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一轮复习第七课
哲学高三一轮复习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1968年,斯班瑟发明 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 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 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 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 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 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 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 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 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提示: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 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以下观点体现什么样的联系? A.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内在联系
D.时势造英雄。 外在联系 E.无风不起浪。 因果联系 F.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具体):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 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 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3.联系的普遍 性
4.联系的客观 性
5.联系的多样 性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7.系统优化方 法
命题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 的重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 性及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 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相协调、生活中 的一些哲理性说法、案例等, 说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等。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知识点3 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
鱼儿离不开水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 多样性 别,事物的联系也多
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2014•江苏高考)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看高考考什么]
知识点1 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普遍的
方法论: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①区分四个方面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 益的文化活动,不 断丰富自身的精神 世界,是培养健全 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区分和理解文化 与经济、政治相互 影响和相互交融
文化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 注意与传统文化的
民族的 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 当代价值、民族精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 主义
马克思 主义哲
学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吸收外来 文化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 价值
正确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鉴别对待、批判继承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当代 激发自信自豪,促进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共同体意识 价值 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推动正确认识和处理、建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者的要求和关系
202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目录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哲
学 与 文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概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主义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
特点 政治的关 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促进,落后→阻碍)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复习检测一、选择题。
1.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
”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智慧。
一些人们熟知的农业谚语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例如,“春雨贵如油”适用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而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流传着春雨成河,麦收稀薄的农谚。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在谷雨前后,才能种瓜点豆B.“春雨贵如油"体现了龇推理的思维方法C.农谚一般是人们运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形成的认识D.农谚能确保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2. 2022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菜恩。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乌克兰危机又接踵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中欧应该就中欧关系和事关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
这个推论运用的方法是A.求异法B.求同法C.剩余法D.共变法3. 人类在陆地上游刃有余的手指很难抓住水下物体,而章鱼因八只手臂覆盖着由肌肉和神经系统控制的吸盘,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抓取能力。
研究人员受到启发,开发出一种章鱼仿生手套,能够牢牢抓住水下物体。
章鱼仿生手套的开发①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找到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②运用联想思维方法,对不同类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推动自我否定以实现自我更新④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把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神舟十四号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在20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突破掌握了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等8项关键技术,如期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某中学生依据中国载人航天第与次发射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第二次发射又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第二次发射……得出结论,下一次发射依然会有新技术的突破。
下列推理合理目与该中学生的推理类型相同的是A.由“第一次、第二次……直至若干次从口袋中摸出的都是玻璃球推出“口袋里的东西都是玻璃球”B.由“颜色鲜艳的蘑菇一般具有毒性”推出“颜色鲜艳的蛇一般具有毒性”C.由“某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得出结论:“某人为新冠病毒携带者”D.由“甲、乙二人身高相同、外貌极为相似,并且甲具有表演天赋”推断“乙具有表演天赋”5.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这本书告诉人们,一百年来,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不断传承延续。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知识讲解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考点一
考向一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状元金榜
(2021·河北卷)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
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
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毫。之所以称其为秤毫,是提醒人们:在
“红船精神”、井冈 山精神、长征精神
雷锋精神、抗洪精 神、载人航天精神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抗疫 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时期
知识讲解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什么
知识点九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的抗疫精神:
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同中华 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以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 文化交流/交融 外来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
中华中民优特族文革化社
中华秀传传精统统神
文化 文文化化
外来文化
作用
怎么办
要求
为什么
地位 意义
分别记忆每个关键词的内容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矫正训练] 考点一
易错点一 混淆文化与文明
状元金榜
在学习“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内容时, 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
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是( )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七课
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七课第七课: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三大分支之一,它研究的不是物质世界的表象,而是物质世界背后的本质、原因和本质规律。
这一课程主要探讨了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思想内容以及历史发展。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1. 形而上学的概念起源形而上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意思是“超越经验世界的学问”。
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的根本原理和本质规律,它不是对经验世界中事物的表象和现象做出描述,而是探讨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2.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的本质、世界的本源、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宇宙的结构和发展规律等。
