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2)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学课件2新人教版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
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 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 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 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 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 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 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 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 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 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富贵不能淫
摆出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称为大丈夫
分析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得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 什么样的人。
大家应该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 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 国,可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 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沉 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 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孟 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 案。
21 《孟子》二章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 “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
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等学术问题的争论。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富贵不能淫》。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乱,社会 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 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 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 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 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 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 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法先王”,行 “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断发展的形势 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作用,这在当时 有一定进步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x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1。3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 家灭亡的原因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14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 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 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 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4
(7)与民由之 由: 遵循。 (8)富贵不能淫 淫: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9)贫贱不能移 移: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0)威武不能屈 屈: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5
(1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指被任用。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责任,使命。
是: 这个。
(13)必先苦其心志
“女
”汝同“
。
你 ”,
(2)曾曾益其所不增能
增加
“
”同“
衡。 横
(3)困于心,衡于虑
”, 梗塞、不顺
“拂
弼”同“ 辅佐 ”,
11
。
5.理解性默写。
(1)孟子认为,身为大丈夫,应当坚守自己的节操,必 须要贯彻的行为准则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孟子的仁义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富贵不能淫》中, 与他曾说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遥
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 括其精髓?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孟子>>二章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学习目标:
• 1.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流
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 3.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至理名言。 • 4.分析课文的论证思路,领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
课前复习检测:温故知新
1. 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 战国 时期 儒 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他主张以“仁政” 统一天下。 2 .《孟子》是一部记录 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现存 七 篇,南宋教育家 朱熹 将《孟子》列为四 书之一。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揭示中心论点, 接着从 攻、守 两方面分两层进行论证,得出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结论,进而推出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的结语。 4. 得“人和”的实质: 得道 。 5.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
教导、训诲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男子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
女,同 “汝”,你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去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去到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无违夫子!’
不要违背丈
夫!’把顺从作为准则,是妇女之道。
“仁”
“礼”
“义”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美国孟加拉斯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开 始时工作人员让鹿和狼共养,后来怕 鹿被狼吃掉,就又把它们分开放养。 没有了狼,鹿在“和平安宁”的环境 中生活得悠闲自在,他们不再狂奔快 跑,体质明显下降了,不久便有许多 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 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主旨探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大量关 于人的成败、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忧患意识”是国家 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在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 就,人民基本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 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文中处处运用了辩证思维,给我们分析问 题以有益的启示。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 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 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 样的人。
•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
• 方面的具体内容。 • ①思想方面: 苦其心志
• ②生活方面: • ③行为方面: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一方 面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客观)环境中造就 的;同时又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三、词类活用。
1、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 饿( 使......饥饿 ) 其体肤 3、 空乏( 使.... 穷困缺乏 )
4、 所以动(使......惊动 )心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八年级语文上册21《孟子》二章课件
活动二:孔孟的思想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栏目中,北师大教授于丹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品《论语》,写出 “于丹论语心得”。请你也仿照其情势,谈谈你对《论语》和《孟子》中某 一名句的认识与体会。
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于丹心语: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名句:__岁__寒_,__然__后__知__松_柏__之__后__凋__也_。__《__论__语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做大丈夫!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显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6.根据提示填空。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之一,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记 录 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和 《论语》《大学》《中庸》 一起合称为“四书”。
(2)《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正确做法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对待理想抱 负的态度(处世态度)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 的操守应该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三)(黔西南中考改编)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 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 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课件新人教版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 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 谈不上是大丈夫。
品味赏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 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 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名言,句句闪耀着 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 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 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 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 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 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 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内容探究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 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 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 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背景资料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相传孟子是鲁 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 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 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 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 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 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 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本课所 选的《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 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提出了真正 的“大丈夫”之道。
结构图示
公孙衍 合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
• 请班长评价一下这节课。 • 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标注
到课堂表现表上。 • 小组长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加
好分数,上报到课代表。
艺术特色:
1、驳论。先树靶子---景春的观点, 然后批驳他的错误论点和论据, 再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
道”“民贵君轻”。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 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 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 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相关链接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
准,肯(定三珍)藏你着许讲多我大讲丈,夫感的名受字英,雄谈谈你
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2、文章前半部分运用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3、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宏,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 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 于/ 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
• 请班长评价一下这节课。 • 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标注
到课堂表现表上。 • 小组长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加
好分数,上报到课代表。
艺术特色:
1、驳论。先树靶子---景春的观点, 然后批驳他的错误论点和论据, 再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
道”“民贵君轻”。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 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 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 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相关链接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
准,肯(定三珍)藏你着许讲多我大讲丈,夫感的名受字英,雄谈谈你
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2、文章前半部分运用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3、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宏,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 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 于/ 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 • 畎( quǎn )亩
()
傅说(yuè
.
) . 胶鬲gé
áo
xī
fú
• 孙叔敖(. ) 百里奚.(
) 行.拂(
)
. • 曾( zēng
)益
. 拂(bì
)士
理解词义
发: 被任用 任:责任 、担子 恒:常常 入:在国内 喻:了解 法家:守 的法大度臣
2019/10/18
26
谢谢欣赏!
2019/10/18
27
行为磨练
磨练的益处
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内心惊国动恒亡。
外在表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个人正面 生于忧患
国家 反面死于安乐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训导
怎么
去,到
居住
住所
谨慎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的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
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
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 安无事。”
岁寒, 然后知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松柏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后凋也 。
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4)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 , 衡于虑 , 而后作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坚守义、仁和礼 。
11.选文中孟子提出什么样的主张,请简析。
答案:①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②要在“仁”“礼”“义”上 行动。③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 (意对即可)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各题。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2.节奏划分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词语理解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难道 ) (2)丈夫之冠.也( 行冠礼 )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怎么,哪里 ) (4)父命.之( 教导、训诲 ) (5)往之女.家( 同“汝”,“你” )
(1)丈.夫.之冠也 古义: 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2)子.未学礼乎 古义: 第二人称代词,你
今义:儿子。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选拔,任用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
(4)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用这些办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 指在国外 今义:从里面到外面去(跟“进、入”相对)。
乐中可以使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