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的注释和译文及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位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辛渐:王昌龄的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势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送别朋友辛渐的情景。
首句以“寒雨连江夜入吴”营造出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表现了离别时的愁绪。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则通过楚山的孤独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嘱托,表达了自己坚守纯洁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译文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译文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注释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3、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5、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作者文学成就成就综述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片冰心在玉壶上一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辛渐。
8、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诗文解释】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赏析】本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诗词鉴赏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PPT教学课件
第肆部分
延伸拓展
合作讨论
➢ 课外翻阅资料,寻找作者的一篇诗词,下节课每个小组上台带领大家欣赏。
自主完成
➢ 朗读并流利地背诵《芙蓉楼送辛渐》,把握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诗词鉴赏课件
授课人:XXX
日期:XXX
芙蓉楼送辛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诗词鉴赏课件
授课人:XXX
日期:XXX
目录
01 品读诗歌
03 赏析诗句
02 知人论世
04 拓展延伸
第壹部分
品读诗歌
【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 《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 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 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 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 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 不肯妥协的精神。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王昌龄(?~约 756 )唐朝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 " 二人数年同笔砚 "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 ,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 ,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路过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季被委任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
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 (今湖南黔阳 )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托深切的怜悯与。
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说明]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
辛渐:王昌龄的朋友。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眺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觉孤单。
寒雨:秋雨。
连江:满江。
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
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
平明:天刚亮。
客:指辛渐。
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洛阳” 二句的意思是说:假如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状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平明:清早。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因此称这一带为楚山。
冰心:比喻心的贞洁。
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廉洁正直。
[ 译诗 ]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单的楚山。
洛阳的亲友挚友假如咨询我的现况,请告诉他们我依旧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氛围。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处,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符合。
古诗词背诵 芙蓉楼送辛渐
赏析2
•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 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 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 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 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 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 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 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 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 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 州”、“风雷”、“万马”、“天公” 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 深刻,气势磅礴。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 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 ):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 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课文赏析(一)
首:九州生气恃风雷
翻译:只有依靠像风雷一样能振奋人
•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 蔑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 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 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 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 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 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 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 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 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 边离别的情景。
课文赏析(三)
第三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翻译:到了洛阳,如果有亲
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
课文赏析(四)
尾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
里的冰一样纯洁。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凄清 孤寂中振作起来,传话友人回 到洛阳后告慰亲友,说自己虽 被贬,但一如既往,本性如壶 里之冰一样冰清玉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你都会背了么?你都知道诗词的意思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2、《鸟鸣涧》唐王维体裁:五言绝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体裁:七言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和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和诗意《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通过写景、抒情和寄托情感的手法,向友人表达离别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交圈的风俗与人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芙蓉楼送辛渐》的注释:注释1:“芙蓉楼”指的是当时长安城内一座知名的楼阁,位于芙蓉园内。