它试图回答人类对宇宙和存在的根本问题,探讨存在的本原和真理。
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
二、形而上学的思想内容1. 实体和属性形而上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
实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征。
形而上学关注的不是实体的表象,而是实体的本质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实体和属性是存在的基本要素,是宇宙中万物的内在本质。
2. 本体论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它研究存在的根源和本质。
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的本原和真理。
传统的本体论主要包括物质本体论、精神本体论和唯心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主张物质是存在的根源,精神本体论主张精神是存在的根源,唯心本体论主张意识是存在的根源。
3. 宇宙论宇宙论是形而上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整个宇宙的结构、发展规律和本质。
宇宙论试图回答宇宙的起源、构成和结局等问题,探讨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宇宙论主要包括宇宙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宇宙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宇宙的进化规律和宇宙的终极命运等问题。
三、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1. 古希腊形而上学古希腊的形而上学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两大哲学家贡献。
柏拉图主张理念的现实本质优于物质的表象,认为真实存在的是理念世界,而物质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理念观提出了批评,主张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
新高考2023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部编版
点拨: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文化是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
文化不能决定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大小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
社会发展 相联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 政治地位不同 第二位的
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文化具有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
基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
的文化环境或一定形式
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
本
总能以其特有的感
的文化活动,开阔人们的
精神食粮,对促进人
内
染力和感召力,使人
视野,促进思想解放和观
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
涵
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念更新
替代的作用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中华文化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 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改 错 : _中__华___文__化__注__重__吸__收__和__借__鉴__外__来__文__化__的__有__益__成__果__,__不__断__增__强__ _其__包__容__性__,__促__进__了__自__身__的__发__展__。___
4.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 合、求大同等。
改 错 : _中___华__传__统__美__德__包__括__自__强__不__息__、__敬__业__乐__群__、__扶__危__济__困__、__见__义__ _勇__为__、__孝__老__爱__亲__等__。___
5.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域民族文化的总和。 改 错 : _中___华__文__化__是__由__中__华__各__地__域__文__化__和__中__华__各__民__族__文__化__共__同__构__成__ _的__,__不__能__认__为__是__各__地__域__和__各__民__族__文__化__的__简__单__相__加__。___ 6.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 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改 错 : _传___承__和__弘__扬__中__华__优__秀__传__统__文__化__,__能__够__激__发__民__族__自__信__心__和__自__ _豪__感__,__铸__牢__中__华__民__族__的__共__同__体__意__识__。___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7
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肯定对未来都有一幅美好的蓝图,请你用三、两句话,写在一张纸上,题目就叫“我的理想”,署不署名随你意,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真实。
(设计此问题和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理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边有的放矢地讲理想有关内容收集资料)
(学生写完后,教师当时收上来)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
7.3.1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重点】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难点】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②理想的概念;
【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的概念、理想的类型;
理解: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的指举了理想的分类,不同时代的不同理想等事实,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基本观点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
⑶觉悟方面:
①本课是集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并要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板书)
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板书)
1,理想的含义(板书)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因而它排斥过去和现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理想既不是回忆,也区别于现实。
②既然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目标认真思考。
导入新课:
1911年,周恩来进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在课堂上严肃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学生中有的回答:“为光耀门媚而读书,” 有的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倔起而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已有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
高考政治 必修4 一轮复习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 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牧区和台湾将获得更 快发展;牧区和台湾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1.6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的若干意见。这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小 康社会目标,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民 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 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 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搞好局部,做好每一个环 节的工作。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 单位。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 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 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搞好局部,做好每一个环 节的工作。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 单位。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 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 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否定事 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是客 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 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篇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考查角度二:联系的客观性
2.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微信朋友圈中时常见到一些诸如“每天一勺
××汁,一个月打通血栓”“××的果核不能吃,吃了可能致命”之类的无厘头
“健康流言”。从哲学上看,这些“健康流言”违背了 ( )
A.发展的曲折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世界的物质性
【解析】选B。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一些“健康流言”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错误的,B符合题意;发展的 曲折性是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本题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代替旧 事物的发展过程,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联系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 意;“健康流言”这种不正确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观点没有违背世界的物质 性,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重难研析】
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分为直接联系和
事物的联系是 多种多样的
间接联系、内部联系 和外部联系、本质联 系和非本质联系、必
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 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1)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 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 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 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认识论角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成不 变地看问题。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就要反对孤立地静止地形而上学的 观点看问题,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
