*的值缩短,反映在磁共 振影像上则是在T1WI上信号强度增加,而在T2或T2*WI上 信号强度降低 对比剂首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外极少,血管 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的影响很小, 故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注的情况,间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 布情况
27 / GE /
T2WI
+C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8 / GE /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9 / GE /
放射性脑病与肿瘤复发
放射性脑病,发病率:5-20% 形态学相似,均可明显强化、伴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 二者常同时存在
Sugahara的研究表明,rCBV大于2.6通常提示肿瘤复发

PWI在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_黄碧娟

PWI在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_黄碧娟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主要参数
• 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指存在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容量,根据时 间-密度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得出。rCBV反映肿瘤的 血液供应程度
• 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脑 血流量值越小,意味着脑血流量越低。 rCBV=rCRF x MTT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PWI原理
• 依照是否注射外源性造影剂分为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 像和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像两种。 2、内源性:指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 踪剂,然后观察它弥散进入组织的效应。根据标记方式的 不同分为连续动脉自旋标记(CASL)和脉冲动脉自旋标记 (PASL)。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第二部分 PWI在颅脑缺血性病变的应用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脑缺血性病变
• 当脑血流量(CBF)降低到(10~20 mL)·100 g1·min - 1或皮层CBF降低到正常的40%、白质CBF降 低到正常的35%时,就引起脑组织的缺血反应
•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区和周围的侧支循环供血的半 暗带区构成,后者神经元电活动停止,侧支供血仅 能维持细胞膜稳定,长期的低灌注终将导致梗死
• 灌注成像: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观察分子 的微观运动,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液动力学 及功能变化
• 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指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的磁 共振检查技术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作者:杜国际长春骨伤医院影像科;作者述:本人从事影像工作三年,以下内容为我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同行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同道一起探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三高”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了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将通过介绍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的指导意义。

一、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日常所提到的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所致缺血性脑坏死,常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引起的血栓形成,近几年来脑梗塞的症状一直在蔓延,血栓形成者先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梗塞的症状,如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起病缓慢,较少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等的脑梗塞的症状。

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概念及在缺血性脑卒中上应用的必要性概念:扩散加权成像(DWI)与传统的MRI技术不同,它反映的是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所以主要依赖于水分子的运动而非组织的质子密度、T1值或T2值,MRI能控制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磁化状态,却不影响其扩散过程,因此MRI是目前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最理想方法。

必要性:在头部的影像学检查,我们最常用的就是CT平扫和MRI 平扫,众所周知CT诊断是基于密度改变,但对于超急性期(<6h)的脑梗死,相应的脑组织往往没有明显的密度改变,对于24h以内的脑梗死CT平扫可无阳性发现,或者仅显示模糊的较低密度区,磁共振成像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T2WI以及FLAIR上往往也没有明显的信号改变。

在临床上脑梗死最佳治疗时间为3-4.5h,而在这个时间段内CT平扫及MRI平扫往往很难发现阳性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灌注(Perfusion)
人脑正常的神经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 求以一定的血流灌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 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 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 于血流过程,是以流动效应为基础的,存 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毛细血管中的 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DSC基本方法
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当对比剂第一次通过受检组织 之前、之中和之后,采用快速扫描序列(EPI)进行连续 的多层面多次成像,从而获得一系列动态的扫描图像。 对比剂第一次通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 外极少,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 影响小,故能反应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根据造影剂第一 次通过局部脑组织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可 以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根据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 获得部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对值,并可通过工作站制 成各种血流动指标图像。
ASL仅可准确量化CBF,并具有良好的重复 性。
6
PWI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序列
DSC和ASL主要应用于脑部灌注。 而体部器官灌注成像则以DCE和ASL为
主。
7
DSC基本原理
脑组织信号下降幅度与血管内 造影剂浓度成正比,反应脑组 织的血液动力学状态
正常脑组织由于BBB的存在, Gd-DTPA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网 进入脑组织间隙,不影响组织 的T1时间,因此不产生T1增强 效应。
A:DWI示急性左侧额叶半卵圆中心脑梗死,图中红色圆圈为在病灶边缘和对侧 相同位置放置的感兴趣区;B:CBF图;C:CBV图;D:MTT图;E:MRA图; F:PWI曲线图,图中黄色曲线为该层面内平均灌注曲线图,粉色曲线为左侧额叶 半卵圆中心病灶旁感兴趣区内的灌注曲线,白色曲线为对侧相同位置感兴趣区内 的灌注曲线
因为需要注射外源性对比剂,DSC、DCE对于不 能配合的病人或难以静脉注射的患者有一定的 局限性。
5
PWI常用序列:ASL
ASL则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而是以动 脉血内氢质子为内源性示踪剂并对其进行 标记的无创性灌注成像方法。
由于不需注射对比剂,安全无创,更适应 于儿童及不能配合的受试者。因而有着较 强的临床应用潜力。
与CT灌注不同的是T2WI效应可导致信号强度的减 弱因而无法提供定量数据。
PWI常用序列
T2*加权磁敏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
T1加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
动脉自旋标记增强磁共振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PWI常用序列: DSC、DCE
前两种技术( DSC、DCE )系通过静脉团注对 比剂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磁敏感性增加致局部磁 场不均匀,质子自旋去相位,引起T2、 T2*或T1 值的明显缩短,获得一系列动态影像,通过定 量指标反映局部灌注情况。
15
平均通过时间(MTT)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 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 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它通常以秒为单位或以 rCBV 与 rCBF 之 比的形式给出,即MTT=rCBV/rCBF。
主要参数
脑血容量(CBV) 脑血流量(CBF) 平均通过时间(MTT) 达峰时间(TTP)
10
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
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 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
MTT=CBV/CBF
DSC主要参数
CBF计算:
t
Cv(t)= F∫Ca(τ)R(t–τ)dτ
0
Cv(t)=体素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流入函数
CBV计算 CBV=
∞ ∫ tCv(τ)dτ -∞
∞ ∫ Ca(τ)dτ -∞
MTT计算 MTT=
CBV CBF
12
脑血容量(CBV)
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 指单位时间内一定脑组织 的血容量,根据时间—信号曲线下方封闭 的面积计算得出。CBV=K∫△R2*(t)dt 。 正常为40~60ml/(100g·min)。一般来 说,rCBV 仅包括微脉管(直径小于0.3mm 的微血管)系统,如小动脉、毛细血管和 小静脉。
17
PWI操作
• 经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进行动态扫描 • 在图像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对动态CT或MR图像进行分析并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的
有关参数图 • 根据色阶分别形成4种参数的彩图 • MR约90-100秒完成扫描
18
磁共振灌注参数图与对应的时间-信号曲线
19
CBF
CBV
MTT
DWI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平均通过时间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PWI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 的MR功能成像技术。
1988年Villringer等首先报道了MR血流灌注成像在 脑部的应用。
具有时间分辨率(小于2s即可包括全脑)和空间 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 内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6
rCBV与rCBF
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信号-时间曲线转换成相 对的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而获得,故其为局部 组织灌注的相对值,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相对 CBV(relative CBV,rCBV)、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脑血流量(CBF)
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 构的血流量,CBF越小,意味着脑组织的 血流量越低。
14
达峰时间(TTP)
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TTP)指在 时间信号曲线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 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TP值越大,意 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 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