这里用“芙蓉楼”作为送别的背景,具有特定的地理意义。
注释2:“辛渐”是王之涣的友人,诗中的“渐”字实际上是他的字。
注释3:“白帝城”指的是夔州城,是当时的一个地名,夔州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忠县。
注释4:“青衫湿”表示行旅中的泪水,表达了诗人与辛渐的深厚友情和对别离的伤感之情。
注释5:“别来几时”反映了诗人与辛渐相聚的时光已经很久,词句之间隐含了对友情长久的希望和珍贵之情。
接下来,我们以这些注释为基础,来写一段相关参考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以芙蓉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辛渐的离别场景,寄托了亲友间深厚的友谊情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以自然景观开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之美,衬托出诗人与辛渐离别的情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在表达对辛渐的临别之情时,借用“欲穷千里目”的手法,追求更高的远离视野,象征着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渐青春白发三十六见辛渐,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而友情却历久弥新。
”诗人用“青春白发”的方式,表达了与辛渐相识的年月已经很久,又隐含了岁月的无情与友情的可贵。
“别来几时见,重霄露华浓一蓬何限十”诗人用“别来几时见”来表达久别重逢的心情,同时又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期盼。
用“重霄露华浓”来形容辛渐的离别之泪,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厚。
“十载”是用来表示时间的久远,“九霄”表示九重天,表达了诗人对辛渐的友情和祝福。
通过这首诗的描写和注释,我们可以看到,《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对离别之情的表达,以及对友情珍贵的强调,将离别之情和友情的深厚交织在一起,诗人借助辛渐的送别,抒发了自己对友谊的真挚思念和祝福。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释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释义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
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释义,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芙蓉楼送辛渐》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
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释义“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创作背景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
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离。
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整体赏析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
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有关送别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
送别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有关送别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词的翻译、赏析,那么怎么翻译、赏析一首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送别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送别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遗址在润州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寒冷的雨。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平明:清晨天刚亮。
客:指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译文】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赏析】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王昌龄大约于开元末年受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江宁属今南京市,东邻镇江。
王昌龄由江宁至镇江西北隅的芙蓉楼,饯别友人辛渐,写了两首赠行诗,这是第一首。
此外,王昌龄还写过一首《别辛渐》,其中有别馆萧条风雨寒句,别馆即客馆。
庾信《哀江南赋序》云三年囚于别馆。
可见辛、王此别是在被贬滴或流落途中。
芙蓉楼之別则是在一个阴雨的秋夜。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吴,就是前文所说的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平明接上句,意谓次日清晨。
楚山有的理解为友人经镇江取道安徽入洛阳,安徽古属楚国,故称楚山。
其实这里当是泛指南方的山。
楚字只是与上句的吴字相照应。
因为安徽不仅属楚国,也曾经属孙吴,而孙吴占有今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等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解析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解析一、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诗句解析(一)“寒雨连江夜入吴”1. 字词解释-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这里的“寒”字不仅写出了雨的寒冷,还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势之大。
- “夜入吴”:在夜晚降临到吴地。
吴,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古代属于吴国的地域。
2. 意境营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冷雨笼罩着江水的画面。
寒雨、江水、黑夜,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压抑、清冷的氛围,为送别友人设置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背景。
(二)“平明送客楚山孤”1. 字词解释-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送客”:送友人辛渐离开。
- “楚山孤”:友人离去后,只留下楚山孤独地矗立着。
楚山,这里的楚也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地域相连。
“孤”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它既写出了楚山在清晨的江面上孤零零的样子,也暗示了诗人在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心境。
2. 情感表达- 清晨送别友人,看着友人远去的背影,眼前只剩下孤独的楚山。
诗人将自己的孤独之感寄托于楚山,通过楚山的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三)“洛阳亲友如相问”1. 情境设想- 诗人的友人辛渐要前往洛阳,诗人想象着辛渐到达洛阳后,洛阳的亲友们如果问起自己的情况。
这是一种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友人即将面临的社交情境的设想。
2. 情感延伸-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虽然身处在送别友人的离愁之中,但仍然心系着远方的亲友,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怀。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1. 典故及象征意义2. 情感与人格写照- 这是诗人对洛阳亲友的回答,也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写照。
尽管自己遭受贬谪,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句诗也表现出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向友人传达自己坚守操守的信念,同时也是一种对远方亲友的安慰,让他们不要为自己的遭遇而担忧。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和注释嘿,朋友!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王昌龄的这首古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这开篇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你想想,那寒冷的雨幕笼罩着江天,一直绵延到吴地,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这就好比在一个漆黑寒冷的夜晚,你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那种孤独和冷清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呢,天刚亮,诗人就要送别友人,只剩下那
楚山显得格外孤独。
这不就像你在火车站送别最要好的朋友,看着火
车远去,自己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心里空落落的吗?
“洛阳亲友如相问”,假如洛阳的亲友们问起我来。
这是不是有一种
期待,期待远方的亲友能惦记着自己?就好像你在外地很久,盼着家
里的亲人朋友能时常想起你。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冰一样晶莹纯洁,装在玉壶之中。
这多像一个人坚定地守护着自己内心的纯真和美好,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不会改变。
比如说,在一个充满诱惑和复杂的世界里,你始终
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那是多么难得呀!
