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8 故乡》研讨课教案_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8 故乡》研讨课件_14
故乡
鲁迅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 2、领会文章的主题
你会读吗?
恣睢( zìsuī ) 阴晦( huì ) 嗤笑( chī ) 折本( shé ) 惘然( wǎng)
颧骨( quán ) 潺潺(chán) 寒噤( jìn ) 秕谷( bǐ ) 黛( dài )
速读全文,故园寻梦
教师寄语
同学们,时间是位神奇的魔法师, 在斗转星移间,沧海桑田,物非人非。 其实,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我们跟随 先生,离开故乡,奔向理想的明天!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 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故乡 的? 2、“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
(提示:可以从故乡之景、故乡之人两个方面去说。)
研读全文,游园惊梦
1、现实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
(提示:可以从故乡之景、故乡之人两个方面去说。)
2、故乡哪些人的变化最令“我”心痛?
悟读全文,梦醒时分
全文中除了悲哀,沉重, 还有其它情感吗?
拓展延伸,妙笔生情
十几年来,你的故乡一定也有了很 多的变化,请把你了解到的人和物的变 化写一个片段,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要求: 1、运用对比的手法 。 2、100字左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8 故乡》研讨课教案_20
《故乡》教学反思鲁迅的小说《故乡》已经讲完了。
讲解这课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的去分析,而是运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这样的,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如何教《故乡》课,读后深有感触。
于是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说,课文里边有很多的“三”,于是我就在讲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不仅是三什么,更是“三个什么”或者是“三什么……”,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就询问是否找了,而学生说的几乎全是课文中出现的,什么“三十年”,什么课文分“三个部分”等,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现的答案。
于是我就开始了指导学生如何来找“三”,并不是说在课文里明明白白地写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过读课文,来归纳总结,整理概括,才能够更加明确的“三”的具体内容。
随着自己的课的完结,学生的总结也接近了尾声。
自己在讲课的时候,也是在有意无意之中给学生点拨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那些三具体指什么呢?下边有具体的解释:三个故乡课文中一共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现实中的,一个是过去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回忆中的故乡是过去时的,而现实中的是现在时的,而理想中的,则是将来时的。
地,这里有儿时的玩伴,这里有希奇古怪的事情,这里有鲜活的世界,这里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记忆。
总之这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是“我”少年时代的天堂。
这个“故乡”是一个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灵的反映,更是我记忆宝库里的珍宝。
而现实中的“故乡”则是一个“苍黄的天底下横着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在现实社会里失去活力的故乡,是一个让作者觉得悲凉的故乡。
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况不光这里的物非,人也非了,原来是童年的好伙伴的闰土,却与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阂,让自己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原本性格开朗的闰土,中年的时候却变的吞吞吐吐,原本与自己是兄弟相称,而今却是形同陌路人……原来是文静的豆腐西施而今却是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原本终日不说话的,而今却是尖酸刻薄的化身,这怎么能够不让作者伤心……不管是闰土,还是杨二嫂,他们的身上都反映一个时代的印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8课《故乡》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故乡》教案教学目标1、抓住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变化,分析其原因;2、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4、探讨文章主题,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1、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2、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教学难点:1、“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2、“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
小组思考讨论:1、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将全文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分为三个部分。
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小说中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谁是线索人物?3、“我”的这一次故乡之行,心情如何?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的,为什么会“悲哀”呢?三、讲授新课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
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提示: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的变化。
三、分析人物形象——闰土。
过渡: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的变化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三篇】.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难点) 3、认识旧社会农民痛苦的根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激情导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交流感知 2. 回顾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呐喊》(小说集)。
3. 介绍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阴晦( ) 瓦楞( ) 胯( )下獾( )猪秕( )谷鹁鸪( ) 髀( ) 嗤( )笑絮( ) 瑟( )索蜷( )缩寒噤( ) 折( )本惘( )然恣睢( ) 潺潺() 黛( )色愕( )然五行( ) 颧( )骨伶( )仃研读共品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熟悉课文。
人教版初三语文《故乡》教案通用版
口语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与故乡相关 的口语表达活动,提高学
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05
课后作业布置及评价反馈
针对性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01
02
03
基础知识巩固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字 词抄写、注音、解释等作 业,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阅读理解提升
设计针对课文重点、难点 的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 深入剖析文本,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9字
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谈 谈你对《故乡》中“离别” 和“重逢”主题的理解和感 受。
04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与故乡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片 段,营造情感氛围。
展示一些与故乡相关的图片或实 物,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回
忆。
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 生分享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3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04
拓展延伸内容
05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故乡的情感和态度 ,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等话题。
06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故乡相关的文学作品,如《乡愁》、 《回乡偶书》等,加深对故乡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03
课前准备与预习任务安排
特点或重要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文章结构及主旨
03
简要概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中心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层
含义。
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效果提升
1 2 3
课文朗读音频
播放标准的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纠正发音、 语调等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关图片及视频