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辽宁T20(3) ;海南T24;浙江6月T24,2023 .浙江1月 T22; 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17;2023浙江6月T20;202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山东T18;2023山东T1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 2023湖南T10;
2023北京T20;2023北京T4;2023北京T1;2023浙江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月T2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义文化
2024高考一轮复习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专题七
课前背书
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4.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和地位 6.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7.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哲学与文化》基本结构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在塑 造着人
文化是民族的 血脉和灵魂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径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 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 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可评析流行 文化与经典文化的价值,评估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感受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经济、 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伟大的抗疫精神,理解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备考 1.运用生活中的具体文化活动等素材,通过简单情境的呈现,考查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指南 2.通过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实例、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传统村落等材料,以简单或一般情 境的运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通过对抗疫等具体民族精神的弘扬,加以简单情境呈现,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特点等
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复习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高效复习(统编版必修4)
一般
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 一般
个别
时间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 民族精神
发展中特文化 (面向未来)
空间
外来文化 文化多样性 (吸收外来)文化交流
必然选择 基本路径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培养负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①艺术之理与自然之理相契合 ②悟出自然之理就能提升人的艺术造诣 ③艺术造诣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
B
④效法自然是提升艺术造诣的重要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4 (2021·浙江6月,24)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
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基本理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哲 学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辩
证马
唯 物
克
主思
义主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和灵魂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影响。
(2)(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 践与文化生活。
哲学 第七课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创设情境启迪智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运用知识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D 2.A 3.D 4.A 5.C二、非选择题6.(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有客观性。
循环经济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存在和客观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利用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C 2.A 3.A 4.D 5.C二、非选择题6.(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
(2)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是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
(3)人为世界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设情境启迪智慧】(1)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2)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运用知识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D2.B3.A4.B二、非选择题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B2.C3.D4.D二、非选择题5.(1)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
对立
片面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形而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实质与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随人的 意志改变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判断:
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 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任何联系的建立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
动才能够形成,联系一旦建立便独立于人的意识
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部分时: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 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 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 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 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概念:(1)联系 2、特点:(3)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关系:(1)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方法论:(1+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框架:
总特征
联系观
对立
孤立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
根本观点
要 求
创新意识
总特征
发展观
矛盾观
知识点1 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
联系是 普遍的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与联系的客观性不矛盾 (2)体现了主观能动性 (3)是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 提醒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 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联系的客观性
不是外界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
强加的
有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凭空臆造某种联系,客观存 在的联系也不能消灭或否定。)
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 在的。
既要看到事物之 间的联系,也要 看到事物内部的 联系;既要看到 与周围事物之间 的横向联系,也 要看到事物前后 相继的纵向联系。
3.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客观的
不矛盾
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
联系是客观 的,是否意 味着人对事 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呢?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 整体与部分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
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 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
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互 二者的地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 区 位和功能 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
别
不同
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 相互依赖
互 联
相互影响
系 相互转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强调整体时:
(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 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方法论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 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全国一盘棋;国兴则家昌,国 整体是主导、统率
破则家亡 ;做事要通盘考虑; 整体影响部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 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知识点3 联系的多样性
1.表现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
鱼儿离不开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
2.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
联系是多样的
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