在我看来,这首诗不仅是简单的送别,更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表白,表达了他的坚定和纯洁。
朋友,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儿童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讲一首古诗,叫《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是唐朝的王昌龄写的。
诗里说呀,寒冷的雨水在夜晚流进了吴地,清晨送朋友的时候,连那楚山都显得孤零零的。
诗人告诉朋友,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的污染。
就好像你和好朋友分开的时候,你会跟他说:“你要记得我呀,我还是那个善良的我!”诗人也是这样,用这首诗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和自己的坚定。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青少年版)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你看啊,这诗开头说寒雨连江夜入吴,那晚上的雨下个不停,一直到了吴地。
第二天一早,诗人要送辛渐走了,感觉那楚山都特别孤单。
这其实就像咱们和好朋友分别,心里也会有点失落。
然后呢,诗人跟辛渐说,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起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干净、纯洁,不会因为外界的东西而改变。
这是不是特别酷?就像咱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上班族版)朋友们,咱们来品一品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想象一下,在一个下着寒雨的夜晚,雨水连成一片来到了吴地。
早上送别友人的时候,那楚山看上去都很孤寂。
这就好比咱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和知心好友分别,心里难免有些惆怅。
诗人还拜托友人,如果洛阳的亲朋问起自己,就说自己的心还是像玉壶中的冰那样,坚守着内心的纯粹。
其实咱们在工作中,也得像诗人这样,不管环境怎么变,都要保持那份真诚和坚定。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老年版)老伙计们,今天咱们说一说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那寒雨在夜里哗哗地下进了吴地,早上送辛渐的时候,楚山都显得孤孤单单的。
这就跟咱们老了,和老友分别一个样,心里不是滋味。
诗人跟辛渐讲,要是洛阳的亲友打听他,就告诉他们自己的心跟玉壶里的冰似的,清清白白。
咱们活了一辈子,也得像诗人这样,到老都有一颗干净纯粹的心呐!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简单(家长版)各位家长们,今天咱们一起了解一下《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注释
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王昌龄的这首古诗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你看,这诗多
有意境啊!
先说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就好像那寒冷却又细密的雨丝,密
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直接就铺天盖地地涌入了吴地。
这场景,不就
跟有时候咱遇到的那种倾盆大雨似的,哗啦啦地就下来了,挡都挡不住!
再看“平明送客楚山孤”,哎呀呀,天亮了送朋友离开,那楚山孤零
零地立在那里,多像咱送好朋友走的时候,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呀!
“洛阳亲友如相问”,这不就是说要是洛阳的亲朋好友们问起来,那
会咋样呢?就好像咱自己要是在外地,家里人关心咱一样。
“一片冰心在玉壶”,哇塞,这可太妙了!王昌龄说自己的心就像那
纯净的冰在玉壶里一样,这是多么高洁的情操啊!这就好比咱心里有
个特别宝贵的东西,谁也不能玷污它!
咱想想,王昌龄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那心情得多复杂呀!他跟辛渐
的感情肯定特别深厚,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动人的诗呢!这诗就像一
幅画,把那送别的场景和他的心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咱读这首诗的
时候,是不是也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情感呢?
我觉得啊,这首诗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送别时的那份深情,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咱可得好好欣赏这首诗,从中汲取营养呢!。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讲解及赏析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讲解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清晨送走友人孤独地面对楚山。
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古诗赏析: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抒发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
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
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堂,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主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言】《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具高远壮阔的境界。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澄
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品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总之,这首诗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诗人清澈无瑕的志向和高尚正直、纯洁的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楼送辛渐》课标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阶段性目标中,按照不同的学段,专门针对古诗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细更高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在阅读诗歌中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这标志着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强调“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则更进一步地深入了文本,贴近了文本,开始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总目标和各个阶段性目标都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那么,什么又是情感体验呢?为什么学习古诗要以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为主呢?我们可以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方智范教授的一段话中得到启示:“我们过去的文学理念对人的感情往往简单化。
我们归纳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什么思想,其实不是人的丰富的心灵反映,人的内心非常复杂。
所以我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课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情感体验就是以读者的心灵去感受体会作品内在的情感,是读者内心和作品情感发生共鸣的过程。
文学作品以抒发人的情感为主,字词句只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学习文学作品重点并不是字词句的表层意思,而是它们所蕴含的内在情感。
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
我国古典诗歌往往借景传情,以象寓意,其显著的形象性特征使诗歌的内在情意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同时,由于形象性特征,又使其内在意义具有无限的丰富性。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阅读同一首作品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因此,如果只是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简单概括的方式去阐释诗歌内涵,那是太肤浅了。
只有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品味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鲜的、深
刻的感受。
同时,在对诗歌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将会变得丰满充盈起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
这是古诗教学也是整个小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直觉感受力最强的时期。
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小学生学习古诗就是要通过感性的直觉教育,培养他们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感受能力,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
那么,诵读作为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从声音上作用于孩子们的听觉器官,正是培养孩子们对古诗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
古人早已认识到诵读对于体验诗歌情感的巨大作用。
因此,可以说诵读是获得情感体验的最佳方法。