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人物形象 插图或短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背 景和人物形象。
《故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故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主题。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这篇课文进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乡对人的意义和作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掌握故事的重点和细节,能够理解、分析、并运用文中相关词语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够对所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批判和创新。
二、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环节1.先让学生阅读故乡的标题,猜想文章的主题。
2.问学生故乡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你们眼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故乡对你们有什么意义?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第二节:阅读环节1.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乡,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何理解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2)故乡的哪些方面使作者难以忘怀?(3)作者提到的碗筷和夜里的呼吸是什么意思?有何象征意义?(4)故乡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价值和意义?2.让学生将答案分享给同桌,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讨论。
第三节:语言运用环节1.学生分组模仿故乡中出现的词组和句子,进行造句和表演。
(1)如日中天(2)落花流水(3)晶莹剔透(4)别具一格(5)亲情深厚(6)意气风发(7)喜闻乐见(8)细嚼慢咽(9)开怀大笑2.让学生将自己造句的成果朗读给全班,分享并鼓励彼此。
第四节:拓展阅读环节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阅读与故乡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可以自己选择内容。
2.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五节:综合评价1.让学生针对本堂课进行自评和互评。
自评:你对这个主题和这个教学环节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感悟?互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在这个主题和这个教学环节表现如何?给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2.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小结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故乡对人的意义和作用,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九年级语文 故乡(深入研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故乡>(深入研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
2.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
2.难点:艺术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文本分析法、讨论法、对比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2.人物分析
(1)深入分析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变化。
(2)探讨人物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3.主题分析
(1)结合人物和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
(2)讨论主题的深刻性和现实意义。
4.艺术手法分析
(1)分析小说的对比手法、环境描写等。
(2)体会艺术手法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5.对比阅读
(1)将小说与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进行对比。
(2)分析不同作品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6.总结归纳
总结小说的人物、主题、艺术手法和现实意义。
7.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社会现实的短文,结合小说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收集鲁迅当年的相关资料,了解社会背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旧中国农民的生活惨状,使学生懂得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品味内涵丰富的语句。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
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复习小说的特点。
3.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4.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二、自主学习:查找工具书,解决字词。
二、扫清文字障碍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阴晦(huì)萧索(xiāo suǒ)愕(è)然鄙(bǐ)夷嗤(chī)笑
瑟索(sèsuǒ)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 ìsuī)
2、解释词语: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
惘然:心里好象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展转:这里指经过许多地方。
现在写作“辗转”。
恣睢:任意胡为。
瑟索: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现在写作“瑟缩”。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记叙。
2.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闰土(“我”儿时的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3.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明确: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使“我”悲哀的故乡的景:
(1)记忆中的故乡景: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
(2)现实中的故乡景: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
使“我”悲哀的故乡的人:
(1)杨二嫂:
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
现在: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2)闰土:
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如隔了一层厚障壁、将希望寄托神灵。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时所学,导入本课时的教学。
二、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1.在文中圈点勾画描写闰土及杨二嫂的语句,完成下表。
(1)变化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饱经风霜。
动作手捏刚刀……向猹尽力刺去,很高心,……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活泼机智。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色……说话吞吞吐吐……苦不堪言,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克和很好看的羽毛。
建立了淳朴的友情。
态度恭敬,称“我”“老爷”。
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香炉和烛台。
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年轻美丽:“豆腐西施”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终日坐着冷笑、怪叫、贪婪。
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对“我”的态度虚伪的吹捧,尖酸的嘲讽……
对生活的态度虽靠姿色招来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
搬弄是非
归纳:(1)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2)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2.问:闰土变成了木偶人一般,杨二嫂成了一庸俗贪婪的泼妇,造成人物格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
“老爷,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一副香炉和烛台——封建思想的侵蚀。
三、简析“我”的形象
明确:“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曾使自己a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四、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明确:水生宏儿——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和“我”;对水生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对宏儿来说,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也便有了路,有了希望
五、布置作业
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研读最后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